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陶的履歷表,請查收!


館陶的履歷表,請查收!


春秋時(前841~前476年)為晉國冠氏邑。

戰國期間(前475~前221年)屬趙國。城(東古城,今屬山東省冠縣)西北七裡有陶丘,趙置館於其側,故名館陶。

秦(前221~前206年)並天下,行郡縣制,館陶屬東郡。


館陶的履歷表,請查收!


漢(前206~220年)承秦制。西漢平帝二年(2年)置館陶縣(另有研究證明,館陶建縣時間比這個更早約200年左右)。時郡、國並稱。至光武帝元年(25年)始設州、部,分全國為十三個刺史部(州)。館陶縣屬冀州部魏郡。


館陶的履歷表,請查收!


三國(220~265年)襲漢制。館陶縣屬魏地,歸司州部陽平郡,郡治館陶。

晉及十六國時(265~470年)仍為州、郡、縣三級制,館陶縣屬司州陽平郡。後趙(319~351年)徙陽平郡治於此。

南北朝時期(420~581年)仍承晉制。後魏,館陶縣屬司州部陽平郡。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置毛州,同治館陶。


館陶的履歷表,請查收!


隋(581~618年),初廢郡存州,後又廢州為郡。開皇(581~600年)初廢郡,置毛州,轄堂邑、博平、冠氏、臨清四縣。大業二年(606年)廢州,北遷四十里建縣治(北館陶、今屬山東省冠縣,另有一說為金代北遷)屬武陽郡。


館陶的履歷表,請查收!


唐(618~907年),州、郡之上增設道,始分全國為十個道。武德五年(622年)復置毛州,屬河北道。貞觀初(627年)廢州為縣,屬河北道魏郡。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改全國為十五個道。大曆七年(772年)析臨清縣南部置永濟縣,治所在張橋店今路橋村。

五代十國(907~960年)沿唐制,館陶縣仍屬河北道。


館陶的履歷表,請查收!


宋初廢道設路,路轄府、州,府、州轄縣。熙寧五年(1072年)降永濟為鎮,併入館陶,屬河北路大名府。

金承宋制,分所轄的北方為十九個路。館陶縣屬大名路大名府。


館陶的履歷表,請查收!


元(1279~1368年),全國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下設路、州、縣,館陶縣屬東平路。至元二年(1265年)改屬濮州,均隸屬山東省,這是館陶縣屬山東省之始。


館陶的履歷表,請查收!


明代(1368~1644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廢路存府、州。全國分統於十五個布政司,亦稱十五個省。洪武初(1368年)館陶縣歸山東省東昌府。弘治二年(1489年)升臨清為州,館陶縣屬臨清州。


館陶的履歷表,請查收!


清朝(1644~1911年),通稱為省,下為府、縣兩級。館陶縣屬東昌府。


館陶的履歷表,請查收!



民國元年(1912年),山東省廢府設道。館陶縣屬濟西道。民國3年(1914年),濟西道更為東臨道,館陶縣屬之。民國17年(1928年)廢道,各縣直屬山東省政府。民國25年(1936年),全省下設十二個行政區,館陶縣屬第六區。

民國26年(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11月館陶縣城淪陷。民國27年(1938年)5月15日,國民黨政府山東省第六區專員兼保安司令範築先領導的第十支隊收復館陶縣城。

民國27年(1938年)5月,館陶縣抗日政府成立,屬中共魯西北特委,後屬魯西北行政委員會領導。

民國28年(1939年)1月,成立魯西行政主任公署,館陶縣屬第三(魯西北)專署。2月,日軍第二次佔領館陶縣城。

民國29年(1940年)8月,館陶縣由魯西行署第三專署改屬冀南行署第三專署。

民國34年(1945年)11月,館陶縣由冀南行署第三專署改屬第一專署。

民國38年(1949年)8月,撤銷冀南行署(亦稱冀南區),館陶縣劃歸河北省邯鄲專區管轄。

1952年10月,館陶縣由河北省邯鄲專區劃歸山東省德州專區。

1953年1月,館陶縣由山東省德州專區劃歸山東省聊城專區。

1958年12月,撤銷館陶縣建制,併入冠縣。

1961年7月,恢復館陶縣,仍歸山東省聊城專區領導。

1965年1月,館陶縣由山東省聊城專區劃歸河北省邯鄲專區。

1968年1月,邯鄲專區改為邯鄲地區,館陶縣屬邯鄲地區。

1993年7月,邯鄲地、市合併稱邯鄲市,館陶縣歸屬邯鄲市管轄至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