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
"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以身殉國,明朝遂亡,正當天下以為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就是下一個大一統王朝之時,歷史出現了戲劇化的一面,那便是清軍入關,李自成一蹶不起,清朝反而成為了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

明朝也因此成為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起的大一統王朝,長久以來關於明朝為什麼滅亡的原因,可謂是一個熱門話題,有人以小冰河時期這種氣候問題入手,有人以明朝的各種弊端入手,有人以明朝皇帝入手,可以說各有各的道理。

那麼今天宋安之就以明朝的“監閣共理”制度的崩潰,來說說明朝為何亡國。

何為“監閣共理”制度呢?

說白了就是明朝中期以後形成以太監勢力代表司禮監和文臣勢力代表內閣互相制衡,而皇帝居中調節而不至於大權旁落的政治格局。

這兩方勢力,太監不用多說,身為皇權的影子,有著皇帝的信任和掌握著特務機構廠衛,可謂是權勢滔天。

"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以身殉國,明朝遂亡,正當天下以為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就是下一個大一統王朝之時,歷史出現了戲劇化的一面,那便是清軍入關,李自成一蹶不起,清朝反而成為了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

明朝也因此成為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起的大一統王朝,長久以來關於明朝為什麼滅亡的原因,可謂是一個熱門話題,有人以小冰河時期這種氣候問題入手,有人以明朝的各種弊端入手,有人以明朝皇帝入手,可以說各有各的道理。

那麼今天宋安之就以明朝的“監閣共理”制度的崩潰,來說說明朝為何亡國。

何為“監閣共理”制度呢?

說白了就是明朝中期以後形成以太監勢力代表司禮監和文臣勢力代表內閣互相制衡,而皇帝居中調節而不至於大權旁落的政治格局。

這兩方勢力,太監不用多說,身為皇權的影子,有著皇帝的信任和掌握著特務機構廠衛,可謂是權勢滔天。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而閣臣權重,超越六部尚書之上,自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廢除丞相制以後,隨著時間推移閣臣開始日益丞相化,被人稱之為“輔相”、或者“宰輔”。

因此內閣首輔有人認為可以說是當時的丞相,當然這只是一種模糊概念的稱呼,畢竟還有司禮監的分權,內閣首輔嚴格意義上也不能說是丞相,像一些學者倒是認為司禮監的太監可以說是內相。

但不管怎麼說內閣首輔,在內閣之中權力最大,內閣之外是文臣之首,雖然權力相對於丞相沒那麼大,但稱之為丞相也沒什麼。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思是皇帝上位以後,肯定換自己的心腹擔任要職,但諸如閣臣還有內閣首輔這種重要的職位,不可能說經常更換,畢竟閣臣及其首輔是國之重臣,好比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在輔佐皇帝治理國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經常更換,肯定會影響內閣的工作效率和政策的實施。

但崇禎帝時期,這位皇帝在位17年,所用輔相有名可考者多達50人之多,平均差不多是一年任用三位輔相,這種換人效率可謂是歷代絕無僅有的。

"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以身殉國,明朝遂亡,正當天下以為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就是下一個大一統王朝之時,歷史出現了戲劇化的一面,那便是清軍入關,李自成一蹶不起,清朝反而成為了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

明朝也因此成為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起的大一統王朝,長久以來關於明朝為什麼滅亡的原因,可謂是一個熱門話題,有人以小冰河時期這種氣候問題入手,有人以明朝的各種弊端入手,有人以明朝皇帝入手,可以說各有各的道理。

那麼今天宋安之就以明朝的“監閣共理”制度的崩潰,來說說明朝為何亡國。

何為“監閣共理”制度呢?

說白了就是明朝中期以後形成以太監勢力代表司禮監和文臣勢力代表內閣互相制衡,而皇帝居中調節而不至於大權旁落的政治格局。

這兩方勢力,太監不用多說,身為皇權的影子,有著皇帝的信任和掌握著特務機構廠衛,可謂是權勢滔天。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而閣臣權重,超越六部尚書之上,自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廢除丞相制以後,隨著時間推移閣臣開始日益丞相化,被人稱之為“輔相”、或者“宰輔”。

因此內閣首輔有人認為可以說是當時的丞相,當然這只是一種模糊概念的稱呼,畢竟還有司禮監的分權,內閣首輔嚴格意義上也不能說是丞相,像一些學者倒是認為司禮監的太監可以說是內相。

但不管怎麼說內閣首輔,在內閣之中權力最大,內閣之外是文臣之首,雖然權力相對於丞相沒那麼大,但稱之為丞相也沒什麼。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思是皇帝上位以後,肯定換自己的心腹擔任要職,但諸如閣臣還有內閣首輔這種重要的職位,不可能說經常更換,畢竟閣臣及其首輔是國之重臣,好比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在輔佐皇帝治理國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經常更換,肯定會影響內閣的工作效率和政策的實施。

但崇禎帝時期,這位皇帝在位17年,所用輔相有名可考者多達50人之多,平均差不多是一年任用三位輔相,這種換人效率可謂是歷代絕無僅有的。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以崇禎帝的性格來說,那便是因為他生性多疑剛愎自用,所以導致了這種情況。

