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下午茶喝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每週喝上一兩次“下午茶”。當手指熟練地滑到外賣軟件的某一頁時,我忽然想起了與奶茶的初次相遇。

"

“今天的下午茶喝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每週喝上一兩次“下午茶”。當手指熟練地滑到外賣軟件的某一頁時,我忽然想起了與奶茶的初次相遇。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我長大的縣城很晚才出現“奶茶”的蹤跡。

那時我讀初中,學校旁邊悄然開了一家珍珠奶茶店。它只是個很小的門面,裡頭支著一個高聳的流水臺,臺子上放著一些我看不太懂的原料,在側邊的椅子上擱著一個碩大的鐵桶。

那時候,奶茶店不像現在這樣有著豐富的菜單,我們可選擇的就只有一項——珍珠奶茶。

"

“今天的下午茶喝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每週喝上一兩次“下午茶”。當手指熟練地滑到外賣軟件的某一頁時,我忽然想起了與奶茶的初次相遇。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我長大的縣城很晚才出現“奶茶”的蹤跡。

那時我讀初中,學校旁邊悄然開了一家珍珠奶茶店。它只是個很小的門面,裡頭支著一個高聳的流水臺,臺子上放著一些我看不太懂的原料,在側邊的椅子上擱著一個碩大的鐵桶。

那時候,奶茶店不像現在這樣有著豐富的菜單,我們可選擇的就只有一項——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它的製作流程十分簡單,甫一付好錢,店主就從臺子上抽出一個透明的塑料杯,然後挖上一小勺不知是什麼的“黑色物體”撣進杯底,再掄起鐵桶裡的大鐵勺將米色的液體灌滿杯子,最後放到封口機上,閘刀“咔嚓”一聲——齊活兒了。

珍珠奶茶一杯並不大,但價格卻比那時超市裡的飲料貴上2、3塊。而它的味道讓我至今都無法忘卻:直哄哄闖入味蕾的甜味兒、濃郁得令人垂涎的奶香味兒、還有凝膠質感的黑色珍珠。

雖然原料放到現在已不算講究,但在那時,一杯的香甜就能讓我回味好幾天。

"

“今天的下午茶喝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每週喝上一兩次“下午茶”。當手指熟練地滑到外賣軟件的某一頁時,我忽然想起了與奶茶的初次相遇。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我長大的縣城很晚才出現“奶茶”的蹤跡。

那時我讀初中,學校旁邊悄然開了一家珍珠奶茶店。它只是個很小的門面,裡頭支著一個高聳的流水臺,臺子上放著一些我看不太懂的原料,在側邊的椅子上擱著一個碩大的鐵桶。

那時候,奶茶店不像現在這樣有著豐富的菜單,我們可選擇的就只有一項——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它的製作流程十分簡單,甫一付好錢,店主就從臺子上抽出一個透明的塑料杯,然後挖上一小勺不知是什麼的“黑色物體”撣進杯底,再掄起鐵桶裡的大鐵勺將米色的液體灌滿杯子,最後放到封口機上,閘刀“咔嚓”一聲——齊活兒了。

珍珠奶茶一杯並不大,但價格卻比那時超市裡的飲料貴上2、3塊。而它的味道讓我至今都無法忘卻:直哄哄闖入味蕾的甜味兒、濃郁得令人垂涎的奶香味兒、還有凝膠質感的黑色珍珠。

雖然原料放到現在已不算講究,但在那時,一杯的香甜就能讓我回味好幾天。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如今,奶茶早已不稀奇。甚至它被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續命”神器,每天都要喝上一杯。

奶茶的種類也紛繁複雜,珍珠奶茶、港式奶茶、日式煎茶...我突然疑惑,它們何時而生,又從哪裡起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奶茶的前生今世。

公元前:茶與奶的誕生

奶茶最基礎的原料,便是牛奶與茶。

中國作為茶葉的原產地,有著悠久的飲茶歷史。雖開始時間尚不可考,但早在三國時期就曾有“密賜荼荈以代酒”的說法。這表示至少從那時,古人就將茶帶入了日常生活中。

"

“今天的下午茶喝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每週喝上一兩次“下午茶”。當手指熟練地滑到外賣軟件的某一頁時,我忽然想起了與奶茶的初次相遇。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我長大的縣城很晚才出現“奶茶”的蹤跡。

那時我讀初中,學校旁邊悄然開了一家珍珠奶茶店。它只是個很小的門面,裡頭支著一個高聳的流水臺,臺子上放著一些我看不太懂的原料,在側邊的椅子上擱著一個碩大的鐵桶。

那時候,奶茶店不像現在這樣有著豐富的菜單,我們可選擇的就只有一項——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它的製作流程十分簡單,甫一付好錢,店主就從臺子上抽出一個透明的塑料杯,然後挖上一小勺不知是什麼的“黑色物體”撣進杯底,再掄起鐵桶裡的大鐵勺將米色的液體灌滿杯子,最後放到封口機上,閘刀“咔嚓”一聲——齊活兒了。

珍珠奶茶一杯並不大,但價格卻比那時超市裡的飲料貴上2、3塊。而它的味道讓我至今都無法忘卻:直哄哄闖入味蕾的甜味兒、濃郁得令人垂涎的奶香味兒、還有凝膠質感的黑色珍珠。

雖然原料放到現在已不算講究,但在那時,一杯的香甜就能讓我回味好幾天。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如今,奶茶早已不稀奇。甚至它被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續命”神器,每天都要喝上一杯。

奶茶的種類也紛繁複雜,珍珠奶茶、港式奶茶、日式煎茶...我突然疑惑,它們何時而生,又從哪裡起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奶茶的前生今世。

公元前:茶與奶的誕生

奶茶最基礎的原料,便是牛奶與茶。

中國作為茶葉的原產地,有著悠久的飲茶歷史。雖開始時間尚不可考,但早在三國時期就曾有“密賜荼荈以代酒”的說法。這表示至少從那時,古人就將茶帶入了日常生活中。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到了唐朝,南方的飲茶之風逐漸刮到了北方,並隨著興盛的海外貿易被帶到了世界各地。

《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俠,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而奶與中原大地的相遇來得更早。

據歷史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引用畜乳。隨著遊牧民族的發展,乳品逐漸融入了草原地區百姓的日常生活。

當歷史的指針逐漸波向西漢,絲綢之路將河西走廊打通,乳品也從此邁入中原。

"

“今天的下午茶喝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每週喝上一兩次“下午茶”。當手指熟練地滑到外賣軟件的某一頁時,我忽然想起了與奶茶的初次相遇。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我長大的縣城很晚才出現“奶茶”的蹤跡。

那時我讀初中,學校旁邊悄然開了一家珍珠奶茶店。它只是個很小的門面,裡頭支著一個高聳的流水臺,臺子上放著一些我看不太懂的原料,在側邊的椅子上擱著一個碩大的鐵桶。

那時候,奶茶店不像現在這樣有著豐富的菜單,我們可選擇的就只有一項——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它的製作流程十分簡單,甫一付好錢,店主就從臺子上抽出一個透明的塑料杯,然後挖上一小勺不知是什麼的“黑色物體”撣進杯底,再掄起鐵桶裡的大鐵勺將米色的液體灌滿杯子,最後放到封口機上,閘刀“咔嚓”一聲——齊活兒了。

珍珠奶茶一杯並不大,但價格卻比那時超市裡的飲料貴上2、3塊。而它的味道讓我至今都無法忘卻:直哄哄闖入味蕾的甜味兒、濃郁得令人垂涎的奶香味兒、還有凝膠質感的黑色珍珠。

