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普賢經變》局部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普賢經變》局部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奇蹟和震撼的地方。

去年暑假,在七月末40℃的高溫中,我卻懷著最虔誠的問候,叩開了莫高窟的門。

那裡的景象,即便過了這樣久,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依舊迴盪著激昂的震撼與感動。

歷史“第一現場”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

轉到山的東麓,就會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佈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你可能不明白,莫高窟究竟為什麼珍貴?因為千座雕塑,萬本經書?

其實不止如此,更是因為它的真實。

在歷史流傳過程中,繪畫書法可能是後人臨摹的,史書可能被後人改過,大多事實真相已在歷史的流傳中泯滅,我們早已無法推測其真相。

但敦煌不一樣,它太清晰了。

假如沒有敦煌文獻,現在要看吐蕃的歷史,只能看二十四史中吐蕃傳記的短短几頁,或者是喇嘛寫的側重宗教的史書《賢者喜宴》。

而敦煌文獻,卻可以生動地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吐蕃 。

假如沒有敦煌石窟,唐代的壁畫繪畫書法,不得不因為五代時期的遺失和損毀,成為永遠的空白。

假如沒有石窟壁畫,我們永遠不知道史書中所記載的太平盛世、禮儀樂器、社會風貌究竟是真是假。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普賢經變》局部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奇蹟和震撼的地方。

去年暑假,在七月末40℃的高溫中,我卻懷著最虔誠的問候,叩開了莫高窟的門。

那裡的景象,即便過了這樣久,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依舊迴盪著激昂的震撼與感動。

歷史“第一現場”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

轉到山的東麓,就會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佈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你可能不明白,莫高窟究竟為什麼珍貴?因為千座雕塑,萬本經書?

其實不止如此,更是因為它的真實。

在歷史流傳過程中,繪畫書法可能是後人臨摹的,史書可能被後人改過,大多事實真相已在歷史的流傳中泯滅,我們早已無法推測其真相。

但敦煌不一樣,它太清晰了。

假如沒有敦煌文獻,現在要看吐蕃的歷史,只能看二十四史中吐蕃傳記的短短几頁,或者是喇嘛寫的側重宗教的史書《賢者喜宴》。

而敦煌文獻,卻可以生動地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吐蕃 。

假如沒有敦煌石窟,唐代的壁畫繪畫書法,不得不因為五代時期的遺失和損毀,成為永遠的空白。

假如沒有石窟壁畫,我們永遠不知道史書中所記載的太平盛世、禮儀樂器、社會風貌究竟是真是假。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九色鹿的故事


曾經的沒落,使莫高窟被封存百年,成了歷史的“第一現場”,因為它,我們才得以清晰看見歷史最真實的面目。

這才是頂級的浪漫


走進329洞窟,講解員給我們講了個故事。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普賢經變》局部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奇蹟和震撼的地方。

去年暑假,在七月末40℃的高溫中,我卻懷著最虔誠的問候,叩開了莫高窟的門。

那裡的景象,即便過了這樣久,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依舊迴盪著激昂的震撼與感動。

歷史“第一現場”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

轉到山的東麓,就會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佈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你可能不明白,莫高窟究竟為什麼珍貴?因為千座雕塑,萬本經書?

其實不止如此,更是因為它的真實。

在歷史流傳過程中,繪畫書法可能是後人臨摹的,史書可能被後人改過,大多事實真相已在歷史的流傳中泯滅,我們早已無法推測其真相。

但敦煌不一樣,它太清晰了。

假如沒有敦煌文獻,現在要看吐蕃的歷史,只能看二十四史中吐蕃傳記的短短几頁,或者是喇嘛寫的側重宗教的史書《賢者喜宴》。

而敦煌文獻,卻可以生動地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吐蕃 。

假如沒有敦煌石窟,唐代的壁畫繪畫書法,不得不因為五代時期的遺失和損毀,成為永遠的空白。

假如沒有石窟壁畫,我們永遠不知道史書中所記載的太平盛世、禮儀樂器、社會風貌究竟是真是假。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九色鹿的故事


曾經的沒落,使莫高窟被封存百年,成了歷史的“第一現場”,因為它,我們才得以清晰看見歷史最真實的面目。

這才是頂級的浪漫


走進329洞窟,講解員給我們講了個故事。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那是一個寒冷的一月,有一位北京女遊客買了所有的特窟票,看了將近三天。

奇怪的是,當他們一起進到第329窟的時候,女遊客忽然間躺了下來,就躺在洞窟裡,仰看藻井。

講解員當時非常驚訝,因為洞窟的地板本來就非常冰冷,何況是一月的西北荒漠,更是冰冷刺骨。

女遊客猜到了他的不解,建議他也躺下來看,讓他把手電筒打到最弱的那檔光上,再照這個藻井的時候,就會發現——飛天是會動的。

講解員笑了,配合著遊客,也慢慢躺下,當他打開手電筒時,卻不再覺得好笑。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普賢經變》局部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奇蹟和震撼的地方。

去年暑假,在七月末40℃的高溫中,我卻懷著最虔誠的問候,叩開了莫高窟的門。

那裡的景象,即便過了這樣久,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依舊迴盪著激昂的震撼與感動。

歷史“第一現場”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

轉到山的東麓,就會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佈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你可能不明白,莫高窟究竟為什麼珍貴?因為千座雕塑,萬本經書?

其實不止如此,更是因為它的真實。

在歷史流傳過程中,繪畫書法可能是後人臨摹的,史書可能被後人改過,大多事實真相已在歷史的流傳中泯滅,我們早已無法推測其真相。

但敦煌不一樣,它太清晰了。

假如沒有敦煌文獻,現在要看吐蕃的歷史,只能看二十四史中吐蕃傳記的短短几頁,或者是喇嘛寫的側重宗教的史書《賢者喜宴》。

而敦煌文獻,卻可以生動地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吐蕃 。

假如沒有敦煌石窟,唐代的壁畫繪畫書法,不得不因為五代時期的遺失和損毀,成為永遠的空白。

假如沒有石窟壁畫,我們永遠不知道史書中所記載的太平盛世、禮儀樂器、社會風貌究竟是真是假。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九色鹿的故事


曾經的沒落,使莫高窟被封存百年,成了歷史的“第一現場”,因為它,我們才得以清晰看見歷史最真實的面目。

這才是頂級的浪漫


走進329洞窟,講解員給我們講了個故事。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那是一個寒冷的一月,有一位北京女遊客買了所有的特窟票,看了將近三天。

奇怪的是,當他們一起進到第329窟的時候,女遊客忽然間躺了下來,就躺在洞窟裡,仰看藻井。

講解員當時非常驚訝,因為洞窟的地板本來就非常冰冷,何況是一月的西北荒漠,更是冰冷刺骨。

女遊客猜到了他的不解,建議他也躺下來看,讓他把手電筒打到最弱的那檔光上,再照這個藻井的時候,就會發現——飛天是會動的。

講解員笑了,配合著遊客,也慢慢躺下,當他打開手電筒時,卻不再覺得好笑。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因為他發現,飛天的絲帶真的是流動的,他真的看到飛天會動,會飛。那一幕給他的奇幻感覺,他至今記得。

講解員說著,我們一行人也抬起頭,一束光照過去……

那種震撼,有時候閉眼,似乎還依稀記得。

在莫高窟的洞窟裡我彷彿不再是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頗感人類實在渺小似蜉蝣。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普賢經變》局部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奇蹟和震撼的地方。

去年暑假,在七月末40℃的高溫中,我卻懷著最虔誠的問候,叩開了莫高窟的門。

那裡的景象,即便過了這樣久,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依舊迴盪著激昂的震撼與感動。

歷史“第一現場”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

轉到山的東麓,就會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佈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你可能不明白,莫高窟究竟為什麼珍貴?因為千座雕塑,萬本經書?

其實不止如此,更是因為它的真實。

在歷史流傳過程中,繪畫書法可能是後人臨摹的,史書可能被後人改過,大多事實真相已在歷史的流傳中泯滅,我們早已無法推測其真相。

但敦煌不一樣,它太清晰了。

假如沒有敦煌文獻,現在要看吐蕃的歷史,只能看二十四史中吐蕃傳記的短短几頁,或者是喇嘛寫的側重宗教的史書《賢者喜宴》。

而敦煌文獻,卻可以生動地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吐蕃 。

假如沒有敦煌石窟,唐代的壁畫繪畫書法,不得不因為五代時期的遺失和損毀,成為永遠的空白。

假如沒有石窟壁畫,我們永遠不知道史書中所記載的太平盛世、禮儀樂器、社會風貌究竟是真是假。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九色鹿的故事


曾經的沒落,使莫高窟被封存百年,成了歷史的“第一現場”,因為它,我們才得以清晰看見歷史最真實的面目。

這才是頂級的浪漫


走進329洞窟,講解員給我們講了個故事。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那是一個寒冷的一月,有一位北京女遊客買了所有的特窟票,看了將近三天。

奇怪的是,當他們一起進到第329窟的時候,女遊客忽然間躺了下來,就躺在洞窟裡,仰看藻井。

講解員當時非常驚訝,因為洞窟的地板本來就非常冰冷,何況是一月的西北荒漠,更是冰冷刺骨。

女遊客猜到了他的不解,建議他也躺下來看,讓他把手電筒打到最弱的那檔光上,再照這個藻井的時候,就會發現——飛天是會動的。

講解員笑了,配合著遊客,也慢慢躺下,當他打開手電筒時,卻不再覺得好笑。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因為他發現,飛天的絲帶真的是流動的,他真的看到飛天會動,會飛。那一幕給他的奇幻感覺,他至今記得。

講解員說著,我們一行人也抬起頭,一束光照過去……

那種震撼,有時候閉眼,似乎還依稀記得。

在莫高窟的洞窟裡我彷彿不再是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頗感人類實在渺小似蜉蝣。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此刻,我相信這世上有神靈,相信古人智慧超群,相信飛天會動,相信這千佛洞是這西北荒漠中另一個宇宙。

而後我們走進259洞窟,越發覺得莫高窟的浪漫遠不只此。

莫高窟259號洞窟的坐佛像彩塑,因為燈光自上而下打在佛像上的緣故,觀眾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佛像的面部表情。

但是當打開隨身攜帶的LED手電,一束燈光打在坐佛的臉上,自上而下移動手電筒時,佛像便緩緩露出迷人而和藹的俯視眾生的微笑。

這尊佛也被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莎”,甚至比達芬奇塑造出蒙娜麗莎早了一千多年。

原來每個洞窟,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比如257窟的“九色鹿”。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普賢經變》局部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奇蹟和震撼的地方。

去年暑假,在七月末40℃的高溫中,我卻懷著最虔誠的問候,叩開了莫高窟的門。

那裡的景象,即便過了這樣久,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依舊迴盪著激昂的震撼與感動。

歷史“第一現場”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

轉到山的東麓,就會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佈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你可能不明白,莫高窟究竟為什麼珍貴?因為千座雕塑,萬本經書?

