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哀嘆曾經中國的閉關鎖國政策讓時代對華夏文明差點說了再見。

我們惋惜地理大發現的時代我們還是以天朝上國的視角坐井觀天。

但假如你問在蒸汽時代之前,最大的船是什麼船?不是縱橫加勒比的黑帆,不是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更不是德雷克手下的劫掠船。

擁有最大的船,卻最早掉隊,從木頭出發看明朝遠離海洋探索的真相

比起大明(萌)王朝的寶船,那上面說的就是些小蝦米。這種長達四十丈,寬達十八丈,甚至可能重達七千八百噸的鉅艦,也只有當時世界的第一經濟體集合國家的力量才得以建造。這樣巨大的船可以裝下多少人,我們沒有準確的數字,但根據第一次遠航大小船隻62艘, 28000人的編制我們可以大概算出每條船乘員達450人之多,考慮到艦隊船隻大小不一,這種最大的寶船載員可能接近千人。

擁有最大的船,卻最早掉隊,從木頭出發看明朝遠離海洋探索的真相

我們橫向對比之後的哥倫布,麥哲倫,作為大航海時代的大IP,他們冒險的船隊不過三四艘,船均不過數十人,這當中的差距說是戰列艦和魚雷艇的差別一點也不為過。而統領著十五世紀第一艦隊的也是如同哥倫布、麥哲倫一般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他以宦官的身份劈波斬浪數萬裡的時間,比迪亞士發現好望角早了83年,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了87年,比達伽馬發現新航路早了93年,比麥哲倫繞過阿根廷在菲律賓捲入當地紛爭而喪命早了116年。換言之,早在近百年前,鄭和就率船隊遠航至西亞、非洲,航程之久,航線之長,人員之多都是世界航海史前無古人的,說鄭和下西洋掀開了東亞文明圈最夢幻的海洋冒險時代絕對是名副其實的。

擁有最大的船,卻最早掉隊,從木頭出發看明朝遠離海洋探索的真相

然而明朝沒能將這份海洋傳統傳承下去,這又是為什麼呢?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根源出發,首先要弄明白鄭和下西洋的原因。一向沒有海洋意識的華夏農耕文明為啥在朱老四時期突然開了竅,要向著星辰大海進軍了呢,這裡原因有很多。

首先就是因為我們的明成祖得國不正,叔叔搶了大侄子的皇位,這大侄子還下落不明,不知生死,壓在朱棣心頭的石頭自然也就放不下來。史載1407年,朱棣派遣禮部尚書胡瀅,打著尋訪仙人張三丰(沒錯就是倚天中的超巨,一個從習武到修仙的BUG)的名義,到處尋訪建文帝的下落。不難想象,1405年開啟的海洋冒險也難免帶有一點這樣的目的。但是你要說整編接近三萬人的大軍,帶著充足的物資貨品,和世界最強大的艦隊只為了尋找一個失去支持的帝王是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未免有點缺乏常識,憑藉中國的區域影響力,我們的永樂大帝完全可以派遣大量使臣出使各國,經濟又環保。

擁有最大的船,卻最早掉隊,從木頭出發看明朝遠離海洋探索的真相

朱棣得位的靖難之役戰勢發展圖

主因不是為了尋訪大侄子,那麼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又是什麼呢?

筆者覺得主要有兩個方面

其一就是穩固朝貢關係,增加朱棣帝位正當性引起的政治驅動。

眾所周知,中原的大一統王朝與周邊政權的外交一直以來以朝貢的形式進行著。歷代的帝王以天朝上國的姿態俯視周邊的國家,作為藩屬的小國則通過使節定期朝貢,接受皇帝的冊封。

