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親生命VS親選擇:反墮胎浪潮席捲美國

點開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Planned Parenthood)的網站,填上個人信息、所在城市/州,或撥打熱線,一名懷孕期間的美國女性就能在當地診所預約到墮胎服務。接下來,她可以選擇通過手術或藥物實現墮胎。“兩種方式都安全且普遍。”該網站稱。

美國女性的這一權利是在46年前被賦予的。1973年1月22日,美國最高法院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羅伊訴韋德案”中,首次判決女性是否繼續懷孕的權利受到憲法上個人自主權和隱私權規定的保護,這等於承認美國墮胎的合法化。

該案激化了美國社會矛盾,引發各界激烈的辯論。捍衛生命權(pro-life)的反墮胎人士一直試圖推翻這一決定,這一運動在特朗普上任後達到高潮。

今年以來,反墮胎團體頻頻聚集在美國各地的墮胎診所前,手舉標語進行抗議。這股浪潮隨之席捲全美,近30個州在立法中引入某種形式的墮胎禁令,它們多由共和黨掌控立法。截至5月30日,阿肯色、肯塔基、密西西比、猶他、俄亥俄、佐治亞、阿拉巴馬、密蘇里和路易斯安那等9個州相繼通過反墮胎法案,對墮胎進行嚴格限制,繼而引發捍衛生育權(pro-choice)的挺墮胎團體的強烈抗議。半個世紀之後,墮胎問題何以再度成為美國社會的爭議焦點?

阿拉巴馬州最為保守

“在診所的等待室裡,我打量著預約了墮胎服務的其他婦女。一個看起來年約14歲的少女正在哭泣。我不停思考:我到底怎麼了?我沒有被性侵,也不是未成年人,我只是不想要這個孩子……後來,我生下了孩子。”

29歲的密西西比州居民尤蘭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講述了2012年的一次墮胎經歷。當尤蘭達知道自己懷孕,且無法負擔孩子的生活費後,隔天便與當地一家診所預約了墮胎服務。在診所門口,反墮胎人士朝她喊叫:“你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切”,令她產生了退縮心理。生下這個計劃之外的孩子,讓尤蘭達的生活充滿艱辛。後來再度懷孕時,她選擇了終止妊娠。“我不再為此哭泣和愧疚了,為人父母並不總是充滿光鮮。”

倘若事情發生在七年後,尤蘭達的情況將會更加棘手。2019年3月21日,密西西比州共和黨籍州長菲爾·布萊恩特簽署了一項反墮胎法案。法案要求,腹中的胎兒一旦能檢測到心跳,就不能再實施墮胎。

一般情況下,胎兒出現心跳最早在懷孕6周左右,但很多女性要到出現妊娠反應後才知道自己懷孕。唯有一種情況例外:因胚胎的健康問題使得其在子宮外生活不兼容,或孕婦生命及主要身體機能受到懷孕威脅。

該法案還規定,檢測到胎兒心跳後,仍然為孕婦進行墮胎手術的醫生將面臨吊銷行醫執照的處理。因性侵和亂倫造成的懷孕亦不能豁免。

這項原定於7月1日正式生效的法案,於5月24日被聯邦法官卡爾頓·裡夫斯駁回。“該法律對婦女權利有直接傷害的威脅,特別是考慮到大多數婦女在6周之後才尋求墮胎服務。”卡爾頓在裁決中寫道。

幾乎同一時間,被稱為“全美最嚴苛”的反墮胎法案在“深紅州”阿拉巴馬州獲得通過。5月15日,該州參議院以25票支持、6票反對通過這一法案。一旦生效後,阿拉巴馬州的女性從確認懷孕起,只能在妊娠嚴重危害母親身體,或者嬰兒天生不足的情況下進行墮胎。與密西西比州相同,強姦、亂倫造成的懷孕同樣無權豁免。

州長凱·艾維在推特上直言,她不贊同1973年羅伊訴韋德案的判決結果,此次法案獲得通過,證明“阿拉巴馬州人深信,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都是上帝的神聖禮物”。凱·艾維是阿拉巴馬州首位女性州長,卻把該州的女同胞推向了絕境。投出贊成票的25名參議員也有著共同特徵——男性、白人、共和黨政客。

此前據《赫芬頓郵報》報道,全美50個州中,阿拉巴馬州和密西西比州是僅有的2個沒有平等薪酬法令的州,因此無法保障女性遠離“薪酬歧視”,阿拉巴馬州的男女工資差距排名全國第四。全職女性平均收入為男性的73%,有色女性只有58%。

之所以被稱為“最嚴苛”,是因為墮胎被阿拉巴馬州定義為A級重罪,至少面臨10年有期徒刑——這和該州對一級強姦罪的最低刑期一樣。參與墮胎則被定為B級重罪,執行墮胎手術的醫生最高將面臨99年有期徒刑——該州法律對二級強姦罪的最高刑罰只有20年。

該項法案被公眾認為旨在挑戰46年前的判決成果。美國各界對此表示強烈抗議,以演藝界反響最為強烈——蕾哈娜、Lady Gaga、“美國隊長”扮演者克里斯·埃文斯等明星在社交媒體上紛紛表示抗議。“這是一種無恥的行為。對醫師的懲罰重於強姦犯?我為女性祈禱。”Lady Gaga稱。

沉默了三天後,總統特朗普終於對這項備受爭議的法令發聲。5月18日,他連發數條推特,表態支持在強姦和亂倫的情況下允許墮胎。他在推特上寫道:“我和里根的立場一致,堅定地捍衛生命,除了以下三種情況例外,即強姦、亂倫和保護母親的生命。”特朗普還提到,過去兩年美國司法部門在推動限制墮胎方面前進了許多,墮胎也將是2020年大選中的重要議題。

