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坊十三巷:走進時光記憶的深處(報告文學)

牡丹 建築 雕塑 蝴蝶 臨夏市發佈 2017-04-30

八坊十三巷:走進時光記憶的深處(報告文學)

大旮巷裡的慢生活 洪文泉

八坊十三巷:走進時光記憶的深處(報告文學)

臨夏東公館正門 葉海攝

文/葉海 洪文泉 王莉

每一座年代久遠的城市,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文化脈絡。那是世代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們用雙手和智慧創造的文明,更是這座城市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堅實足印。

臨夏,古稱河州,它是黃河的上游,大禹治水的源頭,古絲綢之路的南道重鎮。河州城,位於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交界地帶,是歷史上溝通中原與青藏以及西域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歷史上,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在這裡交錯伸展,構成發達的交通商貿網絡。而如今的臨夏,居住著包括回、漢、東鄉等十八個民族,各種民族風情和民俗文化在這裡相互交融。

一個淫雨霏霏的春日,我們走進臨夏市古老的八坊十三巷。這片由清真寺、教坊和商業、生活街區組成的地方,就像那棵屹立在九眼神泉邊800年的參天古柳,既能觸摸到歷史的滄桑,也能嗅得著時代的芳香。

上篇

找尋塵封歲月的遺痕

早在秦漢時期,中央政權就在河州設縣、置州、建郡,有“河湟雄鎮”之稱。“河州八坊”是歷史上對河州城外南關一帶回族聚居區的泛稱。

一千多年前,泱泱大唐以其高度的文明和開放的博大胸襟,吸引大食(今沙特阿拉伯)、波斯等國的商人及宗教人士不遠萬里來到河州一帶經商、傳教,一些人來了就再也沒有離開。歷經宋、元、明、清、民國,回族聚落人口越來越多,人們逐步修建清真寺、設立教坊,形成了一個“圍寺而居、圍坊而商”的穆斯林聚居區——八坊。

多年來,這裡的各族人民在長期的集市貿易中建立了和睦友好的傳統友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們相互認識、相互學習、彼此尊重,奠定了民族團結的牢實根基。正是先民們用理解消除了分歧,才能在悠悠歲月長河中,為這裡的子孫們留下一片文化氣息厚重的古街民居建築群。各式清真寺、民居院落融中國古典建築風格於其中,莊嚴肅穆,秀麗壯觀,具有極高的觀賞性與實用性。雖歷經千年滄桑,依然保持著當年的恢宏氣勢和古樸風貌,形成了八坊乃至河州地區獨特的建築藝術風格,也成了歷史留給臨夏人民的一份寶貴的人文遺產。

今天的八坊,佔地1.2平方公里,居住著4個社區14000多人。49條大街小巷裡,較完整地保存著41院四合院和109座民宅。這些古民居所承載的不僅僅是民居的建築藝術,還承載著八坊人所有的苦難和榮耀。行走在青石板路上,只見街巷縱橫,人煙稠密;店鋪鱗次,商業繁榮,有嘗不完的風味美食,看不夠的民俗風情,品不盡的花園曲徑,猶如踏入一幅具有西北特色的“清明上河圖”,令人流連忘返。

探究建築藝術的妙筆

北大街以南,前河沿以北,解放路以西,新西路以東,在這個不足0.5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十三條街巷縱橫其間,5600多戶民宅星羅棋佈。“八坊巷子深”是每一個老八坊人都知道的故事。這十三條巷子和其中的古建築,是八坊文化的窗口,更是探尋八坊乃至河州歷史脈絡的“活化石”。

