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從“童話王國”變成“生蠔王國”的思考

牡蠣 王國 童話王國 美國 百屯千香 2017-04-29

丹麥有蠔,蠔之大,一鍋蒸不下;急需兩個燒烤架,一個蒜蓉,一個麻辣。

童話王國問計中國網友

丹麥從“童話王國”變成“生蠔王國”的思考丹麥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發佈:一種叫做“太平洋生蠔”的物種入侵了丹麥,對海岸的生態環境造 成了極大的破壞,這種生蠔原本不屬於丹麥的海域,而是來自南方海域,經過數十年時間的生 長,形成了現在如此巨大的規模。在丹麥看來這些棘手的入侵者,在中國網友眼裡卻是不可多得 的美味。眾網友紛紛獻計獻策,諸如:放寬簽證,生蠔移民等。

更有網友放言丹麥政府:你就說要吃成幾級保護動物?

不保護就是一種保護,過度保護反而是一種傷害

此事不由使得小編陷入思考:國外的生態結構怎麼如此混亂?

丹麥從“童話王國”變成“生蠔王國”的思考

2014年10月,小龍蝦入侵蘇格蘭。2014年1月18日,亞洲鯉魚在美國氾濫成災。德國大閘蟹成災。

小編親身經歷在國內大受歡迎的淡水養殖的魚類,在俄羅斯是無人問津的,其實俄羅斯是沒有魚類養殖的,同時也是不予許捕撈湖泊等魚類食用的。國人趨之若鶩的海蔘,在美國也是不上餐桌的。除了飲食習慣之外,對生態的過渡保護是擾亂自然規律和生態紊亂的元凶。在澳大利亞,過渡保護袋鼠,導致塔斯馬尼亞虎滅絕之後,澳洲野狗也瀕臨滅絕,袋鼠幾乎處於無天敵的狀態。目前,氾濫成災的袋鼠,反過來正在毀滅生態系統,澳大利亞不得不痛下殺手。

丹麥從“童話王國”變成“生蠔王國”的思考
丹麥從“童話王國”變成“生蠔王國”的思考

美國牛蛙、英國海蜇、澳大利亞兔子、

澳洲野豬、美國黑魚、非洲鯽魚都已成災

中國的飲食生態

中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千差萬別。中國56個民族,在不同自然環境中,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飲食習俗。如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哈薩克、藏等族的牧民,食肉飲乳;赫哲族生活在黑龍江三江水鄉,魚是最主要的食物;而生活在興安嶺密林中的鄂倫春人,食必鳥獸肉……這在交通運輸不發達的時代,更是不可改變的飲食模式。南方適於種水稻,故南方人民普遍以大米為主食;北方多種小麥、雜糧,故北方人民以面、雜糧為主食;青藏高原宜種青棵,故生活在這裡的各族農民主食青稞。蜀湘溼氣重,人多食辣;晉、陝、甘、湘、貴及許多山區,或因水土矣系,或因歷史上長期缺鹽,人喜食酸……飲食上的這些地方特色使中國飲食文化展現出異彩紛呈的局面。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但當下,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城市人口聚集、人口流動性較大,食材的供應和流通,變成了工業化、商品化、規模化。健康飲食成為了民生關注的焦點。

思考:中國的飲食生態卻出現了更大的食品安全危機,如非轉基因、化肥農藥的過渡使用、規模化養殖導致的三聚氰胺、蘇丹紅、藥殘等,您怎麼看?您有什麼建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