雖然原料放到現在已不算講究,但在那時,一杯的香甜就能讓我回味好幾天。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如今,奶茶早已不稀奇。甚至它被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續命”神器,每天都要喝上一杯。

奶茶的種類也紛繁複雜,珍珠奶茶、港式奶茶、日式煎茶...我突然疑惑,它們何時而生,又從哪裡起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奶茶的前生今世。

公元前:茶與奶的誕生

奶茶最基礎的原料,便是牛奶與茶。

中國作為茶葉的原產地,有著悠久的飲茶歷史。雖開始時間尚不可考,但早在三國時期就曾有“密賜荼荈以代酒”的說法。這表示至少從那時,古人就將茶帶入了日常生活中。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到了唐朝,南方的飲茶之風逐漸刮到了北方,並隨著興盛的海外貿易被帶到了世界各地。

《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俠,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而奶與中原大地的相遇來得更早。

據歷史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引用畜乳。隨著遊牧民族的發展,乳品逐漸融入了草原地區百姓的日常生活。

當歷史的指針逐漸波向西漢,絲綢之路將河西走廊打通,乳品也從此邁入中原。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來自遊牧民族的細膩——蒙古奶茶

古時,口味清淡的中原人雖嗜好“茶”,但被遊牧民族視為珍品的“奶”卻並未在漢人的飲食體系中佔據一席之地。是以要追溯“奶茶”在古中國的痕跡,還得看向蒙古。

"

“今天的下午茶喝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每週喝上一兩次“下午茶”。當手指熟練地滑到外賣軟件的某一頁時,我忽然想起了與奶茶的初次相遇。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我長大的縣城很晚才出現“奶茶”的蹤跡。

那時我讀初中,學校旁邊悄然開了一家珍珠奶茶店。它只是個很小的門面,裡頭支著一個高聳的流水臺,臺子上放著一些我看不太懂的原料,在側邊的椅子上擱著一個碩大的鐵桶。

那時候,奶茶店不像現在這樣有著豐富的菜單,我們可選擇的就只有一項——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它的製作流程十分簡單,甫一付好錢,店主就從臺子上抽出一個透明的塑料杯,然後挖上一小勺不知是什麼的“黑色物體”撣進杯底,再掄起鐵桶裡的大鐵勺將米色的液體灌滿杯子,最後放到封口機上,閘刀“咔嚓”一聲——齊活兒了。

珍珠奶茶一杯並不大,但價格卻比那時超市裡的飲料貴上2、3塊。而它的味道讓我至今都無法忘卻:直哄哄闖入味蕾的甜味兒、濃郁得令人垂涎的奶香味兒、還有凝膠質感的黑色珍珠。

雖然原料放到現在已不算講究,但在那時,一杯的香甜就能讓我回味好幾天。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如今,奶茶早已不稀奇。甚至它被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續命”神器,每天都要喝上一杯。

奶茶的種類也紛繁複雜,珍珠奶茶、港式奶茶、日式煎茶...我突然疑惑,它們何時而生,又從哪裡起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奶茶的前生今世。

公元前:茶與奶的誕生

奶茶最基礎的原料,便是牛奶與茶。

中國作為茶葉的原產地,有著悠久的飲茶歷史。雖開始時間尚不可考,但早在三國時期就曾有“密賜荼荈以代酒”的說法。這表示至少從那時,古人就將茶帶入了日常生活中。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到了唐朝,南方的飲茶之風逐漸刮到了北方,並隨著興盛的海外貿易被帶到了世界各地。

《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俠,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而奶與中原大地的相遇來得更早。

據歷史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引用畜乳。隨著遊牧民族的發展,乳品逐漸融入了草原地區百姓的日常生活。

當歷史的指針逐漸波向西漢,絲綢之路將河西走廊打通,乳品也從此邁入中原。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來自遊牧民族的細膩——蒙古奶茶

古時,口味清淡的中原人雖嗜好“茶”,但被遊牧民族視為珍品的“奶”卻並未在漢人的飲食體系中佔據一席之地。是以要追溯“奶茶”在古中國的痕跡,還得看向蒙古。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20年代,由忽思慧撰 《飲膳正要》中記錄過這樣一種烹茶方法:

“玉磨茶。上等紫筍五十斤,篩簡淨;蘇門炒米五十斤,篩簡淨,一同攪拌和勻,入玉磨內,磨之成茶。 ”

簡單來說, 就是將一種叫“紫筍”的茶與稻米分別炒熟後進行攪拌,加入石磨中磨成“茶湯”。雖然這一過程中並無“奶”的蹤跡,但已初具奶茶的雛形。

到了13世紀40年代,蒙古與吐蕃地區交流密集,也將藏族人民調和“酥油茶”的使用方法帶回了蒙古。

由此,鮮奶加茶湯的組合正式露面。而它的味道也不同於現在的“甜口”,那時的遊牧民族,就連奶茶也得是“鹹”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蒙古奶茶也有了一套烹飪流程:將原料備好後,得先煮茶,而後再添加炒米等鹹口的輔料,復煮片刻後再加入牛奶,待煮沸後便可盛出食用了。

"

“今天的下午茶喝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每週喝上一兩次“下午茶”。當手指熟練地滑到外賣軟件的某一頁時,我忽然想起了與奶茶的初次相遇。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我長大的縣城很晚才出現“奶茶”的蹤跡。

那時我讀初中,學校旁邊悄然開了一家珍珠奶茶店。它只是個很小的門面,裡頭支著一個高聳的流水臺,臺子上放著一些我看不太懂的原料,在側邊的椅子上擱著一個碩大的鐵桶。

那時候,奶茶店不像現在這樣有著豐富的菜單,我們可選擇的就只有一項——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它的製作流程十分簡單,甫一付好錢,店主就從臺子上抽出一個透明的塑料杯,然後挖上一小勺不知是什麼的“黑色物體”撣進杯底,再掄起鐵桶裡的大鐵勺將米色的液體灌滿杯子,最後放到封口機上,閘刀“咔嚓”一聲——齊活兒了。

珍珠奶茶一杯並不大,但價格卻比那時超市裡的飲料貴上2、3塊。而它的味道讓我至今都無法忘卻:直哄哄闖入味蕾的甜味兒、濃郁得令人垂涎的奶香味兒、還有凝膠質感的黑色珍珠。

雖然原料放到現在已不算講究,但在那時,一杯的香甜就能讓我回味好幾天。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如今,奶茶早已不稀奇。甚至它被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續命”神器,每天都要喝上一杯。

奶茶的種類也紛繁複雜,珍珠奶茶、港式奶茶、日式煎茶...我突然疑惑,它們何時而生,又從哪裡起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奶茶的前生今世。

公元前:茶與奶的誕生

奶茶最基礎的原料,便是牛奶與茶。

中國作為茶葉的原產地,有著悠久的飲茶歷史。雖開始時間尚不可考,但早在三國時期就曾有“密賜荼荈以代酒”的說法。這表示至少從那時,古人就將茶帶入了日常生活中。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到了唐朝,南方的飲茶之風逐漸刮到了北方,並隨著興盛的海外貿易被帶到了世界各地。

《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俠,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而奶與中原大地的相遇來得更早。

據歷史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引用畜乳。隨著遊牧民族的發展,乳品逐漸融入了草原地區百姓的日常生活。

當歷史的指針逐漸波向西漢,絲綢之路將河西走廊打通,乳品也從此邁入中原。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來自遊牧民族的細膩——蒙古奶茶

