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之張居正與萬曆皇帝

明朝 張居正 明神宗 高拱 爛筆頭 2017-05-20

《萬曆十五年》之張居正與萬曆皇帝萬里登極之初,就以他高貴的儀表給了臣僚們以深刻的印象。他的聲音發自丹田,深沉有力,並有餘音嫋嫋。從各種跡象看來,他確實是一個早熟的君主。他自己說過他在5歲時就能夠讀書,按中國舊時的計算方法,那時他的實足年齡僅在3歲至4歲之間。儘管如此,在他御宇之初,由於年齡太小,臨朝時還需要在衣袖裡抽出一張別人事先為他書寫好的紙片,邊看邊答覆各個官員的呈奏請示。他自然不能完全明白紙片上所寫寫答語的含義,而只是一個尚未成年的兒童在簡單的履行皇帝的職責。

他既為皇帝,在他的世界裡沒有人和他平等。在兩位皇太后之外,他所需要尊敬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張居正張先生,另一個是“大伴”馮保。這種觀念,不消說是來自皇太后那裡。張、馮兩人結合在一起,對今後的政治形勢產生了相當深遠的影響。這一點,自然也不是當時不滿10歲的萬曆皇帝所能理解的。

張居正似乎永遠是智慧的象徵。他眉目軒朗,長鬚,而且注意修飾,袍服每天都像嶄新的一樣摺痕分明。他的心智也完全和儀表相一致。他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能揭出事情的要害,言辭簡短準確,使人無可置疑,頗合於中國古語所謂“夫人不嚴,言必有中”。

萬曆和他的兩位母親對張居正有特殊的尊重,並稱之為“元輔張先生”,其原因說來話長。在隆慶皇帝去世的時候,高拱是當時的“首揆”,即首席內閣大學士。高拱自以為是先皇的元老重臣,不把新皇帝放在眼裡。新皇帝有事派人詢問高拱的意見,他竟敢肆無忌憚地對使者說:你自稱奉了聖旨,我說這是一個不滿10歲的小孩的話。你難道能讓我相信他真能管理天下大事嗎?在他的眼裡,天子不過是小孩子,太后不過是婦道人家,這種狂妄跋扈是和人臣的身分決不能相容的。幸而上天保佑,還有忠臣張居正在,他立即獻上奇計,建議採取斷然措施解決高拱。1572年夏,有一天百官奉召在宮門前集合。一個宦官手執黃紙文書,這是兩位太后的懿旨,也是新皇帝的聖旨。黃紙文書一經宣讀完畢,跪在前列的高拱不禁神色大變。他已經被篪去官銜職位,並被勒令即日出京,遣返原籍。按照慣例,他從此就在原籍地方官的監視之下,終身不得離境。張居正在艱危之際保障了皇室的安全,建立了如此的勳殊,其取高拱而代之自屬理所當然。

除了首揆以外,張居正又監管萬曆的教育事物。小皇帝的五個主講經史的老師、兩個教書法的老師和一個侍讀,都是他一手任命的。他還編訂了講章作為萬曆的教科書,有機會還親自講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