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鎮在王振鼓譟下,不聽朝臣勸阻,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臨行前,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把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史籍記載:大軍7月離開京城後,大雨連綿,八月初大軍才到大同附近。此時各路大軍大多敗於瓦剌,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朱祁鎮一看這種情況,就開始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朱祁鎮和明軍困在土木堡。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鎮在王振鼓譟下,不聽朝臣勸阻,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臨行前,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把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史籍記載:大軍7月離開京城後,大雨連綿,八月初大軍才到大同附近。此時各路大軍大多敗於瓦剌,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朱祁鎮一看這種情況,就開始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朱祁鎮和明軍困在土木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土木堡,其實真正的叫法是土木驛堡。原來這裡叫統漠鎮,建堡於永樂初年。“統漠”不太好寫,後來叫順口了,就成了筆畫簡單的土木。

土木堡,以及附近的雞鳴堡和榆林堡,介於宣府鎮與京師之間,號稱京北三大堡。宣府鎮是九邊之首,轄區內遍地都是這種軍事用途的堡。

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時任戶部尚書王佐、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俱於土木堡喪生,其他官佐死亡50餘人。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鎮在王振鼓譟下,不聽朝臣勸阻,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臨行前,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把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史籍記載:大軍7月離開京城後,大雨連綿,八月初大軍才到大同附近。此時各路大軍大多敗於瓦剌,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朱祁鎮一看這種情況,就開始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朱祁鎮和明軍困在土木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土木堡,其實真正的叫法是土木驛堡。原來這裡叫統漠鎮,建堡於永樂初年。“統漠”不太好寫,後來叫順口了,就成了筆畫簡單的土木。

土木堡,以及附近的雞鳴堡和榆林堡,介於宣府鎮與京師之間,號稱京北三大堡。宣府鎮是九邊之首,轄區內遍地都是這種軍事用途的堡。

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時任戶部尚書王佐、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俱於土木堡喪生,其他官佐死亡50餘人。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2

記載土木之變的李賢《天順日錄》這樣寫道:

“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而此時,京師羸馬疲卒,上下人心離散。紫禁城中後宮皇后嬪妃哭聲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爭著逃跑路線,有人主張往南京跑,有人主張往四川跑,甚至很多官員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只等待早朝結束後立馬帶上家人逃離北京;大街上店鋪早都已經關門,城中商人、百姓也都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這一切和三百年前的大宋東京城覆滅之前的情景很相似,和時間更往前的大唐安史之亂後唐明皇的出逃四川也差不多情景。

“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時窮節乃現,于謙的一句話說服了監國的郕王朱祁鈺。

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的于謙,他整修兵械,整調糧秣,加固城防;請郕王檄取兩京、河南守備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各地勤王。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鎮在王振鼓譟下,不聽朝臣勸阻,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臨行前,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把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史籍記載:大軍7月離開京城後,大雨連綿,八月初大軍才到大同附近。此時各路大軍大多敗於瓦剌,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朱祁鎮一看這種情況,就開始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朱祁鎮和明軍困在土木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土木堡,其實真正的叫法是土木驛堡。原來這裡叫統漠鎮,建堡於永樂初年。“統漠”不太好寫,後來叫順口了,就成了筆畫簡單的土木。

土木堡,以及附近的雞鳴堡和榆林堡,介於宣府鎮與京師之間,號稱京北三大堡。宣府鎮是九邊之首,轄區內遍地都是這種軍事用途的堡。

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時任戶部尚書王佐、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俱於土木堡喪生,其他官佐死亡50餘人。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2

記載土木之變的李賢《天順日錄》這樣寫道:

“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而此時,京師羸馬疲卒,上下人心離散。紫禁城中後宮皇后嬪妃哭聲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爭著逃跑路線,有人主張往南京跑,有人主張往四川跑,甚至很多官員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只等待早朝結束後立馬帶上家人逃離北京;大街上店鋪早都已經關門,城中商人、百姓也都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這一切和三百年前的大宋東京城覆滅之前的情景很相似,和時間更往前的大唐安史之亂後唐明皇的出逃四川也差不多情景。

“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時窮節乃現,于謙的一句話說服了監國的郕王朱祁鈺。

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的于謙,他整修兵械,整調糧秣,加固城防;請郕王檄取兩京、河南守備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各地勤王。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鈺即帝位,是為明代宗,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瓦剌那邊,也先十月初一率大軍經大同、陽和,直入紫荊關,進犯北京。堂堂大明首都,成為戰爭最前沿。

一介書生於謙,開始與瓦剌大軍正面交鋒。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人。故居在今天的浙江杭州清河街祠堂巷42號,“祠堂巷,北通太平巷,南出河坊巷,東由高銀巷出太平坊。宋時名南新街。明於忠肅公謙之宅在此。後其宅改為憐忠祠,故有此巷名。”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

到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掌權,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鎮在王振鼓譟下,不聽朝臣勸阻,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臨行前,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把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史籍記載:大軍7月離開京城後,大雨連綿,八月初大軍才到大同附近。此時各路大軍大多敗於瓦剌,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朱祁鎮一看這種情況,就開始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朱祁鎮和明軍困在土木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土木堡,其實真正的叫法是土木驛堡。原來這裡叫統漠鎮,建堡於永樂初年。“統漠”不太好寫,後來叫順口了,就成了筆畫簡單的土木。

土木堡,以及附近的雞鳴堡和榆林堡,介於宣府鎮與京師之間,號稱京北三大堡。宣府鎮是九邊之首,轄區內遍地都是這種軍事用途的堡。

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時任戶部尚書王佐、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俱於土木堡喪生,其他官佐死亡50餘人。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2

記載土木之變的李賢《天順日錄》這樣寫道:

“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而此時,京師羸馬疲卒,上下人心離散。紫禁城中後宮皇后嬪妃哭聲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爭著逃跑路線,有人主張往南京跑,有人主張往四川跑,甚至很多官員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只等待早朝結束後立馬帶上家人逃離北京;大街上店鋪早都已經關門,城中商人、百姓也都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這一切和三百年前的大宋東京城覆滅之前的情景很相似,和時間更往前的大唐安史之亂後唐明皇的出逃四川也差不多情景。

“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時窮節乃現,于謙的一句話說服了監國的郕王朱祁鈺。

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的于謙,他整修兵械,整調糧秣,加固城防;請郕王檄取兩京、河南守備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各地勤王。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鈺即帝位,是為明代宗,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瓦剌那邊,也先十月初一率大軍經大同、陽和,直入紫荊關,進犯北京。堂堂大明首都,成為戰爭最前沿。

一介書生於謙,開始與瓦剌大軍正面交鋒。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人。故居在今天的浙江杭州清河街祠堂巷42號,“祠堂巷,北通太平巷,南出河坊巷,東由高銀巷出太平坊。宋時名南新街。明於忠肅公謙之宅在此。後其宅改為憐忠祠,故有此巷名。”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

到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掌權,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

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英宗正統十一年(1446年),于謙入朝為官,通政使李錫逢迎王振的指使,彈劾于謙因為長期未得晉升而心生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把他關在獄中三個月,將要被處死。

老百姓聽說于謙被判處死刑,一時間群民共憤,聯名上書。王振便編了個理由給自己下臺,稱從前也有個名叫于謙的人和他有恩怨,說是把那個“于謙”和被關起來的于謙搞錯了,才把于謙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這樣上言,於是再命于謙為巡撫。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鎮在王振鼓譟下,不聽朝臣勸阻,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臨行前,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把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史籍記載:大軍7月離開京城後,大雨連綿,八月初大軍才到大同附近。此時各路大軍大多敗於瓦剌,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朱祁鎮一看這種情況,就開始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朱祁鎮和明軍困在土木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土木堡,其實真正的叫法是土木驛堡。原來這裡叫統漠鎮,建堡於永樂初年。“統漠”不太好寫,後來叫順口了,就成了筆畫簡單的土木。

土木堡,以及附近的雞鳴堡和榆林堡,介於宣府鎮與京師之間,號稱京北三大堡。宣府鎮是九邊之首,轄區內遍地都是這種軍事用途的堡。

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時任戶部尚書王佐、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俱於土木堡喪生,其他官佐死亡50餘人。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2

記載土木之變的李賢《天順日錄》這樣寫道:

“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而此時,京師羸馬疲卒,上下人心離散。紫禁城中後宮皇后嬪妃哭聲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爭著逃跑路線,有人主張往南京跑,有人主張往四川跑,甚至很多官員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只等待早朝結束後立馬帶上家人逃離北京;大街上店鋪早都已經關門,城中商人、百姓也都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這一切和三百年前的大宋東京城覆滅之前的情景很相似,和時間更往前的大唐安史之亂後唐明皇的出逃四川也差不多情景。

“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時窮節乃現,于謙的一句話說服了監國的郕王朱祁鈺。

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的于謙,他整修兵械,整調糧秣,加固城防;請郕王檄取兩京、河南守備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各地勤王。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鈺即帝位,是為明代宗,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瓦剌那邊,也先十月初一率大軍經大同、陽和,直入紫荊關,進犯北京。堂堂大明首都,成為戰爭最前沿。

