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
"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再往回看,上世紀的中國曾經因為拍出了《三個和尚》《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一批作品,獲得世界影壇的認可,被稱作“中國動畫學派”。這都是具有民族風格的作品,靈動高雅,氣質上就和好萊塢不同。而《哪吒之魔童降世》顯然與“中國動畫學派”的傳統是割裂的,它的成功,不是證明中國動畫成功了,而是證明迪士尼的這個套路是成功的。

文 | 陳令孤

編輯 | 楚明

運營 | 家鴿

1

幾乎沒人能想到,一部動畫片成了暑期檔的救世主。

此時,《哪吒之魔童降世》踩著風火輪,從天而降,點燃了市場。8月8日,它的票房已突破30億大關,位列內地總票房榜第八,也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動畫片。

"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再往回看,上世紀的中國曾經因為拍出了《三個和尚》《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一批作品,獲得世界影壇的認可,被稱作“中國動畫學派”。這都是具有民族風格的作品,靈動高雅,氣質上就和好萊塢不同。而《哪吒之魔童降世》顯然與“中國動畫學派”的傳統是割裂的,它的成功,不是證明中國動畫成功了,而是證明迪士尼的這個套路是成功的。

文 | 陳令孤

編輯 | 楚明

運營 | 家鴿

1

幾乎沒人能想到,一部動畫片成了暑期檔的救世主。

此時,《哪吒之魔童降世》踩著風火輪,從天而降,點燃了市場。8月8日,它的票房已突破30億大關,位列內地總票房榜第八,也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動畫片。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圖/豆瓣電影

人民群眾一激動,就喜歡喊口號,諸如“國漫希望”“國漫之光”的帽子就往人家頭上戴。更有甚者,還不允許別人提意見,誰敢說壞話,自己的祖宗就得遭殃。我這人膽子小,不談意見,只談談影片成功的經驗。

電影發展到今天,要想賺錢,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學習好萊塢。學得越精,模仿得越透徹,就越容易成功。這對全世界的創作者都是一樣的,因為好萊塢在全球市場佔到了70%以上的份額。動畫片更是如此,迪士尼公司一家獨大,去年的票房總額,位列全球第一。它的風格,就是流行風格。

如今作為觀影主力的年輕人,是看著好萊塢電影長大的,頭腦中已形成了固有的審美思維。觀眾與創作者達成了一種協議性質的默契,哭笑都有預期,以前稱之為“類型化敘事”,現在叫“套路”。哪部片如果上了路,就會招人喜歡,《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如此。

片中的哪吒,已經不是我們印象中那個呆萌可愛的鄰家小孩了,更像一個勵志意味的美式動畫人物。形象的“醜化”讓他有了一副邊緣人的氣質,但在環境的逼迫下,不得不朝“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使命進發。這是典型的英雄敘事套路:一個不平凡的降生場景,一個歷盡劫難的磨練過程,一個受到感動的覺醒時刻,最後在一場拯救世界的大戰中實現了自我。

"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再往回看,上世紀的中國曾經因為拍出了《三個和尚》《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一批作品,獲得世界影壇的認可,被稱作“中國動畫學派”。這都是具有民族風格的作品,靈動高雅,氣質上就和好萊塢不同。而《哪吒之魔童降世》顯然與“中國動畫學派”的傳統是割裂的,它的成功,不是證明中國動畫成功了,而是證明迪士尼的這個套路是成功的。

文 | 陳令孤

編輯 | 楚明

運營 | 家鴿

1

幾乎沒人能想到,一部動畫片成了暑期檔的救世主。

此時,《哪吒之魔童降世》踩著風火輪,從天而降,點燃了市場。8月8日,它的票房已突破30億大關,位列內地總票房榜第八,也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動畫片。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圖/豆瓣電影

人民群眾一激動,就喜歡喊口號,諸如“國漫希望”“國漫之光”的帽子就往人家頭上戴。更有甚者,還不允許別人提意見,誰敢說壞話,自己的祖宗就得遭殃。我這人膽子小,不談意見,只談談影片成功的經驗。

電影發展到今天,要想賺錢,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學習好萊塢。學得越精,模仿得越透徹,就越容易成功。這對全世界的創作者都是一樣的,因為好萊塢在全球市場佔到了70%以上的份額。動畫片更是如此,迪士尼公司一家獨大,去年的票房總額,位列全球第一。它的風格,就是流行風格。

如今作為觀影主力的年輕人,是看著好萊塢電影長大的,頭腦中已形成了固有的審美思維。觀眾與創作者達成了一種協議性質的默契,哭笑都有預期,以前稱之為“類型化敘事”,現在叫“套路”。哪部片如果上了路,就會招人喜歡,《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如此。

片中的哪吒,已經不是我們印象中那個呆萌可愛的鄰家小孩了,更像一個勵志意味的美式動畫人物。形象的“醜化”讓他有了一副邊緣人的氣質,但在環境的逼迫下,不得不朝“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使命進發。這是典型的英雄敘事套路:一個不平凡的降生場景,一個歷盡劫難的磨練過程,一個受到感動的覺醒時刻,最後在一場拯救世界的大戰中實現了自我。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圖/豆瓣電影

故事的架構建立在二元對立基礎上,不斷製造衝突,最終走向反轉。導火索是元始天尊將一顆混元珠硬生生給煉成了兩顆(這明顯是要搞事情嘛),之後情節就在魔丸與靈珠的對峙中展開,像打遊戲一樣形成競爭,簡單明瞭。為了增加刺激性,影片還把哪吒的生命限制在三年內,也是典型的“倒計時製造張力”的套路。