可是究其原因,是因為明朝的“監閣共理”制度的崩潰。

我們可以看看,明朝中期以後,怠政偷懶的皇帝不在少數,諸如嘉靖帝、萬曆帝、天啟帝,但是無一例外,這些皇帝都沒有大權旁落。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明朝皇帝的內閣替皇帝分擔了很多政務,而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擁有批紅權力,可以制衡內閣首輔,雙方互相牽制,使皇帝不至於大權旁落的同時,還可以共同協助皇帝處理政務,使皇帝可以高枕無憂的偷懶。

這個制度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打壓朋黨,免得文官集團威脅皇權,我們可以看看,明朝的朋黨萌芽起於嘉靖帝時期,成型於萬曆年間,萬曆時期朋黨有東林黨、浙黨、楚黨等,因為政治立場可謂是互相傾軋,但沒多久就形成東林黨一家獨大的情況。

很明顯東林黨一家獨大,就開始威脅到皇權,因此到了天啟帝的時候,天啟帝開始起用魏忠賢來打壓東林黨。

"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以身殉國,明朝遂亡,正當天下以為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就是下一個大一統王朝之時,歷史出現了戲劇化的一面,那便是清軍入關,李自成一蹶不起,清朝反而成為了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

明朝也因此成為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起的大一統王朝,長久以來關於明朝為什麼滅亡的原因,可謂是一個熱門話題,有人以小冰河時期這種氣候問題入手,有人以明朝的各種弊端入手,有人以明朝皇帝入手,可以說各有各的道理。

那麼今天宋安之就以明朝的“監閣共理”制度的崩潰,來說說明朝為何亡國。

何為“監閣共理”制度呢?

說白了就是明朝中期以後形成以太監勢力代表司禮監和文臣勢力代表內閣互相制衡,而皇帝居中調節而不至於大權旁落的政治格局。

這兩方勢力,太監不用多說,身為皇權的影子,有著皇帝的信任和掌握著特務機構廠衛,可謂是權勢滔天。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而閣臣權重,超越六部尚書之上,自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廢除丞相制以後,隨著時間推移閣臣開始日益丞相化,被人稱之為“輔相”、或者“宰輔”。

因此內閣首輔有人認為可以說是當時的丞相,當然這只是一種模糊概念的稱呼,畢竟還有司禮監的分權,內閣首輔嚴格意義上也不能說是丞相,像一些學者倒是認為司禮監的太監可以說是內相。

但不管怎麼說內閣首輔,在內閣之中權力最大,內閣之外是文臣之首,雖然權力相對於丞相沒那麼大,但稱之為丞相也沒什麼。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思是皇帝上位以後,肯定換自己的心腹擔任要職,但諸如閣臣還有內閣首輔這種重要的職位,不可能說經常更換,畢竟閣臣及其首輔是國之重臣,好比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在輔佐皇帝治理國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經常更換,肯定會影響內閣的工作效率和政策的實施。

但崇禎帝時期,這位皇帝在位17年,所用輔相有名可考者多達50人之多,平均差不多是一年任用三位輔相,這種換人效率可謂是歷代絕無僅有的。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以崇禎帝的性格來說,那便是因為他生性多疑剛愎自用,所以導致了這種情況。

可是究其原因,是因為明朝的“監閣共理”制度的崩潰。

我們可以看看,明朝中期以後,怠政偷懶的皇帝不在少數,諸如嘉靖帝、萬曆帝、天啟帝,但是無一例外,這些皇帝都沒有大權旁落。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明朝皇帝的內閣替皇帝分擔了很多政務,而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擁有批紅權力,可以制衡內閣首輔,雙方互相牽制,使皇帝不至於大權旁落的同時,還可以共同協助皇帝處理政務,使皇帝可以高枕無憂的偷懶。

這個制度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打壓朋黨,免得文官集團威脅皇權,我們可以看看,明朝的朋黨萌芽起於嘉靖帝時期,成型於萬曆年間,萬曆時期朋黨有東林黨、浙黨、楚黨等,因為政治立場可謂是互相傾軋,但沒多久就形成東林黨一家獨大的情況。

很明顯東林黨一家獨大,就開始威脅到皇權,因此到了天啟帝的時候,天啟帝開始起用魏忠賢來打壓東林黨。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魏忠賢身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擁有批紅權不說,在天啟三年受命提督東廠,開始掌握特務機構廠衛,因此將東林黨打壓的抬不起頭。

魏忠賢在打壓東林黨的同時,也是野心勃勃,將自己的心腹親信安插到上自內閣,下到六部等朝廷各個部門,形成“自內閣、六部至四方總督、巡撫,遍至死黨”的局面。而且還將手伸到了軍隊上面,先是大興內操,訓練了一支宦官部隊,還大肆派太監出鎮監軍,以控制邊軍和京師等要地。

以負面影響來說,魏忠賢打壓東林黨可以說是喪心病狂,甚至牽連了不少清官,更是大肆培植黨羽,有著謀反之意。

以正面來看,不能說魏忠賢代表的閹黨一無是處,他們的存在就好似皇帝派出的惡犬一般,來攻擊威脅皇權的東林黨,而且廠衛系統除了替魏忠賢剷除異己以外,還可以起到監察百官,反貪等作用。

