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古城雜記:靈魂和文化的原鄉

南陽古城雜記:靈魂和文化的原鄉

小寨門(資料照片)

老城其實一直處於城市的繁華地帶。任歲月把南陽城的框架和版圖一再拉大,它兀自不動。任後來者這兒拓了一段路,那兒推倒一處房,在它的頭面上修修剪剪,它兀自沉默。

老城是繁華地帶上一塊獨特的存在。它的四周都是城市繁忙的主幹道,人來車往,川流不息,它的腹中也有那麼一兩條古老的舊主幹道在白日是忙碌的,迎來送往的,直到晚上才歸於沉寂。然而老城對一些人來說依然是陌生的,他們走過它,卻對它熟視無睹,他們知道它,卻對它漠然置之。倘若一個人甚至多個人告訴你,在這個城市生活很久了,但不知道老城許多街巷的名字,沒去過王府山,未聽說過宛南書院,無須驚訝。

事實上兩年前我也是這些人中的一員,穿過老城,卻不曾顧盼它滄桑的面容,路過小巷,卻睥睨它的陳舊甚至破敗。與老城走得那麼近,距它的心卻那麼遠——倘若老城也有心情,該會是落寞而傷感的吧?在城市高樓大廈的包圍中,在城市華燈璀璨的映襯下,它孤寂,頹然,狹窄,是一片暗淡的存在。

老城區就是南陽古城,自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陽衛指揮僉事郭雲在元朝土城舊址基上改建磚石城以來,即便城牆城門早遁然無蹤,但元、明以來的格局卻一直保存了下來。它不僅一直處於城市的繁華地帶,且曾經,它就是城市的繁華所在。察院街(今民主街)是官署集中地,亦是各種生意百花齊放處,府衙在這裡,察院(後作試院)在這裡,書院在這裡,數個會館在這裡,頗有名氣的飯店、錢莊、雜貨店如王豐恆錢莊、復興昌、六指餃子、魁記照相館、好萊塢照相館等都在這裡。長春街(今解放路)是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志合永、復和慶、華昌隆、老鳳祥、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洋貨、國貨應有盡有,即使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裡依然是南陽人購物第一去處,百貨公司,醫藥公司,南陽飯店,人民電影院……那些如今的小街巷,通賢街(今聯合街),王府街(今和平街),郾城府街(今民權街),也都曾是熱鬧的城市主幹道……

六七百年過去了,一代代人來過又離去,當年的房舍換了一茬又一茬,曾經的門面改了一次又一次,如今呈現給你我的,是飽受歲月沖洗的、留著不同年代痕跡的蒼老面龐。是的,老城老了,任是誰一眼都能看到,腐蝕的窗櫺,歪斜的門框,斑駁碎裂的磚牆,巷道里時有所見的坍塌的瓦房頂……一度,城市大踏步向前疾進時,林立的高樓與陳舊的古建、寬闊的馬路與狹窄的古巷,存在著痛苦的取捨甚或是利益的博弈,比如,古雅幽靜的良賈店巷消失了,只留下一個名字來歷的傳說;大寨門、小寨門遠去了,唯有門額上“淯流錦帶”“鹹慶安瀾”幾個字還被老南陽反覆咀嚼和回味——忘了說了,老城還有個名字,梅花古城。那是清同治二年,南陽知府傅壽彤環城修築土郭,四關土寨狀如梅花,堪稱古代建城史上一大奇觀,大寨門、小寨門就是梅花古城上的兩個寨門。

南陽古城雜記:靈魂和文化的原鄉

修復後的永慶門

在不斷的摧毀與重建中,老城浸潤了歲月風霜、飽嘗了諸多離苦,能給予我們回味和記憶的東西也越來越少。但即使容顏早變,老城還在,小心翼翼地把幾條街道攬在懷裡,努力保持著它們舊有的格局。行走在老城,看得見護城河水系——即使水混濁、河道狹窄,依然把老城環抱於懷護衛於內,一如六百多年前。穿越老街巷,依稀看得見明清時期北門大街(工農路)南門大街(解放路)的面貌,清末民初風貌的商號、民居建築群尚有,帶著斑駁滄桑的時光印記。散落於不同街巷間的,是不同歷史時期的古建,可以看到歷六百多年而兀自頑強矗立的明代唐王府王府山,可以看到南陽女中舊址、府文廟、縣文廟,可以看看孫家樓的佈局,也可以看看察院、復興昌、淅川會館、好萊塢照相館尚留的磚瓦房……南陽名人多,有臥龍崗的諸葛亮、醫聖祠的張仲景以及張衡、范蠡等古代聖人,亦有老城中尚存故居的近現代名人,只是,也許你知道解放路楊家大院走出的楊鶴汀、楊廷寶及其後人們,也許你知道工農路上有一代甲骨文大師董作賓的故居,但共和街上曾譽滿中原的一代鴻儒張嘉謀你瞭解嗎?民主街任家大院走出的,我國應用新聞學的奠基者、著名的新聞學者任白濤,你可曾聽說過他的名字?名人故居,存在的不僅僅是幾處簡單的舊房子,也不僅僅是讓我們知道誰曾在那兒住過,更無論豪華氣派還是普通簡陋,它們內在的人文價值和意義早超越了建築本身,誰住過不重要,重要的是住過的人的所作所為對社會對時代乃至對後世所產生的影響,重要的是,我們通過他們以及他們所做過的事,可以瞭解過往歷史的人文風貌及歷史發展軌跡,甚至可以探尋到延續至今的人文精神。

流連老城,與雕花的窗櫺對視,與房頂的瓦松對望,在斑駁的磚牆旁,於風蝕的飛簷下,常常能感受到老城深處歷史的餘溫和文脈搏動的潛流。“城,所以盛民也”,先人聚古城而居,在一代代的耕耘中以此為起點擴展著城市的格局,在時光的滔滔洪流中一天天孕育繁華的日子,在它層層的年輪裡,存儲著城市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沉澱著泛黃的故園舊影。

是的,老城生長著南陽文脈的底蘊,流淌著我們文化自信的源頭,當千城一面為人深詬,當各地都越來越重視城市歷史文化的傳承,一座城市,還有古街,還有諸多歷史建築,還嗅得到城市呼吸裡散發著的悠遠歷史氣息,這,委實是一件值得額手稱慶的幸事。是的,南陽一直也在努力破題,文旅專項的頂層設計,臥龍崗5A景區的打造,梅花古城項目的推進……我有理由相信,已有的,會得到提升;塵封的,會有所盤活。我也懷著深深的期許,尚存的,保字當先;破敗的,修舊如舊;“喚醒”沉睡的,“活化”沉寂的;讓緊鎖的古建之門打開,莫讓它孤寂獨處,空鎖一肚的故事和話語;讓名人文化得以傳播弘揚,莫讓它只餘“大雜院命運”,徒有軀體卻失了靈魂……

老城老了,但它可以孤寂地老去,亦可以優雅地“新生”。時光在繼續,但我們不能割裂記憶和根脈,有風骨,有溫度,有情懷,有自信,可以詠史懷古,可以安放心魂,在城市的卷軸上,這,也該是一種詩意的棲息吧。

南陽古城雜記:靈魂和文化的原鄉

民主街,府衙門前這一段較寬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