類型片的框架大同小異,水平高低的區別是,中間填充的情節是否豐滿,要不斷擾亂觀眾的視線,阻礙他們思考的步子,免得很快就走向預料中的結局。其中一個重要手法就是喜劇化,用搞笑情節來帶動氣氛,消磨時間。迪士尼的電影,平均每2分鐘,就要有一個笑點,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基本達到了這個標準。

片中,太乙真人的四川話、申公豹的結巴、海夜叉的鼻涕,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笑點。作為關鍵情節的靈珠投胎,也用喜劇手法來展現,讓這個改變哪吒命運的事件不那麼莊重嚴肅。太乙真人用密碼和指紋解鎖,嫁接的是當代社會的段子,觀眾並不感到突兀,因為已在好萊塢電影中看得多了,比如《瘋狂原始人》裡就有拿磚頭當ipad自拍的情節。

哪吒和敖丙這對原著中的死敵,在片中也成了惺惺相惜的兄弟,最後聯起手來對抗“天命”。這也是在迎合動漫中流行的“賣腐”取向,降低反派的可惡度,讓正邪對立變得模糊和圓滑,避免殘酷,主要是為女觀眾著想。

當下的電影全面走向娛樂化,不管是什麼類型,都得加上喜劇元素。如果沒有搞笑情節,就像說唱不押韻、街舞不劈叉一樣,刺激不到觀眾的神經。這幾年,好萊塢的漫威影業全面壓倒DC,就是因為超級英雄們學會了說相聲,一邊拯救世界,一邊插科打諢。《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川普”就貢獻了很大力量。

2

在傳統價值觀裡,哪吒是一位革命者,他誕生於封建禮教時代的中國,所作所為是對董仲舒所提出的“三綱”思想的反叛。他鬧海屠龍、剔骨割肉,代表的是被壓抑者對打破體制和消解威權的心願。

最好的還原哪吒故事的動畫片,是1979年版的《哪吒鬧海》,在中國觀眾心裡建構了一個腳踩風火輪、手拿火焰槍的鬥士形象。片中,他背身持劍自刎的鏡頭,有一種悲愴的震撼。那正是“傷痕藝術”興起的時代,剛從“文革”中走出來的人,在哪吒身上投射了自身的情感。後來,痛仰樂隊拿他作為logo,也是出於這種意味——有信仰的人是痛苦的。

"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再往回看,上世紀的中國曾經因為拍出了《三個和尚》《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一批作品,獲得世界影壇的認可,被稱作“中國動畫學派”。這都是具有民族風格的作品,靈動高雅,氣質上就和好萊塢不同。而《哪吒之魔童降世》顯然與“中國動畫學派”的傳統是割裂的,它的成功,不是證明中國動畫成功了,而是證明迪士尼的這個套路是成功的。

文 | 陳令孤

編輯 | 楚明

運營 | 家鴿

1

幾乎沒人能想到,一部動畫片成了暑期檔的救世主。

此時,《哪吒之魔童降世》踩著風火輪,從天而降,點燃了市場。8月8日,它的票房已突破30億大關,位列內地總票房榜第八,也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動畫片。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圖/豆瓣電影

人民群眾一激動,就喜歡喊口號,諸如“國漫希望”“國漫之光”的帽子就往人家頭上戴。更有甚者,還不允許別人提意見,誰敢說壞話,自己的祖宗就得遭殃。我這人膽子小,不談意見,只談談影片成功的經驗。

電影發展到今天,要想賺錢,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學習好萊塢。學得越精,模仿得越透徹,就越容易成功。這對全世界的創作者都是一樣的,因為好萊塢在全球市場佔到了70%以上的份額。動畫片更是如此,迪士尼公司一家獨大,去年的票房總額,位列全球第一。它的風格,就是流行風格。

如今作為觀影主力的年輕人,是看著好萊塢電影長大的,頭腦中已形成了固有的審美思維。觀眾與創作者達成了一種協議性質的默契,哭笑都有預期,以前稱之為“類型化敘事”,現在叫“套路”。哪部片如果上了路,就會招人喜歡,《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如此。

片中的哪吒,已經不是我們印象中那個呆萌可愛的鄰家小孩了,更像一個勵志意味的美式動畫人物。形象的“醜化”讓他有了一副邊緣人的氣質,但在環境的逼迫下,不得不朝“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使命進發。這是典型的英雄敘事套路:一個不平凡的降生場景,一個歷盡劫難的磨練過程,一個受到感動的覺醒時刻,最後在一場拯救世界的大戰中實現了自我。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圖/豆瓣電影

故事的架構建立在二元對立基礎上,不斷製造衝突,最終走向反轉。導火索是元始天尊將一顆混元珠硬生生給煉成了兩顆(這明顯是要搞事情嘛),之後情節就在魔丸與靈珠的對峙中展開,像打遊戲一樣形成競爭,簡單明瞭。為了增加刺激性,影片還把哪吒的生命限制在三年內,也是典型的“倒計時製造張力”的套路。

類型片的框架大同小異,水平高低的區別是,中間填充的情節是否豐滿,要不斷擾亂觀眾的視線,阻礙他們思考的步子,免得很快就走向預料中的結局。其中一個重要手法就是喜劇化,用搞笑情節來帶動氣氛,消磨時間。迪士尼的電影,平均每2分鐘,就要有一個笑點,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基本達到了這個標準。

