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眼瞰瀋陽」原來瀋陽故宮並不是四四方方的城

明朝 故宮 清朝 中國古代史 張作霖 官子旅行 2018-12-17

瀋陽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也是遼寧省省會城市。 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是中國最重要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有著“共和國長子”和“東方魯爾”的美譽。

「天空之眼瞰瀋陽」原來瀋陽故宮並不是四四方方的城

早在一百萬年前,瀋陽因渾河沖積而形成平原。 由於瀋陽地處瀋水(渾河)之北,以漢族傳統方位論,即“山北為陰,水北為陽”。元朝元貞三年(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改瀋州為“瀋陽路”, “瀋陽”這一名稱正式出現在史料上,距今已有七百餘年的歷史。


「天空之眼瞰瀋陽」原來瀋陽故宮並不是四四方方的城


明朝天啟五年(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瀋陽,並在瀋陽城內著手修建皇宮(今瀋陽故宮)。


「天空之眼瞰瀋陽」原來瀋陽故宮並不是四四方方的城


瀋陽故宮(英語:Mukden Palace)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距今近400年曆史,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朝入關前,其皇宮設在瀋陽,遷都北京後,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後來就稱之為瀋陽故宮。


「天空之眼瞰瀋陽」原來瀋陽故宮並不是四四方方的城


瀋陽故宮的北側是最繁華的商業街——中街,南面不到200米就是當年的東北王張作霖的大帥府。​


「天空之眼瞰瀋陽」原來瀋陽故宮並不是四四方方的城


瀋陽故宮按照建築佈局和建造先後,可以分為3個部分:

東路——為 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於一六二五年開始創建,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八旗大臣辦公的地方。 大政殿為八角重簷攢尖式建築,殿頂滿鋪黃琉璃瓦且鑲綠色剪邊,十六道五彩琉璃脊,大木架結構,榫卯相接,飛簷斗拱,彩畫、琉璃以及龍盤柱等,是漢族的傳統建築形式;但殿頂的相輪寶珠與八個力士,又具有宗教色彩。大政殿內的梵文天花,又具有少數民族的建築特點。在建築佈局上與十大王亭組成一組完整的建築群,這是清朝八旗制度在宮殿建築上的具體反映。

中路——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等,於一六二七年至一六三五年建成,是皇帝進行政治活動和后妃居住的地方。鳳凰樓於1627年—1635年建成,是當時皇帝進行政治活動和舉行宴會的地方。清寧宮修在三點八米的高臺上,是五間硬山前後廊式建築,在東次間開門,寢宮和宗教祭祀連在一起,西屋內三面火炕和火地,窗從外關,煙筒設在後面,這是滿族的建築特點。這些宮殿鑲嵌的龍紋五彩琉璃,栩栩如生,雕刻彩畫精緻生動。中路為清太宗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 大清門、崇政殿、 鳳凰樓以及清寧宮、 關雎宮、衍慶宮、 永福 宮等。

西路——戲臺、嘉蔭堂、文溯閣和仰熙齋等,於一七八二年建成,是清朝皇帝“東巡”盛京(瀋陽)時,讀書看戲和存放《四庫全書》的場所。整個建築設計和佈局,反映了皇帝的所謂“尊嚴”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 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封建統治者建築這樣規模的宮殿,給勞動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災難,驅使成千上萬的工匠和農民,日以繼夜的勞動,木材要到渾河上游的叢山峻嶺的原始森林去砍伐,磚瓦要從三百多華里的海州(今遼寧省海城)燒製,耗費無數人力畜力運到瀋陽。故宮的每座殿宇,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都凝結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修建這座宮殿所耗費的人力物力無法統計,僅用磚瓦一項就折銀六十八萬兩,約合當時四十五萬貧苦農民一年的口糧。


「天空之眼瞰瀋陽」原來瀋陽故宮並不是四四方方的城


瀋陽故宮是在明王朝走向衰弱,滿族不斷崛起的歷史背景下創建的。1625年,努爾哈赤出於戰略考慮,定瀋陽為都城,並在瀋陽舊城的中心,修建了議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是為營建瀋陽故宮之開端。1626年努爾哈赤辭世,其與孝慈高皇后所生之第四子皇太極繼承汗位,續建了由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麟趾宮、關雎宮、衍慶宮、永福宮等組成的大內宮闕。就是在這座宮殿裡,皇太極將女真改稱為滿洲,於1636年將國號改稱為“清”,並正式確定了宮殿之名。迄皇太極逝世止,盛京宮殿始終是清王朝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1644年,清遷都入關後,盛京皇宮成為“陪都宮殿”,以開國先皇“龍興重地”之宮闕聖蹟的崇高地位, 倍受清歷代帝王特殊的重視。在1671年至1829年的150年間,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朝皇帝曾先後10次東巡,拜謁祖先陵墓,瞻仰先皇的舊宮聖蹟和遺物,以抒發對祖先開國創業功德的仰慕之情。為供東巡盛京的皇帝和后妃居住之用,乾隆帝對盛京皇宮進行了多次改建和擴建,形成了先皇舊宮與皇帝行宮並存的特色;其增修的西路建築,又使瀋陽故宮擁有了東中西三路建築中軸對稱的新格局。


「天空之眼瞰瀋陽」原來瀋陽故宮並不是四四方方的城


藉助無人機有上帝視角鳥瞰這座宮殿群才發現瀋陽故宮並不是四四方方的,三大部分的中軸也不是完全正南正北的。只有東路的中軸線比較正,但是兩翼的十王亭確成八字形。而中路和西路的中軸都是向東偏,難道這是古時候的指南針不夠精確造成的,還是另有原因?


「天空之眼瞰瀋陽」原來瀋陽故宮並不是四四方方的城


幾乎所有看過北京故宮的朋友再看瀋陽故宮時都會發出感慨,這也太小了!

之前已經介紹了,瀋陽故宮修建的時候大明朝還在主政吶,論國家實力,當時努爾哈赤的後金不可能修造出比北京故宮還要壯觀的宮殿,更何況北京故宮前前後後兩個朝代修建了400年才完成,而瀋陽故宮用了不到五年時間就建完成了,並且當時還是在打仗時期,從建造水平上來講與當時北京故宮的建造師們也是不可比,因此,瀋陽故宮如果沒有其它緣故,不是方方正正的,不在中軸線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遇見亦是美好,塵封便已傾城。

本圖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拍片碼字不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和商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