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

題記:我國古代男子,只有士人以上有地位的人才可以戴襆頭。然而到了明代,隨著時間的推移,襆頭竟然成為了明代官員所戴之帽,也就是"烏紗帽"。於是明代的士族就不能再戴襆頭了,這時候他們頭上戴什麼呢?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頭巾"。

"

題記:我國古代男子,只有士人以上有地位的人才可以戴襆頭。然而到了明代,隨著時間的推移,襆頭竟然成為了明代官員所戴之帽,也就是"烏紗帽"。於是明代的士族就不能再戴襆頭了,這時候他們頭上戴什麼呢?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頭巾"。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頭巾和烏紗帽

這裡,我先簡單說說襆頭變成烏紗帽的過程。

明代,官員也開始流行戴襆頭,此時的襆頭腳比宋朝的變短了,而且變寬了。同時明代官員的襆頭,外面還有一層漆紗,所以得名"烏紗帽"。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明代黃一正撰寫的《事物紺珠》裡面得到驗證:

國朝堂帽象唐巾,制用硬盔,鐵線為硬展腳。列職朝堂之上乃敢用,俗直曰紗帽。

意思是明代襆頭雖然來源於唐代的襆頭,卻已經變成了硬腳襆頭,襆頭腳往左右兩邊延伸,變成了"一字巾",只有朝堂之上的官員才敢戴了。(如下圖所示)

"

題記:我國古代男子,只有士人以上有地位的人才可以戴襆頭。然而到了明代,隨著時間的推移,襆頭竟然成為了明代官員所戴之帽,也就是"烏紗帽"。於是明代的士族就不能再戴襆頭了,這時候他們頭上戴什麼呢?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頭巾"。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頭巾和烏紗帽

這裡,我先簡單說說襆頭變成烏紗帽的過程。

明代,官員也開始流行戴襆頭,此時的襆頭腳比宋朝的變短了,而且變寬了。同時明代官員的襆頭,外面還有一層漆紗,所以得名"烏紗帽"。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明代黃一正撰寫的《事物紺珠》裡面得到驗證:

國朝堂帽象唐巾,制用硬盔,鐵線為硬展腳。列職朝堂之上乃敢用,俗直曰紗帽。

意思是明代襆頭雖然來源於唐代的襆頭,卻已經變成了硬腳襆頭,襆頭腳往左右兩邊延伸,變成了"一字巾",只有朝堂之上的官員才敢戴了。(如下圖所示)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的烏紗帽

明代男子頭巾的來歷

第一段題記說過,頭巾的到來,是由於到了明代男人戴的襆頭成了官帽,而且此時的襆頭只能在上朝的時候戴。官員下朝了也不能戴襆頭。那麼,此時的官員和平常的士族們,平時就只能帶頭巾了。

明代曲子《折桂令·冠帽鋪》裡面是這麼唱的:

"烏紗帽平添光色,皁頭巾宜用輕胎。"

說的就是官員們下朝後戴頭巾的樣子。這種明代頭巾沿襲宋代的桶頂帽。南宋戲曲《張協狀元》裡面是這麼唱的:

"秀才家須讀書,識之乎者也,裹高桶頭巾。"

可見,當時有點身份的人在家裡是佩戴頭巾的。不過明代頭巾的使用範圍更加廣泛。我們可以隨便搜索明代男子的畫像,只要不是在朝堂上,他們都是戴頭巾的。《儒林外史》中出現的讀書人,也都是人人一頂頭巾。以至於後人常用"頭巾氣""頭巾氣"來諷刺那些迂腐的讀書人。

"

題記:我國古代男子,只有士人以上有地位的人才可以戴襆頭。然而到了明代,隨著時間的推移,襆頭竟然成為了明代官員所戴之帽,也就是"烏紗帽"。於是明代的士族就不能再戴襆頭了,這時候他們頭上戴什麼呢?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頭巾"。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頭巾和烏紗帽