一介書生於謙,開始與瓦剌大軍正面交鋒。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人。故居在今天的浙江杭州清河街祠堂巷42號,“祠堂巷,北通太平巷,南出河坊巷,東由高銀巷出太平坊。宋時名南新街。明於忠肅公謙之宅在此。後其宅改為憐忠祠,故有此巷名。”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

到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掌權,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

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英宗正統十一年(1446年),于謙入朝為官,通政使李錫逢迎王振的指使,彈劾于謙因為長期未得晉升而心生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把他關在獄中三個月,將要被處死。

老百姓聽說于謙被判處死刑,一時間群民共憤,聯名上書。王振便編了個理由給自己下臺,稱從前也有個名叫于謙的人和他有恩怨,說是把那個“于謙”和被關起來的于謙搞錯了,才把于謙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這樣上言,於是再命于謙為巡撫。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正統十三年(1448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北京保衛戰,《歷代通鑑輯覽》言:“三戰三捷,斬獲無算”,《明史·于謙傳》中如此表述北京保衛戰的結局:“相持五日,也先邀請既不應,戰又不利,知終弗可得志”。

十月十八日,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解嚴,一年後英宗回朝。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鎮在王振鼓譟下,不聽朝臣勸阻,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臨行前,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把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史籍記載:大軍7月離開京城後,大雨連綿,八月初大軍才到大同附近。此時各路大軍大多敗於瓦剌,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朱祁鎮一看這種情況,就開始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朱祁鎮和明軍困在土木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土木堡,其實真正的叫法是土木驛堡。原來這裡叫統漠鎮,建堡於永樂初年。“統漠”不太好寫,後來叫順口了,就成了筆畫簡單的土木。

土木堡,以及附近的雞鳴堡和榆林堡,介於宣府鎮與京師之間,號稱京北三大堡。宣府鎮是九邊之首,轄區內遍地都是這種軍事用途的堡。

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時任戶部尚書王佐、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俱於土木堡喪生,其他官佐死亡50餘人。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2

記載土木之變的李賢《天順日錄》這樣寫道:

“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而此時,京師羸馬疲卒,上下人心離散。紫禁城中後宮皇后嬪妃哭聲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爭著逃跑路線,有人主張往南京跑,有人主張往四川跑,甚至很多官員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只等待早朝結束後立馬帶上家人逃離北京;大街上店鋪早都已經關門,城中商人、百姓也都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這一切和三百年前的大宋東京城覆滅之前的情景很相似,和時間更往前的大唐安史之亂後唐明皇的出逃四川也差不多情景。

“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時窮節乃現,于謙的一句話說服了監國的郕王朱祁鈺。

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的于謙,他整修兵械,整調糧秣,加固城防;請郕王檄取兩京、河南守備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各地勤王。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鈺即帝位,是為明代宗,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瓦剌那邊,也先十月初一率大軍經大同、陽和,直入紫荊關,進犯北京。堂堂大明首都,成為戰爭最前沿。

一介書生於謙,開始與瓦剌大軍正面交鋒。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人。故居在今天的浙江杭州清河街祠堂巷42號,“祠堂巷,北通太平巷,南出河坊巷,東由高銀巷出太平坊。宋時名南新街。明於忠肅公謙之宅在此。後其宅改為憐忠祠,故有此巷名。”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

到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掌權,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

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英宗正統十一年(1446年),于謙入朝為官,通政使李錫逢迎王振的指使,彈劾于謙因為長期未得晉升而心生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把他關在獄中三個月,將要被處死。

老百姓聽說于謙被判處死刑,一時間群民共憤,聯名上書。王振便編了個理由給自己下臺,稱從前也有個名叫于謙的人和他有恩怨,說是把那個“于謙”和被關起來的于謙搞錯了,才把于謙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這樣上言,於是再命于謙為巡撫。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正統十三年(1448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北京保衛戰,《歷代通鑑輯覽》言:“三戰三捷,斬獲無算”,《明史·于謙傳》中如此表述北京保衛戰的結局:“相持五日,也先邀請既不應,戰又不利,知終弗可得志”。

十月十八日,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解嚴,一年後英宗回朝。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有人說,如果不是于謙以文弱書生之肩扛起一國存亡之重任,有明一代的歷史恐要重新寫下,而北京或許早已成為又一個北宋開封。

歷史上,漢族王朝君主被外族俘去不是個例,但無條件被釋放僅有此次。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鎮在王振鼓譟下,不聽朝臣勸阻,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臨行前,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把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史籍記載:大軍7月離開京城後,大雨連綿,八月初大軍才到大同附近。此時各路大軍大多敗於瓦剌,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朱祁鎮一看這種情況,就開始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朱祁鎮和明軍困在土木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土木堡,其實真正的叫法是土木驛堡。原來這裡叫統漠鎮,建堡於永樂初年。“統漠”不太好寫,後來叫順口了,就成了筆畫簡單的土木。

土木堡,以及附近的雞鳴堡和榆林堡,介於宣府鎮與京師之間,號稱京北三大堡。宣府鎮是九邊之首,轄區內遍地都是這種軍事用途的堡。

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時任戶部尚書王佐、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俱於土木堡喪生,其他官佐死亡50餘人。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2

記載土木之變的李賢《天順日錄》這樣寫道:

“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而此時,京師羸馬疲卒,上下人心離散。紫禁城中後宮皇后嬪妃哭聲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爭著逃跑路線,有人主張往南京跑,有人主張往四川跑,甚至很多官員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只等待早朝結束後立馬帶上家人逃離北京;大街上店鋪早都已經關門,城中商人、百姓也都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這一切和三百年前的大宋東京城覆滅之前的情景很相似,和時間更往前的大唐安史之亂後唐明皇的出逃四川也差不多情景。

“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時窮節乃現,于謙的一句話說服了監國的郕王朱祁鈺。

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的于謙,他整修兵械,整調糧秣,加固城防;請郕王檄取兩京、河南守備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各地勤王。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鈺即帝位,是為明代宗,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瓦剌那邊,也先十月初一率大軍經大同、陽和,直入紫荊關,進犯北京。堂堂大明首都,成為戰爭最前沿。

一介書生於謙,開始與瓦剌大軍正面交鋒。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人。故居在今天的浙江杭州清河街祠堂巷42號,“祠堂巷,北通太平巷,南出河坊巷,東由高銀巷出太平坊。宋時名南新街。明於忠肅公謙之宅在此。後其宅改為憐忠祠,故有此巷名。”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

到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掌權,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

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英宗正統十一年(1446年),于謙入朝為官,通政使李錫逢迎王振的指使,彈劾于謙因為長期未得晉升而心生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把他關在獄中三個月,將要被處死。

老百姓聽說于謙被判處死刑,一時間群民共憤,聯名上書。王振便編了個理由給自己下臺,稱從前也有個名叫于謙的人和他有恩怨,說是把那個“于謙”和被關起來的于謙搞錯了,才把于謙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這樣上言,於是再命于謙為巡撫。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正統十三年(1448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北京保衛戰,《歷代通鑑輯覽》言:“三戰三捷,斬獲無算”,《明史·于謙傳》中如此表述北京保衛戰的結局:“相持五日,也先邀請既不應,戰又不利,知終弗可得志”。

十月十八日,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解嚴,一年後英宗回朝。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有人說,如果不是于謙以文弱書生之肩扛起一國存亡之重任,有明一代的歷史恐要重新寫下,而北京或許早已成為又一個北宋開封。

歷史上,漢族王朝君主被外族俘去不是個例,但無條件被釋放僅有此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3

于謙曾寫過一首《過韓信冢》的七律:

躡足危機肇子房,將軍不解避鋒鋩。

成功自合歸真主,守土何須乞假王。

漢祖規模應豁達,蒯生籌策豈忠良。

荒墳埋骨山腰路,駐馬令人一嘆傷。

“將軍不解避鋒芒”,于謙這樣寫淮陰侯,而他自己又何嘗懂得“避鋒芒”?友人曾勸于謙“安逸”,于謙答曰“嘗疏請骸骨,奈不放何?只是一腔血報朝廷耳。”

《明史》有言,“謙性故剛,遇事不如意,輒拊膺嘆曰:‘此一腔熱血,竟灑何地!’視諸選耎大臣、勳舊貴戚意頗輕之,憤者益眾。”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鎮在王振鼓譟下,不聽朝臣勸阻,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臨行前,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把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史籍記載:大軍7月離開京城後,大雨連綿,八月初大軍才到大同附近。此時各路大軍大多敗於瓦剌,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朱祁鎮一看這種情況,就開始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朱祁鎮和明軍困在土木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土木堡,其實真正的叫法是土木驛堡。原來這裡叫統漠鎮,建堡於永樂初年。“統漠”不太好寫,後來叫順口了,就成了筆畫簡單的土木。

