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
"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這個夏天最大的爆款恐怕要數餃子導演的《哪吒之魔童轉世》啦!不過我還沒有看,但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對藍衣飄飄的小敖丙的蜜汁喜愛。雖然我很喜歡這個版本的三太子,但奈何他只是在《封神榜》中微微露過幾次面的小人物,沒有啥太大研究價值。而作為主角的哪吒小朋友就不一樣了,關於他的故事我可以一句不重樣地說上好久。

這萬事萬物都有一個源頭,so?哪吒是怎麼來的?

當然,你不要跟我說是他媽媽(殷夫人)懷了三年零六個月,生出來個肉球,他老爹拿劍把肉球劈開,裡面裝著一個粉雕玉琢、五歲左右的小男孩,這個看過央視《哪吒傳奇》的人都知道。當然啦,這個說法十分符合《封神榜》的描寫。《封神榜》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中說到:太乙真人受崑崙山玉虛宮元始天尊之命,送靈珠子往陳塘關投胎出世。

"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這個夏天最大的爆款恐怕要數餃子導演的《哪吒之魔童轉世》啦!不過我還沒有看,但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對藍衣飄飄的小敖丙的蜜汁喜愛。雖然我很喜歡這個版本的三太子,但奈何他只是在《封神榜》中微微露過幾次面的小人物,沒有啥太大研究價值。而作為主角的哪吒小朋友就不一樣了,關於他的故事我可以一句不重樣地說上好久。

這萬事萬物都有一個源頭,so?哪吒是怎麼來的?

當然,你不要跟我說是他媽媽(殷夫人)懷了三年零六個月,生出來個肉球,他老爹拿劍把肉球劈開,裡面裝著一個粉雕玉琢、五歲左右的小男孩,這個看過央視《哪吒傳奇》的人都知道。當然啦,這個說法十分符合《封神榜》的描寫。《封神榜》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中說到:太乙真人受崑崙山玉虛宮元始天尊之命,送靈珠子往陳塘關投胎出世。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這顆靈珠子就是小哪吒,小哪吒出生時"遍體紅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鐲,肚腹上圍著一塊紅綾。金鐲是乾坤圈,紅綾曰混天綾。"這個版本最為大家所熟悉,由於裡面融合了許多的道教元素,讓人們誤認為哪吒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滋養出來的本土神仙。實則不然,哪吒是外國神仙,還是佛教神仙。這就可以解釋為啥他兩個哥哥都根據五行取名為金吒、木吒,就他不一樣。因為本來大家就不是一家人嘛!

我們今天口口相傳的“哪吒”二字,其實是佛教在傳入中國時的音譯罷了。哪吒,佛教裡叫做那吒,全名是那吒俱伐羅或那羅鳩婆(梵文全名是Nalakuvara或Nalakubala),是佛教護法神——三頭六臂大力鬼王(也有說是六臂)。

他身高六丈、左手令持口忠,右手巧腰上令執互戟裝, “以惡眼見四方”。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凶惡形象。在唐朝人翻譯的眾多佛經中,哪吒經常被稱為夜叉、鬼王。佛教最一開始傳入中國時,哪吒的形象總是依附於毗沙門天王(印度古神話中守護北方的神明,東傳時逐步賦予武神形象),並根據時人的記載,關於毗沙門天王與哪吒的關係,主要有父子與祖孫兩種。

"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這個夏天最大的爆款恐怕要數餃子導演的《哪吒之魔童轉世》啦!不過我還沒有看,但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對藍衣飄飄的小敖丙的蜜汁喜愛。雖然我很喜歡這個版本的三太子,但奈何他只是在《封神榜》中微微露過幾次面的小人物,沒有啥太大研究價值。而作為主角的哪吒小朋友就不一樣了,關於他的故事我可以一句不重樣地說上好久。

這萬事萬物都有一個源頭,so?哪吒是怎麼來的?

