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不易

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


01.

這個伏天,最火的除了李現、肖戰,應該就是那個小孩兒了——哪吒。

昨天16:11:54,《哪吒》超越《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票房突破10億,坐穩了國漫票房第一的交椅。而這還不是結束,貓眼票房估計,《哪吒》的內地最終票房將達到34.84億。

這不是“削髮還父,削肉還母”的哪吒,這也不是“少年小英雄小哪吒”,這是魔童哪吒,是一個雙手揣兜,長著鯊魚牙,頂著黑眼圈,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的小爺哪吒。小爺生來為魔,脾氣火爆不好惹,惡作劇不斷,還和東海三太子交了朋友……這跟我們熟悉的小哪吒相去甚遠。


"

作者:王不易

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


01.

這個伏天,最火的除了李現、肖戰,應該就是那個小孩兒了——哪吒。

昨天16:11:54,《哪吒》超越《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票房突破10億,坐穩了國漫票房第一的交椅。而這還不是結束,貓眼票房估計,《哪吒》的內地最終票房將達到34.84億。

這不是“削髮還父,削肉還母”的哪吒,這也不是“少年小英雄小哪吒”,這是魔童哪吒,是一個雙手揣兜,長著鯊魚牙,頂著黑眼圈,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的小爺哪吒。小爺生來為魔,脾氣火爆不好惹,惡作劇不斷,還和東海三太子交了朋友……這跟我們熟悉的小哪吒相去甚遠。


哪吒的套路


哪吒是《封神演義》中的老角色,曾被多次再創作,如今又被再創作,每一次形象都有所不同,曾經是兒童明星,如今成了大IP,成了今夏的一股流量。

從點映到現在,《哪吒:魔童降世》好評不斷。雖然此次背後有光線影業的宣發加持,不至於像《大聖歸來》時靠“自來水”掙排片,但《哪吒》多半還是靠自己的力量掀起了一股滾雪球效應。從上映第一天開始,我的朋友圈就被這個朋克風的小孩兒以及哪吒敖丙CP刷屏了,清一色的轉發詞都是“什麼都別問!看!給我去看!”能讓觀眾如此在自己的社交圈免費宣傳,這是極大的讚譽了。

導演餃子說,這樣的過譽他當不起,是觀眾對國漫的呼喚和支持,將這部片推到高點,但他又覺得,團隊和行業需要這樣的熱血推薦,需要票房的證明,來讓國漫復興。

“我們都想用一個好的作品來證明自我,扭轉大家對這個行業、對國漫的偏見。”[1]


"

作者:王不易

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


01.

這個伏天,最火的除了李現、肖戰,應該就是那個小孩兒了——哪吒。

昨天16:11:54,《哪吒》超越《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票房突破10億,坐穩了國漫票房第一的交椅。而這還不是結束,貓眼票房估計,《哪吒》的內地最終票房將達到34.84億。

這不是“削髮還父,削肉還母”的哪吒,這也不是“少年小英雄小哪吒”,這是魔童哪吒,是一個雙手揣兜,長著鯊魚牙,頂著黑眼圈,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的小爺哪吒。小爺生來為魔,脾氣火爆不好惹,惡作劇不斷,還和東海三太子交了朋友……這跟我們熟悉的小哪吒相去甚遠。


哪吒的套路


哪吒是《封神演義》中的老角色,曾被多次再創作,如今又被再創作,每一次形象都有所不同,曾經是兒童明星,如今成了大IP,成了今夏的一股流量。

從點映到現在,《哪吒:魔童降世》好評不斷。雖然此次背後有光線影業的宣發加持,不至於像《大聖歸來》時靠“自來水”掙排片,但《哪吒》多半還是靠自己的力量掀起了一股滾雪球效應。從上映第一天開始,我的朋友圈就被這個朋克風的小孩兒以及哪吒敖丙CP刷屏了,清一色的轉發詞都是“什麼都別問!看!給我去看!”能讓觀眾如此在自己的社交圈免費宣傳,這是極大的讚譽了。

導演餃子說,這樣的過譽他當不起,是觀眾對國漫的呼喚和支持,將這部片推到高點,但他又覺得,團隊和行業需要這樣的熱血推薦,需要票房的證明,來讓國漫復興。

“我們都想用一個好的作品來證明自我,扭轉大家對這個行業、對國漫的偏見。”[1]


哪吒的套路

圖片來自貓眼專業版

“國漫崛起”,是每當一部還不錯的國漫被大眾認可時,輿論最大聲的呼喚。《大魚海棠》時是這樣,《大聖歸來》時是這樣,《大護法》時是這樣,《白蛇:緣起》時也是這樣。猶記得幾年前,《大聖歸來》在朋友圈的盛況。甚至能從轉發詞中,看出許多朋友的激動、熱血以及對國漫的熱切期望。

國漫近些年,表面上看的確有了起色,出現了一些大眾認知度較高的片子。但這背後,是大量資本、人力、物力的撲街。有些國漫上映後,票房終止在兩三千萬,連本都收不回來。資本淺嘗輒止,想蹚這趟水,都不知該怎麼蹚。結果就是,行業規則沒有建立起來,工業流水線就更是遙遠,哪吒雖然降世,恐怕只是一棵偶然樹上結出的一顆偶然果。

國漫仍舊路迢迢。


"

作者:王不易

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


01.

這個伏天,最火的除了李現、肖戰,應該就是那個小孩兒了——哪吒。

昨天16:11:54,《哪吒》超越《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票房突破10億,坐穩了國漫票房第一的交椅。而這還不是結束,貓眼票房估計,《哪吒》的內地最終票房將達到34.84億。

這不是“削髮還父,削肉還母”的哪吒,這也不是“少年小英雄小哪吒”,這是魔童哪吒,是一個雙手揣兜,長著鯊魚牙,頂著黑眼圈,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的小爺哪吒。小爺生來為魔,脾氣火爆不好惹,惡作劇不斷,還和東海三太子交了朋友……這跟我們熟悉的小哪吒相去甚遠。


哪吒的套路


哪吒是《封神演義》中的老角色,曾被多次再創作,如今又被再創作,每一次形象都有所不同,曾經是兒童明星,如今成了大IP,成了今夏的一股流量。

從點映到現在,《哪吒:魔童降世》好評不斷。雖然此次背後有光線影業的宣發加持,不至於像《大聖歸來》時靠“自來水”掙排片,但《哪吒》多半還是靠自己的力量掀起了一股滾雪球效應。從上映第一天開始,我的朋友圈就被這個朋克風的小孩兒以及哪吒敖丙CP刷屏了,清一色的轉發詞都是“什麼都別問!看!給我去看!”能讓觀眾如此在自己的社交圈免費宣傳,這是極大的讚譽了。