古時,口味清淡的中原人雖嗜好“茶”,但被遊牧民族視為珍品的“奶”卻並未在漢人的飲食體系中佔據一席之地。是以要追溯“奶茶”在古中國的痕跡,還得看向蒙古。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20年代,由忽思慧撰 《飲膳正要》中記錄過這樣一種烹茶方法:

“玉磨茶。上等紫筍五十斤,篩簡淨;蘇門炒米五十斤,篩簡淨,一同攪拌和勻,入玉磨內,磨之成茶。 ”

簡單來說, 就是將一種叫“紫筍”的茶與稻米分別炒熟後進行攪拌,加入石磨中磨成“茶湯”。雖然這一過程中並無“奶”的蹤跡,但已初具奶茶的雛形。

到了13世紀40年代,蒙古與吐蕃地區交流密集,也將藏族人民調和“酥油茶”的使用方法帶回了蒙古。

由此,鮮奶加茶湯的組合正式露面。而它的味道也不同於現在的“甜口”,那時的遊牧民族,就連奶茶也得是“鹹”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蒙古奶茶也有了一套烹飪流程:將原料備好後,得先煮茶,而後再添加炒米等鹹口的輔料,復煮片刻後再加入牛奶,待煮沸後便可盛出食用了。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680年-1840年:師從一派——荷蘭奶茶、英式奶茶、香港奶茶

關於這一派的奶茶的來源主要有兩種說法。

· 其一認為在荷蘭入侵印度時,將印度拉茶帶回了歐洲。但據考證,印度直到1780年才開始種植茶樹,而英式奶茶在1680年就已名躁歐洲,故此說法筆者認為並不可信。

· 其二則認為,17世紀時廣州官吏林智賢在香港石板街,首次將奶與茶調和用以招待荷蘭使節。而這獨特的飲品也被引入荷蘭,故有了“荷蘭奶茶”。

但無論荷蘭奶茶來源於何處,英式奶茶卻是實實在在從荷蘭奶茶演變而來。

"

“今天的下午茶喝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每週喝上一兩次“下午茶”。當手指熟練地滑到外賣軟件的某一頁時,我忽然想起了與奶茶的初次相遇。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我長大的縣城很晚才出現“奶茶”的蹤跡。

那時我讀初中,學校旁邊悄然開了一家珍珠奶茶店。它只是個很小的門面,裡頭支著一個高聳的流水臺,臺子上放著一些我看不太懂的原料,在側邊的椅子上擱著一個碩大的鐵桶。

那時候,奶茶店不像現在這樣有著豐富的菜單,我們可選擇的就只有一項——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它的製作流程十分簡單,甫一付好錢,店主就從臺子上抽出一個透明的塑料杯,然後挖上一小勺不知是什麼的“黑色物體”撣進杯底,再掄起鐵桶裡的大鐵勺將米色的液體灌滿杯子,最後放到封口機上,閘刀“咔嚓”一聲——齊活兒了。

珍珠奶茶一杯並不大,但價格卻比那時超市裡的飲料貴上2、3塊。而它的味道讓我至今都無法忘卻:直哄哄闖入味蕾的甜味兒、濃郁得令人垂涎的奶香味兒、還有凝膠質感的黑色珍珠。

雖然原料放到現在已不算講究,但在那時,一杯的香甜就能讓我回味好幾天。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如今,奶茶早已不稀奇。甚至它被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續命”神器,每天都要喝上一杯。

奶茶的種類也紛繁複雜,珍珠奶茶、港式奶茶、日式煎茶...我突然疑惑,它們何時而生,又從哪裡起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奶茶的前生今世。

公元前:茶與奶的誕生

奶茶最基礎的原料,便是牛奶與茶。

中國作為茶葉的原產地,有著悠久的飲茶歷史。雖開始時間尚不可考,但早在三國時期就曾有“密賜荼荈以代酒”的說法。這表示至少從那時,古人就將茶帶入了日常生活中。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到了唐朝,南方的飲茶之風逐漸刮到了北方,並隨著興盛的海外貿易被帶到了世界各地。

《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俠,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而奶與中原大地的相遇來得更早。

據歷史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引用畜乳。隨著遊牧民族的發展,乳品逐漸融入了草原地區百姓的日常生活。

當歷史的指針逐漸波向西漢,絲綢之路將河西走廊打通,乳品也從此邁入中原。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來自遊牧民族的細膩——蒙古奶茶

古時,口味清淡的中原人雖嗜好“茶”,但被遊牧民族視為珍品的“奶”卻並未在漢人的飲食體系中佔據一席之地。是以要追溯“奶茶”在古中國的痕跡,還得看向蒙古。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20年代,由忽思慧撰 《飲膳正要》中記錄過這樣一種烹茶方法:

“玉磨茶。上等紫筍五十斤,篩簡淨;蘇門炒米五十斤,篩簡淨,一同攪拌和勻,入玉磨內,磨之成茶。 ”

簡單來說, 就是將一種叫“紫筍”的茶與稻米分別炒熟後進行攪拌,加入石磨中磨成“茶湯”。雖然這一過程中並無“奶”的蹤跡,但已初具奶茶的雛形。

到了13世紀40年代,蒙古與吐蕃地區交流密集,也將藏族人民調和“酥油茶”的使用方法帶回了蒙古。

由此,鮮奶加茶湯的組合正式露面。而它的味道也不同於現在的“甜口”,那時的遊牧民族,就連奶茶也得是“鹹”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蒙古奶茶也有了一套烹飪流程:將原料備好後,得先煮茶,而後再添加炒米等鹹口的輔料,復煮片刻後再加入牛奶,待煮沸後便可盛出食用了。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680年-1840年:師從一派——荷蘭奶茶、英式奶茶、香港奶茶

關於這一派的奶茶的來源主要有兩種說法。

· 其一認為在荷蘭入侵印度時,將印度拉茶帶回了歐洲。但據考證,印度直到1780年才開始種植茶樹,而英式奶茶在1680年就已名躁歐洲,故此說法筆者認為並不可信。

· 其二則認為,17世紀時廣州官吏林智賢在香港石板街,首次將奶與茶調和用以招待荷蘭使節。而這獨特的飲品也被引入荷蘭,故有了“荷蘭奶茶”。

但無論荷蘭奶茶來源於何處,英式奶茶卻是實實在在從荷蘭奶茶演變而來。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680年,約克公爵夫人將荷蘭奶茶進一步升級,在原本簡單的奶與茶中又加入了砂糖,使奶茶的味道愈加醇厚香甜。而英式奶茶一經面世,便廣受素來嗜茶的英國人民喜好,迅速地將其納入每日的“下午茶”時間。

當港式奶茶再次出現在中國,時間已經到了1842年。那一年,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作為英國文化的重要印記,英國人也將"下午茶"帶到了這裡。

"

“今天的下午茶喝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每週喝上一兩次“下午茶”。當手指熟練地滑到外賣軟件的某一頁時,我忽然想起了與奶茶的初次相遇。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我長大的縣城很晚才出現“奶茶”的蹤跡。

那時我讀初中,學校旁邊悄然開了一家珍珠奶茶店。它只是個很小的門面,裡頭支著一個高聳的流水臺,臺子上放著一些我看不太懂的原料,在側邊的椅子上擱著一個碩大的鐵桶。

那時候,奶茶店不像現在這樣有著豐富的菜單,我們可選擇的就只有一項——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它的製作流程十分簡單,甫一付好錢,店主就從臺子上抽出一個透明的塑料杯,然後挖上一小勺不知是什麼的“黑色物體”撣進杯底,再掄起鐵桶裡的大鐵勺將米色的液體灌滿杯子,最後放到封口機上,閘刀“咔嚓”一聲——齊活兒了。