片中,太乙真人的四川話、申公豹的結巴、海夜叉的鼻涕,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笑點。作為關鍵情節的靈珠投胎,也用喜劇手法來展現,讓這個改變哪吒命運的事件不那麼莊重嚴肅。太乙真人用密碼和指紋解鎖,嫁接的是當代社會的段子,觀眾並不感到突兀,因為已在好萊塢電影中看得多了,比如《瘋狂原始人》裡就有拿磚頭當ipad自拍的情節。

哪吒和敖丙這對原著中的死敵,在片中也成了惺惺相惜的兄弟,最後聯起手來對抗“天命”。這也是在迎合動漫中流行的“賣腐”取向,降低反派的可惡度,讓正邪對立變得模糊和圓滑,避免殘酷,主要是為女觀眾著想。

當下的電影全面走向娛樂化,不管是什麼類型,都得加上喜劇元素。如果沒有搞笑情節,就像說唱不押韻、街舞不劈叉一樣,刺激不到觀眾的神經。這幾年,好萊塢的漫威影業全面壓倒DC,就是因為超級英雄們學會了說相聲,一邊拯救世界,一邊插科打諢。《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川普”就貢獻了很大力量。

2

在傳統價值觀裡,哪吒是一位革命者,他誕生於封建禮教時代的中國,所作所為是對董仲舒所提出的“三綱”思想的反叛。他鬧海屠龍、剔骨割肉,代表的是被壓抑者對打破體制和消解威權的心願。

最好的還原哪吒故事的動畫片,是1979年版的《哪吒鬧海》,在中國觀眾心裡建構了一個腳踩風火輪、手拿火焰槍的鬥士形象。片中,他背身持劍自刎的鏡頭,有一種悲愴的震撼。那正是“傷痕藝術”興起的時代,剛從“文革”中走出來的人,在哪吒身上投射了自身的情感。後來,痛仰樂隊拿他作為logo,也是出於這種意味——有信仰的人是痛苦的。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哪吒鬧海》劇照。圖/網絡

但是在當下的時代,像哪吒這樣具有強烈象徵意味的人物,就不得不改頭換面了。經濟的發展帶來世俗社會的建立,人們更多關注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哪吒也從一個單純如白蓮花的赤子,成為一個危害四鄰的“熊孩子”。他不再給上層找麻煩,而是給底層造麻煩。

但他仍在反抗,只不過對象變了。一個是“天命”,看起來挑戰的難度更大,實則大而無當,落不到實處,更多是一種心靈雞湯的況味。另一個是“成見”,這是一個非常安全的話題,可以從多個角度談論。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既有價值觀的影響,這幾年流行一個詞“破圈”,就是想讓那些被成見禁錮的東西,能夠獲得認可。

至於“剔骨割肉”“自刎謝罪”這樣的情節,乾脆全部取消,因為與想要營造的娛樂氛圍是相沖突的,會讓人不舒服。經過這樣的改造後,影片便成了一個熱鬧搞笑的英雄成長故事。這是熟悉的好萊塢的樣子,觀眾看一眼就能確認眼神,很快變成“自來水”,就像聽到鳳凰傳奇的歌,身體就不由自主地動起來一樣。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用一種哪吒的方式,對既有的神話主題和經典形象進行了解構。電影裡面的哪吒不再是哪吒,電影本身成了哪吒。

除了大方向的變化外,電影還在具體的情節上,貼合時代進行了新的詮釋,刺中了不少觀眾的痛點,體現比較明顯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問題。

李靖夫婦對哪吒的教育屬於放任自流型,口頭禪是“只要孩子快樂”。雖說哪吒只有3年的生命,用不著盡心培養,但根本原因還是兩人工作太忙,沒法陪伴。當看不到孩子的成長效果後,只能自我安慰說:還好他過得快樂。


"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再往回看,上世紀的中國曾經因為拍出了《三個和尚》《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一批作品,獲得世界影壇的認可,被稱作“中國動畫學派”。這都是具有民族風格的作品,靈動高雅,氣質上就和好萊塢不同。而《哪吒之魔童降世》顯然與“中國動畫學派”的傳統是割裂的,它的成功,不是證明中國動畫成功了,而是證明迪士尼的這個套路是成功的。

文 | 陳令孤

編輯 | 楚明

運營 | 家鴿

1

幾乎沒人能想到,一部動畫片成了暑期檔的救世主。

此時,《哪吒之魔童降世》踩著風火輪,從天而降,點燃了市場。8月8日,它的票房已突破30億大關,位列內地總票房榜第八,也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動畫片。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圖/豆瓣電影

人民群眾一激動,就喜歡喊口號,諸如“國漫希望”“國漫之光”的帽子就往人家頭上戴。更有甚者,還不允許別人提意見,誰敢說壞話,自己的祖宗就得遭殃。我這人膽子小,不談意見,只談談影片成功的經驗。

電影發展到今天,要想賺錢,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學習好萊塢。學得越精,模仿得越透徹,就越容易成功。這對全世界的創作者都是一樣的,因為好萊塢在全球市場佔到了70%以上的份額。動畫片更是如此,迪士尼公司一家獨大,去年的票房總額,位列全球第一。它的風格,就是流行風格。

如今作為觀影主力的年輕人,是看著好萊塢電影長大的,頭腦中已形成了固有的審美思維。觀眾與創作者達成了一種協議性質的默契,哭笑都有預期,以前稱之為“類型化敘事”,現在叫“套路”。哪部片如果上了路,就會招人喜歡,《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如此。

