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牡丹的牡丹江,沒有塔的寧古塔

牡丹江既是個地名,也是一條江名。無論是地名還是江名,與牡丹花毫無關係。牡丹是滿語“穆丹”的諧音。牡丹江發源于吉林敦化的牡丹嶺,流經鏡泊湖、寧安、牡丹江、海林、 林口至依蘭縣,最後流入松花江,全長約一千公里。牡丹嶺在滿語中叫“穆丹哈達”,“穆丹”滿語的意思是彎曲,“哈達”滿語的意思是山、山嶺。所以發源於這裡的牡丹江也稱“穆丹哈達烏拉”(“烏拉”滿語的意思是江)。公元七世紀末唐代渤海時稱“奧婁河”(女真語馬駒的意思)。寧安縣誌記載,寧安以上曰“牡丹江”,以下曰“湖爾哈河”。吉林省志記載上流原名叫“勒富善河”(滿語狗舌草),至鏡泊湖下曰“湖爾哈河”。“湖爾哈”滿語的意思是圍網,也稱“虎爾哈”。唐代稱“忽汗”,金代稱“忽裡改路”,元代稱“忽爾哈路”,明代稱“忽裡改江”,清代後期稱牡丹江。

二十世紀初時,牡丹江市叫“黃花甸子”,屬寧安第五區管轄。1901修建中東鐵路,在這裡設站(現文化宮附近)。因車站南臨牡丹江,故取名牡丹江站,這就是今天牡丹江的雛形。

沒有牡丹的牡丹江,沒有塔的寧古塔

寧安城南的牡丹江

再說寧古塔,寧古塔就是現在的黑龍江省寧安市。寧古塔在滿語中的意思是“六居址”。清初流人方拱乾撰《絕域紀略》載:“相傳當年曾有六人坐於阜,滿呼六為寧公、坐為特,故曰寧公特,一訛為寧公臺,再訛為寧古塔矣。”新編《寧安縣誌》稱:“‘寧古’為滿語,漢譯為‘六’或‘六個’,‘塔’是滿語‘特’的訛音,漢譯為‘居址’,合譯‘六居址’,是指當時寧古塔地面上的六個大部落而言。”

寧安歷史悠久。遠在3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末期,鏡泊湖畔和牡丹江流域就有人類活動。這裡,商、周時期是肅慎人故地,兩漢至魏晉為挹婁人居地,南北朝時屬勿吉人之拂涅部,隋為靺鞨人拂涅部,唐為渤海王國,建都於今渤海鎮內,稱上京龍泉府。遼屬生女真居地,金屬上京會寧府轄地,元為總管軍民谷(古)州千戶所,明初為奴兒干都司統轄的衛所,後為寧古塔路。1653年(順治十年),設置寧古塔昂邦章京,在舊寧古塔城(今海林縣舊街古城)治事。1666年(康熙五年),寧古塔將軍衙門遷至今寧安城址。1676年(康熙十五年),寧古塔將軍衙門移駐吉林烏拉城,留協領薩布素鎮守寧古塔地方。1727年(雍正四年),於寧古塔設置泰寧縣,與副都統同城治事。1729年(雍正七年)裁撤泰寧縣。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於寧古塔副都統轄區的三岔口(今東寧縣三岔口鎮)設置綏芬廳。1904年(光緒三十年)綏芬廳遷至寧古塔城。1909年(宣統元年),升綏芬廳為綏芬府。1910年清宣統二年),改綏芬府為寧安府,寧安之稱始於此。

沒有牡丹的牡丹江,沒有塔的寧古塔

渤海興隆寺石燈幢

兩處被“誤解”的地名,源於人們對其歷史的不瞭解,源於人們習慣性的望文生義。寧安也真有個“塔”,確實的說不應叫塔,它就是現渤海興隆寺內的石燈幢,有人把它當成了寧古塔的那個“塔”了。把它當成寧古塔還算有情可原,畢竟它在寧安境內存在了一千多年,但有人把《花的城,花的江》當作牡丹江的市歌,這個是不是連半分錢的關係也沒有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