但崇禎帝繼位以後,先是不動聲色的穩住了魏忠賢,在東林黨幫助之下,諸如解除了魏忠賢心腹崔呈秀的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左都御史之職,將最高軍事大權和監察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後再趁機剷除了魏忠賢及其黨羽。

"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以身殉國,明朝遂亡,正當天下以為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就是下一個大一統王朝之時,歷史出現了戲劇化的一面,那便是清軍入關,李自成一蹶不起,清朝反而成為了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

明朝也因此成為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起的大一統王朝,長久以來關於明朝為什麼滅亡的原因,可謂是一個熱門話題,有人以小冰河時期這種氣候問題入手,有人以明朝的各種弊端入手,有人以明朝皇帝入手,可以說各有各的道理。

那麼今天宋安之就以明朝的“監閣共理”制度的崩潰,來說說明朝為何亡國。

何為“監閣共理”制度呢?

說白了就是明朝中期以後形成以太監勢力代表司禮監和文臣勢力代表內閣互相制衡,而皇帝居中調節而不至於大權旁落的政治格局。

這兩方勢力,太監不用多說,身為皇權的影子,有著皇帝的信任和掌握著特務機構廠衛,可謂是權勢滔天。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而閣臣權重,超越六部尚書之上,自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廢除丞相制以後,隨著時間推移閣臣開始日益丞相化,被人稱之為“輔相”、或者“宰輔”。

因此內閣首輔有人認為可以說是當時的丞相,當然這只是一種模糊概念的稱呼,畢竟還有司禮監的分權,內閣首輔嚴格意義上也不能說是丞相,像一些學者倒是認為司禮監的太監可以說是內相。

但不管怎麼說內閣首輔,在內閣之中權力最大,內閣之外是文臣之首,雖然權力相對於丞相沒那麼大,但稱之為丞相也沒什麼。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思是皇帝上位以後,肯定換自己的心腹擔任要職,但諸如閣臣還有內閣首輔這種重要的職位,不可能說經常更換,畢竟閣臣及其首輔是國之重臣,好比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在輔佐皇帝治理國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經常更換,肯定會影響內閣的工作效率和政策的實施。

但崇禎帝時期,這位皇帝在位17年,所用輔相有名可考者多達50人之多,平均差不多是一年任用三位輔相,這種換人效率可謂是歷代絕無僅有的。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以崇禎帝的性格來說,那便是因為他生性多疑剛愎自用,所以導致了這種情況。

可是究其原因,是因為明朝的“監閣共理”制度的崩潰。

我們可以看看,明朝中期以後,怠政偷懶的皇帝不在少數,諸如嘉靖帝、萬曆帝、天啟帝,但是無一例外,這些皇帝都沒有大權旁落。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明朝皇帝的內閣替皇帝分擔了很多政務,而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擁有批紅權力,可以制衡內閣首輔,雙方互相牽制,使皇帝不至於大權旁落的同時,還可以共同協助皇帝處理政務,使皇帝可以高枕無憂的偷懶。

這個制度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打壓朋黨,免得文官集團威脅皇權,我們可以看看,明朝的朋黨萌芽起於嘉靖帝時期,成型於萬曆年間,萬曆時期朋黨有東林黨、浙黨、楚黨等,因為政治立場可謂是互相傾軋,但沒多久就形成東林黨一家獨大的情況。

很明顯東林黨一家獨大,就開始威脅到皇權,因此到了天啟帝的時候,天啟帝開始起用魏忠賢來打壓東林黨。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魏忠賢身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擁有批紅權不說,在天啟三年受命提督東廠,開始掌握特務機構廠衛,因此將東林黨打壓的抬不起頭。

魏忠賢在打壓東林黨的同時,也是野心勃勃,將自己的心腹親信安插到上自內閣,下到六部等朝廷各個部門,形成“自內閣、六部至四方總督、巡撫,遍至死黨”的局面。而且還將手伸到了軍隊上面,先是大興內操,訓練了一支宦官部隊,還大肆派太監出鎮監軍,以控制邊軍和京師等要地。

以負面影響來說,魏忠賢打壓東林黨可以說是喪心病狂,甚至牽連了不少清官,更是大肆培植黨羽,有著謀反之意。

以正面來看,不能說魏忠賢代表的閹黨一無是處,他們的存在就好似皇帝派出的惡犬一般,來攻擊威脅皇權的東林黨,而且廠衛系統除了替魏忠賢剷除異己以外,還可以起到監察百官,反貪等作用。

但崇禎帝繼位以後,先是不動聲色的穩住了魏忠賢,在東林黨幫助之下,諸如解除了魏忠賢心腹崔呈秀的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左都御史之職,將最高軍事大權和監察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後再趁機剷除了魏忠賢及其黨羽。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崇禎帝除去魏忠賢以後,為了避免再出現這種情況,是罷各邊鎮鎮守太監、詔內臣非奉命不得出禁門、戒廷臣交結內侍,開始全面限制太監的權力。