5月24日,挺墮胎團體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和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就該法案提起上訴。“這項法律公然違憲,ACLU絕不會袖手旁觀。”該機構高級律師亞歷克莎表示。但阿拉巴馬州絲毫不在意反對者的聲音,該州立法者從一開始就表明,墮胎禁令背後更大的目標,是讓最高法院推翻羅伊訴韋德案。

就在外界爭論不休之時,當地時間5月29日,共和黨掌控下的路易斯安那州眾議院繼續通過反墮胎法案,成為第9個通過反墮胎法令的州。該法案規定,若檢測到胎兒的心跳,醫生就不可進行墮胎,違禁醫生將面臨1000美元的罰款或最高兩年的監禁。

嚴峻的刑罰之下,上述幾個州的墮胎診所數量不斷減少。5月24日,密蘇里州通過反墮胎法案。4天后,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表示,它將被迫關閉密蘇里州境內最後一家墮胎診所。“當墮胎變成不合法的選擇,女性及其家庭將會承受巨大痛苦。”一名提供墮胎服務的醫生說。

"
親生命VS親選擇:反墮胎浪潮席捲美國

點開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Planned Parenthood)的網站,填上個人信息、所在城市/州,或撥打熱線,一名懷孕期間的美國女性就能在當地診所預約到墮胎服務。接下來,她可以選擇通過手術或藥物實現墮胎。“兩種方式都安全且普遍。”該網站稱。

美國女性的這一權利是在46年前被賦予的。1973年1月22日,美國最高法院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羅伊訴韋德案”中,首次判決女性是否繼續懷孕的權利受到憲法上個人自主權和隱私權規定的保護,這等於承認美國墮胎的合法化。

該案激化了美國社會矛盾,引發各界激烈的辯論。捍衛生命權(pro-life)的反墮胎人士一直試圖推翻這一決定,這一運動在特朗普上任後達到高潮。

今年以來,反墮胎團體頻頻聚集在美國各地的墮胎診所前,手舉標語進行抗議。這股浪潮隨之席捲全美,近30個州在立法中引入某種形式的墮胎禁令,它們多由共和黨掌控立法。截至5月30日,阿肯色、肯塔基、密西西比、猶他、俄亥俄、佐治亞、阿拉巴馬、密蘇里和路易斯安那等9個州相繼通過反墮胎法案,對墮胎進行嚴格限制,繼而引發捍衛生育權(pro-choice)的挺墮胎團體的強烈抗議。半個世紀之後,墮胎問題何以再度成為美國社會的爭議焦點?

阿拉巴馬州最為保守

“在診所的等待室裡,我打量著預約了墮胎服務的其他婦女。一個看起來年約14歲的少女正在哭泣。我不停思考:我到底怎麼了?我沒有被性侵,也不是未成年人,我只是不想要這個孩子……後來,我生下了孩子。”

29歲的密西西比州居民尤蘭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講述了2012年的一次墮胎經歷。當尤蘭達知道自己懷孕,且無法負擔孩子的生活費後,隔天便與當地一家診所預約了墮胎服務。在診所門口,反墮胎人士朝她喊叫:“你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切”,令她產生了退縮心理。生下這個計劃之外的孩子,讓尤蘭達的生活充滿艱辛。後來再度懷孕時,她選擇了終止妊娠。“我不再為此哭泣和愧疚了,為人父母並不總是充滿光鮮。”

倘若事情發生在七年後,尤蘭達的情況將會更加棘手。2019年3月21日,密西西比州共和黨籍州長菲爾·布萊恩特簽署了一項反墮胎法案。法案要求,腹中的胎兒一旦能檢測到心跳,就不能再實施墮胎。

一般情況下,胎兒出現心跳最早在懷孕6周左右,但很多女性要到出現妊娠反應後才知道自己懷孕。唯有一種情況例外:因胚胎的健康問題使得其在子宮外生活不兼容,或孕婦生命及主要身體機能受到懷孕威脅。

該法案還規定,檢測到胎兒心跳後,仍然為孕婦進行墮胎手術的醫生將面臨吊銷行醫執照的處理。因性侵和亂倫造成的懷孕亦不能豁免。

這項原定於7月1日正式生效的法案,於5月24日被聯邦法官卡爾頓·裡夫斯駁回。“該法律對婦女權利有直接傷害的威脅,特別是考慮到大多數婦女在6周之後才尋求墮胎服務。”卡爾頓在裁決中寫道。

幾乎同一時間,被稱為“全美最嚴苛”的反墮胎法案在“深紅州”阿拉巴馬州獲得通過。5月15日,該州參議院以25票支持、6票反對通過這一法案。一旦生效後,阿拉巴馬州的女性從確認懷孕起,只能在妊娠嚴重危害母親身體,或者嬰兒天生不足的情況下進行墮胎。與密西西比州相同,強姦、亂倫造成的懷孕同樣無權豁免。

州長凱·艾維在推特上直言,她不贊同1973年羅伊訴韋德案的判決結果,此次法案獲得通過,證明“阿拉巴馬州人深信,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都是上帝的神聖禮物”。凱·艾維是阿拉巴馬州首位女性州長,卻把該州的女同胞推向了絕境。投出贊成票的25名參議員也有著共同特徵——男性、白人、共和黨政客。

此前據《赫芬頓郵報》報道,全美50個州中,阿拉巴馬州和密西西比州是僅有的2個沒有平等薪酬法令的州,因此無法保障女性遠離“薪酬歧視”,阿拉巴馬州的男女工資差距排名全國第四。全職女性平均收入為男性的73%,有色女性只有58%。