大公館,位於大旮巷80號,原為顯赫人家的宅邸,是一座佔地十分寬闊的四合院。內中正院4座,院中套院,院院相通,亭臺樓閣,曲徑迴廊。正院之外,尚有後院、南院、車院、花園和庫房。建築群四周有高大圍樓及哨樓,兼具軍事防禦功能。建築仿照北京四合院形制,融入回族磚雕、漢族木刻、藏族彩繪等眾多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代表了當時臨夏地區的建築水平。可惜的是,大公館幾經戰火和人為損毀,目前僅存部分建築,不足原有建築的十分之一。即便如此,走進大公館,仍能讓人感到昔日的宏大威嚴與典雅肅穆。

與大公館一樣,位於臨夏市三道橋東西兩頭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公館和蝴蝶樓,更是兩座凝固了歷史與古典建築藝術的殿堂。

東公館這座“田”字形的莊園由四座四合院落組成,各院由小天井貫連。磚雕是東公館的最大特色:內有大小磚雕189幅。臨夏磚雕講究的“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精髓在這些磚雕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十生富貴》裡石間牡丹盛開,《子孫萬代》中以葡萄寓意子孫綿瓞,《江山圖》和《芭蕉竹石圖》或氣勢磅礴,或意境深遠,畫面安排得宜、疏密有致,呈現出典型的中國山水畫蘊意,更有點綴其間的芭蕉扇、葫蘆和笛子等“暗八仙”圖案,以示屋主人對逍遙自在生活的嚮往。

除了磚雕,東公館內的漢族木刻和藏族風格彩繪也堪稱藝術精品。院內的房屋、門窗、隔板、扶手,所有用木之處,均為精雕細刻,圖案花卉貼金,花果草木逼真動人,龍鳳麒麟栩栩如生,使整個建築更加富麗堂皇。

如果說東公館威嚴肅穆,那蝴蝶樓便可稱得上楚楚動人。建於1944年的蝴蝶樓東西寬56米,南北長74米,佔地2660平方米,為兩層磚木結構,所需材料均是從外地運來的上等材料。

其中,北面正中為主樓,面闊7間,歇山頂挑簷。左右兩廊接長方形六角亭式樓閣,狀如蝴蝶兩翼。主樓為五間轉七格局,堂後又築有一園中院,正中樓閣為北面七間二層,兩邊二層飛簷凌空式八角樓,中間又以二層轉角樓相連接,從空中俯視,整個建築群恰似一隻展翅欲飛的“蝴蝶”。

蝴蝶樓整個建築風格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別具一格。該樓上下四周皆為迴廊環繞,東西南三面長廊將樓緊圍在裡邊,形成一方形大院。園內迴廊曲徑,木刻磚雕精品比比皆是,園中綠柳掩映,牡丹、芍藥、玉蘭等名貴花卉爭奇鬥豔,芳香四溢。整個園子集山、泉、石、木於一體,渾然天成。令人稱奇的是,全部木質結構建築中,沒有使用一枚鐵釘,堪稱河州私家園林中的代表作。

品味民族文化的結晶

如果說大公館、東公館和蝴蝶樓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那遺存於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築和民居便是八坊群眾信仰和勞動智慧的結晶。

行走在八坊,映入眼簾最多的是製作精美、風格獨特的清真寺。典雅古樸的中國傳統殿宇式建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八坊十三巷之一的北巷裡,有一座清真北寺,寺門前有一幢“龍鳳呈祥”磚雕影壁,清真北寺裡有碑文記載,影壁建於清乾隆辛酉年間(1741年),距今已有276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大型磚雕影壁。

影壁由三幀磚雕作品組成,中間為蒼龍教子,又稱墨龍三顯,兩側配梧桐鳳凰。雕刻圖案古樸淡雅,留白意味深長。整幅磚雕影壁有傳統雕刻的纏枝連方的方形圖案,每幀圖案邊框為祥瑞如意圖紋,上下端配“富貴纏連”的框架圖案。頂部鐫刻有中國傳統建築的斗拱、椽梁、脊頂右龍左綵鳳,青瓦丹墀,富麗端莊,宏厚中正。