珍珠奶茶一杯並不大,但價格卻比那時超市裡的飲料貴上2、3塊。而它的味道讓我至今都無法忘卻:直哄哄闖入味蕾的甜味兒、濃郁得令人垂涎的奶香味兒、還有凝膠質感的黑色珍珠。

雖然原料放到現在已不算講究,但在那時,一杯的香甜就能讓我回味好幾天。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如今,奶茶早已不稀奇。甚至它被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續命”神器,每天都要喝上一杯。

奶茶的種類也紛繁複雜,珍珠奶茶、港式奶茶、日式煎茶...我突然疑惑,它們何時而生,又從哪裡起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奶茶的前生今世。

公元前:茶與奶的誕生

奶茶最基礎的原料,便是牛奶與茶。

中國作為茶葉的原產地,有著悠久的飲茶歷史。雖開始時間尚不可考,但早在三國時期就曾有“密賜荼荈以代酒”的說法。這表示至少從那時,古人就將茶帶入了日常生活中。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到了唐朝,南方的飲茶之風逐漸刮到了北方,並隨著興盛的海外貿易被帶到了世界各地。

《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俠,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而奶與中原大地的相遇來得更早。

據歷史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引用畜乳。隨著遊牧民族的發展,乳品逐漸融入了草原地區百姓的日常生活。

當歷史的指針逐漸波向西漢,絲綢之路將河西走廊打通,乳品也從此邁入中原。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來自遊牧民族的細膩——蒙古奶茶

古時,口味清淡的中原人雖嗜好“茶”,但被遊牧民族視為珍品的“奶”卻並未在漢人的飲食體系中佔據一席之地。是以要追溯“奶茶”在古中國的痕跡,還得看向蒙古。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20年代,由忽思慧撰 《飲膳正要》中記錄過這樣一種烹茶方法:

“玉磨茶。上等紫筍五十斤,篩簡淨;蘇門炒米五十斤,篩簡淨,一同攪拌和勻,入玉磨內,磨之成茶。 ”

簡單來說, 就是將一種叫“紫筍”的茶與稻米分別炒熟後進行攪拌,加入石磨中磨成“茶湯”。雖然這一過程中並無“奶”的蹤跡,但已初具奶茶的雛形。

到了13世紀40年代,蒙古與吐蕃地區交流密集,也將藏族人民調和“酥油茶”的使用方法帶回了蒙古。

由此,鮮奶加茶湯的組合正式露面。而它的味道也不同於現在的“甜口”,那時的遊牧民族,就連奶茶也得是“鹹”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蒙古奶茶也有了一套烹飪流程:將原料備好後,得先煮茶,而後再添加炒米等鹹口的輔料,復煮片刻後再加入牛奶,待煮沸後便可盛出食用了。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680年-1840年:師從一派——荷蘭奶茶、英式奶茶、香港奶茶

關於這一派的奶茶的來源主要有兩種說法。

· 其一認為在荷蘭入侵印度時,將印度拉茶帶回了歐洲。但據考證,印度直到1780年才開始種植茶樹,而英式奶茶在1680年就已名躁歐洲,故此說法筆者認為並不可信。

· 其二則認為,17世紀時廣州官吏林智賢在香港石板街,首次將奶與茶調和用以招待荷蘭使節。而這獨特的飲品也被引入荷蘭,故有了“荷蘭奶茶”。

但無論荷蘭奶茶來源於何處,英式奶茶卻是實實在在從荷蘭奶茶演變而來。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680年,約克公爵夫人將荷蘭奶茶進一步升級,在原本簡單的奶與茶中又加入了砂糖,使奶茶的味道愈加醇厚香甜。而英式奶茶一經面世,便廣受素來嗜茶的英國人民喜好,迅速地將其納入每日的“下午茶”時間。

當港式奶茶再次出現在中國,時間已經到了1842年。那一年,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作為英國文化的重要印記,英國人也將"下午茶"帶到了這裡。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而經過數年的本土化改造,鮮少再有人將英式奶茶與港式奶茶並提。而港式奶茶也重新打上了新的標籤——絲襪奶茶。

這並非表示奶茶用絲襪製成,而是在顏色上相近,且口感絲滑不膩口。

但做好一杯“絲襪奶茶”絕非易事。在製茶時,廚師需要將錫蘭紅茶放入一個布袋中衝煮,而茶葉的用量和烹煮的時間都需反覆實驗,絲毫的差錯都會影響最終的口感。

"

“今天的下午茶喝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每週喝上一兩次“下午茶”。當手指熟練地滑到外賣軟件的某一頁時,我忽然想起了與奶茶的初次相遇。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我長大的縣城很晚才出現“奶茶”的蹤跡。

那時我讀初中,學校旁邊悄然開了一家珍珠奶茶店。它只是個很小的門面,裡頭支著一個高聳的流水臺,臺子上放著一些我看不太懂的原料,在側邊的椅子上擱著一個碩大的鐵桶。

那時候,奶茶店不像現在這樣有著豐富的菜單,我們可選擇的就只有一項——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它的製作流程十分簡單,甫一付好錢,店主就從臺子上抽出一個透明的塑料杯,然後挖上一小勺不知是什麼的“黑色物體”撣進杯底,再掄起鐵桶裡的大鐵勺將米色的液體灌滿杯子,最後放到封口機上,閘刀“咔嚓”一聲——齊活兒了。

珍珠奶茶一杯並不大,但價格卻比那時超市裡的飲料貴上2、3塊。而它的味道讓我至今都無法忘卻:直哄哄闖入味蕾的甜味兒、濃郁得令人垂涎的奶香味兒、還有凝膠質感的黑色珍珠。

雖然原料放到現在已不算講究,但在那時,一杯的香甜就能讓我回味好幾天。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如今,奶茶早已不稀奇。甚至它被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續命”神器,每天都要喝上一杯。

奶茶的種類也紛繁複雜,珍珠奶茶、港式奶茶、日式煎茶...我突然疑惑,它們何時而生,又從哪裡起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奶茶的前生今世。

公元前:茶與奶的誕生

奶茶最基礎的原料,便是牛奶與茶。

中國作為茶葉的原產地,有著悠久的飲茶歷史。雖開始時間尚不可考,但早在三國時期就曾有“密賜荼荈以代酒”的說法。這表示至少從那時,古人就將茶帶入了日常生活中。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到了唐朝,南方的飲茶之風逐漸刮到了北方,並隨著興盛的海外貿易被帶到了世界各地。

《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俠,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而奶與中原大地的相遇來得更早。

據歷史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引用畜乳。隨著遊牧民族的發展,乳品逐漸融入了草原地區百姓的日常生活。

當歷史的指針逐漸波向西漢,絲綢之路將河西走廊打通,乳品也從此邁入中原。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來自遊牧民族的細膩——蒙古奶茶

古時,口味清淡的中原人雖嗜好“茶”,但被遊牧民族視為珍品的“奶”卻並未在漢人的飲食體系中佔據一席之地。是以要追溯“奶茶”在古中國的痕跡,還得看向蒙古。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20年代,由忽思慧撰 《飲膳正要》中記錄過這樣一種烹茶方法:

“玉磨茶。上等紫筍五十斤,篩簡淨;蘇門炒米五十斤,篩簡淨,一同攪拌和勻,入玉磨內,磨之成茶。 ”