最重要的是崇禎帝不知道出於什麼想法,有可能是為了大權獨攬,或者是自信自己可以駕馭東林黨,於是將廠衛系統摧毀的差不多,使其成為空殼,再也沒有監察百官的作用。

客觀來說,魏忠賢擅權被收拾以後,崇禎帝限制太監,是正常現象。但崇禎帝如此限制,甚至將廠衛系統搞成空殼,就是矯枉過正了。

結果自然是崇禎帝個人能力不足,沒有太監勢力制衡東林黨,廠衛系統更是起不到監察百官作用,於是造成了崇禎一朝五十相。

因為崇禎帝駕馭不了東林黨,所以急迫的想通過換相等方式來更好的控制朝廷,但很明顯失敗了,不然也不會換了這麼多閣臣和首輔,最後還亡國。

而且崇禎帝個人能力的確很差,可謂是識人不明,他在位17年,擔任內閣首輔最長時間的溫體仁,任職時間為七年,其次就是周延儒,前後任職為五年零十個月,很遺憾的是,這兩位內閣首輔都入了《明史·奸臣傳》。

"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以身殉國,明朝遂亡,正當天下以為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就是下一個大一統王朝之時,歷史出現了戲劇化的一面,那便是清軍入關,李自成一蹶不起,清朝反而成為了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

明朝也因此成為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起的大一統王朝,長久以來關於明朝為什麼滅亡的原因,可謂是一個熱門話題,有人以小冰河時期這種氣候問題入手,有人以明朝的各種弊端入手,有人以明朝皇帝入手,可以說各有各的道理。

那麼今天宋安之就以明朝的“監閣共理”制度的崩潰,來說說明朝為何亡國。

何為“監閣共理”制度呢?

說白了就是明朝中期以後形成以太監勢力代表司禮監和文臣勢力代表內閣互相制衡,而皇帝居中調節而不至於大權旁落的政治格局。

這兩方勢力,太監不用多說,身為皇權的影子,有著皇帝的信任和掌握著特務機構廠衛,可謂是權勢滔天。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而閣臣權重,超越六部尚書之上,自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廢除丞相制以後,隨著時間推移閣臣開始日益丞相化,被人稱之為“輔相”、或者“宰輔”。

因此內閣首輔有人認為可以說是當時的丞相,當然這只是一種模糊概念的稱呼,畢竟還有司禮監的分權,內閣首輔嚴格意義上也不能說是丞相,像一些學者倒是認為司禮監的太監可以說是內相。

但不管怎麼說內閣首輔,在內閣之中權力最大,內閣之外是文臣之首,雖然權力相對於丞相沒那麼大,但稱之為丞相也沒什麼。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思是皇帝上位以後,肯定換自己的心腹擔任要職,但諸如閣臣還有內閣首輔這種重要的職位,不可能說經常更換,畢竟閣臣及其首輔是國之重臣,好比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在輔佐皇帝治理國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經常更換,肯定會影響內閣的工作效率和政策的實施。

但崇禎帝時期,這位皇帝在位17年,所用輔相有名可考者多達50人之多,平均差不多是一年任用三位輔相,這種換人效率可謂是歷代絕無僅有的。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以崇禎帝的性格來說,那便是因為他生性多疑剛愎自用,所以導致了這種情況。

可是究其原因,是因為明朝的“監閣共理”制度的崩潰。

我們可以看看,明朝中期以後,怠政偷懶的皇帝不在少數,諸如嘉靖帝、萬曆帝、天啟帝,但是無一例外,這些皇帝都沒有大權旁落。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明朝皇帝的內閣替皇帝分擔了很多政務,而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擁有批紅權力,可以制衡內閣首輔,雙方互相牽制,使皇帝不至於大權旁落的同時,還可以共同協助皇帝處理政務,使皇帝可以高枕無憂的偷懶。

這個制度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打壓朋黨,免得文官集團威脅皇權,我們可以看看,明朝的朋黨萌芽起於嘉靖帝時期,成型於萬曆年間,萬曆時期朋黨有東林黨、浙黨、楚黨等,因為政治立場可謂是互相傾軋,但沒多久就形成東林黨一家獨大的情況。

很明顯東林黨一家獨大,就開始威脅到皇權,因此到了天啟帝的時候,天啟帝開始起用魏忠賢來打壓東林黨。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魏忠賢身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擁有批紅權不說,在天啟三年受命提督東廠,開始掌握特務機構廠衛,因此將東林黨打壓的抬不起頭。

魏忠賢在打壓東林黨的同時,也是野心勃勃,將自己的心腹親信安插到上自內閣,下到六部等朝廷各個部門,形成“自內閣、六部至四方總督、巡撫,遍至死黨”的局面。而且還將手伸到了軍隊上面,先是大興內操,訓練了一支宦官部隊,還大肆派太監出鎮監軍,以控制邊軍和京師等要地。

以負面影響來說,魏忠賢打壓東林黨可以說是喪心病狂,甚至牽連了不少清官,更是大肆培植黨羽,有著謀反之意。

以正面來看,不能說魏忠賢代表的閹黨一無是處,他們的存在就好似皇帝派出的惡犬一般,來攻擊威脅皇權的東林黨,而且廠衛系統除了替魏忠賢剷除異己以外,還可以起到監察百官,反貪等作用。

但崇禎帝繼位以後,先是不動聲色的穩住了魏忠賢,在東林黨幫助之下,諸如解除了魏忠賢心腹崔呈秀的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左都御史之職,將最高軍事大權和監察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後再趁機剷除了魏忠賢及其黨羽。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崇禎帝除去魏忠賢以後,為了避免再出現這種情況,是罷各邊鎮鎮守太監、詔內臣非奉命不得出禁門、戒廷臣交結內侍,開始全面限制太監的權力。