聽清真北寺裡的老人講,這大小兩龍和兩隻鳳凰眼中原來鑲嵌有寶石,傳說若是天氣要起雷雨,龍眼就會發亮,出現溼潤之氣。在雨中看這影壁,似乎大龍顯身於雲川雨水之中,活靈活現。一到夜晚,龍眼發光,遠近能見到其放射的光芒。後來,寶石在日晒雨淋中不知去向,龍鳳的眼睛也失去了光芒。再後來由鄰里紳士添補上了龍鳳眼中的寶珠,但龍鳳眼再沒有從前的靈秀透晰了。

可以說,在八坊十三巷中的每一座清真寺裡,都能看到磚雕、木刻和彩繪的精品之作。深置其間的大小影壁和樑柱上,有祈福人丁興旺的千年古鬆;有河州人為之痴迷的花王牡丹;更有回族家庭日常生活中湯瓶、算盤、茶碗、筆架……行走其中,每一幅磚雕都透出濃郁的生活氣息,正如臨夏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長馬尚林所言:磚雕上的圖案都有它獨特的寓意,或為求知,或為聚財,或為陶冶情操,或為淨化心靈。這些凝聚漢族的斗拱、木雕文化,回族的磚雕文化和藏族的彩漆文化為一體的建築,無一不在訴說民族文化交融的和睦場景,無一不在展現世世代代八坊人虔誠的信仰和絕妙的勞動智慧。

延續尋常生活的記憶

臨夏,是一片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這片土地博大精深的文化培育了每一位臨夏人。八坊人物質和精神生活所呈現的形態和深邃內涵,已成為八坊人一生難以割捨的心靈情結和久久長長的記憶。

曲折悠長的巷道,陪伴了無數人的童年和青春,生機盎然的小院裡,又留住了多少人的回憶。正如八坊人馬平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院子中央有一棵參天的杏樹,剛立春,枝頭的杏花就盛開如雪,將春的氣息灑遍小院。夏天的時候,枝繁葉茂,撐開無數斑駁的光影,陽光在老式的窗櫺上畫著各樣圖案。窗是舊式的,每年開齋節,母親總會買來嶄新的白紙,將這些窗櫺糊起來,好比是在刷新一段舊的歲月。”

後來做了中學教師的拜文玲回憶:“記憶中的小院有著寬闊漆黑的院門,推開院門,便是一條光滑的石子甬路直通院內。當時的小院內住著五戶人家。鄰里之間親切和睦,你借我家一根蔥,我借你家一壺醋;我送你一碗燴菜,你送我幾個包子。老人們坐在臺階上拉家常、晒太陽,小孩子在院裡擺家家、捉迷藏。”

八坊人愛花,無論富貴貧窮,推開院門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各色花卉。八坊人馬守璞的記憶中,小院是自己和弟弟妹妹們童年的樂園:“舅舅家的院子與當時許多城鎮居民的家院一樣,約半畝大,平房,木格糊紙的窗戶,可謂貧民之家。就是這樣一個簡陋的宅院裡,卻種滿了果樹花草。樹有李子樹、沙棗樹、梨樹、杏樹、蘋果樹;花草有大麗花、玫瑰花、牡丹、丁香、蝴蝶花、牽牛花、鳳仙花、八瓣梅等,還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

八坊人對生活的熱愛,除了院裡的花卉盆景,還體現在他們愛吃,而且會吃,即使是喝茶這麼簡單的事情,在他們看來,也有道不盡的玄機。富裕人家品茗,窮人家裡也求個有“苦頭”(指有茶味),但無論大宅小院,“刮碗子”都是理想的享受方式之一。“青花的碗子釅釅的茶,尖尖的開水牡丹開花”,一壺燒沸的開水,不時添到蓋碗裡,碗底的茶葉翻滾,像牡丹花在水中盛開一般,用碗蓋刮開漂浮的茶葉,邊吹邊品……那一刻,世間的一切煩惱都無法侵襲八坊人的心,嚥下口的是茶,回味的卻是生命中所有的美好。

