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助力江北新區高質量發展

南京江北新區綠色金融的發展要緊緊圍繞國家對該地區“三區一平臺”的定位展開。

推動綠色金融與普惠金融、科技金融融合發展。

通過申報創建南京江北新區“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立足本地,聚焦全省,放眼長三角。

將南京江北新區創建為全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對全國的綠色發展有重要意義。

正在全力打造綠色金融新地標的南京江北新區應當採取一個什麼樣的路徑與方法?

《南京江北新區綠色金融發展調研報告》專家組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中研綠色金融研究院共同組建的專家團隊所出具的《南京江北新區綠色金融發展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給出建議:南京江北新區綠色金融的發展要緊緊圍繞國家對該地區“三區一平臺”,即“自主創新先導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長三角地區現代產業集聚區、長江經濟帶對外開放合作重要平臺”的定位展開,只有如此,才能貫徹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的核心目標。

在此目標下,將創新、綠色、普惠、協調等因素一併考慮在內,推動綠色金融與普惠金融、科技金融融合發展。

這份歷時近半年、經過充分深入調查研究所形成的《報告》建議,通過申報創建南京江北新區“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立足本地,聚焦全省,放眼長三角,即:大力推動本地區金融體系的綠色化轉型,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在調結構、轉方式、推動綠色經濟增長方面的積極作用,引導和激勵金融資本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助力江蘇全省乃至長三角地區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

南京江北新區走綠色發展道路是新時期的必然選擇

從面臨的新常態,到南京江北新區所處的地緣和歷史人文優勢,再到中央、江蘇省、南京市對江北新區的高度定位,無不要求南京江北新區必須走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綠色可持續發展,是南京江北新區的必然選擇。

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是南京江北新區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核心因素。

從江蘇省的具體情況看,近年來產業結構加快調整,無論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還是第三產業,均朝著現代化、技術化方向升級,以2018年為例,全年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進一步調整為4.5∶44.5∶51,進入更高質量發展階段。

江北新區所在地南京,處於眾多國家核心規劃和戰略的交匯處,具有得天獨厚和不可比擬的戰略區位優勢,創造出了寶貴的發展機遇。

2015年6月27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同意設立南京江北新區的批覆》,正式批覆同意設立南京江北新區。自此,南京江北新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中國第十三個、江蘇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的南京江北新區,為實現跨越式發展,在規劃和實踐上,均邁出了綠色化探索的步伐。

南京“一城兩中心”的規劃,給予了江北新區更大的發展使命。根據南京市城市建設發展規劃,江北新區是南京未來發展的戰略空間,是增強南京中心城市首位度、實現南京承東啟西、輻射中西部區域使命的橋頭堡,規劃建設成為國家資助創新先導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長三角地區現代產業聚集區和長江經濟帶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

目前,從生產總量、產業結構、技術資源、綠色成果、綠色金融等方面來看,南京江北新區既有綠色發展的壓力,更有綠色發展的動力與支撐。

江北新區對綠色金融有著極大的迫切性

按照《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南京江北新區產業發展規劃(2015-2030年)》《南京浦口高新區產業發展規劃研究》等要求,江北新區有著明晰的中遠期目標。

近中期目標(2019-2023年)

規模效益目標:打造國家級新區產業增長極,總量規模進入國家級新區中位。

2019-2023年,三年時間內南京江北新區GDP年均增速達到15%,其中綠色GDP年均增速達到8%;到2022年,GDP達到4300億元;勞動生產率達到30萬元/人,地均GDP達到5億元/km2。新區總體規模進入國家級新區排名中位。

產業結構目標:構建高端、高質、高新的產業體系,打造三大國家級製造業基地,初步建成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

到2023年,三產結構變化為3∶50∶47;生產性服務業規模達到1200億元。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進一步加大,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研發設計中心。

到2023年,全社會研發投入(R·D)佔GDP比重達到4%以上,規上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佔全部研發經費支出比重達到90%,科技成果產業化率達到20%。

到2023年,新區綠色金融專營機構(分、支行、事業部、分公司等)、綠色金融第三方服務機構數達到雙10家,綠色信貸佔比達到20%以上,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實現突破。綠色研究機構產出實現全國領先。

遠景目標(2023-2035年)

到2035年,南京江北新區國家級製造業基地基本形成,生產性服務業輻射影響力明顯增強,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推動綠色發展方面進入國家級新區第一方陣。成為推動全省和區域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典範。

一系列的目標彰顯了南京江北新區對綠色金融的擁抱與迫切。

南京江北新區綠色發展的融資需求主要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綠色產業發展需求、傳統產業綠色轉型需求、綠色城鎮化建設需求、綠色環境建設需求。

因此,作為未來南京的重要建設中心,江北新區必須創造性地發展綠色金融,必須更加高效合理地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的資源調配和潤滑劑作用。