土木堡,以及附近的雞鳴堡和榆林堡,介於宣府鎮與京師之間,號稱京北三大堡。宣府鎮是九邊之首,轄區內遍地都是這種軍事用途的堡。

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時任戶部尚書王佐、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俱於土木堡喪生,其他官佐死亡50餘人。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2

記載土木之變的李賢《天順日錄》這樣寫道:

“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而此時,京師羸馬疲卒,上下人心離散。紫禁城中後宮皇后嬪妃哭聲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爭著逃跑路線,有人主張往南京跑,有人主張往四川跑,甚至很多官員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只等待早朝結束後立馬帶上家人逃離北京;大街上店鋪早都已經關門,城中商人、百姓也都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這一切和三百年前的大宋東京城覆滅之前的情景很相似,和時間更往前的大唐安史之亂後唐明皇的出逃四川也差不多情景。

“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時窮節乃現,于謙的一句話說服了監國的郕王朱祁鈺。

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的于謙,他整修兵械,整調糧秣,加固城防;請郕王檄取兩京、河南守備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各地勤王。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鈺即帝位,是為明代宗,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瓦剌那邊,也先十月初一率大軍經大同、陽和,直入紫荊關,進犯北京。堂堂大明首都,成為戰爭最前沿。

一介書生於謙,開始與瓦剌大軍正面交鋒。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人。故居在今天的浙江杭州清河街祠堂巷42號,“祠堂巷,北通太平巷,南出河坊巷,東由高銀巷出太平坊。宋時名南新街。明於忠肅公謙之宅在此。後其宅改為憐忠祠,故有此巷名。”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

到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掌權,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

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英宗正統十一年(1446年),于謙入朝為官,通政使李錫逢迎王振的指使,彈劾于謙因為長期未得晉升而心生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把他關在獄中三個月,將要被處死。

老百姓聽說于謙被判處死刑,一時間群民共憤,聯名上書。王振便編了個理由給自己下臺,稱從前也有個名叫于謙的人和他有恩怨,說是把那個“于謙”和被關起來的于謙搞錯了,才把于謙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這樣上言,於是再命于謙為巡撫。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正統十三年(1448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北京保衛戰,《歷代通鑑輯覽》言:“三戰三捷,斬獲無算”,《明史·于謙傳》中如此表述北京保衛戰的結局:“相持五日,也先邀請既不應,戰又不利,知終弗可得志”。

十月十八日,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解嚴,一年後英宗回朝。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有人說,如果不是于謙以文弱書生之肩扛起一國存亡之重任,有明一代的歷史恐要重新寫下,而北京或許早已成為又一個北宋開封。

歷史上,漢族王朝君主被外族俘去不是個例,但無條件被釋放僅有此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3

于謙曾寫過一首《過韓信冢》的七律:

躡足危機肇子房,將軍不解避鋒鋩。

成功自合歸真主,守土何須乞假王。

漢祖規模應豁達,蒯生籌策豈忠良。

荒墳埋骨山腰路,駐馬令人一嘆傷。

“將軍不解避鋒芒”,于謙這樣寫淮陰侯,而他自己又何嘗懂得“避鋒芒”?友人曾勸于謙“安逸”,于謙答曰“嘗疏請骸骨,奈不放何?只是一腔血報朝廷耳。”

《明史》有言,“謙性故剛,遇事不如意,輒拊膺嘆曰:‘此一腔熱血,竟灑何地!’視諸選耎大臣、勳舊貴戚意頗輕之,憤者益眾。”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處事直來直去,不加掩飾,同僚的“不樂謙”“齒謙”遍佈史書,這種暴烈、熱血與婉轉不足的性格特質,可能是于謙引來殺身之禍的重要誘因,過於剛直、不知迴旋是一種“致命傷”,是某些史論者眼中的 “人格缺陷”。

《明實錄》說于謙“恃才自用,矜己傲物,視勳舊國戚若嬰稚,士類無當其意者,是以事機陰發,卒得奇禍。”

然而這一切,都成為不了于謙致死的根本因素,他之所致死,是因為他身為人臣,易主易儲,不暇兩全,身陷明代最麻煩也最危險的皇室權力鬥爭中。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鎮在王振鼓譟下,不聽朝臣勸阻,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臨行前,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把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史籍記載:大軍7月離開京城後,大雨連綿,八月初大軍才到大同附近。此時各路大軍大多敗於瓦剌,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朱祁鎮一看這種情況,就開始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朱祁鎮和明軍困在土木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土木堡,其實真正的叫法是土木驛堡。原來這裡叫統漠鎮,建堡於永樂初年。“統漠”不太好寫,後來叫順口了,就成了筆畫簡單的土木。

土木堡,以及附近的雞鳴堡和榆林堡,介於宣府鎮與京師之間,號稱京北三大堡。宣府鎮是九邊之首,轄區內遍地都是這種軍事用途的堡。

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時任戶部尚書王佐、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俱於土木堡喪生,其他官佐死亡50餘人。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2

記載土木之變的李賢《天順日錄》這樣寫道:

“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而此時,京師羸馬疲卒,上下人心離散。紫禁城中後宮皇后嬪妃哭聲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爭著逃跑路線,有人主張往南京跑,有人主張往四川跑,甚至很多官員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只等待早朝結束後立馬帶上家人逃離北京;大街上店鋪早都已經關門,城中商人、百姓也都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這一切和三百年前的大宋東京城覆滅之前的情景很相似,和時間更往前的大唐安史之亂後唐明皇的出逃四川也差不多情景。

“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時窮節乃現,于謙的一句話說服了監國的郕王朱祁鈺。

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的于謙,他整修兵械,整調糧秣,加固城防;請郕王檄取兩京、河南守備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各地勤王。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鈺即帝位,是為明代宗,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瓦剌那邊,也先十月初一率大軍經大同、陽和,直入紫荊關,進犯北京。堂堂大明首都,成為戰爭最前沿。

一介書生於謙,開始與瓦剌大軍正面交鋒。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人。故居在今天的浙江杭州清河街祠堂巷42號,“祠堂巷,北通太平巷,南出河坊巷,東由高銀巷出太平坊。宋時名南新街。明於忠肅公謙之宅在此。後其宅改為憐忠祠,故有此巷名。”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

到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掌權,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

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英宗正統十一年(1446年),于謙入朝為官,通政使李錫逢迎王振的指使,彈劾于謙因為長期未得晉升而心生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把他關在獄中三個月,將要被處死。

老百姓聽說于謙被判處死刑,一時間群民共憤,聯名上書。王振便編了個理由給自己下臺,稱從前也有個名叫于謙的人和他有恩怨,說是把那個“于謙”和被關起來的于謙搞錯了,才把于謙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這樣上言,於是再命于謙為巡撫。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正統十三年(1448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北京保衛戰,《歷代通鑑輯覽》言:“三戰三捷,斬獲無算”,《明史·于謙傳》中如此表述北京保衛戰的結局:“相持五日,也先邀請既不應,戰又不利,知終弗可得志”。

十月十八日,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解嚴,一年後英宗回朝。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有人說,如果不是于謙以文弱書生之肩扛起一國存亡之重任,有明一代的歷史恐要重新寫下,而北京或許早已成為又一個北宋開封。

歷史上,漢族王朝君主被外族俘去不是個例,但無條件被釋放僅有此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3

于謙曾寫過一首《過韓信冢》的七律:

躡足危機肇子房,將軍不解避鋒鋩。

成功自合歸真主,守土何須乞假王。

漢祖規模應豁達,蒯生籌策豈忠良。

荒墳埋骨山腰路,駐馬令人一嘆傷。

“將軍不解避鋒芒”,于謙這樣寫淮陰侯,而他自己又何嘗懂得“避鋒芒”?友人曾勸于謙“安逸”,于謙答曰“嘗疏請骸骨,奈不放何?只是一腔血報朝廷耳。”

《明史》有言,“謙性故剛,遇事不如意,輒拊膺嘆曰:‘此一腔熱血,竟灑何地!’視諸選耎大臣、勳舊貴戚意頗輕之,憤者益眾。”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處事直來直去,不加掩飾,同僚的“不樂謙”“齒謙”遍佈史書,這種暴烈、熱血與婉轉不足的性格特質,可能是于謙引來殺身之禍的重要誘因,過於剛直、不知迴旋是一種“致命傷”,是某些史論者眼中的 “人格缺陷”。

《明實錄》說于謙“恃才自用,矜己傲物,視勳舊國戚若嬰稚,士類無當其意者,是以事機陰發,卒得奇禍。”

然而這一切,都成為不了于謙致死的根本因素,他之所致死,是因為他身為人臣,易主易儲,不暇兩全,身陷明代最麻煩也最危險的皇室權力鬥爭中。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因此于謙必須死。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五,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兵部尚書于謙會同群臣商議,一起上奏病重的明代宗朱祁鈺復立侄子沂王朱見深為太子。