之所以被稱為“最嚴苛”,是因為墮胎被阿拉巴馬州定義為A級重罪,至少面臨10年有期徒刑——這和該州對一級強姦罪的最低刑期一樣。參與墮胎則被定為B級重罪,執行墮胎手術的醫生最高將面臨99年有期徒刑——該州法律對二級強姦罪的最高刑罰只有20年。

該項法案被公眾認為旨在挑戰46年前的判決成果。美國各界對此表示強烈抗議,以演藝界反響最為強烈——蕾哈娜、Lady Gaga、“美國隊長”扮演者克里斯·埃文斯等明星在社交媒體上紛紛表示抗議。“這是一種無恥的行為。對醫師的懲罰重於強姦犯?我為女性祈禱。”Lady Gaga稱。

沉默了三天後,總統特朗普終於對這項備受爭議的法令發聲。5月18日,他連發數條推特,表態支持在強姦和亂倫的情況下允許墮胎。他在推特上寫道:“我和里根的立場一致,堅定地捍衛生命,除了以下三種情況例外,即強姦、亂倫和保護母親的生命。”特朗普還提到,過去兩年美國司法部門在推動限制墮胎方面前進了許多,墮胎也將是2020年大選中的重要議題。

5月24日,挺墮胎團體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和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就該法案提起上訴。“這項法律公然違憲,ACLU絕不會袖手旁觀。”該機構高級律師亞歷克莎表示。但阿拉巴馬州絲毫不在意反對者的聲音,該州立法者從一開始就表明,墮胎禁令背後更大的目標,是讓最高法院推翻羅伊訴韋德案。

就在外界爭論不休之時,當地時間5月29日,共和黨掌控下的路易斯安那州眾議院繼續通過反墮胎法案,成為第9個通過反墮胎法令的州。該法案規定,若檢測到胎兒的心跳,醫生就不可進行墮胎,違禁醫生將面臨1000美元的罰款或最高兩年的監禁。

嚴峻的刑罰之下,上述幾個州的墮胎診所數量不斷減少。5月24日,密蘇里州通過反墮胎法案。4天后,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表示,它將被迫關閉密蘇里州境內最後一家墮胎診所。“當墮胎變成不合法的選擇,女性及其家庭將會承受巨大痛苦。”一名提供墮胎服務的醫生說。

親生命VS親選擇:反墮胎浪潮席捲美國

仇恨與暴力交織

現年30歲的莉拉·羅斯是知名反墮胎團體活動家,在社交媒體臉書上擁有59萬名粉絲。她以甜美怡人的容貌、親和的演講風格獲得年輕一代的喜愛。

最近一次參加反墮胎的遊行活動時,莉拉站在街頭演講,身後是高舉“停止為墮胎納稅”標語的年輕支持者。一位路人經過,衝著鏡頭打斷了她的演講。“墮胎是女性的私人權利,這不丟人。”這名路人說。

莉拉的政治立場源於她的早年經歷。據《紐約時報》報道,2008年,作為大學新生的莉拉扮作15歲的懷孕女孩,前往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下屬墮胎診所進行調查。在那裡,她對工作人員宣稱,自己與身邊一名男性有祕密關係,且需要墮胎。任何一家診所都沒對她的情況表示出質疑,甚至有接待員建議讓她謊稱自己有16歲,因為“如果是15歲以下,需要將情況上報給警察局”。

2012年5月,莉拉創立的反墮胎組織“生命行動”發佈了一系列針對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和全國墮胎聯合會的調查。視頻中,得克薩斯州一家診所的工作人員回答了一位假裝懷孕的“母親”關於“依據性別選擇墮胎”的問題,並建議這位喜歡男孩的母親用超聲波檢測性別以選擇是否墮胎。聯合會對此予以否認,並稱早就開除了該名員工。

次年,“生命行動”繼續發佈臥底調查,揭露墮胎診所醫生對術後存活嬰兒的殘忍行徑。華盛頓一家墮胎診所的醫生承認,如果嬰兒在手術後仍然存活,他會“讓其死亡”。該視頻在網絡上引起巨大反響。“我無法理解,為何人們不把這種行為視作謀殺!”一名網友如此評論。

伴隨仇恨情緒增長的,是針對墮胎的暴力行為。2009年5月31日,美國醫生喬治·蒂勒在堪薩斯州威奇塔市的一所教堂外遭人槍殺。67歲的蒂勒是當時僅有的幾名提供晚期墮胎的醫生之一,也是反墮胎人士攻擊的頭號目標。1993年他曾在診所遭到槍擊,但倖免於難。

專注生育問題的古特馬赫研究所提供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全美共有84%的墮胎診所遭到來自反墮胎團體“至少一種形式的騷擾”。其中80%的診所遭到過抗議,47%的診所受到電話騷擾,53%的診所一年之內至少遭遇20次抗議,3%的診所面臨過至少一次炸彈襲擊。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引述瑪瑞斯特輿論研究所的一項調查稱,35%的受訪者自認為是“親生命派”的反墮胎人士,57%的受訪者自認為是“親選擇派”的挺墮胎人士,8%的受訪者表示立場不能確定。

"
親生命VS親選擇:反墮胎浪潮席捲美國

點開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Planned Parenthood)的網站,填上個人信息、所在城市/州,或撥打熱線,一名懷孕期間的美國女性就能在當地診所預約到墮胎服務。接下來,她可以選擇通過手術或藥物實現墮胎。“兩種方式都安全且普遍。”該網站稱。

