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朱元璋治腐敗那麼狠,官員還是朝殺而暮犯?

明朝 朱元璋 中國古代史 反腐倡廉 中國歷史 國家人文歷史 2018-12-06

文|黃金生

為啥朱元璋治腐敗那麼狠,官員還是朝殺而暮犯?

明代秦簡王朱誠泳(1454—1498,第七代秦王)墓的陪葬彩陶俑,出土於陝西西安明秦王墓葬群

經過鐵腕反腐,應該說,洪武朝是歷史上封建政權吏治比較清正廉潔的。《明史》稱:洪武年間,“守令畏法,潔己愛民,以當上旨,吏治渙然丕變矣”。《明史·循吏傳》中,記載的明朝270多年的循吏(清官),洪武時期佔了2/3。從時間看,洪武朝30年,只佔明朝的1/9,清官數卻佔了2/3。這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朱元璋反腐倡廉造成的社會風氣。

不過,儘管朱元璋下猛藥、出重拳,但腐敗並沒有被完全杜絕。至少在朱元璋看來,顯然沒有達到他希望的效果。貪官就像韭菜,割了一茬又生一茬,難怪朱元璋苦惱不已地質問:“奈何朝殺而暮犯?”從其登基到駕崩,貪腐現象始終未絕。洪武十九年(1386),朱元璋說,自開國以來,浙江、江西、兩廣、福建等地所設地方官員,沒有一個能夠做滿一任,往往等不到期滿考核,就不免貪贓事發。以至於出現戴死罪、徒流罪辦事者,就是官員被判了死刑、流放,但還沒有執行的,可繼續留任辦公,公務辦完後再殺、再流放。堂堂衙門,竟出現了犯人審犯人的奇觀。

郭桓案爆發後,幾萬人被殺,一些罪行輕一點的案犯,即使沒有被殺,但也受到了肌體殘害的處罰。這些刑餘之人是否真的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呢?龍江衛倉官康名遠,暗通戶部官郭桓等盜賣倉糧,已經被墨面文身,挑筋去膝蓋,但仍留在倉裡工作。就在康名遠受刑半年不到的時間裡,有個進士到龍江衛倉庫去放糧,早上他發出了200根籌碼。到了晚上去收時卻收到了203根,也就是說有3根籌碼的官倉糧食被接籌的小倉官康名遠給渾水摸魚地“貪汙”了,他將偷出放糧籌碼轉賣給大約半年前同樣一起受過刑的“難兄難弟”小倉官費祜,用來盜支官倉糧食。當時那位去龍江衛放糧的進士實在氣憤不已,當場斥責了他們的奸頑惡行,並把它給揭發了出來。朱元璋聽說後哭笑不得,頗為無奈地說:“我用的刑罰已經夠殘酷了,聽到的或看到的人都應該引以為戒了。可誰能想到,康名遠這等奸頑小人面目給毀了,肌體殘疾了。可他們的惡行還是沒改,還在盜賣官糧,對於這樣的凶頑之徒,我還有什麼法子去懲治他們呢?”

為啥朱元璋治腐敗那麼狠,官員還是朝殺而暮犯?

朱元璋要求每一塊磚側面都印上燒造地各級督工監造官員以及磚工、窯匠的姓名 , 以便追責

朱元璋的高壓政策確實使官員如履薄冰,有所收斂,但貪汙者前仆後繼的現象也說明其政策治標難治本。在古代的皇權專制制度下,是人治不是法治。朱元璋雖然制定了許多法律,但在實際執行中,常常是法外有法,法外用刑。具有法律效力的《大誥》要比《大明律》刑罰更重。而且,朱元璋“喜怒無常”,並以喜怒加刑賞,隨意定法、改法,脫口下詔,隨便施刑,造成了濫殺、冤殺的嚴重後果。朱元璋曾跟皇位繼承人朱允炆說道:“吾治亂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當輕,所謂刑罰世輕世重也。”亂世用重典,但是這種反腐是在缺乏法治和相應的預防腐敗機制的基礎上,起不到持續的效果,甚至還會產生反彈。不僅如此,“重典治吏”的政策相當程度上造成了統治階級內部的混亂,影響了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朱元璋過世後,明朝的反腐自然就“人亡政息”,貪腐現象更是變本加厲了。《大誥》這套當年風靡全國的叢書,在朱元璋死後就迅速消失在歷史舞臺上,而他創造的賦予百姓捉拿汙吏的權力,同樣也被其後代所拋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