簡單來說, 就是將一種叫“紫筍”的茶與稻米分別炒熟後進行攪拌,加入石磨中磨成“茶湯”。雖然這一過程中並無“奶”的蹤跡,但已初具奶茶的雛形。

到了13世紀40年代,蒙古與吐蕃地區交流密集,也將藏族人民調和“酥油茶”的使用方法帶回了蒙古。

由此,鮮奶加茶湯的組合正式露面。而它的味道也不同於現在的“甜口”,那時的遊牧民族,就連奶茶也得是“鹹”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蒙古奶茶也有了一套烹飪流程:將原料備好後,得先煮茶,而後再添加炒米等鹹口的輔料,復煮片刻後再加入牛奶,待煮沸後便可盛出食用了。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680年-1840年:師從一派——荷蘭奶茶、英式奶茶、香港奶茶

關於這一派的奶茶的來源主要有兩種說法。

· 其一認為在荷蘭入侵印度時,將印度拉茶帶回了歐洲。但據考證,印度直到1780年才開始種植茶樹,而英式奶茶在1680年就已名躁歐洲,故此說法筆者認為並不可信。

· 其二則認為,17世紀時廣州官吏林智賢在香港石板街,首次將奶與茶調和用以招待荷蘭使節。而這獨特的飲品也被引入荷蘭,故有了“荷蘭奶茶”。

但無論荷蘭奶茶來源於何處,英式奶茶卻是實實在在從荷蘭奶茶演變而來。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680年,約克公爵夫人將荷蘭奶茶進一步升級,在原本簡單的奶與茶中又加入了砂糖,使奶茶的味道愈加醇厚香甜。而英式奶茶一經面世,便廣受素來嗜茶的英國人民喜好,迅速地將其納入每日的“下午茶”時間。

當港式奶茶再次出現在中國,時間已經到了1842年。那一年,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作為英國文化的重要印記,英國人也將"下午茶"帶到了這裡。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而經過數年的本土化改造,鮮少再有人將英式奶茶與港式奶茶並提。而港式奶茶也重新打上了新的標籤——絲襪奶茶。

這並非表示奶茶用絲襪製成,而是在顏色上相近,且口感絲滑不膩口。

但做好一杯“絲襪奶茶”絕非易事。在製茶時,廚師需要將錫蘭紅茶放入一個布袋中衝煮,而茶葉的用量和烹煮的時間都需反覆實驗,絲毫的差錯都會影響最終的口感。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20世紀末——奶茶的華麗變身:臺灣奶茶

隨著全球經濟熱,英式奶茶被傳到了臺灣,但臺灣人民顯然不滿足於此。

1987年,臺灣“春水堂”對傳統奶茶進行了再次改造——將用薯粉制城的地方小吃“粉圓”加入奶茶。這也是如今我們常見的“珍珠奶茶”。

"

“今天的下午茶喝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每週喝上一兩次“下午茶”。當手指熟練地滑到外賣軟件的某一頁時,我忽然想起了與奶茶的初次相遇。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我長大的縣城很晚才出現“奶茶”的蹤跡。

那時我讀初中,學校旁邊悄然開了一家珍珠奶茶店。它只是個很小的門面,裡頭支著一個高聳的流水臺,臺子上放著一些我看不太懂的原料,在側邊的椅子上擱著一個碩大的鐵桶。

那時候,奶茶店不像現在這樣有著豐富的菜單,我們可選擇的就只有一項——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它的製作流程十分簡單,甫一付好錢,店主就從臺子上抽出一個透明的塑料杯,然後挖上一小勺不知是什麼的“黑色物體”撣進杯底,再掄起鐵桶裡的大鐵勺將米色的液體灌滿杯子,最後放到封口機上,閘刀“咔嚓”一聲——齊活兒了。

珍珠奶茶一杯並不大,但價格卻比那時超市裡的飲料貴上2、3塊。而它的味道讓我至今都無法忘卻:直哄哄闖入味蕾的甜味兒、濃郁得令人垂涎的奶香味兒、還有凝膠質感的黑色珍珠。

雖然原料放到現在已不算講究,但在那時,一杯的香甜就能讓我回味好幾天。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如今,奶茶早已不稀奇。甚至它被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續命”神器,每天都要喝上一杯。

奶茶的種類也紛繁複雜,珍珠奶茶、港式奶茶、日式煎茶...我突然疑惑,它們何時而生,又從哪裡起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奶茶的前生今世。

公元前:茶與奶的誕生

奶茶最基礎的原料,便是牛奶與茶。

中國作為茶葉的原產地,有著悠久的飲茶歷史。雖開始時間尚不可考,但早在三國時期就曾有“密賜荼荈以代酒”的說法。這表示至少從那時,古人就將茶帶入了日常生活中。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到了唐朝,南方的飲茶之風逐漸刮到了北方,並隨著興盛的海外貿易被帶到了世界各地。

《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俠,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而奶與中原大地的相遇來得更早。

據歷史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引用畜乳。隨著遊牧民族的發展,乳品逐漸融入了草原地區百姓的日常生活。

當歷史的指針逐漸波向西漢,絲綢之路將河西走廊打通,乳品也從此邁入中原。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來自遊牧民族的細膩——蒙古奶茶

古時,口味清淡的中原人雖嗜好“茶”,但被遊牧民族視為珍品的“奶”卻並未在漢人的飲食體系中佔據一席之地。是以要追溯“奶茶”在古中國的痕跡,還得看向蒙古。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20年代,由忽思慧撰 《飲膳正要》中記錄過這樣一種烹茶方法:

“玉磨茶。上等紫筍五十斤,篩簡淨;蘇門炒米五十斤,篩簡淨,一同攪拌和勻,入玉磨內,磨之成茶。 ”

簡單來說, 就是將一種叫“紫筍”的茶與稻米分別炒熟後進行攪拌,加入石磨中磨成“茶湯”。雖然這一過程中並無“奶”的蹤跡,但已初具奶茶的雛形。

到了13世紀40年代,蒙古與吐蕃地區交流密集,也將藏族人民調和“酥油茶”的使用方法帶回了蒙古。

由此,鮮奶加茶湯的組合正式露面。而它的味道也不同於現在的“甜口”,那時的遊牧民族,就連奶茶也得是“鹹”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蒙古奶茶也有了一套烹飪流程:將原料備好後,得先煮茶,而後再添加炒米等鹹口的輔料,復煮片刻後再加入牛奶,待煮沸後便可盛出食用了。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680年-1840年:師從一派——荷蘭奶茶、英式奶茶、香港奶茶

關於這一派的奶茶的來源主要有兩種說法。

· 其一認為在荷蘭入侵印度時,將印度拉茶帶回了歐洲。但據考證,印度直到1780年才開始種植茶樹,而英式奶茶在1680年就已名躁歐洲,故此說法筆者認為並不可信。

· 其二則認為,17世紀時廣州官吏林智賢在香港石板街,首次將奶與茶調和用以招待荷蘭使節。而這獨特的飲品也被引入荷蘭,故有了“荷蘭奶茶”。

但無論荷蘭奶茶來源於何處,英式奶茶卻是實實在在從荷蘭奶茶演變而來。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680年,約克公爵夫人將荷蘭奶茶進一步升級,在原本簡單的奶與茶中又加入了砂糖,使奶茶的味道愈加醇厚香甜。而英式奶茶一經面世,便廣受素來嗜茶的英國人民喜好,迅速地將其納入每日的“下午茶”時間。

當港式奶茶再次出現在中國,時間已經到了1842年。那一年,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作為英國文化的重要印記,英國人也將"下午茶"帶到了這裡。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而經過數年的本土化改造,鮮少再有人將英式奶茶與港式奶茶並提。而港式奶茶也重新打上了新的標籤——絲襪奶茶。