美國女性的這一權利是在46年前被賦予的。1973年1月22日,美國最高法院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羅伊訴韋德案”中,首次判決女性是否繼續懷孕的權利受到憲法上個人自主權和隱私權規定的保護,這等於承認美國墮胎的合法化。

該案激化了美國社會矛盾,引發各界激烈的辯論。捍衛生命權(pro-life)的反墮胎人士一直試圖推翻這一決定,這一運動在特朗普上任後達到高潮。

今年以來,反墮胎團體頻頻聚集在美國各地的墮胎診所前,手舉標語進行抗議。這股浪潮隨之席捲全美,近30個州在立法中引入某種形式的墮胎禁令,它們多由共和黨掌控立法。截至5月30日,阿肯色、肯塔基、密西西比、猶他、俄亥俄、佐治亞、阿拉巴馬、密蘇里和路易斯安那等9個州相繼通過反墮胎法案,對墮胎進行嚴格限制,繼而引發捍衛生育權(pro-choice)的挺墮胎團體的強烈抗議。半個世紀之後,墮胎問題何以再度成為美國社會的爭議焦點?

阿拉巴馬州最為保守

“在診所的等待室裡,我打量著預約了墮胎服務的其他婦女。一個看起來年約14歲的少女正在哭泣。我不停思考:我到底怎麼了?我沒有被性侵,也不是未成年人,我只是不想要這個孩子……後來,我生下了孩子。”

29歲的密西西比州居民尤蘭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講述了2012年的一次墮胎經歷。當尤蘭達知道自己懷孕,且無法負擔孩子的生活費後,隔天便與當地一家診所預約了墮胎服務。在診所門口,反墮胎人士朝她喊叫:“你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切”,令她產生了退縮心理。生下這個計劃之外的孩子,讓尤蘭達的生活充滿艱辛。後來再度懷孕時,她選擇了終止妊娠。“我不再為此哭泣和愧疚了,為人父母並不總是充滿光鮮。”

倘若事情發生在七年後,尤蘭達的情況將會更加棘手。2019年3月21日,密西西比州共和黨籍州長菲爾·布萊恩特簽署了一項反墮胎法案。法案要求,腹中的胎兒一旦能檢測到心跳,就不能再實施墮胎。

一般情況下,胎兒出現心跳最早在懷孕6周左右,但很多女性要到出現妊娠反應後才知道自己懷孕。唯有一種情況例外:因胚胎的健康問題使得其在子宮外生活不兼容,或孕婦生命及主要身體機能受到懷孕威脅。

該法案還規定,檢測到胎兒心跳後,仍然為孕婦進行墮胎手術的醫生將面臨吊銷行醫執照的處理。因性侵和亂倫造成的懷孕亦不能豁免。

這項原定於7月1日正式生效的法案,於5月24日被聯邦法官卡爾頓·裡夫斯駁回。“該法律對婦女權利有直接傷害的威脅,特別是考慮到大多數婦女在6周之後才尋求墮胎服務。”卡爾頓在裁決中寫道。

幾乎同一時間,被稱為“全美最嚴苛”的反墮胎法案在“深紅州”阿拉巴馬州獲得通過。5月15日,該州參議院以25票支持、6票反對通過這一法案。一旦生效後,阿拉巴馬州的女性從確認懷孕起,只能在妊娠嚴重危害母親身體,或者嬰兒天生不足的情況下進行墮胎。與密西西比州相同,強姦、亂倫造成的懷孕同樣無權豁免。

州長凱·艾維在推特上直言,她不贊同1973年羅伊訴韋德案的判決結果,此次法案獲得通過,證明“阿拉巴馬州人深信,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都是上帝的神聖禮物”。凱·艾維是阿拉巴馬州首位女性州長,卻把該州的女同胞推向了絕境。投出贊成票的25名參議員也有著共同特徵——男性、白人、共和黨政客。

此前據《赫芬頓郵報》報道,全美50個州中,阿拉巴馬州和密西西比州是僅有的2個沒有平等薪酬法令的州,因此無法保障女性遠離“薪酬歧視”,阿拉巴馬州的男女工資差距排名全國第四。全職女性平均收入為男性的73%,有色女性只有58%。

之所以被稱為“最嚴苛”,是因為墮胎被阿拉巴馬州定義為A級重罪,至少面臨10年有期徒刑——這和該州對一級強姦罪的最低刑期一樣。參與墮胎則被定為B級重罪,執行墮胎手術的醫生最高將面臨99年有期徒刑——該州法律對二級強姦罪的最高刑罰只有20年。

該項法案被公眾認為旨在挑戰46年前的判決成果。美國各界對此表示強烈抗議,以演藝界反響最為強烈——蕾哈娜、Lady Gaga、“美國隊長”扮演者克里斯·埃文斯等明星在社交媒體上紛紛表示抗議。“這是一種無恥的行為。對醫師的懲罰重於強姦犯?我為女性祈禱。”Lady Gaga稱。

沉默了三天後,總統特朗普終於對這項備受爭議的法令發聲。5月18日,他連發數條推特,表態支持在強姦和亂倫的情況下允許墮胎。他在推特上寫道:“我和里根的立場一致,堅定地捍衛生命,除了以下三種情況例外,即強姦、亂倫和保護母親的生命。”特朗普還提到,過去兩年美國司法部門在推動限制墮胎方面前進了許多,墮胎也將是2020年大選中的重要議題。

5月24日,挺墮胎團體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和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就該法案提起上訴。“這項法律公然違憲,ACLU絕不會袖手旁觀。”該機構高級律師亞歷克莎表示。但阿拉巴馬州絲毫不在意反對者的聲音,該州立法者從一開始就表明,墮胎禁令背後更大的目標,是讓最高法院推翻羅伊訴韋德案。

