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途中經過白沙山白沙湖,湖水是碧白分明的,山體是灰白相間的,如同濃淡的水墨,白色的沙從山上漫流下來,山湖交融,山上的這些白沙是從哪裡來的?不禁讓人驚歎造化之神奇。

"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途中經過白沙山白沙湖,湖水是碧白分明的,山體是灰白相間的,如同濃淡的水墨,白色的沙從山上漫流下來,山湖交融,山上的這些白沙是從哪裡來的?不禁讓人驚歎造化之神奇。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山路沿著山腳一路蜿蜒伸展,進到更深的群山裡。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龐大的雪山,那就是海拔7500多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車在喀拉庫勒湖邊停下,湖畔幾座牧人的氈房,幾匹悠閒的馬兒,還有零星的遊客。

湖水依舊是碧藍色,有風,沒能看到雪山的倒影。但突然出現了一群“臉基尼”般的蒙面舞者,都是帶著圍巾和墨鏡的年輕男女,隨著音樂響起,就在湖畔的平地上跳起了舞蹈。原來是文化下鄉的表演團隊,在為正式的演出進行彩排,他們出其不意地出現,還以為是年輕人在玩快閃。

"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途中經過白沙山白沙湖,湖水是碧白分明的,山體是灰白相間的,如同濃淡的水墨,白色的沙從山上漫流下來,山湖交融,山上的這些白沙是從哪裡來的?不禁讓人驚歎造化之神奇。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山路沿著山腳一路蜿蜒伸展,進到更深的群山裡。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龐大的雪山,那就是海拔7500多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車在喀拉庫勒湖邊停下,湖畔幾座牧人的氈房,幾匹悠閒的馬兒,還有零星的遊客。

湖水依舊是碧藍色,有風,沒能看到雪山的倒影。但突然出現了一群“臉基尼”般的蒙面舞者,都是帶著圍巾和墨鏡的年輕男女,隨著音樂響起,就在湖畔的平地上跳起了舞蹈。原來是文化下鄉的表演團隊,在為正式的演出進行彩排,他們出其不意地出現,還以為是年輕人在玩快閃。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遠處慕士塔格峰靜靜地聳立,白雲繚繞,天藍得純粹,音樂盪漾在耳邊,蒙面舞者們舞姿輕盈。內心某種情感此刻被激發,心頭驀然湧起了莫名的感動,是因為慕士塔格峰身上太古的莊嚴寂靜,還是耳畔音樂的共鳴?那一刻的震撼,真的是調動所有的感官之力,都無法形容。

"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途中經過白沙山白沙湖,湖水是碧白分明的,山體是灰白相間的,如同濃淡的水墨,白色的沙從山上漫流下來,山湖交融,山上的這些白沙是從哪裡來的?不禁讓人驚歎造化之神奇。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山路沿著山腳一路蜿蜒伸展,進到更深的群山裡。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龐大的雪山,那就是海拔7500多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車在喀拉庫勒湖邊停下,湖畔幾座牧人的氈房,幾匹悠閒的馬兒,還有零星的遊客。

湖水依舊是碧藍色,有風,沒能看到雪山的倒影。但突然出現了一群“臉基尼”般的蒙面舞者,都是帶著圍巾和墨鏡的年輕男女,隨著音樂響起,就在湖畔的平地上跳起了舞蹈。原來是文化下鄉的表演團隊,在為正式的演出進行彩排,他們出其不意地出現,還以為是年輕人在玩快閃。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遠處慕士塔格峰靜靜地聳立,白雲繚繞,天藍得純粹,音樂盪漾在耳邊,蒙面舞者們舞姿輕盈。內心某種情感此刻被激發,心頭驀然湧起了莫名的感動,是因為慕士塔格峰身上太古的莊嚴寂靜,還是耳畔音樂的共鳴?那一刻的震撼,真的是調動所有的感官之力,都無法形容。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途中經過白沙山白沙湖,湖水是碧白分明的,山體是灰白相間的,如同濃淡的水墨,白色的沙從山上漫流下來,山湖交融,山上的這些白沙是從哪裡來的?不禁讓人驚歎造化之神奇。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山路沿著山腳一路蜿蜒伸展,進到更深的群山裡。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龐大的雪山,那就是海拔7500多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車在喀拉庫勒湖邊停下,湖畔幾座牧人的氈房,幾匹悠閒的馬兒,還有零星的遊客。

湖水依舊是碧藍色,有風,沒能看到雪山的倒影。但突然出現了一群“臉基尼”般的蒙面舞者,都是帶著圍巾和墨鏡的年輕男女,隨著音樂響起,就在湖畔的平地上跳起了舞蹈。原來是文化下鄉的表演團隊,在為正式的演出進行彩排,他們出其不意地出現,還以為是年輕人在玩快閃。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遠處慕士塔格峰靜靜地聳立,白雲繚繞,天藍得純粹,音樂盪漾在耳邊,蒙面舞者們舞姿輕盈。內心某種情感此刻被激發,心頭驀然湧起了莫名的感動,是因為慕士塔格峰身上太古的莊嚴寂靜,還是耳畔音樂的共鳴?那一刻的震撼,真的是調動所有的感官之力,都無法形容。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途中經過白沙山白沙湖,湖水是碧白分明的,山體是灰白相間的,如同濃淡的水墨,白色的沙從山上漫流下來,山湖交融,山上的這些白沙是從哪裡來的?不禁讓人驚歎造化之神奇。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山路沿著山腳一路蜿蜒伸展,進到更深的群山裡。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龐大的雪山,那就是海拔7500多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車在喀拉庫勒湖邊停下,湖畔幾座牧人的氈房,幾匹悠閒的馬兒,還有零星的遊客。

