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瓜的歷史

南瓜,葫蘆科蔓生草本植物,又稱飯瓜、番瓜、倭瓜、北瓜、筍瓜、吊瓜等,是一種十分普通的瓜類,它富有營養,老少皆宜,又可做主糧,成為一代又一代人難以忘懷的食物。

清代劉汝驥《陶甓公牘》中說:“南瓜即番瓜,黃老者佳,米貴之時,以為正餐,頗熬飢。”

據考證南瓜原產於南美洲,但是,南瓜何時傳入中國並開始廣泛種植,未有定論。一種說法認為,明代以前,我國就有南瓜種植;另一種說法認為是明代中葉以後,幾經輾轉,南瓜才流傳到中國的。

"

1

南瓜的歷史

南瓜,葫蘆科蔓生草本植物,又稱飯瓜、番瓜、倭瓜、北瓜、筍瓜、吊瓜等,是一種十分普通的瓜類,它富有營養,老少皆宜,又可做主糧,成為一代又一代人難以忘懷的食物。

清代劉汝驥《陶甓公牘》中說:“南瓜即番瓜,黃老者佳,米貴之時,以為正餐,頗熬飢。”

據考證南瓜原產於南美洲,但是,南瓜何時傳入中國並開始廣泛種植,未有定論。一種說法認為,明代以前,我國就有南瓜種植;另一種說法認為是明代中葉以後,幾經輾轉,南瓜才流傳到中國的。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西遊記》第十一回中記載,十殿閻王同意放唐太宗還陽,太宗非常感激說,我回陽世,無物可酬謝,唯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處頗有東瓜、西瓜,只少南瓜。”

《紅樓夢》中劉姥姥說:“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這裡說的就是南瓜。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較為詳細地談到了南瓜,說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等處都有種植。有關南瓜的引種與傳播狀況,在方誌中也能看到,比如萬曆《金華府志》提到浙江金華山鄉曾種植南瓜作為蔬菜。

南瓜初傳入中國時,部分人對其產生某些疑慮,認為南瓜有毒,但南瓜以其高產味佳的優勢,迅速傳遍全國各地。

基本上可以確定,南瓜是在明代引入中國的。原產美洲的南瓜由海路傳入東南亞,經我國南方入境,故稱南瓜;有的品種則經日本再傳人我國北方,再向南傳播,故稱北瓜;由於古代稱日本為倭,故又有倭瓜之稱。

"

1

南瓜的歷史

南瓜,葫蘆科蔓生草本植物,又稱飯瓜、番瓜、倭瓜、北瓜、筍瓜、吊瓜等,是一種十分普通的瓜類,它富有營養,老少皆宜,又可做主糧,成為一代又一代人難以忘懷的食物。

清代劉汝驥《陶甓公牘》中說:“南瓜即番瓜,黃老者佳,米貴之時,以為正餐,頗熬飢。”

據考證南瓜原產於南美洲,但是,南瓜何時傳入中國並開始廣泛種植,未有定論。一種說法認為,明代以前,我國就有南瓜種植;另一種說法認為是明代中葉以後,幾經輾轉,南瓜才流傳到中國的。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西遊記》第十一回中記載,十殿閻王同意放唐太宗還陽,太宗非常感激說,我回陽世,無物可酬謝,唯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處頗有東瓜、西瓜,只少南瓜。”

《紅樓夢》中劉姥姥說:“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這裡說的就是南瓜。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較為詳細地談到了南瓜,說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等處都有種植。有關南瓜的引種與傳播狀況,在方誌中也能看到,比如萬曆《金華府志》提到浙江金華山鄉曾種植南瓜作為蔬菜。

南瓜初傳入中國時,部分人對其產生某些疑慮,認為南瓜有毒,但南瓜以其高產味佳的優勢,迅速傳遍全國各地。

基本上可以確定,南瓜是在明代引入中國的。原產美洲的南瓜由海路傳入東南亞,經我國南方入境,故稱南瓜;有的品種則經日本再傳人我國北方,再向南傳播,故稱北瓜;由於古代稱日本為倭,故又有倭瓜之稱。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2