導演餃子說,這樣的過譽他當不起,是觀眾對國漫的呼喚和支持,將這部片推到高點,但他又覺得,團隊和行業需要這樣的熱血推薦,需要票房的證明,來讓國漫復興。

“我們都想用一個好的作品來證明自我,扭轉大家對這個行業、對國漫的偏見。”[1]


哪吒的套路

圖片來自貓眼專業版

“國漫崛起”,是每當一部還不錯的國漫被大眾認可時,輿論最大聲的呼喚。《大魚海棠》時是這樣,《大聖歸來》時是這樣,《大護法》時是這樣,《白蛇:緣起》時也是這樣。猶記得幾年前,《大聖歸來》在朋友圈的盛況。甚至能從轉發詞中,看出許多朋友的激動、熱血以及對國漫的熱切期望。

國漫近些年,表面上看的確有了起色,出現了一些大眾認知度較高的片子。但這背後,是大量資本、人力、物力的撲街。有些國漫上映後,票房終止在兩三千萬,連本都收不回來。資本淺嘗輒止,想蹚這趟水,都不知該怎麼蹚。結果就是,行業規則沒有建立起來,工業流水線就更是遙遠,哪吒雖然降世,恐怕只是一棵偶然樹上結出的一顆偶然果。

國漫仍舊路迢迢。


哪吒的套路


02.

之所以胸中有著國漫夢,只因我們曾站在頂峰過,只不過因為歷史的顛簸,我們的脈絡斷了層。這其中有不甘、遺憾、氣餒,到如今都成為一種最低微卻又最熱忱的期望。

上世紀四十年代,我們的第一部動畫電影,萬氏兄弟製作的《鐵扇公主》就驚豔亞洲,1961年拍的《大鬧天宮》也聲名遠播,國際上各種拿獎。被奉為日漫之神的宮崎駿和手冢治虫,一個看了《大鬧天宮》決定從事漫畫行業,一個看了《鐵扇公主》創作了《鐵臂阿童木》。

曾經引領行業,誰知中途掉落。

我們的高峰還不止萬氏兄弟時期。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上美廠”,就是中國動畫烏托邦的代名詞。

那段特殊的時期,無需考慮市場,只需考慮創作,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動畫作品。水墨畫、壁畫、剪紙、木偶、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被大量運用到動畫製作當中。那個時期的動畫,被打上了極鮮明的中國傳統印記,只肖一眼,就知道這部作品是中國人做的。拿出去參展的《小蝌蚪找媽媽》被盛讚:“這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漫畫!”

簡單的一句話,在我們漸漸丟失文化自我審美、卻又想尋找自信的當下,像是一記重錘。

80後、90後的童年記憶裡,是《三個和尚》《黑貓警長》《葫蘆兄弟》《天書奇譚》《沒頭腦和不高興》《阿凡提》《九色鹿》《邋遢大王奇遇記》《舒克和貝塔》《魔方大廈》《鏡花緣》《十二生肖》所搭建起的奇幻世界,如今回想起來,那才叫作想象力插上了翅膀吧。

可惜,上美廠隨後進入式微期,中國的動畫烏托邦在現實中陷落。面對市場,動畫人們猝不及防,慢工出細活已經不被市場節奏接納,人才開始流失,現代動畫工業流程根本沒有來得及建立起來。動畫人流落到各個機械生產線,成了歐美與日本動畫的代工。夢想與思考被拋諸腦後。

迪士尼、日本動漫趁機侵入,像傾銷商品一樣,《變形金剛》《鐵臂阿童木》等西洋動畫一點一點蠶食中國的動畫受眾市場,中國觀眾從肉體到思想,一點一點被美國和日本的動畫工業所同化。漫威的英雄體系影響了一代人,宮崎駿、新海誠的畫面成了我們最愛的濾鏡。

曾享受過最高級中國動畫洗禮的80、90一代,成長之後,忽然掉進了一箇中式動畫空白境地。中國動畫變成了低齡兒童的專屬品,這是《喜羊羊與灰太狼》與《熊出沒》的天下——到影院看動畫,從來不是成年人的選擇。中國動畫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直到《大聖歸來》。也是國漫歸來。

03.

2014年3月,餃子開了微博,發的第一條微博,是周星馳在《國產凌凌漆》裡的臺詞:

“十年了,已經十年了,我還以為國家已經把我忘記了。

怎麼會呢,就算是一條底褲,一張廁紙,都有它的用處。”

餃子應該頗受周星馳影響,《哪吒》裡,許多情節都帶著餃子重建過的周氏無厘頭。他第一部動畫短片的題目——《打,打個大西瓜》,就出自《鹿鼎記2:神龍教》中周星馳飾演的韋小寶的臺詞。

餃子是1980年出生,那個年代的許多產物都印在他的身上,譬如周星馳,譬如中國動畫。時代賦予他們的東西,就是他們這代人身上特有的色彩。

開通微博那一年,餃子開始寫《哪吒》的劇本,這一寫,就是修修改改又2年,前後改了66個版本。劇本還只是開始,製作又花了3年。不過,比起實在沒錢最後只能靠眾籌、製作週期拖了12年的《大魚海棠》,《哪吒》的命已經算好了,起碼背後有光線這家大公司撐著。

餃子於《哪吒》是有著野心的。《哪吒》的特效鏡頭最初設計是5000個,即便後來因為資金原因刪到1500個,這樣龐大的特效量級,還是沒有哪家特效公司可以完全接下。

最終,《哪吒》的特效製作訂單分發給了20多家制作團隊,外包團隊超過60個,參與人數超過1600人。

"

作者:王不易

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


01.

這個伏天,最火的除了李現、肖戰,應該就是那個小孩兒了——哪吒。

昨天16:11:54,《哪吒》超越《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票房突破10億,坐穩了國漫票房第一的交椅。而這還不是結束,貓眼票房估計,《哪吒》的內地最終票房將達到34.84億。

這不是“削髮還父,削肉還母”的哪吒,這也不是“少年小英雄小哪吒”,這是魔童哪吒,是一個雙手揣兜,長著鯊魚牙,頂著黑眼圈,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的小爺哪吒。小爺生來為魔,脾氣火爆不好惹,惡作劇不斷,還和東海三太子交了朋友……這跟我們熟悉的小哪吒相去甚遠。


哪吒的套路


哪吒是《封神演義》中的老角色,曾被多次再創作,如今又被再創作,每一次形象都有所不同,曾經是兒童明星,如今成了大IP,成了今夏的一股流量。

從點映到現在,《哪吒:魔童降世》好評不斷。雖然此次背後有光線影業的宣發加持,不至於像《大聖歸來》時靠“自來水”掙排片,但《哪吒》多半還是靠自己的力量掀起了一股滾雪球效應。從上映第一天開始,我的朋友圈就被這個朋克風的小孩兒以及哪吒敖丙CP刷屏了,清一色的轉發詞都是“什麼都別問!看!給我去看!”能讓觀眾如此在自己的社交圈免費宣傳,這是極大的讚譽了。