湖水依舊是碧藍色,有風,沒能看到雪山的倒影。但突然出現了一群“臉基尼”般的蒙面舞者,都是帶著圍巾和墨鏡的年輕男女,隨著音樂響起,就在湖畔的平地上跳起了舞蹈。原來是文化下鄉的表演團隊,在為正式的演出進行彩排,他們出其不意地出現,還以為是年輕人在玩快閃。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遠處慕士塔格峰靜靜地聳立,白雲繚繞,天藍得純粹,音樂盪漾在耳邊,蒙面舞者們舞姿輕盈。內心某種情感此刻被激發,心頭驀然湧起了莫名的感動,是因為慕士塔格峰身上太古的莊嚴寂靜,還是耳畔音樂的共鳴?那一刻的震撼,真的是調動所有的感官之力,都無法形容。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慕士塔格峰實在是太高了,此後很久一段時間,我們好像都沒有走出它的視線。一扭頭,它還在注視著你,只是換了個角度。接著,其他的雪山又連上了,一路在雪山環繞之中,到了塔縣。此時夕陽西斜,餘暉映照遠近的雪山,慢慢塗上一層金色,路邊的油菜花開得正當時。

"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途中經過白沙山白沙湖,湖水是碧白分明的,山體是灰白相間的,如同濃淡的水墨,白色的沙從山上漫流下來,山湖交融,山上的這些白沙是從哪裡來的?不禁讓人驚歎造化之神奇。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山路沿著山腳一路蜿蜒伸展,進到更深的群山裡。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龐大的雪山,那就是海拔7500多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車在喀拉庫勒湖邊停下,湖畔幾座牧人的氈房,幾匹悠閒的馬兒,還有零星的遊客。

湖水依舊是碧藍色,有風,沒能看到雪山的倒影。但突然出現了一群“臉基尼”般的蒙面舞者,都是帶著圍巾和墨鏡的年輕男女,隨著音樂響起,就在湖畔的平地上跳起了舞蹈。原來是文化下鄉的表演團隊,在為正式的演出進行彩排,他們出其不意地出現,還以為是年輕人在玩快閃。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遠處慕士塔格峰靜靜地聳立,白雲繚繞,天藍得純粹,音樂盪漾在耳邊,蒙面舞者們舞姿輕盈。內心某種情感此刻被激發,心頭驀然湧起了莫名的感動,是因為慕士塔格峰身上太古的莊嚴寂靜,還是耳畔音樂的共鳴?那一刻的震撼,真的是調動所有的感官之力,都無法形容。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慕士塔格峰實在是太高了,此後很久一段時間,我們好像都沒有走出它的視線。一扭頭,它還在注視著你,只是換了個角度。接著,其他的雪山又連上了,一路在雪山環繞之中,到了塔縣。此時夕陽西斜,餘暉映照遠近的雪山,慢慢塗上一層金色,路邊的油菜花開得正當時。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全稱是塔什庫爾幹縣,維語是“石頭城”的意思。因在縣城北側有石砌的城堡而得名。如今城堡的遺蹟還在,高臺之上,只剩殘垣斷壁。景區的大屏幕上,播放著那部有名的電影《冰山上的來客》。

"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途中經過白沙山白沙湖,湖水是碧白分明的,山體是灰白相間的,如同濃淡的水墨,白色的沙從山上漫流下來,山湖交融,山上的這些白沙是從哪裡來的?不禁讓人驚歎造化之神奇。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山路沿著山腳一路蜿蜒伸展,進到更深的群山裡。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龐大的雪山,那就是海拔7500多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車在喀拉庫勒湖邊停下,湖畔幾座牧人的氈房,幾匹悠閒的馬兒,還有零星的遊客。

湖水依舊是碧藍色,有風,沒能看到雪山的倒影。但突然出現了一群“臉基尼”般的蒙面舞者,都是帶著圍巾和墨鏡的年輕男女,隨著音樂響起,就在湖畔的平地上跳起了舞蹈。原來是文化下鄉的表演團隊,在為正式的演出進行彩排,他們出其不意地出現,還以為是年輕人在玩快閃。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遠處慕士塔格峰靜靜地聳立,白雲繚繞,天藍得純粹,音樂盪漾在耳邊,蒙面舞者們舞姿輕盈。內心某種情感此刻被激發,心頭驀然湧起了莫名的感動,是因為慕士塔格峰身上太古的莊嚴寂靜,還是耳畔音樂的共鳴?那一刻的震撼,真的是調動所有的感官之力,都無法形容。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慕士塔格峰實在是太高了,此後很久一段時間,我們好像都沒有走出它的視線。一扭頭,它還在注視著你,只是換了個角度。接著,其他的雪山又連上了,一路在雪山環繞之中,到了塔縣。此時夕陽西斜,餘暉映照遠近的雪山,慢慢塗上一層金色,路邊的油菜花開得正當時。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全稱是塔什庫爾幹縣,維語是“石頭城”的意思。因在縣城北側有石砌的城堡而得名。如今城堡的遺蹟還在,高臺之上,只剩殘垣斷壁。景區的大屏幕上,播放著那部有名的電影《冰山上的來客》。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石頭城是古盤陀國的都城,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古代絲綢之路中道和南道的交匯點,喀什、莎車、英吉沙及葉城通往帕米爾高原的數條通道都在此地匯合。公元644年,玄奘法師從印度求往取經回國時,曾來到盤陀國。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也曾到此。漢代時,這裡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唐朝統一西域後,在此設蔥嶺守捉所。元朝初期,大興土木擴建城郭。光緒28年,清朝在此建立薄犁廳,對舊城堡進行了修補。