眾人推舉商輅主草奏疏,疏成後已日暮西山,來不及上奏,遂決定次日清晨再遞。

正月十六日凌晨,夜四鼓,武清侯石亨、副都御使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潛入位於今南池子大街緞庫衚衕內、現已不存的南宮,擁立被軟禁七年之久的太上皇朱祁鎮復辟。

朱祁鎮完成了由皇帝到俘虜、從俘虜到囚徒又變成皇帝的傳奇轉變。

復位後,朱祁鎮改年號為天順,在復位當天以“更立東宮、迎立外藩”為名傳旨逮捕于謙謙和大學士王文;十九日令三法司會同九卿從速審清。二十日,大理寺會審,逼供未遂,于謙身遭酷刑,被扣上“意欲迎立外藩、圖危社稷”之罪名。此為明代歷史上著名的“奪門之變”。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鎮在王振鼓譟下,不聽朝臣勸阻,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臨行前,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把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史籍記載:大軍7月離開京城後,大雨連綿,八月初大軍才到大同附近。此時各路大軍大多敗於瓦剌,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朱祁鎮一看這種情況,就開始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朱祁鎮和明軍困在土木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土木堡,其實真正的叫法是土木驛堡。原來這裡叫統漠鎮,建堡於永樂初年。“統漠”不太好寫,後來叫順口了,就成了筆畫簡單的土木。

土木堡,以及附近的雞鳴堡和榆林堡,介於宣府鎮與京師之間,號稱京北三大堡。宣府鎮是九邊之首,轄區內遍地都是這種軍事用途的堡。

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時任戶部尚書王佐、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俱於土木堡喪生,其他官佐死亡50餘人。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2

記載土木之變的李賢《天順日錄》這樣寫道:

“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而此時,京師羸馬疲卒,上下人心離散。紫禁城中後宮皇后嬪妃哭聲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爭著逃跑路線,有人主張往南京跑,有人主張往四川跑,甚至很多官員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只等待早朝結束後立馬帶上家人逃離北京;大街上店鋪早都已經關門,城中商人、百姓也都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這一切和三百年前的大宋東京城覆滅之前的情景很相似,和時間更往前的大唐安史之亂後唐明皇的出逃四川也差不多情景。

“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時窮節乃現,于謙的一句話說服了監國的郕王朱祁鈺。

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的于謙,他整修兵械,整調糧秣,加固城防;請郕王檄取兩京、河南守備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各地勤王。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鈺即帝位,是為明代宗,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瓦剌那邊,也先十月初一率大軍經大同、陽和,直入紫荊關,進犯北京。堂堂大明首都,成為戰爭最前沿。

一介書生於謙,開始與瓦剌大軍正面交鋒。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人。故居在今天的浙江杭州清河街祠堂巷42號,“祠堂巷,北通太平巷,南出河坊巷,東由高銀巷出太平坊。宋時名南新街。明於忠肅公謙之宅在此。後其宅改為憐忠祠,故有此巷名。”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

到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掌權,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

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英宗正統十一年(1446年),于謙入朝為官,通政使李錫逢迎王振的指使,彈劾于謙因為長期未得晉升而心生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把他關在獄中三個月,將要被處死。

老百姓聽說于謙被判處死刑,一時間群民共憤,聯名上書。王振便編了個理由給自己下臺,稱從前也有個名叫于謙的人和他有恩怨,說是把那個“于謙”和被關起來的于謙搞錯了,才把于謙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這樣上言,於是再命于謙為巡撫。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正統十三年(1448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北京保衛戰,《歷代通鑑輯覽》言:“三戰三捷,斬獲無算”,《明史·于謙傳》中如此表述北京保衛戰的結局:“相持五日,也先邀請既不應,戰又不利,知終弗可得志”。

十月十八日,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解嚴,一年後英宗回朝。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有人說,如果不是于謙以文弱書生之肩扛起一國存亡之重任,有明一代的歷史恐要重新寫下,而北京或許早已成為又一個北宋開封。

歷史上,漢族王朝君主被外族俘去不是個例,但無條件被釋放僅有此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3

于謙曾寫過一首《過韓信冢》的七律:

躡足危機肇子房,將軍不解避鋒鋩。

成功自合歸真主,守土何須乞假王。

漢祖規模應豁達,蒯生籌策豈忠良。

荒墳埋骨山腰路,駐馬令人一嘆傷。

“將軍不解避鋒芒”,于謙這樣寫淮陰侯,而他自己又何嘗懂得“避鋒芒”?友人曾勸于謙“安逸”,于謙答曰“嘗疏請骸骨,奈不放何?只是一腔血報朝廷耳。”

《明史》有言,“謙性故剛,遇事不如意,輒拊膺嘆曰:‘此一腔熱血,竟灑何地!’視諸選耎大臣、勳舊貴戚意頗輕之,憤者益眾。”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處事直來直去,不加掩飾,同僚的“不樂謙”“齒謙”遍佈史書,這種暴烈、熱血與婉轉不足的性格特質,可能是于謙引來殺身之禍的重要誘因,過於剛直、不知迴旋是一種“致命傷”,是某些史論者眼中的 “人格缺陷”。

《明實錄》說于謙“恃才自用,矜己傲物,視勳舊國戚若嬰稚,士類無當其意者,是以事機陰發,卒得奇禍。”

然而這一切,都成為不了于謙致死的根本因素,他之所致死,是因為他身為人臣,易主易儲,不暇兩全,身陷明代最麻煩也最危險的皇室權力鬥爭中。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因此于謙必須死。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五,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兵部尚書于謙會同群臣商議,一起上奏病重的明代宗朱祁鈺復立侄子沂王朱見深為太子。

眾人推舉商輅主草奏疏,疏成後已日暮西山,來不及上奏,遂決定次日清晨再遞。

正月十六日凌晨,夜四鼓,武清侯石亨、副都御使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潛入位於今南池子大街緞庫衚衕內、現已不存的南宮,擁立被軟禁七年之久的太上皇朱祁鎮復辟。

朱祁鎮完成了由皇帝到俘虜、從俘虜到囚徒又變成皇帝的傳奇轉變。

復位後,朱祁鎮改年號為天順,在復位當天以“更立東宮、迎立外藩”為名傳旨逮捕于謙謙和大學士王文;十九日令三法司會同九卿從速審清。二十日,大理寺會審,逼供未遂,于謙身遭酷刑,被扣上“意欲迎立外藩、圖危社稷”之罪名。此為明代歷史上著名的“奪門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4

奪門之變這樣的結局,讓後人不解之處是,于謙此時為兵部尚書,手握兵權,他更是深得代宗皇帝朱祁鈺的信任,在朝中的權力和聲威如日中天,他要蕩平此亂本是輕而易舉,但于謙卻選擇了按兵不動?

談遷在《國榷》中記述屠隆所言:“奪門之役,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報以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謙顧念身一舉事,家門可保,而兩主勢不俱全;身死則禍止一身,而兩主亡恙。……以一死保全社稷者也”

在史論者看來,一旦作為兵部尚書的于謙有所行動,朱祁鈺大勝是肯定的,朱祁鎮必獲謀逆之罪,他的子孫將都是罪人之子,朱祁鎮一脈將永失皇權。

而朱祁鈺已然不久於人世,迎立其他藩王又必致國勢動盪,所以于謙才選擇在西裱褙衚衕舊居“屹不為動,聽英宗復辟”,一如土本堡之變後,于謙曾選擇的“立鈺為帝,朱見深為太子”,于謙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國家考慮,對社稷而言都是最佳選擇。

于謙對這事看得很透,和他一起被逮的王文忍受不了誣陷,急於爭辯,于謙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麼用處?”奏疏上呈後,英宗還有些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鎮在王振鼓譟下,不聽朝臣勸阻,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臨行前,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把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史籍記載:大軍7月離開京城後,大雨連綿,八月初大軍才到大同附近。此時各路大軍大多敗於瓦剌,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朱祁鎮一看這種情況,就開始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朱祁鎮和明軍困在土木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土木堡,其實真正的叫法是土木驛堡。原來這裡叫統漠鎮,建堡於永樂初年。“統漠”不太好寫,後來叫順口了,就成了筆畫簡單的土木。

土木堡,以及附近的雞鳴堡和榆林堡,介於宣府鎮與京師之間,號稱京北三大堡。宣府鎮是九邊之首,轄區內遍地都是這種軍事用途的堡。

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時任戶部尚書王佐、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俱於土木堡喪生,其他官佐死亡50餘人。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2

記載土木之變的李賢《天順日錄》這樣寫道:

“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而此時,京師羸馬疲卒,上下人心離散。紫禁城中後宮皇后嬪妃哭聲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爭著逃跑路線,有人主張往南京跑,有人主張往四川跑,甚至很多官員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只等待早朝結束後立馬帶上家人逃離北京;大街上店鋪早都已經關門,城中商人、百姓也都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這一切和三百年前的大宋東京城覆滅之前的情景很相似,和時間更往前的大唐安史之亂後唐明皇的出逃四川也差不多情景。