關於八坊的美食,若不是置身其中去品嚐,很難用文字或者語言完整敘述。油香、油餜餜、饊子、釀皮、涼粉、甜麥子、牛雜割、羊雜碎、雞蛋醪糟、糯米棗糕、糖油糕,沒有一樣不是中華飲食文化中的奇葩,沒有一樣不是八坊人熱愛生活的體現。

信仰、貿易、文化和生活融於一處,有令人歎為觀止的建築,有讓人流連忘返的小巷,有枝繁葉茂的鮮花和品味無窮的美食,還有樸實厚道的人們……這一切,讓八坊十三巷千年來閱盡滄桑,這一切,讓八坊十三巷留下無數的傳奇和寶藏。

下篇

時光豐盈了內心,也滄桑著容顏。隨著城市的發展變遷,八坊十三巷這個獨具民族特色的古老街區,魅力逐漸被落後的基礎設施和髒亂差的環境衛生所銷蝕,與其遠揚在外的名聲相去甚遠。

為了彰顯民族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留存歷史記憶,延續傳統文化根脈,2015年,臨夏市正式啟動了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保護和改造項目,在不改變原有結構、不搬遷原住居民的前提下,採用民俗館、博物館、文化街巷等保護建設和參與體驗式文化旅遊等保護開發模式,重點突出八坊回族文化的實質性、自然性、特色性、歷史性和差異性,將八坊十三巷打造成集古街民居觀光、文化博覽、清真美食體驗、院落休閒、文化創意等多功能於一身的文化休閒聚落與文化旅遊街巷。一軸風情濃釅的穆斯林生活畫卷正徐徐展開。

復原一段舊時光

早晨,雨過天晴,陽光正好。我們實地踏訪了修繕完工的大旮巷。

這是老八坊的一條主幹道,也是八坊十三巷的南入口。從喧囂的街面一拐進巷口,忽然就安靜了,輕柔的音樂在耳邊流淌,時光好像也變慢了。抬眼望去,青磚鋪就的路面乾淨整潔,兩旁的小院鱗次櫛比,各色店鋪林立,橙紅的門庭映襯著青磚黛瓦,古韻盎然。牆面上飾有磚雕,牡丹雍容,民俗質樸,置身其中猶如進入深邃的歷史深處。

大旮巷綜合改造工程,是臨夏市保護開發八坊十三巷邁出的試探性一步。在前期規劃中,先後多次組織人員入戶宣講政策,徵詢意見,鼓勵居民積極參與,並邀請社會各界人士深入探討論證,從歷史、商業、民俗、生活等多個角度系統地梳理八坊回族民俗文化精髓。最終,針對居民的實際需求,採取政府引導、多元化設計、一戶一策、共商共建的方式,從商鋪、家門、牆面、屋簷、景觀、亮化、綠化、美化等多方面著手,將大旮巷打造成為八坊十三巷保護改造樣板第一巷,建成了八坊民俗館、手工藝館、八坊人物故事館和水系廣場等特色景觀。

在大旮巷與擁政路交叉路口的牆體上,我們看到一幅長寬各9米的巨型磚雕作品——八坊十三巷全景圖。畫面由臨夏有名的繪畫大師精心繪製,再由沈佔偉等雕刻大師純手工雕刻。整幅圖耗時半年雕刻而成,集八坊十三巷肌理與積石雄關、黃河大壩等臨夏大美之景於一體,畫面精緻,氣勢恢宏,堪稱全國磚雕之最。