站在遺址上,遙想當年的旌旗獵獵,烽火煙塵,最宜發思古之幽情。想想腳下是絲綢之路的樞紐,是玄奘法師走過的地方,是馬可波羅走過的地方,歷史與現實在這裡交匯對望,這是多麼奇特的一刻啊!如今昔日繁華不再,英雄豪傑也不再,只有斷裂的城垛、遠處的雪山,靜默如初,在時光的輪轉中,悄然收藏了這裡的人事更迭,世事興衰。

"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途中經過白沙山白沙湖,湖水是碧白分明的,山體是灰白相間的,如同濃淡的水墨,白色的沙從山上漫流下來,山湖交融,山上的這些白沙是從哪裡來的?不禁讓人驚歎造化之神奇。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山路沿著山腳一路蜿蜒伸展,進到更深的群山裡。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龐大的雪山,那就是海拔7500多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車在喀拉庫勒湖邊停下,湖畔幾座牧人的氈房,幾匹悠閒的馬兒,還有零星的遊客。

湖水依舊是碧藍色,有風,沒能看到雪山的倒影。但突然出現了一群“臉基尼”般的蒙面舞者,都是帶著圍巾和墨鏡的年輕男女,隨著音樂響起,就在湖畔的平地上跳起了舞蹈。原來是文化下鄉的表演團隊,在為正式的演出進行彩排,他們出其不意地出現,還以為是年輕人在玩快閃。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遠處慕士塔格峰靜靜地聳立,白雲繚繞,天藍得純粹,音樂盪漾在耳邊,蒙面舞者們舞姿輕盈。內心某種情感此刻被激發,心頭驀然湧起了莫名的感動,是因為慕士塔格峰身上太古的莊嚴寂靜,還是耳畔音樂的共鳴?那一刻的震撼,真的是調動所有的感官之力,都無法形容。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慕士塔格峰實在是太高了,此後很久一段時間,我們好像都沒有走出它的視線。一扭頭,它還在注視著你,只是換了個角度。接著,其他的雪山又連上了,一路在雪山環繞之中,到了塔縣。此時夕陽西斜,餘暉映照遠近的雪山,慢慢塗上一層金色,路邊的油菜花開得正當時。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全稱是塔什庫爾幹縣,維語是“石頭城”的意思。因在縣城北側有石砌的城堡而得名。如今城堡的遺蹟還在,高臺之上,只剩殘垣斷壁。景區的大屏幕上,播放著那部有名的電影《冰山上的來客》。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石頭城是古盤陀國的都城,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古代絲綢之路中道和南道的交匯點,喀什、莎車、英吉沙及葉城通往帕米爾高原的數條通道都在此地匯合。公元644年,玄奘法師從印度求往取經回國時,曾來到盤陀國。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也曾到此。漢代時,這裡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唐朝統一西域後,在此設蔥嶺守捉所。元朝初期,大興土木擴建城郭。光緒28年,清朝在此建立薄犁廳,對舊城堡進行了修補。

站在遺址上,遙想當年的旌旗獵獵,烽火煙塵,最宜發思古之幽情。想想腳下是絲綢之路的樞紐,是玄奘法師走過的地方,是馬可波羅走過的地方,歷史與現實在這裡交匯對望,這是多麼奇特的一刻啊!如今昔日繁華不再,英雄豪傑也不再,只有斷裂的城垛、遠處的雪山,靜默如初,在時光的輪轉中,悄然收藏了這裡的人事更迭,世事興衰。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被稱作新疆最美的縣城,縣城不大,只有不到4萬人口。這裡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晚間去了附近一家巴基斯坦的工藝店,正遇上一幫內地遊客大采購,幾個巴基斯坦的小夥子漢語算不上流利,但跟客人討價還價,卻一點不含糊,門兒清。

縣城很安靜,據說這裡的塔吉克族人熱情好客,路不拾遺。縣城四周雪山圍繞,早晨和傍晚,陽光照亮山頂,雲影橫在山腰,讓人彷彿置身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

"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途中經過白沙山白沙湖,湖水是碧白分明的,山體是灰白相間的,如同濃淡的水墨,白色的沙從山上漫流下來,山湖交融,山上的這些白沙是從哪裡來的?不禁讓人驚歎造化之神奇。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山路沿著山腳一路蜿蜒伸展,進到更深的群山裡。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龐大的雪山,那就是海拔7500多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車在喀拉庫勒湖邊停下,湖畔幾座牧人的氈房,幾匹悠閒的馬兒,還有零星的遊客。

