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張獻忠覆亡往事

明朝 張獻忠 李自成 高迎祥 南海網 2017-04-03

三百多年前,在張獻忠大西軍覆亡後,四川很多地方都流傳著這樣一首童謠:“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這句童謠說的是張獻忠死前曾將劫掠的巨量財寶藏在一個標有石龍、石虎的隱祕之處,誰能找到這地方,那勢必會成為鉅富。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佈,今年1月開始的彭山江口沉銀水下考古在兩個多月後取得重大進展:出水文物超過1萬件,實證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據考古人員介紹,目前已出水文物超過1萬件,其中不乏明朝藩王及大順嬪妃受封的金銀冊、西王賞功金銀幣及大順通寶銅幣、銀錠、刀劍箭鏃等物。

綿延十餘年

張獻忠稱王稱帝

“江口沉銀”之事,還得從張獻忠說起。張獻忠,陝西定邊人,生於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自幼桀驁不馴,當年在延安府當捕快時就屢犯軍法。天啟末年,北方大旱,陝西更是災荒不斷,最終引發大規模的饑民暴動。進入崇禎年後,亂勢非但沒有停止的跡象,反有愈演愈烈之勢。崇禎三年(1630年),張獻忠追隨流民首領王嘉胤起事,因其“身長瘦而面微黃,須一尺六寸,僄勁果俠,軍中稱為‘黃虎’”。在與官軍作戰中,張獻忠“臨戰輒先登,於是眾服其勇”,張部也成為流民隊伍“三十六營”中最強勁的一個營。

數年後,流民首領王嘉胤、王自用相繼戰死,張獻忠改投“闖王”高迎祥而轉戰於陝西、山西、河南等地,其隊伍也由幾千人發展到幾萬人,成為與李自成並駕齊驅的強大隊伍。崇禎九年(1636年)九月,高迎祥遇伏被俘後遭凌遲處死,李自成遂成為新的“闖王”,而張獻忠自稱“八大王”,兩部隊伍分別以黃河流域及長江流域為活動範圍,縱橫數千裡,時戰時降,明軍戰勝不能,尾追不及,最終為大明王朝的覆亡埋下伏筆。

崇禎十三年(1640年),張獻忠率部入川並攻陷瀘州與綿州,但在明軍追擊下,率部隨後又轉入湖北、安徽、湖南等地。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部席捲西北,兵薄京城,取代朱明王朝已是大勢所趨,張獻忠自恃不能與之爭鋒,而又不肯屈居李下,於是率部西進四川,另闢天地。崇禎十七年春,在李自成覆滅明政權、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之際,張獻忠也在四川攻城拔寨,其相繼攻取涪州、重慶、成都等地,並逐漸略取全蜀。之後,張獻忠建立大西政權,圓了自己的“皇帝”之夢。

大西政權建立之初,軍紀一度嚴明,但張獻忠及所部十餘年來流寇數省,“飢則聚掠,飽則棄餘,已因之糧,不知稼穡,地生之利,未問屯種”。因此,雖說建立了政權,但張獻忠等人於治國並無經驗與才能,不久就故態復萌,恢復了殺掠本色。為了維持自己的軍隊,張獻忠秉承的原則是“自己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其手段也很單一,那就是一個字——“搶”。其入川之後,兵鋒所過之地,荼毒四方,禍不可言。

張獻忠縱橫血海十餘年,每日提著腦袋搏生存,因而他並不懼怕殺人,反而以殺人為樂,以殺人為慣例、為手段。據載,張獻忠為人狡譎凶殘,“一日不殺人,輒悒悒不樂”。在明王朝、李自成相繼覆滅後,被清軍、殘明軍隊及地方武裝圍困的張獻忠更是以一種“末日情緒”大殺濫殺,相關記載如《蜀碧》《蜀警錄》《蜀難敘略》等,可謂血淚斑斑,比比皆是。

毫無疑問,張獻忠入川造成了川民的極大浩劫。清初張烺在《燼餘錄》中說,“蜀民至是殆盡矣。今統以十分而計之,其死於獻賊之屠戮者三,死於姚黃之擄掠者二,因亂而自相殘殺者又二,飢而死者又二,其一則死於病矣”。作為禍亂之首的張獻忠,其責任不容推卸,而四川人口的銳減,引發了長達近百年的人口大遷徙,史稱“湖廣填四川”。

大軍潰敗,江口沉銀

張獻忠遭重創

入川之前,張獻忠曾率大軍沿陝西輾轉河南、河北、湖北、湖南等省,一路上搶殺達官顯貴,搜刮民脂民膏,所獲財寶不可計量。同時,張獻忠還對搶掠財物嚴加控制並立下規矩:部下私藏金銀一兩,斬全家;藏十兩,本人剝皮,斬全家。據說,張曾在成都舉辦鬥寶大會,24間屋子擺滿奇珍異寶、金錠銀錠,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結舌。

十餘年的流寇生涯,讓張獻忠所部習慣於攻城略地、大肆劫掠,其搜刮的重點雖是豪門大戶,但尋常百姓也不能倖免。據清朝士人趙吉士在《寄園寄所寄》中所記,張獻忠攻陷武昌後,將明朝楚王(朱華奎)塞進竹轎,拋入湖中溺死,自己則“盡取王宮中金銀上百萬,載車數百輛”。史書《蜀龜鑑》也記載說,張獻忠入川后,從各州郡富商大賈處掠取錢財,少則數千兩黃金,多則上萬,敲打剝撻,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據說,流民隊伍惡名傳播之廣,令川民惶惶不可終日,“每夜呼曰:闖至矣!明日又呼曰:獻至矣!”