其實不止如此,更是因為它的真實。

在歷史流傳過程中,繪畫書法可能是後人臨摹的,史書可能被後人改過,大多事實真相已在歷史的流傳中泯滅,我們早已無法推測其真相。

但敦煌不一樣,它太清晰了。

假如沒有敦煌文獻,現在要看吐蕃的歷史,只能看二十四史中吐蕃傳記的短短几頁,或者是喇嘛寫的側重宗教的史書《賢者喜宴》。

而敦煌文獻,卻可以生動地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吐蕃 。

假如沒有敦煌石窟,唐代的壁畫繪畫書法,不得不因為五代時期的遺失和損毀,成為永遠的空白。

假如沒有石窟壁畫,我們永遠不知道史書中所記載的太平盛世、禮儀樂器、社會風貌究竟是真是假。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九色鹿的故事


曾經的沒落,使莫高窟被封存百年,成了歷史的“第一現場”,因為它,我們才得以清晰看見歷史最真實的面目。

這才是頂級的浪漫


走進329洞窟,講解員給我們講了個故事。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那是一個寒冷的一月,有一位北京女遊客買了所有的特窟票,看了將近三天。

奇怪的是,當他們一起進到第329窟的時候,女遊客忽然間躺了下來,就躺在洞窟裡,仰看藻井。

講解員當時非常驚訝,因為洞窟的地板本來就非常冰冷,何況是一月的西北荒漠,更是冰冷刺骨。

女遊客猜到了他的不解,建議他也躺下來看,讓他把手電筒打到最弱的那檔光上,再照這個藻井的時候,就會發現——飛天是會動的。

講解員笑了,配合著遊客,也慢慢躺下,當他打開手電筒時,卻不再覺得好笑。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因為他發現,飛天的絲帶真的是流動的,他真的看到飛天會動,會飛。那一幕給他的奇幻感覺,他至今記得。

講解員說著,我們一行人也抬起頭,一束光照過去……

那種震撼,有時候閉眼,似乎還依稀記得。

在莫高窟的洞窟裡我彷彿不再是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頗感人類實在渺小似蜉蝣。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此刻,我相信這世上有神靈,相信古人智慧超群,相信飛天會動,相信這千佛洞是這西北荒漠中另一個宇宙。

而後我們走進259洞窟,越發覺得莫高窟的浪漫遠不只此。

莫高窟259號洞窟的坐佛像彩塑,因為燈光自上而下打在佛像上的緣故,觀眾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佛像的面部表情。

但是當打開隨身攜帶的LED手電,一束燈光打在坐佛的臉上,自上而下移動手電筒時,佛像便緩緩露出迷人而和藹的俯視眾生的微笑。

這尊佛也被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莎”,甚至比達芬奇塑造出蒙娜麗莎早了一千多年。

原來每個洞窟,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比如257窟的“九色鹿”。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上世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所拍攝的一系列經典動畫片中,有個故事叫《九色鹿》,該片攝製於1981年。

其實,九色鹿的故事早在北魏時期就出現在了敦煌壁畫上。

257號洞窟的西壁中部這幅《九色鹿經圖》,是敦煌莫高窟最美的壁畫之一,也是莫高窟內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故事畫。

走進61窟,又被其“窟頂藻井”所震撼。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普賢經變》局部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奇蹟和震撼的地方。

去年暑假,在七月末40℃的高溫中,我卻懷著最虔誠的問候,叩開了莫高窟的門。

那裡的景象,即便過了這樣久,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依舊迴盪著激昂的震撼與感動。

歷史“第一現場”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

轉到山的東麓,就會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佈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你可能不明白,莫高窟究竟為什麼珍貴?因為千座雕塑,萬本經書?

其實不止如此,更是因為它的真實。

在歷史流傳過程中,繪畫書法可能是後人臨摹的,史書可能被後人改過,大多事實真相已在歷史的流傳中泯滅,我們早已無法推測其真相。

但敦煌不一樣,它太清晰了。

假如沒有敦煌文獻,現在要看吐蕃的歷史,只能看二十四史中吐蕃傳記的短短几頁,或者是喇嘛寫的側重宗教的史書《賢者喜宴》。

而敦煌文獻,卻可以生動地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吐蕃 。

假如沒有敦煌石窟,唐代的壁畫繪畫書法,不得不因為五代時期的遺失和損毀,成為永遠的空白。

假如沒有石窟壁畫,我們永遠不知道史書中所記載的太平盛世、禮儀樂器、社會風貌究竟是真是假。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九色鹿的故事


曾經的沒落,使莫高窟被封存百年,成了歷史的“第一現場”,因為它,我們才得以清晰看見歷史最真實的面目。

這才是頂級的浪漫


走進329洞窟,講解員給我們講了個故事。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那是一個寒冷的一月,有一位北京女遊客買了所有的特窟票,看了將近三天。

奇怪的是,當他們一起進到第329窟的時候,女遊客忽然間躺了下來,就躺在洞窟裡,仰看藻井。

講解員當時非常驚訝,因為洞窟的地板本來就非常冰冷,何況是一月的西北荒漠,更是冰冷刺骨。

女遊客猜到了他的不解,建議他也躺下來看,讓他把手電筒打到最弱的那檔光上,再照這個藻井的時候,就會發現——飛天是會動的。

講解員笑了,配合著遊客,也慢慢躺下,當他打開手電筒時,卻不再覺得好笑。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因為他發現,飛天的絲帶真的是流動的,他真的看到飛天會動,會飛。那一幕給他的奇幻感覺,他至今記得。

講解員說著,我們一行人也抬起頭,一束光照過去……

那種震撼,有時候閉眼,似乎還依稀記得。

在莫高窟的洞窟裡我彷彿不再是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頗感人類實在渺小似蜉蝣。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此刻,我相信這世上有神靈,相信古人智慧超群,相信飛天會動,相信這千佛洞是這西北荒漠中另一個宇宙。

而後我們走進259洞窟,越發覺得莫高窟的浪漫遠不只此。

莫高窟259號洞窟的坐佛像彩塑,因為燈光自上而下打在佛像上的緣故,觀眾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佛像的面部表情。

但是當打開隨身攜帶的LED手電,一束燈光打在坐佛的臉上,自上而下移動手電筒時,佛像便緩緩露出迷人而和藹的俯視眾生的微笑。

這尊佛也被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莎”,甚至比達芬奇塑造出蒙娜麗莎早了一千多年。

原來每個洞窟,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比如257窟的“九色鹿”。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上世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所拍攝的一系列經典動畫片中,有個故事叫《九色鹿》,該片攝製於1981年。

其實,九色鹿的故事早在北魏時期就出現在了敦煌壁畫上。

257號洞窟的西壁中部這幅《九色鹿經圖》,是敦煌莫高窟最美的壁畫之一,也是莫高窟內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故事畫。

走進61窟,又被其“窟頂藻井”所震撼。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普賢經變》局部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奇蹟和震撼的地方。

去年暑假,在七月末40℃的高溫中,我卻懷著最虔誠的問候,叩開了莫高窟的門。

那裡的景象,即便過了這樣久,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依舊迴盪著激昂的震撼與感動。

歷史“第一現場”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

轉到山的東麓,就會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佈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你可能不明白,莫高窟究竟為什麼珍貴?因為千座雕塑,萬本經書?

其實不止如此,更是因為它的真實。

在歷史流傳過程中,繪畫書法可能是後人臨摹的,史書可能被後人改過,大多事實真相已在歷史的流傳中泯滅,我們早已無法推測其真相。

但敦煌不一樣,它太清晰了。

假如沒有敦煌文獻,現在要看吐蕃的歷史,只能看二十四史中吐蕃傳記的短短几頁,或者是喇嘛寫的側重宗教的史書《賢者喜宴》。

而敦煌文獻,卻可以生動地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吐蕃 。

假如沒有敦煌石窟,唐代的壁畫繪畫書法,不得不因為五代時期的遺失和損毀,成為永遠的空白。

假如沒有石窟壁畫,我們永遠不知道史書中所記載的太平盛世、禮儀樂器、社會風貌究竟是真是假。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九色鹿的故事


曾經的沒落,使莫高窟被封存百年,成了歷史的“第一現場”,因為它,我們才得以清晰看見歷史最真實的面目。

這才是頂級的浪漫


走進329洞窟,講解員給我們講了個故事。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那是一個寒冷的一月,有一位北京女遊客買了所有的特窟票,看了將近三天。

奇怪的是,當他們一起進到第329窟的時候,女遊客忽然間躺了下來,就躺在洞窟裡,仰看藻井。

講解員當時非常驚訝,因為洞窟的地板本來就非常冰冷,何況是一月的西北荒漠,更是冰冷刺骨。

女遊客猜到了他的不解,建議他也躺下來看,讓他把手電筒打到最弱的那檔光上,再照這個藻井的時候,就會發現——飛天是會動的。

講解員笑了,配合著遊客,也慢慢躺下,當他打開手電筒時,卻不再覺得好笑。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因為他發現,飛天的絲帶真的是流動的,他真的看到飛天會動,會飛。那一幕給他的奇幻感覺,他至今記得。

講解員說著,我們一行人也抬起頭,一束光照過去……

那種震撼,有時候閉眼,似乎還依稀記得。

在莫高窟的洞窟裡我彷彿不再是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頗感人類實在渺小似蜉蝣。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此刻,我相信這世上有神靈,相信古人智慧超群,相信飛天會動,相信這千佛洞是這西北荒漠中另一個宇宙。

而後我們走進259洞窟,越發覺得莫高窟的浪漫遠不只此。

莫高窟259號洞窟的坐佛像彩塑,因為燈光自上而下打在佛像上的緣故,觀眾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佛像的面部表情。

但是當打開隨身攜帶的LED手電,一束燈光打在坐佛的臉上,自上而下移動手電筒時,佛像便緩緩露出迷人而和藹的俯視眾生的微笑。

這尊佛也被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莎”,甚至比達芬奇塑造出蒙娜麗莎早了一千多年。

原來每個洞窟,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比如257窟的“九色鹿”。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上世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所拍攝的一系列經典動畫片中,有個故事叫《九色鹿》,該片攝製於1981年。

其實,九色鹿的故事早在北魏時期就出現在了敦煌壁畫上。

257號洞窟的西壁中部這幅《九色鹿經圖》,是敦煌莫高窟最美的壁畫之一,也是莫高窟內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故事畫。

走進61窟,又被其“窟頂藻井”所震撼。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還有45窟的極美塑像,把不同身份人物的性格特徵都刻畫得惟妙惟肖。

西魏的249窟,窟頂絢麗鮮豔的青金石顏料和光怪陸離的形象,寥寥幾筆就形神兼備的動物。

盛唐時期的328窟,完美揭開著盛世篇章……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普賢經變》局部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奇蹟和震撼的地方。

去年暑假,在七月末40℃的高溫中,我卻懷著最虔誠的問候,叩開了莫高窟的門。

那裡的景象,即便過了這樣久,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依舊迴盪著激昂的震撼與感動。

歷史“第一現場”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

轉到山的東麓,就會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佈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你可能不明白,莫高窟究竟為什麼珍貴?因為千座雕塑,萬本經書?