這並非表示奶茶用絲襪製成,而是在顏色上相近,且口感絲滑不膩口。

但做好一杯“絲襪奶茶”絕非易事。在製茶時,廚師需要將錫蘭紅茶放入一個布袋中衝煮,而茶葉的用量和烹煮的時間都需反覆實驗,絲毫的差錯都會影響最終的口感。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20世紀末——奶茶的華麗變身:臺灣奶茶

隨著全球經濟熱,英式奶茶被傳到了臺灣,但臺灣人民顯然不滿足於此。

1987年,臺灣“春水堂”對傳統奶茶進行了再次改造——將用薯粉制城的地方小吃“粉圓”加入奶茶。這也是如今我們常見的“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珍珠奶茶一經推出,便受到當地人的追捧。僅過了半年,它就站在了臺灣茶飲界的頂端。同時也引入了更為豐富的奶茶“配方”。

但除了逐漸壯大的“豪華輔料大軍”,臺灣奶茶也強調奶與茶在味道上的調和。

他們提出“手搖奶茶”的概念:奶茶不能提前做好,必須得現場手搖鮮奶與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奶茶的味道。

"

“今天的下午茶喝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每週喝上一兩次“下午茶”。當手指熟練地滑到外賣軟件的某一頁時,我忽然想起了與奶茶的初次相遇。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我長大的縣城很晚才出現“奶茶”的蹤跡。

那時我讀初中,學校旁邊悄然開了一家珍珠奶茶店。它只是個很小的門面,裡頭支著一個高聳的流水臺,臺子上放著一些我看不太懂的原料,在側邊的椅子上擱著一個碩大的鐵桶。

那時候,奶茶店不像現在這樣有著豐富的菜單,我們可選擇的就只有一項——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它的製作流程十分簡單,甫一付好錢,店主就從臺子上抽出一個透明的塑料杯,然後挖上一小勺不知是什麼的“黑色物體”撣進杯底,再掄起鐵桶裡的大鐵勺將米色的液體灌滿杯子,最後放到封口機上,閘刀“咔嚓”一聲——齊活兒了。

珍珠奶茶一杯並不大,但價格卻比那時超市裡的飲料貴上2、3塊。而它的味道讓我至今都無法忘卻:直哄哄闖入味蕾的甜味兒、濃郁得令人垂涎的奶香味兒、還有凝膠質感的黑色珍珠。

雖然原料放到現在已不算講究,但在那時,一杯的香甜就能讓我回味好幾天。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如今,奶茶早已不稀奇。甚至它被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續命”神器,每天都要喝上一杯。

奶茶的種類也紛繁複雜,珍珠奶茶、港式奶茶、日式煎茶...我突然疑惑,它們何時而生,又從哪裡起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奶茶的前生今世。

公元前:茶與奶的誕生

奶茶最基礎的原料,便是牛奶與茶。

中國作為茶葉的原產地,有著悠久的飲茶歷史。雖開始時間尚不可考,但早在三國時期就曾有“密賜荼荈以代酒”的說法。這表示至少從那時,古人就將茶帶入了日常生活中。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到了唐朝,南方的飲茶之風逐漸刮到了北方,並隨著興盛的海外貿易被帶到了世界各地。

《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俠,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而奶與中原大地的相遇來得更早。

據歷史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引用畜乳。隨著遊牧民族的發展,乳品逐漸融入了草原地區百姓的日常生活。

當歷史的指針逐漸波向西漢,絲綢之路將河西走廊打通,乳品也從此邁入中原。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來自遊牧民族的細膩——蒙古奶茶

古時,口味清淡的中原人雖嗜好“茶”,但被遊牧民族視為珍品的“奶”卻並未在漢人的飲食體系中佔據一席之地。是以要追溯“奶茶”在古中國的痕跡,還得看向蒙古。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20年代,由忽思慧撰 《飲膳正要》中記錄過這樣一種烹茶方法:

“玉磨茶。上等紫筍五十斤,篩簡淨;蘇門炒米五十斤,篩簡淨,一同攪拌和勻,入玉磨內,磨之成茶。 ”

簡單來說, 就是將一種叫“紫筍”的茶與稻米分別炒熟後進行攪拌,加入石磨中磨成“茶湯”。雖然這一過程中並無“奶”的蹤跡,但已初具奶茶的雛形。

到了13世紀40年代,蒙古與吐蕃地區交流密集,也將藏族人民調和“酥油茶”的使用方法帶回了蒙古。

由此,鮮奶加茶湯的組合正式露面。而它的味道也不同於現在的“甜口”,那時的遊牧民族,就連奶茶也得是“鹹”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蒙古奶茶也有了一套烹飪流程:將原料備好後,得先煮茶,而後再添加炒米等鹹口的輔料,復煮片刻後再加入牛奶,待煮沸後便可盛出食用了。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680年-1840年:師從一派——荷蘭奶茶、英式奶茶、香港奶茶

關於這一派的奶茶的來源主要有兩種說法。

· 其一認為在荷蘭入侵印度時,將印度拉茶帶回了歐洲。但據考證,印度直到1780年才開始種植茶樹,而英式奶茶在1680年就已名躁歐洲,故此說法筆者認為並不可信。

· 其二則認為,17世紀時廣州官吏林智賢在香港石板街,首次將奶與茶調和用以招待荷蘭使節。而這獨特的飲品也被引入荷蘭,故有了“荷蘭奶茶”。

但無論荷蘭奶茶來源於何處,英式奶茶卻是實實在在從荷蘭奶茶演變而來。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680年,約克公爵夫人將荷蘭奶茶進一步升級,在原本簡單的奶與茶中又加入了砂糖,使奶茶的味道愈加醇厚香甜。而英式奶茶一經面世,便廣受素來嗜茶的英國人民喜好,迅速地將其納入每日的“下午茶”時間。

當港式奶茶再次出現在中國,時間已經到了1842年。那一年,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作為英國文化的重要印記,英國人也將"下午茶"帶到了這裡。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而經過數年的本土化改造,鮮少再有人將英式奶茶與港式奶茶並提。而港式奶茶也重新打上了新的標籤——絲襪奶茶。

這並非表示奶茶用絲襪製成,而是在顏色上相近,且口感絲滑不膩口。

但做好一杯“絲襪奶茶”絕非易事。在製茶時,廚師需要將錫蘭紅茶放入一個布袋中衝煮,而茶葉的用量和烹煮的時間都需反覆實驗,絲毫的差錯都會影響最終的口感。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20世紀末——奶茶的華麗變身:臺灣奶茶

隨著全球經濟熱,英式奶茶被傳到了臺灣,但臺灣人民顯然不滿足於此。

1987年,臺灣“春水堂”對傳統奶茶進行了再次改造——將用薯粉制城的地方小吃“粉圓”加入奶茶。這也是如今我們常見的“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珍珠奶茶一經推出,便受到當地人的追捧。僅過了半年,它就站在了臺灣茶飲界的頂端。同時也引入了更為豐富的奶茶“配方”。

但除了逐漸壯大的“豪華輔料大軍”,臺灣奶茶也強調奶與茶在味道上的調和。

他們提出“手搖奶茶”的概念:奶茶不能提前做好,必須得現場手搖鮮奶與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奶茶的味道。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後記:當我們在喝奶茶時,我們在喝什麼

