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鎮:曾在北魏設縣,南鄭糧油基地鎮之一——陝西南鄭濂水鎮

在陝西省南鄭區西南部,有這樣一個古老的集鎮,它曾在五代時期被設為縣,後來歷經變革,成為南鄭區的糧油基地鎮之一,這就是濂水鎮。

中國鄉鎮:曾在北魏設縣,南鄭糧油基地鎮之一——陝西南鄭濂水鎮

濂水在北魏開始設縣,梁武帝延昌延昌中期分縣西南部為“廉水縣”(舊址即在今濂水鎮境內),廉水縣屬褒中郡轄。

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年),樑廢“廉水縣”仍入南鄭。

北宋紹興四年(1134年)(一說為“光宗紹熙四年”),在南鄭縣西南部置“廉水縣”,理宗紹定年間廢除,復入南鄭縣。

清朝末年,設有廉水縣壩,歸屬於西區。

民國24年,全國推行保甲制,設濂水聯保處,歸屬於西區。

民國30年(1941年),實施新縣制,改聯保處為鄉(鎮)公所,濂水鄉劃歸褒城縣。

1958年,設濂水管理區,隨著褒城縣與南鄭縣建制被撤銷,濂水管理區併入漢中市。

1961年8月22日,被撤銷了的南鄭縣重新恢復,設濂水人民公社,歸屬於黃官區工委。

1963年8月將區工委改稱區公所,濂水公社屬於黃官區,轄轄濂水、柏楊、里仁溝、觀音、蓮花5個大隊。

1984年政社分設結束,設濂水鄉,轄濂水、白楊溝(曾更名柏楊)、里仁溝、七裡壩、蓮花寺5村。

1996年6月,濂水鄉與團堆鄉合併,新建濂水鎮,鎮政府駐地濂水村。

此後在多次撤鄉並鎮的區劃改變中,濂水鎮變動不大,如今,濂水鎮鎮域面積約為25.72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人口約1.7萬餘人。

中國鄉鎮:曾在北魏設縣,南鄭糧油基地鎮之一——陝西南鄭濂水鎮

濂水鎮東與青樹鎮接壤,南與黃官鎮接壤,西與兩河鎮接壤,北面分別和新集鎮、協稅鎮接壤,距縣城17公里,濂水河穿境而過,沿岸以平川為主;南北山巒,丘陵相間。三黃路、周濂路、團濂路等穿境而過。濂水境內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油菜、中藥材等,屬本縣糧油基地鄉鎮之一。

中國鄉鎮:曾在北魏設縣,南鄭糧油基地鎮之一——陝西南鄭濂水鎮

濂水的得名源於濂水河,而濂水河名字的來歷也頗具歷史意味,清道光《褒城縣誌•山川圖考》中說:“廉水源發古廉水縣,山中有二源。北源自兩河口雙股併發。南源自三門子,稍長,東經新集合流名剪子河,以形似名也。”古廉水縣,西魏置,轄今南鄭縣廉水流域,其東為大漢山與冷水流域為界,其西為梁山與養水流域為鄰。清光緒《褒城縣誌二文物志》:“廉泉即廉水,其別源曰讓水”。別源即是北源,即是忍水,即是讓水。 民國時期廉水稱讓水,曾經的南鄭縣草詡墓鄉(新集東北,讓水下游)設有讓水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後,廉水才取代讓水的名字。

關於廉泉和讓水還有一段故事,如今漢中市漢臺區拜將壇內有一對聯一副“文川武鄉英雄地,廉泉讓水仁義邦。”這副對聯說的是範柏年,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明帝劉彧泰始三年(467年),梁州(治今漢中市漢臺區)州將範柏年受刺史劉亮派遣,到京城建康(今南京市)請示機宜。劉彧與範柏年談及廣州貪泉時,問柏年:“卿州也有此水否?”柏年答:“臣所在梁州唯有文川武鄉,廉泉讓水。”又問:“卿宅何處?”答:“臣所居,廉讓之間。”劉彧欣賞柏年善於應對一,便留他在朝中仟倉部郎,後來升任晉壽郡(治今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太守、梁州刺史。此後“文川武鄉,廉泉讓水”被世人傳為佳話,範柏年也因此聞名遐邇。廉泉讓水含清廉謙讓之美德,範柏年以之與“文川武鄉”對舉,是對自己家鄉漢中的絕好褒揚,因而流傳千古。

