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明君明仁宗,一生都在詮釋什麼叫心胸寬廣

直呼皇帝名諱,殺,欺君之罪,殺,“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此乃汙衊朝廷,殺,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皇帝是神聖的,因為他不可侵犯,皇帝又是恐怖的,因為他有諸多禁忌,伴君如伴虎。

然而有那麼一個皇帝,他心胸寬廣,愛民如子,宅心仁厚,歷史罕見,他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明仁宗朱高熾。

一代明君明仁宗,一生都在詮釋什麼叫心胸寬廣

明仁宗朱高熾

自小便展露明君潛質

朱高熾是朱棣的大兒子,朱元璋的孫子。朱元璋在位時為了鍛鍊自己的後代,經常舉行練兵大會,一次練兵大會上,所有孫子都到齊了,唯獨朱高熾沒有來,太祖奇怪,過了一會兒,朱高熾終於來了,太祖問其原因,答曰:今天天氣太冷,我讓士兵們先吃完早飯再來” 太祖聞言甚喜,心中暗暗想到,此子如此年級竟能體恤部下,將來必是人才。

有時,朱元璋也會讓自己的孫子們幫忙看奏摺,用來鍛鍊大家的管理執政能力,朱高熾總能很快的發現奏摺中的重點,把民間疾苦報告給太祖皇帝,太祖發現部分奏摺中有錯別字,問朱高熾道“為何你不把大臣寫的錯別字告訴我?” 答曰“祖父只需要知道重要內容,如此小的錯誤不需要告訴祖父” 原來朱高熾怕皇帝怪罪上奏摺的大臣,故意不把錯別字告訴皇帝。

有勇有謀,朱棣當上皇帝的大功臣

眾所周知,靖難之役,朱棣搶了侄兒的皇位,成了皇帝。朱棣起兵南下之時,命朱高熾留守北京。朱高熾團結部下,以萬人之軍成功地阻擋了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的50萬大軍的北伐,保住了北京城。這一戰役對整個靖難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朱高熾在靖難中最耀眼的一筆。在此期間,建文帝遣書給朱高熾,許以封王,爭取朱高熾歸順朝廷。朱高熾接到書信之後看也沒看,原封未動地送到朱棣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間計失敗。

朱棣在位期間多次北伐,每次北伐期間,都是朱高熾處理國家大事政務,在此期間,國家各項工作井井有條,人民蒸蒸日上。

面對兄弟,侄兒多番暗算 從不計較

由於朱高熾體型肥胖,外貌協會的朱棣不太喜歡他,更喜歡二兒子朱高煦,這讓朱高煦有了自己能當太子的錯覺。然而中國自古長子繼位,朱棣也不敢亂了規矩,朱高熾還是當了太子。朱高煦自然懷恨在心,經常挑撥皇帝和太子的關係,皇帝知道有人挑撥離間,問太子“何人在挑撥?”,朱高熾說“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朱高熾真的不知道嗎?那是不可能的,他只是不想在背後說兄弟壞話。

朱高煦作惡多端,在南京用鐵錘殺了兵馬指揮使徐野驢,又肢解了數人拋於江中。這件事被皇帝知道後非常生氣,要將他貶為庶人,在朱高熾力的力勸之下,朱棣才沒有這麼做,把他貶到山東,朱高熾可謂以德報怨。

然而朱高煦並沒有因此而消停,朱高熾繼位成為明仁宗後,朱高煦和自己在京城的兒子每天祕密通信,伺機謀反,然而不知道什麼原因,朱高煦在一次見皇帝的過程中,把兒子給自己的信件給皇帝看,說兒子意圖謀反,並叫仁宗殺死他。仁宗只是淡淡的說了句,小孩子沒必要殺,罰他去守墓吧,於是這件事就這麼算了。

愛民如子

朱高熾一上臺便取消鄭和下西洋制度,因為他知道這是好大喜功之舉,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還減輕了刑罰,赦免了建文帝的舊臣和永樂朝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並免除受災地的稅糧。

有一天,某地官員上報災情,問朱高熾要不要賑災,朱高熾說你不應該問我要不要賑災,而是應該馬上救濟災民,然後再把這件事告訴我,愛民之情,可見一斑。

遺憾去世

可能是天妒英才,朱高熾在位僅10月,遭大臣李時勉當廷汙辱,一病不起,不久去世。

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李時勉原話是這樣的 “所謂節民力者此也”“所謂謹嗜慾者此也”“所謂勤政事者此也”,原來仁宗繼位後,修整了宮殿,並沒有大修,被他說成是勞民傷財;新招了侍女(新皇帝登基,招侍女好像無可厚非),被說成是好色之徒(這個太狠了);太累了休息了幾天,被說成是懶惰。

雖然造成嚴重後果,這位敢言直諫的大臣並沒有被殺頭,而是當庭杖責了幾下,第二年就官復原職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