豔冠群芳:《紅樓夢》為何用牡丹比喻寶釵?

牡丹 曹雪芹 楊貴妃 芍藥 讀史品生活 2018-12-16

寶釵的“牡丹”之喻,出自《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死金丹獨豔理親喪”。寶釵首掣得牡丹,題曰:“豔冠群芳”。古詩中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之句,可以說,牡丹花朵奇大,色相極美,雍容華貴,大氣磅礴,而寶釵容貌端麗,舉止端莊。

豔冠群芳:《紅樓夢》為何用牡丹比喻寶釵?

第二十八回作者曾用工筆實寫她那雍容典雅的風采:“臉若銀盤,眼同水杏;脣不點而含丹,眉不畫而橫翠。”寶釵生得肌膚豐澤,為人處事“穩重和平”、“隨分守時”,一言一行都特別注重分寸,講禮儀。

第二十八回寫寶玉為寶釵的那一段雪白酥臂心旌搖曳,寶玉身邊不乏美女,如明豔瀟灑之湘雲,顧盼神飛之探春,出塵脫俗之妙玉,豔麗風流之鳳姐等等,卻仍為寶釵所傾倒,如痴如醉,以致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可見寶釵之美確非諸釵所比,即使是比之獨步群芳,風流嫋娜的林黛玉,也更具一種嫵媚之美。

王蒙《評點<紅樓夢>》雲:“把寶釵定為‘群芳之冠’,說她‘任是無情也動人’,倒也當之無愧。”

豔冠群芳:《紅樓夢》為何用牡丹比喻寶釵?

牡丹不但具有雍容華貴的“國色”之美,且號稱“天香”,其花香香氣濃烈,且十分獨特,令人“嗅其味則知其花”。寶釵身上亦有幽香,“寶玉此時與寶釵就近,只聞一陣陣涼森森甜絲絲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氣。”寶釵的香氣來自所吃的冷香丸,該藥丸之所以被稱為“冷香丸”,乃源於它需要

“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兩,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兩。將這四樣花蕊,於次年春分這日晒幹,和在藥末子一處,一齊研好,又要雨水這日的雨水十二錢……白露這日的露水十二錢,霜降這日的霜十二錢,小雪這日的雪十二錢。把這四樣水調勻,和了藥,再加十二錢蜂蜜,十二錢白糖,丸了龍眼大的丸子,盛在舊磁壇內,埋在花根底下”

方可製成。其藥引,異香異氣,脂評曰:“從放春山採來,以灌愁海水和成,煩廣寒玉兔搗碎,在太虛幻鏡空靈殿上炮製配合者也。”所以寶釵身上之香,也是天香。因此用花中之王、國色天香的牡丹比喻豔冠群芳、幽香陣陣的寶釵極為契合。

豔冠群芳:《紅樓夢》為何用牡丹比喻寶釵?

上古時期並無牡丹之名,《能改齋漫錄》稱晉人崔豹《古今注》載:“芍藥有二種,有草芍藥、有木芍藥,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為牡丹。”牡丹在南北朝時期進入人們的觀賞領域,謝靈運詩中曾有言:“竹間水際多牡丹。”隋朝,隋場帝“闢地二百里為西苑,詔天下進花卉。易州進二十箱牡丹,有鮮紅、飛來紅、袁家紅、醉顏紅、雲紅、天外紅、一拂黃、軟條黃、延安黃、先春紅、顫風嬌等名。”

自此,牡丹進入皇室王族、達官貴人的審美視野,但牡丹此時只是宮廷百卉中的一株。至唐高宗時,牡丹的富麗堂皇受到人們的注意,特別是皇帝的青睞,高宗皇帝曾召聚群臣宴賞雙頭牡丹,武則天下令將西河精舍的牡丹佳品移植內廷。

此後,權貴、百姓賞牡丹之風興盛,唐人舒元輿《牡丹賦·序》載:“京國牡丹,日月寢盛,今則自禁囚泊官署,外延七庶之家,瀰漫如泗讀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每暮春之月,遨遊之士如狂焉,亦上國繁華之一事也。”說的就是唐時喜愛牡丹、熱愛牡丹,以賞牡丹為幸事,為之如痴如狂,如醉如迷的景象。

豔冠群芳:《紅樓夢》為何用牡丹比喻寶釵?