最重要的是崇禎帝不知道出於什麼想法,有可能是為了大權獨攬,或者是自信自己可以駕馭東林黨,於是將廠衛系統摧毀的差不多,使其成為空殼,再也沒有監察百官的作用。

客觀來說,魏忠賢擅權被收拾以後,崇禎帝限制太監,是正常現象。但崇禎帝如此限制,甚至將廠衛系統搞成空殼,就是矯枉過正了。

結果自然是崇禎帝個人能力不足,沒有太監勢力制衡東林黨,廠衛系統更是起不到監察百官作用,於是造成了崇禎一朝五十相。

因為崇禎帝駕馭不了東林黨,所以急迫的想通過換相等方式來更好的控制朝廷,但很明顯失敗了,不然也不會換了這麼多閣臣和首輔,最後還亡國。

而且崇禎帝個人能力的確很差,可謂是識人不明,他在位17年,擔任內閣首輔最長時間的溫體仁,任職時間為七年,其次就是周延儒,前後任職為五年零十個月,很遺憾的是,這兩位內閣首輔都入了《明史·奸臣傳》。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監閣共理的制度中司禮監作用被崇禎帝取消以後,不只是單純大規模換閣臣及其首輔那般,我們再看看崇禎帝其他作為,在位十七年,刑部尚書易十七人、巡撫被殺十一人、總督被殺七人,當時朝臣可謂是人人自危。

崇禎帝如此這般暴戾,肯定有著生性多疑和剛愎自用的性格原因,但更多是因為駕馭不了東林黨,控制不了朝廷,所以氣急敗壞之下更換內閣首輔、殺巡撫、殺總督。

至此當時朝廷形成的局勢很是詭異,朝中大臣諸如內閣首輔和刑部尚書這種大員是換的相當頻繁,本來明末的龐大官僚機構運轉效率就低下,這樣一來更是嚴重影響了朝廷的運轉效率,內閣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說好聽一些是君臣一起亂了分寸,說不好聽就是崇禎帝與文官集團矛盾重重,彼此之間互相不信任。

正是因為這個內部問題,所以明朝最後竟亡於區區李自成之手,而文官集團更是拋棄了崇禎帝,先後當了大順和大清兩個政權的順臣。

最後再說說崇禎帝個人問題,因為魏忠賢的前車之鑑,為了避免下一個魏忠賢出現,於是剛開始放棄了以太監來制衡文官集團的傳統格局,結果是駕馭不了東林黨,控制不了朝廷,雙方對立之下釀成了明朝之亡國。

"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以身殉國,明朝遂亡,正當天下以為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就是下一個大一統王朝之時,歷史出現了戲劇化的一面,那便是清軍入關,李自成一蹶不起,清朝反而成為了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

明朝也因此成為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起的大一統王朝,長久以來關於明朝為什麼滅亡的原因,可謂是一個熱門話題,有人以小冰河時期這種氣候問題入手,有人以明朝的各種弊端入手,有人以明朝皇帝入手,可以說各有各的道理。

那麼今天宋安之就以明朝的“監閣共理”制度的崩潰,來說說明朝為何亡國。

何為“監閣共理”制度呢?

說白了就是明朝中期以後形成以太監勢力代表司禮監和文臣勢力代表內閣互相制衡,而皇帝居中調節而不至於大權旁落的政治格局。

這兩方勢力,太監不用多說,身為皇權的影子,有著皇帝的信任和掌握著特務機構廠衛,可謂是權勢滔天。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而閣臣權重,超越六部尚書之上,自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廢除丞相制以後,隨著時間推移閣臣開始日益丞相化,被人稱之為“輔相”、或者“宰輔”。

因此內閣首輔有人認為可以說是當時的丞相,當然這只是一種模糊概念的稱呼,畢竟還有司禮監的分權,內閣首輔嚴格意義上也不能說是丞相,像一些學者倒是認為司禮監的太監可以說是內相。

但不管怎麼說內閣首輔,在內閣之中權力最大,內閣之外是文臣之首,雖然權力相對於丞相沒那麼大,但稱之為丞相也沒什麼。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思是皇帝上位以後,肯定換自己的心腹擔任要職,但諸如閣臣還有內閣首輔這種重要的職位,不可能說經常更換,畢竟閣臣及其首輔是國之重臣,好比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在輔佐皇帝治理國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經常更換,肯定會影響內閣的工作效率和政策的實施。

但崇禎帝時期,這位皇帝在位17年,所用輔相有名可考者多達50人之多,平均差不多是一年任用三位輔相,這種換人效率可謂是歷代絕無僅有的。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以崇禎帝的性格來說,那便是因為他生性多疑剛愎自用,所以導致了這種情況。

可是究其原因,是因為明朝的“監閣共理”制度的崩潰。

我們可以看看,明朝中期以後,怠政偷懶的皇帝不在少數,諸如嘉靖帝、萬曆帝、天啟帝,但是無一例外,這些皇帝都沒有大權旁落。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明朝皇帝的內閣替皇帝分擔了很多政務,而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擁有批紅權力,可以制衡內閣首輔,雙方互相牽制,使皇帝不至於大權旁落的同時,還可以共同協助皇帝處理政務,使皇帝可以高枕無憂的偷懶。