我是個喜歡喝奶茶的人,但奶茶的現狀使我感到困惑。

幾年來,各路奶茶甚囂塵上,它們將奶茶單價節節拉昇,兩三年間幾乎翻了一倍。

而曾經只要稍許等上片刻的奶茶,現在卻要付上長達1、2個小時的時間成本,更有甚者再花上幾倍的價格用一些特殊手段儘快拿到“奶茶”。

"

“今天的下午茶喝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每週喝上一兩次“下午茶”。當手指熟練地滑到外賣軟件的某一頁時,我忽然想起了與奶茶的初次相遇。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我長大的縣城很晚才出現“奶茶”的蹤跡。

那時我讀初中,學校旁邊悄然開了一家珍珠奶茶店。它只是個很小的門面,裡頭支著一個高聳的流水臺,臺子上放著一些我看不太懂的原料,在側邊的椅子上擱著一個碩大的鐵桶。

那時候,奶茶店不像現在這樣有著豐富的菜單,我們可選擇的就只有一項——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它的製作流程十分簡單,甫一付好錢,店主就從臺子上抽出一個透明的塑料杯,然後挖上一小勺不知是什麼的“黑色物體”撣進杯底,再掄起鐵桶裡的大鐵勺將米色的液體灌滿杯子,最後放到封口機上,閘刀“咔嚓”一聲——齊活兒了。

珍珠奶茶一杯並不大,但價格卻比那時超市裡的飲料貴上2、3塊。而它的味道讓我至今都無法忘卻:直哄哄闖入味蕾的甜味兒、濃郁得令人垂涎的奶香味兒、還有凝膠質感的黑色珍珠。

雖然原料放到現在已不算講究,但在那時,一杯的香甜就能讓我回味好幾天。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如今,奶茶早已不稀奇。甚至它被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續命”神器,每天都要喝上一杯。

奶茶的種類也紛繁複雜,珍珠奶茶、港式奶茶、日式煎茶...我突然疑惑,它們何時而生,又從哪裡起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奶茶的前生今世。

公元前:茶與奶的誕生

奶茶最基礎的原料,便是牛奶與茶。

中國作為茶葉的原產地,有著悠久的飲茶歷史。雖開始時間尚不可考,但早在三國時期就曾有“密賜荼荈以代酒”的說法。這表示至少從那時,古人就將茶帶入了日常生活中。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到了唐朝,南方的飲茶之風逐漸刮到了北方,並隨著興盛的海外貿易被帶到了世界各地。

《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俠,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而奶與中原大地的相遇來得更早。

據歷史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引用畜乳。隨著遊牧民族的發展,乳品逐漸融入了草原地區百姓的日常生活。

當歷史的指針逐漸波向西漢,絲綢之路將河西走廊打通,乳品也從此邁入中原。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來自遊牧民族的細膩——蒙古奶茶

古時,口味清淡的中原人雖嗜好“茶”,但被遊牧民族視為珍品的“奶”卻並未在漢人的飲食體系中佔據一席之地。是以要追溯“奶茶”在古中國的痕跡,還得看向蒙古。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20年代,由忽思慧撰 《飲膳正要》中記錄過這樣一種烹茶方法:

“玉磨茶。上等紫筍五十斤,篩簡淨;蘇門炒米五十斤,篩簡淨,一同攪拌和勻,入玉磨內,磨之成茶。 ”

簡單來說, 就是將一種叫“紫筍”的茶與稻米分別炒熟後進行攪拌,加入石磨中磨成“茶湯”。雖然這一過程中並無“奶”的蹤跡,但已初具奶茶的雛形。

到了13世紀40年代,蒙古與吐蕃地區交流密集,也將藏族人民調和“酥油茶”的使用方法帶回了蒙古。

由此,鮮奶加茶湯的組合正式露面。而它的味道也不同於現在的“甜口”,那時的遊牧民族,就連奶茶也得是“鹹”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蒙古奶茶也有了一套烹飪流程:將原料備好後,得先煮茶,而後再添加炒米等鹹口的輔料,復煮片刻後再加入牛奶,待煮沸後便可盛出食用了。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680年-1840年:師從一派——荷蘭奶茶、英式奶茶、香港奶茶

關於這一派的奶茶的來源主要有兩種說法。

· 其一認為在荷蘭入侵印度時,將印度拉茶帶回了歐洲。但據考證,印度直到1780年才開始種植茶樹,而英式奶茶在1680年就已名躁歐洲,故此說法筆者認為並不可信。

· 其二則認為,17世紀時廣州官吏林智賢在香港石板街,首次將奶與茶調和用以招待荷蘭使節。而這獨特的飲品也被引入荷蘭,故有了“荷蘭奶茶”。

但無論荷蘭奶茶來源於何處,英式奶茶卻是實實在在從荷蘭奶茶演變而來。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680年,約克公爵夫人將荷蘭奶茶進一步升級,在原本簡單的奶與茶中又加入了砂糖,使奶茶的味道愈加醇厚香甜。而英式奶茶一經面世,便廣受素來嗜茶的英國人民喜好,迅速地將其納入每日的“下午茶”時間。

當港式奶茶再次出現在中國,時間已經到了1842年。那一年,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作為英國文化的重要印記,英國人也將"下午茶"帶到了這裡。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而經過數年的本土化改造,鮮少再有人將英式奶茶與港式奶茶並提。而港式奶茶也重新打上了新的標籤——絲襪奶茶。

這並非表示奶茶用絲襪製成,而是在顏色上相近,且口感絲滑不膩口。

但做好一杯“絲襪奶茶”絕非易事。在製茶時,廚師需要將錫蘭紅茶放入一個布袋中衝煮,而茶葉的用量和烹煮的時間都需反覆實驗,絲毫的差錯都會影響最終的口感。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20世紀末——奶茶的華麗變身:臺灣奶茶

隨著全球經濟熱,英式奶茶被傳到了臺灣,但臺灣人民顯然不滿足於此。

1987年,臺灣“春水堂”對傳統奶茶進行了再次改造——將用薯粉制城的地方小吃“粉圓”加入奶茶。這也是如今我們常見的“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珍珠奶茶一經推出,便受到當地人的追捧。僅過了半年,它就站在了臺灣茶飲界的頂端。同時也引入了更為豐富的奶茶“配方”。

但除了逐漸壯大的“豪華輔料大軍”,臺灣奶茶也強調奶與茶在味道上的調和。

他們提出“手搖奶茶”的概念:奶茶不能提前做好,必須得現場手搖鮮奶與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奶茶的味道。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後記:當我們在喝奶茶時,我們在喝什麼

我是個喜歡喝奶茶的人,但奶茶的現狀使我感到困惑。

幾年來,各路奶茶甚囂塵上,它們將奶茶單價節節拉昇,兩三年間幾乎翻了一倍。

而曾經只要稍許等上片刻的奶茶,現在卻要付上長達1、2個小時的時間成本,更有甚者再花上幾倍的價格用一些特殊手段儘快拿到“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當看到排出幾十米長隊的店面時,看到風靡社交網絡的某種奶茶時,我不禁想問:我們喝奶茶只是為了一嘗它的味道嗎?

