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以文化人”育新風

民俗 農村 清明節 國學 黃山在線 2017-04-0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前夕,歙縣新安小學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經典誦讀活動,《清明》《寒食野望吟》等一篇篇國學經典,滌盪著每一位學生的心靈。

在傳統節日開展經典誦讀,紀念先人、緬懷先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是該縣“以文化人”涵育文明新風的一個有效載體,被中央文明辦作為經驗推廣。近年來,該縣注重挖掘和弘揚徽文化中蘊含的核心價值觀,通過一系列接地氣、好參與、受歡迎的傳承載體和實踐活動,融入群眾生活,助推鄉村治理和鄉風文明。

“鄉賢文化”延續歷史根脈。圍繞“弘揚鄉賢文化 培育核心價值”主線,打造具有徽州文化特色的新鄉賢文化品牌。利用豐富的縣誌、村志、族譜、家譜等歷史資料,蒐集整理古今鄉賢150人,收集整理具有當代價值和傳承意義的族訓家規300餘條,如棠樾村的“孝悌仁心”、三陽村的“善道睦鄰”等,編印了《名人與歙縣》《歙縣道德講堂》《文明歙縣人》等鄉賢文化讀物,結合經典誦讀等活動進行廣泛學習傳頌。結合傳統村落、古祠堂等保護建設,建成三陽村等13個示範性村史鄉賢館,打造藍田村、定潭村等示範性鄉賢文化牆、善行義舉榜,宣傳展示鄉規民約、家風家訓、鄉賢名人、村史村容等內容。依託老年協會、紅白理事會等民間鄉賢文化組織,組織開展聯誼茶話會、古稀宴、公益募捐等一系列活動,創新開展“弘揚鄉賢文化,傳承優秀家風”故事會比賽,使鄉賢文化深入群眾、貼近生活。

“好人文化”凝聚道德力量。大力弘揚“好人文化”、道德模範精神,到目前,全縣已有13人入選“中國好人”,湧現出各級各類好人、道德模範等典型人物160餘人。組織開展好人、道德模範進機關、進鄉村、進校園等道德講堂活動,營造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嚴肅查處黨員幹部賭博、違規辦宴等行為,大力倡導節儉辦婚辦喪、文明祭奠,推動移風易俗。開展“鄉風文明大行動”,以“文明戶”“好媳婦”“好家風、好家訓”等“十項創評”活動為抓手,發動群眾廣泛參與,以評促學。汪宏坦家庭和祖籍歙縣的李濟仁家庭榮獲首屆“全國文明家庭”,定潭村張氏家訓家風“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自強精進、厚德中和”被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中國傳統中的家規”專題推介報道。

“民俗文化”豐富精神生活。累計投入250餘萬元,完成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提升,11個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83個村級文化活動室、7個農民文化樂園建設,建設農家書屋259個。挖掘傳承徽州婚嫁、跳鍾馗、大刀舞、疊羅漢、舞草龍等傳統民俗文化,在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表演,營造濃厚節日氛圍。同時,建好用好35所鄉村學校少年宮,組織農村兒童開展各項文體活動,形成徽州民歌、徽州剪紙、徽派版畫、陶藝等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