就在外界爭論不休之時,當地時間5月29日,共和黨掌控下的路易斯安那州眾議院繼續通過反墮胎法案,成為第9個通過反墮胎法令的州。該法案規定,若檢測到胎兒的心跳,醫生就不可進行墮胎,違禁醫生將面臨1000美元的罰款或最高兩年的監禁。

嚴峻的刑罰之下,上述幾個州的墮胎診所數量不斷減少。5月24日,密蘇里州通過反墮胎法案。4天后,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表示,它將被迫關閉密蘇里州境內最後一家墮胎診所。“當墮胎變成不合法的選擇,女性及其家庭將會承受巨大痛苦。”一名提供墮胎服務的醫生說。

親生命VS親選擇:反墮胎浪潮席捲美國

仇恨與暴力交織

現年30歲的莉拉·羅斯是知名反墮胎團體活動家,在社交媒體臉書上擁有59萬名粉絲。她以甜美怡人的容貌、親和的演講風格獲得年輕一代的喜愛。

最近一次參加反墮胎的遊行活動時,莉拉站在街頭演講,身後是高舉“停止為墮胎納稅”標語的年輕支持者。一位路人經過,衝著鏡頭打斷了她的演講。“墮胎是女性的私人權利,這不丟人。”這名路人說。

莉拉的政治立場源於她的早年經歷。據《紐約時報》報道,2008年,作為大學新生的莉拉扮作15歲的懷孕女孩,前往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下屬墮胎診所進行調查。在那裡,她對工作人員宣稱,自己與身邊一名男性有祕密關係,且需要墮胎。任何一家診所都沒對她的情況表示出質疑,甚至有接待員建議讓她謊稱自己有16歲,因為“如果是15歲以下,需要將情況上報給警察局”。

2012年5月,莉拉創立的反墮胎組織“生命行動”發佈了一系列針對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和全國墮胎聯合會的調查。視頻中,得克薩斯州一家診所的工作人員回答了一位假裝懷孕的“母親”關於“依據性別選擇墮胎”的問題,並建議這位喜歡男孩的母親用超聲波檢測性別以選擇是否墮胎。聯合會對此予以否認,並稱早就開除了該名員工。

次年,“生命行動”繼續發佈臥底調查,揭露墮胎診所醫生對術後存活嬰兒的殘忍行徑。華盛頓一家墮胎診所的醫生承認,如果嬰兒在手術後仍然存活,他會“讓其死亡”。該視頻在網絡上引起巨大反響。“我無法理解,為何人們不把這種行為視作謀殺!”一名網友如此評論。

伴隨仇恨情緒增長的,是針對墮胎的暴力行為。2009年5月31日,美國醫生喬治·蒂勒在堪薩斯州威奇塔市的一所教堂外遭人槍殺。67歲的蒂勒是當時僅有的幾名提供晚期墮胎的醫生之一,也是反墮胎人士攻擊的頭號目標。1993年他曾在診所遭到槍擊,但倖免於難。

專注生育問題的古特馬赫研究所提供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全美共有84%的墮胎診所遭到來自反墮胎團體“至少一種形式的騷擾”。其中80%的診所遭到過抗議,47%的診所受到電話騷擾,53%的診所一年之內至少遭遇20次抗議,3%的診所面臨過至少一次炸彈襲擊。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引述瑪瑞斯特輿論研究所的一項調查稱,35%的受訪者自認為是“親生命派”的反墮胎人士,57%的受訪者自認為是“親選擇派”的挺墮胎人士,8%的受訪者表示立場不能確定。

親生命VS親選擇:反墮胎浪潮席捲美國

“事實表明,目前圍繞墮胎爭論的雙方,立場都較為極端。”上述民意調查負責人芭芭拉說,“墮胎背後的實際成因往往非常複雜,但這些觀點並沒有由一方成功傳達到另一方。目前圍繞墮胎的討論都很極端,而這不是公共領域所應該呈現的。”

半個世紀爭鬥不休

當一些共和黨州陸續通過對墮胎進行嚴格限制的法案後,作為“回擊”,民主黨治下的內華達州和伊利諾伊州通過了保護女性墮胎權利的法案。

內華達州民主黨籍州長史蒂夫·西索拉克簽署了一項“信任內華達婦女法案”,該法案將使墮胎、墮胎藥物和墮胎訴訟合法化,並取消對墮胎行為的長期刑事處罰和對相關醫療服務提供者的要求。

隨後,伊利諾伊州的立法機構通過一項旨在保護“個人根據生殖健康做出自主決定的基本權利”法案,廢除該州政府對“部分分娩術”的禁令,藉此宣告該州1975年通過的墮胎法走向終結,同時還對與墮胎相關的保險業務做出了規定。

胎兒是否擁有“人權”,一直是親生命派和親選擇派的爭論核心。根據這項法案,孕婦擁有“墮胎的基本權利”,受精卵、胚胎或胎兒則“沒有自主權”。

再度成為爭議焦點的,還有1973年獲得判決的羅伊訴韋德案。儘管該案件令墮胎在美國境內合法化,但隨之展開的個人自由與宗教信仰及保守主義觀念的衝突不斷加劇,撕扯著美國社會的肌理。

46年前,《華盛頓郵報》頭版介紹了羅伊訴韋德案的判決結果。最高法院在判決中確立了“三階段標準”:妊娠第一期(妊娠頭3個月)孕婦有自主決定權;妊娠第二期(妊娠中3個月),出於健康考慮,各州可以限制但不能禁止墮胎;妊娠第三期(妊娠後3個月),除非孕婦有生命危險,各州可以立法限制或禁止墮胎,保護胎兒。