南瓜的品格

筆者認為,南瓜代表了兩種不起眼卻又可貴的品質。

首先,南瓜代表了平凡質樸。

也許是南瓜這種作物實在太平凡,而且葉大莖粗,果實粗壯,沒有一點高貴的氣質,不入文人們的眼界,所以筆者查遍全網,歌詠南瓜的詩詞或者讚美南瓜的文章寥寥無幾。

沒錯,南瓜確實很平凡,過去農村種植的南瓜,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來餵豬,以致於有些人認為它是一種低賤的蔬菜。然而,人們眼中低賤卑微的南瓜,在荒年卻不知道搭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舊時農業科技不發達,每逢遇到天災人禍,就時常會出現糧食供應緊張,乃至餓殍遍野、災民遍地的場景。這時,南瓜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由於南瓜中澱粉含量高,容易飽腹,而且又富於營養;而且南瓜容易種植,產量很高,又易於儲藏,很多農家都會儲備大量南瓜以備饑荒。在代替主糧方面,其他任何一種蔬菜都無法與南瓜相比。

"

1

南瓜的歷史

南瓜,葫蘆科蔓生草本植物,又稱飯瓜、番瓜、倭瓜、北瓜、筍瓜、吊瓜等,是一種十分普通的瓜類,它富有營養,老少皆宜,又可做主糧,成為一代又一代人難以忘懷的食物。

清代劉汝驥《陶甓公牘》中說:“南瓜即番瓜,黃老者佳,米貴之時,以為正餐,頗熬飢。”

據考證南瓜原產於南美洲,但是,南瓜何時傳入中國並開始廣泛種植,未有定論。一種說法認為,明代以前,我國就有南瓜種植;另一種說法認為是明代中葉以後,幾經輾轉,南瓜才流傳到中國的。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西遊記》第十一回中記載,十殿閻王同意放唐太宗還陽,太宗非常感激說,我回陽世,無物可酬謝,唯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處頗有東瓜、西瓜,只少南瓜。”

《紅樓夢》中劉姥姥說:“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這裡說的就是南瓜。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較為詳細地談到了南瓜,說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等處都有種植。有關南瓜的引種與傳播狀況,在方誌中也能看到,比如萬曆《金華府志》提到浙江金華山鄉曾種植南瓜作為蔬菜。

南瓜初傳入中國時,部分人對其產生某些疑慮,認為南瓜有毒,但南瓜以其高產味佳的優勢,迅速傳遍全國各地。

基本上可以確定,南瓜是在明代引入中國的。原產美洲的南瓜由海路傳入東南亞,經我國南方入境,故稱南瓜;有的品種則經日本再傳人我國北方,再向南傳播,故稱北瓜;由於古代稱日本為倭,故又有倭瓜之稱。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2

南瓜的品格

筆者認為,南瓜代表了兩種不起眼卻又可貴的品質。

首先,南瓜代表了平凡質樸。

也許是南瓜這種作物實在太平凡,而且葉大莖粗,果實粗壯,沒有一點高貴的氣質,不入文人們的眼界,所以筆者查遍全網,歌詠南瓜的詩詞或者讚美南瓜的文章寥寥無幾。

沒錯,南瓜確實很平凡,過去農村種植的南瓜,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來餵豬,以致於有些人認為它是一種低賤的蔬菜。然而,人們眼中低賤卑微的南瓜,在荒年卻不知道搭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舊時農業科技不發達,每逢遇到天災人禍,就時常會出現糧食供應緊張,乃至餓殍遍野、災民遍地的場景。這時,南瓜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由於南瓜中澱粉含量高,容易飽腹,而且又富於營養;而且南瓜容易種植,產量很高,又易於儲藏,很多農家都會儲備大量南瓜以備饑荒。在代替主糧方面,其他任何一種蔬菜都無法與南瓜相比。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俗話說 “瓜菜半年糧”,正是所的這個道理。南瓜在荒年作用巨大,在各種文獻資料中常有記載。

