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的史書,竟然記載了明朝的事,還說的有名有姓,怎麼回事?

《明史》將嚴嵩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稱其“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 透過戲曲和文藝作品、歷史典籍,嚴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間。最終,嚴氏父子的權勢被藍道行的幾句話推倒,嚴世蕃被判斬首,在行刑前大哭一番,而其父嚴嵩被沒收家產,削官還鄉無家可歸。

南北朝的史書,竟然記載了明朝的事,還說的有名有姓,怎麼回事?

幾天前,筆者曾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言論,那就是:

在北齊人魏收撰寫的《魏書》和唐朝人杜佑編撰的《通典》中,都提到了明朝的嚴嵩父子,《魏書》、《通典》中竟然寫了明朝的事兒?前文我們已經說過了《魏書》是北齊人魏收撰寫的,《通典》是唐朝人杜佑編撰的,北齊是在北魏之後的朝代,唐朝是隋朝之後的朝代。朝代的先後順序很重要,這也為接下來的這樁“懸案”埋下了伏筆。

《魏書》在《通典》之前,所以,我們先來著重看一下《魏書》。都知道,《魏書》中書寫的都是南北朝時期、北魏以及東、西兩魏的歷史故事,就算是書中說到了其他朝代的故事,魏收書寫之時的朝代是北齊,因此,所有朝代故事最晚應該就到北齊。但是,這兩本明朝之前的鉅著中卻都說到了“明朝那些事”,這不禁讓人有點毛骨悚然。

南北朝的史書,竟然記載了明朝的事,還說的有名有姓,怎麼回事?

在《魏書·樂志》中有這樣一段話:

京房準定六十律,後雖有器存,曉知者少。至熹平末,張光等猶不能定弦之急緩聲之清濁。又嘗覽司馬彪所撰《續漢書》,見京房準術,成數… …仲儒以調和樂器,文飾五聲,非準不妙。如若嚴嵩父子,心賞清濁,是則為難。若依案見尺作準,調絃緩急聲清濁,可以意推耳。

其意思就是說:根據西漢京房制定的六十律,通過音階和音準是可以創造出美妙的音樂的,但是,像明朝大奸臣嚴嵩那樣的卑鄙小人,是無法領略其音樂的美妙的。無獨有偶,《通典》也有這段描述,除部分晦澀難懂的字外,其他內容基本一致。

杜佑編撰的《通典》並未提及引用《魏書》典籍,也就是說:唐朝人與北齊人都提到了嚴嵩的事。

南北朝的史書,竟然記載了明朝的事,還說的有名有姓,怎麼回事?

這裡就有人問了:會不會此嚴嵩非彼嚴嵩,兩人只是同名而已?因為,這兩本書都引用了嚴嵩人名,想必他是個名人。但是,在查詢諸多典籍後,卻發現:後魏和唐朝以前都沒有一個叫嚴嵩的人,也就是說,只有明朝的嚴嵩在史料中有記載。

就算是嚴嵩確有其人,最終,因名氣不足沒有被記錄在典籍裡,可是,北魏和唐朝同時出現一個叫嚴嵩的名人,這個概率幾乎為零。而且,這兩本書裡不僅提到了“嚴嵩”,甚至,還描述的有“嚴嵩父子”之事,那麼,這就是一件更不可能的事了。

如果,兩本書裡描繪的嚴嵩不是明朝的嚴嵩,那麼,他們又是誰呢?

這一定是歷史上的一樁奇案,但是,也有網友曾尋向過一位史學專家,但直到這位老師去世,也沒給出答案。

南北朝的史書,竟然記載了明朝的事,還說的有名有姓,怎麼回事?

之後,智慧滿滿的網友們給出很多備選,其中,可能性最大的兩個解釋:

可能一:工作人員後續整理歷史資料的時候,抄錯行了。

嚴嵩生於公元1480年,而魏收受命撰寫《魏書》是公元551年,前距嚴嵩出生要早八九百年,怎麼可能預測到後世會有個嚴嵩呢?必有什麼地方出了差錯。所以,有網友找到了有中華書局於“文革”後出版的二十四史,找出《魏書·樂志》仔細捉摸。

他們發現,問題應該是出現在第2834至2835頁之間的自然段裡,該段第一句寫的是“案後漢順帝... ...”然而,這一自然段不是《魏書·樂志》的原文,也就是說,這一段出現了題不對意的情況,所以,這就不是魏收當年所寫的內容,而是後世讀者在讀的時候,自己做的筆記被工作人員錯誤的收錄了。

南北朝的史書,竟然記載了明朝的事,還說的有名有姓,怎麼回事?

具體情況應該是,有人在看《魏書·樂志》的時候,在書上寫的旁註,被誤入了正文。或許是中華書局在典校時沒注意,當作本文收錄進入了。更可能是中華書局校核的早先版本就已經犯了這個錯誤。因為,在《魏書》的出版說明裡有《樂志》內容,清代盧文弨就依據《通典》補了幾十字,這更說明《魏書·樂志》與《通典》出現了相同問題的根本原因。

可能二:錯把嚴崇當嚴嵩。在東漢章帝時,有一位音樂家嚴崇,其子名嚴宣,從其父學習音律。因古文中崇、嵩通假,嚴崇又被稱為嚴嵩。

南北朝的史書,竟然記載了明朝的事,還說的有名有姓,怎麼回事?

《後漢書·律曆志》有一段記載:“元和元年,待詔候鐘律殷彤上言:‘官無曉六十律以準調音者。故待詔嚴崇具以準法教子男宣,宣通習。願召宣補學官,主調樂器。’詔曰:‘崇子學審曉律,別其族,協其聲者,審試。不得依託父學,以聾為聰。聲微妙,獨非莫知,獨是莫曉。以律錯吹,能知命十二律不失一,方為能傳崇學耳。’”

所以,在《魏書》和《通典》中所書寫的內容,也許是對音樂家嚴崇進行的說明。

參考資料:

【《明史》、《魏書》、《通典》、《後漢書·律曆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