導演餃子說,這樣的過譽他當不起,是觀眾對國漫的呼喚和支持,將這部片推到高點,但他又覺得,團隊和行業需要這樣的熱血推薦,需要票房的證明,來讓國漫復興。

“我們都想用一個好的作品來證明自我,扭轉大家對這個行業、對國漫的偏見。”[1]


哪吒的套路

圖片來自貓眼專業版

“國漫崛起”,是每當一部還不錯的國漫被大眾認可時,輿論最大聲的呼喚。《大魚海棠》時是這樣,《大聖歸來》時是這樣,《大護法》時是這樣,《白蛇:緣起》時也是這樣。猶記得幾年前,《大聖歸來》在朋友圈的盛況。甚至能從轉發詞中,看出許多朋友的激動、熱血以及對國漫的熱切期望。

國漫近些年,表面上看的確有了起色,出現了一些大眾認知度較高的片子。但這背後,是大量資本、人力、物力的撲街。有些國漫上映後,票房終止在兩三千萬,連本都收不回來。資本淺嘗輒止,想蹚這趟水,都不知該怎麼蹚。結果就是,行業規則沒有建立起來,工業流水線就更是遙遠,哪吒雖然降世,恐怕只是一棵偶然樹上結出的一顆偶然果。

國漫仍舊路迢迢。


哪吒的套路


02.

之所以胸中有著國漫夢,只因我們曾站在頂峰過,只不過因為歷史的顛簸,我們的脈絡斷了層。這其中有不甘、遺憾、氣餒,到如今都成為一種最低微卻又最熱忱的期望。

上世紀四十年代,我們的第一部動畫電影,萬氏兄弟製作的《鐵扇公主》就驚豔亞洲,1961年拍的《大鬧天宮》也聲名遠播,國際上各種拿獎。被奉為日漫之神的宮崎駿和手冢治虫,一個看了《大鬧天宮》決定從事漫畫行業,一個看了《鐵扇公主》創作了《鐵臂阿童木》。

曾經引領行業,誰知中途掉落。

我們的高峰還不止萬氏兄弟時期。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上美廠”,就是中國動畫烏托邦的代名詞。

那段特殊的時期,無需考慮市場,只需考慮創作,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動畫作品。水墨畫、壁畫、剪紙、木偶、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被大量運用到動畫製作當中。那個時期的動畫,被打上了極鮮明的中國傳統印記,只肖一眼,就知道這部作品是中國人做的。拿出去參展的《小蝌蚪找媽媽》被盛讚:“這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漫畫!”

簡單的一句話,在我們漸漸丟失文化自我審美、卻又想尋找自信的當下,像是一記重錘。

80後、90後的童年記憶裡,是《三個和尚》《黑貓警長》《葫蘆兄弟》《天書奇譚》《沒頭腦和不高興》《阿凡提》《九色鹿》《邋遢大王奇遇記》《舒克和貝塔》《魔方大廈》《鏡花緣》《十二生肖》所搭建起的奇幻世界,如今回想起來,那才叫作想象力插上了翅膀吧。

可惜,上美廠隨後進入式微期,中國的動畫烏托邦在現實中陷落。面對市場,動畫人們猝不及防,慢工出細活已經不被市場節奏接納,人才開始流失,現代動畫工業流程根本沒有來得及建立起來。動畫人流落到各個機械生產線,成了歐美與日本動畫的代工。夢想與思考被拋諸腦後。

迪士尼、日本動漫趁機侵入,像傾銷商品一樣,《變形金剛》《鐵臂阿童木》等西洋動畫一點一點蠶食中國的動畫受眾市場,中國觀眾從肉體到思想,一點一點被美國和日本的動畫工業所同化。漫威的英雄體系影響了一代人,宮崎駿、新海誠的畫面成了我們最愛的濾鏡。

曾享受過最高級中國動畫洗禮的80、90一代,成長之後,忽然掉進了一箇中式動畫空白境地。中國動畫變成了低齡兒童的專屬品,這是《喜羊羊與灰太狼》與《熊出沒》的天下——到影院看動畫,從來不是成年人的選擇。中國動畫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直到《大聖歸來》。也是國漫歸來。

03.

2014年3月,餃子開了微博,發的第一條微博,是周星馳在《國產凌凌漆》裡的臺詞:

“十年了,已經十年了,我還以為國家已經把我忘記了。

怎麼會呢,就算是一條底褲,一張廁紙,都有它的用處。”

餃子應該頗受周星馳影響,《哪吒》裡,許多情節都帶著餃子重建過的周氏無厘頭。他第一部動畫短片的題目——《打,打個大西瓜》,就出自《鹿鼎記2:神龍教》中周星馳飾演的韋小寶的臺詞。

餃子是1980年出生,那個年代的許多產物都印在他的身上,譬如周星馳,譬如中國動畫。時代賦予他們的東西,就是他們這代人身上特有的色彩。

開通微博那一年,餃子開始寫《哪吒》的劇本,這一寫,就是修修改改又2年,前後改了66個版本。劇本還只是開始,製作又花了3年。不過,比起實在沒錢最後只能靠眾籌、製作週期拖了12年的《大魚海棠》,《哪吒》的命已經算好了,起碼背後有光線這家大公司撐著。

餃子於《哪吒》是有著野心的。《哪吒》的特效鏡頭最初設計是5000個,即便後來因為資金原因刪到1500個,這樣龐大的特效量級,還是沒有哪家特效公司可以完全接下。

最終,《哪吒》的特效製作訂單分發給了20多家制作團隊,外包團隊超過60個,參與人數超過1600人。

哪吒的套路

看過《哪吒》之後,最大的彩蛋不是結尾的姜子牙,不是即將出爐的封神宇宙,而是一連串合作公司的名字,有特效合作、燈光合成合作、後期合成合作、3D轉制合作公司,等等。《大聖歸來》的製作公司十月文化也在其列。

餃子在接受採訪時說,如果這個製作公司擅長做火的特效,那就讓它做火,擅長做霧,就讓它做霧。[2]餃子對專業性的要求到了極致。他會一個一個去對接這些特效公司,把他想要的效果死磕出來。

有一個真實的段子,餃子在接受採訪時自己說的:接了《哪吒》項目後的外包公司,離職率陡然升高,因為經不起磨。有一個特效師,做申公豹豹頭的特效,做了兩個月實在磨不出來,就辭職了,結果換了家公司,還是遇上《哪吒》,還是申公豹,只能接著做,最後做出來了。

網友評價說:天命難違。

"

作者:王不易

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


01.