這裡,我先簡單說說襆頭變成烏紗帽的過程。

明代,官員也開始流行戴襆頭,此時的襆頭腳比宋朝的變短了,而且變寬了。同時明代官員的襆頭,外面還有一層漆紗,所以得名"烏紗帽"。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明代黃一正撰寫的《事物紺珠》裡面得到驗證:

國朝堂帽象唐巾,制用硬盔,鐵線為硬展腳。列職朝堂之上乃敢用,俗直曰紗帽。

意思是明代襆頭雖然來源於唐代的襆頭,卻已經變成了硬腳襆頭,襆頭腳往左右兩邊延伸,變成了"一字巾",只有朝堂之上的官員才敢戴了。(如下圖所示)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的烏紗帽

明代男子頭巾的來歷

第一段題記說過,頭巾的到來,是由於到了明代男人戴的襆頭成了官帽,而且此時的襆頭只能在上朝的時候戴。官員下朝了也不能戴襆頭。那麼,此時的官員和平常的士族們,平時就只能帶頭巾了。

明代曲子《折桂令·冠帽鋪》裡面是這麼唱的:

"烏紗帽平添光色,皁頭巾宜用輕胎。"

說的就是官員們下朝後戴頭巾的樣子。這種明代頭巾沿襲宋代的桶頂帽。南宋戲曲《張協狀元》裡面是這麼唱的:

"秀才家須讀書,識之乎者也,裹高桶頭巾。"

可見,當時有點身份的人在家裡是佩戴頭巾的。不過明代頭巾的使用範圍更加廣泛。我們可以隨便搜索明代男子的畫像,只要不是在朝堂上,他們都是戴頭巾的。《儒林外史》中出現的讀書人,也都是人人一頂頭巾。以至於後人常用"頭巾氣""頭巾氣"來諷刺那些迂腐的讀書人。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頭巾

明代頭巾長得什麼樣?估計大家一聽頭巾,腦子裡都是現代人頭上隨便裹的頭巾,其實不是這樣的。古代男人穿衣戴帽很講究的。就他們戴的頭巾而言,是一種高筒帽,而且頭巾上要裝飾巾環。宋代佚名畫作《大儺圖》中,裡面的老翁戴的頭巾就是裝飾了巾環的。

"

題記:我國古代男子,只有士人以上有地位的人才可以戴襆頭。然而到了明代,隨著時間的推移,襆頭竟然成為了明代官員所戴之帽,也就是"烏紗帽"。於是明代的士族就不能再戴襆頭了,這時候他們頭上戴什麼呢?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頭巾"。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頭巾和烏紗帽

這裡,我先簡單說說襆頭變成烏紗帽的過程。

明代,官員也開始流行戴襆頭,此時的襆頭腳比宋朝的變短了,而且變寬了。同時明代官員的襆頭,外面還有一層漆紗,所以得名"烏紗帽"。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明代黃一正撰寫的《事物紺珠》裡面得到驗證:

國朝堂帽象唐巾,制用硬盔,鐵線為硬展腳。列職朝堂之上乃敢用,俗直曰紗帽。

意思是明代襆頭雖然來源於唐代的襆頭,卻已經變成了硬腳襆頭,襆頭腳往左右兩邊延伸,變成了"一字巾",只有朝堂之上的官員才敢戴了。(如下圖所示)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的烏紗帽

明代男子頭巾的來歷

第一段題記說過,頭巾的到來,是由於到了明代男人戴的襆頭成了官帽,而且此時的襆頭只能在上朝的時候戴。官員下朝了也不能戴襆頭。那麼,此時的官員和平常的士族們,平時就只能帶頭巾了。

明代曲子《折桂令·冠帽鋪》裡面是這麼唱的:

"烏紗帽平添光色,皁頭巾宜用輕胎。"

說的就是官員們下朝後戴頭巾的樣子。這種明代頭巾沿襲宋代的桶頂帽。南宋戲曲《張協狀元》裡面是這麼唱的:

"秀才家須讀書,識之乎者也,裹高桶頭巾。"

可見,當時有點身份的人在家裡是佩戴頭巾的。不過明代頭巾的使用範圍更加廣泛。我們可以隨便搜索明代男子的畫像,只要不是在朝堂上,他們都是戴頭巾的。《儒林外史》中出現的讀書人,也都是人人一頂頭巾。以至於後人常用"頭巾氣""頭巾氣"來諷刺那些迂腐的讀書人。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頭巾

明代頭巾長得什麼樣?估計大家一聽頭巾,腦子裡都是現代人頭上隨便裹的頭巾,其實不是這樣的。古代男人穿衣戴帽很講究的。就他們戴的頭巾而言,是一種高筒帽,而且頭巾上要裝飾巾環。宋代佚名畫作《大儺圖》中,裡面的老翁戴的頭巾就是裝飾了巾環的。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宋代畫作《大儺圖》裡的巾環

巾環的形狀也各有不同。《金瓶梅》第六五章節中,就出現了一頂裝飾了撲匾金環的藍青色頭巾。《水滸全傳》第2回魯智深戴了一頂裝飾了紐絲金環的芝麻羅萬字頂頭巾。 甚至還有有錢的明代男子,在頭巾巾環上鑲金鑲銀的。我國考古學家出土過很多明代的鑲金巾環,比如河北阜城的廖紀墓、遼寧鞍山的明代崔源墓等等。這些出土的明代巾環,對我們瞭解明代服飾帽飾提供了很大的歷史考證。

宋代男子頭巾

宋代男子的頭巾都是桶頂帽,很高,而且還有從最外邊向內捲起的帽簷。宋代頭巾帽簷形狀各異,有尖形、方形,而且長短不一。

元代男子頭巾

時間瞬間到了元代,此時男子的頭巾不僅高,而且也有帽簷,最後還要在帽子後面有垂下來的蓋布(稱之為披幅)。我們可以查看一下元代畫家所繪畫的墨筆畫《楊竹西》,看裡面的人物穿著就知道了。

這就是明代初期頭巾和宋代頭巾以及元代頭巾的區別。明代初期頭巾既沒有帽簷,也沒有披幅。但是到了明代末期,頭巾種類繁多,也出現了有披幅的頭巾,以至於明代人都不知道如何給頭巾取名!於是到明朝崇禎皇帝年間,竟然出現了一本頭巾的畫譜,裡面記載了大部分的明代頭巾,根據不同款式而取名,一一對應。這本書就是明末的《汝水巾譜》。

"

題記:我國古代男子,只有士人以上有地位的人才可以戴襆頭。然而到了明代,隨著時間的推移,襆頭竟然成為了明代官員所戴之帽,也就是"烏紗帽"。於是明代的士族就不能再戴襆頭了,這時候他們頭上戴什麼呢?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頭巾"。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頭巾和烏紗帽

這裡,我先簡單說說襆頭變成烏紗帽的過程。

明代,官員也開始流行戴襆頭,此時的襆頭腳比宋朝的變短了,而且變寬了。同時明代官員的襆頭,外面還有一層漆紗,所以得名"烏紗帽"。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明代黃一正撰寫的《事物紺珠》裡面得到驗證:

國朝堂帽象唐巾,制用硬盔,鐵線為硬展腳。列職朝堂之上乃敢用,俗直曰紗帽。

意思是明代襆頭雖然來源於唐代的襆頭,卻已經變成了硬腳襆頭,襆頭腳往左右兩邊延伸,變成了"一字巾",只有朝堂之上的官員才敢戴了。(如下圖所示)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的烏紗帽

明代男子頭巾的來歷

第一段題記說過,頭巾的到來,是由於到了明代男人戴的襆頭成了官帽,而且此時的襆頭只能在上朝的時候戴。官員下朝了也不能戴襆頭。那麼,此時的官員和平常的士族們,平時就只能帶頭巾了。

