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來源;敦煌研究院官方店

敦煌有一種魔力,讓走進它的青春少年,甘願奉獻一生。滾燙的誓言,堅定的信念,少年們年華青澀逝去,用一輩子成就最漫長的告別。

敦煌有一種魔力,

讓走進它的青春少年,甘願奉獻一生。

滾燙的誓言,堅定的信念,

少年們年華青澀逝去,用一輩子成就最漫長的告別。

敦煌的召喚

1927年6月的一個早上,一艘開往法國巴黎的輪船在晨霧中緩緩駛出上海外灘的港口。一群年輕人離開祖國踏上了留學的道路。當時正是清朝滅亡、社會動盪的年代,西方思想湧入中國,藝術界的一批進步青年留學。這其中很多人後來都成了如雷貫耳的中國藝術界泰斗——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常玉、常書鴻,等等。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青年時期常書鴻

在藝術之都巴黎,常書鴻如魚得水,1936年秋季的一天,他如往常一樣在塞納河畔的舊書攤上流連,一套《敦煌石窟圖錄》引起了他的注意,敦煌的一切從此開始改變。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1945年,常書鴻在臨摹壁畫

這套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和在中國所拍攝的莫高窟壁畫和塑像的照片資料叢書,讓常書鴻把藝術目光從西方轉到東方,他毅然決然的踏上奔赴敦煌的道路,中間跨越千山萬水,歷經重重險阻,足足七年,在敦煌他留了一輩子。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50年代的莫高窟

常書鴻的目的地是中國西北——敦煌莫高窟,始建於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前秦時期,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歷朝歷代在這裡修造石窟、塑像,鳴沙山山壁上密密麻麻建造了490多個洞窟,最終形成了規模宏大、內容極其豐富的古代藝術畫廊。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七十年代莫高窟職工清理洞窟流沙

當這位昔日留法文藝青年身披老羊皮大衣,頂著高原刺骨的寒風,朝拜一般長途跋涉來到莫高窟時,展現在他面前的卻是一片破敗不堪:由於長期無人看管,精美的壁畫上有各種亂塗亂畫,有當地百姓燒火燻黑的痕跡,洞裡還有整整10萬立方米的沙子。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1908年,伯希和考察隊拍攝的敦煌石窟照片 來源:網易博客

與此同時,1944年,重慶舉辦了張大千“敦煌壁畫臨摹展”,展場上展出張大千在莫高窟面壁兩年零七個月臨摹的精美壁畫,名動山城,觀者雲集。其時,一大批熱愛敦煌的美術生他在張大千震撼人心的畫作前停留了一天,亢奮了一天。“到敦煌去!”這聲音叩擊著耳鼓,他們的命運就此改變,敦煌也因此正式進入國人視野。

當時青春年少

那時候的敦煌是艱苦的。沒有電,他們僅憑手電進洞測量溫溼度;臨摹壁畫時實在看不清,就用兩張白紙做反光板,靠反射進洞的太陽光來照亮;沒有熱水,他們就用胃溫熱冰涼的水,常常一畫就是一整天。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1952年,段文傑在莫高窟第285窟臨摹壁畫

1945年,懷著“到敦煌畫一年就回去”的想法,28歲的段文傑幾經曲折來到莫高窟,“一頭餓牛闖進了菜園子”,段文傑後來如此描述自己初到敦煌時的情景。他在敦煌一停留就是60餘年,共臨摹各洞窟不同時期的壁畫340多幅,面積達140多平方米,是敦煌莫高窟個人臨摹數量最多的。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1955年,史葦湘先生在莫高窟第285窟臨摹壁畫

史葦湘被稱為“活資料”“活字典”,對敦煌的資料熟知到無以復加。他對五百多座石窟的內容如數家珍,隨口即能說出一幅畫;對敦煌的歷史,大到改朝換代,小到某一平民百姓的生活活動,都能講得十分詳細和具體,他一生中都在調查石窟資料與敦煌史地資料。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1947年冬,宕泉河上鑿冰取水

繁複精美的壁畫和彩塑成為研究所人的精神支柱,生活條件的艱苦沒能讓他們退縮。上世紀40年代,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剛剛成立,宿舍所有的設施都是土的,土炕、土凳子、土沙發;由於嚴重缺水,不能洗澡,只能擦澡,一盆水擦臉、擦身、洗腳,都還捨不得倒掉,派作其他用場;交通工具是牛拉大軲轆車以及常書鴻所長的大紅棗馬,職工要進城只能靠牛車或徒步……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1948年,當時的交通工具——牛拉大軲轆車

莫高窟距離敦煌縣城20多公里,四周被沙漠戈壁包圍,一年到頭風沙不斷。這裡物資條件極度缺乏,最極端的例子,想吃點肉,早上騎驢去城裡買好,經過回程在高溫的沙漠裡四個小時的跋涉,等到家肉都變質有味兒了。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歐陽琳在臨摹的壁畫前合影留念