乾隆《浙江通志》引《東陽縣誌》提到:“明萬曆末,應募諸士兵,從邊關遺種還,結實勝土瓜,一本可得十餘個,遂遍種之,山鄉尤勝,多者薦食外,以之飼豬,若切而幹之,如蒸萊法,可久貯御荒。”

民國《湖北通志》中說:“道光辛卯壬辰歲飢,此瓜結實獨繁,故濟民之功不淺。”

我父母小時候,家裡口糧不足,經常都是飽一頓飢一頓,就是南瓜苦苦支撐著一家人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奶奶經常用南瓜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如南瓜飯、南瓜疙瘩、南瓜餅、南瓜粥等,以南瓜為主要原料,兌上面粉或者豆子,既可以充飢,味道也十分鮮美。南瓜不僅果實可以食用,它的莖葉、嫩芽也是美味佳餚。

在那個饑荒的年代,它拯救了多少飢餓的人們;如今,在這物質極度豐富的日子裡,它又拯救了多少人的健康。

研究表明,南瓜含有維生素B、維生素C和鈣、澱粉、蛋白質、胡蘿蔔素、磷等成分,營養價值十分豐富。此外,南瓜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能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有幫助消化、治療便祕、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可以說,南瓜的渾身都是寶。

南瓜的這種平凡質樸的品格,不正像那些在普通崗位上日夜奮鬥的人嗎?他們走在人群中,毫不起眼,沒有前呼後擁,也沒有燈光閃耀,但是沒有他們的辛苦勞作,就沒有我們的衣食住行,沒有我們的日常生活。

"

1

南瓜的歷史

南瓜,葫蘆科蔓生草本植物,又稱飯瓜、番瓜、倭瓜、北瓜、筍瓜、吊瓜等,是一種十分普通的瓜類,它富有營養,老少皆宜,又可做主糧,成為一代又一代人難以忘懷的食物。

清代劉汝驥《陶甓公牘》中說:“南瓜即番瓜,黃老者佳,米貴之時,以為正餐,頗熬飢。”

據考證南瓜原產於南美洲,但是,南瓜何時傳入中國並開始廣泛種植,未有定論。一種說法認為,明代以前,我國就有南瓜種植;另一種說法認為是明代中葉以後,幾經輾轉,南瓜才流傳到中國的。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西遊記》第十一回中記載,十殿閻王同意放唐太宗還陽,太宗非常感激說,我回陽世,無物可酬謝,唯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處頗有東瓜、西瓜,只少南瓜。”

《紅樓夢》中劉姥姥說:“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這裡說的就是南瓜。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較為詳細地談到了南瓜,說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等處都有種植。有關南瓜的引種與傳播狀況,在方誌中也能看到,比如萬曆《金華府志》提到浙江金華山鄉曾種植南瓜作為蔬菜。

南瓜初傳入中國時,部分人對其產生某些疑慮,認為南瓜有毒,但南瓜以其高產味佳的優勢,迅速傳遍全國各地。

基本上可以確定,南瓜是在明代引入中國的。原產美洲的南瓜由海路傳入東南亞,經我國南方入境,故稱南瓜;有的品種則經日本再傳人我國北方,再向南傳播,故稱北瓜;由於古代稱日本為倭,故又有倭瓜之稱。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2