明代曲子《折桂令·冠帽鋪》裡面是這麼唱的:

"烏紗帽平添光色,皁頭巾宜用輕胎。"

說的就是官員們下朝後戴頭巾的樣子。這種明代頭巾沿襲宋代的桶頂帽。南宋戲曲《張協狀元》裡面是這麼唱的:

"秀才家須讀書,識之乎者也,裹高桶頭巾。"

可見,當時有點身份的人在家裡是佩戴頭巾的。不過明代頭巾的使用範圍更加廣泛。我們可以隨便搜索明代男子的畫像,只要不是在朝堂上,他們都是戴頭巾的。《儒林外史》中出現的讀書人,也都是人人一頂頭巾。以至於後人常用"頭巾氣""頭巾氣"來諷刺那些迂腐的讀書人。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頭巾

明代頭巾長得什麼樣?估計大家一聽頭巾,腦子裡都是現代人頭上隨便裹的頭巾,其實不是這樣的。古代男人穿衣戴帽很講究的。就他們戴的頭巾而言,是一種高筒帽,而且頭巾上要裝飾巾環。宋代佚名畫作《大儺圖》中,裡面的老翁戴的頭巾就是裝飾了巾環的。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宋代畫作《大儺圖》裡的巾環

巾環的形狀也各有不同。《金瓶梅》第六五章節中,就出現了一頂裝飾了撲匾金環的藍青色頭巾。《水滸全傳》第2回魯智深戴了一頂裝飾了紐絲金環的芝麻羅萬字頂頭巾。 甚至還有有錢的明代男子,在頭巾巾環上鑲金鑲銀的。我國考古學家出土過很多明代的鑲金巾環,比如河北阜城的廖紀墓、遼寧鞍山的明代崔源墓等等。這些出土的明代巾環,對我們瞭解明代服飾帽飾提供了很大的歷史考證。

宋代男子頭巾

宋代男子的頭巾都是桶頂帽,很高,而且還有從最外邊向內捲起的帽簷。宋代頭巾帽簷形狀各異,有尖形、方形,而且長短不一。

元代男子頭巾

時間瞬間到了元代,此時男子的頭巾不僅高,而且也有帽簷,最後還要在帽子後面有垂下來的蓋布(稱之為披幅)。我們可以查看一下元代畫家所繪畫的墨筆畫《楊竹西》,看裡面的人物穿著就知道了。

這就是明代初期頭巾和宋代頭巾以及元代頭巾的區別。明代初期頭巾既沒有帽簷,也沒有披幅。但是到了明代末期,頭巾種類繁多,也出現了有披幅的頭巾,以至於明代人都不知道如何給頭巾取名!於是到明朝崇禎皇帝年間,竟然出現了一本頭巾的畫譜,裡面記載了大部分的明代頭巾,根據不同款式而取名,一一對應。這本書就是明末的《汝水巾譜》。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前後都有披幅的頭巾

明代男子頭巾分類

的這本書的作者,將明代的男子頭巾分為以下幾類:1,頭巾沒有披幅的,如方巾以及折角巾、東坡巾、唐巾。這些頭巾大多是明代初期出現的;2、頭巾前面有披幅的,比如純陽巾;3、頭巾後面有披幅的,這種頭巾就像元代的頭巾了,比如周子巾。4、最後一種就是頭巾前後都有披幅的,這是明末出來的新花樣,比如羲之巾、華陽巾。其中,第三種頭巾在明朝末期最為流行,當時的名仕們都喜歡戴這種後面有披幅的頭巾。

"

題記:我國古代男子,只有士人以上有地位的人才可以戴襆頭。然而到了明代,隨著時間的推移,襆頭竟然成為了明代官員所戴之帽,也就是"烏紗帽"。於是明代的士族就不能再戴襆頭了,這時候他們頭上戴什麼呢?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頭巾"。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頭巾和烏紗帽