順治三年(1646年),清廷命皇太極長子、靖遠大將軍豪格率兵西征,其由河北而河南,在消滅李自成殘部後佔取全陝。之後,豪格大軍揮戈南指,逼近四川。而在這時,張獻忠的部將劉進忠也像吳三桂一樣棄關,將清兵引入四川。大勢不妙之下,張獻忠決定放棄成都,率十萬部眾攜歷年所搶的金銀財寶向川南突圍。

但是,以前明參將楊展為首的川南地方武裝並沒有給張獻忠順利脫逃的機會,其得知張獻忠大軍乘船南下的消息後,立即決定在成都的南大門彭山加以阻擊。也許張獻忠真是氣數已盡,老天爺也與之作對。待其大軍來到彭山後,狂風大作,大西軍的戰船竟不能前行。見此良機,楊展命載有火器的小舟順風點火,前後相連的大西軍戰船頓時燃起了熊熊大火。一時間,十萬大西軍狼奔豕突,焦頭爛額,數千箱金銀珠寶也隨之沉入岷江之底。

也有另一種說法,張獻忠戰敗退回成都後,令部下截斷錦江,抽乾江水後挖了數個巨坑,將剩餘的金銀傾倒其中,又重新決堤放水,將財寶淹沒在滾滾江濤之下,以備將來東山再起時取用。對於此說,巴蜀文化專家袁庭棟認為可信度不大,原因如下:張獻忠作為流寇,一路殺燒搶掠,並靠沿路所奪作為後勤儲備,其將財寶主動埋入江中的可能性不大;而“彭山江口是川西地區最大的渡口,也是歷代水戰主要戰場,最後一次水戰,就是張獻忠大戰楊展。”因此,張獻忠戰敗後,財寶落入江中的可能性更大。

而在本次的水下考古中,考古隊在彭山江口發掘區域最北端發現了一塊相對完整的木鞘。考古隊人員表示:曾有文獻記載,張獻忠轉運財富時,銀子都是裝在這種木鞘裡面。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木鞘製作簡單,搬運也方便。因此,木鞘沉銀的發現或許也在某種程度上證實了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

張獻忠中箭身亡

考古故事仍在繼續

在被楊展擊敗後,大西軍精銳盡喪,張獻忠只得率領殘部逃亡川北。而在此時,清軍也在劉進忠的引導下進入川北。當年底,豪格派護軍統領鰲拜等分率清軍輕裝疾進,意在全剿張獻忠殘部。據清人吳偉業在《鹿樵紀聞》中的記載:“肅王(即豪格)自保寧進兵,使大將雅布蘭與進忠輕騎覘賊,直造營門,僅隔一河。黃虎(張獻忠)初不為備,聞兵至,猶以為他寇,身衣蟒半臂,腰插三矢,引牙將臨河視之。進忠望見指曰:‘此八大王(即張獻忠)也。’賊方抽矢,雅布蘭直前射之,洞胸墜馬,王師大呼曰:‘獻賊死矣!’”

據時在張獻忠軍中的耶穌會教士、意大利人利類思和葡萄牙人安文思的記載:1647年1月3日,“有探兵入營告急,謂滿兵馬隊五人已到營外對面高山矣。獻忠聞警,不問詳細,隨即騎馬出營。未穿盔甲,亦未攜長槍,除短矛外別無他物,同小卒七八名,並太監一人,至一小崗上,正探看之際,突然一箭飛來,正中獻忠肩下,由左旁射入,直透其心,頓時倒地,鮮血長流。獻忠在血上亂滾,痛極而亡”。

不管怎麼說,張獻忠終究是死了,但後人更感興趣的不是他的結局,而是他留下的鉅額財寶。從入清到民國,從朝廷到地方,從官員到軍閥,也包括普通百姓在內,對這筆神祕失蹤的寶藏津津樂道乃至垂涎已久的大有人在。

據說,最早發掘這批寶藏的不是別人,正是擊敗張獻忠的楊展。據費密在《荒書》中的說法,楊展最初並不知道沉船中藏有寶物,後來一個漁民在昔日戰場水底下無意中撈到一兩件寶物,楊展遂派人打撈,據說獲取了數萬兩金銀。清朝士人沈荀蔚所撰《蜀難敘略》中也有類似說法,說張獻忠焚舟之時,一位倖存船伕投奔楊展並告知財寶之事,楊展命部下用長槍在江中打撈,一旦發現木筒,便將其釘住拖出。

此後,隨著沉銀傳說的四處傳播,前來尋寶的人也是絡繹不絕。《彭山縣誌》中記載說,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冬,某捕魚人在錦江中打撈起一把刀鞘,四川總督孫士毅得知後,立刻派人趕赴江口,並打撈出上萬兩白銀及大量珠寶玉器。

咸豐年間,太平軍席捲長江南北,清廷財賦所寄驟然喪失。為解決朝廷的財政困難,翰林院編修陳泰初提議尋找這筆財寶,並說親眼看到彭山、眉山等地的老百姓曾撈到過遺棄的銀子。正為銀子而發愁的咸豐皇帝也是病急亂投醫,其命成都將軍裕瑞“悉心訪察,設法撈掘,酌量籌辦”,但最終卻是一無所獲。及至民國時期,個別軍閥甚至出動軍隊,截斷錦江挖寶,但據說只挖出幾籮筐銅錢,其餘一無所獲。

以上還是見諸文字的記載,至於數百年來各路尋寶盜墓人士的種種努力,那就更不必說了。不管怎麼說,期待本次水下考古能獲得更大進展,為世人揭開這一千古謎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