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轉租金翻倍、農家樂年創收10萬,廣東鄉村振興“南雄樣本”亮了!

一走進廣東南雄市古市鎮豐源村,清新明快的氣息就撲面而來,整潔平坦的道路,錯落有致的紅瓦白牆,小橋流水的竹林公園,到處都是精美的風景畫。

村民張阿姨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村裡一年前還是亂草叢生、道路泥濘狀態,如今煥然一新成為南雄市打造的精品村。“我現在一點都不羨慕城裡人,反倒是要讓他們羨慕我們農村人!”她說。

豐源村的變化是南雄市建設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南雄市以68個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為突破口,同步打造古驛道、精品路線區域新農村示範片,鄉村振興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南雄多個村莊的美麗蝶變,正成為廣東鄉村振興的一張新名片。

“空心村”焦慮:80%青壯年外出

實際上,在成為精品村之前,類似豐源村一樣的典型粵北農村,不少已經淪為“空心村”。

南雄市不少農村人均耕地少,因此各家各戶勞動力基本都選擇外出珠三角城市打工,留在村裡的大部分是老人與兒童。珠璣鎮洋湖村村支書劉運輝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全村516戶2136人,多年以來全村的主業都是靠外出務工,很多村民在外打工收入高、年頭久,不少開始在市裡定居。

他曾做過統計,差不多80%的青壯年常年在外打工,只有過節才會返家,家裡的老屋慢慢閒置。

南雄市古市鎮常務副鎮長華飛3年前駐點豐源村時就發現,當前不少農村致貧的關鍵在於:農民的收入效益低,青壯勞動力只能外出務工,農村沒人就很難有發展活力。

在他觀察看來,因為地塊分散,很難實現規模種植和應用現代農業手段,農村土地只能以100-200元租金流轉出去。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教授劉義強也分析稱,因為本身村子環境不好,又缺少勞動能力,極易進入惡性循環,“空心村”再所難免。“空心村”已成為了當前農村改革最難深入的一個問題。他認為,一種做法是通過典型案例重新激發農村活力,吸引人來進行返鄉創業。

土地流轉租金翻倍、農家樂年創收10萬,廣東鄉村振興“南雄樣本”亮了!土地流轉租金翻倍、農家樂年創收10萬,廣東鄉村振興“南雄樣本”亮了!

(圖為:珠璣鎮洋湖村建設前後對比 圖片來源:嶺南股份)

村裡來了新農村“設計師”

但誰來做這個典型案例呢?單靠農村或鄉鎮政府顯然不行。

新農村建設靠的是專業團隊和社會力量,而南雄走出了一條政企合作的新路子。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南雄的新農村建設採用EPC總承包模式,項目總承包方為上市企業嶺南生態文旅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嶺南股份)。

嶺南股份園林集團南雄城市公司總經理黃棟樑介紹說,南雄新農村建設項目工程體量大、管理難度高、協調層級多。儘管該公司在全國各地都已經有過新農村建設項目,但面對南雄的新狀況,整個團隊依然感受到很大壓力。

在新農村建設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千村一面。為了鄉愁而鄉愁,或者一味向城市看齊,都不可取。

黃棟樑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上述困難,嶺南股份團隊決定樣本先行,逐步摸索,反覆覆盤總結,和村民、村鎮幹部、市相關部分充分溝通協調,不斷調整摸索了一套高效管理模式。

於是,南雄市下轄村中一下子進駐了不少新農村“設計師”。

為了讓規劃設計更貼合每個村莊的特色,嶺南股份的規劃設計團隊在項目之初就出動了100多人的設計團隊,深入每個村調研勘察,瞭解各鎮各村的區位特點、自然生態條件、人文歷史資源等,結合原有民居的建築風格、政府的規劃願景和村民的意見,對每個村莊進行定點和佈線,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嶺南設計集團華南設計院副院長黃苑舉例稱,在南雄的全安鎮、帽子峰鎮等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村莊建設採用的就是鄉村田園風格,將自然生態融入設計中,展現田園生活氣息;對於距離市區較近的鎮村,比如雄州街道、古市鎮等,則綜合現代建築風格與本土農村文化元素,以現代新農村風格為主調;對於深受贛南文化影響的江頭鎮、水口鎮等,則打造特色的贛南客家民居建築。

土地流轉租金翻倍、農家樂年創收10萬,廣東鄉村振興“南雄樣本”亮了!