其實不止如此,更是因為它的真實。

在歷史流傳過程中,繪畫書法可能是後人臨摹的,史書可能被後人改過,大多事實真相已在歷史的流傳中泯滅,我們早已無法推測其真相。

但敦煌不一樣,它太清晰了。

假如沒有敦煌文獻,現在要看吐蕃的歷史,只能看二十四史中吐蕃傳記的短短几頁,或者是喇嘛寫的側重宗教的史書《賢者喜宴》。

而敦煌文獻,卻可以生動地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吐蕃 。

假如沒有敦煌石窟,唐代的壁畫繪畫書法,不得不因為五代時期的遺失和損毀,成為永遠的空白。

假如沒有石窟壁畫,我們永遠不知道史書中所記載的太平盛世、禮儀樂器、社會風貌究竟是真是假。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九色鹿的故事


曾經的沒落,使莫高窟被封存百年,成了歷史的“第一現場”,因為它,我們才得以清晰看見歷史最真實的面目。

這才是頂級的浪漫


走進329洞窟,講解員給我們講了個故事。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那是一個寒冷的一月,有一位北京女遊客買了所有的特窟票,看了將近三天。

奇怪的是,當他們一起進到第329窟的時候,女遊客忽然間躺了下來,就躺在洞窟裡,仰看藻井。

講解員當時非常驚訝,因為洞窟的地板本來就非常冰冷,何況是一月的西北荒漠,更是冰冷刺骨。

女遊客猜到了他的不解,建議他也躺下來看,讓他把手電筒打到最弱的那檔光上,再照這個藻井的時候,就會發現——飛天是會動的。

講解員笑了,配合著遊客,也慢慢躺下,當他打開手電筒時,卻不再覺得好笑。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因為他發現,飛天的絲帶真的是流動的,他真的看到飛天會動,會飛。那一幕給他的奇幻感覺,他至今記得。

講解員說著,我們一行人也抬起頭,一束光照過去……

那種震撼,有時候閉眼,似乎還依稀記得。

在莫高窟的洞窟裡我彷彿不再是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頗感人類實在渺小似蜉蝣。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此刻,我相信這世上有神靈,相信古人智慧超群,相信飛天會動,相信這千佛洞是這西北荒漠中另一個宇宙。

而後我們走進259洞窟,越發覺得莫高窟的浪漫遠不只此。

莫高窟259號洞窟的坐佛像彩塑,因為燈光自上而下打在佛像上的緣故,觀眾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佛像的面部表情。

但是當打開隨身攜帶的LED手電,一束燈光打在坐佛的臉上,自上而下移動手電筒時,佛像便緩緩露出迷人而和藹的俯視眾生的微笑。

這尊佛也被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莎”,甚至比達芬奇塑造出蒙娜麗莎早了一千多年。

原來每個洞窟,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比如257窟的“九色鹿”。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上世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所拍攝的一系列經典動畫片中,有個故事叫《九色鹿》,該片攝製於1981年。

其實,九色鹿的故事早在北魏時期就出現在了敦煌壁畫上。

257號洞窟的西壁中部這幅《九色鹿經圖》,是敦煌莫高窟最美的壁畫之一,也是莫高窟內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故事畫。

走進61窟,又被其“窟頂藻井”所震撼。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還有45窟的極美塑像,把不同身份人物的性格特徵都刻畫得惟妙惟肖。

西魏的249窟,窟頂絢麗鮮豔的青金石顏料和光怪陸離的形象,寥寥幾筆就形神兼備的動物。

盛唐時期的328窟,完美揭開著盛世篇章……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普賢經變》局部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奇蹟和震撼的地方。

去年暑假,在七月末40℃的高溫中,我卻懷著最虔誠的問候,叩開了莫高窟的門。

那裡的景象,即便過了這樣久,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依舊迴盪著激昂的震撼與感動。

歷史“第一現場”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

轉到山的東麓,就會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佈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你可能不明白,莫高窟究竟為什麼珍貴?因為千座雕塑,萬本經書?

其實不止如此,更是因為它的真實。

在歷史流傳過程中,繪畫書法可能是後人臨摹的,史書可能被後人改過,大多事實真相已在歷史的流傳中泯滅,我們早已無法推測其真相。

但敦煌不一樣,它太清晰了。

假如沒有敦煌文獻,現在要看吐蕃的歷史,只能看二十四史中吐蕃傳記的短短几頁,或者是喇嘛寫的側重宗教的史書《賢者喜宴》。

而敦煌文獻,卻可以生動地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吐蕃 。

假如沒有敦煌石窟,唐代的壁畫繪畫書法,不得不因為五代時期的遺失和損毀,成為永遠的空白。

假如沒有石窟壁畫,我們永遠不知道史書中所記載的太平盛世、禮儀樂器、社會風貌究竟是真是假。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九色鹿的故事


曾經的沒落,使莫高窟被封存百年,成了歷史的“第一現場”,因為它,我們才得以清晰看見歷史最真實的面目。

這才是頂級的浪漫


走進329洞窟,講解員給我們講了個故事。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那是一個寒冷的一月,有一位北京女遊客買了所有的特窟票,看了將近三天。

奇怪的是,當他們一起進到第329窟的時候,女遊客忽然間躺了下來,就躺在洞窟裡,仰看藻井。

講解員當時非常驚訝,因為洞窟的地板本來就非常冰冷,何況是一月的西北荒漠,更是冰冷刺骨。

女遊客猜到了他的不解,建議他也躺下來看,讓他把手電筒打到最弱的那檔光上,再照這個藻井的時候,就會發現——飛天是會動的。

講解員笑了,配合著遊客,也慢慢躺下,當他打開手電筒時,卻不再覺得好笑。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因為他發現,飛天的絲帶真的是流動的,他真的看到飛天會動,會飛。那一幕給他的奇幻感覺,他至今記得。

講解員說著,我們一行人也抬起頭,一束光照過去……

那種震撼,有時候閉眼,似乎還依稀記得。

在莫高窟的洞窟裡我彷彿不再是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頗感人類實在渺小似蜉蝣。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此刻,我相信這世上有神靈,相信古人智慧超群,相信飛天會動,相信這千佛洞是這西北荒漠中另一個宇宙。

而後我們走進259洞窟,越發覺得莫高窟的浪漫遠不只此。

莫高窟259號洞窟的坐佛像彩塑,因為燈光自上而下打在佛像上的緣故,觀眾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佛像的面部表情。

但是當打開隨身攜帶的LED手電,一束燈光打在坐佛的臉上,自上而下移動手電筒時,佛像便緩緩露出迷人而和藹的俯視眾生的微笑。

這尊佛也被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莎”,甚至比達芬奇塑造出蒙娜麗莎早了一千多年。

原來每個洞窟,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比如257窟的“九色鹿”。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上世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所拍攝的一系列經典動畫片中,有個故事叫《九色鹿》,該片攝製於1981年。

其實,九色鹿的故事早在北魏時期就出現在了敦煌壁畫上。

257號洞窟的西壁中部這幅《九色鹿經圖》,是敦煌莫高窟最美的壁畫之一,也是莫高窟內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故事畫。

走進61窟,又被其“窟頂藻井”所震撼。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還有45窟的極美塑像,把不同身份人物的性格特徵都刻畫得惟妙惟肖。

西魏的249窟,窟頂絢麗鮮豔的青金石顏料和光怪陸離的形象,寥寥幾筆就形神兼備的動物。

盛唐時期的328窟,完美揭開著盛世篇章……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328窟 佛像塑像


遊覽中的我一次次為講解員所說的“其實現在的團徽就來自這個花紋。”“其實現在的影視劇就來自這個故事”……這樣的話語感到震撼。

彷彿這裡,是一切的起點,一代又一代不同時期的藝術家都奔赴此處,用著一生去續寫這歷史的傳奇。

千年的紐帶,在此維繫;千年的智慧,在此結晶。

無論是會流動的飛天還是靈巧生動的九色鹿,其實每個洞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精彩等待著你去發覺,這就是莫高窟的浪漫。

因磨難而厚重


莫高窟總是帶給人厚重的歷史感,除了它的歷史藝術成就,還有那些繞不開的磨難。

提起莫高窟的劫難,就少不了王圓籙三個字。

莫高窟第17號洞窟,這是一箇中國人永遠感到恥辱的地方。

這個洞窟看似很小,卻被稱為“藏經洞”,在西夏王朝時期為了躲避戰亂保護文獻資料,僧侶們將上萬經卷掩藏在此。

直到1900年,被住在莫高窟的王道士偶然發現。

王道士自從來到莫高窟後,除打坐修行外,便一直致力於窟內流沙的清理、修繕。

為保存文物,王道士不惜冒死上書慈禧。

可那時的清政府,深陷內憂外患,根本無心理會“此等不足掛齒的小事”,下令敦煌縣令自行斟酌處理。

無人理會的莫高窟,一籌莫展的王道士,碰見了一群“如飢似渴”想要探索文物價值的外國考古學者——斯坦因、伯希和等人。

無助的王道士,將文物變賣給了外國考古隊,他們巧言令色僅用4錠馬蹄銀誘騙王道士,就換走了大部分經書,至今保存在大英博物館內。

當英國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和將文獻資料幾乎搬空之後,莫高窟又迎來了一個強盜——美國人華爾納。

可惜他來晚了,能拿的都被拿了。

氣急敗壞的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也是讓莫高窟遭受毀滅性打擊的一次破壞——他殘忍的將大量的雕像和壁畫直接切割下來,偷運回國。

如今我們在莫高窟看到的雕像,基本都是清朝和民國時期修復的,但近代的工藝和古代壁畫的風格早已格格不入。

莫高窟的劫難卻依然沒有結束。

1920~1921年間,蘇聯十月革命後在國內戰爭中失敗的數百名沙俄白匪逃竄出國,越過邊界,從新疆逃到中國後被拘留,最終被安置在莫高窟長達半年之久。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普賢經變》局部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奇蹟和震撼的地方。

去年暑假,在七月末40℃的高溫中,我卻懷著最虔誠的問候,叩開了莫高窟的門。

那裡的景象,即便過了這樣久,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依舊迴盪著激昂的震撼與感動。

歷史“第一現場”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

轉到山的東麓,就會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佈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你可能不明白,莫高窟究竟為什麼珍貴?因為千座雕塑,萬本經書?