當然,你不要跟我說是他媽媽(殷夫人)懷了三年零六個月,生出來個肉球,他老爹拿劍把肉球劈開,裡面裝著一個粉雕玉琢、五歲左右的小男孩,這個看過央視《哪吒傳奇》的人都知道。當然啦,這個說法十分符合《封神榜》的描寫。《封神榜》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中說到:太乙真人受崑崙山玉虛宮元始天尊之命,送靈珠子往陳塘關投胎出世。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這顆靈珠子就是小哪吒,小哪吒出生時"遍體紅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鐲,肚腹上圍著一塊紅綾。金鐲是乾坤圈,紅綾曰混天綾。"這個版本最為大家所熟悉,由於裡面融合了許多的道教元素,讓人們誤認為哪吒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滋養出來的本土神仙。實則不然,哪吒是外國神仙,還是佛教神仙。這就可以解釋為啥他兩個哥哥都根據五行取名為金吒、木吒,就他不一樣。因為本來大家就不是一家人嘛!

我們今天口口相傳的“哪吒”二字,其實是佛教在傳入中國時的音譯罷了。哪吒,佛教裡叫做那吒,全名是那吒俱伐羅或那羅鳩婆(梵文全名是Nalakuvara或Nalakubala),是佛教護法神——三頭六臂大力鬼王(也有說是六臂)。

他身高六丈、左手令持口忠,右手巧腰上令執互戟裝, “以惡眼見四方”。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凶惡形象。在唐朝人翻譯的眾多佛經中,哪吒經常被稱為夜叉、鬼王。佛教最一開始傳入中國時,哪吒的形象總是依附於毗沙門天王(印度古神話中守護北方的神明,東傳時逐步賦予武神形象),並根據時人的記載,關於毗沙門天王與哪吒的關係,主要有父子與祖孫兩種。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上述種種,是在唐朝之際,由於後期戰事吃緊,人們對於戰神、武神之類的神仙格外信奉,於是李靖哪吒兩父子就被大眾熟悉了起來。而哪吒作為佛教護法神,心懷佛法、懲治壞人、普渡眾生,更是滿足了百姓對安穩生活的嚮往。

插一個題外話,李靖作為隋末唐初的一員大將,勇猛果敢、一身是膽,唐太宗曾對他說: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書名竹帛。卿千輕騎深入虜庭,克復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報往年渭水之役。正好那個時候,東傳入唐的毗沙門天王經常在西北助唐軍獲勝,他們二人就這麼不斷融合,李靖的形象也被神化。而作為毗沙門天王三太子的哪吒,就這麼順理成章地成了李靖的兒子。

唐末至五代,哪吒的形象及事蹟發生了巨大變化。他不再是那個鬼面夜叉,甚至還出現了哪吒“析骨還父、析肉還母"的故事。宋元時期,由於封建經濟快速發展,市民階層崛起。哪吒這一形象開始走下神壇,變得世俗化、商業化。尤其在元朝表現得格外明顯:某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元朝人創作了《二郎神醉射鎖魔鏡》,這是哪吒第一次登上戲劇舞臺。主要講了哪吒和二郎神一起打牛魔王的故事。還有什麼《猛烈哪吒三變化》、《哪吒神力擒巡使》、《哪吒太子眼睛記》等等等等,這些關於哪吒的雜劇使哪吒這一形象更加地深入人心。

"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這個夏天最大的爆款恐怕要數餃子導演的《哪吒之魔童轉世》啦!不過我還沒有看,但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對藍衣飄飄的小敖丙的蜜汁喜愛。雖然我很喜歡這個版本的三太子,但奈何他只是在《封神榜》中微微露過幾次面的小人物,沒有啥太大研究價值。而作為主角的哪吒小朋友就不一樣了,關於他的故事我可以一句不重樣地說上好久。

這萬事萬物都有一個源頭,so?哪吒是怎麼來的?

當然,你不要跟我說是他媽媽(殷夫人)懷了三年零六個月,生出來個肉球,他老爹拿劍把肉球劈開,裡面裝著一個粉雕玉琢、五歲左右的小男孩,這個看過央視《哪吒傳奇》的人都知道。當然啦,這個說法十分符合《封神榜》的描寫。《封神榜》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中說到:太乙真人受崑崙山玉虛宮元始天尊之命,送靈珠子往陳塘關投胎出世。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這顆靈珠子就是小哪吒,小哪吒出生時"遍體紅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鐲,肚腹上圍著一塊紅綾。金鐲是乾坤圈,紅綾曰混天綾。"這個版本最為大家所熟悉,由於裡面融合了許多的道教元素,讓人們誤認為哪吒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滋養出來的本土神仙。實則不然,哪吒是外國神仙,還是佛教神仙。這就可以解釋為啥他兩個哥哥都根據五行取名為金吒、木吒,就他不一樣。因為本來大家就不是一家人嘛!

