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達克---“中概股”的樂土還是泥潭


伴隨著鷹信赴美IPO進程的推進,2018年在納斯達克成功進行IPO的中國企業將達到10家。這10家企業包括IPO當日引起轟動的視頻網站---愛奇藝,不出意外,納斯達克又將迎來一個較為瘋狂的"中概股"年份。

納斯達克成為科技企業,尤其是以互聯網業為主的中國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夢之地",納斯達克為約18000家企業客戶提供服務,有3700家公司在其交易所上市,市值高達10萬億美元。1999年,中華網作為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閃亮登場,在其後近20餘年間,新浪、搜狐、網易、TOM網、盛大網絡等大批中國企業在此圓了資本之夢,以至於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納斯達克"成了中國人心中財富的代名詞。

那麼中國企業為何對納斯達克情有獨鍾呢?

經濟性:

與在香港市場上市的H股公司比較,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公司估值要比H股高23%左右,這也是納斯達克吸引中國公司的一大亮點。

內生性:

中國經濟轉型,第三產業佔比不斷提升,互聯網和新型金融服務業蓬勃發展。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成果也使得互聯網迅速普及,互聯網企業受益於受眾的增加。此外,PEVC天使投資行業的發展也給他們的成長提供了肥料。

外生性:

美股延續了近四年的大牛市,科技股和週期股估值處於歷史高位,在這個節點上市能夠享受高估值,募集更多資金。而且第一批創投基金們早已按耐不住要退出了。

儘管納斯達克如此多優勢,但並不是所有中國企業融資的樂土。

2018年度登陸納斯達克的愛奇藝、B站在IPO當日跌破發行價。陌陌2014年12月11日晚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13.5美元,股價經歷了首日大漲之後迅速下跌,曾連續四天走低,跌破發行價。陌陌上市時的機構持股情況為:阿里巴巴佔股比例為20.7%,經緯創投持股比例為19.9%,紅杉和雲峰基金持股比例均為5.6%。股東陣容相當豪華,但仍然被市場無情地唾棄。

納斯達克如此,那麼境外的其他資本市場呢?

2007年11月1日,巨人網絡以18.25美元/股的價格登陸紐交所,市值達51億美元,成為當時國內市值最高的網絡遊戲公司,但不久股價就走弱。2013年11月,巨人網絡創始人、大股東史玉柱與多個私募基金宣佈對巨人網絡進行私有化。2014年7月18日,巨人最終完成私有化,正式退市。退市當日,巨人公司股價定格於收盤時的11.92美元,市值顯示為28.7億美元,上市近7年,巨人網絡市值損失了近一半。

盛大網絡、世紀互聯、人人網絡、360等一系列"中概股"公司,均有類似經歷---要麼選擇退市,要麼深陷泥潭。

可見,海外上市並非所有中國科技企業融資的天堂。但相對於BAT的巨無霸情形,對當今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並沒有多少可比性。

在境外資本市場表現優異的BAT,都有一個驚人的公式:

借鑑國外的商業模式 + 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 = 中國獨角獸(非全球)。

1.借鑑國外的商業模式。眾所周知,百度借鑑了Google,主打"中文搜索",阿里借鑑了亞馬遜和ebay,騰訊的發跡更是對OICQ的成功模仿。

2.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在中國,使用中文搜索的用戶顯然超過使用其他語言搜索的用戶。又加上谷歌的水土不服和中國法律法規的限制,百度輕而易舉地成為中國搜索的獨角獸。騰訊早期借鑑的公司是一家以色列的公司,以色列全國總人口只有800萬左右,騰訊QQ一個月的新增用戶數量便可輕鬆秒殺以色列全國的人口數量。阿里的情況更是婦孺皆知。早期的阿里和互聯網是扯不上任何關係的,充其量是個銷售三無產品的網站。

可見互聯網企業競爭的本質就是用戶的競爭。人口基數就是用戶基數。

當然,國內對知識產權、用戶隱私、假冒商品方面監管的滯後與缺失,也是BAT飛速成長的關鍵因素。

遍觀2018在納斯達克進行IPO的中國企業,仍然沒有多少本質的改變。偏重技術而不是偏重商業模式的強勢"中概股"並沒有出現。只有兼具技術創新、應用創新的一批"中概股"企業在納斯達克崛起,才能真正體現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到那時,納斯達克才是"中概股"的樂土,而不是泥潭(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