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垂叛逃引發北方劇變:前秦統戰顯成效,前燕佈局難迴天

​桓溫發動第三次北伐,遭到了迎頭痛擊,對手是以慕容垂為首的前燕帝國實力派。擊敗桓溫之後,慕容垂實力大增,逐漸獲得了與慕容評分庭抗禮的資格。

慕容垂不是慕容恪,在擁有了與慕容評分庭抗禮的資格後,他絕不會任由慕容評騎在自己頭上。而且當時皇叔一系的少壯勢力(以慕容恪、慕容垂的兒子為主)也已經成長了起來。這些少壯勢力更不會有慕容恪那種顧全大局的剋制力,他們紛紛出面,鼓動慕容垂與慕容評爭權奪利。

太宰恪之子楷及垂舅蘭建知之,以告垂曰:“先發制人,但除評及樂安王臧,餘無能為矣。”——《資治通鑑》·晉紀二十四

慕容垂叛逃引發北方劇變:前秦統戰顯成效,前燕佈局難迴天


因為慕容垂在史書中的形象較為正面,所以後世讀者在提起這件事的時候,總說慕容評得勢不饒人,對慕容垂節節進逼,慕容垂則是步步退讓。但在我看來:真實情形恐怕不會這麼簡單。

慕容垂與慕容評的矛盾激化,據說是因為慕容評想火併慕容垂,慕容垂不得已才被迫做出迴應。慕容評真有火併慕容垂的打算嗎?可信度極低,因為這都是慕容楷等人的說辭。

從事情的發展來看,在慕容垂順利逃往前秦帝國的過程中,慕容評顯然沒有火併慕容垂的勇氣。

從鄴城到秦國邊境,是一段極其漫長的路程,而且慕容垂一行人數眾多。此時的慕容垂已經坐實了“前燕帝國叛徒”的身份,如果慕容評真有火併慕容垂的勇氣,慕容垂顯然無法從容地離開前燕帝國。

慕容垂叛逃引發北方劇變:前秦統戰顯成效,前燕佈局難迴天


在與慕容評爭權奪利的過程中,慕容垂有兩種策略。

第一種策略是:尋找機會一舉擊殺慕容評(皇叔祖一系代表人物)、慕容臧(皇弟一系代表人物)、可足渾太后,直接奪取中央政府的控制權,成為前燕的新任執政官;

第二種策略是:尋找一塊可控的軍政要地,與慕容評、慕容臧、可足渾太后分庭抗禮,再尋機打敗他們。

第一種策略風險太大,所以慕容垂的首選是第二種策略。

慕容垂最初計劃先割據東北,以東北為基地與慕容評爭奪中央政府控制權。因為慕容評在史書中作為反面人物出現,而慕容垂在史書中則作為正面人物出現。所以在說到慕容垂的割據計劃時,史書通常總是含糊其詞的。

十一月,辛亥朔,垂請畋於大陸,因微服出鄴,將趨龍城。——《資治通鑑》·晉紀二十四

史書上說,慕容垂最初的計劃是逃到龍城躲避慕容評。可問題是:如果慕容評真打算除掉慕容垂,慕容垂就算跑到龍城又有什麼用呢?因為龍城也是前燕帝國的領土。

慕容垂叛逃引發北方劇變:前秦統戰顯成效,前燕佈局難迴天


慕容垂之所以會跑到龍城,顯然是存著“割據東北,對抗中央”的心思。接下來的計劃,可能就是以東北為根基,慢慢和中央政府抗衡。這並不是什麼新鮮招數,早在慕容皝時代,他的弟弟慕容仁和慕容昭就有過“割據遼東,對抗中央”的舉動。但慕容垂被自己的兒子慕容麟出賣,這個計劃顯然無法繼續進行。

至邯鄲,少子麟,素不為垂所愛,逃還告狀,垂左右多亡叛。——《資治通鑑》·晉紀二十四

慕容垂剛到范陽,慕容評派出的追兵就趕到了。雖然追兵並沒有進攻慕容垂,但慕容垂知道自己分裂前燕帝國的計劃已經敗露,如果繼續按原計劃行事,就會讓慕容評處處佔據先機。

萬般無奈之下,慕容垂只得再度潛回鄴城。因為慕容垂在史書中是作為正面人物出現的,所以對於慕容垂潛回鄴城的舉動,史書也總是含糊其辭。

會日暮,令謂垂曰:“本欲保東都以自全,今事已洩,謀不及設。秦主方招延英傑,不如往歸之。”垂曰:“今日之計,舍此安之!”乃散騎滅跡,傍南山復還鄴,隱於趙之顯原陵。——《資治通鑑》·晉紀二十四

此時,慕容垂的叛逃行為已經完全暴露,他已經失去了繼續在前燕帝國為臣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來看,慕容垂潛回鄴城的目的應該是執行第二種策略,背水一戰。只要能夠尋機殺死慕容評等人,就可以打個翻身仗,一舉控制中央政府,但這個計劃最終被臨時取消。

慕容垂叛逃引發北方劇變:前秦統戰顯成效,前燕佈局難迴天


慕容垂之所以會臨時取消這個計劃,是因為他忽然發現:慕容評已做好了一系列應對措施。通過慕容麟的告密,慕容評已經知道了慕容垂試圖分裂帝國的消息。但慕容評派人在范陽把慕容垂逼得不敢繼續北上之後,就再也沒有采取任何積極措施,這一切顯然不正常。

