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相張居正“人在政在,人亡政息”,為何連接班人都背叛他!

明朝 張居正 明神宗 中國歷史 放大鏡看歷史 放大鏡看歷史 2017-10-14

張居正是明朝中期著名宰相、政治家、改革家,萬曆帝時期為內閣首輔,輔佐萬曆帝開創“萬曆新政”。補充說明,在明穆宗時期,也曾與高拱、陳以勤等人輔佐明穆宗開“隆慶新政”。

明朝中後期,國家實力明顯下降,朝中黨爭嚴重,特別是內閣中的勾心鬥角,對政治造成極大的影響。張居正上臺之後,銳意改革,極大的挽救了明朝的衰敗頹勢,國家轉而復興,後世對其評價很高,有千古一相之稱。

張居正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5歲識字,7歲能通六經大義,12歲考中秀才,16歲中舉人,23歲中進士。但是在為官早期,卻並不受重視。

千古一相張居正“人在政在,人亡政息”,為何連接班人都背叛他!

嘉靖帝時期黨爭嚴重,當時夏言和嚴嵩爭奪內閣首輔位,嚴嵩獲勝。張居正冷眼觀看,對朝廷的政治腐敗和邊防廢弛有了直觀的認識。在嘉靖二十八年之時,上書《論時政疏》,抨擊時弊,並系統的闡述了自己改革的主張。

可惜的是,張居正的奏疏並沒有得到嘉靖帝和嚴嵩的重視。所以此後張居正除了例行奏疏之外,再沒有額外上過奏疏。嘉靖二十九年,張居正請病假回到家鄉江陵。

在家鄉養病生活期間,張居正切實的接觸到了底層生活,也因此發現了國家更多的問題。他的《荊州府題名記》寫:“田賦不均,貧民失業,民苦於兼併。”這不僅使他日後的改革有了更多的依據,同時也觸動他的責任感,使他決定重返政壇。

千古一相張居正“人在政在,人亡政息”,為何連接班人都背叛他!

第二次入朝的張居正,磨平了尖銳的鋒角,卻變的更加強大。他不再急切的希望能改變這一切,而是學習老師徐階內抱不群,外慾渾跡,相機而動的處事方法。

他曾在裕王朱載垕府中為侍講侍讀,裕王朱載垕登基之後,為明穆宗,作為潛邸舊人,張居正在裕王登基之後受到重用。他被提拔為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進入內閣,參與朝政。這個時候還不是張居正權利最大的時候,他真正大權在握是在萬曆帝時期。

萬曆帝年幼,李太后信任張居正,厭惡高拱。李太后廢高拱,張居正登首輔位,此後在朝中說一不二。他盡情的施展所能,開創萬曆新政。

千古一相張居正“人在政在,人亡政息”,為何連接班人都背叛他!

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國庫因此充盈。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樑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國家安定。吏治上採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

張居正所實行的改革,對明朝中期國家的影響巨大。後世對張居正的改革評價也很高,特別是一條鞭法,更是賦稅政策典範。但是在張居正去世之後,他的新政卻迅速的崩潰,他本人也受到各方責難。上到皇帝,下到百官,對張居正實行了一系列的清算。就連他向萬曆帝推薦的繼承人張四維,也倒戈相向。

千古一相張居正“人在政在,人亡政息”,為何連接班人都背叛他!

萬曆帝下令抄其家,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甚至差點開棺鞭屍。跟隨張居正的一批官員也被或削職或棄市,家屬被餓死被流放,一直等到明熹宗時期才平反。

為什麼會得到如此結果?很簡單,因為張居正權利實在太大了。

萬曆帝年幼之時,張居正代行國事,是很正常的。但是等他長大之後,張居正仍然大權在握,這就被皇帝忌憚。活著的時候,權利過大,萬曆帝輕易不敢動。人死道消,也就無所顧忌了。

千古一相張居正“人在政在,人亡政息”,為何連接班人都背叛他!

至於文武百官,張居正居內閣之時,說一不二,十分專制。當時就得罪了許多官員,只不過礙於權勢不敢反對。等到張居正去世,皇帝都開始清算了,這些官員自然就開開心心的四處尋找張居正的錯處,為自己報仇了。

張居正選定的繼承人張四維,他本人沒有張居正那般強勢,而是一個長袖善舞之人。繼任張居正位置之後,一方面為了博得好聲名,就召回了不少被張居正貶職的官員,這些重新回朝的官員成為抹除新政的中堅力量。

千古一相張居正“人在政在,人亡政息”,為何連接班人都背叛他!

張四維雖然受張居正提拔,在張居正改革之時是重要助力。但是卻並不是嚴格的張黨,他初入仕途的伯樂是與張居正相對的高拱。如此一來,反張居正毫無壓力。再加上當時皇帝都帶頭清算張居正,張四維自然不會駁皇帝面子了。

這些原因,最終使得張居正的改革,落得個“人在政在,人亡政息”的悲慘境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