這個伏天,最火的除了李現、肖戰,應該就是那個小孩兒了——哪吒。

昨天16:11:54,《哪吒》超越《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票房突破10億,坐穩了國漫票房第一的交椅。而這還不是結束,貓眼票房估計,《哪吒》的內地最終票房將達到34.84億。

這不是“削髮還父,削肉還母”的哪吒,這也不是“少年小英雄小哪吒”,這是魔童哪吒,是一個雙手揣兜,長著鯊魚牙,頂著黑眼圈,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的小爺哪吒。小爺生來為魔,脾氣火爆不好惹,惡作劇不斷,還和東海三太子交了朋友……這跟我們熟悉的小哪吒相去甚遠。


哪吒的套路


哪吒是《封神演義》中的老角色,曾被多次再創作,如今又被再創作,每一次形象都有所不同,曾經是兒童明星,如今成了大IP,成了今夏的一股流量。

從點映到現在,《哪吒:魔童降世》好評不斷。雖然此次背後有光線影業的宣發加持,不至於像《大聖歸來》時靠“自來水”掙排片,但《哪吒》多半還是靠自己的力量掀起了一股滾雪球效應。從上映第一天開始,我的朋友圈就被這個朋克風的小孩兒以及哪吒敖丙CP刷屏了,清一色的轉發詞都是“什麼都別問!看!給我去看!”能讓觀眾如此在自己的社交圈免費宣傳,這是極大的讚譽了。

導演餃子說,這樣的過譽他當不起,是觀眾對國漫的呼喚和支持,將這部片推到高點,但他又覺得,團隊和行業需要這樣的熱血推薦,需要票房的證明,來讓國漫復興。

“我們都想用一個好的作品來證明自我,扭轉大家對這個行業、對國漫的偏見。”[1]


哪吒的套路

圖片來自貓眼專業版

“國漫崛起”,是每當一部還不錯的國漫被大眾認可時,輿論最大聲的呼喚。《大魚海棠》時是這樣,《大聖歸來》時是這樣,《大護法》時是這樣,《白蛇:緣起》時也是這樣。猶記得幾年前,《大聖歸來》在朋友圈的盛況。甚至能從轉發詞中,看出許多朋友的激動、熱血以及對國漫的熱切期望。

國漫近些年,表面上看的確有了起色,出現了一些大眾認知度較高的片子。但這背後,是大量資本、人力、物力的撲街。有些國漫上映後,票房終止在兩三千萬,連本都收不回來。資本淺嘗輒止,想蹚這趟水,都不知該怎麼蹚。結果就是,行業規則沒有建立起來,工業流水線就更是遙遠,哪吒雖然降世,恐怕只是一棵偶然樹上結出的一顆偶然果。

國漫仍舊路迢迢。


哪吒的套路


02.

之所以胸中有著國漫夢,只因我們曾站在頂峰過,只不過因為歷史的顛簸,我們的脈絡斷了層。這其中有不甘、遺憾、氣餒,到如今都成為一種最低微卻又最熱忱的期望。

上世紀四十年代,我們的第一部動畫電影,萬氏兄弟製作的《鐵扇公主》就驚豔亞洲,1961年拍的《大鬧天宮》也聲名遠播,國際上各種拿獎。被奉為日漫之神的宮崎駿和手冢治虫,一個看了《大鬧天宮》決定從事漫畫行業,一個看了《鐵扇公主》創作了《鐵臂阿童木》。

曾經引領行業,誰知中途掉落。

我們的高峰還不止萬氏兄弟時期。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上美廠”,就是中國動畫烏托邦的代名詞。

那段特殊的時期,無需考慮市場,只需考慮創作,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動畫作品。水墨畫、壁畫、剪紙、木偶、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被大量運用到動畫製作當中。那個時期的動畫,被打上了極鮮明的中國傳統印記,只肖一眼,就知道這部作品是中國人做的。拿出去參展的《小蝌蚪找媽媽》被盛讚:“這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漫畫!”

簡單的一句話,在我們漸漸丟失文化自我審美、卻又想尋找自信的當下,像是一記重錘。

80後、90後的童年記憶裡,是《三個和尚》《黑貓警長》《葫蘆兄弟》《天書奇譚》《沒頭腦和不高興》《阿凡提》《九色鹿》《邋遢大王奇遇記》《舒克和貝塔》《魔方大廈》《鏡花緣》《十二生肖》所搭建起的奇幻世界,如今回想起來,那才叫作想象力插上了翅膀吧。

可惜,上美廠隨後進入式微期,中國的動畫烏托邦在現實中陷落。面對市場,動畫人們猝不及防,慢工出細活已經不被市場節奏接納,人才開始流失,現代動畫工業流程根本沒有來得及建立起來。動畫人流落到各個機械生產線,成了歐美與日本動畫的代工。夢想與思考被拋諸腦後。

迪士尼、日本動漫趁機侵入,像傾銷商品一樣,《變形金剛》《鐵臂阿童木》等西洋動畫一點一點蠶食中國的動畫受眾市場,中國觀眾從肉體到思想,一點一點被美國和日本的動畫工業所同化。漫威的英雄體系影響了一代人,宮崎駿、新海誠的畫面成了我們最愛的濾鏡。

曾享受過最高級中國動畫洗禮的80、90一代,成長之後,忽然掉進了一箇中式動畫空白境地。中國動畫變成了低齡兒童的專屬品,這是《喜羊羊與灰太狼》與《熊出沒》的天下——到影院看動畫,從來不是成年人的選擇。中國動畫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直到《大聖歸來》。也是國漫歸來。

03.

2014年3月,餃子開了微博,發的第一條微博,是周星馳在《國產凌凌漆》裡的臺詞:

“十年了,已經十年了,我還以為國家已經把我忘記了。

怎麼會呢,就算是一條底褲,一張廁紙,都有它的用處。”

餃子應該頗受周星馳影響,《哪吒》裡,許多情節都帶著餃子重建過的周氏無厘頭。他第一部動畫短片的題目——《打,打個大西瓜》,就出自《鹿鼎記2:神龍教》中周星馳飾演的韋小寶的臺詞。

餃子是1980年出生,那個年代的許多產物都印在他的身上,譬如周星馳,譬如中國動畫。時代賦予他們的東西,就是他們這代人身上特有的色彩。

開通微博那一年,餃子開始寫《哪吒》的劇本,這一寫,就是修修改改又2年,前後改了66個版本。劇本還只是開始,製作又花了3年。不過,比起實在沒錢最後只能靠眾籌、製作週期拖了12年的《大魚海棠》,《哪吒》的命已經算好了,起碼背後有光線這家大公司撐著。