大旮巷80號院,現已被改造成八坊民俗館。展廳裡,以古今、生活、商貿、民俗、八坊居民為主題,集中“復原”了八坊的歷史演變、民俗文化和八坊人家的傳統生活。其中,既有傳統的家庭陳設,也有多元語境的形成;既有喝蓋碗茶、吃油餜餜的待客之道,也有茶馬互市、捏手指議價的商貿往來;既有賣什麼吆喝什麼的貨郎和靠腳力謀生的腳戶哥,也有長途運輸的牛幫商隊。我們發現,善於經商的八坊人,很早以前就做起了“房地產”生意,沿街居住的人家將房屋開闢為商鋪,用於自家經營或出租他人,他們稱之為“吃房錢”。這些生動的場景和精髓的註解,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符號和精神印記。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館裡,八坊十三巷數字版——VR全景導覽系統已全新上線,遊客只要掃描二維碼或輕點屏幕,就能總覽八坊十三巷全貌。

傳承一把好手藝

手工藝是民族民間文化綻放的絢麗花朵。相傳古河州雕刻藝術悠久,從大禹“導河自積石”起,就有手工藝人存在。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臨夏積澱下來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就有上百種。

走進手工藝館銅壺展覽室,迎面牆上陳列著滿滿一架銅壺,泛出陳舊的煙火色。其中,有清代的湯瓶火壺,也有現代的水罐茶壺,全是純手工製作。臨夏銅火壺在結合四川銅火壺、火鍋的基礎上,將藝術效果昇華到了一個新境界,一把銅火壺通常需要30多道工序才能製作完成,壺體造型呈虎爪、象肚、鶴嘴、鹿脖,靈動的構造既能使水沸騰得快,倒水時又容易控制,成為回族人家的必備物品之一。

工藝美術師楊永奇和白正兵都精於葫蘆雕刻。踏進他們工作室時,楊永奇正在雕一件八寶葫蘆,邊用鋼針點劃拉刺,邊塗抹油煙墨上色。在他30年的雕刻生涯裡,曾在雞蛋大小的葫蘆上雕刻了一百羅漢,被山東客商高價收購後珍藏。臨夏雕刻葫蘆用一種特製的白鋼鋼針,以針代筆進行雕刻,集書法、繪畫、篆刻為一體,構圖精美,品位高雅,極具觀賞和珍藏價值,被列入甘肅省第一批非遺名錄。在全國從事葫蘆雕刻的藝人中,臨夏籍藝人佔到了80%以上。

在手工藝館,我們還看到了河州泥塑、河州蛋雕等極具鄉村記憶和時代色彩的工藝傳承及作品,樸實的原材料在手工藝人的奇思妙想下,幻化出藝術品的精魂和神韻。

八坊街道辦主任李永平說,把一批手工藝品彙集到手工藝館,不僅把臨夏的非遺作品展示出來,使工藝文化得到了傳承和發揚,還給工匠們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平臺,讓遊客也有了一個學習傳統文化的好去處。

打造老巷新生活

八坊十三巷,不僅是個有淵源、有故事、集中展示民俗和文化的地方,更是普通回族老百姓世代生活的居民區。

今年75歲的祁建忠,是八坊十三巷的老住戶。他說,自家的院子至少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自己和父親都是在巷子里長大的。原來是尕房子,路沒有硬化,衛生沒人打掃,生活極不方便,吃的是井水,燒的是煤,晚上照明就靠點個煤油燈,煙熏火燎的。家裡開著糧油鋪子,直到後來生意好了才翻修了房子。他連連讚歎,改造好,真個兒好!現在環境改善了,路修了,鋪子也修了,買啥都很方便,而且吃上了自來水,用的是液化氣,最主要的是房子值錢了。憑著良好的家風和家規,他們一家13口人和和睦睦地生活在這裡,成為巷子裡聞名的和諧家庭,他們準備以後客人多了開個農家樂。

一走進馬小強家,感覺就像進了花鳥魚市場,被滿院的花花草草和盆景包圍了。這個今年29歲的小夥子,大學畢業後,一方面幫忙打理家族企業的地毯生意,一方面開網店買賣藏飾和古董,生意都還不錯。馬小強說,八坊十三巷改造後變化特別大,路呀牆呀都不一樣了,他家門口以前是幾戶破舊的老房子,現在被改建成八坊文化廣場,既是遊客集散休息的服務區域,也是八坊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