這個制度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打壓朋黨,免得文官集團威脅皇權,我們可以看看,明朝的朋黨萌芽起於嘉靖帝時期,成型於萬曆年間,萬曆時期朋黨有東林黨、浙黨、楚黨等,因為政治立場可謂是互相傾軋,但沒多久就形成東林黨一家獨大的情況。

很明顯東林黨一家獨大,就開始威脅到皇權,因此到了天啟帝的時候,天啟帝開始起用魏忠賢來打壓東林黨。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魏忠賢身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擁有批紅權不說,在天啟三年受命提督東廠,開始掌握特務機構廠衛,因此將東林黨打壓的抬不起頭。

魏忠賢在打壓東林黨的同時,也是野心勃勃,將自己的心腹親信安插到上自內閣,下到六部等朝廷各個部門,形成“自內閣、六部至四方總督、巡撫,遍至死黨”的局面。而且還將手伸到了軍隊上面,先是大興內操,訓練了一支宦官部隊,還大肆派太監出鎮監軍,以控制邊軍和京師等要地。

以負面影響來說,魏忠賢打壓東林黨可以說是喪心病狂,甚至牽連了不少清官,更是大肆培植黨羽,有著謀反之意。

以正面來看,不能說魏忠賢代表的閹黨一無是處,他們的存在就好似皇帝派出的惡犬一般,來攻擊威脅皇權的東林黨,而且廠衛系統除了替魏忠賢剷除異己以外,還可以起到監察百官,反貪等作用。

但崇禎帝繼位以後,先是不動聲色的穩住了魏忠賢,在東林黨幫助之下,諸如解除了魏忠賢心腹崔呈秀的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左都御史之職,將最高軍事大權和監察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後再趁機剷除了魏忠賢及其黨羽。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崇禎帝除去魏忠賢以後,為了避免再出現這種情況,是罷各邊鎮鎮守太監、詔內臣非奉命不得出禁門、戒廷臣交結內侍,開始全面限制太監的權力。

最重要的是崇禎帝不知道出於什麼想法,有可能是為了大權獨攬,或者是自信自己可以駕馭東林黨,於是將廠衛系統摧毀的差不多,使其成為空殼,再也沒有監察百官的作用。

客觀來說,魏忠賢擅權被收拾以後,崇禎帝限制太監,是正常現象。但崇禎帝如此限制,甚至將廠衛系統搞成空殼,就是矯枉過正了。

結果自然是崇禎帝個人能力不足,沒有太監勢力制衡東林黨,廠衛系統更是起不到監察百官作用,於是造成了崇禎一朝五十相。

因為崇禎帝駕馭不了東林黨,所以急迫的想通過換相等方式來更好的控制朝廷,但很明顯失敗了,不然也不會換了這麼多閣臣和首輔,最後還亡國。

而且崇禎帝個人能力的確很差,可謂是識人不明,他在位17年,擔任內閣首輔最長時間的溫體仁,任職時間為七年,其次就是周延儒,前後任職為五年零十個月,很遺憾的是,這兩位內閣首輔都入了《明史·奸臣傳》。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監閣共理的制度中司禮監作用被崇禎帝取消以後,不只是單純大規模換閣臣及其首輔那般,我們再看看崇禎帝其他作為,在位十七年,刑部尚書易十七人、巡撫被殺十一人、總督被殺七人,當時朝臣可謂是人人自危。

崇禎帝如此這般暴戾,肯定有著生性多疑和剛愎自用的性格原因,但更多是因為駕馭不了東林黨,控制不了朝廷,所以氣急敗壞之下更換內閣首輔、殺巡撫、殺總督。

至此當時朝廷形成的局勢很是詭異,朝中大臣諸如內閣首輔和刑部尚書這種大員是換的相當頻繁,本來明末的龐大官僚機構運轉效率就低下,這樣一來更是嚴重影響了朝廷的運轉效率,內閣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說好聽一些是君臣一起亂了分寸,說不好聽就是崇禎帝與文官集團矛盾重重,彼此之間互相不信任。

正是因為這個內部問題,所以明朝最後竟亡於區區李自成之手,而文官集團更是拋棄了崇禎帝,先後當了大順和大清兩個政權的順臣。

最後再說說崇禎帝個人問題,因為魏忠賢的前車之鑑,為了避免下一個魏忠賢出現,於是剛開始放棄了以太監來制衡文官集團的傳統格局,結果是駕馭不了東林黨,控制不了朝廷,雙方對立之下釀成了明朝之亡國。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中間崇禎帝后知後覺反應過來,才開始大規模起用太監監軍等,以制衡文官集團,但是識人不明,這些太監大多數都起到了反作用。諸如太監高起潛聯合大臣楊嗣昌害死盧象升,還有李自成進軍北京,崇禎帝派十個太監監軍以期他們指揮軍隊抵抗李自成的大軍,結果是紛紛投降,最後只有一個太監王承恩陪著崇禎帝殉國,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從這點來看,崇禎帝很像他的祖父萬曆帝,萬曆帝親政以後,不只是清算了張居正,在自己怠政偷懶時期,為了避免再出現司禮監太監馮保勾結內閣首輔張居正,以至於內閣首輔張居正成為權臣的情況,於是限制了司禮監和內閣的權力。