這裡,我先簡單說說襆頭變成烏紗帽的過程。

明代,官員也開始流行戴襆頭,此時的襆頭腳比宋朝的變短了,而且變寬了。同時明代官員的襆頭,外面還有一層漆紗,所以得名"烏紗帽"。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明代黃一正撰寫的《事物紺珠》裡面得到驗證:

國朝堂帽象唐巾,制用硬盔,鐵線為硬展腳。列職朝堂之上乃敢用,俗直曰紗帽。

意思是明代襆頭雖然來源於唐代的襆頭,卻已經變成了硬腳襆頭,襆頭腳往左右兩邊延伸,變成了"一字巾",只有朝堂之上的官員才敢戴了。(如下圖所示)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的烏紗帽

明代男子頭巾的來歷

第一段題記說過,頭巾的到來,是由於到了明代男人戴的襆頭成了官帽,而且此時的襆頭只能在上朝的時候戴。官員下朝了也不能戴襆頭。那麼,此時的官員和平常的士族們,平時就只能帶頭巾了。

明代曲子《折桂令·冠帽鋪》裡面是這麼唱的:

"烏紗帽平添光色,皁頭巾宜用輕胎。"

說的就是官員們下朝後戴頭巾的樣子。這種明代頭巾沿襲宋代的桶頂帽。南宋戲曲《張協狀元》裡面是這麼唱的:

"秀才家須讀書,識之乎者也,裹高桶頭巾。"

可見,當時有點身份的人在家裡是佩戴頭巾的。不過明代頭巾的使用範圍更加廣泛。我們可以隨便搜索明代男子的畫像,只要不是在朝堂上,他們都是戴頭巾的。《儒林外史》中出現的讀書人,也都是人人一頂頭巾。以至於後人常用"頭巾氣""頭巾氣"來諷刺那些迂腐的讀書人。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頭巾

明代頭巾長得什麼樣?估計大家一聽頭巾,腦子裡都是現代人頭上隨便裹的頭巾,其實不是這樣的。古代男人穿衣戴帽很講究的。就他們戴的頭巾而言,是一種高筒帽,而且頭巾上要裝飾巾環。宋代佚名畫作《大儺圖》中,裡面的老翁戴的頭巾就是裝飾了巾環的。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宋代畫作《大儺圖》裡的巾環

巾環的形狀也各有不同。《金瓶梅》第六五章節中,就出現了一頂裝飾了撲匾金環的藍青色頭巾。《水滸全傳》第2回魯智深戴了一頂裝飾了紐絲金環的芝麻羅萬字頂頭巾。 甚至還有有錢的明代男子,在頭巾巾環上鑲金鑲銀的。我國考古學家出土過很多明代的鑲金巾環,比如河北阜城的廖紀墓、遼寧鞍山的明代崔源墓等等。這些出土的明代巾環,對我們瞭解明代服飾帽飾提供了很大的歷史考證。

宋代男子頭巾

宋代男子的頭巾都是桶頂帽,很高,而且還有從最外邊向內捲起的帽簷。宋代頭巾帽簷形狀各異,有尖形、方形,而且長短不一。

元代男子頭巾

時間瞬間到了元代,此時男子的頭巾不僅高,而且也有帽簷,最後還要在帽子後面有垂下來的蓋布(稱之為披幅)。我們可以查看一下元代畫家所繪畫的墨筆畫《楊竹西》,看裡面的人物穿著就知道了。

這就是明代初期頭巾和宋代頭巾以及元代頭巾的區別。明代初期頭巾既沒有帽簷,也沒有披幅。但是到了明代末期,頭巾種類繁多,也出現了有披幅的頭巾,以至於明代人都不知道如何給頭巾取名!於是到明朝崇禎皇帝年間,竟然出現了一本頭巾的畫譜,裡面記載了大部分的明代頭巾,根據不同款式而取名,一一對應。這本書就是明末的《汝水巾譜》。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前後都有披幅的頭巾