其實不止如此,更是因為它的真實。

在歷史流傳過程中,繪畫書法可能是後人臨摹的,史書可能被後人改過,大多事實真相已在歷史的流傳中泯滅,我們早已無法推測其真相。

但敦煌不一樣,它太清晰了。

假如沒有敦煌文獻,現在要看吐蕃的歷史,只能看二十四史中吐蕃傳記的短短几頁,或者是喇嘛寫的側重宗教的史書《賢者喜宴》。

而敦煌文獻,卻可以生動地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吐蕃 。

假如沒有敦煌石窟,唐代的壁畫繪畫書法,不得不因為五代時期的遺失和損毀,成為永遠的空白。

假如沒有石窟壁畫,我們永遠不知道史書中所記載的太平盛世、禮儀樂器、社會風貌究竟是真是假。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九色鹿的故事


曾經的沒落,使莫高窟被封存百年,成了歷史的“第一現場”,因為它,我們才得以清晰看見歷史最真實的面目。

這才是頂級的浪漫


走進329洞窟,講解員給我們講了個故事。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那是一個寒冷的一月,有一位北京女遊客買了所有的特窟票,看了將近三天。

奇怪的是,當他們一起進到第329窟的時候,女遊客忽然間躺了下來,就躺在洞窟裡,仰看藻井。

講解員當時非常驚訝,因為洞窟的地板本來就非常冰冷,何況是一月的西北荒漠,更是冰冷刺骨。

女遊客猜到了他的不解,建議他也躺下來看,讓他把手電筒打到最弱的那檔光上,再照這個藻井的時候,就會發現——飛天是會動的。

講解員笑了,配合著遊客,也慢慢躺下,當他打開手電筒時,卻不再覺得好笑。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因為他發現,飛天的絲帶真的是流動的,他真的看到飛天會動,會飛。那一幕給他的奇幻感覺,他至今記得。

講解員說著,我們一行人也抬起頭,一束光照過去……

那種震撼,有時候閉眼,似乎還依稀記得。

在莫高窟的洞窟裡我彷彿不再是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頗感人類實在渺小似蜉蝣。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此刻,我相信這世上有神靈,相信古人智慧超群,相信飛天會動,相信這千佛洞是這西北荒漠中另一個宇宙。

而後我們走進259洞窟,越發覺得莫高窟的浪漫遠不只此。

莫高窟259號洞窟的坐佛像彩塑,因為燈光自上而下打在佛像上的緣故,觀眾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佛像的面部表情。

但是當打開隨身攜帶的LED手電,一束燈光打在坐佛的臉上,自上而下移動手電筒時,佛像便緩緩露出迷人而和藹的俯視眾生的微笑。

這尊佛也被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莎”,甚至比達芬奇塑造出蒙娜麗莎早了一千多年。

原來每個洞窟,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比如257窟的“九色鹿”。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上世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所拍攝的一系列經典動畫片中,有個故事叫《九色鹿》,該片攝製於1981年。

其實,九色鹿的故事早在北魏時期就出現在了敦煌壁畫上。

257號洞窟的西壁中部這幅《九色鹿經圖》,是敦煌莫高窟最美的壁畫之一,也是莫高窟內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故事畫。

走進61窟,又被其“窟頂藻井”所震撼。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還有45窟的極美塑像,把不同身份人物的性格特徵都刻畫得惟妙惟肖。

西魏的249窟,窟頂絢麗鮮豔的青金石顏料和光怪陸離的形象,寥寥幾筆就形神兼備的動物。

盛唐時期的328窟,完美揭開著盛世篇章……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328窟 佛像塑像


遊覽中的我一次次為講解員所說的“其實現在的團徽就來自這個花紋。”“其實現在的影視劇就來自這個故事”……這樣的話語感到震撼。

彷彿這裡,是一切的起點,一代又一代不同時期的藝術家都奔赴此處,用著一生去續寫這歷史的傳奇。

千年的紐帶,在此維繫;千年的智慧,在此結晶。

無論是會流動的飛天還是靈巧生動的九色鹿,其實每個洞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精彩等待著你去發覺,這就是莫高窟的浪漫。

因磨難而厚重


莫高窟總是帶給人厚重的歷史感,除了它的歷史藝術成就,還有那些繞不開的磨難。

提起莫高窟的劫難,就少不了王圓籙三個字。

莫高窟第17號洞窟,這是一箇中國人永遠感到恥辱的地方。

這個洞窟看似很小,卻被稱為“藏經洞”,在西夏王朝時期為了躲避戰亂保護文獻資料,僧侶們將上萬經卷掩藏在此。

直到1900年,被住在莫高窟的王道士偶然發現。

王道士自從來到莫高窟後,除打坐修行外,便一直致力於窟內流沙的清理、修繕。

為保存文物,王道士不惜冒死上書慈禧。

可那時的清政府,深陷內憂外患,根本無心理會“此等不足掛齒的小事”,下令敦煌縣令自行斟酌處理。

無人理會的莫高窟,一籌莫展的王道士,碰見了一群“如飢似渴”想要探索文物價值的外國考古學者——斯坦因、伯希和等人。

無助的王道士,將文物變賣給了外國考古隊,他們巧言令色僅用4錠馬蹄銀誘騙王道士,就換走了大部分經書,至今保存在大英博物館內。

當英國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和將文獻資料幾乎搬空之後,莫高窟又迎來了一個強盜——美國人華爾納。

可惜他來晚了,能拿的都被拿了。

氣急敗壞的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也是讓莫高窟遭受毀滅性打擊的一次破壞——他殘忍的將大量的雕像和壁畫直接切割下來,偷運回國。

如今我們在莫高窟看到的雕像,基本都是清朝和民國時期修復的,但近代的工藝和古代壁畫的風格早已格格不入。

莫高窟的劫難卻依然沒有結束。

1920~1921年間,蘇聯十月革命後在國內戰爭中失敗的數百名沙俄白匪逃竄出國,越過邊界,從新疆逃到中國後被拘留,最終被安置在莫高窟長達半年之久。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匪軍在絕望潦倒中,珍貴的洞窟壁畫竟成了他們恣意發洩的對象。

他們不僅在壁畫上亂塗亂抹,還在洞窟角落生火做飯,不少壁畫被油煙燻黑汙損。

具有豐富文化價值的莫高窟壁畫與雕塑被破壞,徒留慘敗的牆壁與怪像,這與其說是王道士犯下的罪孽,不如說是當時文物保護意識薄弱的民族,在歷史中欠下的文化鉅債。

但不管如何痛心疾首,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珍惜能再次與之相遇的時間,以最虔誠的姿態去欣賞那殘存的珍貴。

“看一眼少一眼”的無價之寶


即便它是如此的燦爛光輝,富有生機,可世間好物總是不堅牢。

莫高窟現在,是一座“看一眼少一眼”的無價之寶。

當講解員說出那句:“莫高窟終究會消失”時,所有人心中咯噔一顫,就像巴黎聖母院終於一語成讖消失於一場大火。

我無法想象,如果莫高窟消失了,會是怎樣的心痛。

說起它的現狀,講解員感慨道:“來莫高窟的人真的太多了!一年比一年多,2018年一年遊客量已經達到200萬人。”

洞窟其實很脆弱,又沒有通風設備,因為設備安裝在牆面上會損傷壁畫,遊客量多時洞窟裡的氣味實在難聞到無法形容,同時也加速著洞窟的損壞。

除了遊客量大這一重要原因,莫高窟每年要清除窟前積沙約3000m³,嚴重積沙會造成對窟頂的壓力,增大窟頂的飽水性,導致窟頂崖體積水。

過多水份會引起壁畫發黴、酥鹼、起甲等。

那一面面千佛像,已經逐漸被氧化成黑色,壁畫一再因病害受損,雕塑也經不起歲月摧殘。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普賢經變》局部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奇蹟和震撼的地方。

去年暑假,在七月末40℃的高溫中,我卻懷著最虔誠的問候,叩開了莫高窟的門。

那裡的景象,即便過了這樣久,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依舊迴盪著激昂的震撼與感動。

歷史“第一現場”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

轉到山的東麓,就會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佈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你可能不明白,莫高窟究竟為什麼珍貴?因為千座雕塑,萬本經書?

其實不止如此,更是因為它的真實。

在歷史流傳過程中,繪畫書法可能是後人臨摹的,史書可能被後人改過,大多事實真相已在歷史的流傳中泯滅,我們早已無法推測其真相。

但敦煌不一樣,它太清晰了。

假如沒有敦煌文獻,現在要看吐蕃的歷史,只能看二十四史中吐蕃傳記的短短几頁,或者是喇嘛寫的側重宗教的史書《賢者喜宴》。

而敦煌文獻,卻可以生動地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吐蕃 。

假如沒有敦煌石窟,唐代的壁畫繪畫書法,不得不因為五代時期的遺失和損毀,成為永遠的空白。

假如沒有石窟壁畫,我們永遠不知道史書中所記載的太平盛世、禮儀樂器、社會風貌究竟是真是假。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九色鹿的故事


曾經的沒落,使莫高窟被封存百年,成了歷史的“第一現場”,因為它,我們才得以清晰看見歷史最真實的面目。

這才是頂級的浪漫


走進329洞窟,講解員給我們講了個故事。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那是一個寒冷的一月,有一位北京女遊客買了所有的特窟票,看了將近三天。

奇怪的是,當他們一起進到第329窟的時候,女遊客忽然間躺了下來,就躺在洞窟裡,仰看藻井。

講解員當時非常驚訝,因為洞窟的地板本來就非常冰冷,何況是一月的西北荒漠,更是冰冷刺骨。

女遊客猜到了他的不解,建議他也躺下來看,讓他把手電筒打到最弱的那檔光上,再照這個藻井的時候,就會發現——飛天是會動的。

講解員笑了,配合著遊客,也慢慢躺下,當他打開手電筒時,卻不再覺得好笑。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因為他發現,飛天的絲帶真的是流動的,他真的看到飛天會動,會飛。那一幕給他的奇幻感覺,他至今記得。