最後造成司禮監和內閣形成不了共同處理政務的情況,萬曆帝更是怠政不管,內閣孤掌難鳴,形成了“曹署多空”的情況,造成官場貪汙腐敗成風,加速了明帝國的滅亡。

而崇禎帝最初為了避免再出現像魏忠賢這種亂政的太監,於是乾脆放棄以太監來制衡文官集團,並且一刀切的將廠衛監察百官的作用都剝奪了,最後搞得駕馭不了東林黨,控制不了朝廷,反而加速了明朝的滅亡,與他祖父萬曆帝當年的選擇簡直是如出一轍。

當然宋安之以明朝“監閣共理”制度崩潰的角度,來說說明朝亡國的原因,並非是全面的,並非就是一定對的,只是希望以這個角度來給大家提供一個不一樣的視角,還望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還有本文並非否定崇禎帝,崇禎帝以身殉國的風骨還是值得肯定的,而且他登基之時年僅十七歲而已,這樣的年齡在當時能除掉魏忠賢也實屬不易,可見崇禎帝並非一無是處,所以本文只是就事論事的說說崇禎帝的不足之處。

"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以身殉國,明朝遂亡,正當天下以為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就是下一個大一統王朝之時,歷史出現了戲劇化的一面,那便是清軍入關,李自成一蹶不起,清朝反而成為了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

明朝也因此成為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起的大一統王朝,長久以來關於明朝為什麼滅亡的原因,可謂是一個熱門話題,有人以小冰河時期這種氣候問題入手,有人以明朝的各種弊端入手,有人以明朝皇帝入手,可以說各有各的道理。

那麼今天宋安之就以明朝的“監閣共理”制度的崩潰,來說說明朝為何亡國。

何為“監閣共理”制度呢?

說白了就是明朝中期以後形成以太監勢力代表司禮監和文臣勢力代表內閣互相制衡,而皇帝居中調節而不至於大權旁落的政治格局。

這兩方勢力,太監不用多說,身為皇權的影子,有著皇帝的信任和掌握著特務機構廠衛,可謂是權勢滔天。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而閣臣權重,超越六部尚書之上,自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廢除丞相制以後,隨著時間推移閣臣開始日益丞相化,被人稱之為“輔相”、或者“宰輔”。

因此內閣首輔有人認為可以說是當時的丞相,當然這只是一種模糊概念的稱呼,畢竟還有司禮監的分權,內閣首輔嚴格意義上也不能說是丞相,像一些學者倒是認為司禮監的太監可以說是內相。

但不管怎麼說內閣首輔,在內閣之中權力最大,內閣之外是文臣之首,雖然權力相對於丞相沒那麼大,但稱之為丞相也沒什麼。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思是皇帝上位以後,肯定換自己的心腹擔任要職,但諸如閣臣還有內閣首輔這種重要的職位,不可能說經常更換,畢竟閣臣及其首輔是國之重臣,好比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在輔佐皇帝治理國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經常更換,肯定會影響內閣的工作效率和政策的實施。

但崇禎帝時期,這位皇帝在位17年,所用輔相有名可考者多達50人之多,平均差不多是一年任用三位輔相,這種換人效率可謂是歷代絕無僅有的。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以崇禎帝的性格來說,那便是因為他生性多疑剛愎自用,所以導致了這種情況。

可是究其原因,是因為明朝的“監閣共理”制度的崩潰。

我們可以看看,明朝中期以後,怠政偷懶的皇帝不在少數,諸如嘉靖帝、萬曆帝、天啟帝,但是無一例外,這些皇帝都沒有大權旁落。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明朝皇帝的內閣替皇帝分擔了很多政務,而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擁有批紅權力,可以制衡內閣首輔,雙方互相牽制,使皇帝不至於大權旁落的同時,還可以共同協助皇帝處理政務,使皇帝可以高枕無憂的偷懶。

這個制度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打壓朋黨,免得文官集團威脅皇權,我們可以看看,明朝的朋黨萌芽起於嘉靖帝時期,成型於萬曆年間,萬曆時期朋黨有東林黨、浙黨、楚黨等,因為政治立場可謂是互相傾軋,但沒多久就形成東林黨一家獨大的情況。

很明顯東林黨一家獨大,就開始威脅到皇權,因此到了天啟帝的時候,天啟帝開始起用魏忠賢來打壓東林黨。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魏忠賢身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擁有批紅權不說,在天啟三年受命提督東廠,開始掌握特務機構廠衛,因此將東林黨打壓的抬不起頭。

魏忠賢在打壓東林黨的同時,也是野心勃勃,將自己的心腹親信安插到上自內閣,下到六部等朝廷各個部門,形成“自內閣、六部至四方總督、巡撫,遍至死黨”的局面。而且還將手伸到了軍隊上面,先是大興內操,訓練了一支宦官部隊,還大肆派太監出鎮監軍,以控制邊軍和京師等要地。