“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時窮節乃現,于謙的一句話說服了監國的郕王朱祁鈺。

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的于謙,他整修兵械,整調糧秣,加固城防;請郕王檄取兩京、河南守備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各地勤王。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鈺即帝位,是為明代宗,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瓦剌那邊,也先十月初一率大軍經大同、陽和,直入紫荊關,進犯北京。堂堂大明首都,成為戰爭最前沿。

一介書生於謙,開始與瓦剌大軍正面交鋒。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人。故居在今天的浙江杭州清河街祠堂巷42號,“祠堂巷,北通太平巷,南出河坊巷,東由高銀巷出太平坊。宋時名南新街。明於忠肅公謙之宅在此。後其宅改為憐忠祠,故有此巷名。”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

到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掌權,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

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英宗正統十一年(1446年),于謙入朝為官,通政使李錫逢迎王振的指使,彈劾于謙因為長期未得晉升而心生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把他關在獄中三個月,將要被處死。

老百姓聽說于謙被判處死刑,一時間群民共憤,聯名上書。王振便編了個理由給自己下臺,稱從前也有個名叫于謙的人和他有恩怨,說是把那個“于謙”和被關起來的于謙搞錯了,才把于謙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這樣上言,於是再命于謙為巡撫。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正統十三年(1448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北京保衛戰,《歷代通鑑輯覽》言:“三戰三捷,斬獲無算”,《明史·于謙傳》中如此表述北京保衛戰的結局:“相持五日,也先邀請既不應,戰又不利,知終弗可得志”。

十月十八日,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解嚴,一年後英宗回朝。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有人說,如果不是于謙以文弱書生之肩扛起一國存亡之重任,有明一代的歷史恐要重新寫下,而北京或許早已成為又一個北宋開封。

歷史上,漢族王朝君主被外族俘去不是個例,但無條件被釋放僅有此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3

于謙曾寫過一首《過韓信冢》的七律:

躡足危機肇子房,將軍不解避鋒鋩。

成功自合歸真主,守土何須乞假王。

漢祖規模應豁達,蒯生籌策豈忠良。

荒墳埋骨山腰路,駐馬令人一嘆傷。

“將軍不解避鋒芒”,于謙這樣寫淮陰侯,而他自己又何嘗懂得“避鋒芒”?友人曾勸于謙“安逸”,于謙答曰“嘗疏請骸骨,奈不放何?只是一腔血報朝廷耳。”

《明史》有言,“謙性故剛,遇事不如意,輒拊膺嘆曰:‘此一腔熱血,竟灑何地!’視諸選耎大臣、勳舊貴戚意頗輕之,憤者益眾。”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處事直來直去,不加掩飾,同僚的“不樂謙”“齒謙”遍佈史書,這種暴烈、熱血與婉轉不足的性格特質,可能是于謙引來殺身之禍的重要誘因,過於剛直、不知迴旋是一種“致命傷”,是某些史論者眼中的 “人格缺陷”。

《明實錄》說于謙“恃才自用,矜己傲物,視勳舊國戚若嬰稚,士類無當其意者,是以事機陰發,卒得奇禍。”

然而這一切,都成為不了于謙致死的根本因素,他之所致死,是因為他身為人臣,易主易儲,不暇兩全,身陷明代最麻煩也最危險的皇室權力鬥爭中。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因此于謙必須死。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五,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兵部尚書于謙會同群臣商議,一起上奏病重的明代宗朱祁鈺復立侄子沂王朱見深為太子。

眾人推舉商輅主草奏疏,疏成後已日暮西山,來不及上奏,遂決定次日清晨再遞。

正月十六日凌晨,夜四鼓,武清侯石亨、副都御使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潛入位於今南池子大街緞庫衚衕內、現已不存的南宮,擁立被軟禁七年之久的太上皇朱祁鎮復辟。

朱祁鎮完成了由皇帝到俘虜、從俘虜到囚徒又變成皇帝的傳奇轉變。

復位後,朱祁鎮改年號為天順,在復位當天以“更立東宮、迎立外藩”為名傳旨逮捕于謙謙和大學士王文;十九日令三法司會同九卿從速審清。二十日,大理寺會審,逼供未遂,于謙身遭酷刑,被扣上“意欲迎立外藩、圖危社稷”之罪名。此為明代歷史上著名的“奪門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4

奪門之變這樣的結局,讓後人不解之處是,于謙此時為兵部尚書,手握兵權,他更是深得代宗皇帝朱祁鈺的信任,在朝中的權力和聲威如日中天,他要蕩平此亂本是輕而易舉,但于謙卻選擇了按兵不動?

談遷在《國榷》中記述屠隆所言:“奪門之役,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報以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謙顧念身一舉事,家門可保,而兩主勢不俱全;身死則禍止一身,而兩主亡恙。……以一死保全社稷者也”

在史論者看來,一旦作為兵部尚書的于謙有所行動,朱祁鈺大勝是肯定的,朱祁鎮必獲謀逆之罪,他的子孫將都是罪人之子,朱祁鎮一脈將永失皇權。

而朱祁鈺已然不久於人世,迎立其他藩王又必致國勢動盪,所以于謙才選擇在西裱褙衚衕舊居“屹不為動,聽英宗復辟”,一如土本堡之變後,于謙曾選擇的“立鈺為帝,朱見深為太子”,于謙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國家考慮,對社稷而言都是最佳選擇。

于謙對這事看得很透,和他一起被逮的王文忍受不了誣陷,急於爭辯,于謙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麼用處?”奏疏上呈後,英宗還有些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王朝能夠延續,于謙有著再造之功,而朱祁鎮能夠活下來,其實也要感謝于謙,沒有于謙與也先的周旋,朱祁鎮恐怕早就命喪他邦了,於公於私,朱祁鎮都應該感激於謙才對,但是,朱祁鎮依然要殺于謙,那就是“帝王至尊”的權威。

要知道,是于謙廢掉了朱祁鎮,儘管當時是為了大明王朝,也是為了朱祁鎮本人的生命安全,但是,于謙此舉無疑挑戰了朱祁鎮作為帝王的底線,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須知,自古以來,行廢立之事的臣子,幾乎都沒有好下場,因為沒有任何一個皇帝允許有人挑戰帝王的權威。

在朱祁鎮心裡,于謙永遠是他的心理陰影,只有殺掉于謙,才能為他樹立權威,挽回顏面,如果於謙不死,朱祁鎮所謂的“奪門”復位就是非法的,既為正統,何須“奪門”?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鎮在王振鼓譟下,不聽朝臣勸阻,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臨行前,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把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史籍記載:大軍7月離開京城後,大雨連綿,八月初大軍才到大同附近。此時各路大軍大多敗於瓦剌,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朱祁鎮一看這種情況,就開始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朱祁鎮和明軍困在土木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土木堡,其實真正的叫法是土木驛堡。原來這裡叫統漠鎮,建堡於永樂初年。“統漠”不太好寫,後來叫順口了,就成了筆畫簡單的土木。

土木堡,以及附近的雞鳴堡和榆林堡,介於宣府鎮與京師之間,號稱京北三大堡。宣府鎮是九邊之首,轄區內遍地都是這種軍事用途的堡。

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時任戶部尚書王佐、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俱於土木堡喪生,其他官佐死亡50餘人。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2

記載土木之變的李賢《天順日錄》這樣寫道:

“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而此時,京師羸馬疲卒,上下人心離散。紫禁城中後宮皇后嬪妃哭聲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爭著逃跑路線,有人主張往南京跑,有人主張往四川跑,甚至很多官員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只等待早朝結束後立馬帶上家人逃離北京;大街上店鋪早都已經關門,城中商人、百姓也都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這一切和三百年前的大宋東京城覆滅之前的情景很相似,和時間更往前的大唐安史之亂後唐明皇的出逃四川也差不多情景。

“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時窮節乃現,于謙的一句話說服了監國的郕王朱祁鈺。

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的于謙,他整修兵械,整調糧秣,加固城防;請郕王檄取兩京、河南守備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各地勤王。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鈺即帝位,是為明代宗,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瓦剌那邊,也先十月初一率大軍經大同、陽和,直入紫荊關,進犯北京。堂堂大明首都,成為戰爭最前沿。

一介書生於謙,開始與瓦剌大軍正面交鋒。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人。故居在今天的浙江杭州清河街祠堂巷42號,“祠堂巷,北通太平巷,南出河坊巷,東由高銀巷出太平坊。宋時名南新街。明於忠肅公謙之宅在此。後其宅改為憐忠祠,故有此巷名。”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

到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掌權,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

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英宗正統十一年(1446年),于謙入朝為官,通政使李錫逢迎王振的指使,彈劾于謙因為長期未得晉升而心生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把他關在獄中三個月,將要被處死。

