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坪曲子:民族音樂交匯的瑰寶

民族音樂 琵琶 樂器 民族樂器 光明網頭條號 2017-04-03

【中華文化溯源·南坪曲子】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東

四川九寨溝的春天來得有些晚,殘雪縈繞在山巔將綠色掩藏。遊客尚未大量到來,秀美溝谷有些寂寥,而這正是唱南坪曲子的好時節。

每到這時,九寨溝縣永豐鄉下寨村的馬貴蓉便會呼朋喚友圍在火爐旁,薰熱咂酒,撥響三絃南坪琵琶,高興的時候,筷碟甚至板凳桌椅的敲擊之聲都會成為曲子的伴奏,隨曲子的婉轉高亢,一唱一宿。

家族傳承唱法

見證地域融合

對於馬貴蓉來說,唱南坪曲子似乎是與生俱來的生命基因。小時候跟著媽媽上山幹活就唱歌,而今4姐妹個個都是曲子高手。

南坪曲子:民族音樂交匯的瑰寶

南坪曲子老藝人白映武。光明圖片

據說,永豐鄉是南坪曲子的發源地。永豐鄉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唱南坪曲子。對南坪曲子起源較為一致的說法是:南坪曲子始於清朝中期,在九寨溝縣流淌了數百年。

九寨溝縣原稱南坪縣。九寨溝縣誌記載,早期的南坪被稱為“扶州城”,老扶州城因匪禍及洪水被毀,另選城址於扶州之南、西山之麓的南坪壩,至1729年築成。1953年建立南坪縣,1998年更名為九寨溝縣。

九寨溝地處川甘交界處,從青甘方向過來,翻越弓槓嶺即到達川西北重鎮松潘,進而進入成都平原;順白水江而下,可到百里外的陝西或四川廣元。九寨溝文化研究者田瑞澤認為,正是這樣的便利,讓南坪成為漢族與藏羌等民族交融的地方,各地的文化、民間音樂也自然進入南坪,南坪文化呈現不同於陝甘、不同於四川的特色。

清末民初是南坪曲子形成壯大的重要時期。田瑞澤考證,清廷曾對九寨溝縣進行征剿,其後便鼓勵開戶和移民,從而形成兩次移民湧入的高峰。長期的藏、羌、回、漢等民族雜居,促進了南坪曲子的發展,也使得南坪曲子從一開始就成為地域文化融合的見證,民族音樂交匯的瑰寶。

其後,外界高速通達、高鐵密佈,九寨溝喪失了便捷之利,從交通要道變為閉塞之地,曲子亦百年不變,發音、唱腔、唱詞等保留了自己的特色。

保持古風特色

媲美經典民歌

南坪曲子有成百上千首,過去它們大多沒有文字和樂譜記載,全憑民間口耳傳授。山民們結束了一天的勞作,彈起三根弦的琵琶,使用當地方言唱曲,氣氛十分熱烈。唱曲子,形式多樣而靈活,可獨唱,也可多人彈唱、對唱、合唱等。

九寨溝縣誌記載,20世紀50年代,音樂工作者進入九寨溝縣,整理出部分南坪曲子,由南坪曲子中花調《採花》改編的《盼紅軍》唱遍大江南北。2008年,南坪曲子被國務院正式公佈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九寨溝縣也因此有“民歌之鄉”“琵琶之鄉”之譽。

南坪曲子可分為花調(亦稱花曲子、小調)和背宮調兩種,一直保持著古色古香的民歌特色。有研究者認為,南坪曲子是明清小曲的變體,深受甘肅民歌,特別是花兒的影響,至今仍保留不少甘陝、西北方言。同時,部分唱腔還與山西興縣崑曲的本調等十分接近,甚至能找到秦腔的影子。

研究南坪曲子50年的九寨溝人田種德認為,南坪曲子的藝術高度,尤其是其中的對唱完全可以和《劉三姐》《五朵金花》等經典民歌相媲美。

琵琶獨具魅力

傳承延續活力

在南坪曲子的彈唱中,彈和唱凸顯不同的韻味。彈唱所使用的樂器獨具特色,以碰鈴、磁碟、四葉瓦、三絃、琵琶等組成。碰鈴、磁碟就是日常的碗碟器具,而四葉瓦、三絃與世面銷售的樂器相同。唯獨琵琶,有其獨有的製作方式,南坪琵琶的製作技藝也是一項亟須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劉玉平是南坪琵琶製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他的手藝來自父輩,小時就在父母的琵琶作坊裡幫忙。在他看來,南坪琵琶的製作與演奏都有其特別之處。

南坪琵琶的造型獨具一格。普通琵琶背板拱形,而南坪琵琶則是平的。南坪琵琶狀如女體,瘦長精緻,其琴頭、琴頸、絃軸、相、品等也仿人體比例。普通琵琶四弦四音,而南坪琵琶三絃兩音,故有“中指不按弦”之說。普通琵琶通常豎著懷抱彈唱,而南坪琵琶則通常為橫彈。

劉玉平製作琵琶,仍然堅持全手工打造。他首要的工作是選料,料以椿芽樹為最佳、音質最好,其次是椴木,而核桃樹則花紋最生動、最漂亮。木料生長在陽山、陰山,是樹的第幾節等對音質都有影響。木料備齊後,劉玉平就開始了漫長的精雕細琢。

一把好的南坪琵琶,可以傳承上百年。劉玉平一年頂多製作幾十把琵琶。能製作南坪琵琶的,九寨溝縣僅僅剩下十幾個人。已過花甲的劉玉平一共培養了4個徒弟。

劉玉平特別希望把南坪曲子的演唱、南坪琵琶的製作等形成一條完整的鏈條,有專門的展示表演場地,讓更多的人瞭解南坪曲子。

現在南坪曲子的彈唱已經進入九寨溝中小學的鄉土教材,這一民族文化交融的活化石,還在迸發著活力。

掃一掃開啟中華文化溯源之旅

《光明日報》( 2017年04月03日 01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