湖水依舊是碧藍色,有風,沒能看到雪山的倒影。但突然出現了一群“臉基尼”般的蒙面舞者,都是帶著圍巾和墨鏡的年輕男女,隨著音樂響起,就在湖畔的平地上跳起了舞蹈。原來是文化下鄉的表演團隊,在為正式的演出進行彩排,他們出其不意地出現,還以為是年輕人在玩快閃。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遠處慕士塔格峰靜靜地聳立,白雲繚繞,天藍得純粹,音樂盪漾在耳邊,蒙面舞者們舞姿輕盈。內心某種情感此刻被激發,心頭驀然湧起了莫名的感動,是因為慕士塔格峰身上太古的莊嚴寂靜,還是耳畔音樂的共鳴?那一刻的震撼,真的是調動所有的感官之力,都無法形容。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慕士塔格峰實在是太高了,此後很久一段時間,我們好像都沒有走出它的視線。一扭頭,它還在注視著你,只是換了個角度。接著,其他的雪山又連上了,一路在雪山環繞之中,到了塔縣。此時夕陽西斜,餘暉映照遠近的雪山,慢慢塗上一層金色,路邊的油菜花開得正當時。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全稱是塔什庫爾幹縣,維語是“石頭城”的意思。因在縣城北側有石砌的城堡而得名。如今城堡的遺蹟還在,高臺之上,只剩殘垣斷壁。景區的大屏幕上,播放著那部有名的電影《冰山上的來客》。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石頭城是古盤陀國的都城,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古代絲綢之路中道和南道的交匯點,喀什、莎車、英吉沙及葉城通往帕米爾高原的數條通道都在此地匯合。公元644年,玄奘法師從印度求往取經回國時,曾來到盤陀國。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也曾到此。漢代時,這裡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唐朝統一西域後,在此設蔥嶺守捉所。元朝初期,大興土木擴建城郭。光緒28年,清朝在此建立薄犁廳,對舊城堡進行了修補。

站在遺址上,遙想當年的旌旗獵獵,烽火煙塵,最宜發思古之幽情。想想腳下是絲綢之路的樞紐,是玄奘法師走過的地方,是馬可波羅走過的地方,歷史與現實在這裡交匯對望,這是多麼奇特的一刻啊!如今昔日繁華不再,英雄豪傑也不再,只有斷裂的城垛、遠處的雪山,靜默如初,在時光的輪轉中,悄然收藏了這裡的人事更迭,世事興衰。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被稱作新疆最美的縣城,縣城不大,只有不到4萬人口。這裡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晚間去了附近一家巴基斯坦的工藝店,正遇上一幫內地遊客大采購,幾個巴基斯坦的小夥子漢語算不上流利,但跟客人討價還價,卻一點不含糊,門兒清。

縣城很安靜,據說這裡的塔吉克族人熱情好客,路不拾遺。縣城四周雪山圍繞,早晨和傍晚,陽光照亮山頂,雲影橫在山腰,讓人彷彿置身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途中經過白沙山白沙湖,湖水是碧白分明的,山體是灰白相間的,如同濃淡的水墨,白色的沙從山上漫流下來,山湖交融,山上的這些白沙是從哪裡來的?不禁讓人驚歎造化之神奇。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山路沿著山腳一路蜿蜒伸展,進到更深的群山裡。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龐大的雪山,那就是海拔7500多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車在喀拉庫勒湖邊停下,湖畔幾座牧人的氈房,幾匹悠閒的馬兒,還有零星的遊客。

湖水依舊是碧藍色,有風,沒能看到雪山的倒影。但突然出現了一群“臉基尼”般的蒙面舞者,都是帶著圍巾和墨鏡的年輕男女,隨著音樂響起,就在湖畔的平地上跳起了舞蹈。原來是文化下鄉的表演團隊,在為正式的演出進行彩排,他們出其不意地出現,還以為是年輕人在玩快閃。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遠處慕士塔格峰靜靜地聳立,白雲繚繞,天藍得純粹,音樂盪漾在耳邊,蒙面舞者們舞姿輕盈。內心某種情感此刻被激發,心頭驀然湧起了莫名的感動,是因為慕士塔格峰身上太古的莊嚴寂靜,還是耳畔音樂的共鳴?那一刻的震撼,真的是調動所有的感官之力,都無法形容。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慕士塔格峰實在是太高了,此後很久一段時間,我們好像都沒有走出它的視線。一扭頭,它還在注視著你,只是換了個角度。接著,其他的雪山又連上了,一路在雪山環繞之中,到了塔縣。此時夕陽西斜,餘暉映照遠近的雪山,慢慢塗上一層金色,路邊的油菜花開得正當時。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全稱是塔什庫爾幹縣,維語是“石頭城”的意思。因在縣城北側有石砌的城堡而得名。如今城堡的遺蹟還在,高臺之上,只剩殘垣斷壁。景區的大屏幕上,播放著那部有名的電影《冰山上的來客》。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石頭城是古盤陀國的都城,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古代絲綢之路中道和南道的交匯點,喀什、莎車、英吉沙及葉城通往帕米爾高原的數條通道都在此地匯合。公元644年,玄奘法師從印度求往取經回國時,曾來到盤陀國。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也曾到此。漢代時,這裡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唐朝統一西域後,在此設蔥嶺守捉所。元朝初期,大興土木擴建城郭。光緒28年,清朝在此建立薄犁廳,對舊城堡進行了修補。

站在遺址上,遙想當年的旌旗獵獵,烽火煙塵,最宜發思古之幽情。想想腳下是絲綢之路的樞紐,是玄奘法師走過的地方,是馬可波羅走過的地方,歷史與現實在這裡交匯對望,這是多麼奇特的一刻啊!如今昔日繁華不再,英雄豪傑也不再,只有斷裂的城垛、遠處的雪山,靜默如初,在時光的輪轉中,悄然收藏了這裡的人事更迭,世事興衰。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被稱作新疆最美的縣城,縣城不大,只有不到4萬人口。這裡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晚間去了附近一家巴基斯坦的工藝店,正遇上一幫內地遊客大采購,幾個巴基斯坦的小夥子漢語算不上流利,但跟客人討價還價,卻一點不含糊,門兒清。

