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0大長河

1、尼羅河(長6670公里)是一條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與中非地區的剛果河以及西非地區的尼日爾河並列非洲最大的三個河流系統。尼羅河長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2007年雖有來自巴西的學者宣稱亞馬遜河長度更勝一籌,但尚未獲得全球地理學界的普遍認同。尼羅河有兩條主要的支流,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發源於埃塞俄比亞高原的青尼羅河是尼羅河下游大多數水和營養的來源,但是白尼羅河則是兩條支流中最長的。尼羅鱷居於此地。尼羅河這個詞來自於阿拉伯語,而阿拉伯語又來自於希臘語Νειλος,原意是河谷的意思。古埃及語中尼羅河的發音是iteru,意思是“大河”。在科普特語,尼羅河被稱為piaro或者phiaro,意思是“河流”,它也來源於古埃及名稱。

該河北流,經過坦桑尼亞、盧旺達和烏干達,從西邊注入非洲第一大湖維多利亞湖。尼羅河干流就源起該湖,稱維多利亞尼羅河。河流穿過基奧加湖和艾伯特湖,流出後稱艾伯特尼羅河,該河與索巴特河匯合後,稱白尼羅河。另一條源出中央埃塞俄比亞高地的青尼羅河與白尼羅河在蘇丹的喀土穆匯合,然後在達邁爾以北接納最後一條主要支流阿特巴拉河,稱尼羅河。尼羅河由此向西北繞了一個S形,經過三個瀑布後注入納塞爾水庫(湖)。河水出水庫經埃及首都進入尼羅河三角洲後,分成若干支流,最後注入地中海東端。

2、亞馬孫河(6400公里),位於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由於河流長度測量方法並無定論,亞馬遜河河長便有著多種不同的說法,其中之一即為常見的6400公里。亞馬遜河世界第2長河,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它的河流量達每秒21.9萬立方米,比其他3條大河尼羅河(非洲)、長江(中國)、密西西比河(美國)的總和還要大幾倍,大約相當於7條長江的流量,佔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積達691.5萬平方公里,佔南美州總面積的40%;支流的數超過1.5萬條。

該河流共有1.5萬條支流,分在南美洲大片土地上,流域面積幾乎大如整個澳大利亞。支流中,7條長逾1600公里;最長的是馬代拉河,長逾3200公里。亞馬遜流域的熱帶雨林大半位於巴西,面積約為印度兩倍,海拔不超過200米。亞馬遜河地勢平展,故受大西洋潮汐影響的河段,長達966公里,遠及奧比杜斯。河口在最寬的入海處大約有330公里,作為最後一條支流託坎廷斯河的下游的帕臘河有60公里寬,在河口帕臘河和亞馬孫河主河道之間有一個幾乎有丹麥一樣大的馬拉若島。漏斗狀的強潮河口,橫亙於巴西東北部,注入大西洋。是由亞馬孫河和託坎廷斯河這兩條不同水系的河口匯合而成的。徑流量大,湧潮洶湧。感潮河段長約1400多公里,口門處寬約300公里,古魯帕附近束狹至40公里左右。

世界10大長河

3、長江(6300餘公里)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00餘公里,比黃河長800餘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但尼羅河流域跨非洲9國,亞馬孫河流域跨南美洲7國,長江則為中國所獨有。長江干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數百條支流輻輳南北,延伸至貴州、甘肅、陝西、河南、廣西、廣東、浙江、福建8個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5。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過大運河匯入長江。

長江干流宜昌以上為上游,長4504公里,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其中直門達至宜賓稱金沙江,長3464公里。宜賓至宜昌河段習稱川江,長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為中游,長955公里,流域面積68萬平方公里。湖口以下為下游,長938公里,流域面積12萬平方公里。江蘇以下江段又稱揚子江。江陰以下河段江面逐步開闊,向入海口呈喇形狀開展,江陰附近水面寬僅一公里,而到入海口附近時江面寬達80公里。江口內外懸移質日日向下沉墊,河底推移質年年向外推動,以致發育成了長江三角洲。江口的崇明島,就是由長江泥砂堆集而成。這個島的出現,距今只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崇明島的南端的黃浦江,是長江的最後一條支流。