明太祖實錄關於朝貢也有記錄:海外諸番與中國往來,使臣不絕,商賈便之,列在不徵之國的也有十五國。通過朝貢,中國建立起東亞政治秩序,而對於清君側上位,國內統治並不穩固的朱棣來說,這種外邦來朝的局面無疑是對朱棣法統的一種不錯的佐證,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向遙遠的異國他鄉宣揚大國風度,一支富有經驗帶著大量商品的船隊無疑是不可缺少的,大量的商品能夠籠絡外邦,有經驗的船隊則能降低對方使團朝貢在路途上的難度,至於那些軍隊,海疆不寧,裝滿了奇貨自然也得有力量來保護。

擁有最大的船,卻最早掉隊,從木頭出發看明朝遠離海洋探索的真相

其二就是國家統一、恢復生產後,市場需求擴大導致的經濟驅動。

元末的戰亂,黃河的水患,嚴重阻礙了中國的經濟人口發展,而這一切經過明初近40年的休養生息有了明顯的恢復。勞動力的恢復,農業生產的擴張以及朱元璋嚴厲的吏治手段作用在一起使得國家經濟迅速起飛,稅收所得自然也水漲船高。下至國民,上至朝廷,收入都有所增加,這導致了手工業生產的擴大,大量的絲綢、瓷器產出需要更大的市場。收入的增加也導致了市場需求的擴大,這種需求更多體現在國內少有產品之上。有一些涉及到日常生活,比如香料,作為產自東南亞、南亞的調味品總稱,它是廚房的優質幫手,改變世界的大航海時代一開始也是衝著東方的香料和黃金去的。

擁有最大的船,卻最早掉隊,從木頭出發看明朝遠離海洋探索的真相

各式各樣的香料

另一些則是滿足權貴慾望的珍寶,譬如說卟啉卟啉的寶石,凶猛少見的寵物,那時候的中國沒有長頸鹿,朝貢帶來了這些長脖子的異獸,朝廷沒見過,只好用一個厲害的名字來稱呼它,現實版的麒麟就這樣頂著好幾米長的脖子在皇家園林裡悠閒的啃著樹葉。

為了給中國的商品找到銷售渠道,也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內市場需求,打通海商之路也是刻不容緩的。

我們弄明白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那麼為什麼中國古代最為夢幻的海上冒險會在1433年戛然而止,為什麼中國的海洋文化為什麼沒能獲得更大的發展,其中的原因我如果標題黨或者說UC黨一些就會這麼形容:震驚!中國古代最大海洋探索竟然因為木頭不夠而終止,各平臺的震驚部趕緊把我垃去當小編吧。

擁有最大的船,卻最早掉隊,從木頭出發看明朝遠離海洋探索的真相

言歸正傳,在工業革命以前,船體的主材是木頭,但同時木材也是家家戶戶日常做飯取暖所必需的消耗品。

在大航海時代,日益增長的造船需求與現代城市的發展中間圍繞著木材展開了曠日持久的博弈,從英格蘭到西班牙,從熱那亞到威尼斯,各地的政府出臺各種法律政策對木材流向進行控制引導,這種現象直到煤炭作為資源進入生產生活才宣告結束。

具體到中國,適合大船的大樹被用來興修宮殿樓宇,明中期皇城多次大火,木材需求更加旺盛,同時隨著各地經濟發展,城市作為定居聚落也愈來愈大型,木材的生活消耗也日益增加。在交通並不發達的時代,木材這種大物件的運輸基本依託內陸河網,但是長在河邊的樹木終究是有限的。當河網附近的森林被砍伐殆盡,木材獲取向內陸深入,物流成本也越來越高,原材料的成本變化也使得造船的成本提高了數倍。

擁有最大的船,卻最早掉隊,從木頭出發看明朝遠離海洋探索的真相

寶船復建

中國的造船業也隨之向原材料成本更為便宜的東南亞轉移,適合長距離遠航的寶船失去了合適的材料和國家扶持以後逐漸退出了市場。

從國家層面來看,對於名望有需求明成祖死後,仁宗繼位早歿,宣宗承繼大統,延續了一段穩定的仁宣之治,但是後來宣宗之子明英宗朱祁鎮幼年繼位,一個八九歲的孩童自然不能親政,著名的內閣三楊引導了明朝政治風向,三個老人,那保守持重的心累加起來就跟泰山沒差多少了,加之土木堡之變後,明朝進入下坡路,國家財政的縮水也不足以支撐消耗巨大的海上冒險。