南瓜的品格

筆者認為,南瓜代表了兩種不起眼卻又可貴的品質。

首先,南瓜代表了平凡質樸。

也許是南瓜這種作物實在太平凡,而且葉大莖粗,果實粗壯,沒有一點高貴的氣質,不入文人們的眼界,所以筆者查遍全網,歌詠南瓜的詩詞或者讚美南瓜的文章寥寥無幾。

沒錯,南瓜確實很平凡,過去農村種植的南瓜,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來餵豬,以致於有些人認為它是一種低賤的蔬菜。然而,人們眼中低賤卑微的南瓜,在荒年卻不知道搭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舊時農業科技不發達,每逢遇到天災人禍,就時常會出現糧食供應緊張,乃至餓殍遍野、災民遍地的場景。這時,南瓜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由於南瓜中澱粉含量高,容易飽腹,而且又富於營養;而且南瓜容易種植,產量很高,又易於儲藏,很多農家都會儲備大量南瓜以備饑荒。在代替主糧方面,其他任何一種蔬菜都無法與南瓜相比。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俗話說 “瓜菜半年糧”,正是所的這個道理。南瓜在荒年作用巨大,在各種文獻資料中常有記載。

乾隆《浙江通志》引《東陽縣誌》提到:“明萬曆末,應募諸士兵,從邊關遺種還,結實勝土瓜,一本可得十餘個,遂遍種之,山鄉尤勝,多者薦食外,以之飼豬,若切而幹之,如蒸萊法,可久貯御荒。”

民國《湖北通志》中說:“道光辛卯壬辰歲飢,此瓜結實獨繁,故濟民之功不淺。”

我父母小時候,家裡口糧不足,經常都是飽一頓飢一頓,就是南瓜苦苦支撐著一家人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奶奶經常用南瓜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如南瓜飯、南瓜疙瘩、南瓜餅、南瓜粥等,以南瓜為主要原料,兌上面粉或者豆子,既可以充飢,味道也十分鮮美。南瓜不僅果實可以食用,它的莖葉、嫩芽也是美味佳餚。

在那個饑荒的年代,它拯救了多少飢餓的人們;如今,在這物質極度豐富的日子裡,它又拯救了多少人的健康。

研究表明,南瓜含有維生素B、維生素C和鈣、澱粉、蛋白質、胡蘿蔔素、磷等成分,營養價值十分豐富。此外,南瓜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能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有幫助消化、治療便祕、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可以說,南瓜的渾身都是寶。

南瓜的這種平凡質樸的品格,不正像那些在普通崗位上日夜奮鬥的人嗎?他們走在人群中,毫不起眼,沒有前呼後擁,也沒有燈光閃耀,但是沒有他們的辛苦勞作,就沒有我們的衣食住行,沒有我們的日常生活。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其次,南瓜代表了堅毅厚重。

南瓜的生命力十分旺盛,房前屋後的空地,都可以用來種植南瓜。常言道:“宅前屋後多空地,稼嗇難成種南瓜。”

實際上,南瓜不僅僅生於宅前屋後。田頭地邊,山腳河旁,處處都可以栽種。在仲春時節,地角屋後,挖在地上挖下溝槽,施上土雜肥,播下種子,很快就會長出毛茸壯實的南瓜苗。南瓜天生抗病不畏蟲害,整個生長過程,基本不用農藥,幾乎不用過多理會它,最後就等著秋天收穫了。

在烈日酷暑時,南瓜藤葉卻愈發蓊鬱,生機勃勃;到了霜降,大地一片枯黃時,它依然在緩漫地生長。

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紅軍常以“紅米飯、南瓜湯”充飢,用劣質裝備克敵制勝,一碗普通的“南瓜湯”,讓紅軍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最終成功取得了勝利。

南瓜不是小家碧玉,也不是大家閨秀,而是一位粗壯的莊稼漢子,它不擇環境、不畏艱苦,用自己的堅毅與厚重,為人們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所需,守護著人們的生活。

清代葛虛存編寫的《清代名人軼事》記載:“初及門時,囊負南瓜二枚為贄,各重十餘斤。丁先生欣然受之,為烹瓜具飯焉。”相傳清代海鹽地區有個名人叫張芑堂,他想拜學者丁敬身為師,但由於家貧,無錢交納學費。他以兩個大南瓜為禮物,丁敬身於是當場烹瓜備飯,接受了他,這頓飯只有南瓜當菜,但師生們卻吃得津津有味。

後人有詩讚道:“金黃燦燦天雕琢,萬千寶藏地收穫。自古芑堂金瓜禮,任誰評來任誰說。”

我想,丁敬身之所以肯收張芑堂,也正是看重他有著南瓜一樣堅毅厚重的品格吧!