我想不是的。在大數據織成的密密麻麻的信息網上,奶茶似乎變成了一種另類的文化符號

它套上了華麗的外殼,隨時等待著在社交媒介下大展身手。當我們對這樣一杯奶茶心懷期待時,與其說是我們獲得了它,倒不如說是它獲得了一批虔誠的信徒。

我突然有些想念幾年前的奶茶了。它雖然粗糙,但至少它足夠坦誠。

"

“今天的下午茶喝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每週喝上一兩次“下午茶”。當手指熟練地滑到外賣軟件的某一頁時,我忽然想起了與奶茶的初次相遇。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我長大的縣城很晚才出現“奶茶”的蹤跡。

那時我讀初中,學校旁邊悄然開了一家珍珠奶茶店。它只是個很小的門面,裡頭支著一個高聳的流水臺,臺子上放著一些我看不太懂的原料,在側邊的椅子上擱著一個碩大的鐵桶。

那時候,奶茶店不像現在這樣有著豐富的菜單,我們可選擇的就只有一項——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它的製作流程十分簡單,甫一付好錢,店主就從臺子上抽出一個透明的塑料杯,然後挖上一小勺不知是什麼的“黑色物體”撣進杯底,再掄起鐵桶裡的大鐵勺將米色的液體灌滿杯子,最後放到封口機上,閘刀“咔嚓”一聲——齊活兒了。

珍珠奶茶一杯並不大,但價格卻比那時超市裡的飲料貴上2、3塊。而它的味道讓我至今都無法忘卻:直哄哄闖入味蕾的甜味兒、濃郁得令人垂涎的奶香味兒、還有凝膠質感的黑色珍珠。

雖然原料放到現在已不算講究,但在那時,一杯的香甜就能讓我回味好幾天。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如今,奶茶早已不稀奇。甚至它被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續命”神器,每天都要喝上一杯。

奶茶的種類也紛繁複雜,珍珠奶茶、港式奶茶、日式煎茶...我突然疑惑,它們何時而生,又從哪裡起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奶茶的前生今世。

公元前:茶與奶的誕生

奶茶最基礎的原料,便是牛奶與茶。

中國作為茶葉的原產地,有著悠久的飲茶歷史。雖開始時間尚不可考,但早在三國時期就曾有“密賜荼荈以代酒”的說法。這表示至少從那時,古人就將茶帶入了日常生活中。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到了唐朝,南方的飲茶之風逐漸刮到了北方,並隨著興盛的海外貿易被帶到了世界各地。

《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俠,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而奶與中原大地的相遇來得更早。

據歷史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引用畜乳。隨著遊牧民族的發展,乳品逐漸融入了草原地區百姓的日常生活。

當歷史的指針逐漸波向西漢,絲綢之路將河西走廊打通,乳品也從此邁入中原。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來自遊牧民族的細膩——蒙古奶茶

古時,口味清淡的中原人雖嗜好“茶”,但被遊牧民族視為珍品的“奶”卻並未在漢人的飲食體系中佔據一席之地。是以要追溯“奶茶”在古中國的痕跡,還得看向蒙古。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3世紀20年代,由忽思慧撰 《飲膳正要》中記錄過這樣一種烹茶方法:

“玉磨茶。上等紫筍五十斤,篩簡淨;蘇門炒米五十斤,篩簡淨,一同攪拌和勻,入玉磨內,磨之成茶。 ”

簡單來說, 就是將一種叫“紫筍”的茶與稻米分別炒熟後進行攪拌,加入石磨中磨成“茶湯”。雖然這一過程中並無“奶”的蹤跡,但已初具奶茶的雛形。

到了13世紀40年代,蒙古與吐蕃地區交流密集,也將藏族人民調和“酥油茶”的使用方法帶回了蒙古。

由此,鮮奶加茶湯的組合正式露面。而它的味道也不同於現在的“甜口”,那時的遊牧民族,就連奶茶也得是“鹹”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蒙古奶茶也有了一套烹飪流程:將原料備好後,得先煮茶,而後再添加炒米等鹹口的輔料,復煮片刻後再加入牛奶,待煮沸後便可盛出食用了。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680年-1840年:師從一派——荷蘭奶茶、英式奶茶、香港奶茶

關於這一派的奶茶的來源主要有兩種說法。

· 其一認為在荷蘭入侵印度時,將印度拉茶帶回了歐洲。但據考證,印度直到1780年才開始種植茶樹,而英式奶茶在1680年就已名躁歐洲,故此說法筆者認為並不可信。

· 其二則認為,17世紀時廣州官吏林智賢在香港石板街,首次將奶與茶調和用以招待荷蘭使節。而這獨特的飲品也被引入荷蘭,故有了“荷蘭奶茶”。

但無論荷蘭奶茶來源於何處,英式奶茶卻是實實在在從荷蘭奶茶演變而來。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1680年,約克公爵夫人將荷蘭奶茶進一步升級,在原本簡單的奶與茶中又加入了砂糖,使奶茶的味道愈加醇厚香甜。而英式奶茶一經面世,便廣受素來嗜茶的英國人民喜好,迅速地將其納入每日的“下午茶”時間。

當港式奶茶再次出現在中國,時間已經到了1842年。那一年,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作為英國文化的重要印記,英國人也將"下午茶"帶到了這裡。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而經過數年的本土化改造,鮮少再有人將英式奶茶與港式奶茶並提。而港式奶茶也重新打上了新的標籤——絲襪奶茶。

這並非表示奶茶用絲襪製成,而是在顏色上相近,且口感絲滑不膩口。

但做好一杯“絲襪奶茶”絕非易事。在製茶時,廚師需要將錫蘭紅茶放入一個布袋中衝煮,而茶葉的用量和烹煮的時間都需反覆實驗,絲毫的差錯都會影響最終的口感。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20世紀末——奶茶的華麗變身:臺灣奶茶

隨著全球經濟熱,英式奶茶被傳到了臺灣,但臺灣人民顯然不滿足於此。

1987年,臺灣“春水堂”對傳統奶茶進行了再次改造——將用薯粉制城的地方小吃“粉圓”加入奶茶。這也是如今我們常見的“珍珠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珍珠奶茶一經推出,便受到當地人的追捧。僅過了半年,它就站在了臺灣茶飲界的頂端。同時也引入了更為豐富的奶茶“配方”。

但除了逐漸壯大的“豪華輔料大軍”,臺灣奶茶也強調奶與茶在味道上的調和。

他們提出“手搖奶茶”的概念:奶茶不能提前做好,必須得現場手搖鮮奶與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奶茶的味道。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後記:當我們在喝奶茶時,我們在喝什麼

我是個喜歡喝奶茶的人,但奶茶的現狀使我感到困惑。

幾年來,各路奶茶甚囂塵上,它們將奶茶單價節節拉昇,兩三年間幾乎翻了一倍。

而曾經只要稍許等上片刻的奶茶,現在卻要付上長達1、2個小時的時間成本,更有甚者再花上幾倍的價格用一些特殊手段儘快拿到“奶茶”。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當看到排出幾十米長隊的店面時,看到風靡社交網絡的某種奶茶時,我不禁想問:我們喝奶茶只是為了一嘗它的味道嗎?

我想不是的。在大數據織成的密密麻麻的信息網上,奶茶似乎變成了一種另類的文化符號

它套上了華麗的外殼,隨時等待著在社交媒介下大展身手。當我們對這樣一杯奶茶心懷期待時,與其說是我們獲得了它,倒不如說是它獲得了一批虔誠的信徒。

我突然有些想念幾年前的奶茶了。它雖然粗糙,但至少它足夠坦誠。

奶茶的前生今世: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嗜奶茶如命

參考資料:

1.蔡志純.漫談蒙古族的飲茶文化[J].北方文物, 1994,(1).

2.陳高華.元代飲茶習俗 [J] . 歷史研究, 1994,(1).

3.陳德勝.英國對印度茶文化的影響

無論城市浮躁與否,總有些不著急的人,他們用心對待每一道食物的工序,賦予它們色香與口腹滋味兒。我有幸與其相遇,也想它們與更多人相逢。

關注我@不著急食記,我們一起探索食物裡的奧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