十幾二十歲的“旗袍少女”們,她們中有李承仙、李其瓊、歐陽琳,坐車顛簸四十多天抵達敦煌。本是精緻的南方姑娘,北方粗糲的風沙在她們細膩光滑的臉上留下歲月的痕跡。冬天的莫高窟,零下一二十攝氏度滴水成冰。可是研究院幾乎沒有取暖設備,靠身體硬扛。莫高窟沒有醫療條件,生病也只能靠自己扛。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李其瓊在臨摹壁畫

來到敦煌,似乎沒有任何事情能讓她們憂慮畏縮。1955年,李其瓊生第二個孩子生不下來,等丈夫到敦煌城請來醫生、護士時已過去數小時,總算未出大事。而李承仙因懷孕期間長期洞中工作不見陽光,第一個女兒生下來就患軟骨病夭折。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20世紀40年代,常書鴻、常沙娜和“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職工在宕泉河砸冰取水

無法想象,常書鴻帶著這個團隊在艱苦歲月裡,做出了怎樣的努力,才將莫高窟洞窟清理、編號、臨摹、研究,給我們呈現出浩瀚的文獻資料和第一手珍貴畫稿。敦煌給了這群年輕人最初的青春歡樂,也啟示了他們生活的意義。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史葦湘、歐陽琳在修畫稿

李承仙在採訪時曾經說過:“在洞裡工作時,我們總是唱歌,你這個洞子裡唱,那個洞子裡的人聽見了,接著和下去……”

此生不悔敦煌人

萬庚育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到敦煌的老一輩專家和畫家,初到敦煌工作,萬庚育就付出滿腔熱情。她總是愛給自己找麻煩,除了美術組大量的臨摹工作,她還試圖記錄莫高窟的整體情況。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早期莫高窟

當時有四百九十二個洞窟,她逐一畫下,繪成一幅《莫高窟全景圖》。又逐一勘測、記錄,整理出一份詳實的《石窟檔案》,這份用無數細節“砸”出來的珍貴圖文資料,畫筆間依稀可見她獨身一人在幽暗洞窟中觀察、書寫的背影。後來說起在敦煌工作的歲月,她說一切都是為了“藝術,藝術,藝術。”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莫高窟中寺,敦煌研究院早期職工舊宿舍

1957年遭受不公正待遇時,李其瓊白天被罰去勞動,晚上偷偷鑽進洞窟臨摹。她在退休後依然堅持臨摹壁畫。除老院長段文傑先生之外,她是敦煌臨摹作品最多的畫家,退休之後仍未放下畫筆,一直畫到生命的終點。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歐陽琳在臨摹壁畫

歐陽琳在敦煌臨摹壁畫五十年,一生只做一件事,磨成“畫匠”。退休後的十三年間,每天還像上班一樣,手中不離畫筆,幾十年如一日的臨摹壁畫,直到身體狀況不允許她繼續工作。她的臨摹早已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水準,尤其是圖案几乎無人超越。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1956年四月初八廟會期間,史葦湘先生在莫高窟廣播室向群眾介紹莫高窟

霍熙亮與莫高窟結緣六十年。他不善言辭,卻用雙腳牢牢抓住敦煌的土地,出現在莫高窟、榆林窟的大量研究成果中。第一個跟隨張大千進入莫高窟洞窟的敦煌畫家李福,最終改名李復——復原敦煌之美。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1948年莫高窟前的留影(前排左起:段文傑、孫儒僩 ;後 排 左起:霍熙亮、範文藻、薛德嘉、黃文馥、歐陽琳)。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1949年合影(前排左起:歐陽琳、孫儒僩、張明坦、趙望雲、常書鴻、範文藻、辛普德,後排左起:黃文馥、李承仙、史葦湘、霍熙亮、劉榮增、段文傑、範華)

他們最終如孫儒僩先生詩中所寫:

當年萬里苦追求,跋涉赴沙洲。

宕泉坎坷尋夢,石窟任周遊。

事未就,鬢已秋,淚難流。

此生將了,心在莫高。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1956年3月-史葦湘、關友惠、霍熙亮在莫高窟249窟修稿

清清宕泉河,巍峨的三危山下,已經逝去的老先生們和莫高窟千古相伴。

一見敦煌誤終身一一謹以此文致敬為莫高窟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

臺階上左起 1.蘇發春、2.李振甫、3. 段文傑、 4.孔金、5.霍熙亮、6.李永寧、7.侯興、8. 常書鴻 、9.賀世哲、10.李雲鶴、11.姜豪、12.馬競馳、13.劉忠貴、14.潘玉閃、15.孫紀元、16.劉玉泉、17.祁鐸、18.李復、19.孫儒僩、20.王炳。臺階下左起 1.臨時借調到所裡的幹部、2.肖默、3.孫修身、4.施娉婷、5.李承仙、6.何鄂、7.萬庚育、8.蔣毅明、9.樊錦詩。(張家皋先生徵詢筆記)

敦煌有一種魔力,讓走進它的青春少年,甘願奉獻一生。滾燙的誓言,堅定的信念,少年們年華青澀逝去,用一輩子成就最漫長的告別。

本文部分圖文來源見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繫刪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