"

1

南瓜的歷史

南瓜,葫蘆科蔓生草本植物,又稱飯瓜、番瓜、倭瓜、北瓜、筍瓜、吊瓜等,是一種十分普通的瓜類,它富有營養,老少皆宜,又可做主糧,成為一代又一代人難以忘懷的食物。

清代劉汝驥《陶甓公牘》中說:“南瓜即番瓜,黃老者佳,米貴之時,以為正餐,頗熬飢。”

據考證南瓜原產於南美洲,但是,南瓜何時傳入中國並開始廣泛種植,未有定論。一種說法認為,明代以前,我國就有南瓜種植;另一種說法認為是明代中葉以後,幾經輾轉,南瓜才流傳到中國的。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西遊記》第十一回中記載,十殿閻王同意放唐太宗還陽,太宗非常感激說,我回陽世,無物可酬謝,唯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處頗有東瓜、西瓜,只少南瓜。”

《紅樓夢》中劉姥姥說:“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這裡說的就是南瓜。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較為詳細地談到了南瓜,說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等處都有種植。有關南瓜的引種與傳播狀況,在方誌中也能看到,比如萬曆《金華府志》提到浙江金華山鄉曾種植南瓜作為蔬菜。

南瓜初傳入中國時,部分人對其產生某些疑慮,認為南瓜有毒,但南瓜以其高產味佳的優勢,迅速傳遍全國各地。

基本上可以確定,南瓜是在明代引入中國的。原產美洲的南瓜由海路傳入東南亞,經我國南方入境,故稱南瓜;有的品種則經日本再傳人我國北方,再向南傳播,故稱北瓜;由於古代稱日本為倭,故又有倭瓜之稱。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2

南瓜的品格

筆者認為,南瓜代表了兩種不起眼卻又可貴的品質。

首先,南瓜代表了平凡質樸。

也許是南瓜這種作物實在太平凡,而且葉大莖粗,果實粗壯,沒有一點高貴的氣質,不入文人們的眼界,所以筆者查遍全網,歌詠南瓜的詩詞或者讚美南瓜的文章寥寥無幾。

沒錯,南瓜確實很平凡,過去農村種植的南瓜,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來餵豬,以致於有些人認為它是一種低賤的蔬菜。然而,人們眼中低賤卑微的南瓜,在荒年卻不知道搭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舊時農業科技不發達,每逢遇到天災人禍,就時常會出現糧食供應緊張,乃至餓殍遍野、災民遍地的場景。這時,南瓜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由於南瓜中澱粉含量高,容易飽腹,而且又富於營養;而且南瓜容易種植,產量很高,又易於儲藏,很多農家都會儲備大量南瓜以備饑荒。在代替主糧方面,其他任何一種蔬菜都無法與南瓜相比。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俗話說 “瓜菜半年糧”,正是所的這個道理。南瓜在荒年作用巨大,在各種文獻資料中常有記載。

乾隆《浙江通志》引《東陽縣誌》提到:“明萬曆末,應募諸士兵,從邊關遺種還,結實勝土瓜,一本可得十餘個,遂遍種之,山鄉尤勝,多者薦食外,以之飼豬,若切而幹之,如蒸萊法,可久貯御荒。”

民國《湖北通志》中說:“道光辛卯壬辰歲飢,此瓜結實獨繁,故濟民之功不淺。”

我父母小時候,家裡口糧不足,經常都是飽一頓飢一頓,就是南瓜苦苦支撐著一家人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奶奶經常用南瓜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如南瓜飯、南瓜疙瘩、南瓜餅、南瓜粥等,以南瓜為主要原料,兌上面粉或者豆子,既可以充飢,味道也十分鮮美。南瓜不僅果實可以食用,它的莖葉、嫩芽也是美味佳餚。

