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我們親切的稱呼它為“大內蒙”,它位於我國華北地區,東北部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交界,南部與山西、陝西、寧夏相鄰,西南部與甘肅毗連,北部與俄羅斯、蒙古國接壤。是我國最狹長的省份,也是與最多省份交接的自治區。

內蒙古名稱的由來和歷史上的內蒙古

內蒙古行政劃分

內蒙古的名稱來源於清朝,清統一中國前歸順的蒙古部落稱為內札薩克蒙古,後面歸順的稱為外札薩克蒙古,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內蒙古和外蒙古的原因之一。在蒙古語中“蒙古”的意識為陰山的南面,也被稱為漠南蒙古。1947年內蒙古才作為行政單位出現。

內蒙古名稱的由來和歷史上的內蒙古

民國時期的蒙古地區

遠古時期,內蒙古已經是仰韶文化的分佈範圍。另見遼河出土的紅山文化。據史記記載夏桀的兒子淳維在夏朝滅亡後北逃建匈奴,史記還籠統的介紹了淳維北遁後匈奴千餘年的歷史。“東胡”一名最早見於成書年代可能是先秦的《逸周書》,《逸周書·王會篇》提到“東胡黃羆山戎戎菽”,考證認為,早在商初東胡就活動在商王朝的北方。在老哈河與西拉木倫河流域發掘的東胡人墓葬被認為是對上述說法的旁證。

先秦時期內蒙古河套地區東胡和匈奴在此遊牧生活,春秋戰國時期秦,燕,趙三國已經將領土擴充到如今的內蒙古地區。中原的華夏民族開始在陰山山脈南部定居。趙國國君趙武靈王推廣“胡服騎射”,打敗林胡、樓煩這兩個遊牧民族之後,在今呼和浩特托克托縣建雲中城。中原的華夏民族開始在呼和浩特定居。“趙長城”經過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燕將秦開擊敗東胡之後,構築“燕北長城”,在今內蒙古赤峰市南建右北平部。

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連接和增建加固從前各國的長城,以防禦匈奴。在內蒙古置雲中郡(托克托),九原郡(包頭)。兩漢時期,匈奴冒頓單于在奪取單于之位後,公元前206年滅了東胡,並對漢朝產生威脅。也就有了後來劉邦被困白登山的事情,以及和親的出現。直到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兩人大破匈奴,華夏民族才在內蒙古地區站穩腳跟。

西晉南北朝時代,起源於遼東塞外鮮卑山的鮮卑族,開始統治中國北方,鮮卑陸續在今天的中國北方建立前燕、代國、後燕、西燕、西秦、南涼、南燕及北魏等國,而漠北則由鮮卑別支柔然稱霸。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拓跋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統一北方,之後時常與柔然發生衝突。而後北魏經歷六鎮之亂後分裂成東魏、西魏,東魏、西魏隨後也分別被北齊、北周所篡。最後北周統一華北,於隋開皇元年(581年)因楊堅篡位而亡。稱霸塞北的柔然汗國也於南朝梁承聖元年(552年)為突厥汗國所滅。後東西突厥歸順於隋。

唐代李靖橫掃東突厥,擒獲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唐朝今內蒙古大部屬關內道,河東道。遼建都於上京(今赤峰)。

內蒙古名稱的由來和歷史上的內蒙古

唐朝前期的蒙古地區

內蒙古名稱的由來和歷史上的內蒙古

貞觀後期蒙古地區全境歸入大唐

五代十國初柔然人的一支後裔契丹人耶律阿保機於907年創立了契丹部族政權,神冊元年(916年)建立契丹國,會同十年(947年)更國號為遼國,期間在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附近建立了蒙古草原上的第一個都城上京。遼代“豐州”為今呼和浩特市附近。

遼被金滅了之後,蒙兀室韋人的一個小小分支的後裔蒙古人進入這一地區,今內蒙古的大部地區還是屬於金國的範圍。在雲中一帶生活的是突厥支的汪古。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54年之後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原建立了元朝。元統一中國後,內蒙古西部屬甘肅行省,東部屬遼陽行省,中部屬中書省,嶺北行省。其管轄範圍為今內蒙古北部,蒙古國,西伯利亞南部。所以,這也是後來內蒙古名稱中“蒙古”兩字的由來。

明朝初期北元退回漠北,後被朱棣所滅。後外蒙古被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佔領,明撤回到河套地區以南。明朝在遼東西部、漠南南部、甘肅北部和哈密一帶先後設置了蒙古衛所20多處,各衛所長官由蒙古封建領主擔任。

漠南蒙古16個部49個封建主在崇德元年(1636年)前後歸屬於清朝。此後,漠北蒙古和青海的厄魯特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後向清朝遣使納貢。後準噶爾部貴族噶爾丹起兵清朝經過多次用兵,終於在1776年平定了準噶爾少數貴族的叛亂,重新統一了蒙古族地區。清政府參照滿族的八旗制,在蒙古族地區建立了盟旗制度。

民國年間,沙俄趁機勾結和支持少數封建上層和喇嘛活佛——哲布尊丹巴等在蒙古地區策動所謂“獨立”、“自治”,煽動民族敗類發動叛亂,妄圖藉機吞併蒙古地區。清亡之後喀爾喀蒙古於1911年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及外蒙古)但並不被國際社會認同,而內蒙古則在中華民國的統治下,分屬於若干省。

1947年,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舉行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來自內蒙古大部分盟旗的蒙古、達斡爾、鄂溫克、漢、滿、回、朝鮮等各民族代表393人出席會議。會議通過決議,成立了內蒙古自治政府,包含了察哈爾省、興安省以及寧夏省、熱河省、黑龍江省和綏遠省的部分地區。

內蒙古名稱的由來和歷史上的內蒙古

內蒙古草原

1949年11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周恩來批准,自治政府遷址張家口。後張家口在1952年劃歸河北省,自治區政府遷到歸綏市,並改稱呼和浩特市,定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1969年至1979年十年間地區劃分經常變動。1979年7月1日才形成了如今的內蒙古自治區的政區趣。

內蒙古名稱的由來和歷史上的內蒙古

呼和浩特

現內蒙古自治區轄12個地級/盟單位,103縣級/旗行政單位,2個計劃單列市。全區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全國第3名。全區總人口2520萬人,全國第23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