講解員說著,我們一行人也抬起頭,一束光照過去……

那種震撼,有時候閉眼,似乎還依稀記得。

在莫高窟的洞窟裡我彷彿不再是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頗感人類實在渺小似蜉蝣。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此刻,我相信這世上有神靈,相信古人智慧超群,相信飛天會動,相信這千佛洞是這西北荒漠中另一個宇宙。

而後我們走進259洞窟,越發覺得莫高窟的浪漫遠不只此。

莫高窟259號洞窟的坐佛像彩塑,因為燈光自上而下打在佛像上的緣故,觀眾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佛像的面部表情。

但是當打開隨身攜帶的LED手電,一束燈光打在坐佛的臉上,自上而下移動手電筒時,佛像便緩緩露出迷人而和藹的俯視眾生的微笑。

這尊佛也被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莎”,甚至比達芬奇塑造出蒙娜麗莎早了一千多年。

原來每個洞窟,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比如257窟的“九色鹿”。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上世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所拍攝的一系列經典動畫片中,有個故事叫《九色鹿》,該片攝製於1981年。

其實,九色鹿的故事早在北魏時期就出現在了敦煌壁畫上。

257號洞窟的西壁中部這幅《九色鹿經圖》,是敦煌莫高窟最美的壁畫之一,也是莫高窟內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故事畫。

走進61窟,又被其“窟頂藻井”所震撼。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還有45窟的極美塑像,把不同身份人物的性格特徵都刻畫得惟妙惟肖。

西魏的249窟,窟頂絢麗鮮豔的青金石顏料和光怪陸離的形象,寥寥幾筆就形神兼備的動物。

盛唐時期的328窟,完美揭開著盛世篇章……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328窟 佛像塑像


遊覽中的我一次次為講解員所說的“其實現在的團徽就來自這個花紋。”“其實現在的影視劇就來自這個故事”……這樣的話語感到震撼。

彷彿這裡,是一切的起點,一代又一代不同時期的藝術家都奔赴此處,用著一生去續寫這歷史的傳奇。

千年的紐帶,在此維繫;千年的智慧,在此結晶。

無論是會流動的飛天還是靈巧生動的九色鹿,其實每個洞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精彩等待著你去發覺,這就是莫高窟的浪漫。

因磨難而厚重


莫高窟總是帶給人厚重的歷史感,除了它的歷史藝術成就,還有那些繞不開的磨難。

提起莫高窟的劫難,就少不了王圓籙三個字。

莫高窟第17號洞窟,這是一箇中國人永遠感到恥辱的地方。

這個洞窟看似很小,卻被稱為“藏經洞”,在西夏王朝時期為了躲避戰亂保護文獻資料,僧侶們將上萬經卷掩藏在此。

直到1900年,被住在莫高窟的王道士偶然發現。

王道士自從來到莫高窟後,除打坐修行外,便一直致力於窟內流沙的清理、修繕。

為保存文物,王道士不惜冒死上書慈禧。

可那時的清政府,深陷內憂外患,根本無心理會“此等不足掛齒的小事”,下令敦煌縣令自行斟酌處理。

無人理會的莫高窟,一籌莫展的王道士,碰見了一群“如飢似渴”想要探索文物價值的外國考古學者——斯坦因、伯希和等人。

無助的王道士,將文物變賣給了外國考古隊,他們巧言令色僅用4錠馬蹄銀誘騙王道士,就換走了大部分經書,至今保存在大英博物館內。

當英國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和將文獻資料幾乎搬空之後,莫高窟又迎來了一個強盜——美國人華爾納。

可惜他來晚了,能拿的都被拿了。

氣急敗壞的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也是讓莫高窟遭受毀滅性打擊的一次破壞——他殘忍的將大量的雕像和壁畫直接切割下來,偷運回國。

如今我們在莫高窟看到的雕像,基本都是清朝和民國時期修復的,但近代的工藝和古代壁畫的風格早已格格不入。

莫高窟的劫難卻依然沒有結束。

1920~1921年間,蘇聯十月革命後在國內戰爭中失敗的數百名沙俄白匪逃竄出國,越過邊界,從新疆逃到中國後被拘留,最終被安置在莫高窟長達半年之久。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匪軍在絕望潦倒中,珍貴的洞窟壁畫竟成了他們恣意發洩的對象。

他們不僅在壁畫上亂塗亂抹,還在洞窟角落生火做飯,不少壁畫被油煙燻黑汙損。

具有豐富文化價值的莫高窟壁畫與雕塑被破壞,徒留慘敗的牆壁與怪像,這與其說是王道士犯下的罪孽,不如說是當時文物保護意識薄弱的民族,在歷史中欠下的文化鉅債。

但不管如何痛心疾首,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珍惜能再次與之相遇的時間,以最虔誠的姿態去欣賞那殘存的珍貴。

“看一眼少一眼”的無價之寶


即便它是如此的燦爛光輝,富有生機,可世間好物總是不堅牢。

莫高窟現在,是一座“看一眼少一眼”的無價之寶。

當講解員說出那句:“莫高窟終究會消失”時,所有人心中咯噔一顫,就像巴黎聖母院終於一語成讖消失於一場大火。

我無法想象,如果莫高窟消失了,會是怎樣的心痛。

說起它的現狀,講解員感慨道:“來莫高窟的人真的太多了!一年比一年多,2018年一年遊客量已經達到200萬人。”

洞窟其實很脆弱,又沒有通風設備,因為設備安裝在牆面上會損傷壁畫,遊客量多時洞窟裡的氣味實在難聞到無法形容,同時也加速著洞窟的損壞。

除了遊客量大這一重要原因,莫高窟每年要清除窟前積沙約3000m³,嚴重積沙會造成對窟頂的壓力,增大窟頂的飽水性,導致窟頂崖體積水。

過多水份會引起壁畫發黴、酥鹼、起甲等。

那一面面千佛像,已經逐漸被氧化成黑色,壁畫一再因病害受損,雕塑也經不起歲月摧殘。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但欣慰的是,為了讓這些文物不消失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又出現了一群一心守護敦煌的人。

他們在沒有WiFi,冬日寒冷夏日炎熱的環境裡,白天一上班就盯著牆壁,晚上回到用泥糊成的房子裡睡覺,離家千里仍然堅守。

這種守護,也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筆畫畫就夠了,還要悉心探測石窟的“健康狀況”,歸納石窟的多種病症類型。

起甲、酥鹼、粉化、空鼓,還研究出了一套套的治療方案。

所以對這群敦煌守護者來說,每天的工作就像在和時間賽跑,因為石窟裡的壁畫受天氣、水分、風沙、光照等影響,任何一點環境變化都有可能加速它的消失。

他們一年又一年地守護著這些文物,只因為這裡是敦煌,所以一切都值得。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普賢經變》局部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奇蹟和震撼的地方。

去年暑假,在七月末40℃的高溫中,我卻懷著最虔誠的問候,叩開了莫高窟的門。

那裡的景象,即便過了這樣久,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依舊迴盪著激昂的震撼與感動。

歷史“第一現場”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

轉到山的東麓,就會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佈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你可能不明白,莫高窟究竟為什麼珍貴?因為千座雕塑,萬本經書?

其實不止如此,更是因為它的真實。

在歷史流傳過程中,繪畫書法可能是後人臨摹的,史書可能被後人改過,大多事實真相已在歷史的流傳中泯滅,我們早已無法推測其真相。

但敦煌不一樣,它太清晰了。

假如沒有敦煌文獻,現在要看吐蕃的歷史,只能看二十四史中吐蕃傳記的短短几頁,或者是喇嘛寫的側重宗教的史書《賢者喜宴》。

而敦煌文獻,卻可以生動地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吐蕃 。

假如沒有敦煌石窟,唐代的壁畫繪畫書法,不得不因為五代時期的遺失和損毀,成為永遠的空白。

假如沒有石窟壁畫,我們永遠不知道史書中所記載的太平盛世、禮儀樂器、社會風貌究竟是真是假。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九色鹿的故事


曾經的沒落,使莫高窟被封存百年,成了歷史的“第一現場”,因為它,我們才得以清晰看見歷史最真實的面目。

這才是頂級的浪漫


走進329洞窟,講解員給我們講了個故事。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那是一個寒冷的一月,有一位北京女遊客買了所有的特窟票,看了將近三天。

奇怪的是,當他們一起進到第329窟的時候,女遊客忽然間躺了下來,就躺在洞窟裡,仰看藻井。

講解員當時非常驚訝,因為洞窟的地板本來就非常冰冷,何況是一月的西北荒漠,更是冰冷刺骨。

女遊客猜到了他的不解,建議他也躺下來看,讓他把手電筒打到最弱的那檔光上,再照這個藻井的時候,就會發現——飛天是會動的。

講解員笑了,配合著遊客,也慢慢躺下,當他打開手電筒時,卻不再覺得好笑。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因為他發現,飛天的絲帶真的是流動的,他真的看到飛天會動,會飛。那一幕給他的奇幻感覺,他至今記得。

講解員說著,我們一行人也抬起頭,一束光照過去……

那種震撼,有時候閉眼,似乎還依稀記得。

在莫高窟的洞窟裡我彷彿不再是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頗感人類實在渺小似蜉蝣。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此刻,我相信這世上有神靈,相信古人智慧超群,相信飛天會動,相信這千佛洞是這西北荒漠中另一個宇宙。

而後我們走進259洞窟,越發覺得莫高窟的浪漫遠不只此。

莫高窟259號洞窟的坐佛像彩塑,因為燈光自上而下打在佛像上的緣故,觀眾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佛像的面部表情。

但是當打開隨身攜帶的LED手電,一束燈光打在坐佛的臉上,自上而下移動手電筒時,佛像便緩緩露出迷人而和藹的俯視眾生的微笑。

這尊佛也被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莎”,甚至比達芬奇塑造出蒙娜麗莎早了一千多年。

原來每個洞窟,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比如257窟的“九色鹿”。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上世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所拍攝的一系列經典動畫片中,有個故事叫《九色鹿》,該片攝製於1981年。

其實,九色鹿的故事早在北魏時期就出現在了敦煌壁畫上。

257號洞窟的西壁中部這幅《九色鹿經圖》,是敦煌莫高窟最美的壁畫之一,也是莫高窟內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故事畫。

走進61窟,又被其“窟頂藻井”所震撼。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還有45窟的極美塑像,把不同身份人物的性格特徵都刻畫得惟妙惟肖。