縣城很安靜,據說這裡的塔吉克族人熱情好客,路不拾遺。縣城四周雪山圍繞,早晨和傍晚,陽光照亮山頂,雲影橫在山腰,讓人彷彿置身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途中經過白沙山白沙湖,湖水是碧白分明的,山體是灰白相間的,如同濃淡的水墨,白色的沙從山上漫流下來,山湖交融,山上的這些白沙是從哪裡來的?不禁讓人驚歎造化之神奇。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山路沿著山腳一路蜿蜒伸展,進到更深的群山裡。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龐大的雪山,那就是海拔7500多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車在喀拉庫勒湖邊停下,湖畔幾座牧人的氈房,幾匹悠閒的馬兒,還有零星的遊客。

湖水依舊是碧藍色,有風,沒能看到雪山的倒影。但突然出現了一群“臉基尼”般的蒙面舞者,都是帶著圍巾和墨鏡的年輕男女,隨著音樂響起,就在湖畔的平地上跳起了舞蹈。原來是文化下鄉的表演團隊,在為正式的演出進行彩排,他們出其不意地出現,還以為是年輕人在玩快閃。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遠處慕士塔格峰靜靜地聳立,白雲繚繞,天藍得純粹,音樂盪漾在耳邊,蒙面舞者們舞姿輕盈。內心某種情感此刻被激發,心頭驀然湧起了莫名的感動,是因為慕士塔格峰身上太古的莊嚴寂靜,還是耳畔音樂的共鳴?那一刻的震撼,真的是調動所有的感官之力,都無法形容。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慕士塔格峰實在是太高了,此後很久一段時間,我們好像都沒有走出它的視線。一扭頭,它還在注視著你,只是換了個角度。接著,其他的雪山又連上了,一路在雪山環繞之中,到了塔縣。此時夕陽西斜,餘暉映照遠近的雪山,慢慢塗上一層金色,路邊的油菜花開得正當時。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全稱是塔什庫爾幹縣,維語是“石頭城”的意思。因在縣城北側有石砌的城堡而得名。如今城堡的遺蹟還在,高臺之上,只剩殘垣斷壁。景區的大屏幕上,播放著那部有名的電影《冰山上的來客》。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石頭城是古盤陀國的都城,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古代絲綢之路中道和南道的交匯點,喀什、莎車、英吉沙及葉城通往帕米爾高原的數條通道都在此地匯合。公元644年,玄奘法師從印度求往取經回國時,曾來到盤陀國。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也曾到此。漢代時,這裡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唐朝統一西域後,在此設蔥嶺守捉所。元朝初期,大興土木擴建城郭。光緒28年,清朝在此建立薄犁廳,對舊城堡進行了修補。

站在遺址上,遙想當年的旌旗獵獵,烽火煙塵,最宜發思古之幽情。想想腳下是絲綢之路的樞紐,是玄奘法師走過的地方,是馬可波羅走過的地方,歷史與現實在這裡交匯對望,這是多麼奇特的一刻啊!如今昔日繁華不再,英雄豪傑也不再,只有斷裂的城垛、遠處的雪山,靜默如初,在時光的輪轉中,悄然收藏了這裡的人事更迭,世事興衰。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被稱作新疆最美的縣城,縣城不大,只有不到4萬人口。這裡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晚間去了附近一家巴基斯坦的工藝店,正遇上一幫內地遊客大采購,幾個巴基斯坦的小夥子漢語算不上流利,但跟客人討價還價,卻一點不含糊,門兒清。

縣城很安靜,據說這裡的塔吉克族人熱情好客,路不拾遺。縣城四周雪山圍繞,早晨和傍晚,陽光照亮山頂,雲影橫在山腰,讓人彷彿置身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途中經過白沙山白沙湖,湖水是碧白分明的,山體是灰白相間的,如同濃淡的水墨,白色的沙從山上漫流下來,山湖交融,山上的這些白沙是從哪裡來的?不禁讓人驚歎造化之神奇。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山路沿著山腳一路蜿蜒伸展,進到更深的群山裡。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龐大的雪山,那就是海拔7500多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車在喀拉庫勒湖邊停下,湖畔幾座牧人的氈房,幾匹悠閒的馬兒,還有零星的遊客。