在那個饑荒的年代,它拯救了多少飢餓的人們;如今,在這物質極度豐富的日子裡,它又拯救了多少人的健康。

研究表明,南瓜含有維生素B、維生素C和鈣、澱粉、蛋白質、胡蘿蔔素、磷等成分,營養價值十分豐富。此外,南瓜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能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有幫助消化、治療便祕、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可以說,南瓜的渾身都是寶。

南瓜的這種平凡質樸的品格,不正像那些在普通崗位上日夜奮鬥的人嗎?他們走在人群中,毫不起眼,沒有前呼後擁,也沒有燈光閃耀,但是沒有他們的辛苦勞作,就沒有我們的衣食住行,沒有我們的日常生活。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其次,南瓜代表了堅毅厚重。

南瓜的生命力十分旺盛,房前屋後的空地,都可以用來種植南瓜。常言道:“宅前屋後多空地,稼嗇難成種南瓜。”

實際上,南瓜不僅僅生於宅前屋後。田頭地邊,山腳河旁,處處都可以栽種。在仲春時節,地角屋後,挖在地上挖下溝槽,施上土雜肥,播下種子,很快就會長出毛茸壯實的南瓜苗。南瓜天生抗病不畏蟲害,整個生長過程,基本不用農藥,幾乎不用過多理會它,最後就等著秋天收穫了。

在烈日酷暑時,南瓜藤葉卻愈發蓊鬱,生機勃勃;到了霜降,大地一片枯黃時,它依然在緩漫地生長。

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紅軍常以“紅米飯、南瓜湯”充飢,用劣質裝備克敵制勝,一碗普通的“南瓜湯”,讓紅軍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最終成功取得了勝利。

南瓜不是小家碧玉,也不是大家閨秀,而是一位粗壯的莊稼漢子,它不擇環境、不畏艱苦,用自己的堅毅與厚重,為人們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所需,守護著人們的生活。

清代葛虛存編寫的《清代名人軼事》記載:“初及門時,囊負南瓜二枚為贄,各重十餘斤。丁先生欣然受之,為烹瓜具飯焉。”相傳清代海鹽地區有個名人叫張芑堂,他想拜學者丁敬身為師,但由於家貧,無錢交納學費。他以兩個大南瓜為禮物,丁敬身於是當場烹瓜備飯,接受了他,這頓飯只有南瓜當菜,但師生們卻吃得津津有味。

後人有詩讚道:“金黃燦燦天雕琢,萬千寶藏地收穫。自古芑堂金瓜禮,任誰評來任誰說。”

我想,丁敬身之所以肯收張芑堂,也正是看重他有著南瓜一樣堅毅厚重的品格吧!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清代潘衍桐《寄慨》一詩云:“歲暮剖南瓜,瓜即卒歲資。顏色亦自好,中有子離離。來年子復子,依舊繞東籬。東籬有嫣花,非不美及時。一經秋霜來,零落辭故枝。瓜瓞慶綿綿,物類恆如斯。”

這首詩,帶著濃濃的閒適之情與鄉土氣息,同時也讚美了南瓜的品格。南瓜長在籬外園邊,與雜草為伴,不與百花爭豔,不與五穀爭寵,卻又年年繞籬,瓜瓞綿綿。

南瓜沒有華麗的外表,也沒有高貴的氣質,然而,它卻始終默默無聞地為人們奉獻著,為無數人提供了寶貴的口糧,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這樣的南瓜怎能讓人不愛?