明代男子頭巾分類

的這本書的作者,將明代的男子頭巾分為以下幾類:1,頭巾沒有披幅的,如方巾以及折角巾、東坡巾、唐巾。這些頭巾大多是明代初期出現的;2、頭巾前面有披幅的,比如純陽巾;3、頭巾後面有披幅的,這種頭巾就像元代的頭巾了,比如周子巾。4、最後一種就是頭巾前後都有披幅的,這是明末出來的新花樣,比如羲之巾、華陽巾。其中,第三種頭巾在明朝末期最為流行,當時的名仕們都喜歡戴這種後面有披幅的頭巾。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只有後面有披幅的頭巾

當然,上面說的頭巾圖譜《汝水巾譜》也有些頭巾沒有收納,比如明代老人們所戴的"老人巾"。老人巾,大家看明代電視劇的時候就見過。《三才衣服圖會》解釋了什麼是老人巾:

"嘗見穆官雲:國初始進巾樣,高皇以手按之使後,曰: 如此卻好。,遂依樣為之。今其制方頂,前仰後俯,唯耆老服之,故名老人巾。"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這就是明代的老人巾。

"

題記:我國古代男子,只有士人以上有地位的人才可以戴襆頭。然而到了明代,隨著時間的推移,襆頭竟然成為了明代官員所戴之帽,也就是"烏紗帽"。於是明代的士族就不能再戴襆頭了,這時候他們頭上戴什麼呢?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頭巾"。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頭巾和烏紗帽

這裡,我先簡單說說襆頭變成烏紗帽的過程。

明代,官員也開始流行戴襆頭,此時的襆頭腳比宋朝的變短了,而且變寬了。同時明代官員的襆頭,外面還有一層漆紗,所以得名"烏紗帽"。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明代黃一正撰寫的《事物紺珠》裡面得到驗證:

國朝堂帽象唐巾,制用硬盔,鐵線為硬展腳。列職朝堂之上乃敢用,俗直曰紗帽。

意思是明代襆頭雖然來源於唐代的襆頭,卻已經變成了硬腳襆頭,襆頭腳往左右兩邊延伸,變成了"一字巾",只有朝堂之上的官員才敢戴了。(如下圖所示)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的烏紗帽

明代男子頭巾的來歷

第一段題記說過,頭巾的到來,是由於到了明代男人戴的襆頭成了官帽,而且此時的襆頭只能在上朝的時候戴。官員下朝了也不能戴襆頭。那麼,此時的官員和平常的士族們,平時就只能帶頭巾了。

明代曲子《折桂令·冠帽鋪》裡面是這麼唱的:

"烏紗帽平添光色,皁頭巾宜用輕胎。"

說的就是官員們下朝後戴頭巾的樣子。這種明代頭巾沿襲宋代的桶頂帽。南宋戲曲《張協狀元》裡面是這麼唱的:

"秀才家須讀書,識之乎者也,裹高桶頭巾。"

可見,當時有點身份的人在家裡是佩戴頭巾的。不過明代頭巾的使用範圍更加廣泛。我們可以隨便搜索明代男子的畫像,只要不是在朝堂上,他們都是戴頭巾的。《儒林外史》中出現的讀書人,也都是人人一頂頭巾。以至於後人常用"頭巾氣""頭巾氣"來諷刺那些迂腐的讀書人。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頭巾

明代頭巾長得什麼樣?估計大家一聽頭巾,腦子裡都是現代人頭上隨便裹的頭巾,其實不是這樣的。古代男人穿衣戴帽很講究的。就他們戴的頭巾而言,是一種高筒帽,而且頭巾上要裝飾巾環。宋代佚名畫作《大儺圖》中,裡面的老翁戴的頭巾就是裝飾了巾環的。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宋代畫作《大儺圖》裡的巾環