片中的哪吒,已經不是我們印象中那個呆萌可愛的鄰家小孩了,更像一個勵志意味的美式動畫人物。形象的“醜化”讓他有了一副邊緣人的氣質,但在環境的逼迫下,不得不朝“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使命進發。這是典型的英雄敘事套路:一個不平凡的降生場景,一個歷盡劫難的磨練過程,一個受到感動的覺醒時刻,最後在一場拯救世界的大戰中實現了自我。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圖/豆瓣電影

故事的架構建立在二元對立基礎上,不斷製造衝突,最終走向反轉。導火索是元始天尊將一顆混元珠硬生生給煉成了兩顆(這明顯是要搞事情嘛),之後情節就在魔丸與靈珠的對峙中展開,像打遊戲一樣形成競爭,簡單明瞭。為了增加刺激性,影片還把哪吒的生命限制在三年內,也是典型的“倒計時製造張力”的套路。

類型片的框架大同小異,水平高低的區別是,中間填充的情節是否豐滿,要不斷擾亂觀眾的視線,阻礙他們思考的步子,免得很快就走向預料中的結局。其中一個重要手法就是喜劇化,用搞笑情節來帶動氣氛,消磨時間。迪士尼的電影,平均每2分鐘,就要有一個笑點,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基本達到了這個標準。

片中,太乙真人的四川話、申公豹的結巴、海夜叉的鼻涕,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笑點。作為關鍵情節的靈珠投胎,也用喜劇手法來展現,讓這個改變哪吒命運的事件不那麼莊重嚴肅。太乙真人用密碼和指紋解鎖,嫁接的是當代社會的段子,觀眾並不感到突兀,因為已在好萊塢電影中看得多了,比如《瘋狂原始人》裡就有拿磚頭當ipad自拍的情節。

哪吒和敖丙這對原著中的死敵,在片中也成了惺惺相惜的兄弟,最後聯起手來對抗“天命”。這也是在迎合動漫中流行的“賣腐”取向,降低反派的可惡度,讓正邪對立變得模糊和圓滑,避免殘酷,主要是為女觀眾著想。

當下的電影全面走向娛樂化,不管是什麼類型,都得加上喜劇元素。如果沒有搞笑情節,就像說唱不押韻、街舞不劈叉一樣,刺激不到觀眾的神經。這幾年,好萊塢的漫威影業全面壓倒DC,就是因為超級英雄們學會了說相聲,一邊拯救世界,一邊插科打諢。《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川普”就貢獻了很大力量。

2

在傳統價值觀裡,哪吒是一位革命者,他誕生於封建禮教時代的中國,所作所為是對董仲舒所提出的“三綱”思想的反叛。他鬧海屠龍、剔骨割肉,代表的是被壓抑者對打破體制和消解威權的心願。

最好的還原哪吒故事的動畫片,是1979年版的《哪吒鬧海》,在中國觀眾心裡建構了一個腳踩風火輪、手拿火焰槍的鬥士形象。片中,他背身持劍自刎的鏡頭,有一種悲愴的震撼。那正是“傷痕藝術”興起的時代,剛從“文革”中走出來的人,在哪吒身上投射了自身的情感。後來,痛仰樂隊拿他作為logo,也是出於這種意味——有信仰的人是痛苦的。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哪吒鬧海》劇照。圖/網絡

但是在當下的時代,像哪吒這樣具有強烈象徵意味的人物,就不得不改頭換面了。經濟的發展帶來世俗社會的建立,人們更多關注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哪吒也從一個單純如白蓮花的赤子,成為一個危害四鄰的“熊孩子”。他不再給上層找麻煩,而是給底層造麻煩。

但他仍在反抗,只不過對象變了。一個是“天命”,看起來挑戰的難度更大,實則大而無當,落不到實處,更多是一種心靈雞湯的況味。另一個是“成見”,這是一個非常安全的話題,可以從多個角度談論。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既有價值觀的影響,這幾年流行一個詞“破圈”,就是想讓那些被成見禁錮的東西,能夠獲得認可。

至於“剔骨割肉”“自刎謝罪”這樣的情節,乾脆全部取消,因為與想要營造的娛樂氛圍是相沖突的,會讓人不舒服。經過這樣的改造後,影片便成了一個熱鬧搞笑的英雄成長故事。這是熟悉的好萊塢的樣子,觀眾看一眼就能確認眼神,很快變成“自來水”,就像聽到鳳凰傳奇的歌,身體就不由自主地動起來一樣。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用一種哪吒的方式,對既有的神話主題和經典形象進行了解構。電影裡面的哪吒不再是哪吒,電影本身成了哪吒。

除了大方向的變化外,電影還在具體的情節上,貼合時代進行了新的詮釋,刺中了不少觀眾的痛點,體現比較明顯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問題。

李靖夫婦對哪吒的教育屬於放任自流型,口頭禪是“只要孩子快樂”。雖說哪吒只有3年的生命,用不著盡心培養,但根本原因還是兩人工作太忙,沒法陪伴。當看不到孩子的成長效果後,只能自我安慰說:還好他過得快樂。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圖/網絡

相反,敖丙就像一個來自農村的學霸男孩,揹負著整個家族突破階層的使命,想要通過走仕途、進入體制來救助其人,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所以,他一刻也不敢放鬆,勤學苦練,整日沉浸在“五年模擬三年高考”中,比哪吒更慘。