老百姓聽說于謙被判處死刑,一時間群民共憤,聯名上書。王振便編了個理由給自己下臺,稱從前也有個名叫于謙的人和他有恩怨,說是把那個“于謙”和被關起來的于謙搞錯了,才把于謙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這樣上言,於是再命于謙為巡撫。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正統十三年(1448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北京保衛戰,《歷代通鑑輯覽》言:“三戰三捷,斬獲無算”,《明史·于謙傳》中如此表述北京保衛戰的結局:“相持五日,也先邀請既不應,戰又不利,知終弗可得志”。

十月十八日,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解嚴,一年後英宗回朝。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有人說,如果不是于謙以文弱書生之肩扛起一國存亡之重任,有明一代的歷史恐要重新寫下,而北京或許早已成為又一個北宋開封。

歷史上,漢族王朝君主被外族俘去不是個例,但無條件被釋放僅有此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3

于謙曾寫過一首《過韓信冢》的七律:

躡足危機肇子房,將軍不解避鋒鋩。

成功自合歸真主,守土何須乞假王。

漢祖規模應豁達,蒯生籌策豈忠良。

荒墳埋骨山腰路,駐馬令人一嘆傷。

“將軍不解避鋒芒”,于謙這樣寫淮陰侯,而他自己又何嘗懂得“避鋒芒”?友人曾勸于謙“安逸”,于謙答曰“嘗疏請骸骨,奈不放何?只是一腔血報朝廷耳。”

《明史》有言,“謙性故剛,遇事不如意,輒拊膺嘆曰:‘此一腔熱血,竟灑何地!’視諸選耎大臣、勳舊貴戚意頗輕之,憤者益眾。”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處事直來直去,不加掩飾,同僚的“不樂謙”“齒謙”遍佈史書,這種暴烈、熱血與婉轉不足的性格特質,可能是于謙引來殺身之禍的重要誘因,過於剛直、不知迴旋是一種“致命傷”,是某些史論者眼中的 “人格缺陷”。

《明實錄》說于謙“恃才自用,矜己傲物,視勳舊國戚若嬰稚,士類無當其意者,是以事機陰發,卒得奇禍。”

然而這一切,都成為不了于謙致死的根本因素,他之所致死,是因為他身為人臣,易主易儲,不暇兩全,身陷明代最麻煩也最危險的皇室權力鬥爭中。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因此于謙必須死。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五,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兵部尚書于謙會同群臣商議,一起上奏病重的明代宗朱祁鈺復立侄子沂王朱見深為太子。

眾人推舉商輅主草奏疏,疏成後已日暮西山,來不及上奏,遂決定次日清晨再遞。

正月十六日凌晨,夜四鼓,武清侯石亨、副都御使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潛入位於今南池子大街緞庫衚衕內、現已不存的南宮,擁立被軟禁七年之久的太上皇朱祁鎮復辟。

朱祁鎮完成了由皇帝到俘虜、從俘虜到囚徒又變成皇帝的傳奇轉變。

復位後,朱祁鎮改年號為天順,在復位當天以“更立東宮、迎立外藩”為名傳旨逮捕于謙謙和大學士王文;十九日令三法司會同九卿從速審清。二十日,大理寺會審,逼供未遂,于謙身遭酷刑,被扣上“意欲迎立外藩、圖危社稷”之罪名。此為明代歷史上著名的“奪門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4

奪門之變這樣的結局,讓後人不解之處是,于謙此時為兵部尚書,手握兵權,他更是深得代宗皇帝朱祁鈺的信任,在朝中的權力和聲威如日中天,他要蕩平此亂本是輕而易舉,但于謙卻選擇了按兵不動?

談遷在《國榷》中記述屠隆所言:“奪門之役,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報以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謙顧念身一舉事,家門可保,而兩主勢不俱全;身死則禍止一身,而兩主亡恙。……以一死保全社稷者也”

在史論者看來,一旦作為兵部尚書的于謙有所行動,朱祁鈺大勝是肯定的,朱祁鎮必獲謀逆之罪,他的子孫將都是罪人之子,朱祁鎮一脈將永失皇權。

而朱祁鈺已然不久於人世,迎立其他藩王又必致國勢動盪,所以于謙才選擇在西裱褙衚衕舊居“屹不為動,聽英宗復辟”,一如土本堡之變後,于謙曾選擇的“立鈺為帝,朱見深為太子”,于謙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國家考慮,對社稷而言都是最佳選擇。

于謙對這事看得很透,和他一起被逮的王文忍受不了誣陷,急於爭辯,于謙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麼用處?”奏疏上呈後,英宗還有些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王朝能夠延續,于謙有著再造之功,而朱祁鎮能夠活下來,其實也要感謝于謙,沒有于謙與也先的周旋,朱祁鎮恐怕早就命喪他邦了,於公於私,朱祁鎮都應該感激於謙才對,但是,朱祁鎮依然要殺于謙,那就是“帝王至尊”的權威。

要知道,是于謙廢掉了朱祁鎮,儘管當時是為了大明王朝,也是為了朱祁鎮本人的生命安全,但是,于謙此舉無疑挑戰了朱祁鎮作為帝王的底線,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須知,自古以來,行廢立之事的臣子,幾乎都沒有好下場,因為沒有任何一個皇帝允許有人挑戰帝王的權威。

在朱祁鎮心裡,于謙永遠是他的心理陰影,只有殺掉于謙,才能為他樹立權威,挽回顏面,如果於謙不死,朱祁鎮所謂的“奪門”復位就是非法的,既為正統,何須“奪門”?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5

于謙當政時,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居所僅能遮蔽風雨。但因個性剛直,招致眾人忌恨。于謙其實多次請辭總督軍務,也想辭掉兵部尚書之職,甚到徹底辭官回鄉,他曾經寫過《自嘆》詩:

逢人只說還家好,垂老方知濟世難。

戀戀西湖舊風月,六橋三塔夢中看。

于謙還寫過一首懷念岳飛的詩《嶽忠武王祠》:

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

黃葉古祠寒雨積,青山荒冢白雲多。

這成為你于謙自己的讖語。于謙死後與岳飛同棲魂於西湖,得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一如袁枚所贊:“賴有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鎮在王振鼓譟下,不聽朝臣勸阻,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臨行前,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把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史籍記載:大軍7月離開京城後,大雨連綿,八月初大軍才到大同附近。此時各路大軍大多敗於瓦剌,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朱祁鎮一看這種情況,就開始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朱祁鎮和明軍困在土木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土木堡,其實真正的叫法是土木驛堡。原來這裡叫統漠鎮,建堡於永樂初年。“統漠”不太好寫,後來叫順口了,就成了筆畫簡單的土木。

土木堡,以及附近的雞鳴堡和榆林堡,介於宣府鎮與京師之間,號稱京北三大堡。宣府鎮是九邊之首,轄區內遍地都是這種軍事用途的堡。

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時任戶部尚書王佐、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俱於土木堡喪生,其他官佐死亡50餘人。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2

記載土木之變的李賢《天順日錄》這樣寫道:

“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而此時,京師羸馬疲卒,上下人心離散。紫禁城中後宮皇后嬪妃哭聲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爭著逃跑路線,有人主張往南京跑,有人主張往四川跑,甚至很多官員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只等待早朝結束後立馬帶上家人逃離北京;大街上店鋪早都已經關門,城中商人、百姓也都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這一切和三百年前的大宋東京城覆滅之前的情景很相似,和時間更往前的大唐安史之亂後唐明皇的出逃四川也差不多情景。

“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時窮節乃現,于謙的一句話說服了監國的郕王朱祁鈺。

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的于謙,他整修兵械,整調糧秣,加固城防;請郕王檄取兩京、河南守備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各地勤王。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鈺即帝位,是為明代宗,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瓦剌那邊,也先十月初一率大軍經大同、陽和,直入紫荊關,進犯北京。堂堂大明首都,成為戰爭最前沿。

一介書生於謙,開始與瓦剌大軍正面交鋒。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人。故居在今天的浙江杭州清河街祠堂巷42號,“祠堂巷,北通太平巷,南出河坊巷,東由高銀巷出太平坊。宋時名南新街。明於忠肅公謙之宅在此。後其宅改為憐忠祠,故有此巷名。”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

到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掌權,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

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英宗正統十一年(1446年),于謙入朝為官,通政使李錫逢迎王振的指使,彈劾于謙因為長期未得晉升而心生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把他關在獄中三個月,將要被處死。

老百姓聽說于謙被判處死刑,一時間群民共憤,聯名上書。王振便編了個理由給自己下臺,稱從前也有個名叫于謙的人和他有恩怨,說是把那個“于謙”和被關起來的于謙搞錯了,才把于謙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這樣上言,於是再命于謙為巡撫。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正統十三年(1448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北京保衛戰,《歷代通鑑輯覽》言:“三戰三捷,斬獲無算”,《明史·于謙傳》中如此表述北京保衛戰的結局:“相持五日,也先邀請既不應,戰又不利,知終弗可得志”。