巾環的形狀也各有不同。《金瓶梅》第六五章節中,就出現了一頂裝飾了撲匾金環的藍青色頭巾。《水滸全傳》第2回魯智深戴了一頂裝飾了紐絲金環的芝麻羅萬字頂頭巾。 甚至還有有錢的明代男子,在頭巾巾環上鑲金鑲銀的。我國考古學家出土過很多明代的鑲金巾環,比如河北阜城的廖紀墓、遼寧鞍山的明代崔源墓等等。這些出土的明代巾環,對我們瞭解明代服飾帽飾提供了很大的歷史考證。

宋代男子頭巾

宋代男子的頭巾都是桶頂帽,很高,而且還有從最外邊向內捲起的帽簷。宋代頭巾帽簷形狀各異,有尖形、方形,而且長短不一。

元代男子頭巾

時間瞬間到了元代,此時男子的頭巾不僅高,而且也有帽簷,最後還要在帽子後面有垂下來的蓋布(稱之為披幅)。我們可以查看一下元代畫家所繪畫的墨筆畫《楊竹西》,看裡面的人物穿著就知道了。

這就是明代初期頭巾和宋代頭巾以及元代頭巾的區別。明代初期頭巾既沒有帽簷,也沒有披幅。但是到了明代末期,頭巾種類繁多,也出現了有披幅的頭巾,以至於明代人都不知道如何給頭巾取名!於是到明朝崇禎皇帝年間,竟然出現了一本頭巾的畫譜,裡面記載了大部分的明代頭巾,根據不同款式而取名,一一對應。這本書就是明末的《汝水巾譜》。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前後都有披幅的頭巾

明代男子頭巾分類

的這本書的作者,將明代的男子頭巾分為以下幾類:1,頭巾沒有披幅的,如方巾以及折角巾、東坡巾、唐巾。這些頭巾大多是明代初期出現的;2、頭巾前面有披幅的,比如純陽巾;3、頭巾後面有披幅的,這種頭巾就像元代的頭巾了,比如周子巾。4、最後一種就是頭巾前後都有披幅的,這是明末出來的新花樣,比如羲之巾、華陽巾。其中,第三種頭巾在明朝末期最為流行,當時的名仕們都喜歡戴這種後面有披幅的頭巾。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只有後面有披幅的頭巾

當然,上面說的頭巾圖譜《汝水巾譜》也有些頭巾沒有收納,比如明代老人們所戴的"老人巾"。老人巾,大家看明代電視劇的時候就見過。《三才衣服圖會》解釋了什麼是老人巾:

"嘗見穆官雲:國初始進巾樣,高皇以手按之使後,曰: 如此卻好。,遂依樣為之。今其制方頂,前仰後俯,唯耆老服之,故名老人巾。"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這就是明代的老人巾。

當明代男子襆頭變成了烏紗帽,有身份的士族們戴什麼帽子呢?

明代老人巾,影視劇中經常見到

老人巾的外形,其實是來自於宋代的斂巾。我國考古學家就在上海黃氏墓中出土過明代的老人巾(如上圖所示)。老人巾,是我們在觀看明代影視劇中最常見的頭巾。我想你們腦中出現的明代頭巾,就是這種老人巾的樣子吧?

總結,在我國帽子服裝歷史上,不光是襆頭才是最矚目的,頭巾也和襆頭一樣,成為了我國古代男子的傳統帽飾之一。在古代,男子所戴的帽子,都是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的:20歲成人之後的有身份的士族才能帶冠,身份卑微的男子只能帶幘;到了明代就演變成,有身份的士族才能帶襆頭(冠的一種),沒有地位的勞動者只能包頭巾了。其實,勞動者戴的頭巾才是最美的,就連《樂府詩集》中的《日出東南隅行》都誇讚勞動者的頭巾比士族的襆頭更美:"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圖文作者:搞史人,歡迎閱讀關注。本文為搞史人原創,請勿抄襲!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疑問,我會立即處理。

參考文獻:

《三才衣服圖會》

《樂府詩集》

《張協狀元》

《深衣釋》

《汝水巾譜》

《華夏衣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