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搞清楚一點點有多賺錢,她在城隍廟蹲了3個小時

奶茶 時裝 美國 黃金 我是人物 2017-05-14

一直以來,我都有喝奶茶的習慣。從過去的奶茶工坊,貢茶到現在的一點點。

變的是不斷被改寫的年齡,不變的是對奶茶甜膩的熱愛。

第一杯一點點是在哪兒買的早忘了,口感不錯,服務也很好,不過,如今一點點留給所有人的印象好像早已不是什麼體驗,熱情,而是“賺錢”,“印鈔機”等等。

可一點點到底有多賺錢?除了一點點老闆自己,好像誰也不知道。

“一天的銷售應該好幾萬吧?”

“少說也有幾百杯吧?”

“你看他們門口天天都派對...”

“每次我拿到編號都已經是九十幾了”

我身邊幾乎所有的同事都用大概、可能、也許這種模稜兩可的口味回答了我這個問題。

為了接近事實的真相,我和另外一個小夥伴選擇週末,在城隍廟記錄下了一點點真實的客流情況。

為什麼選擇城隍廟?

1. 這裡有巨大的客流;

2. 這裡以年輕人為主的消費群;

3. 光城隍廟和亞細亞就有 15 家奶茶店 + 3 家一點點,可謂競爭慘烈;

為了搞清楚一點點有多賺錢,她在城隍廟蹲了3個小時

4. 剛好有家CoCo和一點點開在隔壁,方便我們觀察記錄。

為了搞清楚一點點有多賺錢,她在城隍廟蹲了3個小時

最後一點才是核心,

賺錢不賺錢,

只有比較才能更讓人信服,

而與CoCo比較,

才能顯示出一點點的江湖地位。

為了搞清楚一點點有多賺錢,她在城隍廟蹲了3個小時

畢竟CoCo在目前的奶茶市場佔有率最高,知名度也最大。

我們選取了3個時間點進行記錄,

分別是:

為了搞清楚一點點有多賺錢,她在城隍廟蹲了3個小時

11:00-12:00

這個時間段CoCo有 2 個店員( 1 個負責收銀, 1 個負責製作),一點點有 3 個( 1 個負責收銀, 2 個負責製作),記錄數據如下:

為了搞清楚一點點有多賺錢,她在城隍廟蹲了3個小時

因為中午並不是奶茶銷售的高峰期,從數據上看,CoCo的銷售杯數是一點點的 49 %,約一半左右。

為了搞清楚一點點有多賺錢,她在城隍廟蹲了3個小時

從上面的圖片可以看出,CoCo門口經常空無一人,而一點點門口雖算不上排隊,但一直人頭攢動。

再湊近一點看。

為了搞清楚一點點有多賺錢,她在城隍廟蹲了3個小時

好了,我們知道銷售數量,現在算下銷售收入。

首先,我們並不知道CoCo和一點點平均每杯單價是多少,所以只能按照大家日常消費的主要價格區間來核算收入。

假使按照每杯飲料均價 12 元計算,這一小時CoCo的大致收入: 468 元,一點點的大致收入是 948 元。

15:00-16:00

這個時間段CoCo有 4 個店員( 1 個負責收銀, 3 個負責製作),一點點有 5 個店員( 1 個負責收銀, 4 個負責製作),記錄數據如下。

為了搞清楚一點點有多賺錢,她在城隍廟蹲了3個小時

因為是奶茶銷售的高峰期,CoCo的銷量上升到了一點點的 56.8 %,這點很好理解,當一點點門口排長隊時,有一部分顧客會跑到CoCo購買。

為了搞清楚一點點有多賺錢,她在城隍廟蹲了3個小時

在我們觀察過程中,發現這樣的顧客很多,他們往往會跑到一點點門口,先詢問前面有幾人,再跑到CoCo家購買。基本上不存在先去CoCo家再去一點點的情況。

我認為這部分顧客可能單純就想買杯奶茶解渴,對品牌忠誠度並沒有那麼高。

其實這裡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亞細亞這家CoCo奶茶的製作速度非常慢,往往是一點點做了兩杯,CoCo才做一杯。

通常來說製作各大門店製作奶茶的速度都沒有太大差距,如果是CoCo的培訓體系沒有問題,那就是故意為之,造成顧客的排隊效應。

按照每杯飲料均價 12 元計算,這一小時CoCo的大致收入: 756 元,一點點的大致收入是 1332 元。

20:00-21:00

這個時間段CoCo有 2 個店員( 1 個負責收銀, 1 個負責製作),一點點有 3 個店員( 1 個負責收銀, 2 個負責製作),記錄數據如下。

為了搞清楚一點點有多賺錢,她在城隍廟蹲了3個小時

晚飯後的這一波也是奶茶的銷售黃金期,然鵝,一如中午的翻版,CoCo銷量僅為一點點的 54 %,妥妥的再次被一點點碾壓。

為了搞清楚一點點有多賺錢,她在城隍廟蹲了3個小時

▲CoCo門口再次出現了門可羅雀的情況。

按照每杯飲料均價 12 元計算,這一小時CoCo的大致收入: 492 元,一點點的大致收入是 912 元。

回到開頭的問題,一點點到底有多賺錢,看到這裡,你一定有了清楚的認知。

相信我用“碾壓”一詞並不過分。如果這家店的門面再大一點,能夠容納更多的奶茶製作員,相信CoCo和一點點的差距還會更大。

問題來了,為什麼一點點能碾壓CoCo?這是很多人所疑惑的。

大部分人在知道一點點的時候,這個品牌已經火遍寧波,所以最初的引爆點無從知曉。

為了搞清楚一點點有多賺錢,她在城隍廟蹲了3個小時

是因為口感?服務?體驗?我認為這些因素有,但不是關鍵。

一個品牌是否能突然引爆,很多時候和產品沒有關係,當然前提是產品不能太差。

《引爆點》這本書開篇就說道:

在引爆點之前,暇步士一直默默無聞,每年僅僅處在3萬雙的低水平線上。

引爆點就出現在 1994 年底至 1995 年初的某個時間點上。

1995 年,該公司共銷售了43 萬雙標準型暇步士鞋,第二年的銷售數字是這個數字的 4 倍,第三年要更高。暇步士重新成為美國男青年衣著打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不要管這些最先穿上暇步士的小青年們是什麼人,他們肯定不是在幫助暇步士促銷。

他們穿上這種鞋的原因只是因為沒有人願意穿。

接下來,這些年輕人對暇步士的喜好傳遞到兩位時裝設計師那裡,他們用暇步士來搭配出售其他高級時裝款式。

暇步士鞋僅僅是搭配著的附件。沒有任何人在著意推動暇步士鞋成為新潮。

但是,它卻真的成為了新潮。在這個過程中,暇步士鞋越過了某個點,然後潮流就被引爆了,它開始流行起來。

所以一點點的引爆絕對和產品質量有關,但最關鍵的一定是某些人的使用和傳播,導致了一點點的擴散。

這些人是誰,在哪裡?我不知道,只知道最初的這些人影響到了其他人,然後就被引爆了。

最後,我肯定你們想知道一點點全天銷售額到底是多少?這個我真沒辦法推算,如果知道的小夥伴可以在文末留言。

沒錯,我是一個為了研究一點點到底有多賺錢在城隍廟蹲了一天的人,我是寧波人物。

延伸閱讀:

放著好好的診所不開,非要花1.2億蓋醫院,這個寧波女人有點作

從240㎡到1600㎡,5倍的租金,他卻想還給書法一個尊嚴

當年兜裡只剩100,他用最笨辦法折騰自己,竟成了寧波玩具大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