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之外,關於貝託魯奇的私人回憶

《末代皇帝》之外,關於貝託魯奇的私人回憶

↑點擊上方三聯生活週刊加星標!

據外媒報道,意大利著名導演伯納多·貝託魯奇於2018年11月26日因病逝世,享年77歲。提起貝託魯奇,歐美觀眾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巴黎最後的探戈》,中國觀眾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末代皇帝》,而我首先想到的卻是《夢想家》。

《末代皇帝》之外,關於貝託魯奇的私人回憶

意大利著名導演伯納多·貝託魯奇(圖 | 視覺中國)

文 | 袁越

2003年1月的某一天,我從陽光明媚的加州聖地亞哥市出發,開車來到白雪皚皚的猶他州帕克城(Park City),參加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Sundance Film Festival)。

那一年我35歲,剛剛寫完自己的第一本書,卻又狂熱地喜歡上了拍電影。我買了臺挺高級的數碼攝像機,還自學了視頻剪輯,打算當一名光榮的地下電影人。有一天我在報紙上讀到聖丹斯電影節的新聞,我知道這是全世界獨立電影人最看重的節日,頭腦一熱,便獨自開車上路了。

到了地方我才發現,帕克城的旅館早就訂滿了,於是我決定住在車裡,就像一個真正的地下電影人應該做的那樣。電影票倒不是難題,去門口等退票就行了,於是我在5天的時間裡看了18部電影,腦子裡灌滿了藝術細胞。

《末代皇帝》之外,關於貝託魯奇的私人回憶

《末代皇帝》劇照

每天的晚場電影結束後,觀眾們有說有笑地回旅館休息了,我只能一個人回到車裡,鑽進冰冷的睡袋,希望我的體溫能儘快地把睡袋焐熱,讓我能睡個好覺。在美國生活了10年,我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的日子,但那幾天我卻感到分外孤獨,因為我很想有人能跟我聊聊白天看到的那些電影,分享一下各自的感受。

所幸一週的時間很快過去了,電影節最後一天的重頭戲是伯納多·貝託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的《夢想家》(The Dreamers),地點是猶他州首府鹽湖城。我對這部片子一無所知,但我很喜歡他拍的《末代皇帝》,看過好幾遍,於是我想方設法搞到了一張票,開車來到鹽湖城最大的一家電影院。當天是《夢想家》的北美首映,電影院裡座無虛席,目測超過了1000人。

《末代皇帝》之外,關於貝託魯奇的私人回憶

《夢想家》劇照

電影開始,一個來自聖地亞哥的美國年輕人馬修獨自一人來到巴黎求學,和一對同樣熱愛電影的雙胞胎邂逅,哥哥里奧和妹妹伊莎貝爾迅速接納了馬修,邀請這位異鄉人來家裡吃飯。而馬修也在飯桌上用自己的小智慧征服了雙胞胎的父母,大家皆大歡喜。

這個開頭立刻把我吸引住了,這倒並不是因為馬修同樣來自聖地亞哥,也和我一樣酷愛電影,而是因為馬修的經歷讓我立刻有了很強的代入感。我當年也是隻身一人來美國求學,也像馬修一樣經常感到孤獨,渴望能有人傾訴。我一邊看一邊幻想,如果當年我也能遇到像里奧和伊莎貝爾這樣酷酷的年輕人當朋友,每天可以盡情地談文學聊電影聽音樂逛大街,該有多好啊。

《末代皇帝》之外,關於貝託魯奇的私人回憶

《夢想家》劇照

沒想到,故事的發展迅速超越了我最大膽的想象。馬修發現里奧和伊莎貝拉對待性的態度極其開放,甚至似乎有亂倫的嫌疑,但兩人卻又毫不掩飾,好像根本沒覺得這是個問題。接下來,3人玩遊戲,伊莎貝拉和馬修輸了,里奧提出的懲罰竟然是要他倆當著他的面做愛。經過一番掙扎,兩人在廚房的地板上做愛,馬修發現伊莎貝爾還是個處女,於是兩人相愛了。