4、密西西比河(3767公里)是美國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長河。若以發源於美國北部的艾塔斯卡湖的上密西西比河為河源,全長3767公里。是北美洲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位於北美洲中南部。河流年均輸沙量4.95億噸。流域屬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通常以發源於美國西部落基山脈的密蘇里河支流紅石溪(RedRock)(位於蒙大拿州)為河源,則全長為6021公里,居世界河流的第4位;流域面積322萬平方公里,佔美國本土面積的4l%,覆蓋了東部和中部廣大地區。河口平均年徑流量為5800億立方米(包括阿查法拉亞河)。平均年輸沙量為3.12億噸。

密西西比河為北美洲河流之冠,與其主要支流加在一起按流域面積計算,是僅次於南美洲亞馬遜河和非洲剛果河,位居世界第三流域面積(約310萬平方公里)的大河。密西西比河作為高度工業化國家的中央河流大動脈,已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商業水道之一。這條曾經難以駕馭的河流流經北美大陸一些最肥沃的農田,如今已經由人類控制並加以利用。密西西比河有兩個旁支——東面的俄亥俄河和西面的密蘇里河。

世界10大長河

5、黃河(5464公里),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長河之一,中國第二長河。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6、鄂畢河(5410公里),上源為中國境內的額爾齊斯河,屬北冰洋水系。鄂畢河位於西伯利亞西部,是俄羅斯第三大河,也是世界上一條著名長河。發源於阿爾泰山的比亞河和卡通河在阿爾泰邊疆區的比斯克西南匯流形成鄂畢河,鄂畢河曲折向北流,最終向東注入北冰洋。鄂畢河長3650公里,以額爾齊斯河為源,河長5410公里。流域面積達297萬平方公里。流域是西西伯利亞的主要運輸通道,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每年上游約可通航190天,下游約可通航150天,許多貨物沿穿越北冰洋的北部海路進出,歷史上經濟較為發達。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準噶爾盆地北部。源出降水比較豐富的阿爾泰山脈西南坡富蘊縣境內,上源稱庫依爾特斯河,西流入哈薩克境內齋桑泊,下游匯入鄂畢河,是鄂畢河最大支流。幹流右岸有來自阿爾泰山地的卡依爾特斯河、克蘭河、布爾津、哈巴河等支流,水量豐富。從河源到中國邊境長546公里,到匯入鄂畢河為止全長2969公里。布爾津以下夏季可通航。

世界10大長河

7、瀾滄江(4909公里)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藏語拉楚,意思為“獐子河”。它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七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瀾滄江源出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西北,吉富山麓扎阿曲的谷湧曲,源自北面的一座叫“吉富山”(海拔5552米)的山頭下。主幹流總長度4909公里,其中國內長2139公里,瀾滄江流經青海、西藏和雲南三省,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出境成為老撾和緬甸的界河,後始稱湄公河。湄公河流經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國南海。

瀾滄江流域基本屬中國境內,河長2161 公里(含中緬邊界河段31公里),流域面積19萬平方公里,中國境內為16.74萬平方公里,中、緬、老國界處多年平均年徑流量760億立方米,其中中國境內為740億立方米。瀾滄江流域自北向南呈條帶狀,流域平均寬度約80公里。河道出青藏高原後,進入高山峽谷區,兩岸高山對峙,山峰高出水面3000多米,河谷窄狹坡陡,地勢十分險峻。出中國境後,河道方開闊平緩。瀾滄江流域氣溫由北向南遞增,垂直變化明顯,降水量也呈由北向南遞增趨勢,由400~1000 毫米增加到1000~3000毫米。

8、剛果河(4640公里)也稱為扎伊爾河(方言意思是"大河"),位置位於非洲中西部。全長約4640公里,流域面積約370萬平方公里,為非洲第二長河,僅次於尼羅河。上游盧阿拉巴河發源於扎伊爾沙巴高原,最遠源在贊比亞境內,叫謙比西河。北流出博約馬瀑布後始稱剛果河。幹流貫穿剛果盆地,呈一大弧形,兩次穿過赤道後注入大西洋,流經安哥拉、贊比亞、中非、喀麥隆、剛果(布)、剛果(金)等國,在剛(布)境內長達1000多公里。