餃子於《哪吒》是有著野心的。《哪吒》的特效鏡頭最初設計是5000個,即便後來因為資金原因刪到1500個,這樣龐大的特效量級,還是沒有哪家特效公司可以完全接下。

最終,《哪吒》的特效製作訂單分發給了20多家制作團隊,外包團隊超過60個,參與人數超過1600人。

哪吒的套路

看過《哪吒》之後,最大的彩蛋不是結尾的姜子牙,不是即將出爐的封神宇宙,而是一連串合作公司的名字,有特效合作、燈光合成合作、後期合成合作、3D轉制合作公司,等等。《大聖歸來》的製作公司十月文化也在其列。

餃子在接受採訪時說,如果這個製作公司擅長做火的特效,那就讓它做火,擅長做霧,就讓它做霧。[2]餃子對專業性的要求到了極致。他會一個一個去對接這些特效公司,把他想要的效果死磕出來。

有一個真實的段子,餃子在接受採訪時自己說的:接了《哪吒》項目後的外包公司,離職率陡然升高,因為經不起磨。有一個特效師,做申公豹豹頭的特效,做了兩個月實在磨不出來,就辭職了,結果換了家公司,還是遇上《哪吒》,還是申公豹,只能接著做,最後做出來了。

網友評價說:天命難違。

哪吒的套路

"

作者:王不易

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


01.

這個伏天,最火的除了李現、肖戰,應該就是那個小孩兒了——哪吒。

昨天16:11:54,《哪吒》超越《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票房突破10億,坐穩了國漫票房第一的交椅。而這還不是結束,貓眼票房估計,《哪吒》的內地最終票房將達到34.84億。

這不是“削髮還父,削肉還母”的哪吒,這也不是“少年小英雄小哪吒”,這是魔童哪吒,是一個雙手揣兜,長著鯊魚牙,頂著黑眼圈,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的小爺哪吒。小爺生來為魔,脾氣火爆不好惹,惡作劇不斷,還和東海三太子交了朋友……這跟我們熟悉的小哪吒相去甚遠。


哪吒的套路


哪吒是《封神演義》中的老角色,曾被多次再創作,如今又被再創作,每一次形象都有所不同,曾經是兒童明星,如今成了大IP,成了今夏的一股流量。

從點映到現在,《哪吒:魔童降世》好評不斷。雖然此次背後有光線影業的宣發加持,不至於像《大聖歸來》時靠“自來水”掙排片,但《哪吒》多半還是靠自己的力量掀起了一股滾雪球效應。從上映第一天開始,我的朋友圈就被這個朋克風的小孩兒以及哪吒敖丙CP刷屏了,清一色的轉發詞都是“什麼都別問!看!給我去看!”能讓觀眾如此在自己的社交圈免費宣傳,這是極大的讚譽了。

導演餃子說,這樣的過譽他當不起,是觀眾對國漫的呼喚和支持,將這部片推到高點,但他又覺得,團隊和行業需要這樣的熱血推薦,需要票房的證明,來讓國漫復興。

“我們都想用一個好的作品來證明自我,扭轉大家對這個行業、對國漫的偏見。”[1]


哪吒的套路

圖片來自貓眼專業版

“國漫崛起”,是每當一部還不錯的國漫被大眾認可時,輿論最大聲的呼喚。《大魚海棠》時是這樣,《大聖歸來》時是這樣,《大護法》時是這樣,《白蛇:緣起》時也是這樣。猶記得幾年前,《大聖歸來》在朋友圈的盛況。甚至能從轉發詞中,看出許多朋友的激動、熱血以及對國漫的熱切期望。

國漫近些年,表面上看的確有了起色,出現了一些大眾認知度較高的片子。但這背後,是大量資本、人力、物力的撲街。有些國漫上映後,票房終止在兩三千萬,連本都收不回來。資本淺嘗輒止,想蹚這趟水,都不知該怎麼蹚。結果就是,行業規則沒有建立起來,工業流水線就更是遙遠,哪吒雖然降世,恐怕只是一棵偶然樹上結出的一顆偶然果。

國漫仍舊路迢迢。


哪吒的套路


02.

之所以胸中有著國漫夢,只因我們曾站在頂峰過,只不過因為歷史的顛簸,我們的脈絡斷了層。這其中有不甘、遺憾、氣餒,到如今都成為一種最低微卻又最熱忱的期望。

上世紀四十年代,我們的第一部動畫電影,萬氏兄弟製作的《鐵扇公主》就驚豔亞洲,1961年拍的《大鬧天宮》也聲名遠播,國際上各種拿獎。被奉為日漫之神的宮崎駿和手冢治虫,一個看了《大鬧天宮》決定從事漫畫行業,一個看了《鐵扇公主》創作了《鐵臂阿童木》。

曾經引領行業,誰知中途掉落。

我們的高峰還不止萬氏兄弟時期。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上美廠”,就是中國動畫烏托邦的代名詞。

那段特殊的時期,無需考慮市場,只需考慮創作,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動畫作品。水墨畫、壁畫、剪紙、木偶、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被大量運用到動畫製作當中。那個時期的動畫,被打上了極鮮明的中國傳統印記,只肖一眼,就知道這部作品是中國人做的。拿出去參展的《小蝌蚪找媽媽》被盛讚:“這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漫畫!”

簡單的一句話,在我們漸漸丟失文化自我審美、卻又想尋找自信的當下,像是一記重錘。

80後、90後的童年記憶裡,是《三個和尚》《黑貓警長》《葫蘆兄弟》《天書奇譚》《沒頭腦和不高興》《阿凡提》《九色鹿》《邋遢大王奇遇記》《舒克和貝塔》《魔方大廈》《鏡花緣》《十二生肖》所搭建起的奇幻世界,如今回想起來,那才叫作想象力插上了翅膀吧。

可惜,上美廠隨後進入式微期,中國的動畫烏托邦在現實中陷落。面對市場,動畫人們猝不及防,慢工出細活已經不被市場節奏接納,人才開始流失,現代動畫工業流程根本沒有來得及建立起來。動畫人流落到各個機械生產線,成了歐美與日本動畫的代工。夢想與思考被拋諸腦後。

迪士尼、日本動漫趁機侵入,像傾銷商品一樣,《變形金剛》《鐵臂阿童木》等西洋動畫一點一點蠶食中國的動畫受眾市場,中國觀眾從肉體到思想,一點一點被美國和日本的動畫工業所同化。漫威的英雄體系影響了一代人,宮崎駿、新海誠的畫面成了我們最愛的濾鏡。

曾享受過最高級中國動畫洗禮的80、90一代,成長之後,忽然掉進了一箇中式動畫空白境地。中國動畫變成了低齡兒童的專屬品,這是《喜羊羊與灰太狼》與《熊出沒》的天下——到影院看動畫,從來不是成年人的選擇。中國動畫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直到《大聖歸來》。也是國漫歸來。

03.