西魏的249窟,窟頂絢麗鮮豔的青金石顏料和光怪陸離的形象,寥寥幾筆就形神兼備的動物。

盛唐時期的328窟,完美揭開著盛世篇章……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328窟 佛像塑像


遊覽中的我一次次為講解員所說的“其實現在的團徽就來自這個花紋。”“其實現在的影視劇就來自這個故事”……這樣的話語感到震撼。

彷彿這裡,是一切的起點,一代又一代不同時期的藝術家都奔赴此處,用著一生去續寫這歷史的傳奇。

千年的紐帶,在此維繫;千年的智慧,在此結晶。

無論是會流動的飛天還是靈巧生動的九色鹿,其實每個洞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精彩等待著你去發覺,這就是莫高窟的浪漫。

因磨難而厚重


莫高窟總是帶給人厚重的歷史感,除了它的歷史藝術成就,還有那些繞不開的磨難。

提起莫高窟的劫難,就少不了王圓籙三個字。

莫高窟第17號洞窟,這是一箇中國人永遠感到恥辱的地方。

這個洞窟看似很小,卻被稱為“藏經洞”,在西夏王朝時期為了躲避戰亂保護文獻資料,僧侶們將上萬經卷掩藏在此。

直到1900年,被住在莫高窟的王道士偶然發現。

王道士自從來到莫高窟後,除打坐修行外,便一直致力於窟內流沙的清理、修繕。

為保存文物,王道士不惜冒死上書慈禧。

可那時的清政府,深陷內憂外患,根本無心理會“此等不足掛齒的小事”,下令敦煌縣令自行斟酌處理。

無人理會的莫高窟,一籌莫展的王道士,碰見了一群“如飢似渴”想要探索文物價值的外國考古學者——斯坦因、伯希和等人。

無助的王道士,將文物變賣給了外國考古隊,他們巧言令色僅用4錠馬蹄銀誘騙王道士,就換走了大部分經書,至今保存在大英博物館內。

當英國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和將文獻資料幾乎搬空之後,莫高窟又迎來了一個強盜——美國人華爾納。

可惜他來晚了,能拿的都被拿了。

氣急敗壞的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也是讓莫高窟遭受毀滅性打擊的一次破壞——他殘忍的將大量的雕像和壁畫直接切割下來,偷運回國。

如今我們在莫高窟看到的雕像,基本都是清朝和民國時期修復的,但近代的工藝和古代壁畫的風格早已格格不入。

莫高窟的劫難卻依然沒有結束。

1920~1921年間,蘇聯十月革命後在國內戰爭中失敗的數百名沙俄白匪逃竄出國,越過邊界,從新疆逃到中國後被拘留,最終被安置在莫高窟長達半年之久。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匪軍在絕望潦倒中,珍貴的洞窟壁畫竟成了他們恣意發洩的對象。

他們不僅在壁畫上亂塗亂抹,還在洞窟角落生火做飯,不少壁畫被油煙燻黑汙損。

具有豐富文化價值的莫高窟壁畫與雕塑被破壞,徒留慘敗的牆壁與怪像,這與其說是王道士犯下的罪孽,不如說是當時文物保護意識薄弱的民族,在歷史中欠下的文化鉅債。

但不管如何痛心疾首,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珍惜能再次與之相遇的時間,以最虔誠的姿態去欣賞那殘存的珍貴。

“看一眼少一眼”的無價之寶


即便它是如此的燦爛光輝,富有生機,可世間好物總是不堅牢。

莫高窟現在,是一座“看一眼少一眼”的無價之寶。

當講解員說出那句:“莫高窟終究會消失”時,所有人心中咯噔一顫,就像巴黎聖母院終於一語成讖消失於一場大火。

我無法想象,如果莫高窟消失了,會是怎樣的心痛。

說起它的現狀,講解員感慨道:“來莫高窟的人真的太多了!一年比一年多,2018年一年遊客量已經達到200萬人。”

洞窟其實很脆弱,又沒有通風設備,因為設備安裝在牆面上會損傷壁畫,遊客量多時洞窟裡的氣味實在難聞到無法形容,同時也加速著洞窟的損壞。

除了遊客量大這一重要原因,莫高窟每年要清除窟前積沙約3000m³,嚴重積沙會造成對窟頂的壓力,增大窟頂的飽水性,導致窟頂崖體積水。

過多水份會引起壁畫發黴、酥鹼、起甲等。

那一面面千佛像,已經逐漸被氧化成黑色,壁畫一再因病害受損,雕塑也經不起歲月摧殘。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但欣慰的是,為了讓這些文物不消失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又出現了一群一心守護敦煌的人。

他們在沒有WiFi,冬日寒冷夏日炎熱的環境裡,白天一上班就盯著牆壁,晚上回到用泥糊成的房子裡睡覺,離家千里仍然堅守。

這種守護,也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筆畫畫就夠了,還要悉心探測石窟的“健康狀況”,歸納石窟的多種病症類型。

起甲、酥鹼、粉化、空鼓,還研究出了一套套的治療方案。

所以對這群敦煌守護者來說,每天的工作就像在和時間賽跑,因為石窟裡的壁畫受天氣、水分、風沙、光照等影響,任何一點環境變化都有可能加速它的消失。

他們一年又一年地守護著這些文物,只因為這裡是敦煌,所以一切都值得。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從莫高窟回來,經常有人問我,風景怎麼樣?好玩嗎?

每當這時,我都會對他們說,有生之年,你一定要去敦煌莫高窟。

它真實、浪漫、厚重、震撼,每一樣都值得我們慢慢去體會。

而保護敦煌,也不止是守護者的職責,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去莫高窟遊玩的時候,收起手機,不要讓閃光燈加速文物的毀壞;更友好地對待講解員,理解並尊重他們的工作;安靜聽他們講述敦煌的傳奇,聽從他們的指揮……


只因為是莫高窟,一千年,一瞬間。

這樣的奇蹟,願它可以永遠矗立在那裡,等你。

實用攻略

1.買票:

可以登錄莫高窟官方網站www.mgk.org.cn,旺季預售1個月內的門票,淡季預售15天內的門票;微信關注公眾號或者安裝莫高窟app都可進行購票。

旺季(5月1日至10月31日),票價200元/人,淡季(11月1日至4月30日)票價100元/人,學生票半價。

2.應急票:

如果提前沒有購買到門票,可以到市區的莫高窟參觀預約售票中心,和莫高窟的數字展示中心購買應急門票 。

常規票包含兩場數字展示中心的兩場主題電影以及參觀8個洞窟;應急票只可以參觀4個洞窟;敦煌莫高窟門票採取實名制,切勿購買黃牛票。

3.提前查詢天氣預報:

莫高窟在大風,沙塵天氣等極端天氣莫高窟會關閉不對外開放。

4.禁止事項:

在莫高窟中禁止觸碰壁畫,以及對壁畫以及佛像照相和錄像,在徵得講解員同意後,可使用自帶冷光手電筒照明。(文中圖片均源於網絡)

5.什麼時間去?

一天之中建議早上前往莫高窟,因為莫高窟面朝東方早上光線較柔和且洞窟內較為明亮。

旺季(5月-8月)旺季時期門票價格有所增長,莫高窟周圍的樹木已被綠色覆蓋,在室外的時候請注意避暑。

旺季(9月-10月)這兩個月是莫高窟旅行黃金季節,在這個季節敦煌已經不再炎熱,避開黃金週人流量也不會太高。

淡季(11月-2月)淡季來臨,遊客人數較少,票價也會有所回落。

淡季(3月-4月)莫高窟的春天緩慢來臨,有時遇到較大的風沙莫高窟會暫停對外開放。

6.微信公眾號全景漫遊:

如果短短的遊覽時間裡沒有看過癮,還能去官方訂票的公眾號選擇全景漫遊,讓你在家也能看個夠。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普賢經變》局部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奇蹟和震撼的地方。

去年暑假,在七月末40℃的高溫中,我卻懷著最虔誠的問候,叩開了莫高窟的門。

那裡的景象,即便過了這樣久,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依舊迴盪著激昂的震撼與感動。

歷史“第一現場”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

轉到山的東麓,就會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佈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你可能不明白,莫高窟究竟為什麼珍貴?因為千座雕塑,萬本經書?

其實不止如此,更是因為它的真實。

在歷史流傳過程中,繪畫書法可能是後人臨摹的,史書可能被後人改過,大多事實真相已在歷史的流傳中泯滅,我們早已無法推測其真相。

但敦煌不一樣,它太清晰了。

假如沒有敦煌文獻,現在要看吐蕃的歷史,只能看二十四史中吐蕃傳記的短短几頁,或者是喇嘛寫的側重宗教的史書《賢者喜宴》。

而敦煌文獻,卻可以生動地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吐蕃 。

假如沒有敦煌石窟,唐代的壁畫繪畫書法,不得不因為五代時期的遺失和損毀,成為永遠的空白。

假如沒有石窟壁畫,我們永遠不知道史書中所記載的太平盛世、禮儀樂器、社會風貌究竟是真是假。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九色鹿的故事


曾經的沒落,使莫高窟被封存百年,成了歷史的“第一現場”,因為它,我們才得以清晰看見歷史最真實的面目。

這才是頂級的浪漫


走進329洞窟,講解員給我們講了個故事。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那是一個寒冷的一月,有一位北京女遊客買了所有的特窟票,看了將近三天。

奇怪的是,當他們一起進到第329窟的時候,女遊客忽然間躺了下來,就躺在洞窟裡,仰看藻井。

講解員當時非常驚訝,因為洞窟的地板本來就非常冰冷,何況是一月的西北荒漠,更是冰冷刺骨。

女遊客猜到了他的不解,建議他也躺下來看,讓他把手電筒打到最弱的那檔光上,再照這個藻井的時候,就會發現——飛天是會動的。

講解員笑了,配合著遊客,也慢慢躺下,當他打開手電筒時,卻不再覺得好笑。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因為他發現,飛天的絲帶真的是流動的,他真的看到飛天會動,會飛。那一幕給他的奇幻感覺,他至今記得。

講解員說著,我們一行人也抬起頭,一束光照過去……

那種震撼,有時候閉眼,似乎還依稀記得。

在莫高窟的洞窟裡我彷彿不再是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頗感人類實在渺小似蜉蝣。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此刻,我相信這世上有神靈,相信古人智慧超群,相信飛天會動,相信這千佛洞是這西北荒漠中另一個宇宙。

而後我們走進259洞窟,越發覺得莫高窟的浪漫遠不只此。

莫高窟259號洞窟的坐佛像彩塑,因為燈光自上而下打在佛像上的緣故,觀眾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佛像的面部表情。

