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洋: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大遷徙

南洋是明清時期對東南亞一帶的稱呼,包括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馬來半島等地。而廣義的南洋還包括當今的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諸島。中國人一次又一次大規模遷徙南洋,史稱 “下南洋”。

下南洋: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大遷徙

下南洋,最早可迫溯到2000 多年前的漢代。據史載,公元1世紀左右,中國就與緬甸、越南等國互有來往。西漢末年赤眉、綠林起義,中原大亂,一批漢儒學者、軍政官員數千人逃往漢屬交州刺史部的交趾( 今越南河內) 避難。後來的亂世中,先後又有大批中原漢民遠離故土,移居現今的東南亞地區。但受航海條件束縛,移民尚未形成規模。

唐代時,移民人數開始增多,他們被當地人稱為“唐人”。唐朝後期,黃巢率農民起義軍襲擊廣州時,廣東人爭相逃往東南亞。

華人徙居東南亞各地形成潮流大致始於唐代中葉,伴隨中國造船與航海技術的發展,海上交通日漸發達,特別是鄭和下西洋後,移居東南亞地區進行開發、經營的華人迅速增加,清人徐繼畲在《瀛寰志略》中描述其況: “閩廣之民,造舟涉海,趨之若鶩,或竟有買田娶婦,留而不歸者。”至明後期,中國外遷人口廣泛分佈於南洋群島。僅呂宋(今菲律賓) 一地,來自閩粵的商販已多達數萬。明代流傳諺語: “若要富,須往貓裡務。”貓裡務是呂宋附近一小島,已然成為當時中國人海外淘金的好去處。

中國人的南洋路,到了明朝和清朝前期越走越寬,呈現大規模的遷徙潮。福建、廣東一帶在當時較窮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難以維持。為了謀生計,躲避戰亂,700 多萬中國人漂洋過海,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地到南洋謀生。

清朝初年,大量的難民、被清兵打散的農民軍、抗清失敗的明軍餘部,以及不願侍奉清廷的明朝遺民,掀起了移民東南亞的高潮。1659年,跟隨南明永曆帝朱由榔流亡緬甸的官兵眷屬,有的逃亡暹羅 ( 今秦國),有的被安置在緬甸邊遠地方,今天緬甸北部的桂家與敏家都是這些官兵的後裔。明亡後,高、雷、廉三州總兵陳上川、副將陳安平等率領兵將家眷3000多人、戰船50 多艘,到達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這塊地方因此被稱作 “明鄉”。

值得一提的是,至清康熙年間,赴呂宋、爪哇等南洋海島從事貿易的人有如蜂攢蟻聚,清政府為防止國內糧、船外流,海盜及外人糾結為亂而危及社會秩序等情況發生,對與南洋貿易一概禁止。南洋移民在這一時期明顯減少。在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南洋海禁”時期。

下南洋: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大遷徙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中國歷史發生重要轉折,同時也掀起了中國人口大規模移民南洋的浪潮。

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被迫接受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允許西方國家在東南沿海招募華工,因為應募者要訂立契約,時人稱為“契約華工”,又叫 “賣豬仔”。

此時,英國、荷蘭殖民統治下的南洋,正處於加速開發過程中,對勞動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南洋諸國為吸引華工,先後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如馬來西亞聯邦最大的一個州——沙撈越州,在自色拉者( 意即國王) 二世執政時期,就頒佈過一個特別通告:給移民足夠的免費土地種植,政府提供臨時住屋安置移民;免費供給大米和食鹽一年;提供交通運輸工具,建立警察局保護華人安全,華人可永久居住在沙撈越等。

這樣的政策對於在中國國內流離失所、喪失土地的無業流民來說,無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很多華人就是在這個時候,或攜妻帶子,或孤身一人,漂洋過海來到南洋。據相關人口調查資料統計,這一時期赴東南亞的僅契約華工多達230 餘萬人。

晚清到民國時期的”下南洋”,是: 中國人海外移民的最高潮。國內的戰亂,加速了中國人到南洋的步伐。1640 年鴉片戰爭之後直到1949 年,移民人數飆升,僅1922 年至1939 年間,從廈門等港出洋的移民就超過500 萬人。

民國成立後,兵連禍結,動盪不斷,自清末形成的 “下南洋” 人潮在規模上年甚一年,持續增加。在這一時期,“契約華工”遷移浪潮漸趨式微,自由移民逐漸興起,主動遷移增加,被動遷移減少。

另外,由於之前大規模的人口外遷,使東南亞地區華人社會不斷髮展,因親屬或鄉親等關係而引起隨眷及投親靠友的遷移亦成潮流。再加之東南亞地區勞動力需求依然旺盛,因此,華人遷移南洋地區的浪潮仍在持續。

據20 世紀40 年代末至50年代末資料統計,中國人口遷人最多的東南亞國家為泰國、馬來亞聯邦、印度尼西亞三國。以泰國為例,1918年至1945年間,遷入華人約有180 萬人。

“下南洋” 的中國人原本多為下層勞動人民,在異地他鄉忍受孤寂與凌苦,依靠經年勤儉力作,積蓄不菲,發家致富以至成為富商者不在少數,創造了自己輝煌的異國生活。

一方面,許多華人在僑居國從事商業活動,負責管理海外貿易,收購當地土特產,銷售該國貨物,從而形成一個溝通中國與海外貿易的商業網絡。這些人也多為當地政府所倚重,暹羅( 秦國)王室就曾表示: “如果沒有華僑,宮廷什麼買賣也做不成。”

另一方面,還有相當一部分華人從事手工業,烤麵包師、裁縫、鞋匠、金匠、銀匠、雕刻師、鎖匠、畫家、泥水匠、織工,幾乎無所不包。從事農業、園藝和漁業的華僑人數也很多,他們打下了華人的一片天地,也打下了東南亞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

“下南洋” 的中國人,用自己的勤奮努力 ,改變了所在國落後的經濟狀況,就連英國的海峽殖民地總督端天鹹也承認,馬來半島的繁榮是盛,“皆華僑所造就”,“馬來諸邦之維持,專賴錫礦之稅入……錫礦之工作者,首推華僑。彼等努力之結果,世界用錫之半額,皆由半島供給、彼等之才能與勞力,造就今日之馬來半島'’,

下南洋: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大遷徙

華人在改變所在國的經濟狀況的同時,很多人也徹底改變了自己與家族的命運、東南亞華人,先後出現了數以百計的百萬富豪、千萬富豪。與此同時,東南亞華人在政治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新加坡首任總理李光耀是華裔,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的丈夫是華裔,秦國前總理他信是華裔。在泰國議會,三分之二的議員是華裔。在馬東西亞,華人從政並取得成功,也早已不是什麼新聞。

“下南洋” 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3 次人口遷徙之一。與“闖關東”、“走西口 ”相比,“下南洋” 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路程最遠的一次跨國大遷徙,其路途危險程度和謀生的難度,遠非國內迂徙可比。

與闖關東、走西口相比,“下南洋”更為壯觀,更具跨國跨洋色彩,範圍更大,經歷時間更長,歷史影響更深遠。

中國人是依戀故土的。要做一個離家的遊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與開拓,需要極大的勇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