實際上,近四年來,南京江北新區在綠色金融自身發展以及支持綠色企業、綠色產業的創新中,從頂層設計和體制機制,到實際產品和操作全方位的有益探索。

2019年5月,南京江北新區財政局在江北新區綠色金融發展彙報會上明確,南京江北新區支持綠色金融發展政策將陸續出臺:主要在於完善財稅補貼機制及操作細則,引導資金進入綠色行業,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由南京江北新區財政局牽頭,江北新區綠色擔保有限公司正在組建當中,未來其將致力於幫助企業解決綠色項目資金需求,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提高融資的可獲得性,增強企業投資綠色產業的信心。

同時,南京江北新區依託南京揚子江發展母基金,成立了綠色發展子基金。基金的介入,將進一步撬動社會資本,推動綠色產業和高新產業的培育、成長、變革和行業整合。

此外,為加快中小企業發行綠色集合債券,拓寬新的融資渠道,江北新區財政局還將支持新材料產業園、研創園發行綠色中小企業集合債券,持續改善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成本。

組合拳正在積極配置;多效應正在慢慢展現。

這是南京江北新區對綠色金融的態度,這是南京江北新區對綠色發展的戰略。

努力創建南京江北新區“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目前,南京江北新區新金融中心建設初步完成,金融區域中心功能不斷增強。

借鑑相關地區的經驗,《報告》建議,通過申報創建南京江北新區“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立足本地,聚焦全省,放眼長三角,即:大力推動本地區金融體系的綠色化轉型,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在調結構、轉方式、推動綠色經濟增長方面的積極作用,引導和激勵金融資本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助力江蘇全省乃至長三角地區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具體來說,在機構方面,建設多層次、多元化、專業化特色明顯的綠色金融經營主體,並在江北新區實現綠色金融專營和特色機構有一定集聚度;在產品方面,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綠色金融產品的比重達到一定水平(如顯著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在特定領域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突出,具備首創性、引領性;在發展環境方面,綠色金融的相關基礎設施健全完善,不僅有利於南京市經濟結構調整和綠色產業發展,而且對江蘇省其他地區乃至省外地區綠色金融發展起到支持作用,具有一定地區輻射力和影響力。

在具體的做法上,《報告》建議從五個方面構建江北新區支持綠色發展的綠色金融體系。

一、加強綠色金融機構體系和投資者體系建設,豐富綠色金融供給

主要包括:一是引入和培育更多專注於綠色金融發展的中小金融機構,提升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能力;二是支持本地區銀行建立支行、事業部等綠色金融專營機構。目前綠色金融實踐中的一大趨勢是越來越多的銀行通過專營機構方式開展綠色金融業務。如在浙江湖州地區,安吉農商銀行在全國法人銀行中率先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南潯農商銀行則率先設立綠色金融專營支行。綠色專營機構有利於形成具有一定專業化水平的經營模式、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從而拓展綠色金融的業務廣度和深度。三是培育綠色PE、VC投資者。四是引入和培育更多綠色金融第三方服務機構。目前,江北新區已經引入了這類機構。如國內首家公司制管理、市場化運營的“產學研管融宣”一體化研究機構——中研綠色金融研究院,在此基礎上,先後設置了綠色金融評估認證中心、綠色技術產業化國際合作中心和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服務中心。南京金融科技創新中心等機構落戶江北新區,為綠色產業和金融科技創新奠定了基礎。對這類機構的發展應該給予更多重視和扶持,幫助其做大做強做實,提升技術和研究能力,使其在服務本地綠色金融發展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五是推動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提升金融對綠色發展的服務功能。

二、深化綠色金融對綠色城鎮化的支持力度,其中可以將綠色建築金融的發展作為重點突破口

“新型城鎮化示範區”是南京江北新區的一大定位。在這一定位下,必然要走城鎮化與綠色發展相結合的道路,金融在其中必須要扮演積極角色。因此,南京江北新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大力發展綠色建築的信貸業務。

2.大力發展綠色建築保險業務。南京江北新區可以加大與中國人保、保爾森基金會這類國內外領先者的合作力度,在本地試點綠色建築保險,對產品和服務模式進行探索,並在未來在江蘇全省及省外推廣複製自身經驗。

3.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債券市場。目前債券市場已經發行了數只專門支持綠色建築的綠色債券。南京江北新區應該鼓勵本地有實力的建築企業走綠色轉型之路,在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發行綠色債券,為綠色建築發展提供低成本融資。

4.支持各類基金積極投資綠色建築。

5.構建支持綠色建築發展的優良生態環境。

三、金融體系加大對綠色科技創新企業和項目的支持

建立自主創新先導區是南京江北新區一個重要定位。綠色金融應圍繞這一定位發力,加快綠色金融+科技金融的融合。

主要的途徑是:

1.大力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創新業務發展,支持銀行為綠色科技企業融資。

南京江北新區政府應鼓勵本地銀行機構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並通過完善補貼和擔保機制、健全知識產權評估體系、完善知識產權質物處置機制等方式,推動本地中小科技企業,特別是中小環保科技企業的發展。