2014年3月,餃子開了微博,發的第一條微博,是周星馳在《國產凌凌漆》裡的臺詞:

“十年了,已經十年了,我還以為國家已經把我忘記了。

怎麼會呢,就算是一條底褲,一張廁紙,都有它的用處。”

餃子應該頗受周星馳影響,《哪吒》裡,許多情節都帶著餃子重建過的周氏無厘頭。他第一部動畫短片的題目——《打,打個大西瓜》,就出自《鹿鼎記2:神龍教》中周星馳飾演的韋小寶的臺詞。

餃子是1980年出生,那個年代的許多產物都印在他的身上,譬如周星馳,譬如中國動畫。時代賦予他們的東西,就是他們這代人身上特有的色彩。

開通微博那一年,餃子開始寫《哪吒》的劇本,這一寫,就是修修改改又2年,前後改了66個版本。劇本還只是開始,製作又花了3年。不過,比起實在沒錢最後只能靠眾籌、製作週期拖了12年的《大魚海棠》,《哪吒》的命已經算好了,起碼背後有光線這家大公司撐著。

餃子於《哪吒》是有著野心的。《哪吒》的特效鏡頭最初設計是5000個,即便後來因為資金原因刪到1500個,這樣龐大的特效量級,還是沒有哪家特效公司可以完全接下。

最終,《哪吒》的特效製作訂單分發給了20多家制作團隊,外包團隊超過60個,參與人數超過1600人。

哪吒的套路

看過《哪吒》之後,最大的彩蛋不是結尾的姜子牙,不是即將出爐的封神宇宙,而是一連串合作公司的名字,有特效合作、燈光合成合作、後期合成合作、3D轉制合作公司,等等。《大聖歸來》的製作公司十月文化也在其列。

餃子在接受採訪時說,如果這個製作公司擅長做火的特效,那就讓它做火,擅長做霧,就讓它做霧。[2]餃子對專業性的要求到了極致。他會一個一個去對接這些特效公司,把他想要的效果死磕出來。

有一個真實的段子,餃子在接受採訪時自己說的:接了《哪吒》項目後的外包公司,離職率陡然升高,因為經不起磨。有一個特效師,做申公豹豹頭的特效,做了兩個月實在磨不出來,就辭職了,結果換了家公司,還是遇上《哪吒》,還是申公豹,只能接著做,最後做出來了。

網友評價說:天命難違。

哪吒的套路

哪吒的套路

"

作者:王不易

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


01.

這個伏天,最火的除了李現、肖戰,應該就是那個小孩兒了——哪吒。

昨天16:11:54,《哪吒》超越《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票房突破10億,坐穩了國漫票房第一的交椅。而這還不是結束,貓眼票房估計,《哪吒》的內地最終票房將達到34.84億。

這不是“削髮還父,削肉還母”的哪吒,這也不是“少年小英雄小哪吒”,這是魔童哪吒,是一個雙手揣兜,長著鯊魚牙,頂著黑眼圈,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的小爺哪吒。小爺生來為魔,脾氣火爆不好惹,惡作劇不斷,還和東海三太子交了朋友……這跟我們熟悉的小哪吒相去甚遠。


哪吒的套路


哪吒是《封神演義》中的老角色,曾被多次再創作,如今又被再創作,每一次形象都有所不同,曾經是兒童明星,如今成了大IP,成了今夏的一股流量。

從點映到現在,《哪吒:魔童降世》好評不斷。雖然此次背後有光線影業的宣發加持,不至於像《大聖歸來》時靠“自來水”掙排片,但《哪吒》多半還是靠自己的力量掀起了一股滾雪球效應。從上映第一天開始,我的朋友圈就被這個朋克風的小孩兒以及哪吒敖丙CP刷屏了,清一色的轉發詞都是“什麼都別問!看!給我去看!”能讓觀眾如此在自己的社交圈免費宣傳,這是極大的讚譽了。

導演餃子說,這樣的過譽他當不起,是觀眾對國漫的呼喚和支持,將這部片推到高點,但他又覺得,團隊和行業需要這樣的熱血推薦,需要票房的證明,來讓國漫復興。

“我們都想用一個好的作品來證明自我,扭轉大家對這個行業、對國漫的偏見。”[1]


哪吒的套路

圖片來自貓眼專業版

“國漫崛起”,是每當一部還不錯的國漫被大眾認可時,輿論最大聲的呼喚。《大魚海棠》時是這樣,《大聖歸來》時是這樣,《大護法》時是這樣,《白蛇:緣起》時也是這樣。猶記得幾年前,《大聖歸來》在朋友圈的盛況。甚至能從轉發詞中,看出許多朋友的激動、熱血以及對國漫的熱切期望。

國漫近些年,表面上看的確有了起色,出現了一些大眾認知度較高的片子。但這背後,是大量資本、人力、物力的撲街。有些國漫上映後,票房終止在兩三千萬,連本都收不回來。資本淺嘗輒止,想蹚這趟水,都不知該怎麼蹚。結果就是,行業規則沒有建立起來,工業流水線就更是遙遠,哪吒雖然降世,恐怕只是一棵偶然樹上結出的一顆偶然果。

國漫仍舊路迢迢。


哪吒的套路


02.

之所以胸中有著國漫夢,只因我們曾站在頂峰過,只不過因為歷史的顛簸,我們的脈絡斷了層。這其中有不甘、遺憾、氣餒,到如今都成為一種最低微卻又最熱忱的期望。

上世紀四十年代,我們的第一部動畫電影,萬氏兄弟製作的《鐵扇公主》就驚豔亞洲,1961年拍的《大鬧天宮》也聲名遠播,國際上各種拿獎。被奉為日漫之神的宮崎駿和手冢治虫,一個看了《大鬧天宮》決定從事漫畫行業,一個看了《鐵扇公主》創作了《鐵臂阿童木》。

曾經引領行業,誰知中途掉落。

我們的高峰還不止萬氏兄弟時期。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上美廠”,就是中國動畫烏托邦的代名詞。

那段特殊的時期,無需考慮市場,只需考慮創作,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動畫作品。水墨畫、壁畫、剪紙、木偶、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被大量運用到動畫製作當中。那個時期的動畫,被打上了極鮮明的中國傳統印記,只肖一眼,就知道這部作品是中國人做的。拿出去參展的《小蝌蚪找媽媽》被盛讚:“這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漫畫!”