湖水依舊是碧藍色,有風,沒能看到雪山的倒影。但突然出現了一群“臉基尼”般的蒙面舞者,都是帶著圍巾和墨鏡的年輕男女,隨著音樂響起,就在湖畔的平地上跳起了舞蹈。原來是文化下鄉的表演團隊,在為正式的演出進行彩排,他們出其不意地出現,還以為是年輕人在玩快閃。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遠處慕士塔格峰靜靜地聳立,白雲繚繞,天藍得純粹,音樂盪漾在耳邊,蒙面舞者們舞姿輕盈。內心某種情感此刻被激發,心頭驀然湧起了莫名的感動,是因為慕士塔格峰身上太古的莊嚴寂靜,還是耳畔音樂的共鳴?那一刻的震撼,真的是調動所有的感官之力,都無法形容。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慕士塔格峰實在是太高了,此後很久一段時間,我們好像都沒有走出它的視線。一扭頭,它還在注視著你,只是換了個角度。接著,其他的雪山又連上了,一路在雪山環繞之中,到了塔縣。此時夕陽西斜,餘暉映照遠近的雪山,慢慢塗上一層金色,路邊的油菜花開得正當時。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全稱是塔什庫爾幹縣,維語是“石頭城”的意思。因在縣城北側有石砌的城堡而得名。如今城堡的遺蹟還在,高臺之上,只剩殘垣斷壁。景區的大屏幕上,播放著那部有名的電影《冰山上的來客》。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石頭城是古盤陀國的都城,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古代絲綢之路中道和南道的交匯點,喀什、莎車、英吉沙及葉城通往帕米爾高原的數條通道都在此地匯合。公元644年,玄奘法師從印度求往取經回國時,曾來到盤陀國。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也曾到此。漢代時,這裡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唐朝統一西域後,在此設蔥嶺守捉所。元朝初期,大興土木擴建城郭。光緒28年,清朝在此建立薄犁廳,對舊城堡進行了修補。

站在遺址上,遙想當年的旌旗獵獵,烽火煙塵,最宜發思古之幽情。想想腳下是絲綢之路的樞紐,是玄奘法師走過的地方,是馬可波羅走過的地方,歷史與現實在這裡交匯對望,這是多麼奇特的一刻啊!如今昔日繁華不再,英雄豪傑也不再,只有斷裂的城垛、遠處的雪山,靜默如初,在時光的輪轉中,悄然收藏了這裡的人事更迭,世事興衰。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被稱作新疆最美的縣城,縣城不大,只有不到4萬人口。這裡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晚間去了附近一家巴基斯坦的工藝店,正遇上一幫內地遊客大采購,幾個巴基斯坦的小夥子漢語算不上流利,但跟客人討價還價,卻一點不含糊,門兒清。

縣城很安靜,據說這裡的塔吉克族人熱情好客,路不拾遺。縣城四周雪山圍繞,早晨和傍晚,陽光照亮山頂,雲影橫在山腰,讓人彷彿置身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途中經過白沙山白沙湖,湖水是碧白分明的,山體是灰白相間的,如同濃淡的水墨,白色的沙從山上漫流下來,山湖交融,山上的這些白沙是從哪裡來的?不禁讓人驚歎造化之神奇。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山路沿著山腳一路蜿蜒伸展,進到更深的群山裡。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龐大的雪山,那就是海拔7500多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車在喀拉庫勒湖邊停下,湖畔幾座牧人的氈房,幾匹悠閒的馬兒,還有零星的遊客。

湖水依舊是碧藍色,有風,沒能看到雪山的倒影。但突然出現了一群“臉基尼”般的蒙面舞者,都是帶著圍巾和墨鏡的年輕男女,隨著音樂響起,就在湖畔的平地上跳起了舞蹈。原來是文化下鄉的表演團隊,在為正式的演出進行彩排,他們出其不意地出現,還以為是年輕人在玩快閃。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遠處慕士塔格峰靜靜地聳立,白雲繚繞,天藍得純粹,音樂盪漾在耳邊,蒙面舞者們舞姿輕盈。內心某種情感此刻被激發,心頭驀然湧起了莫名的感動,是因為慕士塔格峰身上太古的莊嚴寂靜,還是耳畔音樂的共鳴?那一刻的震撼,真的是調動所有的感官之力,都無法形容。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慕士塔格峰實在是太高了,此後很久一段時間,我們好像都沒有走出它的視線。一扭頭,它還在注視著你,只是換了個角度。接著,其他的雪山又連上了,一路在雪山環繞之中,到了塔縣。此時夕陽西斜,餘暉映照遠近的雪山,慢慢塗上一層金色,路邊的油菜花開得正當時。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全稱是塔什庫爾幹縣,維語是“石頭城”的意思。因在縣城北側有石砌的城堡而得名。如今城堡的遺蹟還在,高臺之上,只剩殘垣斷壁。景區的大屏幕上,播放著那部有名的電影《冰山上的來客》。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石頭城是古盤陀國的都城,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古代絲綢之路中道和南道的交匯點,喀什、莎車、英吉沙及葉城通往帕米爾高原的數條通道都在此地匯合。公元644年,玄奘法師從印度求往取經回國時,曾來到盤陀國。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也曾到此。漢代時,這裡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唐朝統一西域後,在此設蔥嶺守捉所。元朝初期,大興土木擴建城郭。光緒28年,清朝在此建立薄犁廳,對舊城堡進行了修補。

站在遺址上,遙想當年的旌旗獵獵,烽火煙塵,最宜發思古之幽情。想想腳下是絲綢之路的樞紐,是玄奘法師走過的地方,是馬可波羅走過的地方,歷史與現實在這裡交匯對望,這是多麼奇特的一刻啊!如今昔日繁華不再,英雄豪傑也不再,只有斷裂的城垛、遠處的雪山,靜默如初,在時光的輪轉中,悄然收藏了這裡的人事更迭,世事興衰。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被稱作新疆最美的縣城,縣城不大,只有不到4萬人口。這裡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晚間去了附近一家巴基斯坦的工藝店,正遇上一幫內地遊客大采購,幾個巴基斯坦的小夥子漢語算不上流利,但跟客人討價還價,卻一點不含糊,門兒清。