剛果河流域擁有僅次於南美亞馬遜雨林的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面積為200萬平方公里,佔非洲熱帶雨林總面積的70%,佔全世界熱帶雨林總面積的25%,生物資源非常豐富。剛果河流域包括了剛果民主共和國幾乎全部的領土,剛果和中非共和國大部、贊比亞東部、安哥拉北部以及喀麥隆和坦桑尼亞的一部分領土。在這片廣闊的流域,密集的支流、副支流和小河分成許多河汊,構成一個扇形河道網。這些河流從周圍海拔270-460米的一片會聚的斜坡上流入一箇中央窪地,這個窪地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剛果河主要支流有烏班吉河、誇河和桑加河。剛果河自源頭至河口分上、中下很不相同的三段。上游的特點是多匯流、湖泊、瀑布和險灘;中游有7個大瀑布組成的瀑布群,稱為博約馬(舊稱斯坦利)瀑布;下游分成兩汊,形成一片廣闊的湖區,稱為馬萊博湖。

世界10大長河

9、勒拿河(4400公里),俄羅斯境內的河流之一,是流入北冰洋的三大西伯利亞河流之一(其他兩個是鄂畢河和葉尼塞河)。勒拿河發源於東南西伯利亞沿貝加爾湖西岸的大山之中,流往位於北冰洋拉普捷夫(Laptev)海濱的三角洲河口,全長4400公里(世界第9位),流域面積為249萬平方公里(世界第8位)。全年冰凍期較長。多數研究者認為勒拿河的名稱來自古鄂溫克語Elyu-Ene,意為大河。早在10世紀,中國遼國已派官員前往勒拿河地區考察。17世紀,俄羅斯帝國擴張到勒拿河流域,清代文獻將其稱為列拿河。1689年尼布楚條約清俄談判劃定東段邊界時,清朝曾提出以勒拿河為國界,以西歸俄國,以東歸清朝。但在條約中,則確定大致以外興安嶺為界。

勒拿河三角洲位於冰封荒原的龐大河系,發源於貝加爾湖附近,在俄羅斯的凍土帶分成150多條的水道。三角洲闊400公里,主要為溼地。三角洲的一部分已列作保護用途,稱為勒拿河三角洲野生生物保護區。在三角洲曾有猛獁象象牙出土。勒拿河同鄂畢河和葉尼塞河一起,都是西伯亞利中部向北流動的宏偉長河,勒拿河發源於貝加爾湖正北的山區,流經4393公里,進入拉普帖夫海和北冰洋。勒拿河是兩個不同區域的分界。西部是中西伯利亞高原,是濃密連綿的泰加林分佈區,一片由雲杉和松樹組成的荒野,最多的是落葉松。東部是雄偉的上揚斯克山、孫塔爾哈亞特山和切爾斯基山,生長著難以穿越的雪松林和松林,那裡的冬天是除南極洲之外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從勒拿河源頭沿河而下乘2小時的水上快艇可達80公里長的被稱為“勒拿柱”的地區。這些垂直的石灰岩懸崖,阻斷了連綿廣袤的森林。巖柱高183米,被侵蝕成迷人的形狀,類似於中世紀教堂的尖塔。繼續順流而下是下勒拿水電站,它靠河流巨大的水力發電。

10、黑龍江(4440公里),是流經蒙古、中國、俄羅斯的亞洲大河之一,位於亞洲東北部。中國古稱羽水、黑水、浴水、望建河、石裡罕水等,蒙語稱哈拉穆河,俄語稱阿穆爾河。黑龍江有南北兩源,以南源額爾古納河為河源,全長4440公里,在俄羅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注入鄂霍次克海峽。黑龍江總長度,自海拉爾河源起4440公里,中俄界河長3000公里,俄羅斯境內長1400多公里,流域面積185.6萬平方公里。其中中國境內流域面積89.1萬平方公里。幹流(自漠河縣西北部的洛古河村石勒喀河河口起)全長2821公里。是中國四大河流(包括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

黑龍江原為中國內河,僅次於長江、黃河,為第三大河流。清代,沙俄迫使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中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上中游被劃為中俄兩國界河。哈巴羅夫斯克(伯力)以下的下游由全部俄羅斯內河。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簽署最後邊界協定,將兩國國界以黑龍江為基本界限劃清。黑龍江流域廣闊,流域包括中國、俄羅斯、蒙古、朝鮮四國,15 個一級行政區,河源地區是蒙古草原地帶,中下游大部位於大小興安嶺林區的低山和平原地帶。流經內水力資源豐富,航運條件較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