很多觀眾的淚點,出現在父親甘願為哪吒犧牲的那一刻,儘管他平時從沒有陪兒子一起踢過毽子。在死亡面前,那些因忙碌心存愧疚的父母,那些因被忽視而心懷怨恨的孩子,都獲得了心靈解脫。

沒有反抗,和解才是這個時代的主題。

3

其實,2015年夏天的《大聖歸來》,在風格上就已經朝好萊塢靠攏了。票房9.5億,位列年度票房榜第10,甚至超過好萊塢大片《碟中諜5》《霍比特人3》。何況同檔期,還有《捉妖記》《煎餅俠》的夾擊。而今年的暑期檔,因為“技術原因”,本來寄予厚望的大片撤檔,《哪吒之魔童降世》幾乎沒有敵手,掃蕩市場也就相對容易。

那時大家就已知道,要打造一部爆款動畫片,就得學習好萊塢的手法和做法。之所以未能延續《大聖歸來》態勢,還是在於人才的缺乏,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一次,《哪吒》在情節豐滿度和喜劇濃度上,要比《大聖歸來》做得更好。用好傳動畫CEO尚遊的話說:“它是中國動畫電影市場裡,第一個能夠把各個方面都做清楚的作品。”

"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再往回看,上世紀的中國曾經因為拍出了《三個和尚》《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一批作品,獲得世界影壇的認可,被稱作“中國動畫學派”。這都是具有民族風格的作品,靈動高雅,氣質上就和好萊塢不同。而《哪吒之魔童降世》顯然與“中國動畫學派”的傳統是割裂的,它的成功,不是證明中國動畫成功了,而是證明迪士尼的這個套路是成功的。

文 | 陳令孤

編輯 | 楚明

運營 | 家鴿

1

幾乎沒人能想到,一部動畫片成了暑期檔的救世主。

此時,《哪吒之魔童降世》踩著風火輪,從天而降,點燃了市場。8月8日,它的票房已突破30億大關,位列內地總票房榜第八,也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動畫片。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圖/豆瓣電影

人民群眾一激動,就喜歡喊口號,諸如“國漫希望”“國漫之光”的帽子就往人家頭上戴。更有甚者,還不允許別人提意見,誰敢說壞話,自己的祖宗就得遭殃。我這人膽子小,不談意見,只談談影片成功的經驗。

電影發展到今天,要想賺錢,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學習好萊塢。學得越精,模仿得越透徹,就越容易成功。這對全世界的創作者都是一樣的,因為好萊塢在全球市場佔到了70%以上的份額。動畫片更是如此,迪士尼公司一家獨大,去年的票房總額,位列全球第一。它的風格,就是流行風格。

如今作為觀影主力的年輕人,是看著好萊塢電影長大的,頭腦中已形成了固有的審美思維。觀眾與創作者達成了一種協議性質的默契,哭笑都有預期,以前稱之為“類型化敘事”,現在叫“套路”。哪部片如果上了路,就會招人喜歡,《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如此。

片中的哪吒,已經不是我們印象中那個呆萌可愛的鄰家小孩了,更像一個勵志意味的美式動畫人物。形象的“醜化”讓他有了一副邊緣人的氣質,但在環境的逼迫下,不得不朝“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使命進發。這是典型的英雄敘事套路:一個不平凡的降生場景,一個歷盡劫難的磨練過程,一個受到感動的覺醒時刻,最後在一場拯救世界的大戰中實現了自我。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圖/豆瓣電影

故事的架構建立在二元對立基礎上,不斷製造衝突,最終走向反轉。導火索是元始天尊將一顆混元珠硬生生給煉成了兩顆(這明顯是要搞事情嘛),之後情節就在魔丸與靈珠的對峙中展開,像打遊戲一樣形成競爭,簡單明瞭。為了增加刺激性,影片還把哪吒的生命限制在三年內,也是典型的“倒計時製造張力”的套路。

類型片的框架大同小異,水平高低的區別是,中間填充的情節是否豐滿,要不斷擾亂觀眾的視線,阻礙他們思考的步子,免得很快就走向預料中的結局。其中一個重要手法就是喜劇化,用搞笑情節來帶動氣氛,消磨時間。迪士尼的電影,平均每2分鐘,就要有一個笑點,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基本達到了這個標準。

片中,太乙真人的四川話、申公豹的結巴、海夜叉的鼻涕,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笑點。作為關鍵情節的靈珠投胎,也用喜劇手法來展現,讓這個改變哪吒命運的事件不那麼莊重嚴肅。太乙真人用密碼和指紋解鎖,嫁接的是當代社會的段子,觀眾並不感到突兀,因為已在好萊塢電影中看得多了,比如《瘋狂原始人》裡就有拿磚頭當ipad自拍的情節。

哪吒和敖丙這對原著中的死敵,在片中也成了惺惺相惜的兄弟,最後聯起手來對抗“天命”。這也是在迎合動漫中流行的“賣腐”取向,降低反派的可惡度,讓正邪對立變得模糊和圓滑,避免殘酷,主要是為女觀眾著想。

當下的電影全面走向娛樂化,不管是什麼類型,都得加上喜劇元素。如果沒有搞笑情節,就像說唱不押韻、街舞不劈叉一樣,刺激不到觀眾的神經。這幾年,好萊塢的漫威影業全面壓倒DC,就是因為超級英雄們學會了說相聲,一邊拯救世界,一邊插科打諢。《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川普”就貢獻了很大力量。