我們也知道航海是一項高度專業同時消耗巨大的工作,年過60的鄭和顯然已經不適合漫長的海上旅途了,而當時中國的傳統體制,民間的海禁政策,使得其人才儲備不足以培養出另一個優質的航海家,沒有了鄭和的船隊群龍無首,也就不可能再有第八次冒險了。

擁有最大的船,卻最早掉隊,從木頭出發看明朝遠離海洋探索的真相

另外自洪武四年以來對民間私自出海貿易的禁令愈加完備,明成祖繼承太祖制度,鄭和下西洋並不意味著民間也有同樣的條件出海。也正是因為無視市場規律的海禁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滋長了嘉靖時期的倭患,這一現象直到隆慶元年準販東西二洋,開放海禁才有所改變。

福建甚至因此形成了獨特的外貿經濟,大量民間海上豪強隨之誕生,他們往往擁有海盜和商人的雙重身份,掌握著遍兩洋的人際關係、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以及鉅額的財富,南明的隆武帝正是海商或者說海盜頭子鄭芝龍所擁立的,如果說鄭芝龍大家不熟悉,那他和日本女子所生的兒子鄭成功作為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而著稱於世。

擁有最大的船,卻最早掉隊,從木頭出發看明朝遠離海洋探索的真相

鄭氏雖然擁有豐富的經驗,巨大的力量和財富可以支持遠洋冒險,但是商入逐利的本質決定他們在日本東南亞的貿易就能賺得盆滿缽滿的前提下,並沒有足夠動力去嘗試入不敷出的遠洋冒險,因此他們更多建造可以支撐短途貿易的小船。可以說民間力量對於航道的遷移,船隻的改變更多是市場經濟規律所驅動的。

中國的民間商人由於市場驅動做出的選擇其實也參考了氣候因素,在風作為船隻主要動力的時代,起航必須等到合適的季風,短的航程更能夠適應東亞,東南亞的氣候,使得貿易不會因為等待合適風向而浪費太多時間,貿易週期的縮短就意味著更高的資金流轉也意味著更豐厚的商業回報。

表面上來看,上文所說的因為木材缺乏導致了明中期以後航海的侷限性雖然標題黨了些,但也是有所根據的,歸根結底來看這種航海侷限性的背後依舊是明顯的市場因素造成的,由於中國的物產豐厚,農業經濟的繁榮,導致了市場的外向需求也有侷限性,我們沒有如同歐洲經濟上的強力驅動,自然對於外界大探索也侷限在可以滿足貿易需求的熟悉區域。

擁有最大的船,卻最早掉隊,從木頭出發看明朝遠離海洋探索的真相

可以說,明前期的海洋冒險是國家尋找政治認同,國家經濟大力發展後滋生的市場需求而產生的,明中期的東南亞、東亞範圍內的海洋貿易則是民間尋找經濟認同,商品經濟發展後滋生的貿易時代,兩者的不同正是國家的經濟需求和民間的經濟需求不同所造成的,但無論是明前期下西洋,還是明中期後販賣兩洋都與為了傳教,軍事競爭,稱霸海洋,尋求經濟壟斷地位等目的的歐洲海洋征服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無論是比利牛斯山脈南北兩側,還是尼德蘭低地國家,亦或是英倫三島,所有的冒險家無視既定的規則,無視氣候的限制,擁有全球視野,才得以成為世界的改變者。

鄭和下西洋很夢幻,正如夕陽雖然很美好,但是眨眨眼就會變成過去,中國人最早開始了遠洋冒險,卻在晚清最終被海洋的力量壓制,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擁有最大的船,卻最早掉隊,從木頭出發看明朝遠離海洋探索的真相

更多內容請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