簡單的一句話,在我們漸漸丟失文化自我審美、卻又想尋找自信的當下,像是一記重錘。

80後、90後的童年記憶裡,是《三個和尚》《黑貓警長》《葫蘆兄弟》《天書奇譚》《沒頭腦和不高興》《阿凡提》《九色鹿》《邋遢大王奇遇記》《舒克和貝塔》《魔方大廈》《鏡花緣》《十二生肖》所搭建起的奇幻世界,如今回想起來,那才叫作想象力插上了翅膀吧。

可惜,上美廠隨後進入式微期,中國的動畫烏托邦在現實中陷落。面對市場,動畫人們猝不及防,慢工出細活已經不被市場節奏接納,人才開始流失,現代動畫工業流程根本沒有來得及建立起來。動畫人流落到各個機械生產線,成了歐美與日本動畫的代工。夢想與思考被拋諸腦後。

迪士尼、日本動漫趁機侵入,像傾銷商品一樣,《變形金剛》《鐵臂阿童木》等西洋動畫一點一點蠶食中國的動畫受眾市場,中國觀眾從肉體到思想,一點一點被美國和日本的動畫工業所同化。漫威的英雄體系影響了一代人,宮崎駿、新海誠的畫面成了我們最愛的濾鏡。

曾享受過最高級中國動畫洗禮的80、90一代,成長之後,忽然掉進了一箇中式動畫空白境地。中國動畫變成了低齡兒童的專屬品,這是《喜羊羊與灰太狼》與《熊出沒》的天下——到影院看動畫,從來不是成年人的選擇。中國動畫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直到《大聖歸來》。也是國漫歸來。

03.

2014年3月,餃子開了微博,發的第一條微博,是周星馳在《國產凌凌漆》裡的臺詞:

“十年了,已經十年了,我還以為國家已經把我忘記了。

怎麼會呢,就算是一條底褲,一張廁紙,都有它的用處。”

餃子應該頗受周星馳影響,《哪吒》裡,許多情節都帶著餃子重建過的周氏無厘頭。他第一部動畫短片的題目——《打,打個大西瓜》,就出自《鹿鼎記2:神龍教》中周星馳飾演的韋小寶的臺詞。

餃子是1980年出生,那個年代的許多產物都印在他的身上,譬如周星馳,譬如中國動畫。時代賦予他們的東西,就是他們這代人身上特有的色彩。

開通微博那一年,餃子開始寫《哪吒》的劇本,這一寫,就是修修改改又2年,前後改了66個版本。劇本還只是開始,製作又花了3年。不過,比起實在沒錢最後只能靠眾籌、製作週期拖了12年的《大魚海棠》,《哪吒》的命已經算好了,起碼背後有光線這家大公司撐著。

餃子於《哪吒》是有著野心的。《哪吒》的特效鏡頭最初設計是5000個,即便後來因為資金原因刪到1500個,這樣龐大的特效量級,還是沒有哪家特效公司可以完全接下。

最終,《哪吒》的特效製作訂單分發給了20多家制作團隊,外包團隊超過60個,參與人數超過1600人。

哪吒的套路

看過《哪吒》之後,最大的彩蛋不是結尾的姜子牙,不是即將出爐的封神宇宙,而是一連串合作公司的名字,有特效合作、燈光合成合作、後期合成合作、3D轉制合作公司,等等。《大聖歸來》的製作公司十月文化也在其列。

餃子在接受採訪時說,如果這個製作公司擅長做火的特效,那就讓它做火,擅長做霧,就讓它做霧。[2]餃子對專業性的要求到了極致。他會一個一個去對接這些特效公司,把他想要的效果死磕出來。

有一個真實的段子,餃子在接受採訪時自己說的:接了《哪吒》項目後的外包公司,離職率陡然升高,因為經不起磨。有一個特效師,做申公豹豹頭的特效,做了兩個月實在磨不出來,就辭職了,結果換了家公司,還是遇上《哪吒》,還是申公豹,只能接著做,最後做出來了。

網友評價說:天命難違。

哪吒的套路

哪吒的套路

哪吒的套路

看著那一連串公司的名字,雖然彼此之間只是僱傭關係,但還是有一種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感動。好像中國所有的動畫追夢人聚集在一起,才有了哪吒的降世。

再回看餃子2014年的那條微博,背後是多少同時代動畫人呼喊。他們都被遺忘太久,被誤解太久,被貶低太久了。這是一條寂寞無聲的路。


"

作者:王不易

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


01.

這個伏天,最火的除了李現、肖戰,應該就是那個小孩兒了——哪吒。

昨天16:11:54,《哪吒》超越《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票房突破10億,坐穩了國漫票房第一的交椅。而這還不是結束,貓眼票房估計,《哪吒》的內地最終票房將達到34.84億。

這不是“削髮還父,削肉還母”的哪吒,這也不是“少年小英雄小哪吒”,這是魔童哪吒,是一個雙手揣兜,長著鯊魚牙,頂著黑眼圈,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的小爺哪吒。小爺生來為魔,脾氣火爆不好惹,惡作劇不斷,還和東海三太子交了朋友……這跟我們熟悉的小哪吒相去甚遠。


哪吒的套路


哪吒是《封神演義》中的老角色,曾被多次再創作,如今又被再創作,每一次形象都有所不同,曾經是兒童明星,如今成了大IP,成了今夏的一股流量。

從點映到現在,《哪吒:魔童降世》好評不斷。雖然此次背後有光線影業的宣發加持,不至於像《大聖歸來》時靠“自來水”掙排片,但《哪吒》多半還是靠自己的力量掀起了一股滾雪球效應。從上映第一天開始,我的朋友圈就被這個朋克風的小孩兒以及哪吒敖丙CP刷屏了,清一色的轉發詞都是“什麼都別問!看!給我去看!”能讓觀眾如此在自己的社交圈免費宣傳,這是極大的讚譽了。

導演餃子說,這樣的過譽他當不起,是觀眾對國漫的呼喚和支持,將這部片推到高點,但他又覺得,團隊和行業需要這樣的熱血推薦,需要票房的證明,來讓國漫復興。

“我們都想用一個好的作品來證明自我,扭轉大家對這個行業、對國漫的偏見。”[1]


哪吒的套路

圖片來自貓眼專業版

“國漫崛起”,是每當一部還不錯的國漫被大眾認可時,輿論最大聲的呼喚。《大魚海棠》時是這樣,《大聖歸來》時是這樣,《大護法》時是這樣,《白蛇:緣起》時也是這樣。猶記得幾年前,《大聖歸來》在朋友圈的盛況。甚至能從轉發詞中,看出許多朋友的激動、熱血以及對國漫的熱切期望。

國漫近些年,表面上看的確有了起色,出現了一些大眾認知度較高的片子。但這背後,是大量資本、人力、物力的撲街。有些國漫上映後,票房終止在兩三千萬,連本都收不回來。資本淺嘗輒止,想蹚這趟水,都不知該怎麼蹚。結果就是,行業規則沒有建立起來,工業流水線就更是遙遠,哪吒雖然降世,恐怕只是一棵偶然樹上結出的一顆偶然果。

國漫仍舊路迢迢。


哪吒的套路


02.