宋周敦頤的《愛蓮說》也曾雲:“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牡丹,被尊“花中之王”,《花經》與《瓶史》列為一品九命,地位顯赫,受人追捧,繁華豐盛,其亦象徵了寶釵在賈府的地位,以及最終贏得寶玉婚姻的命運。曹雪芹給寶釵一個“時”評,“寶釵的人格本質是‘時’一一合時與待時”,她在賈府“不僅贏得了下層人的好感,而且也討得賈府‘老祖宗’的滿心歡喜!”元妃、王夫人等等一干人都對寶釵青睞有加,甚至趙姨娘都對寶釵極為讚賞。

可以說,牡丹的富貴將寶釵醉心於功名利祿,渴望平步青雲的心態展露無疑,牡丹的繁華象徵了寶釵得到的地位以及她在後四十回續書選媳競爭中的優勝。而牡丹象徵富貴,似乎也在影射薛家原為皇商的殷富家財。

值得注意的是,寶釵在《紅樓夢》一書中,常被喻為楊貴妃。第二十七回回目“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中的“楊妃”,表明曹雪芹有意以“楊妃”比寶釵,第三十回寶玉對著寶釵開玩笑:“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這一句中的“他們”表明不僅在寶玉心中寶釵像楊妃,在賈府眾人眼中,寶釵也頗有楊妃的丰姿。

豔冠群芳:《紅樓夢》為何用牡丹比喻寶釵?

寶釵所掣籤詩“任是無情也動人”出自唐羅隱《牡丹花》:“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其中“解語”一詞也與楊貴妃有關:“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歎羨。久之,帝指貴妃示於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

所以無論是曹雪芹有意為之,還是無意為之,寶釵、牡丹、楊貴妃三者都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最早將牡丹與楊貴妃聯繫起來的是李白的《清平調》三首,此三首的創作緣由是“賞名花、對妃子”,藝術成就是人花一體,相得益彰,以致後世人提牡丹,皆言楊妃,提楊妃必提牡丹。

眾所周知,楊妃體態豐腴,寶釵亦體態豐腴,不僅如此,薛寶釵的“熱毒”、“冷香丸”似乎也與楊貴妃的“肺熱”“吸花露”有著一定的因襲關係。《開元天寶遺事》記載:“貴妃每宿酒初消,多苦肺熱。嘗凌晨獨遊後苑,傍花樹,以手攀枝,口吸花露,藉其露液,潤於肺也。”

豔冠群芳:《紅樓夢》為何用牡丹比喻寶釵?

寶釵、楊貴妃、牡丹這三者之間的聯繫錯綜複雜,但寶釵掣得牡丹花籤後十分得意,笑著吃酒,眾人也笑著說:“巧得很,你也原配牡丹”。可當寶玉將寶釵比為同樣有牡丹之喻的楊貴妃時,寶釵卻不由得大怒,這實在是因為在曹雪芹“以花喻人”的構想中,寶釵、牡丹並非簡單的形形貌貌的對應,而是有著近乎死讖般的立意。

有紅學家認為,寶釵是因為進京待選卻遭遇落選,所以才這麼惱怒。但是寶釵發火的原因,或許跟楊貴妃雖然美豔,卻以美色禍亂朝綱的名聲有關。畢竟在世人眼中,楊貴妃雖美,卻是禍國殃民的典型,一直被人唾棄。而寶釵反擊寶玉的那一句“我倒像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似乎也表明了寶釵不喜被比作楊妃,正是因為楊妃是紅顏禍水,兄弟借其榮寵卻誤國誤民的典型。且楊妃的結局也不好,安史之亂後,自縊於馬嵬坡。

寶釵是封建社會閨中淑女的典型代表,楊妃紅顏誤國,且結局也不好,寶釵自然並不樂意被比為楊妃。想想楊貴妃,君王恩寵之時,如日中天,兄弟姐妹皆封侯列相,權傾朝野,君王恩寵不在,便只能落得個自縊身完的結局。楊貴妃一生境遇皆依靠君王,也可稱之為“時”。

豔冠群芳:《紅樓夢》為何用牡丹比喻寶釵?

然而寶釵的怒火因楊妃而起,一時之間卻忘了她洋洋得意的、引以為傲的牡丹花籤,亦是“時牡丹”。牡丹花開之時,極盛極豔,但從古至今,描寫牡丹的詩很少言其自開自落,有著自我欣賞的品格,牡丹總是帶有一種富貴之風,需人欣賞,需人追捧。

古就有牡丹遭武則天貶謫洛陽之事,李漁《閒情偶寄》雲:“及睹《事物紀原》,謂武后冬月遊後苑,花俱開而牡丹獨遲,遂貶洛陽。”林冠夫《紅樓夢縱橫談》雲:“牡丹,從來也是與時好相聯繫的。宋代畫家李唐,初至杭州,不為人知,有詩曰:‘雪裡煙村雨裡灘,為之如易作之難。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胭脂畫牡丹。’這裡也是說,時人欣賞的不過是牡丹這一類的畫,當然也是牡丹本身。”

而寶釵籤詞“任是無情也動人”出自羅隱詩《牡丹》,其“韓令功成”句即為典故,有牡丹境遇依附於人,被人拋棄一事:“京城貴遊尚牡丹,三十餘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執金吾鋪官圍外寺觀種以求利,一本有直數萬者。元和末,韓令始至長安,居第有之,遽命斯去,曰:‘吾豈效兒女子耶!’”

豔冠群芳:《紅樓夢》為何用牡丹比喻寶釵?