關於胎兒是否擁有“人權”,時任大法官布萊克門在判決書的第九部分進行了探討,並表示根據憲法第14條修正案,“人”的概念不包括未出生的生命,在胎兒擁有生存能力之前,須保護孕婦的“強制性正當利益”。判決書還回答了一系列關鍵性問題,由此確立了合法墮胎的框架。之後,美國40 多個州重新制定或修改墮胎立法,以符合羅伊訴韋德案的標準。

這項判決在接下來的日子屢次遭遇挑戰,聯邦政府就曾5次要求最高法院改變羅伊訴韋德案的判決結果。當白人至上的總統特朗普上任後,親生命派的聲勢不斷壯大。2016年競選時期,福克斯新聞的主持人問特朗普“是否想看到羅伊訴韋德案被推翻”,他回答說:“如果我們能換上2個或3個大法官,一定沒問題——我想它會被推翻,因為我會提名支持生命權利的人當大法官。”

如今,由特朗普提名的兩名大法官尼爾·戈薩奇和佈雷特·卡瓦諾進入最高法院後,形成了5:4——由保守派佔多數的格局。路透社認為,許多反墮胎活動家正是看中這一點,不斷推動相關法案出臺,希望以此撬動最高法院方面改變羅伊訴韋德案的判決結果,最終在美國全面禁止墮胎。

古特馬赫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特朗普剛上任的前6個月,美國各州共推出431條限制墮胎的規定;2018年第一季度,37個州通過了308條限制墮胎的規定。與此針鋒相對,有44個州通過700條保護或擴大生育自主權的法規。

民主黨熱門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在參加競選活動時表示,“在必要的時候”,他會支持國會將保護墮胎的權利納入聯邦法律中。拜登說,美國多州近期通過禁止墮胎的法令是“錯誤且有害的”,但他並未詳細解釋,將如何捍衛羅伊訴韋德案的判決結果。

“墮胎問題一直是美國文化裡比較敏感的議題,圍繞墮胎與反墮胎,美國社會內部已經形成不同文化意識形態的群體。這次作為焦點議題再度爆發,某種程度上是歷史的返潮,表現出在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社會內部各種勢力的博弈。”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劉典告訴《鳳凰週刊》。而隨著2020年大選的到來,作為意識形態爭議焦點的墮胎問題,勢必成為特朗普拉攏保守派支持者的重要政治考量。

"
親生命VS親選擇:反墮胎浪潮席捲美國

點開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Planned Parenthood)的網站,填上個人信息、所在城市/州,或撥打熱線,一名懷孕期間的美國女性就能在當地診所預約到墮胎服務。接下來,她可以選擇通過手術或藥物實現墮胎。“兩種方式都安全且普遍。”該網站稱。

美國女性的這一權利是在46年前被賦予的。1973年1月22日,美國最高法院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羅伊訴韋德案”中,首次判決女性是否繼續懷孕的權利受到憲法上個人自主權和隱私權規定的保護,這等於承認美國墮胎的合法化。

該案激化了美國社會矛盾,引發各界激烈的辯論。捍衛生命權(pro-life)的反墮胎人士一直試圖推翻這一決定,這一運動在特朗普上任後達到高潮。

今年以來,反墮胎團體頻頻聚集在美國各地的墮胎診所前,手舉標語進行抗議。這股浪潮隨之席捲全美,近30個州在立法中引入某種形式的墮胎禁令,它們多由共和黨掌控立法。截至5月30日,阿肯色、肯塔基、密西西比、猶他、俄亥俄、佐治亞、阿拉巴馬、密蘇里和路易斯安那等9個州相繼通過反墮胎法案,對墮胎進行嚴格限制,繼而引發捍衛生育權(pro-choice)的挺墮胎團體的強烈抗議。半個世紀之後,墮胎問題何以再度成為美國社會的爭議焦點?

阿拉巴馬州最為保守

“在診所的等待室裡,我打量著預約了墮胎服務的其他婦女。一個看起來年約14歲的少女正在哭泣。我不停思考:我到底怎麼了?我沒有被性侵,也不是未成年人,我只是不想要這個孩子……後來,我生下了孩子。”

29歲的密西西比州居民尤蘭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講述了2012年的一次墮胎經歷。當尤蘭達知道自己懷孕,且無法負擔孩子的生活費後,隔天便與當地一家診所預約了墮胎服務。在診所門口,反墮胎人士朝她喊叫:“你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切”,令她產生了退縮心理。生下這個計劃之外的孩子,讓尤蘭達的生活充滿艱辛。後來再度懷孕時,她選擇了終止妊娠。“我不再為此哭泣和愧疚了,為人父母並不總是充滿光鮮。”

倘若事情發生在七年後,尤蘭達的情況將會更加棘手。2019年3月21日,密西西比州共和黨籍州長菲爾·布萊恩特簽署了一項反墮胎法案。法案要求,腹中的胎兒一旦能檢測到心跳,就不能再實施墮胎。

一般情況下,胎兒出現心跳最早在懷孕6周左右,但很多女性要到出現妊娠反應後才知道自己懷孕。唯有一種情況例外:因胚胎的健康問題使得其在子宮外生活不兼容,或孕婦生命及主要身體機能受到懷孕威脅。

該法案還規定,檢測到胎兒心跳後,仍然為孕婦進行墮胎手術的醫生將面臨吊銷行醫執照的處理。因性侵和亂倫造成的懷孕亦不能豁免。

這項原定於7月1日正式生效的法案,於5月24日被聯邦法官卡爾頓·裡夫斯駁回。“該法律對婦女權利有直接傷害的威脅,特別是考慮到大多數婦女在6周之後才尋求墮胎服務。”卡爾頓在裁決中寫道。