縣城很安靜,據說這裡的塔吉克族人熱情好客,路不拾遺。縣城四周雪山圍繞,早晨和傍晚,陽光照亮山頂,雲影橫在山腰,讓人彷彿置身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來去匆匆。這一路,看了N多的雪山,領略了新疆的大美,所願達成,也算是圓滿。

喀什也好,塔縣也罷,都是人生旅途中一期一會的相遇。

來日方長,就此別過。

只是不知道,他日若有緣再來,不知道在慕士塔格峰下,是否還會遇到蒙面的舞者,還有那份莫名的感動。

"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途中經過白沙山白沙湖,湖水是碧白分明的,山體是灰白相間的,如同濃淡的水墨,白色的沙從山上漫流下來,山湖交融,山上的這些白沙是從哪裡來的?不禁讓人驚歎造化之神奇。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山路沿著山腳一路蜿蜒伸展,進到更深的群山裡。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龐大的雪山,那就是海拔7500多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車在喀拉庫勒湖邊停下,湖畔幾座牧人的氈房,幾匹悠閒的馬兒,還有零星的遊客。

湖水依舊是碧藍色,有風,沒能看到雪山的倒影。但突然出現了一群“臉基尼”般的蒙面舞者,都是帶著圍巾和墨鏡的年輕男女,隨著音樂響起,就在湖畔的平地上跳起了舞蹈。原來是文化下鄉的表演團隊,在為正式的演出進行彩排,他們出其不意地出現,還以為是年輕人在玩快閃。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遠處慕士塔格峰靜靜地聳立,白雲繚繞,天藍得純粹,音樂盪漾在耳邊,蒙面舞者們舞姿輕盈。內心某種情感此刻被激發,心頭驀然湧起了莫名的感動,是因為慕士塔格峰身上太古的莊嚴寂靜,還是耳畔音樂的共鳴?那一刻的震撼,真的是調動所有的感官之力,都無法形容。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慕士塔格峰實在是太高了,此後很久一段時間,我們好像都沒有走出它的視線。一扭頭,它還在注視著你,只是換了個角度。接著,其他的雪山又連上了,一路在雪山環繞之中,到了塔縣。此時夕陽西斜,餘暉映照遠近的雪山,慢慢塗上一層金色,路邊的油菜花開得正當時。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全稱是塔什庫爾幹縣,維語是“石頭城”的意思。因在縣城北側有石砌的城堡而得名。如今城堡的遺蹟還在,高臺之上,只剩殘垣斷壁。景區的大屏幕上,播放著那部有名的電影《冰山上的來客》。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石頭城是古盤陀國的都城,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古代絲綢之路中道和南道的交匯點,喀什、莎車、英吉沙及葉城通往帕米爾高原的數條通道都在此地匯合。公元644年,玄奘法師從印度求往取經回國時,曾來到盤陀國。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也曾到此。漢代時,這裡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唐朝統一西域後,在此設蔥嶺守捉所。元朝初期,大興土木擴建城郭。光緒28年,清朝在此建立薄犁廳,對舊城堡進行了修補。

站在遺址上,遙想當年的旌旗獵獵,烽火煙塵,最宜發思古之幽情。想想腳下是絲綢之路的樞紐,是玄奘法師走過的地方,是馬可波羅走過的地方,歷史與現實在這裡交匯對望,這是多麼奇特的一刻啊!如今昔日繁華不再,英雄豪傑也不再,只有斷裂的城垛、遠處的雪山,靜默如初,在時光的輪轉中,悄然收藏了這裡的人事更迭,世事興衰。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被稱作新疆最美的縣城,縣城不大,只有不到4萬人口。這裡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晚間去了附近一家巴基斯坦的工藝店,正遇上一幫內地遊客大采購,幾個巴基斯坦的小夥子漢語算不上流利,但跟客人討價還價,卻一點不含糊,門兒清。

縣城很安靜,據說這裡的塔吉克族人熱情好客,路不拾遺。縣城四周雪山圍繞,早晨和傍晚,陽光照亮山頂,雲影橫在山腰,讓人彷彿置身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來去匆匆。這一路,看了N多的雪山,領略了新疆的大美,所願達成,也算是圓滿。

喀什也好,塔縣也罷,都是人生旅途中一期一會的相遇。

來日方長,就此別過。

只是不知道,他日若有緣再來,不知道在慕士塔格峰下,是否還會遇到蒙面的舞者,還有那份莫名的感動。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喀什,40天。沒想到這裡成了自己出差最久的一個地方。

也沒有想到,來去匆匆的塔縣兩天之行,也成為在喀什期間最為驚豔的旅程。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來喀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躲在援疆指揮部的住處整理材料。說是來了喀什,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假裝到了這裡,因為這40天很少有機會走出院子,更像是換了個地方寫稿子。

中間去疏勒、麥蓋提、英吉沙和疏附,都是當日往返來去匆匆,古城只去了一次。只在餐前飯後的閒暇,在院子裡走走,看看天上的流雲,或者跑到樓頂,拍拍晨曦中的雪山和日落時的餘暉,鳥瞰一下喀什的全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說起來單調得很。

但喀什待我並不薄。

在這個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空氣乾燥的地方,卻罕見地遇上了喀什的多雨季,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就來上一場。同事老高說我運氣好,因為他在這裡三年,幾乎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總歸按捺不住作為“老驢”那顆詩和遠方的心啊,看到遠處連綿的雪山,就想著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幹完活一定要去近距離地感受一下,也算不虛此行。