十月十八日,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解嚴,一年後英宗回朝。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有人說,如果不是于謙以文弱書生之肩扛起一國存亡之重任,有明一代的歷史恐要重新寫下,而北京或許早已成為又一個北宋開封。

歷史上,漢族王朝君主被外族俘去不是個例,但無條件被釋放僅有此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3

于謙曾寫過一首《過韓信冢》的七律:

躡足危機肇子房,將軍不解避鋒鋩。

成功自合歸真主,守土何須乞假王。

漢祖規模應豁達,蒯生籌策豈忠良。

荒墳埋骨山腰路,駐馬令人一嘆傷。

“將軍不解避鋒芒”,于謙這樣寫淮陰侯,而他自己又何嘗懂得“避鋒芒”?友人曾勸于謙“安逸”,于謙答曰“嘗疏請骸骨,奈不放何?只是一腔血報朝廷耳。”

《明史》有言,“謙性故剛,遇事不如意,輒拊膺嘆曰:‘此一腔熱血,竟灑何地!’視諸選耎大臣、勳舊貴戚意頗輕之,憤者益眾。”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處事直來直去,不加掩飾,同僚的“不樂謙”“齒謙”遍佈史書,這種暴烈、熱血與婉轉不足的性格特質,可能是于謙引來殺身之禍的重要誘因,過於剛直、不知迴旋是一種“致命傷”,是某些史論者眼中的 “人格缺陷”。

《明實錄》說于謙“恃才自用,矜己傲物,視勳舊國戚若嬰稚,士類無當其意者,是以事機陰發,卒得奇禍。”

然而這一切,都成為不了于謙致死的根本因素,他之所致死,是因為他身為人臣,易主易儲,不暇兩全,身陷明代最麻煩也最危險的皇室權力鬥爭中。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因此于謙必須死。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五,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兵部尚書于謙會同群臣商議,一起上奏病重的明代宗朱祁鈺復立侄子沂王朱見深為太子。

眾人推舉商輅主草奏疏,疏成後已日暮西山,來不及上奏,遂決定次日清晨再遞。

正月十六日凌晨,夜四鼓,武清侯石亨、副都御使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潛入位於今南池子大街緞庫衚衕內、現已不存的南宮,擁立被軟禁七年之久的太上皇朱祁鎮復辟。

朱祁鎮完成了由皇帝到俘虜、從俘虜到囚徒又變成皇帝的傳奇轉變。

復位後,朱祁鎮改年號為天順,在復位當天以“更立東宮、迎立外藩”為名傳旨逮捕于謙謙和大學士王文;十九日令三法司會同九卿從速審清。二十日,大理寺會審,逼供未遂,于謙身遭酷刑,被扣上“意欲迎立外藩、圖危社稷”之罪名。此為明代歷史上著名的“奪門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4

奪門之變這樣的結局,讓後人不解之處是,于謙此時為兵部尚書,手握兵權,他更是深得代宗皇帝朱祁鈺的信任,在朝中的權力和聲威如日中天,他要蕩平此亂本是輕而易舉,但于謙卻選擇了按兵不動?

談遷在《國榷》中記述屠隆所言:“奪門之役,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報以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謙顧念身一舉事,家門可保,而兩主勢不俱全;身死則禍止一身,而兩主亡恙。……以一死保全社稷者也”

在史論者看來,一旦作為兵部尚書的于謙有所行動,朱祁鈺大勝是肯定的,朱祁鎮必獲謀逆之罪,他的子孫將都是罪人之子,朱祁鎮一脈將永失皇權。

而朱祁鈺已然不久於人世,迎立其他藩王又必致國勢動盪,所以于謙才選擇在西裱褙衚衕舊居“屹不為動,聽英宗復辟”,一如土本堡之變後,于謙曾選擇的“立鈺為帝,朱見深為太子”,于謙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國家考慮,對社稷而言都是最佳選擇。

于謙對這事看得很透,和他一起被逮的王文忍受不了誣陷,急於爭辯,于謙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麼用處?”奏疏上呈後,英宗還有些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王朝能夠延續,于謙有著再造之功,而朱祁鎮能夠活下來,其實也要感謝于謙,沒有于謙與也先的周旋,朱祁鎮恐怕早就命喪他邦了,於公於私,朱祁鎮都應該感激於謙才對,但是,朱祁鎮依然要殺于謙,那就是“帝王至尊”的權威。

要知道,是于謙廢掉了朱祁鎮,儘管當時是為了大明王朝,也是為了朱祁鎮本人的生命安全,但是,于謙此舉無疑挑戰了朱祁鎮作為帝王的底線,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須知,自古以來,行廢立之事的臣子,幾乎都沒有好下場,因為沒有任何一個皇帝允許有人挑戰帝王的權威。

在朱祁鎮心裡,于謙永遠是他的心理陰影,只有殺掉于謙,才能為他樹立權威,挽回顏面,如果於謙不死,朱祁鎮所謂的“奪門”復位就是非法的,既為正統,何須“奪門”?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5

于謙當政時,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居所僅能遮蔽風雨。但因個性剛直,招致眾人忌恨。于謙其實多次請辭總督軍務,也想辭掉兵部尚書之職,甚到徹底辭官回鄉,他曾經寫過《自嘆》詩:

逢人只說還家好,垂老方知濟世難。

戀戀西湖舊風月,六橋三塔夢中看。

于謙還寫過一首懷念岳飛的詩《嶽忠武王祠》:

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

黃葉古祠寒雨積,青山荒冢白雲多。

這成為你于謙自己的讖語。于謙死後與岳飛同棲魂於西湖,得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一如袁枚所贊:“賴有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天順元年正月二十二(1457年2月16日),于謙的人生謝幕。

《明史》載:“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

《帝京景物略》說,于謙“被刑西市也,為天順二年。九年復官,為成化二年。又二十二年,賜諡肅愍,為弘治三年。又一百一年,改諡忠肅,為萬曆十八年。凡百有三十三年而論定。”

成化二年(1466年)充軍戍邊的兒子于冕與女婿朱驥被放還鄉,發還家產。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說:“卿以俊偉之器,經濟之才,歷事先朝,茂著勞績。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惟公道之獨恃,為權奸所並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這多少表達了朱家皇帝的愧疚吧。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鎮在王振鼓譟下,不聽朝臣勸阻,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臨行前,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把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史籍記載:大軍7月離開京城後,大雨連綿,八月初大軍才到大同附近。此時各路大軍大多敗於瓦剌,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朱祁鎮一看這種情況,就開始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朱祁鎮和明軍困在土木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土木堡,其實真正的叫法是土木驛堡。原來這裡叫統漠鎮,建堡於永樂初年。“統漠”不太好寫,後來叫順口了,就成了筆畫簡單的土木。

土木堡,以及附近的雞鳴堡和榆林堡,介於宣府鎮與京師之間,號稱京北三大堡。宣府鎮是九邊之首,轄區內遍地都是這種軍事用途的堡。

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時任戶部尚書王佐、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俱於土木堡喪生,其他官佐死亡50餘人。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2

記載土木之變的李賢《天順日錄》這樣寫道:

“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而此時,京師羸馬疲卒,上下人心離散。紫禁城中後宮皇后嬪妃哭聲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爭著逃跑路線,有人主張往南京跑,有人主張往四川跑,甚至很多官員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只等待早朝結束後立馬帶上家人逃離北京;大街上店鋪早都已經關門,城中商人、百姓也都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這一切和三百年前的大宋東京城覆滅之前的情景很相似,和時間更往前的大唐安史之亂後唐明皇的出逃四川也差不多情景。

“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時窮節乃現,于謙的一句話說服了監國的郕王朱祁鈺。

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的于謙,他整修兵械,整調糧秣,加固城防;請郕王檄取兩京、河南守備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各地勤王。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鈺即帝位,是為明代宗,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瓦剌那邊,也先十月初一率大軍經大同、陽和,直入紫荊關,進犯北京。堂堂大明首都,成為戰爭最前沿。

一介書生於謙,開始與瓦剌大軍正面交鋒。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人。故居在今天的浙江杭州清河街祠堂巷42號,“祠堂巷,北通太平巷,南出河坊巷,東由高銀巷出太平坊。宋時名南新街。明於忠肅公謙之宅在此。後其宅改為憐忠祠,故有此巷名。”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

到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掌權,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

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英宗正統十一年(1446年),于謙入朝為官,通政使李錫逢迎王振的指使,彈劾于謙因為長期未得晉升而心生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把他關在獄中三個月,將要被處死。

老百姓聽說于謙被判處死刑,一時間群民共憤,聯名上書。王振便編了個理由給自己下臺,稱從前也有個名叫于謙的人和他有恩怨,說是把那個“于謙”和被關起來的于謙搞錯了,才把于謙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這樣上言,於是再命于謙為巡撫。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正統十三年(1448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北京保衛戰,《歷代通鑑輯覽》言:“三戰三捷,斬獲無算”,《明史·于謙傳》中如此表述北京保衛戰的結局:“相持五日,也先邀請既不應,戰又不利,知終弗可得志”。