當慕容垂潛回鄴城之後,肯定會發現:整個鄴城早已處於一種不設防的狀態之中。以至慕容垂的兒子慕容令認為:現在動手,一定可以輕易殺掉慕容評,進而一舉控制鄴城。

世子令言於垂曰:“太傅忌賢疾能,構事以來,人尤忿恨。今鄴城之中,莫知尊處,如嬰兒之思母,夷、夏同之。若順眾心,襲其無備,取之如指掌耳。事定之後,革弊簡能,大匡朝政,以輔主上,安國存家,功之大者也。今日之便,誠不可失,願給騎數人,足以辦之。”——《資治通鑑》·晉紀二十四

但慕容垂畢竟老到,在這種靜悄悄的假象背後,他發現了無可抑制的殺機。所以慕容垂臨時改變主意,取消了擊殺慕容評控制中央政府的計劃。

當時的鄴城真是不設防狀態嗎?顯然不可能。因為慕容垂和慕容楷已經發動了叛亂,打算北上分裂帝國,這是前燕帝國中央政府已經掌握的情報。現在這兩人不知所蹤,前燕帝國一定會處於一級戰備狀態。

雖然慕容評的追兵沒有嚮慕容垂髮起進攻,但不代表慕容評會對慕容垂放鬆警惕。在發現慕容垂叛亂之後,慕容評肯定會立刻監視、控制與慕容垂利益相關的人,防止他們勾結慕容垂在各地輕舉妄動。

接下來就是查找慕容垂一行人的下落,防止他們搞突然襲擊。但從慕容垂一行人進入鄴城的過程來看,似乎順利得有些異常。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慕容垂投降前秦,是走投無路的選擇,絕不是步步退縮的結果。而從始到終,我們也看不到慕容評有任何試圖火併慕容垂的舉動。

慕容垂叛逃引發北方劇變:前秦統戰顯成效,前燕佈局難迴天


總結一下:在慕容垂決定出逃龍城(分裂前燕帝國)的時候,他就已經成為了前燕帝國的叛徒。

如果慕容評真有火併慕容垂的勇氣,慕容垂肯定是無路可逃的。從范陽返回鄴城,再從鄴城逃到燕秦邊境,這是一段非常漫長的路程。如果慕容評以首席執政官的身份向全國發布通輯令,慕容垂一行人也許最終還能逃離前燕帝國,但註定是一步一個坎。

但慕容評並沒有這樣做,他只是步步設防,網開一面地讓慕容垂逃出生天。

慕容評之所以會這麼做,絕不是因為他有多善良,而是因為慕容垂剛剛挫敗桓溫,影響力如日中天,此時與慕容垂火併,慕容評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如果能不動刀兵地趕走慕容垂,豈不是更好?

在慕容垂出逃的事件中,慕容垂並沒有受到什麼迫害,只是他爭權奪利失敗的結果。但慕容垂出逃的影響卻是極深的。

史書只是反覆強調:慕容垂出逃,使得前燕帝國損失了一位優秀的統帥。可實際上,慕容垂出逃的政治影響,遠勝于軍事影響。

慕容垂是前燕帝國極具影響力的人物,如果他選擇與前秦帝國合作,肯定會對前燕帝國產生重大影響。因為在前燕帝國,與慕容垂利益相關的豪門士族實在是太多了。如果他們都受到慕容垂的影響,弱化對前秦帝國的反抗情緒,那對於整個前燕帝國而言,都將是滅頂之災。這也就是王猛打敗慕容評之後,前燕帝國瞬間崩潰的重要原因。

慕容垂叛逃之後,以慕容評為首的前燕帝國執政階層也開始大肆拉攏豪門士族,以期獲得更多支持,但為時已晚。

慕容垂叛逃引發北方劇變:前秦統戰顯成效,前燕佈局難迴天


這種政治影響有多大,我們做一番對比就知道了。

拓跋圭攻克鄴城之後,後燕帝國有著廣闊的縱深,所以後燕豪門士族退到龍城和廣固,分別建立了北燕和南燕,繼續高舉前燕帝國的大旗。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多數後燕的豪門士族不願意與北魏帝國合作,所以他們建立流亡政權,選擇繼續對抗。

王猛攻克鄴城之後,前燕帝國也有著廣闊的縱深,東北(以龍城為中心)和山東(以廣固為中心)依然控制在前燕帝國手中。但因為大多數前燕帝國的豪門士族都願意與前秦帝國合作,所以前秦帝國的軍隊所到之處,幾乎都是望風而降。

這也解釋了符堅優待慕容垂的原因,主要是為了順利統一北方。所謂地符堅與慕容垂惺惺相惜,那不過是個民間故事而已。

慕容垂叛逃引發北方劇變:前秦統戰顯成效,前燕佈局難迴天


前秦帝國征服前燕帝國之後,前燕皇弟慕容衝一系依然可以與前燕皇叔慕容垂一系相提並論。在淝水之戰後,慕容衝兄弟建立西燕,慕容垂建立後燕。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僅比較在前秦帝國的地位,那麼慕容垂一系與慕容衝一系並沒有本質區別,他們所起的作用也沒有本質區別。

前秦帝國征服前燕帝國之後,前燕皇叔祖慕容評一系依然保持著足夠的影響力。慕容垂一再請求符堅殺死慕容評,但符堅卻處處保護慕容評。

從這個角度來看:在符堅眼中,慕容衝、慕容評和慕容垂並沒有本質區別,他們都只是前秦帝國統戰工作中的代表人物罷了。

慕容垂叛逃引發北方劇變:前秦統戰顯成效,前燕佈局難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