中國鄉鎮:曾在北魏設縣,南鄭糧油基地鎮之一——陝西南鄭濂水鎮

濂水中學

廉水縣城遺址便在在濂水鎮,民國10年編纂的《續修南鄭縣誌》中記:“今所遺者,唯一城隍廟。”,說明在民國年間,廉水縣城已基本不存在,城隍廟於20世紀30年代拆毀,今濂水中學校址即原城隍廟。

廉水縣城遺址曾有多次文物出土,1946年,出土陶罐1個,小銀碗7個。1954年,挖掘城牆根火磚,從走向看原為一座方城。1974年出土北宋“直百五銖”、“崇寧通寶”等銅錢數百斤。從地下發掘與當地傳說得知,原廉水河在今濂水河東約三裡的孟家營、何家塝山麓下,曲繞而北,後河水改道,穿原縣城而過。初步判斷廉水故城在原濂水鄉濂河村、孟家營與何家塝的田野中,其北正對蓮花坡。

中國鄉鎮:曾在北魏設縣,南鄭糧油基地鎮之一——陝西南鄭濂水鎮

濂水河

位居濂水河源頭的濂水鎮,曾因廉泉讓水典故以及南北朝時設過廉水縣而古老神奇。清朝道光年間,唐代名臣、書法家顏真卿的後裔們,紛紛拋家舍業,從湖南、四川輾轉來到地肥水美的南鄭濂水邊安居樂業,由此接力續寫了顏氏家族傳奇,不僅給濂水鎮帶旺了人氣,更為千年古縣南鄭增添了誘人的光環。

中國鄉鎮:曾在北魏設縣,南鄭糧油基地鎮之一——陝西南鄭濂水鎮

顏氏故居

顏家大院大院坐北朝南,院前湯湯濂水奔騰不息,大門口小橋流水別有情趣,院後連綿群山青翠如黛,四周茂林修竹掩映村落,成群的白鷺、燕子與這裡的人們和諧相處。也許正應了古人所說的“前頭有照的,後面有靠的”這句風水名言,這裡的村民人丁興旺、幸福安康,以至於這裡的人家大都甘願圍著交通不便的舊莊基,也不想遷建在公路邊上。

集政治家、藝術家於一身的顏真卿,生前清白做官、乾淨做人、踏實做事,曾告誡家人要不戀仕途,不謀商道,或耕讀、或教書、或行醫為好,志在為百姓做好事辦實事,要留清風正氣代代傳。至今其正房門庭上方仍留存著由清朝道光十三年題寫的“忠厚傳家”家訓,歷經數百年,鐫刻在木匾上的顏體大字依然清晰可見。側門門框上雕刻了居仁、由義字樣,時時提醒家人做人要心存仁義善念、做事要謹記道義規則。顏真卿命後人按“忠、書、子、承、士、明、德、啟、良、雲、盛、大、文、光、遠、芳、行、達、天、庭”20個字牌取名,至今在這裡已有十三代人了。正是這些固化的老規矩,激勵著顏氏兒孫們矢志不渝地秉持著這一良好家風家訓。居住在濂水鎮聯合村、七裡村的160多位顏氏家族的後人們在當地普遍家業興旺、口碑較好,從這裡走出去在外工作的近30人,在各行各業競相展現了顏氏風采!

中國鄉鎮:曾在北魏設縣,南鄭糧油基地鎮之一——陝西南鄭濂水鎮

顏家大院從歷史中走來,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如今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青睞。南鄭區委書記李宏傑近年間先後多次來此考察調研,並就其搶救保護工作作出指示,明確要求把顏家大院建成鄉村旅遊的一顆“閃耀明珠”和家風家訓教育的示範基地。縣政府於2016年將此處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立碑銘記。酷愛民俗文化的縣總工會主席熊舉華情注顏家大院,相繼採寫了七訪顏家大院系列文章,組織編寫專門書刊,採集顏家墓碑拓片,極力呼籲建立顏家大院博物館。縣文物旅遊局組織專家論證,正著手進行保護開發規劃。濂水鎮藉機打造“清蓮小鎮,美麗濂水”特色產業和文化旅遊品牌,環繞顏家大院的千餘畝荷塘清香四溢,由此引爆了鄉村旅遊熱潮。

中國鄉鎮:曾在北魏設縣,南鄭糧油基地鎮之一——陝西南鄭濂水鎮

濂水鎮生態蓮藕產業園是濂水鎮七裡村農民鍾豪2015年創辦,通過縣鎮村三級扶助,流轉水田500餘畝,種植市場暢銷的清水蓮藕,打造集蓮藕生產、鄉村旅遊、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生態園區,每年荷花盛開時,吸引眾多遊客。

美麗的濂水歡迎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