“臭名遠揚”的麝雉

綿延7000餘公里的“南美洲脊樑”——安第斯山脈——縱貫南美大陸西岸,奈瓦多·米斯米峰是其中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峰”。然而,一條發源於奈瓦多·米斯米峰的小溪卻讓這座海拔僅5579米的山峰聲名鵲起。溪水淳淳流入勞裡喀恰湖,又先後與阿普里馬克河、烏卡亞利河深情相擁,最終與馬臘尼翁河匯合成亞馬遜河主幹流。

亞馬遜河滋養了南美洲的大片土地,植物因水的滋養而繁密茂盛,動物因植被豐富而“人丁興旺”。

一陣風吹過,植被婆娑的搖曳聲與流水聲交相呼應;一場雨傾瀉,雨滴拍打著植被奏起華美的樂章;黑雲散去白雲歸,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又在碧水藍天下一派生機。

撞色的體羽

在一片時常遭遇洪澇的雨林中,生存著這樣一群生靈——麝雉它們的上體覆蓋著慄褐色的羽毛,點綴其中的幾片白色體羽讓這過於深沉的顏色多了幾分明快;下體覆蓋著橘黃色的羽毛,腹部卻轉而變成鐵鏽色;青銅色的長尾巴拖在身後,尾端卻像是失了色,留下了一片純粹的白;再瞧那特立獨行的紅褐色羽冠,稀疏潦草的如鬃毛般豎立於頭上;最耀眼的要數精緻的湛藍色臉頰,紅寶石般的雙眸鑲嵌其上,數根睫毛更是凸顯了幾分靈動。

作為圭亞那的國鳥,麝雉們並不需要政府、媒體的格外宣傳,而是靠自己在世界各地名聲大噪!

“臭名遠揚”的麝雉

圭亞那國鳥——麝雉(來源於:鳥網)

“臭名遠揚”的麝雉

鳥類學家威廉·畢伯曾經這樣評價麝雉:“如果不稀釋它們身上的臭味,任何一種鳥類都無法接近它們。”這種強烈的刺激性味道類似於堆滿糞便的牛圈,探險家們更是將其形容為“鼻子的災難”,圭亞那的國民們也毫不留情地稱呼它們為“臭安娜”。就連麝雉中文名字中的“麝”字,也是為了凸顯這種讓人難以忍受的臭味。

然而,麝雉們對此並不以為意。“臭名遠揚”又能怎麼樣呢?維持家族繁衍與興旺才是最重要的。倘若沒有這種味道,我們要如何禦敵;倘若沒有這種味道,我們要如何成為比人類歷史更為悠久的種群;倘若沒有這種味道,我們又要如何成為鳥類中的“活化石”呢?

“臭名遠揚”的麝雉

鳥類中的“活化石”——麝雉(來源於:網絡圖)

特化的消化系統

午後的雨林並未迎來片刻的陰涼,三十幾度的氣溫常年籠罩著雨林的白晝。然而,這一刻對於麝雉來說卻是十分幸福的。它們坐臥在低矮的樹杈上,時而展開翅膀,愜意地享受著日光浴。順便甄選著令人垂涎欲滴的樹葉,用喙將樹葉順著樹枝捊下,再用喙中的鋸齒將樹葉仔細地磨碎,最後推入至食管後段的嗉囊中進一步消化。

麝雉的食物中,樹葉佔據82%的比重,花朵與果實各佔9%左右。相當數量的樹葉不僅質量過重,而且富含大量的纖維素、樹膠漿汁和強鹼性汁液,消化難度不言而喻。

因此,麝雉進化出了鳥類中獨有的消化系統——具有消化能力的嗉囊。麝雉的嗉囊幾乎佔據了它的整個胸部,不僅體積上相當於其胃部的50倍,質量上更是佔據其體重的三分之一。如此巨大的部位,近乎完全侵佔了鳥類龍骨突的發育,但其也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繁重的食物消化任務。

麝雉的嗉囊中生活著與之休慼與共的細菌。這些細菌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能夠通過發酵消化樹葉中大量的纖維素及其他物質,甚至能夠化解具有毒性的樹葉。也正是因為這種特化的專供發酵的複雜結構,使得麝雉無時不刻的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臭味。

盛大的家庭

四五月份的雨林,雨水更加豐沛,加之冰雪消融的安第斯山脈帶來的大量流水,淹沒了雨林中相當部分的土地。然而,這不僅對植物、動物無害,反而使得樹木更加枝繁葉茂,動物也迎來了繁殖的季節。

在一片沼澤地帶,麝雉們各自組建起了新的家庭,每一個家庭的成員在10至15名不等。由於麝雉的嗉囊體積大的緣故,飛行能力極差,但麝雉的幼鳥卻十分擅長游泳。因此,麝雉們會爭奪那些距離水面三至五米左右,樹枝粗壯、枝繁葉茂的樹枝,甚至為此會大打出手。據美國鳥類研究團隊研究表明麝雉的領地意識極強,單個麝雉家庭的領地大約為5000平方米左右。

“臭名遠揚”的麝雉

華麗但不善於飛行的雙翅(來源於:網絡圖)

佔據領地以後,家庭中佔有主導地位的雄性麝雉會主動地向自己心儀的雌性麝雉發出愛的呼喚。然而這叫聲卻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妙,甚至可以用乾癟來形容。倘若雌性麝雉予以迴應,那麼這個家庭中唯一的一對伴侶關係就確定了。其他的麝雉也會自覺地將自己的角色設定為“保姆”和“徒弟”,它們會積極主動地幫助這對夫婦築巢、看護幼鳥、餵食幼鳥、巡視“邊疆”、保衛家園,更會向雄性麝雉學習示愛過程以及父親的責任,也會向雌性麝雉學習妻子和母親的責任。

於麝雉而言,學習經歷是寶貴的成長經歷。只有踏實學習、盡心盡力保護家庭,才能夠在來年雨季到來之後組建自己的盛大家庭,繼而承擔起繁育後代的責任,以及指導其他家庭成員的重任。

奇特的幼鳥

麝雉幼鳥與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始祖鳥具有相同的特徵,即麝雉幼鳥出生時翅膀上的第一和第二的指尖上長有一對翼爪。這是科學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在雛鳥時期保留有翅爪的鳥類,古生物學家更是將這一特徵定性為鳥類起源於爬行動物的證據。

然而,這對翼爪並不會與麝雉相伴一生。只是會在雛鳥幼年時最需要的時候存在,倘若雛鳥在學習坐臥,強有力的翼爪會輔助雛鳥的腳爪抓牢樹枝,幫助雛鳥穩定身體;倘若雛鳥受到蛇類或猴子的攻擊而不得不跳水逃生時,結實的翼爪會在危險過後配合雛鳥的腳爪攀爬回巢。

麝雉幼鳥獨特的翼爪、出色的游泳技能,以及家庭成員的悉心照料,加之令人退避三舍的刺激性氣味,使得麝雉幼鳥的成活率極高。但隨著幼鳥在家庭生活中的茁壯成長,它們的羽翼逐漸豐滿,待到幼鳥可以憑藉煽動那對並不靈巧的翅膀脫離危險時,前翼上的爪便已悄悄地萎縮成一個小小的結。

這個結記錄著麝雉的過往,如同日記本一樣,記述著麝雉們或幸福或驚險的幼年生活。

——————————————————————

參考資料:

1. 五月梅花,《翅膀上有“爪子”的鳥》

2. 李金凱,《世界上最臭的鳥——時尚新潮另類的麝雉》

作者:涵齊億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