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日”來到上海大世界,去看看蹴鞠是怎麼踢的

民俗 蹴鞠 謝軍 博物館驚魂夜 澎湃新聞 2017-06-12

6月8日,上海大世界啟動“文化薪傳承 非遺嘉年華”活動,為今年6月10日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預熱。以此為開端,從6月8日至7月9日,大世界將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百年大世界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主場系列活動。

大世界現在成為非遺傳承中心,以主題展和各種工作坊、演出的方式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安剪紙、海派旗袍、秦淮燈綵等全國各地的非遺輪番在這裡登臺。

“遺產日”期間,大世界首推傳統非遺體育競技板塊,蹴鞠項目和太極擂臺成為貫穿全月的活動。

“傳統非遺中體育競技其實是一個重要版塊,所以這次我們挑選了這兩個項目。”大世界運營團隊負責人謝軍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未來一個月,大世界將用擂臺賽、主題表演、博物館之夜的形式,讓大家進一步瞭解這兩個體育競技類非遺。

“遺產日”來到上海大世界,去看看蹴鞠是怎麼踢的

姚晨敏展示蹴鞠動作“雙肩背月”。

遺產日活動主推蹴鞠和太極

今後一個月,蹴鞠和太極將在大世界中庭舞臺系舉行系列表演。謝軍表示,此次選擇體育類非遺,更希望能突破單一表演的形式,讓更多人蔘與進來。“太極、蹴鞠整體上受眾還是比較多的,我們將用擂臺賽、主題表演、博物館之夜的形式,讓大家能夠進一步瞭解這些傳統文化項目。”

比起太極,“蹴鞠”是一個名氣響,實際上更不為人瞭解的非遺項目。“蹴鞠”被稱為中國古代的“足球”,早在漢代就十分流行。但現在足球在青少年中十分流行,蹴鞠卻只存在於歷史課本和影視劇中。

蹴鞠推廣者姚晨敏在6月8日的大世界非遺主場啟動儀式上帶著一幫孩子表演了“白打蹴鞠”,這是一種類似花式足球的表演項目。

姚晨敏是一個標準的“90後”,從小喜歡花式足球表演,機緣巧合接觸蹴鞠以後,他發現蹴鞠的很多動作都與花式足球異曲同工,比如“雙肩背月”,就是一個用後背停球的動作,“葉底摘桃”則是一個腿部繞球的動作。有感於如今足球的興盛和蹴鞠的沒落,他開始推廣傳統蹴鞠。

“蹴鞠比起足球更小、更扁,表演技巧也比足球更難。我想讓大眾、小朋友知道蹴鞠文化,起碼未來當小朋友看到蹴鞠的時候,知道這是什麼,不要完全忘記我們的傳統文化。” 姚晨敏說。

“遺產日”來到上海大世界,去看看蹴鞠是怎麼踢的

上海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優秀實踐案例展

系列非遺展示活動舉辦

為期一個月的百年大世界系列活動將按階段分設“經典與瀕危”“民族與國際”“傳承與發展”三大主題,著重引進跨界融合的創新演出劇目和表演形式,並通過主題展覽、大賽和活動等形式,呈現多民族、多地域、多品種的非遺技藝與精品。

為了更好地展示上海非遺的獨特魅力和保護成果,“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優秀實踐案例展”在啟動日當天開幕。這一展覽以全市各級各類非遺代表性項目為對象,從保護傳承、教育普及、傳播交流、創意發展4個角度入手,精選、提煉了34個非遺保護優秀案例,通過專題展的形式展出。每個保護優秀案例均有獨立展臺和傳承人在場,觀眾不僅可以欣賞到非遺作品,還可以與傳承人互動,學做一隻香包,或者拓印一張朵雲軒木板水印畫,參與到非遺製作中來。

豐富的體驗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活動現場,67歲的唐女士和老伴兒帶著孫子一起觀展,小男孩手裡拿著一個孫悟空麵人。“孩子非常喜歡麵人,他對現場畫畫的活動和電子古裝拍照這類互動項目也很感興趣。” 唐女士是上海人,小時候就來過大世界,現在聽說大世界重新開幕變成展示非遺的場所,就一直想著帶孫子來,讓孩子學習體驗一下,“聽說今天有非遺日活動,就特地趕來了。覺得展覽不錯,互動的形式也很適合孩子。”

謝軍表示,除了新推的體育競技版塊,下半年希望把大世界傳承創新的特點逐步突出,“這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傳習版塊,之前的端午活動,做香包非常受歡迎。一些民族傳統工藝做的現代裝飾畫也非常受歡迎。我們會把這些課程繼續增加場次做下去。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在做一些嘗試,比如孫悟空大鬧天宮等民俗故事,我們拿來給小朋友講解做互動,發現非常受親子家庭歡迎,接下來會把這個版塊進一步擴大。”

百年民俗遊戲作為特別的遊戲紀念活動也將在室外中庭場地舉辦。“我們六一做了一次實驗,復原了一些小時候的民俗遊戲,比如射箭、抽陀螺、滾鐵環和一些棋牌類桌遊戲。結果非常受歡迎,超出我們想象,不僅年輕人喜歡,年長的觀眾都很喜歡。”謝軍表示,基於這次探路,大世界推出了這次特別的體驗活動,每個時代的孩子都可以在這裡回顧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