(圖為:嶺南股份因地制宜設計出5種村居風格 圖片來源:嶺南股份)

“城歸”致富經:守在家門口創收10餘萬

古市鎮豐源村原本密密麻麻、雜亂無章的竹林,被改造成一片竹林公園;珠璣鎮洋湖村村前的爛泥坑也被休憩為一個設施健全、環境優美的水上花園。兩個村子一舉成為南雄市打造的精品村。

環境變美了,道路變好了,在鄉村也能發展更多元的潛力產業。外出打工的青年也陸續回鄉創業。

“城歸”陳貴州、衛冬蘭是南雄市雉公嵊村村民。兩年前,他們在廣州打工,每年省吃儉用能攢下五、六萬錢;如今,他們在梅關古道下開起了農家樂,一年就能掙十多萬元。

雉公嵊村就是依靠梅關古道而逐步建成的村子。2017年,得知政府可能會大規模建設新農村,陳貴州夫婦回到村裡開起了第一家農家樂。那時候,道路還滿是泥土,前往梅關古道的客人進出飯店往往是一腳泥,生意也比較冷清。

梅關古道是“中國四大賞梅地”之一和廣東省紅色旅遊示範基地,2018年,南雄加大了對古驛道的保護和修護,想要通過盤活和活化利用紅色資源有力推進鄉村振興建設。

2018年,村裡的改造也開始了。通過對原有通向景區的道路進行硬化和對村內留存的古驛道進行修繕,將景區往村莊這邊延長了1.5公里。

如今,梅關古道兩邊村居建築的外立面已經改造成古香古色的模樣,沿途的老商鋪、下馬碑廊等歷史遺存也得到有效修復,與古驛道的歷史底蘊相互映襯,韻味十足。慕名而來的遊客越來越多,陳貴州家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以前店裡平均每天只有一兩桌客人,現在每天能有十來桌客人。以前遊客們也很難停下來吃飯、過夜,現在景點豐富了,條件也好了,他們開始問能不能有個農家住宿的地方。”衛冬蘭告訴記者,今年他們家在農家樂飯店的基礎上增加民宿業務,將三間房子改為民宿,更好地滿足旅客多樣化的需求。

暨南大學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旅遊研究所所長樑明珠分析稱,農旅結合的新業態對於推動鄉村振興有很大推動作用。在不破壞農村環境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出旅遊資源的拉動力,其示範意義也很大。

衛冬蘭反映,村裡很多外出打工的人看到村子建設得這麼漂亮,很多都有了回鄉發展的打算。她剛回鄉的時候村內僅有一兩家飯店,而現在雉公嵊村的農家樂已經增加到6、7家。

土地流轉租金翻倍、農家樂年創收10萬,廣東鄉村振興“南雄樣本”亮了!

(圖為:前來雉公嵊村的遊客增多 圖片來源:嶺南股份)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不只是雉公嵊村,在南雄如今已經進入建設尾聲的幾個精品村,原本的產業規劃設計都在逐步變成現實圖景。

據華飛介紹,目前豐源村正在發展200多畝白蓮觀賞採摘園、300多畝油菜花種植基地等富民產業,吸引了不少城區的遊客前來觀光體驗,未來還將繼續沿著生態旅遊的方向推進,將村莊打造成一個集旅遊觀光、農耕體驗、戶外康養的綜合性農業旅遊度假村。

南雄珠璣鎮黨委書記朱世平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洋湖村經過改造提升後,環境美如畫,很快就被專業公司和投資者看中,主動上門商談投資,原本當地每畝每年200元左右的土地流轉費,也直接翻了一倍,立竿見影的變化更讓他有了充足的信心。

南雄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泉洲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在自然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方面,南雄68個省定貧困村中的634個自然村已全部進場施工,其中520多個自然村基本完工,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南雄下一步將在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推動農業農村與文旅產業的融合,集中連片發展特色產業。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