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人民的名義》還“警世”的官場現形記,豆瓣評分竟然近滿分!

明朝 官場現形記 明世宗 海瑞 慘綠青年 2017-04-24

隨著《人民的名義》這部現象級正劇刷爆了朋友圈,“戲骨”這個詞漸漸代替“鮮肉”,被搬上了檯面,頻繁出現在大眾視線中。

80、90後步入中青年,成為所謂的“新中產”,引領大眾趣味的中堅力量已經趨於成熟,這批恰好享受到改革開放福利的幸運一代,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享受更便捷的國際化交流,必然導致審美趣味和價值取向更加開化。在娛樂行業大肆盛行的當下,這對於那些拒絕浮躁、厚積薄發的作品來說,無疑是一種撥亂反正的新機遇。

比《人民的名義》還“警世”的官場現形記,豆瓣評分竟然近滿分!

最近火起來的正劇不是隻有《人民的名義》,前些日子,有部叫《大明王朝1566》的古裝反腐大片,悄悄在各大視頻網站上“復活”。

這是一部在10年前收視率極其慘淡的歷史正劇,也是老戲骨陣容:陳寶國、黃志忠、倪大紅、王勁鬆、趙立新……如今,豆瓣評分竟達9.6之高!《人民的名義》也不過8.6分。網友們紛紛調侃:“十年前欠《大明王朝1566》的收視率,今年還給了《人民的名義》。”

比《人民的名義》還“警世”的官場現形記,豆瓣評分竟然近滿分!

同樣是演繹官場風雲的反腐正劇,《大明王朝》圍繞嘉靖皇帝末年的國庫空虛和君主專制體制,講述明代政治歷史故事,以其精良的製作和嚴謹的謀篇佈局,讓每句臺詞的呈現都值得斟酌品味。

劇中,陳寶國飾演的仙風道骨的“嘉靖帝”朱厚熜無疑是全劇最精彩的人物。他聰明絕頂,善於玩弄權術,一心修道,又“故意”顯得瘋狂迂腐。真實歷史中的嘉靖帝,一直以來也備受爭議。

“嘉靖帝”是明朝第11位皇帝,在位45年,“嘉靖”是明朝使用第2長的年號(最長的是明神宗年號“萬曆”,在位48年)。嘉靖帝的即位頗有“天上掉餡餅”的意味,他並非明武宗的子嗣,而是“遠房親戚”家的么子,在種種巧合下,他成了最有資格的皇位繼承人。

比《人民的名義》還“警世”的官場現形記,豆瓣評分竟然近滿分!

嘉靖帝繼位之初,提出要追尊其生父,遭到200餘人的反對,致使許多正直的大臣或死或引退,而佞臣卻乘機竊取了朝政大權,使弊政重興,史稱“大禮議”事件。通過這件事,嘉靖皇帝不僅實現了追封自己父親為皇帝的願望,而且樹立了新皇的威信,開始了他的專制統治。

嘉靖帝非常崇信道教,好神仙老道之術,一心求長生不老,他到處蒐羅方士,祕方,史傳許多人因此一步登天:一些文人給嘉靖皇帝撰寫青詞而入閣成為宰相,以致民間有了“青詞宰相”的說法。大反派嚴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比《人民的名義》還“警世”的官場現形記,豆瓣評分竟然近滿分!

由於嘉靖皇帝一心求長生不老,方士們告訴嘉靖皇帝,用每天早上的露水煉丹就可以長生,於是,嘉靖帝組織了許多宮女清早為他採露,由於工作辛苦,宮女們實在忍受不了,決定殺死嘉靖皇帝。

公元1542年12月21日深夜,以楊金英為首的宮女們,趁嘉靖皇帝熟睡之時,按住嘉靖皇帝,用繩子勒住他的脖子。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但由於緊張,她們將繩子系成了死扣,收不緊。這時,其中一個婢女犯“慫”跑去報告了皇后,嘉靖帝得以大難不死。宮女們全部被凌遲處死,這就是史上著名的“壬寅宮變”。

比《人民的名義》還“警世”的官場現形記,豆瓣評分竟然近滿分!

嘉靖帝“藏”在宮內20多年,在用人上 “ 忽智忽愚”、“忽功忽罪”,態度變化很大。他對於權力把握能力很強,不是對外界的事不管不問,而是暗中密切關注著大臣們的一舉一動。在這期間,錦衣衛、東廠這些特務機構,把各種信息源源不斷地地反饋給他,太監、王公大臣們想暗地裡搞些小動作是行不通的。

以治國而言,嘉靖帝有自己的一套,秉承老子的“無為而治”,在效果上很奏效 。但他似乎忘了“君為臣表”,沒有做好自身操行,過於強調玩弄權謀,沒有把心思放在治國為民上,以致後人對他的爭議很大。

有個淳安知縣海瑞,被升任戶部主事後,見嘉靖帝如此行徑,就買好了自己的棺木,訣別妻兒,遣散家僮,寫了《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上疏死諫。

比《人民的名義》還“警世”的官場現形記,豆瓣評分竟然近滿分!

劇中的海瑞對於朝廷的腐敗認識,顯然不滿足於“倒嚴”這一層面,而是直指大明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嘉靖帝。《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直言君王之弊端,言辭激烈,鞭辟入裡。嘉靖帝大怒,將海瑞逮捕入獄。

比《人民的名義》還“警世”的官場現形記,豆瓣評分竟然近滿分!

海瑞是少有的孔孟的真實信徒,朝野上下恐怕只有他篤信“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重”,並“希冀以個人的力量,領導社會恢復到歷史上和理想中的單純。”海瑞達到了看似不能到達的道德高度,讓道德標杆具有“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意義。只是,限於時代和文化影響,當時的海瑞只能認識到君主的無德之失,卻不能發現整個政治制度的落後和封閉之處。

海瑞是少有的孔孟的真實信徒,朝野上下恐怕只有他篤信“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重”,並“希冀以個人的力量,領導社會恢復到歷史上和理想中的單純。”海瑞達到了看似不能到達的道德高度,讓道德標杆具有“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意義。只是,限於時代和文化影響,當時的海瑞只能認識到君主的無德之失,卻不能發現整個政治制度的落後和封閉之處。

比《人民的名義》還“警世”的官場現形記,豆瓣評分竟然近滿分!

難得的是,這部劇做到了“以歷史的眼光看現代”,同《人民的名義》一樣,成為一部飽含憂患意識的作品。在國富民強的當代,我們需要有才華和使命感的創作者“奏盛世之樂章”,也需要有膽識和責任感的創作者“敲警世之洪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