2.大力發展科技保險,支持保險公司助力環保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

南京江北新區擇機申報建立專業性的科技保險公司,加大對科技保險的探索力度。

3.鼓勵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大力投資本地綠色科技企業。

4.鼓勵金融科技在綠色發展領域的應用。

四、綠色金融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和新型產業發展,推動江蘇省乃至長三角地區產業升級

南京江北新區是我國石化工業的搖籃,有著名的揚子石化等傳統重工企業,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通過金融體系支持江北新區、江蘇省乃至長三角地區產業轉型,促進鋼鐵、建材、石化、化工等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支持新材料、生物醫藥、軟件和信息服務等新型產業蓬勃發展,併為生態農業及長江岸線整治修復、濱江溼地建設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提供助力,是南京江北新區綠色金融發展肩負的重要任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1.綜合運用各類金融工具為老工業企業的綠色化改造提供資金。

2.大力發展環保貸和環保專項債券等新興金融工具,為新興產業發展以及環保項目提供融資支持。

3.大力發展以環境汙染責任保險為代表的新興保險產品,通過保險+服務模式鼓勵和支持保險機構參與環境風險治理體系建設。

五、完善相關綠色金融基礎設施,並在區域綠色金融基礎設施的整合協調方面主動積極作為,力爭發揮倡議、引領、協調作用

2016年七部委頒佈《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之後,許多地方都在著手開展綠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南京江北新區應根據《指導意見》的相關要求,參考借鑑先進地區的經驗,對自身的相關綠色金融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完善;另一方面,南京江北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實現區域間產業梯次轉移的重要戰略支撐點以及南京市未來城市發展重點,應該勇於扮演倡議者、協調者的角色,通過建立聯盟、發起倡議、建立地區政府和監管溝通協調機制等方式,努力推動區域綠色金融基礎設施的聯通、整合、協同。

具體的做法有:

1.建立針對實體企業(項目)和金融機構的綠色評估認證機構,並推動省內以及長三角地區認證標準的協同、認證結果的互認。

2.建立本地區、本省綠色企業和項目資料庫,並積極推動長三角地區綠色項目庫的互聯互通。

3.建立系統的政策支持體系,並積極推動長三角地區相關政策的協調和合作。

強化制度保障與試點創新

現階段南京江北新區綠色金融仍處於剛剛起步階段,與國內綠色金融起步較早的地區相比,實踐探索還比較薄弱。因此,新區綠色金融發展需要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政策協調,並以此為基礎做好綠色金融發展的基礎配套支持保障工作。在組織保障方面,新區、南京市、江蘇省各級政府要分工明確,各有側重,爭取更多的資源和政策支持新區綠色金融發展;在政策支持方面,要從戰略定位、金融資源、產業發展、人才引進等方面做好政策支持,實現各項政策的統籌協調,營造良好的綠色金融發展環境。

對南京江北新區而言,《報告》建議,將綠色金融作為揚子江新金融中心的主要發展方向,進一步明確綠色金融對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做好三件事情:一是抓好綠色金融相關政策措施的落實工作,重點抓好綠色金融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經濟增長模式轉變方面的積極作用。二是積極申報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三是進一步密切綠色金融發展與“基因之城”“芯片之城”建設之間的聯繫。

《報告》認為,南京江北新區可以將申報試驗區作為促進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手段,不以獲得更多的優惠政策和政策傾斜為主要目標,而是更加註重申辦試驗區帶來的綠色金融政策落實和制度機制創新的作用,以此開創綠色金融發展的新空間、增強綠色金融發展的新動力,實現綠色金融發展相關體制機制的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和長效化;將申報試驗區作為補強綠色金融短板、實現新區綠色金融快速超車的重要手段,在實現新區金融可持續發展、產-融-城結合發展、金融體制改革創新方面樹立標杆形象、專業形象和先鋒形象;學習借鑑、實地調研貴安新區和贛江新區成功申報試驗區的成功經驗,尤其是其將綠色金融與當地實體經濟發展相結合的經驗,通過橫向比較找準江北新區的金融特色,特別是其他區域無法企及的金融優勢。

《報告》認為,將南京江北新區設立為全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對全國的綠色發展有重要意義:一是若江蘇南京江北新區與貴州貴安新區和江西贛江新區均成為國家級新區和綠色金融試驗區,可以形成東—中—西部國家級新區比較發展、協同發展的新格局,也有利於考察綠色金融與當地實際情況相結合後,在經濟發達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不同發展路徑與實際效果。二是藉助經濟地理位置的便利條件,利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輻射作用,形成江蘇江北-上海-浙江湖衢一體兩翼的綠色金融試點連線、資源集聚和協同共生;更為重要的是,可以比較綠色金融在江浙地區、華東地區乃至我國東部地區內的經濟相對發達地區(南京)的國家級新區,與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浙江湖州和衢州)在發展綠色金融時的不同情況、不同機遇和挑戰,以便於國家及時調整現有政策並制定新的政策措施。

(本文由龍昊根據《南京江北新區綠色金融發展調研報告》摘要整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