幾乎同一時間,被稱為“全美最嚴苛”的反墮胎法案在“深紅州”阿拉巴馬州獲得通過。5月15日,該州參議院以25票支持、6票反對通過這一法案。一旦生效後,阿拉巴馬州的女性從確認懷孕起,只能在妊娠嚴重危害母親身體,或者嬰兒天生不足的情況下進行墮胎。與密西西比州相同,強姦、亂倫造成的懷孕同樣無權豁免。

州長凱·艾維在推特上直言,她不贊同1973年羅伊訴韋德案的判決結果,此次法案獲得通過,證明“阿拉巴馬州人深信,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都是上帝的神聖禮物”。凱·艾維是阿拉巴馬州首位女性州長,卻把該州的女同胞推向了絕境。投出贊成票的25名參議員也有著共同特徵——男性、白人、共和黨政客。

此前據《赫芬頓郵報》報道,全美50個州中,阿拉巴馬州和密西西比州是僅有的2個沒有平等薪酬法令的州,因此無法保障女性遠離“薪酬歧視”,阿拉巴馬州的男女工資差距排名全國第四。全職女性平均收入為男性的73%,有色女性只有58%。

之所以被稱為“最嚴苛”,是因為墮胎被阿拉巴馬州定義為A級重罪,至少面臨10年有期徒刑——這和該州對一級強姦罪的最低刑期一樣。參與墮胎則被定為B級重罪,執行墮胎手術的醫生最高將面臨99年有期徒刑——該州法律對二級強姦罪的最高刑罰只有20年。

該項法案被公眾認為旨在挑戰46年前的判決成果。美國各界對此表示強烈抗議,以演藝界反響最為強烈——蕾哈娜、Lady Gaga、“美國隊長”扮演者克里斯·埃文斯等明星在社交媒體上紛紛表示抗議。“這是一種無恥的行為。對醫師的懲罰重於強姦犯?我為女性祈禱。”Lady Gaga稱。

沉默了三天後,總統特朗普終於對這項備受爭議的法令發聲。5月18日,他連發數條推特,表態支持在強姦和亂倫的情況下允許墮胎。他在推特上寫道:“我和里根的立場一致,堅定地捍衛生命,除了以下三種情況例外,即強姦、亂倫和保護母親的生命。”特朗普還提到,過去兩年美國司法部門在推動限制墮胎方面前進了許多,墮胎也將是2020年大選中的重要議題。

5月24日,挺墮胎團體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和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就該法案提起上訴。“這項法律公然違憲,ACLU絕不會袖手旁觀。”該機構高級律師亞歷克莎表示。但阿拉巴馬州絲毫不在意反對者的聲音,該州立法者從一開始就表明,墮胎禁令背後更大的目標,是讓最高法院推翻羅伊訴韋德案。

就在外界爭論不休之時,當地時間5月29日,共和黨掌控下的路易斯安那州眾議院繼續通過反墮胎法案,成為第9個通過反墮胎法令的州。該法案規定,若檢測到胎兒的心跳,醫生就不可進行墮胎,違禁醫生將面臨1000美元的罰款或最高兩年的監禁。

嚴峻的刑罰之下,上述幾個州的墮胎診所數量不斷減少。5月24日,密蘇里州通過反墮胎法案。4天后,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表示,它將被迫關閉密蘇里州境內最後一家墮胎診所。“當墮胎變成不合法的選擇,女性及其家庭將會承受巨大痛苦。”一名提供墮胎服務的醫生說。

親生命VS親選擇:反墮胎浪潮席捲美國

仇恨與暴力交織

現年30歲的莉拉·羅斯是知名反墮胎團體活動家,在社交媒體臉書上擁有59萬名粉絲。她以甜美怡人的容貌、親和的演講風格獲得年輕一代的喜愛。

最近一次參加反墮胎的遊行活動時,莉拉站在街頭演講,身後是高舉“停止為墮胎納稅”標語的年輕支持者。一位路人經過,衝著鏡頭打斷了她的演講。“墮胎是女性的私人權利,這不丟人。”這名路人說。

莉拉的政治立場源於她的早年經歷。據《紐約時報》報道,2008年,作為大學新生的莉拉扮作15歲的懷孕女孩,前往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下屬墮胎診所進行調查。在那裡,她對工作人員宣稱,自己與身邊一名男性有祕密關係,且需要墮胎。任何一家診所都沒對她的情況表示出質疑,甚至有接待員建議讓她謊稱自己有16歲,因為“如果是15歲以下,需要將情況上報給警察局”。

2012年5月,莉拉創立的反墮胎組織“生命行動”發佈了一系列針對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和全國墮胎聯合會的調查。視頻中,得克薩斯州一家診所的工作人員回答了一位假裝懷孕的“母親”關於“依據性別選擇墮胎”的問題,並建議這位喜歡男孩的母親用超聲波檢測性別以選擇是否墮胎。聯合會對此予以否認,並稱早就開除了該名員工。

次年,“生命行動”繼續發佈臥底調查,揭露墮胎診所醫生對術後存活嬰兒的殘忍行徑。華盛頓一家墮胎診所的醫生承認,如果嬰兒在手術後仍然存活,他會“讓其死亡”。該視頻在網絡上引起巨大反響。“我無法理解,為何人們不把這種行為視作謀殺!”一名網友如此評論。

伴隨仇恨情緒增長的,是針對墮胎的暴力行為。2009年5月31日,美國醫生喬治·蒂勒在堪薩斯州威奇塔市的一所教堂外遭人槍殺。67歲的蒂勒是當時僅有的幾名提供晚期墮胎的醫生之一,也是反墮胎人士攻擊的頭號目標。1993年他曾在診所遭到槍擊,但倖免於難。