以負面影響來說,魏忠賢打壓東林黨可以說是喪心病狂,甚至牽連了不少清官,更是大肆培植黨羽,有著謀反之意。

以正面來看,不能說魏忠賢代表的閹黨一無是處,他們的存在就好似皇帝派出的惡犬一般,來攻擊威脅皇權的東林黨,而且廠衛系統除了替魏忠賢剷除異己以外,還可以起到監察百官,反貪等作用。

但崇禎帝繼位以後,先是不動聲色的穩住了魏忠賢,在東林黨幫助之下,諸如解除了魏忠賢心腹崔呈秀的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左都御史之職,將最高軍事大權和監察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後再趁機剷除了魏忠賢及其黨羽。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崇禎帝除去魏忠賢以後,為了避免再出現這種情況,是罷各邊鎮鎮守太監、詔內臣非奉命不得出禁門、戒廷臣交結內侍,開始全面限制太監的權力。

最重要的是崇禎帝不知道出於什麼想法,有可能是為了大權獨攬,或者是自信自己可以駕馭東林黨,於是將廠衛系統摧毀的差不多,使其成為空殼,再也沒有監察百官的作用。

客觀來說,魏忠賢擅權被收拾以後,崇禎帝限制太監,是正常現象。但崇禎帝如此限制,甚至將廠衛系統搞成空殼,就是矯枉過正了。

結果自然是崇禎帝個人能力不足,沒有太監勢力制衡東林黨,廠衛系統更是起不到監察百官作用,於是造成了崇禎一朝五十相。

因為崇禎帝駕馭不了東林黨,所以急迫的想通過換相等方式來更好的控制朝廷,但很明顯失敗了,不然也不會換了這麼多閣臣和首輔,最後還亡國。

而且崇禎帝個人能力的確很差,可謂是識人不明,他在位17年,擔任內閣首輔最長時間的溫體仁,任職時間為七年,其次就是周延儒,前後任職為五年零十個月,很遺憾的是,這兩位內閣首輔都入了《明史·奸臣傳》。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監閣共理的制度中司禮監作用被崇禎帝取消以後,不只是單純大規模換閣臣及其首輔那般,我們再看看崇禎帝其他作為,在位十七年,刑部尚書易十七人、巡撫被殺十一人、總督被殺七人,當時朝臣可謂是人人自危。

崇禎帝如此這般暴戾,肯定有著生性多疑和剛愎自用的性格原因,但更多是因為駕馭不了東林黨,控制不了朝廷,所以氣急敗壞之下更換內閣首輔、殺巡撫、殺總督。

至此當時朝廷形成的局勢很是詭異,朝中大臣諸如內閣首輔和刑部尚書這種大員是換的相當頻繁,本來明末的龐大官僚機構運轉效率就低下,這樣一來更是嚴重影響了朝廷的運轉效率,內閣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說好聽一些是君臣一起亂了分寸,說不好聽就是崇禎帝與文官集團矛盾重重,彼此之間互相不信任。

正是因為這個內部問題,所以明朝最後竟亡於區區李自成之手,而文官集團更是拋棄了崇禎帝,先後當了大順和大清兩個政權的順臣。

最後再說說崇禎帝個人問題,因為魏忠賢的前車之鑑,為了避免下一個魏忠賢出現,於是剛開始放棄了以太監來制衡文官集團的傳統格局,結果是駕馭不了東林黨,控制不了朝廷,雙方對立之下釀成了明朝之亡國。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中間崇禎帝后知後覺反應過來,才開始大規模起用太監監軍等,以制衡文官集團,但是識人不明,這些太監大多數都起到了反作用。諸如太監高起潛聯合大臣楊嗣昌害死盧象升,還有李自成進軍北京,崇禎帝派十個太監監軍以期他們指揮軍隊抵抗李自成的大軍,結果是紛紛投降,最後只有一個太監王承恩陪著崇禎帝殉國,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從這點來看,崇禎帝很像他的祖父萬曆帝,萬曆帝親政以後,不只是清算了張居正,在自己怠政偷懶時期,為了避免再出現司禮監太監馮保勾結內閣首輔張居正,以至於內閣首輔張居正成為權臣的情況,於是限制了司禮監和內閣的權力。

最後造成司禮監和內閣形成不了共同處理政務的情況,萬曆帝更是怠政不管,內閣孤掌難鳴,形成了“曹署多空”的情況,造成官場貪汙腐敗成風,加速了明帝國的滅亡。

而崇禎帝最初為了避免再出現像魏忠賢這種亂政的太監,於是乾脆放棄以太監來制衡文官集團,並且一刀切的將廠衛監察百官的作用都剝奪了,最後搞得駕馭不了東林黨,控制不了朝廷,反而加速了明朝的滅亡,與他祖父萬曆帝當年的選擇簡直是如出一轍。

當然宋安之以明朝“監閣共理”制度崩潰的角度,來說說明朝亡國的原因,並非是全面的,並非就是一定對的,只是希望以這個角度來給大家提供一個不一樣的視角,還望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還有本文並非否定崇禎帝,崇禎帝以身殉國的風骨還是值得肯定的,而且他登基之時年僅十七歲而已,這樣的年齡在當時能除掉魏忠賢也實屬不易,可見崇禎帝並非一無是處,所以本文只是就事論事的說說崇禎帝的不足之處。

一朝50相,終沒能解救大明王朝,廠衛制度崩潰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歷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那些一成不變的歷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