之所以胸中有著國漫夢,只因我們曾站在頂峰過,只不過因為歷史的顛簸,我們的脈絡斷了層。這其中有不甘、遺憾、氣餒,到如今都成為一種最低微卻又最熱忱的期望。

上世紀四十年代,我們的第一部動畫電影,萬氏兄弟製作的《鐵扇公主》就驚豔亞洲,1961年拍的《大鬧天宮》也聲名遠播,國際上各種拿獎。被奉為日漫之神的宮崎駿和手冢治虫,一個看了《大鬧天宮》決定從事漫畫行業,一個看了《鐵扇公主》創作了《鐵臂阿童木》。

曾經引領行業,誰知中途掉落。

我們的高峰還不止萬氏兄弟時期。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上美廠”,就是中國動畫烏托邦的代名詞。

那段特殊的時期,無需考慮市場,只需考慮創作,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動畫作品。水墨畫、壁畫、剪紙、木偶、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被大量運用到動畫製作當中。那個時期的動畫,被打上了極鮮明的中國傳統印記,只肖一眼,就知道這部作品是中國人做的。拿出去參展的《小蝌蚪找媽媽》被盛讚:“這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漫畫!”

簡單的一句話,在我們漸漸丟失文化自我審美、卻又想尋找自信的當下,像是一記重錘。

80後、90後的童年記憶裡,是《三個和尚》《黑貓警長》《葫蘆兄弟》《天書奇譚》《沒頭腦和不高興》《阿凡提》《九色鹿》《邋遢大王奇遇記》《舒克和貝塔》《魔方大廈》《鏡花緣》《十二生肖》所搭建起的奇幻世界,如今回想起來,那才叫作想象力插上了翅膀吧。

可惜,上美廠隨後進入式微期,中國的動畫烏托邦在現實中陷落。面對市場,動畫人們猝不及防,慢工出細活已經不被市場節奏接納,人才開始流失,現代動畫工業流程根本沒有來得及建立起來。動畫人流落到各個機械生產線,成了歐美與日本動畫的代工。夢想與思考被拋諸腦後。

迪士尼、日本動漫趁機侵入,像傾銷商品一樣,《變形金剛》《鐵臂阿童木》等西洋動畫一點一點蠶食中國的動畫受眾市場,中國觀眾從肉體到思想,一點一點被美國和日本的動畫工業所同化。漫威的英雄體系影響了一代人,宮崎駿、新海誠的畫面成了我們最愛的濾鏡。

曾享受過最高級中國動畫洗禮的80、90一代,成長之後,忽然掉進了一箇中式動畫空白境地。中國動畫變成了低齡兒童的專屬品,這是《喜羊羊與灰太狼》與《熊出沒》的天下——到影院看動畫,從來不是成年人的選擇。中國動畫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直到《大聖歸來》。也是國漫歸來。

03.

2014年3月,餃子開了微博,發的第一條微博,是周星馳在《國產凌凌漆》裡的臺詞:

“十年了,已經十年了,我還以為國家已經把我忘記了。

怎麼會呢,就算是一條底褲,一張廁紙,都有它的用處。”

餃子應該頗受周星馳影響,《哪吒》裡,許多情節都帶著餃子重建過的周氏無厘頭。他第一部動畫短片的題目——《打,打個大西瓜》,就出自《鹿鼎記2:神龍教》中周星馳飾演的韋小寶的臺詞。

餃子是1980年出生,那個年代的許多產物都印在他的身上,譬如周星馳,譬如中國動畫。時代賦予他們的東西,就是他們這代人身上特有的色彩。

開通微博那一年,餃子開始寫《哪吒》的劇本,這一寫,就是修修改改又2年,前後改了66個版本。劇本還只是開始,製作又花了3年。不過,比起實在沒錢最後只能靠眾籌、製作週期拖了12年的《大魚海棠》,《哪吒》的命已經算好了,起碼背後有光線這家大公司撐著。

餃子於《哪吒》是有著野心的。《哪吒》的特效鏡頭最初設計是5000個,即便後來因為資金原因刪到1500個,這樣龐大的特效量級,還是沒有哪家特效公司可以完全接下。

最終,《哪吒》的特效製作訂單分發給了20多家制作團隊,外包團隊超過60個,參與人數超過1600人。

哪吒的套路

看過《哪吒》之後,最大的彩蛋不是結尾的姜子牙,不是即將出爐的封神宇宙,而是一連串合作公司的名字,有特效合作、燈光合成合作、後期合成合作、3D轉制合作公司,等等。《大聖歸來》的製作公司十月文化也在其列。

餃子在接受採訪時說,如果這個製作公司擅長做火的特效,那就讓它做火,擅長做霧,就讓它做霧。[2]餃子對專業性的要求到了極致。他會一個一個去對接這些特效公司,把他想要的效果死磕出來。

有一個真實的段子,餃子在接受採訪時自己說的:接了《哪吒》項目後的外包公司,離職率陡然升高,因為經不起磨。有一個特效師,做申公豹豹頭的特效,做了兩個月實在磨不出來,就辭職了,結果換了家公司,還是遇上《哪吒》,還是申公豹,只能接著做,最後做出來了。

網友評價說:天命難違。

哪吒的套路

哪吒的套路

哪吒的套路

看著那一連串公司的名字,雖然彼此之間只是僱傭關係,但還是有一種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感動。好像中國所有的動畫追夢人聚集在一起,才有了哪吒的降世。

再回看餃子2014年的那條微博,背後是多少同時代動畫人呼喊。他們都被遺忘太久,被誤解太久,被貶低太久了。這是一條寂寞無聲的路。


哪吒的套路


哪吒和大聖,一個”我命由我不由天“,一個“這個天地,我來過,我奮戰過,我深愛過。我,不在乎結局!”,他們有著相同的套路。

這個套路里,是動畫人的心血,他們倆,也是動畫人的心聲。至少在這個軌跡上,漸漸地能看到國漫工業化流程的痕跡。

《哪吒》當然不是完美的,它有著種種瑕疵。但在商業化和標準工業化流水製作的嘗試上,它有著它的行業價值。它身後還將有姜子牙,有著整個封神宇宙。

想想都令人激動。

中國傳統文化那麼多大IP,亟待開發。

斷掉的脈絡,該從此刻再連起來。

參考資料:

[1] .《1.5小時破億,這是什麼神仙打架的電影啊!| 獨家專訪<哪吒:魔童降世>》,作者:鄭媛眉,吳曉波頻道。

[2] .《哪吒逆天命》,作者:董雨晴,AI財經社。

*圖片系視頻截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