我們今天口口相傳的“哪吒”二字,其實是佛教在傳入中國時的音譯罷了。哪吒,佛教裡叫做那吒,全名是那吒俱伐羅或那羅鳩婆(梵文全名是Nalakuvara或Nalakubala),是佛教護法神——三頭六臂大力鬼王(也有說是六臂)。

他身高六丈、左手令持口忠,右手巧腰上令執互戟裝, “以惡眼見四方”。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凶惡形象。在唐朝人翻譯的眾多佛經中,哪吒經常被稱為夜叉、鬼王。佛教最一開始傳入中國時,哪吒的形象總是依附於毗沙門天王(印度古神話中守護北方的神明,東傳時逐步賦予武神形象),並根據時人的記載,關於毗沙門天王與哪吒的關係,主要有父子與祖孫兩種。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上述種種,是在唐朝之際,由於後期戰事吃緊,人們對於戰神、武神之類的神仙格外信奉,於是李靖哪吒兩父子就被大眾熟悉了起來。而哪吒作為佛教護法神,心懷佛法、懲治壞人、普渡眾生,更是滿足了百姓對安穩生活的嚮往。

插一個題外話,李靖作為隋末唐初的一員大將,勇猛果敢、一身是膽,唐太宗曾對他說: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書名竹帛。卿千輕騎深入虜庭,克復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報往年渭水之役。正好那個時候,東傳入唐的毗沙門天王經常在西北助唐軍獲勝,他們二人就這麼不斷融合,李靖的形象也被神化。而作為毗沙門天王三太子的哪吒,就這麼順理成章地成了李靖的兒子。

唐末至五代,哪吒的形象及事蹟發生了巨大變化。他不再是那個鬼面夜叉,甚至還出現了哪吒“析骨還父、析肉還母"的故事。宋元時期,由於封建經濟快速發展,市民階層崛起。哪吒這一形象開始走下神壇,變得世俗化、商業化。尤其在元朝表現得格外明顯:某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元朝人創作了《二郎神醉射鎖魔鏡》,這是哪吒第一次登上戲劇舞臺。主要講了哪吒和二郎神一起打牛魔王的故事。還有什麼《猛烈哪吒三變化》、《哪吒神力擒巡使》、《哪吒太子眼睛記》等等等等,這些關於哪吒的雜劇使哪吒這一形象更加地深入人心。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除了原始版哪吒是一個凶神惡煞的神仙之外,其餘版本哪吒的形象都是一個無畏的少年英雄。雖說外貌沒有啥太大變化,但是這個人物在性格方面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多面體,我們以《封神榜》和《西遊記》這兩本中國古代著名神魔小說為例:

《封神榜》裡用了三回來描寫哪吒的生平遭遇,許仲琳筆下的哪吒在前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十足十的反叛者,出生五天時出門遊玩,在一條小河裡清洗混天綾和乾坤圈,沒想到那條河是通往東海的入口,哪吒是靈珠子轉世,法力無邊,加之他的物什皆有靈性,攪得東海海底是天翻地覆。東海的守衛夜叉李艮現身與哪吒理論,不諳世事的小娃娃竟三兩下把李艮打死了。後來又重傷龍王三太子敖丙,剝了他的龍筋回家孝敬父親;還多次與東海龍王敖光大打出手,揭下老龍王的龍鱗,還讓龍王變成小青蛇跟著他一塊回家;一箭射死石磯娘娘座下弟子……

"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這個夏天最大的爆款恐怕要數餃子導演的《哪吒之魔童轉世》啦!不過我還沒有看,但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對藍衣飄飄的小敖丙的蜜汁喜愛。雖然我很喜歡這個版本的三太子,但奈何他只是在《封神榜》中微微露過幾次面的小人物,沒有啥太大研究價值。而作為主角的哪吒小朋友就不一樣了,關於他的故事我可以一句不重樣地說上好久。

這萬事萬物都有一個源頭,so?哪吒是怎麼來的?