期間,也有朋友發來了獨庫公路開通的消息,不斷地吹風:一定要去看看啊。接著表哥恰好來新疆,一幫人自駕穿越獨庫公路,發了一堆美圖,赤裸裸地誘惑。而去過塔縣的老高則淡淡地說:塔縣才叫美,看過這裡,新疆其他地方的風光,也不算啥了。

總算、總算忙完了工作。於是在返程前擠出兩天時間,自費報團去了塔縣。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對於很多名勝來說,魅力更多地是在文字編織的意境裡。比如當年讀“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後來真正去了揚州見到二十四橋後引發的巨大落差,至今耿耿於懷。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但塔縣不是這樣,用聽景不如看景來形容,也許更合適。

車過疏附縣,拐彎進入帕米爾方向不久,車沿著山路一進群山,畫風就驟然陡變。

路沿著山谷中河床的邊緣蜿蜒曲折,河床寬闊,水跟河床的灰是一色。兩岸崇山峻嶺,土黃、褐色、紅色、青色的山體高高聳立,連綿不絕,剎那之間車和人就一下子變小了,感覺離著雲層和天際更近了。要知道,那些頂著雲漫著雲的雪山,雪線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有時候你覺得雲似乎要流下來,山間的冰川似乎也要向下奔流。而雪線以下的山體上,也遺留著昔日冰川融水沖刷過的痕跡,分明就是順著山勢的河床,那定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樣也是剎那之間,語言似乎也變得蒼白起來,因為你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眼前這景色:雄哉!奇哉!險哉!大哉!壯哉!都是,又都不是……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途中經過白沙山白沙湖,湖水是碧白分明的,山體是灰白相間的,如同濃淡的水墨,白色的沙從山上漫流下來,山湖交融,山上的這些白沙是從哪裡來的?不禁讓人驚歎造化之神奇。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山路沿著山腳一路蜿蜒伸展,進到更深的群山裡。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龐大的雪山,那就是海拔7500多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車在喀拉庫勒湖邊停下,湖畔幾座牧人的氈房,幾匹悠閒的馬兒,還有零星的遊客。

湖水依舊是碧藍色,有風,沒能看到雪山的倒影。但突然出現了一群“臉基尼”般的蒙面舞者,都是帶著圍巾和墨鏡的年輕男女,隨著音樂響起,就在湖畔的平地上跳起了舞蹈。原來是文化下鄉的表演團隊,在為正式的演出進行彩排,他們出其不意地出現,還以為是年輕人在玩快閃。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遠處慕士塔格峰靜靜地聳立,白雲繚繞,天藍得純粹,音樂盪漾在耳邊,蒙面舞者們舞姿輕盈。內心某種情感此刻被激發,心頭驀然湧起了莫名的感動,是因為慕士塔格峰身上太古的莊嚴寂靜,還是耳畔音樂的共鳴?那一刻的震撼,真的是調動所有的感官之力,都無法形容。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慕士塔格峰實在是太高了,此後很久一段時間,我們好像都沒有走出它的視線。一扭頭,它還在注視著你,只是換了個角度。接著,其他的雪山又連上了,一路在雪山環繞之中,到了塔縣。此時夕陽西斜,餘暉映照遠近的雪山,慢慢塗上一層金色,路邊的油菜花開得正當時。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全稱是塔什庫爾幹縣,維語是“石頭城”的意思。因在縣城北側有石砌的城堡而得名。如今城堡的遺蹟還在,高臺之上,只剩殘垣斷壁。景區的大屏幕上,播放著那部有名的電影《冰山上的來客》。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石頭城是古盤陀國的都城,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古代絲綢之路中道和南道的交匯點,喀什、莎車、英吉沙及葉城通往帕米爾高原的數條通道都在此地匯合。公元644年,玄奘法師從印度求往取經回國時,曾來到盤陀國。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也曾到此。漢代時,這裡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唐朝統一西域後,在此設蔥嶺守捉所。元朝初期,大興土木擴建城郭。光緒28年,清朝在此建立薄犁廳,對舊城堡進行了修補。

站在遺址上,遙想當年的旌旗獵獵,烽火煙塵,最宜發思古之幽情。想想腳下是絲綢之路的樞紐,是玄奘法師走過的地方,是馬可波羅走過的地方,歷史與現實在這裡交匯對望,這是多麼奇特的一刻啊!如今昔日繁華不再,英雄豪傑也不再,只有斷裂的城垛、遠處的雪山,靜默如初,在時光的輪轉中,悄然收藏了這裡的人事更迭,世事興衰。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塔縣被稱作新疆最美的縣城,縣城不大,只有不到4萬人口。這裡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晚間去了附近一家巴基斯坦的工藝店,正遇上一幫內地遊客大采購,幾個巴基斯坦的小夥子漢語算不上流利,但跟客人討價還價,卻一點不含糊,門兒清。

縣城很安靜,據說這裡的塔吉克族人熱情好客,路不拾遺。縣城四周雪山圍繞,早晨和傍晚,陽光照亮山頂,雲影橫在山腰,讓人彷彿置身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來去匆匆。這一路,看了N多的雪山,領略了新疆的大美,所願達成,也算是圓滿。

喀什也好,塔縣也罷,都是人生旅途中一期一會的相遇。

來日方長,就此別過。

只是不知道,他日若有緣再來,不知道在慕士塔格峰下,是否還會遇到蒙面的舞者,還有那份莫名的感動。

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在慕士塔格峰下,遇到一群“蒙面舞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溫濤)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佈,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