筆者最後賦詩兩首,作為本文的結尾,以詠南瓜。

詠南瓜·其一

一藤翠葉掛枝椏,蜂舞蝶飛戲菜花。

走進叢中皆四散,卻瞥亂草臥南瓜。

詠南瓜·其二

大腹便便獨暗長,屋前地角是我家。

無人掛念無人問,荒饉人人把我誇。

"

1

南瓜的歷史

南瓜,葫蘆科蔓生草本植物,又稱飯瓜、番瓜、倭瓜、北瓜、筍瓜、吊瓜等,是一種十分普通的瓜類,它富有營養,老少皆宜,又可做主糧,成為一代又一代人難以忘懷的食物。

清代劉汝驥《陶甓公牘》中說:“南瓜即番瓜,黃老者佳,米貴之時,以為正餐,頗熬飢。”

據考證南瓜原產於南美洲,但是,南瓜何時傳入中國並開始廣泛種植,未有定論。一種說法認為,明代以前,我國就有南瓜種植;另一種說法認為是明代中葉以後,幾經輾轉,南瓜才流傳到中國的。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西遊記》第十一回中記載,十殿閻王同意放唐太宗還陽,太宗非常感激說,我回陽世,無物可酬謝,唯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處頗有東瓜、西瓜,只少南瓜。”

《紅樓夢》中劉姥姥說:“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這裡說的就是南瓜。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較為詳細地談到了南瓜,說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等處都有種植。有關南瓜的引種與傳播狀況,在方誌中也能看到,比如萬曆《金華府志》提到浙江金華山鄉曾種植南瓜作為蔬菜。

南瓜初傳入中國時,部分人對其產生某些疑慮,認為南瓜有毒,但南瓜以其高產味佳的優勢,迅速傳遍全國各地。

基本上可以確定,南瓜是在明代引入中國的。原產美洲的南瓜由海路傳入東南亞,經我國南方入境,故稱南瓜;有的品種則經日本再傳人我國北方,再向南傳播,故稱北瓜;由於古代稱日本為倭,故又有倭瓜之稱。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2

南瓜的品格

筆者認為,南瓜代表了兩種不起眼卻又可貴的品質。

首先,南瓜代表了平凡質樸。

也許是南瓜這種作物實在太平凡,而且葉大莖粗,果實粗壯,沒有一點高貴的氣質,不入文人們的眼界,所以筆者查遍全網,歌詠南瓜的詩詞或者讚美南瓜的文章寥寥無幾。

沒錯,南瓜確實很平凡,過去農村種植的南瓜,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來餵豬,以致於有些人認為它是一種低賤的蔬菜。然而,人們眼中低賤卑微的南瓜,在荒年卻不知道搭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舊時農業科技不發達,每逢遇到天災人禍,就時常會出現糧食供應緊張,乃至餓殍遍野、災民遍地的場景。這時,南瓜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由於南瓜中澱粉含量高,容易飽腹,而且又富於營養;而且南瓜容易種植,產量很高,又易於儲藏,很多農家都會儲備大量南瓜以備饑荒。在代替主糧方面,其他任何一種蔬菜都無法與南瓜相比。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俗話說 “瓜菜半年糧”,正是所的這個道理。南瓜在荒年作用巨大,在各種文獻資料中常有記載。

乾隆《浙江通志》引《東陽縣誌》提到:“明萬曆末,應募諸士兵,從邊關遺種還,結實勝土瓜,一本可得十餘個,遂遍種之,山鄉尤勝,多者薦食外,以之飼豬,若切而幹之,如蒸萊法,可久貯御荒。”

民國《湖北通志》中說:“道光辛卯壬辰歲飢,此瓜結實獨繁,故濟民之功不淺。”

我父母小時候,家裡口糧不足,經常都是飽一頓飢一頓,就是南瓜苦苦支撐著一家人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奶奶經常用南瓜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如南瓜飯、南瓜疙瘩、南瓜餅、南瓜粥等,以南瓜為主要原料,兌上面粉或者豆子,既可以充飢,味道也十分鮮美。南瓜不僅果實可以食用,它的莖葉、嫩芽也是美味佳餚。

