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南明史,萬朵悲傷淚!崇禎十七年三月,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李自成攻進紫禁城之時,不向“闖賊”投降,吊死在煤山,標誌著明朝上一階段結束,下一階段開始。

從五月開始,經歷了幾個極其短暫的皇帝更替或交結,分別是弘光帝朱由崧,監國魯王朱以海,隆武帝朱聿鍵,邵武帝朱聿鐭,永曆帝朱由榔,而以永曆帝稱帝時間最長,最有可能與滿清劃江而治或者把滿清打回東北老家去。

然而可能僅只是可能,多少次機會都浪費了。

"

一部南明史,萬朵悲傷淚!崇禎十七年三月,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李自成攻進紫禁城之時,不向“闖賊”投降,吊死在煤山,標誌著明朝上一階段結束,下一階段開始。

從五月開始,經歷了幾個極其短暫的皇帝更替或交結,分別是弘光帝朱由崧,監國魯王朱以海,隆武帝朱聿鍵,邵武帝朱聿鐭,永曆帝朱由榔,而以永曆帝稱帝時間最長,最有可能與滿清劃江而治或者把滿清打回東北老家去。

然而可能僅只是可能,多少次機會都浪費了。

聽了南明史,感嘆不已

滿清進入山海關以南,進入中原,打敗李自成,張獻忠之後,原先與明朝對抗的力量紛紛舉起反清復明的大旗,有三股力量最強大:一是盤踞福建沿海的鄭成功,二是原張獻忠部將孫可望、李定國、艾能奇、劉文秀領導的大西軍,三是活動在長江中游三峽、湖北一帶的原李自成餘部,史稱“夔東十三家”。

三股力量都認可弘光,魯監國,隆武,邵武,永曆為明朝正統,最終以永曆帝為反清復明的旗幟,本來可以團結起來,統一指揮,形成合力,一致抗清,但是,他們各自為戰,各為中心,盤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被清軍各個擊破。

比如李定國曾經幾次聯絡鄭成功,大西軍從肇慶,鄭軍從福建,同時動手,攻擊在南方立足未穩的清軍,但是鄭成功沒有回覆,或者聯絡消息被清軍截獲,統一戰線沒有形成,失去了打擊清軍的最佳時機。

"

一部南明史,萬朵悲傷淚!崇禎十七年三月,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李自成攻進紫禁城之時,不向“闖賊”投降,吊死在煤山,標誌著明朝上一階段結束,下一階段開始。

從五月開始,經歷了幾個極其短暫的皇帝更替或交結,分別是弘光帝朱由崧,監國魯王朱以海,隆武帝朱聿鍵,邵武帝朱聿鐭,永曆帝朱由榔,而以永曆帝稱帝時間最長,最有可能與滿清劃江而治或者把滿清打回東北老家去。

然而可能僅只是可能,多少次機會都浪費了。

聽了南明史,感嘆不已

滿清進入山海關以南,進入中原,打敗李自成,張獻忠之後,原先與明朝對抗的力量紛紛舉起反清復明的大旗,有三股力量最強大:一是盤踞福建沿海的鄭成功,二是原張獻忠部將孫可望、李定國、艾能奇、劉文秀領導的大西軍,三是活動在長江中游三峽、湖北一帶的原李自成餘部,史稱“夔東十三家”。

三股力量都認可弘光,魯監國,隆武,邵武,永曆為明朝正統,最終以永曆帝為反清復明的旗幟,本來可以團結起來,統一指揮,形成合力,一致抗清,但是,他們各自為戰,各為中心,盤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被清軍各個擊破。

比如李定國曾經幾次聯絡鄭成功,大西軍從肇慶,鄭軍從福建,同時動手,攻擊在南方立足未穩的清軍,但是鄭成功沒有回覆,或者聯絡消息被清軍截獲,統一戰線沒有形成,失去了打擊清軍的最佳時機。

聽了南明史,感嘆不已

從清朝方面看,八旗兵最多六萬人,進入中原和南方後,地域分散,六萬人如螞蟻爬進沙漠,他們只能籠絡原來明朝漢族降將降軍,由於他們統一戰線做得好,這些降將降軍樂於為滿清賣命。

反觀南明,孫可望為了取永曆帝而代之,竟然沒有很好使用這面大旗,而是軟禁,刁難,欺凌永曆帝,與李定國翻臉,最後落得眾叛親離,投降清朝,成為洪承疇吳三桂有力消滅永曆力量的導盲犬。雖然清朝也封孫可望為王,但是,當永曆帝朱由榔被吳三桂害死在昆明,全國形勢穩定,孫的利用價值沒有了,孫可望就成為“棄子”。

"

一部南明史,萬朵悲傷淚!崇禎十七年三月,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李自成攻進紫禁城之時,不向“闖賊”投降,吊死在煤山,標誌著明朝上一階段結束,下一階段開始。

從五月開始,經歷了幾個極其短暫的皇帝更替或交結,分別是弘光帝朱由崧,監國魯王朱以海,隆武帝朱聿鍵,邵武帝朱聿鐭,永曆帝朱由榔,而以永曆帝稱帝時間最長,最有可能與滿清劃江而治或者把滿清打回東北老家去。

然而可能僅只是可能,多少次機會都浪費了。

聽了南明史,感嘆不已

滿清進入山海關以南,進入中原,打敗李自成,張獻忠之後,原先與明朝對抗的力量紛紛舉起反清復明的大旗,有三股力量最強大:一是盤踞福建沿海的鄭成功,二是原張獻忠部將孫可望、李定國、艾能奇、劉文秀領導的大西軍,三是活動在長江中游三峽、湖北一帶的原李自成餘部,史稱“夔東十三家”。

