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木棺材裡的崇禎

崇禎皇帝朱由檢是幸運兒,若不是他的兄長明熹宗朱由校死的時候沒有子嗣,朱由檢也許就做不了皇帝。又或者把持朝政的魏忠賢稍微有點心眼,找個年紀小的朱家子孫繼承帝位,繼續操控一切,朱由檢也沒法登基,就不過是個藩王,在歷史上無聲無臭。

但朱由檢又是不幸的,在位十七年,繼承一個爛攤子,沒有一年是平安沒事的。內亂、外患,一年甚過一年。光供養宗室藩王,國家財政就已經枯竭了,偏偏災害接踵而至,北方動不動就顆粒無收。

內亂和外患都需要錢,可即使竭澤而漁,都弄不出錢來了。體制的毛病都出來了,他又沒有那個魄力,著手大改。閣老和兵部尚書,像走馬燈似地換,換了誰,都解決不了問題。

柳木棺材裡的崇禎

最終李自成打上門來,他無兵可御,城上的兵推說沒餉,又不肯戰。而他卻又不好意思棄城而走。城被攻破後,他在一個太監陪伴下,上煤山吊死了。

兵部一個七品主事,出錢買了一個最便宜的柳木棺材,把崇禎裝了進去。這時候的崇禎,帽子掉了,兩隻腳只剩了一隻靴子,身上穿的是布衣,還有點破,鼻微傷,有點血,估計是從樹上掉下來的時候弄的。胸前的衣襟上題了幾個字:朕既喪國,無顏冠冕見人。

人們盛傳的那個比較長的遺囑,所謂:“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好像不是真的,你都死了,人家傷不傷百姓,你管得著嗎?

柳木棺材裡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就像是個叫花子,京師裡,盛世時標準的叫花子路倒的待遇也就是這樣。只是,他的棺材停在了東華門一個臨時搭起來的蓆棚子裡。

前來哭皇帝的臣子有一些,但不多。臨而哭者四十餘人,臨而不哭者三十餘人。剩下的滿朝文武,都去李闖王那裡報到,接受這個前幾天還被百官稱為賊人的挑選,準備官復原職了。但是,沒想到李自成這個草頭王,根本沒想啟用前朝的官員,一個個自投羅網的官員,都被拿下,拷掠追贓。

也就是說,李自成想讓這些投誠的官員吐出錢來。在李自成的隊伍裡,大小頭目把這些官員當肥豬。被追贓的,不僅有金銀寶玉,還有美女。其中,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手上控制的官員最多,官銜最大。單講人數,就一千六百多。當年崇禎皇帝費勁心機讓百官捐獻,都沒有獻出來的錢財,在李自成隊伍的嚴刑拷打面前,都交出來了。

劉宗敏命人趕製了五千副夾棍,用來逼迫明朝官員們交錢。夾棍上有稜,有鐵釘相連,凡不從者,必將夾碎他們的手足。他還覺得力度不夠,於是命人在門口樹立了兩根柱子,作為凌遲專用。他在追贓索餉中失之過嚴,殺人不少,共獲銀七千萬兩,鑄成銀餅,約數萬塊,後來用騾車運至西安。

彭孫貽的《平寇志》記載,“劉宗敏、李過、田見秀等歸所據第,呼蓮子衚衕優伶、孌童各數十,分佐酒,高踞几上,環而歌舞。喜則勞以大錢,怒即殺之。”這樣的腐敗信號,預示著這個還沒有正式建立的政權已經到了窮途末路。

只是有一個人,他們原不該碰的,這個人就是當時手握重兵駐紮在山海關的吳三桂父親吳襄。劉宗敏逼得吳襄獻出了全部家產,包括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這給李自成平添了大麻煩。後來李自成親自出馬想要挽回,都不可能了。

還好,李自成並不認為崇禎是個壞皇帝。所以,出殯的時候,給他換了一個好點的棺材,還給崇禎換上了沖天冠、龍袍、玉帶、漆金靴。草草運到十三陵附近,葬在了崇禎早死的田貴妃墓裡。

一般的皇帝,在登基那天起,就開始為自己修陵,但是崇禎顧不過來,所以,陵連影子都沒有。今天的崇禎陵,即思陵地面上的建築,還是清兵入關之後,為了收買人心給他重修的。儘管如此,思陵也是明朝皇帝陵寢中最寒酸的一座。

如果李自成不開恩,也許,崇禎皇帝就裝在那口薄皮的柳木棺材裡葬了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