但是當打開隨身攜帶的LED手電,一束燈光打在坐佛的臉上,自上而下移動手電筒時,佛像便緩緩露出迷人而和藹的俯視眾生的微笑。

這尊佛也被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莎”,甚至比達芬奇塑造出蒙娜麗莎早了一千多年。

原來每個洞窟,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比如257窟的“九色鹿”。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上世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所拍攝的一系列經典動畫片中,有個故事叫《九色鹿》,該片攝製於1981年。

其實,九色鹿的故事早在北魏時期就出現在了敦煌壁畫上。

257號洞窟的西壁中部這幅《九色鹿經圖》,是敦煌莫高窟最美的壁畫之一,也是莫高窟內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故事畫。

走進61窟,又被其“窟頂藻井”所震撼。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還有45窟的極美塑像,把不同身份人物的性格特徵都刻畫得惟妙惟肖。

西魏的249窟,窟頂絢麗鮮豔的青金石顏料和光怪陸離的形象,寥寥幾筆就形神兼備的動物。

盛唐時期的328窟,完美揭開著盛世篇章……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328窟 佛像塑像


遊覽中的我一次次為講解員所說的“其實現在的團徽就來自這個花紋。”“其實現在的影視劇就來自這個故事”……這樣的話語感到震撼。

彷彿這裡,是一切的起點,一代又一代不同時期的藝術家都奔赴此處,用著一生去續寫這歷史的傳奇。

千年的紐帶,在此維繫;千年的智慧,在此結晶。

無論是會流動的飛天還是靈巧生動的九色鹿,其實每個洞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精彩等待著你去發覺,這就是莫高窟的浪漫。

因磨難而厚重


莫高窟總是帶給人厚重的歷史感,除了它的歷史藝術成就,還有那些繞不開的磨難。

提起莫高窟的劫難,就少不了王圓籙三個字。

莫高窟第17號洞窟,這是一箇中國人永遠感到恥辱的地方。

這個洞窟看似很小,卻被稱為“藏經洞”,在西夏王朝時期為了躲避戰亂保護文獻資料,僧侶們將上萬經卷掩藏在此。

直到1900年,被住在莫高窟的王道士偶然發現。

王道士自從來到莫高窟後,除打坐修行外,便一直致力於窟內流沙的清理、修繕。

為保存文物,王道士不惜冒死上書慈禧。

可那時的清政府,深陷內憂外患,根本無心理會“此等不足掛齒的小事”,下令敦煌縣令自行斟酌處理。

無人理會的莫高窟,一籌莫展的王道士,碰見了一群“如飢似渴”想要探索文物價值的外國考古學者——斯坦因、伯希和等人。

無助的王道士,將文物變賣給了外國考古隊,他們巧言令色僅用4錠馬蹄銀誘騙王道士,就換走了大部分經書,至今保存在大英博物館內。

當英國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和將文獻資料幾乎搬空之後,莫高窟又迎來了一個強盜——美國人華爾納。

可惜他來晚了,能拿的都被拿了。

氣急敗壞的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也是讓莫高窟遭受毀滅性打擊的一次破壞——他殘忍的將大量的雕像和壁畫直接切割下來,偷運回國。

如今我們在莫高窟看到的雕像,基本都是清朝和民國時期修復的,但近代的工藝和古代壁畫的風格早已格格不入。

莫高窟的劫難卻依然沒有結束。

1920~1921年間,蘇聯十月革命後在國內戰爭中失敗的數百名沙俄白匪逃竄出國,越過邊界,從新疆逃到中國後被拘留,最終被安置在莫高窟長達半年之久。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匪軍在絕望潦倒中,珍貴的洞窟壁畫竟成了他們恣意發洩的對象。

他們不僅在壁畫上亂塗亂抹,還在洞窟角落生火做飯,不少壁畫被油煙燻黑汙損。

具有豐富文化價值的莫高窟壁畫與雕塑被破壞,徒留慘敗的牆壁與怪像,這與其說是王道士犯下的罪孽,不如說是當時文物保護意識薄弱的民族,在歷史中欠下的文化鉅債。

但不管如何痛心疾首,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珍惜能再次與之相遇的時間,以最虔誠的姿態去欣賞那殘存的珍貴。

“看一眼少一眼”的無價之寶


即便它是如此的燦爛光輝,富有生機,可世間好物總是不堅牢。

莫高窟現在,是一座“看一眼少一眼”的無價之寶。

當講解員說出那句:“莫高窟終究會消失”時,所有人心中咯噔一顫,就像巴黎聖母院終於一語成讖消失於一場大火。

我無法想象,如果莫高窟消失了,會是怎樣的心痛。

說起它的現狀,講解員感慨道:“來莫高窟的人真的太多了!一年比一年多,2018年一年遊客量已經達到200萬人。”

洞窟其實很脆弱,又沒有通風設備,因為設備安裝在牆面上會損傷壁畫,遊客量多時洞窟裡的氣味實在難聞到無法形容,同時也加速著洞窟的損壞。

除了遊客量大這一重要原因,莫高窟每年要清除窟前積沙約3000m³,嚴重積沙會造成對窟頂的壓力,增大窟頂的飽水性,導致窟頂崖體積水。

過多水份會引起壁畫發黴、酥鹼、起甲等。

那一面面千佛像,已經逐漸被氧化成黑色,壁畫一再因病害受損,雕塑也經不起歲月摧殘。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但欣慰的是,為了讓這些文物不消失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又出現了一群一心守護敦煌的人。

他們在沒有WiFi,冬日寒冷夏日炎熱的環境裡,白天一上班就盯著牆壁,晚上回到用泥糊成的房子裡睡覺,離家千里仍然堅守。

這種守護,也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筆畫畫就夠了,還要悉心探測石窟的“健康狀況”,歸納石窟的多種病症類型。

起甲、酥鹼、粉化、空鼓,還研究出了一套套的治療方案。

所以對這群敦煌守護者來說,每天的工作就像在和時間賽跑,因為石窟裡的壁畫受天氣、水分、風沙、光照等影響,任何一點環境變化都有可能加速它的消失。

他們一年又一年地守護著這些文物,只因為這裡是敦煌,所以一切都值得。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從莫高窟回來,經常有人問我,風景怎麼樣?好玩嗎?

每當這時,我都會對他們說,有生之年,你一定要去敦煌莫高窟。

它真實、浪漫、厚重、震撼,每一樣都值得我們慢慢去體會。

而保護敦煌,也不止是守護者的職責,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去莫高窟遊玩的時候,收起手機,不要讓閃光燈加速文物的毀壞;更友好地對待講解員,理解並尊重他們的工作;安靜聽他們講述敦煌的傳奇,聽從他們的指揮……


只因為是莫高窟,一千年,一瞬間。

這樣的奇蹟,願它可以永遠矗立在那裡,等你。

實用攻略

1.買票:

可以登錄莫高窟官方網站www.mgk.org.cn,旺季預售1個月內的門票,淡季預售15天內的門票;微信關注公眾號或者安裝莫高窟app都可進行購票。

旺季(5月1日至10月31日),票價200元/人,淡季(11月1日至4月30日)票價100元/人,學生票半價。

2.應急票:

如果提前沒有購買到門票,可以到市區的莫高窟參觀預約售票中心,和莫高窟的數字展示中心購買應急門票 。

常規票包含兩場數字展示中心的兩場主題電影以及參觀8個洞窟;應急票只可以參觀4個洞窟;敦煌莫高窟門票採取實名制,切勿購買黃牛票。

3.提前查詢天氣預報:

莫高窟在大風,沙塵天氣等極端天氣莫高窟會關閉不對外開放。

4.禁止事項:

在莫高窟中禁止觸碰壁畫,以及對壁畫以及佛像照相和錄像,在徵得講解員同意後,可使用自帶冷光手電筒照明。(文中圖片均源於網絡)

5.什麼時間去?

一天之中建議早上前往莫高窟,因為莫高窟面朝東方早上光線較柔和且洞窟內較為明亮。

旺季(5月-8月)旺季時期門票價格有所增長,莫高窟周圍的樹木已被綠色覆蓋,在室外的時候請注意避暑。

旺季(9月-10月)這兩個月是莫高窟旅行黃金季節,在這個季節敦煌已經不再炎熱,避開黃金週人流量也不會太高。

淡季(11月-2月)淡季來臨,遊客人數較少,票價也會有所回落。

淡季(3月-4月)莫高窟的春天緩慢來臨,有時遇到較大的風沙莫高窟會暫停對外開放。

6.微信公眾號全景漫遊:

如果短短的遊覽時間裡沒有看過癮,還能去官方訂票的公眾號選擇全景漫遊,讓你在家也能看個夠。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

文 | 魚雁


無意點開一個圖片,看到後震撼許久,難以平復。

從敦煌回家的綠皮車上,知乎彈出一個問題: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孫悟空圖片是什麼?”

最高讚的評論裡,放上了一張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關於孫悟空的一切靈感的起源,其實就在這幅圖裡。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榆林窟第三窟壁畫《普賢經變》


不提示你可能看不見,在圖的左側,有一人、一猴、一馬。那個時候沒有沙僧八戒,這個牽著白馬的僧人與猴子,也沒有姓名。

這張西夏時期的壁畫,離吳承恩後來塑造出孫悟空,還有三百年。

但是,不得不說,孫悟空是基於這裡,被後世一代又一代人重新塑造。

但凡有新的靈感與技術,孫悟空就會一次次獲得重生,供人們崇拜與熱愛。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普賢經變》局部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奇蹟和震撼的地方。

去年暑假,在七月末40℃的高溫中,我卻懷著最虔誠的問候,叩開了莫高窟的門。

那裡的景象,即便過了這樣久,如今回憶起來,心中依舊迴盪著激昂的震撼與感動。

歷史“第一現場”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

轉到山的東麓,就會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佈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你可能不明白,莫高窟究竟為什麼珍貴?因為千座雕塑,萬本經書?