羅詩藉此典故諷刺牡丹,雖然風流富貴得意一時,但是終有被棄之日。所以以“時”稱牡丹毫不為過,以“時”稱寶釵亦毫不為過。胡文彬認為“寶釵的人格本質是‘時’一一合時與待時。”但寶釵不僅如此,她的人生命運亦是“時”與“不時”的一種體現。

寶釵的籤詞“任是無情也動人”,聯繫後文“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雖是恭維,卻極為諷刺。清代姚燮認為“任是無情也動人”卻“為寶姑娘寫照”,寶釵是一位冷美人,她衣著樸素,不愛花兒粉兒,她所住的地方“雪洞一般”,她服用“冷香丸”,姓氏“薛”都與“雪”同音,給人冷漠之感。

最能使人感受到這個冷美人透心徹骨的森然冷氣的,莫過於她在金釧投井、三姐飲劍、湘蓮出家這一系列事件中的態度了。聽聞金釧死去,佛口蛇心的王夫人尚且悲慼,寶釵竟說:“姨娘是慈善人,固然這麼想。據我看來,他並不是賭氣投井。多半他下去住著,或是在井跟前憨玩,失了腳掉下去的……豈有這樣大氣的理!縱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是個糊塗人,也不為可惜。”又說:“十分過不去,不過多賞他幾兩銀子發送他,也就盡了主僕之情了。”寶釵這番勸慰令王夫人的罪惡感消減了幾分,並且給金釧家送了幾兩銀子,來彌補自己的罪惡。

豔冠群芳:《紅樓夢》為何用牡丹比喻寶釵?

尤三姐自刎,柳湘蓮出家的消息傳來,人人皆傷感稱奇,即使是素日不近人情的薛蟠都十分悲傷,薛姨媽也心甚嘆息,不想寶釵竟毫不在意,勸薛姨媽不要為這種事煩惱,現在應該做的是酬謝那些陪同薛蟠去販貨的夥計,全心全意維持家庭的體統,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薛姨媽聽說之後,立馬緩過神來,勸薛蟠料理家務事。

但是,寶釵也有著溫柔敦善的一面。張錦池《紅樓管窺》雲:“其為人也,溫柔敦厚,方家舉止,令人如坐桂下;藏於守拙,春行秋令,使人如立冰前,乃人中之冷香丸也。”寶釵嚴守封建禮教,作為一個溫柔敦厚的淑女,事不關己,她便令人望之如春。如湘雲宴請,她深知湘雲有難處,便主動提出幫助湘雲,並做得妥妥帖帖,令湘雲十分心服;黛玉無意中說出《西廂記》的詩句,寶釵便對她進行諄諄教導,令黛玉與她交心,她在賈府上上下下人心中“行為豁達,隨分從時”。

豔冠群芳:《紅樓夢》為何用牡丹比喻寶釵?

所以曹雪芹說寶釵“任是無情也動人。”實際上,寶釵的冷,寶釵的動人都是人格本質“時”的表現。寶釵一言一行,都特別重分寸,講禮儀,以小惠全大體,結交賈府各人都只為合時,冷情冷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也只為合時。有學者將寶釵與黛玉作如此比較:

“寶釵善柔,黛玉善剛;寶釵用屈,黛玉用直;寶釵殉情,黛玉任性;寶釵做面子,黛玉絕塵埃;寶釵收人心,黛玉信天命。不知其他。”

寶釵的這種合時,其最終目的是為待時,待時的目的,不言而喻,即為金玉良緣。待時的結果是薛寶釵終於嫁給了賈寶玉,實現了她“上青雲”的夢想。寶釵一生都在“合時”“待時”,她一生都將境遇放在他人身上,小說開篇寶釵進京,為響應“當今聖上”的號召,競選宮中的才人,希望能光宗耀祖,然此事不了了之,於是把目標放在賈府寶二奶奶的寶座上。

豔冠群芳:《紅樓夢》為何用牡丹比喻寶釵?

寶釵在這一努力過程中獲得瞭如同牡丹受萬人追捧的待遇,並最終取得了勝利。且如同牡丹一般,花開時洋洋灑灑,令人豔羨。作者稱之為“時寶釵”,似乎不是無緣無故地下一個“時”字的。但“時”有“合時”、“待時”,亦有“過時”。寶釵贏得了一個名分,而沒有得到賈寶玉的心。

牡丹雖然有傾國傾城的美麗,但是其境遇卻要依附於人,因人、因時代而有天壤之別。寶釵也就像被韓令所棄的牡丹一樣,只能辜負穠,寂寞地了卻此身。寶釵的結局終究是既離且棄,辜負了金鎖的八字寄語“不離不棄,芳齡永繼”。雖然黛玉與寶玉的愛情悲劇終成“死別”,而寶釵與寶玉的婚姻悲劇卻終成“生離”,其命運的悲劇性更加深重。

來稿/劉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