當然,你不要跟我說是他媽媽(殷夫人)懷了三年零六個月,生出來個肉球,他老爹拿劍把肉球劈開,裡面裝著一個粉雕玉琢、五歲左右的小男孩,這個看過央視《哪吒傳奇》的人都知道。當然啦,這個說法十分符合《封神榜》的描寫。《封神榜》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中說到:太乙真人受崑崙山玉虛宮元始天尊之命,送靈珠子往陳塘關投胎出世。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這顆靈珠子就是小哪吒,小哪吒出生時"遍體紅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鐲,肚腹上圍著一塊紅綾。金鐲是乾坤圈,紅綾曰混天綾。"這個版本最為大家所熟悉,由於裡面融合了許多的道教元素,讓人們誤認為哪吒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滋養出來的本土神仙。實則不然,哪吒是外國神仙,還是佛教神仙。這就可以解釋為啥他兩個哥哥都根據五行取名為金吒、木吒,就他不一樣。因為本來大家就不是一家人嘛!

我們今天口口相傳的“哪吒”二字,其實是佛教在傳入中國時的音譯罷了。哪吒,佛教裡叫做那吒,全名是那吒俱伐羅或那羅鳩婆(梵文全名是Nalakuvara或Nalakubala),是佛教護法神——三頭六臂大力鬼王(也有說是六臂)。

他身高六丈、左手令持口忠,右手巧腰上令執互戟裝, “以惡眼見四方”。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凶惡形象。在唐朝人翻譯的眾多佛經中,哪吒經常被稱為夜叉、鬼王。佛教最一開始傳入中國時,哪吒的形象總是依附於毗沙門天王(印度古神話中守護北方的神明,東傳時逐步賦予武神形象),並根據時人的記載,關於毗沙門天王與哪吒的關係,主要有父子與祖孫兩種。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上述種種,是在唐朝之際,由於後期戰事吃緊,人們對於戰神、武神之類的神仙格外信奉,於是李靖哪吒兩父子就被大眾熟悉了起來。而哪吒作為佛教護法神,心懷佛法、懲治壞人、普渡眾生,更是滿足了百姓對安穩生活的嚮往。

插一個題外話,李靖作為隋末唐初的一員大將,勇猛果敢、一身是膽,唐太宗曾對他說: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書名竹帛。卿千輕騎深入虜庭,克復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報往年渭水之役。正好那個時候,東傳入唐的毗沙門天王經常在西北助唐軍獲勝,他們二人就這麼不斷融合,李靖的形象也被神化。而作為毗沙門天王三太子的哪吒,就這麼順理成章地成了李靖的兒子。

唐末至五代,哪吒的形象及事蹟發生了巨大變化。他不再是那個鬼面夜叉,甚至還出現了哪吒“析骨還父、析肉還母"的故事。宋元時期,由於封建經濟快速發展,市民階層崛起。哪吒這一形象開始走下神壇,變得世俗化、商業化。尤其在元朝表現得格外明顯:某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元朝人創作了《二郎神醉射鎖魔鏡》,這是哪吒第一次登上戲劇舞臺。主要講了哪吒和二郎神一起打牛魔王的故事。還有什麼《猛烈哪吒三變化》、《哪吒神力擒巡使》、《哪吒太子眼睛記》等等等等,這些關於哪吒的雜劇使哪吒這一形象更加地深入人心。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除了原始版哪吒是一個凶神惡煞的神仙之外,其餘版本哪吒的形象都是一個無畏的少年英雄。雖說外貌沒有啥太大變化,但是這個人物在性格方面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多面體,我們以《封神榜》和《西遊記》這兩本中國古代著名神魔小說為例:

《封神榜》裡用了三回來描寫哪吒的生平遭遇,許仲琳筆下的哪吒在前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十足十的反叛者,出生五天時出門遊玩,在一條小河裡清洗混天綾和乾坤圈,沒想到那條河是通往東海的入口,哪吒是靈珠子轉世,法力無邊,加之他的物什皆有靈性,攪得東海海底是天翻地覆。東海的守衛夜叉李艮現身與哪吒理論,不諳世事的小娃娃竟三兩下把李艮打死了。後來又重傷龍王三太子敖丙,剝了他的龍筋回家孝敬父親;還多次與東海龍王敖光大打出手,揭下老龍王的龍鱗,還讓龍王變成小青蛇跟著他一塊回家;一箭射死石磯娘娘座下弟子……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他的反叛意識還表現在於當他“析骨還父、析肉還母”身死後,母親聽從太乙真人的話,為哪吒修建了一座行宮,而李靖卻認為哪吒是“生前擾害父母,死後愚弄百化”,便放火燒了行宮。哪吒的魂魄無法回到肉身,太乙真人只得以蓮花、荷葉為憑藉,哪吒得以重生。重生後的哪吒得知是李靖阻了他的魂魄迴歸(因為哪吒在之前已經將肉身還給父母,自己現在是朵蓮花,便不認李靖為自己的父親了)勃然大怒,奮力追殺李靖為報深仇大恨。