專注生育問題的古特馬赫研究所提供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全美共有84%的墮胎診所遭到來自反墮胎團體“至少一種形式的騷擾”。其中80%的診所遭到過抗議,47%的診所受到電話騷擾,53%的診所一年之內至少遭遇20次抗議,3%的診所面臨過至少一次炸彈襲擊。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引述瑪瑞斯特輿論研究所的一項調查稱,35%的受訪者自認為是“親生命派”的反墮胎人士,57%的受訪者自認為是“親選擇派”的挺墮胎人士,8%的受訪者表示立場不能確定。

親生命VS親選擇:反墮胎浪潮席捲美國

“事實表明,目前圍繞墮胎爭論的雙方,立場都較為極端。”上述民意調查負責人芭芭拉說,“墮胎背後的實際成因往往非常複雜,但這些觀點並沒有由一方成功傳達到另一方。目前圍繞墮胎的討論都很極端,而這不是公共領域所應該呈現的。”

半個世紀爭鬥不休

當一些共和黨州陸續通過對墮胎進行嚴格限制的法案後,作為“回擊”,民主黨治下的內華達州和伊利諾伊州通過了保護女性墮胎權利的法案。

內華達州民主黨籍州長史蒂夫·西索拉克簽署了一項“信任內華達婦女法案”,該法案將使墮胎、墮胎藥物和墮胎訴訟合法化,並取消對墮胎行為的長期刑事處罰和對相關醫療服務提供者的要求。

隨後,伊利諾伊州的立法機構通過一項旨在保護“個人根據生殖健康做出自主決定的基本權利”法案,廢除該州政府對“部分分娩術”的禁令,藉此宣告該州1975年通過的墮胎法走向終結,同時還對與墮胎相關的保險業務做出了規定。

胎兒是否擁有“人權”,一直是親生命派和親選擇派的爭論核心。根據這項法案,孕婦擁有“墮胎的基本權利”,受精卵、胚胎或胎兒則“沒有自主權”。

再度成為爭議焦點的,還有1973年獲得判決的羅伊訴韋德案。儘管該案件令墮胎在美國境內合法化,但隨之展開的個人自由與宗教信仰及保守主義觀念的衝突不斷加劇,撕扯著美國社會的肌理。

46年前,《華盛頓郵報》頭版介紹了羅伊訴韋德案的判決結果。最高法院在判決中確立了“三階段標準”:妊娠第一期(妊娠頭3個月)孕婦有自主決定權;妊娠第二期(妊娠中3個月),出於健康考慮,各州可以限制但不能禁止墮胎;妊娠第三期(妊娠後3個月),除非孕婦有生命危險,各州可以立法限制或禁止墮胎,保護胎兒。

關於胎兒是否擁有“人權”,時任大法官布萊克門在判決書的第九部分進行了探討,並表示根據憲法第14條修正案,“人”的概念不包括未出生的生命,在胎兒擁有生存能力之前,須保護孕婦的“強制性正當利益”。判決書還回答了一系列關鍵性問題,由此確立了合法墮胎的框架。之後,美國40 多個州重新制定或修改墮胎立法,以符合羅伊訴韋德案的標準。

這項判決在接下來的日子屢次遭遇挑戰,聯邦政府就曾5次要求最高法院改變羅伊訴韋德案的判決結果。當白人至上的總統特朗普上任後,親生命派的聲勢不斷壯大。2016年競選時期,福克斯新聞的主持人問特朗普“是否想看到羅伊訴韋德案被推翻”,他回答說:“如果我們能換上2個或3個大法官,一定沒問題——我想它會被推翻,因為我會提名支持生命權利的人當大法官。”

如今,由特朗普提名的兩名大法官尼爾·戈薩奇和佈雷特·卡瓦諾進入最高法院後,形成了5:4——由保守派佔多數的格局。路透社認為,許多反墮胎活動家正是看中這一點,不斷推動相關法案出臺,希望以此撬動最高法院方面改變羅伊訴韋德案的判決結果,最終在美國全面禁止墮胎。

古特馬赫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特朗普剛上任的前6個月,美國各州共推出431條限制墮胎的規定;2018年第一季度,37個州通過了308條限制墮胎的規定。與此針鋒相對,有44個州通過700條保護或擴大生育自主權的法規。

民主黨熱門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在參加競選活動時表示,“在必要的時候”,他會支持國會將保護墮胎的權利納入聯邦法律中。拜登說,美國多州近期通過禁止墮胎的法令是“錯誤且有害的”,但他並未詳細解釋,將如何捍衛羅伊訴韋德案的判決結果。

“墮胎問題一直是美國文化裡比較敏感的議題,圍繞墮胎與反墮胎,美國社會內部已經形成不同文化意識形態的群體。這次作為焦點議題再度爆發,某種程度上是歷史的返潮,表現出在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社會內部各種勢力的博弈。”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劉典告訴《鳳凰週刊》。而隨著2020年大選的到來,作為意識形態爭議焦點的墮胎問題,勢必成為特朗普拉攏保守派支持者的重要政治考量。

親生命VS親選擇:反墮胎浪潮席捲美國

不過,羅伊訴韋德案的影響早已紮根於每個美國家庭,想要拔出來並不容易。就像NBC在專題節目《最後一個墮胎診所》中總結的那樣:“無論美國社會的思想如何變化,有一點可以肯定:墮胎問題在可預見的未來都會是一個政治角鬥場。在這個角鬥場上,羅伊訴韋德案絕不會被人忘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