2

在傳統價值觀裡,哪吒是一位革命者,他誕生於封建禮教時代的中國,所作所為是對董仲舒所提出的“三綱”思想的反叛。他鬧海屠龍、剔骨割肉,代表的是被壓抑者對打破體制和消解威權的心願。

最好的還原哪吒故事的動畫片,是1979年版的《哪吒鬧海》,在中國觀眾心裡建構了一個腳踩風火輪、手拿火焰槍的鬥士形象。片中,他背身持劍自刎的鏡頭,有一種悲愴的震撼。那正是“傷痕藝術”興起的時代,剛從“文革”中走出來的人,在哪吒身上投射了自身的情感。後來,痛仰樂隊拿他作為logo,也是出於這種意味——有信仰的人是痛苦的。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哪吒鬧海》劇照。圖/網絡

但是在當下的時代,像哪吒這樣具有強烈象徵意味的人物,就不得不改頭換面了。經濟的發展帶來世俗社會的建立,人們更多關注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哪吒也從一個單純如白蓮花的赤子,成為一個危害四鄰的“熊孩子”。他不再給上層找麻煩,而是給底層造麻煩。

但他仍在反抗,只不過對象變了。一個是“天命”,看起來挑戰的難度更大,實則大而無當,落不到實處,更多是一種心靈雞湯的況味。另一個是“成見”,這是一個非常安全的話題,可以從多個角度談論。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既有價值觀的影響,這幾年流行一個詞“破圈”,就是想讓那些被成見禁錮的東西,能夠獲得認可。

至於“剔骨割肉”“自刎謝罪”這樣的情節,乾脆全部取消,因為與想要營造的娛樂氛圍是相沖突的,會讓人不舒服。經過這樣的改造後,影片便成了一個熱鬧搞笑的英雄成長故事。這是熟悉的好萊塢的樣子,觀眾看一眼就能確認眼神,很快變成“自來水”,就像聽到鳳凰傳奇的歌,身體就不由自主地動起來一樣。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用一種哪吒的方式,對既有的神話主題和經典形象進行了解構。電影裡面的哪吒不再是哪吒,電影本身成了哪吒。

除了大方向的變化外,電影還在具體的情節上,貼合時代進行了新的詮釋,刺中了不少觀眾的痛點,體現比較明顯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問題。

李靖夫婦對哪吒的教育屬於放任自流型,口頭禪是“只要孩子快樂”。雖說哪吒只有3年的生命,用不著盡心培養,但根本原因還是兩人工作太忙,沒法陪伴。當看不到孩子的成長效果後,只能自我安慰說:還好他過得快樂。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圖/網絡

相反,敖丙就像一個來自農村的學霸男孩,揹負著整個家族突破階層的使命,想要通過走仕途、進入體制來救助其人,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所以,他一刻也不敢放鬆,勤學苦練,整日沉浸在“五年模擬三年高考”中,比哪吒更慘。

很多觀眾的淚點,出現在父親甘願為哪吒犧牲的那一刻,儘管他平時從沒有陪兒子一起踢過毽子。在死亡面前,那些因忙碌心存愧疚的父母,那些因被忽視而心懷怨恨的孩子,都獲得了心靈解脫。

沒有反抗,和解才是這個時代的主題。

3

其實,2015年夏天的《大聖歸來》,在風格上就已經朝好萊塢靠攏了。票房9.5億,位列年度票房榜第10,甚至超過好萊塢大片《碟中諜5》《霍比特人3》。何況同檔期,還有《捉妖記》《煎餅俠》的夾擊。而今年的暑期檔,因為“技術原因”,本來寄予厚望的大片撤檔,《哪吒之魔童降世》幾乎沒有敵手,掃蕩市場也就相對容易。

那時大家就已知道,要打造一部爆款動畫片,就得學習好萊塢的手法和做法。之所以未能延續《大聖歸來》態勢,還是在於人才的缺乏,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一次,《哪吒》在情節豐滿度和喜劇濃度上,要比《大聖歸來》做得更好。用好傳動畫CEO尚遊的話說:“它是中國動畫電影市場裡,第一個能夠把各個方面都做清楚的作品。”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大聖歸來》劇照。圖/豆瓣電影

80後的導演餃子,憑藉這部片成為動畫行業的領軍人物。他的特點就是能踏實做研究,磨劇本,據說花了2年時間,一共改了66稿。如果這是一部作者電影,不可能改這麼多稿,因為表達自己的個性即可。修改次數多的劇本,都是為了考慮觀眾的需求,每一秒都力圖傳遞信息量,造成刺激。但是當這種模式成功之後,就可以複製。

電影的製作方是光線傳媒旗下的彩條屋影業,在這之前還拍過《大魚海棠》《大護法》這樣有一定反響的作品,但都未全面投靠好萊塢。《大魚海棠》走的是日漫風的路子,畫面精美浪漫,但敘事不夠豐富熱鬧,最終票房5.6億,豆瓣評分6.8。《大護法》的故事有大量隱喻象徵意象,更像是一部藝術片,自然也難討市場歡心,票房不到1億,豆瓣評分7.8。

如果從藝術性上來考量,三部片中最好的是《大護法》,主題複雜而黑暗,對社會和人性有自己的思考,體現了中國動畫的創新意識。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比較通俗,甚至直接喊出自己的主題口號,不會啟發更多的回味。但是若以票房論成敗,它的影響力顯然更大。