李靖兵敗逃走,幸遇次子木吒,但是木吒也打不過自己的蓮花弟弟。擺脫了木吒以後,哪吒繼續追殺李靖。後來又遇到文書廣法天尊和金吒,文書廣法天尊捉住哪吒後,讓金吒把他暴打一頓,但是這哪吒還是一心想報仇,出洞後繼續追殺李靖,最後李靖得到了燃燈道人相助,道人給了李靖一個鎮伏哪吒的金塔,這樣,李靖哪吒父子倆才算是和好。

"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這個夏天最大的爆款恐怕要數餃子導演的《哪吒之魔童轉世》啦!不過我還沒有看,但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對藍衣飄飄的小敖丙的蜜汁喜愛。雖然我很喜歡這個版本的三太子,但奈何他只是在《封神榜》中微微露過幾次面的小人物,沒有啥太大研究價值。而作為主角的哪吒小朋友就不一樣了,關於他的故事我可以一句不重樣地說上好久。

這萬事萬物都有一個源頭,so?哪吒是怎麼來的?

當然,你不要跟我說是他媽媽(殷夫人)懷了三年零六個月,生出來個肉球,他老爹拿劍把肉球劈開,裡面裝著一個粉雕玉琢、五歲左右的小男孩,這個看過央視《哪吒傳奇》的人都知道。當然啦,這個說法十分符合《封神榜》的描寫。《封神榜》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中說到:太乙真人受崑崙山玉虛宮元始天尊之命,送靈珠子往陳塘關投胎出世。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這顆靈珠子就是小哪吒,小哪吒出生時"遍體紅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鐲,肚腹上圍著一塊紅綾。金鐲是乾坤圈,紅綾曰混天綾。"這個版本最為大家所熟悉,由於裡面融合了許多的道教元素,讓人們誤認為哪吒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滋養出來的本土神仙。實則不然,哪吒是外國神仙,還是佛教神仙。這就可以解釋為啥他兩個哥哥都根據五行取名為金吒、木吒,就他不一樣。因為本來大家就不是一家人嘛!

我們今天口口相傳的“哪吒”二字,其實是佛教在傳入中國時的音譯罷了。哪吒,佛教裡叫做那吒,全名是那吒俱伐羅或那羅鳩婆(梵文全名是Nalakuvara或Nalakubala),是佛教護法神——三頭六臂大力鬼王(也有說是六臂)。

他身高六丈、左手令持口忠,右手巧腰上令執互戟裝, “以惡眼見四方”。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凶惡形象。在唐朝人翻譯的眾多佛經中,哪吒經常被稱為夜叉、鬼王。佛教最一開始傳入中國時,哪吒的形象總是依附於毗沙門天王(印度古神話中守護北方的神明,東傳時逐步賦予武神形象),並根據時人的記載,關於毗沙門天王與哪吒的關係,主要有父子與祖孫兩種。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上述種種,是在唐朝之際,由於後期戰事吃緊,人們對於戰神、武神之類的神仙格外信奉,於是李靖哪吒兩父子就被大眾熟悉了起來。而哪吒作為佛教護法神,心懷佛法、懲治壞人、普渡眾生,更是滿足了百姓對安穩生活的嚮往。

插一個題外話,李靖作為隋末唐初的一員大將,勇猛果敢、一身是膽,唐太宗曾對他說: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書名竹帛。卿千輕騎深入虜庭,克復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報往年渭水之役。正好那個時候,東傳入唐的毗沙門天王經常在西北助唐軍獲勝,他們二人就這麼不斷融合,李靖的形象也被神化。而作為毗沙門天王三太子的哪吒,就這麼順理成章地成了李靖的兒子。