其實不止如此,更是因為它的真實。

在歷史流傳過程中,繪畫書法可能是後人臨摹的,史書可能被後人改過,大多事實真相已在歷史的流傳中泯滅,我們早已無法推測其真相。

但敦煌不一樣,它太清晰了。

假如沒有敦煌文獻,現在要看吐蕃的歷史,只能看二十四史中吐蕃傳記的短短几頁,或者是喇嘛寫的側重宗教的史書《賢者喜宴》。

而敦煌文獻,卻可以生動地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吐蕃 。

假如沒有敦煌石窟,唐代的壁畫繪畫書法,不得不因為五代時期的遺失和損毀,成為永遠的空白。

假如沒有石窟壁畫,我們永遠不知道史書中所記載的太平盛世、禮儀樂器、社會風貌究竟是真是假。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九色鹿的故事


曾經的沒落,使莫高窟被封存百年,成了歷史的“第一現場”,因為它,我們才得以清晰看見歷史最真實的面目。

這才是頂級的浪漫


走進329洞窟,講解員給我們講了個故事。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那是一個寒冷的一月,有一位北京女遊客買了所有的特窟票,看了將近三天。

奇怪的是,當他們一起進到第329窟的時候,女遊客忽然間躺了下來,就躺在洞窟裡,仰看藻井。

講解員當時非常驚訝,因為洞窟的地板本來就非常冰冷,何況是一月的西北荒漠,更是冰冷刺骨。

女遊客猜到了他的不解,建議他也躺下來看,讓他把手電筒打到最弱的那檔光上,再照這個藻井的時候,就會發現——飛天是會動的。

講解員笑了,配合著遊客,也慢慢躺下,當他打開手電筒時,卻不再覺得好笑。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因為他發現,飛天的絲帶真的是流動的,他真的看到飛天會動,會飛。那一幕給他的奇幻感覺,他至今記得。

講解員說著,我們一行人也抬起頭,一束光照過去……

那種震撼,有時候閉眼,似乎還依稀記得。

在莫高窟的洞窟裡我彷彿不再是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頗感人類實在渺小似蜉蝣。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此刻,我相信這世上有神靈,相信古人智慧超群,相信飛天會動,相信這千佛洞是這西北荒漠中另一個宇宙。

而後我們走進259洞窟,越發覺得莫高窟的浪漫遠不只此。

莫高窟259號洞窟的坐佛像彩塑,因為燈光自上而下打在佛像上的緣故,觀眾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佛像的面部表情。

但是當打開隨身攜帶的LED手電,一束燈光打在坐佛的臉上,自上而下移動手電筒時,佛像便緩緩露出迷人而和藹的俯視眾生的微笑。

這尊佛也被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莎”,甚至比達芬奇塑造出蒙娜麗莎早了一千多年。

原來每個洞窟,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比如257窟的“九色鹿”。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上世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所拍攝的一系列經典動畫片中,有個故事叫《九色鹿》,該片攝製於1981年。

其實,九色鹿的故事早在北魏時期就出現在了敦煌壁畫上。

257號洞窟的西壁中部這幅《九色鹿經圖》,是敦煌莫高窟最美的壁畫之一,也是莫高窟內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故事畫。

走進61窟,又被其“窟頂藻井”所震撼。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還有45窟的極美塑像,把不同身份人物的性格特徵都刻畫得惟妙惟肖。

西魏的249窟,窟頂絢麗鮮豔的青金石顏料和光怪陸離的形象,寥寥幾筆就形神兼備的動物。

盛唐時期的328窟,完美揭開著盛世篇章……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328窟 佛像塑像


遊覽中的我一次次為講解員所說的“其實現在的團徽就來自這個花紋。”“其實現在的影視劇就來自這個故事”……這樣的話語感到震撼。

彷彿這裡,是一切的起點,一代又一代不同時期的藝術家都奔赴此處,用著一生去續寫這歷史的傳奇。

千年的紐帶,在此維繫;千年的智慧,在此結晶。

無論是會流動的飛天還是靈巧生動的九色鹿,其實每個洞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精彩等待著你去發覺,這就是莫高窟的浪漫。

因磨難而厚重


莫高窟總是帶給人厚重的歷史感,除了它的歷史藝術成就,還有那些繞不開的磨難。

提起莫高窟的劫難,就少不了王圓籙三個字。

莫高窟第17號洞窟,這是一箇中國人永遠感到恥辱的地方。

這個洞窟看似很小,卻被稱為“藏經洞”,在西夏王朝時期為了躲避戰亂保護文獻資料,僧侶們將上萬經卷掩藏在此。

直到1900年,被住在莫高窟的王道士偶然發現。

王道士自從來到莫高窟後,除打坐修行外,便一直致力於窟內流沙的清理、修繕。

為保存文物,王道士不惜冒死上書慈禧。

可那時的清政府,深陷內憂外患,根本無心理會“此等不足掛齒的小事”,下令敦煌縣令自行斟酌處理。

無人理會的莫高窟,一籌莫展的王道士,碰見了一群“如飢似渴”想要探索文物價值的外國考古學者——斯坦因、伯希和等人。

無助的王道士,將文物變賣給了外國考古隊,他們巧言令色僅用4錠馬蹄銀誘騙王道士,就換走了大部分經書,至今保存在大英博物館內。

當英國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和將文獻資料幾乎搬空之後,莫高窟又迎來了一個強盜——美國人華爾納。

可惜他來晚了,能拿的都被拿了。

氣急敗壞的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也是讓莫高窟遭受毀滅性打擊的一次破壞——他殘忍的將大量的雕像和壁畫直接切割下來,偷運回國。

如今我們在莫高窟看到的雕像,基本都是清朝和民國時期修復的,但近代的工藝和古代壁畫的風格早已格格不入。

莫高窟的劫難卻依然沒有結束。

1920~1921年間,蘇聯十月革命後在國內戰爭中失敗的數百名沙俄白匪逃竄出國,越過邊界,從新疆逃到中國後被拘留,最終被安置在莫高窟長達半年之久。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匪軍在絕望潦倒中,珍貴的洞窟壁畫竟成了他們恣意發洩的對象。

他們不僅在壁畫上亂塗亂抹,還在洞窟角落生火做飯,不少壁畫被油煙燻黑汙損。

具有豐富文化價值的莫高窟壁畫與雕塑被破壞,徒留慘敗的牆壁與怪像,這與其說是王道士犯下的罪孽,不如說是當時文物保護意識薄弱的民族,在歷史中欠下的文化鉅債。

但不管如何痛心疾首,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珍惜能再次與之相遇的時間,以最虔誠的姿態去欣賞那殘存的珍貴。

“看一眼少一眼”的無價之寶


即便它是如此的燦爛光輝,富有生機,可世間好物總是不堅牢。

莫高窟現在,是一座“看一眼少一眼”的無價之寶。

當講解員說出那句:“莫高窟終究會消失”時,所有人心中咯噔一顫,就像巴黎聖母院終於一語成讖消失於一場大火。

我無法想象,如果莫高窟消失了,會是怎樣的心痛。

說起它的現狀,講解員感慨道:“來莫高窟的人真的太多了!一年比一年多,2018年一年遊客量已經達到200萬人。”

洞窟其實很脆弱,又沒有通風設備,因為設備安裝在牆面上會損傷壁畫,遊客量多時洞窟裡的氣味實在難聞到無法形容,同時也加速著洞窟的損壞。

除了遊客量大這一重要原因,莫高窟每年要清除窟前積沙約3000m³,嚴重積沙會造成對窟頂的壓力,增大窟頂的飽水性,導致窟頂崖體積水。

過多水份會引起壁畫發黴、酥鹼、起甲等。

那一面面千佛像,已經逐漸被氧化成黑色,壁畫一再因病害受損,雕塑也經不起歲月摧殘。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但欣慰的是,為了讓這些文物不消失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又出現了一群一心守護敦煌的人。

他們在沒有WiFi,冬日寒冷夏日炎熱的環境裡,白天一上班就盯著牆壁,晚上回到用泥糊成的房子裡睡覺,離家千里仍然堅守。

這種守護,也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筆畫畫就夠了,還要悉心探測石窟的“健康狀況”,歸納石窟的多種病症類型。

起甲、酥鹼、粉化、空鼓,還研究出了一套套的治療方案。

所以對這群敦煌守護者來說,每天的工作就像在和時間賽跑,因為石窟裡的壁畫受天氣、水分、風沙、光照等影響,任何一點環境變化都有可能加速它的消失。

他們一年又一年地守護著這些文物,只因為這裡是敦煌,所以一切都值得。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從莫高窟回來,經常有人問我,風景怎麼樣?好玩嗎?

每當這時,我都會對他們說,有生之年,你一定要去敦煌莫高窟。

它真實、浪漫、厚重、震撼,每一樣都值得我們慢慢去體會。

而保護敦煌,也不止是守護者的職責,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去莫高窟遊玩的時候,收起手機,不要讓閃光燈加速文物的毀壞;更友好地對待講解員,理解並尊重他們的工作;安靜聽他們講述敦煌的傳奇,聽從他們的指揮……


只因為是莫高窟,一千年,一瞬間。

這樣的奇蹟,願它可以永遠矗立在那裡,等你。

實用攻略

1.買票:

可以登錄莫高窟官方網站www.mgk.org.cn,旺季預售1個月內的門票,淡季預售15天內的門票;微信關注公眾號或者安裝莫高窟app都可進行購票。

旺季(5月1日至10月31日),票價200元/人,淡季(11月1日至4月30日)票價100元/人,學生票半價。

2.應急票:

如果提前沒有購買到門票,可以到市區的莫高窟參觀預約售票中心,和莫高窟的數字展示中心購買應急門票 。

常規票包含兩場數字展示中心的兩場主題電影以及參觀8個洞窟;應急票只可以參觀4個洞窟;敦煌莫高窟門票採取實名制,切勿購買黃牛票。

3.提前查詢天氣預報:

莫高窟在大風,沙塵天氣等極端天氣莫高窟會關閉不對外開放。

4.禁止事項:

在莫高窟中禁止觸碰壁畫,以及對壁畫以及佛像照相和錄像,在徵得講解員同意後,可使用自帶冷光手電筒照明。(文中圖片均源於網絡)

5.什麼時間去?

一天之中建議早上前往莫高窟,因為莫高窟面朝東方早上光線較柔和且洞窟內較為明亮。

旺季(5月-8月)旺季時期門票價格有所增長,莫高窟周圍的樹木已被綠色覆蓋,在室外的時候請注意避暑。

旺季(9月-10月)這兩個月是莫高窟旅行黃金季節,在這個季節敦煌已經不再炎熱,避開黃金週人流量也不會太高。

淡季(11月-2月)淡季來臨,遊客人數較少,票價也會有所回落。

淡季(3月-4月)莫高窟的春天緩慢來臨,有時遇到較大的風沙莫高窟會暫停對外開放。

6.微信公眾號全景漫遊:

如果短短的遊覽時間裡沒有看過癮,還能去官方訂票的公眾號選擇全景漫遊,讓你在家也能看個夠。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你以為孫悟空起源於《西遊記》?不,這裡才是一切的起源

也大可先用全景漫遊看夠之後,再實地欣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