"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再往回看,上世紀的中國曾經因為拍出了《三個和尚》《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一批作品,獲得世界影壇的認可,被稱作“中國動畫學派”。這都是具有民族風格的作品,靈動高雅,氣質上就和好萊塢不同。而《哪吒之魔童降世》顯然與“中國動畫學派”的傳統是割裂的,它的成功,不是證明中國動畫成功了,而是證明迪士尼的這個套路是成功的。

文 | 陳令孤

編輯 | 楚明

運營 | 家鴿

1

幾乎沒人能想到,一部動畫片成了暑期檔的救世主。

此時,《哪吒之魔童降世》踩著風火輪,從天而降,點燃了市場。8月8日,它的票房已突破30億大關,位列內地總票房榜第八,也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動畫片。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圖/豆瓣電影

人民群眾一激動,就喜歡喊口號,諸如“國漫希望”“國漫之光”的帽子就往人家頭上戴。更有甚者,還不允許別人提意見,誰敢說壞話,自己的祖宗就得遭殃。我這人膽子小,不談意見,只談談影片成功的經驗。

電影發展到今天,要想賺錢,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學習好萊塢。學得越精,模仿得越透徹,就越容易成功。這對全世界的創作者都是一樣的,因為好萊塢在全球市場佔到了70%以上的份額。動畫片更是如此,迪士尼公司一家獨大,去年的票房總額,位列全球第一。它的風格,就是流行風格。

如今作為觀影主力的年輕人,是看著好萊塢電影長大的,頭腦中已形成了固有的審美思維。觀眾與創作者達成了一種協議性質的默契,哭笑都有預期,以前稱之為“類型化敘事”,現在叫“套路”。哪部片如果上了路,就會招人喜歡,《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如此。

片中的哪吒,已經不是我們印象中那個呆萌可愛的鄰家小孩了,更像一個勵志意味的美式動畫人物。形象的“醜化”讓他有了一副邊緣人的氣質,但在環境的逼迫下,不得不朝“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使命進發。這是典型的英雄敘事套路:一個不平凡的降生場景,一個歷盡劫難的磨練過程,一個受到感動的覺醒時刻,最後在一場拯救世界的大戰中實現了自我。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圖/豆瓣電影

故事的架構建立在二元對立基礎上,不斷製造衝突,最終走向反轉。導火索是元始天尊將一顆混元珠硬生生給煉成了兩顆(這明顯是要搞事情嘛),之後情節就在魔丸與靈珠的對峙中展開,像打遊戲一樣形成競爭,簡單明瞭。為了增加刺激性,影片還把哪吒的生命限制在三年內,也是典型的“倒計時製造張力”的套路。

類型片的框架大同小異,水平高低的區別是,中間填充的情節是否豐滿,要不斷擾亂觀眾的視線,阻礙他們思考的步子,免得很快就走向預料中的結局。其中一個重要手法就是喜劇化,用搞笑情節來帶動氣氛,消磨時間。迪士尼的電影,平均每2分鐘,就要有一個笑點,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基本達到了這個標準。

片中,太乙真人的四川話、申公豹的結巴、海夜叉的鼻涕,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笑點。作為關鍵情節的靈珠投胎,也用喜劇手法來展現,讓這個改變哪吒命運的事件不那麼莊重嚴肅。太乙真人用密碼和指紋解鎖,嫁接的是當代社會的段子,觀眾並不感到突兀,因為已在好萊塢電影中看得多了,比如《瘋狂原始人》裡就有拿磚頭當ipad自拍的情節。

哪吒和敖丙這對原著中的死敵,在片中也成了惺惺相惜的兄弟,最後聯起手來對抗“天命”。這也是在迎合動漫中流行的“賣腐”取向,降低反派的可惡度,讓正邪對立變得模糊和圓滑,避免殘酷,主要是為女觀眾著想。

當下的電影全面走向娛樂化,不管是什麼類型,都得加上喜劇元素。如果沒有搞笑情節,就像說唱不押韻、街舞不劈叉一樣,刺激不到觀眾的神經。這幾年,好萊塢的漫威影業全面壓倒DC,就是因為超級英雄們學會了說相聲,一邊拯救世界,一邊插科打諢。《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川普”就貢獻了很大力量。

2

在傳統價值觀裡,哪吒是一位革命者,他誕生於封建禮教時代的中國,所作所為是對董仲舒所提出的“三綱”思想的反叛。他鬧海屠龍、剔骨割肉,代表的是被壓抑者對打破體制和消解威權的心願。

最好的還原哪吒故事的動畫片,是1979年版的《哪吒鬧海》,在中國觀眾心裡建構了一個腳踩風火輪、手拿火焰槍的鬥士形象。片中,他背身持劍自刎的鏡頭,有一種悲愴的震撼。那正是“傷痕藝術”興起的時代,剛從“文革”中走出來的人,在哪吒身上投射了自身的情感。後來,痛仰樂隊拿他作為logo,也是出於這種意味——有信仰的人是痛苦的。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哪吒鬧海》劇照。圖/網絡

但是在當下的時代,像哪吒這樣具有強烈象徵意味的人物,就不得不改頭換面了。經濟的發展帶來世俗社會的建立,人們更多關注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哪吒也從一個單純如白蓮花的赤子,成為一個危害四鄰的“熊孩子”。他不再給上層找麻煩,而是給底層造麻煩。

但他仍在反抗,只不過對象變了。一個是“天命”,看起來挑戰的難度更大,實則大而無當,落不到實處,更多是一種心靈雞湯的況味。另一個是“成見”,這是一個非常安全的話題,可以從多個角度談論。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既有價值觀的影響,這幾年流行一個詞“破圈”,就是想讓那些被成見禁錮的東西,能夠獲得認可。