唐末至五代,哪吒的形象及事蹟發生了巨大變化。他不再是那個鬼面夜叉,甚至還出現了哪吒“析骨還父、析肉還母"的故事。宋元時期,由於封建經濟快速發展,市民階層崛起。哪吒這一形象開始走下神壇,變得世俗化、商業化。尤其在元朝表現得格外明顯:某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元朝人創作了《二郎神醉射鎖魔鏡》,這是哪吒第一次登上戲劇舞臺。主要講了哪吒和二郎神一起打牛魔王的故事。還有什麼《猛烈哪吒三變化》、《哪吒神力擒巡使》、《哪吒太子眼睛記》等等等等,這些關於哪吒的雜劇使哪吒這一形象更加地深入人心。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除了原始版哪吒是一個凶神惡煞的神仙之外,其餘版本哪吒的形象都是一個無畏的少年英雄。雖說外貌沒有啥太大變化,但是這個人物在性格方面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多面體,我們以《封神榜》和《西遊記》這兩本中國古代著名神魔小說為例:

《封神榜》裡用了三回來描寫哪吒的生平遭遇,許仲琳筆下的哪吒在前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十足十的反叛者,出生五天時出門遊玩,在一條小河裡清洗混天綾和乾坤圈,沒想到那條河是通往東海的入口,哪吒是靈珠子轉世,法力無邊,加之他的物什皆有靈性,攪得東海海底是天翻地覆。東海的守衛夜叉李艮現身與哪吒理論,不諳世事的小娃娃竟三兩下把李艮打死了。後來又重傷龍王三太子敖丙,剝了他的龍筋回家孝敬父親;還多次與東海龍王敖光大打出手,揭下老龍王的龍鱗,還讓龍王變成小青蛇跟著他一塊回家;一箭射死石磯娘娘座下弟子……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他的反叛意識還表現在於當他“析骨還父、析肉還母”身死後,母親聽從太乙真人的話,為哪吒修建了一座行宮,而李靖卻認為哪吒是“生前擾害父母,死後愚弄百化”,便放火燒了行宮。哪吒的魂魄無法回到肉身,太乙真人只得以蓮花、荷葉為憑藉,哪吒得以重生。重生後的哪吒得知是李靖阻了他的魂魄迴歸(因為哪吒在之前已經將肉身還給父母,自己現在是朵蓮花,便不認李靖為自己的父親了)勃然大怒,奮力追殺李靖為報深仇大恨。

李靖兵敗逃走,幸遇次子木吒,但是木吒也打不過自己的蓮花弟弟。擺脫了木吒以後,哪吒繼續追殺李靖。後來又遇到文書廣法天尊和金吒,文書廣法天尊捉住哪吒後,讓金吒把他暴打一頓,但是這哪吒還是一心想報仇,出洞後繼續追殺李靖,最後李靖得到了燃燈道人相助,道人給了李靖一個鎮伏哪吒的金塔,這樣,李靖哪吒父子倆才算是和好。

看了這麼多個版本的哪吒,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印度人嗎?

前期哪吒作天作地,無法無天。而依蓮重生後搖身一變成了周武王伐紂的一員大將,他機智勇敢、一馬當先,戰功赫赫。在《封神榜》中,哪吒最後得以封神。

而在《西遊記》中,哪吒作為玉皇大帝座下的一位“公務員”,沒了先前的叛逆、任性,倒更像是一個封建禮法的維護者。《西遊記》中關於哪吒的描寫不多,並幾乎都是與孫悟空共同出現,而且他好像就沒打贏過孫悟空。

哪吒的形象在《封神榜》之後被徹底定型,有些地區還出現了“哪吒崇拜”的現象,而當今最為崇拜哪吒,把他奉為神祗的要數臺灣省了。

整個臺灣島建有三百七十多座哪吒廟,在臺灣民眾的口中,對哪吒的稱呼有“中壇元帥"、"大羅仙、"太子元帥"、"玉皇太子爺"、"太子爺"等等。同樣的,以哪吒為主題的民間劇演和說唱也是深得大眾喜愛。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澈冬澈 編輯:吃硬盤吧、小二

本文由「魚羊史記」獨家制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歡迎轉發朋友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