在那個饑荒的年代,它拯救了多少飢餓的人們;如今,在這物質極度豐富的日子裡,它又拯救了多少人的健康。

研究表明,南瓜含有維生素B、維生素C和鈣、澱粉、蛋白質、胡蘿蔔素、磷等成分,營養價值十分豐富。此外,南瓜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能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有幫助消化、治療便祕、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可以說,南瓜的渾身都是寶。

南瓜的這種平凡質樸的品格,不正像那些在普通崗位上日夜奮鬥的人嗎?他們走在人群中,毫不起眼,沒有前呼後擁,也沒有燈光閃耀,但是沒有他們的辛苦勞作,就沒有我們的衣食住行,沒有我們的日常生活。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其次,南瓜代表了堅毅厚重。

南瓜的生命力十分旺盛,房前屋後的空地,都可以用來種植南瓜。常言道:“宅前屋後多空地,稼嗇難成種南瓜。”

實際上,南瓜不僅僅生於宅前屋後。田頭地邊,山腳河旁,處處都可以栽種。在仲春時節,地角屋後,挖在地上挖下溝槽,施上土雜肥,播下種子,很快就會長出毛茸壯實的南瓜苗。南瓜天生抗病不畏蟲害,整個生長過程,基本不用農藥,幾乎不用過多理會它,最後就等著秋天收穫了。

在烈日酷暑時,南瓜藤葉卻愈發蓊鬱,生機勃勃;到了霜降,大地一片枯黃時,它依然在緩漫地生長。

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紅軍常以“紅米飯、南瓜湯”充飢,用劣質裝備克敵制勝,一碗普通的“南瓜湯”,讓紅軍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最終成功取得了勝利。

南瓜不是小家碧玉,也不是大家閨秀,而是一位粗壯的莊稼漢子,它不擇環境、不畏艱苦,用自己的堅毅與厚重,為人們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所需,守護著人們的生活。

清代葛虛存編寫的《清代名人軼事》記載:“初及門時,囊負南瓜二枚為贄,各重十餘斤。丁先生欣然受之,為烹瓜具飯焉。”相傳清代海鹽地區有個名人叫張芑堂,他想拜學者丁敬身為師,但由於家貧,無錢交納學費。他以兩個大南瓜為禮物,丁敬身於是當場烹瓜備飯,接受了他,這頓飯只有南瓜當菜,但師生們卻吃得津津有味。

後人有詩讚道:“金黃燦燦天雕琢,萬千寶藏地收穫。自古芑堂金瓜禮,任誰評來任誰說。”

我想,丁敬身之所以肯收張芑堂,也正是看重他有著南瓜一樣堅毅厚重的品格吧!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清代潘衍桐《寄慨》一詩云:“歲暮剖南瓜,瓜即卒歲資。顏色亦自好,中有子離離。來年子復子,依舊繞東籬。東籬有嫣花,非不美及時。一經秋霜來,零落辭故枝。瓜瓞慶綿綿,物類恆如斯。”

這首詩,帶著濃濃的閒適之情與鄉土氣息,同時也讚美了南瓜的品格。南瓜長在籬外園邊,與雜草為伴,不與百花爭豔,不與五穀爭寵,卻又年年繞籬,瓜瓞綿綿。

南瓜沒有華麗的外表,也沒有高貴的氣質,然而,它卻始終默默無聞地為人們奉獻著,為無數人提供了寶貴的口糧,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這樣的南瓜怎能讓人不愛?

筆者最後賦詩兩首,作為本文的結尾,以詠南瓜。

詠南瓜·其一

一藤翠葉掛枝椏,蜂舞蝶飛戲菜花。

走進叢中皆四散,卻瞥亂草臥南瓜。

詠南瓜·其二

大腹便便獨暗長,屋前地角是我家。

無人掛念無人問,荒饉人人把我誇。

南瓜:這種普通的作物,代表了兩種可貴的品格

參考資料:

1.南瓜產地小考,趙傳集

2.我國南瓜傳入與早期分佈考,程傑

3.中國南瓜救荒史,李昕升、王思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