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劇是童子戲還是僮子戲?

通劇,是一種江蘇南通的傳統戲曲劇種。

在生活中,有人稱它為僮子戲,也有人稱它為童子戲,

在中國古漢字系統中,童與僮是通假字,兩個字是可以混用的。

那通劇到底是童子戲與懂子戲?兩者之間有沒有區別?

實際上,童子戲與僮子戲是有區別的,是兩碼事,

先說說童子戲。

童子戲的記載可以追溯到通州建州之初的後周顯德年間(約957年)。傳說,有位姓潘的巫人喝醉了酒,上廁所的時候,居然舉筆畫符作法,手舞足蹈召請鬼神,結果反被神用筆點爛了額頭,受到懲罰,民間戲稱他叫潘爛頭。

因此,對於童子戲,民國年間的文化人認為這是古遠先民儀式—一大儺的緒餘。

《通海新報》主編劉偉於洪憲元年發表時評《逐鬼》:鄉下人生病,認為是鬼在作崇,請巫童做儺儀。

巫童戴上金黃色、四隻眼睛的猙獰面具,唱歌跳舞,擊打鑼鼓,用蘆葦製成的弓箭射向四方,認為這樣可以驅鬼去病……

劉偉的文化判斷與中國歷史是互為印證的。

古遠的周代,每逢大年三十,皇宮裡要舉行一場盛大的辭舊迎新、驅陰迎陽儀式稱大儺。

按照古代的陰陽學說,除夕是一年之中陰陽交泰的日子,必須有強陽才能驅趕陰氣,這強陽就是10至12歲的兒童,這群童子如早晨的太陽,陽氣正旺,足以遏制陰氣化成的各種鬼魅。

大儺儀式中,120位10至12歲的兒童跟隨戴黃金色、四目面具的首領方相氏,高舉火把在宮廷各處奔走呼號,藉助天地的威勢,施展原始巫法,將象徵不吉祥的惡鬼、陰氣驅趕出宮門,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這一幼稚奇幻的恢宏戲劇性儀式場面,一直傳承下來。

參與逐除鬼魅儀式的這群孩子稱為童子,即參與逐鬼儀式的小巫童。

那些傳承千古的儀式性戲劇,在南通逐步演化為童子戲,即童子表演勸人行善的勸世文書。

童子戲包含了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魔術、氣功、民間工藝、民俗活動等等,如同漢代的百戲,是一種綜藝樣式的組合。

童子戲演出的內容涉及天文、地理、軍事、疆域、醫藥、民俗、農事、漁鹽勞作、鄉規民約、政治變遷、儒釋道三教,堪稱南通的一部民俗百科全書。

南通通劇是童子戲還是僮子戲?

再說說僮子戲。

1957年4月,上海紅霞歌舞團在通州市騎岸鎮演出。劇團音樂工作者幫助整理了童子戲的十幾個曲調,對傳統聲腔作了比較全面的梳理,並首次用於騎岸業餘劇團創作演出的現代戲《三看親》和《水稻大王》。

五山腳下的南通市郊區文化站組織了一批童子老藝人成立南通市童子業餘劇團,推出傳統劇目《李兆庭》《秦香蓮》。

為了有別於古老的帶有迷信色彩的童子戲,易名為“侗子戲”,並於1958年10月,成立南通市侗子戲實驗劇團。

因侗子戲容易被人誤認為是少數民族侗族的戲劇,復又取“童”的通假字“僮”,更名為僮子戲實驗劇團。

1960年春天,作曲家瞿白音和導演湯曉丹在南通文化宮百花書場看了僮子戲。當時有沙衡市長等陪同。兩位滬上的藝術家看了很感興趣。沙市長說,這是南通的鄉土戲劇,就叫一個大眾化的名字,通劇吧。

僮子實驗劇團最終定名為南通市實驗通劇團。

通劇這一名稱也從此而來。

通劇團於1964年9月撤銷。

近年來,通劇不僅被列為專門課題重點研究,而且越來越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重視和興趣。

童子戲與僮子戲雖是南通地區兩個不同的文化形態,但都是南通無形的文化財富,值得大家好好研究與開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