臨夏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八坊十三巷綜合保護改造項目領導小組組長馬曉璐說,八坊十三巷的打造,首先就是要滿足當地居民生活的需要,通過提升改造,挖掘文化,不斷促進商貿活躍,轉變群眾思想觀念,為他們指出一條長期持續發展的路子。

規劃一巷一風格

目前,八坊十三巷已被列入臨夏州市兩級重點保護開發範圍,是“兩個共同”重點項目、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項目。在一期項目取得成功的基礎上,臨夏市決定對八坊進行更大範圍的二期規劃改造,重點進行置換保護修繕,以“文化為先、利民為本”,圍繞“親民、利民、便民”,遵循“景觀進巷、商業進院”,力爭做到“八坊十三巷,巷巷不一樣”。

根據規劃,二期改造將以九巷一河為主,打造以大旮巷和擁政路所構成的“八坊精粹”經典核心遊覽區;以老王寺為中心,王寺巷和石橋巷所構成的“回族商業和民族文化”核心遊覽區;以壩口巷為中心,輻射北巷、大南巷、小南巷的“民間藝術及民俗風情”體驗核心遊覽區和以紅水河兩岸景觀所構成的“生態懷舊”水岸風情核心旅遊區。同時,依據巷道的自然肌理、相互的網絡聯繫,及現有的經營業態,將九條街巷分別定位為八坊印巷、回儒文化巷、絲路回商風情巷、八坊童趣巷、紅水河映像、河州溯源巷、人文生態巷、八坊味道巷和八坊創意巷,使得每一條巷子都風格迥異,讓遊客逛完一條巷子,還想看另一條巷子。另外,還將打造河州書院、非遺館、博物館、茶馬司和八坊小劇院五大院落,注重遊客的參與式體驗,凸顯臨夏的厚重文化底蘊。

臨夏州委常委、市委書記曹正民說,八坊十三巷二期改造將更加精細化,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讓文化上牆,通過功能定位來展示不同;在運營上,讓商業進院,允許居民把院子出租出去,鼓勵有能力的公司參與進來;操作模式上,通過公房院落的示範、引導,帶動更多群眾規範化、有序化經營。他舉例說,老街巷裡有很多家庭婦女的廚藝很好,但是每家可能只有幾個拿手菜,而且普通家庭不具備接待條件,他們的設計模式是,把公房院落改造成餐廳,向各戶人家訂購各種做得好的經典菜,既能給居民創收,又能讓遊客逛百家院、吃百家飯。總之,制定最為合理的規劃對八坊十三巷進行綜合保護開發,力爭形成八坊十三巷網絡式旅遊脈絡、文旅大區域格局,把人文八坊打造成為歷史文化名城中心。

八坊十三巷是臨夏市打造古街古巷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城市品位,展示旅遊形象的重要窗口。以古街民居保護為契機,臨夏市結合街區形態及周邊環境,系統安排、合理規劃區域設施和建設項目,總投資1.93億元對新西路進行了拓寬改造,投資近1億元對紅水河流域進行綜合治理,還實施了大夏河三十里風情線及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在大夏河第一大橋以下5公里河道內佈置11座水力自控翻板閘壩,借地勢落差形成連續的水面景觀和壩頂溢流的瀑布景觀。

河,因城而美麗;城,因河而生動。步行在夜晚臨夏市的特色街區,市民、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凡;流光溢彩的月亮灣風景線,嫵媚多姿;華燈初上的大夏河畔,水魂燈韻,氣勢撼人……有河有水有街有巷的臨夏市,為古老的八坊注入了新的發展潛力和源頭活水,古老的八坊也必將成為臨夏城市發展的新名片和中國伊斯蘭文化旅遊的博覽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