三股力量都認可弘光,魯監國,隆武,邵武,永曆為明朝正統,最終以永曆帝為反清復明的旗幟,本來可以團結起來,統一指揮,形成合力,一致抗清,但是,他們各自為戰,各為中心,盤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被清軍各個擊破。

比如李定國曾經幾次聯絡鄭成功,大西軍從肇慶,鄭軍從福建,同時動手,攻擊在南方立足未穩的清軍,但是鄭成功沒有回覆,或者聯絡消息被清軍截獲,統一戰線沒有形成,失去了打擊清軍的最佳時機。

聽了南明史,感嘆不已

從清朝方面看,八旗兵最多六萬人,進入中原和南方後,地域分散,六萬人如螞蟻爬進沙漠,他們只能籠絡原來明朝漢族降將降軍,由於他們統一戰線做得好,這些降將降軍樂於為滿清賣命。

反觀南明,孫可望為了取永曆帝而代之,竟然沒有很好使用這面大旗,而是軟禁,刁難,欺凌永曆帝,與李定國翻臉,最後落得眾叛親離,投降清朝,成為洪承疇吳三桂有力消滅永曆力量的導盲犬。雖然清朝也封孫可望為王,但是,當永曆帝朱由榔被吳三桂害死在昆明,全國形勢穩定,孫的利用價值沒有了,孫可望就成為“棄子”。

聽了南明史,感嘆不已

倒是有幾位忠臣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詩篇,鄭成功,史可法,李定國,沐天波,李來亨……

特別是李定國,原來是大西軍張獻忠部將,義子,四大將軍之一,起義目的是推翻明朝,當滿清入關,民族矛盾變為主要矛盾時,他們放棄階級矛盾,主動聯繫永曆帝,幫助沐天波打敗叛亂土司,軍隊變成南明軍,經營雲南,發展經濟文化,雲南出現了穩定繁榮。他還深入桂林,衡州(衡陽)兩蹶(打敗,挫敗)名王(清朝有名的兩個王:異姓王孔有德,親王尼堪,讓二人死),還在隨扈永曆帝逃亡緬甸途中,在騰衝磨盤山大敗清軍追兵。當永曆帝被害後,李定國在勐臘憂憤而死。

還有沐天波,因為筆者他文多次寫到,此處不再贅述。

"

一部南明史,萬朵悲傷淚!崇禎十七年三月,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李自成攻進紫禁城之時,不向“闖賊”投降,吊死在煤山,標誌著明朝上一階段結束,下一階段開始。

從五月開始,經歷了幾個極其短暫的皇帝更替或交結,分別是弘光帝朱由崧,監國魯王朱以海,隆武帝朱聿鍵,邵武帝朱聿鐭,永曆帝朱由榔,而以永曆帝稱帝時間最長,最有可能與滿清劃江而治或者把滿清打回東北老家去。

然而可能僅只是可能,多少次機會都浪費了。

聽了南明史,感嘆不已

滿清進入山海關以南,進入中原,打敗李自成,張獻忠之後,原先與明朝對抗的力量紛紛舉起反清復明的大旗,有三股力量最強大:一是盤踞福建沿海的鄭成功,二是原張獻忠部將孫可望、李定國、艾能奇、劉文秀領導的大西軍,三是活動在長江中游三峽、湖北一帶的原李自成餘部,史稱“夔東十三家”。

三股力量都認可弘光,魯監國,隆武,邵武,永曆為明朝正統,最終以永曆帝為反清復明的旗幟,本來可以團結起來,統一指揮,形成合力,一致抗清,但是,他們各自為戰,各為中心,盤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被清軍各個擊破。

比如李定國曾經幾次聯絡鄭成功,大西軍從肇慶,鄭軍從福建,同時動手,攻擊在南方立足未穩的清軍,但是鄭成功沒有回覆,或者聯絡消息被清軍截獲,統一戰線沒有形成,失去了打擊清軍的最佳時機。

聽了南明史,感嘆不已

從清朝方面看,八旗兵最多六萬人,進入中原和南方後,地域分散,六萬人如螞蟻爬進沙漠,他們只能籠絡原來明朝漢族降將降軍,由於他們統一戰線做得好,這些降將降軍樂於為滿清賣命。

反觀南明,孫可望為了取永曆帝而代之,竟然沒有很好使用這面大旗,而是軟禁,刁難,欺凌永曆帝,與李定國翻臉,最後落得眾叛親離,投降清朝,成為洪承疇吳三桂有力消滅永曆力量的導盲犬。雖然清朝也封孫可望為王,但是,當永曆帝朱由榔被吳三桂害死在昆明,全國形勢穩定,孫的利用價值沒有了,孫可望就成為“棄子”。

聽了南明史,感嘆不已

倒是有幾位忠臣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詩篇,鄭成功,史可法,李定國,沐天波,李來亨……

特別是李定國,原來是大西軍張獻忠部將,義子,四大將軍之一,起義目的是推翻明朝,當滿清入關,民族矛盾變為主要矛盾時,他們放棄階級矛盾,主動聯繫永曆帝,幫助沐天波打敗叛亂土司,軍隊變成南明軍,經營雲南,發展經濟文化,雲南出現了穩定繁榮。他還深入桂林,衡州(衡陽)兩蹶(打敗,挫敗)名王(清朝有名的兩個王:異姓王孔有德,親王尼堪,讓二人死),還在隨扈永曆帝逃亡緬甸途中,在騰衝磨盤山大敗清軍追兵。當永曆帝被害後,李定國在勐臘憂憤而死。

還有沐天波,因為筆者他文多次寫到,此處不再贅述。

聽了南明史,感嘆不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