讀到這裡,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個故事太不可思議了,純屬意淫。沒錯,這就是意淫,但絕不是貝託魯奇一個人的意淫,而是很多身處異鄉的孤獨年輕人都曾經有過的性幻想,但全世界只有貝託魯奇敢於把這個性幻想拍了出來,而且還拍得如此之美。

《末代皇帝》之外,關於貝託魯奇的私人回憶

《夢想家》劇照

事後想來,這倒是很符合貝託魯奇的一貫作風。當年他拍的《巴黎最後的探戈》同樣是一個性幻想,只不過那是中年人的幻想,我看的時候很難有代入感,所以沒有看出好來。

《末代皇帝》之外,關於貝託魯奇的私人回憶

《巴黎最後的探戈》劇照

這一次,貝託魯奇往前更進了一步。他不但拍出了年輕人的性幻想,還拍出了年輕人特有的那種對政治和藝術的激情。因為父母遠遊,3人獨霸了整個公寓,過了幾天神仙般的日子。馬修不是在和伊莎貝爾談情說愛,就是在和里奧爭論哪個音樂人更好,或者哪個“主義”更真。雙胞胎更像是一個人的正反兩面,滿足了馬修對生活的所有想象和需求。我沉浸在貝託魯奇營造出來的夢幻世界裡,彷彿回到了10年前,自己剛剛獨自一人出來闖世界時的樣子。

《末代皇帝》之外,關於貝託魯奇的私人回憶

《夢想家》劇照

藝術的首要目標就是打動人心,貝託魯奇在這方面絕對是個高手,他用電影人罕見的真摯和坦誠,徹底打動了我的心。後來我專門買來英國作家吉爾伯特·阿代爾(Gilbert Adair)的原著來看,發現阿代爾在小說裡把雙胞胎描寫得更為露骨,馬修有一種被脅迫的感覺。如果真要這麼拍,那觀眾的代入感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但是,最最高級的藝術不光要打動人心,還要能給人以啟發。這部電影的背景是1968年的巴黎,那是個動盪的年代,法國年輕人和全世界所有的年輕人一樣,都預感到舊的世界秩序將被打破,新的時代將要到來。里奧和伊莎貝爾也不例外,兩人其實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或者更準確地說,是那個時代的縮影。兩人有著那個時代的一切特徵,分不清是好是壞。

《末代皇帝》之外,關於貝託魯奇的私人回憶

《夢想家》劇照

在這部電影的結尾,3人因為毫無自主生活的能力,漸漸彈盡糧絕,家裡也被弄得一團糟。就在伊莎貝爾打算用煤氣自殺的時候,一塊從窗外扔進來的磚頭打碎了所有人的夢。里奧和伊莎貝爾義無反顧地衝出家門,加入了街頭暴動的人群,痛苦的馬修一個人待在原地,知道所有一切夢想已經化為泡影。

阿代爾的小說標題原本叫做《神聖的純真》(The Holy Innocents),貝託魯奇不喜歡這個標題,我猜當年的他已經62歲了,不會再把年輕時的那種青春衝動視為純真了,於是阿代爾在貝託魯奇的建議下將電影改名為《夢想家》。

有人將其翻譯為《戲夢巴黎》,一來這部電影的一個主題是對老電影的致敬,二來這個故事本身就是一場戲。貝託魯奇提醒所有觀眾,你們看到的只是一場關於青春的戲劇而已。

《末代皇帝》之外,關於貝託魯奇的私人回憶

《夢想家》劇照

電影結束後,全場鴉雀無聲,直到字幕打完很久後才有人陸續站起身離開。我一直呆坐在電影院裡一動不動,幾乎是最後一個離開的。因為我想讓那種感覺多留一會,讓那個夢再延續下去。

當然了,那個夢並沒有延續多久。兩年後,我離開美國回到了國內,放棄了當一名地下電影人的夢想,開始了一段全新的人生。

大家都在看

《末代皇帝》之外,關於貝託魯奇的私人回憶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以下封面圖

訂閱 2019年【三聯生活週刊】

48小時內下單贈送精美《生活歷》一冊!

《末代皇帝》之外,關於貝託魯奇的私人回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