至於“剔骨割肉”“自刎謝罪”這樣的情節,乾脆全部取消,因為與想要營造的娛樂氛圍是相沖突的,會讓人不舒服。經過這樣的改造後,影片便成了一個熱鬧搞笑的英雄成長故事。這是熟悉的好萊塢的樣子,觀眾看一眼就能確認眼神,很快變成“自來水”,就像聽到鳳凰傳奇的歌,身體就不由自主地動起來一樣。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用一種哪吒的方式,對既有的神話主題和經典形象進行了解構。電影裡面的哪吒不再是哪吒,電影本身成了哪吒。

除了大方向的變化外,電影還在具體的情節上,貼合時代進行了新的詮釋,刺中了不少觀眾的痛點,體現比較明顯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問題。

李靖夫婦對哪吒的教育屬於放任自流型,口頭禪是“只要孩子快樂”。雖說哪吒只有3年的生命,用不著盡心培養,但根本原因還是兩人工作太忙,沒法陪伴。當看不到孩子的成長效果後,只能自我安慰說:還好他過得快樂。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圖/網絡

相反,敖丙就像一個來自農村的學霸男孩,揹負著整個家族突破階層的使命,想要通過走仕途、進入體制來救助其人,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所以,他一刻也不敢放鬆,勤學苦練,整日沉浸在“五年模擬三年高考”中,比哪吒更慘。

很多觀眾的淚點,出現在父親甘願為哪吒犧牲的那一刻,儘管他平時從沒有陪兒子一起踢過毽子。在死亡面前,那些因忙碌心存愧疚的父母,那些因被忽視而心懷怨恨的孩子,都獲得了心靈解脫。

沒有反抗,和解才是這個時代的主題。

3

其實,2015年夏天的《大聖歸來》,在風格上就已經朝好萊塢靠攏了。票房9.5億,位列年度票房榜第10,甚至超過好萊塢大片《碟中諜5》《霍比特人3》。何況同檔期,還有《捉妖記》《煎餅俠》的夾擊。而今年的暑期檔,因為“技術原因”,本來寄予厚望的大片撤檔,《哪吒之魔童降世》幾乎沒有敵手,掃蕩市場也就相對容易。

那時大家就已知道,要打造一部爆款動畫片,就得學習好萊塢的手法和做法。之所以未能延續《大聖歸來》態勢,還是在於人才的缺乏,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一次,《哪吒》在情節豐滿度和喜劇濃度上,要比《大聖歸來》做得更好。用好傳動畫CEO尚遊的話說:“它是中國動畫電影市場裡,第一個能夠把各個方面都做清楚的作品。”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大聖歸來》劇照。圖/豆瓣電影

80後的導演餃子,憑藉這部片成為動畫行業的領軍人物。他的特點就是能踏實做研究,磨劇本,據說花了2年時間,一共改了66稿。如果這是一部作者電影,不可能改這麼多稿,因為表達自己的個性即可。修改次數多的劇本,都是為了考慮觀眾的需求,每一秒都力圖傳遞信息量,造成刺激。但是當這種模式成功之後,就可以複製。

電影的製作方是光線傳媒旗下的彩條屋影業,在這之前還拍過《大魚海棠》《大護法》這樣有一定反響的作品,但都未全面投靠好萊塢。《大魚海棠》走的是日漫風的路子,畫面精美浪漫,但敘事不夠豐富熱鬧,最終票房5.6億,豆瓣評分6.8。《大護法》的故事有大量隱喻象徵意象,更像是一部藝術片,自然也難討市場歡心,票房不到1億,豆瓣評分7.8。

如果從藝術性上來考量,三部片中最好的是《大護法》,主題複雜而黑暗,對社會和人性有自己的思考,體現了中國動畫的創新意識。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比較通俗,甚至直接喊出自己的主題口號,不會啟發更多的回味。但是若以票房論成敗,它的影響力顯然更大。

哪吒的師父是太乙真人,《哪吒》的師父是好萊塢

《大護法》劇照。圖/豆瓣電影

再往回看,上世紀的中國曾經因為拍出了《三個和尚》《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一批作品,獲得世界影壇的認可,被稱作“中國動畫學派”。這都是具有民族風格的作品,靈動高雅,氣質上就和好萊塢不同。而《哪吒之魔童降世》顯然與“中國動畫學派”的傳統是割裂的,它的成功,不是證明中國動畫成功了,而是證明迪士尼的這個套路是成功的。

這也是值得欣喜的,在學習和追趕好萊塢的路上,中國開始出師了。電影公司終於可以拿自己的產品去市場上賺錢,而不是總讓別人賺。所以,影片的最大價值,是對動畫產業的刺激和撬動,證明中國動畫不再等同於少兒動畫,也能拍出水準之上的成人動畫。

但如果現在就說“國漫崛起”,還為時尚早。偶然打造一部爆款,凸顯的是某個創作者的能力,持續產出爆款,才能代表一個行業的整體成熟。假如繼續按照好萊塢的打法,每年能有一到兩部10億元以上級別的作品,才算真正的崛起。

走進影院看哪吒的觀眾,可能已經發現新片預告中,有一部《姜子牙》,將在2020年上映。這正是彩條屋影業所打造的“封神宇宙”的下一部作品,也是模仿好萊塢漫威影業的做法,把中國神話故事拍成一個大系列。至於還能否保持哪吒的水平和反響,拭目以待。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公號(ID:meirirenwu)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