十月十八日,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解嚴,一年後英宗回朝。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有人說,如果不是于謙以文弱書生之肩扛起一國存亡之重任,有明一代的歷史恐要重新寫下,而北京或許早已成為又一個北宋開封。

歷史上,漢族王朝君主被外族俘去不是個例,但無條件被釋放僅有此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3

于謙曾寫過一首《過韓信冢》的七律:

躡足危機肇子房,將軍不解避鋒鋩。

成功自合歸真主,守土何須乞假王。

漢祖規模應豁達,蒯生籌策豈忠良。

荒墳埋骨山腰路,駐馬令人一嘆傷。

“將軍不解避鋒芒”,于謙這樣寫淮陰侯,而他自己又何嘗懂得“避鋒芒”?友人曾勸于謙“安逸”,于謙答曰“嘗疏請骸骨,奈不放何?只是一腔血報朝廷耳。”

《明史》有言,“謙性故剛,遇事不如意,輒拊膺嘆曰:‘此一腔熱血,竟灑何地!’視諸選耎大臣、勳舊貴戚意頗輕之,憤者益眾。”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處事直來直去,不加掩飾,同僚的“不樂謙”“齒謙”遍佈史書,這種暴烈、熱血與婉轉不足的性格特質,可能是于謙引來殺身之禍的重要誘因,過於剛直、不知迴旋是一種“致命傷”,是某些史論者眼中的 “人格缺陷”。

《明實錄》說于謙“恃才自用,矜己傲物,視勳舊國戚若嬰稚,士類無當其意者,是以事機陰發,卒得奇禍。”

然而這一切,都成為不了于謙致死的根本因素,他之所致死,是因為他身為人臣,易主易儲,不暇兩全,身陷明代最麻煩也最危險的皇室權力鬥爭中。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因此于謙必須死。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五,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兵部尚書于謙會同群臣商議,一起上奏病重的明代宗朱祁鈺復立侄子沂王朱見深為太子。

眾人推舉商輅主草奏疏,疏成後已日暮西山,來不及上奏,遂決定次日清晨再遞。

正月十六日凌晨,夜四鼓,武清侯石亨、副都御使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潛入位於今南池子大街緞庫衚衕內、現已不存的南宮,擁立被軟禁七年之久的太上皇朱祁鎮復辟。

朱祁鎮完成了由皇帝到俘虜、從俘虜到囚徒又變成皇帝的傳奇轉變。

復位後,朱祁鎮改年號為天順,在復位當天以“更立東宮、迎立外藩”為名傳旨逮捕于謙謙和大學士王文;十九日令三法司會同九卿從速審清。二十日,大理寺會審,逼供未遂,于謙身遭酷刑,被扣上“意欲迎立外藩、圖危社稷”之罪名。此為明代歷史上著名的“奪門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4

奪門之變這樣的結局,讓後人不解之處是,于謙此時為兵部尚書,手握兵權,他更是深得代宗皇帝朱祁鈺的信任,在朝中的權力和聲威如日中天,他要蕩平此亂本是輕而易舉,但于謙卻選擇了按兵不動?

談遷在《國榷》中記述屠隆所言:“奪門之役,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報以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謙顧念身一舉事,家門可保,而兩主勢不俱全;身死則禍止一身,而兩主亡恙。……以一死保全社稷者也”

在史論者看來,一旦作為兵部尚書的于謙有所行動,朱祁鈺大勝是肯定的,朱祁鎮必獲謀逆之罪,他的子孫將都是罪人之子,朱祁鎮一脈將永失皇權。

而朱祁鈺已然不久於人世,迎立其他藩王又必致國勢動盪,所以于謙才選擇在西裱褙衚衕舊居“屹不為動,聽英宗復辟”,一如土本堡之變後,于謙曾選擇的“立鈺為帝,朱見深為太子”,于謙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國家考慮,對社稷而言都是最佳選擇。

于謙對這事看得很透,和他一起被逮的王文忍受不了誣陷,急於爭辯,于謙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麼用處?”奏疏上呈後,英宗還有些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王朝能夠延續,于謙有著再造之功,而朱祁鎮能夠活下來,其實也要感謝于謙,沒有于謙與也先的周旋,朱祁鎮恐怕早就命喪他邦了,於公於私,朱祁鎮都應該感激於謙才對,但是,朱祁鎮依然要殺于謙,那就是“帝王至尊”的權威。

要知道,是于謙廢掉了朱祁鎮,儘管當時是為了大明王朝,也是為了朱祁鎮本人的生命安全,但是,于謙此舉無疑挑戰了朱祁鎮作為帝王的底線,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須知,自古以來,行廢立之事的臣子,幾乎都沒有好下場,因為沒有任何一個皇帝允許有人挑戰帝王的權威。

在朱祁鎮心裡,于謙永遠是他的心理陰影,只有殺掉于謙,才能為他樹立權威,挽回顏面,如果於謙不死,朱祁鎮所謂的“奪門”復位就是非法的,既為正統,何須“奪門”?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5

于謙當政時,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居所僅能遮蔽風雨。但因個性剛直,招致眾人忌恨。于謙其實多次請辭總督軍務,也想辭掉兵部尚書之職,甚到徹底辭官回鄉,他曾經寫過《自嘆》詩:

逢人只說還家好,垂老方知濟世難。

戀戀西湖舊風月,六橋三塔夢中看。

于謙還寫過一首懷念岳飛的詩《嶽忠武王祠》:

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

黃葉古祠寒雨積,青山荒冢白雲多。

這成為你于謙自己的讖語。于謙死後與岳飛同棲魂於西湖,得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一如袁枚所贊:“賴有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天順元年正月二十二(1457年2月16日),于謙的人生謝幕。

《明史》載:“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

《帝京景物略》說,于謙“被刑西市也,為天順二年。九年復官,為成化二年。又二十二年,賜諡肅愍,為弘治三年。又一百一年,改諡忠肅,為萬曆十八年。凡百有三十三年而論定。”

成化二年(1466年)充軍戍邊的兒子于冕與女婿朱驥被放還鄉,發還家產。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說:“卿以俊偉之器,經濟之才,歷事先朝,茂著勞績。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惟公道之獨恃,為權奸所並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這多少表達了朱家皇帝的愧疚吧。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最後說說誣陷於謙的幾個人的下場 :

于謙死後,石亨的黨羽陳汝言任兵部尚書。不到一年,陳汝言所幹的壞事敗露,貪贓累計鉅萬。朱祁鎮召大臣進去看,說:“于謙在景泰朝受重用,死時沒有多餘的錢財,陳汝言為什麼會有這樣多?”石亨低著頭不能回答。

不久邊境有警,明英宗心裡很煩。恭順侯吳瑾在旁邊侍候,進諫說:“如果於謙在,一定不會讓敵人這樣。”明英宗無言以對。

"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文:老張在路上

01

公元1449年8月17後,北京城裡的街頭出現許多 “瘡殘被體、血汙狼藉”的傷兵,然而他們同那些死在京城北邊土木堡的大明士兵相比,還是幸運的,其碼他們活著回到了京城。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不作不死的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第一次即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皇太后張氏尊為太皇太后,皇后孫氏尊為皇太后。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第一次繼位稱帝,朱祁鎮年僅九歲。國事掌握在張氏手中。

張太皇太后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三楊去世,太皇太后駕崩,一直被小皇帝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

王振之前是個秀才,可一直沒考上功名。王振一狠心,進宮做了太監。明宣宗很喜歡王振,慢慢提升他的級別。王振從小就和年幼的朱祁鎮在一起,這讓朱祁鎮對王振有很大的心理依賴。估計這種依賴家傳,朱祁鎮的寶貝兒子憲宗朱見深,也對年長自己19歲的宮女萬貞兒有極大的心理依賴。這是後話。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初創,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大明北方邊防要防備的,是逃回漠北的北元餘部。

此時,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鎮時年十八九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他覺得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

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很多大臣反對親征,比如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鎮在王振鼓譟下,不聽朝臣勸阻,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臨行前,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把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史籍記載:大軍7月離開京城後,大雨連綿,八月初大軍才到大同附近。此時各路大軍大多敗於瓦剌,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朱祁鎮一看這種情況,就開始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朱祁鎮和明軍困在土木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土木堡,其實真正的叫法是土木驛堡。原來這裡叫統漠鎮,建堡於永樂初年。“統漠”不太好寫,後來叫順口了,就成了筆畫簡單的土木。

土木堡,以及附近的雞鳴堡和榆林堡,介於宣府鎮與京師之間,號稱京北三大堡。宣府鎮是九邊之首,轄區內遍地都是這種軍事用途的堡。

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時任戶部尚書王佐、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俱於土木堡喪生,其他官佐死亡50餘人。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2

記載土木之變的李賢《天順日錄》這樣寫道:

“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而此時,京師羸馬疲卒,上下人心離散。紫禁城中後宮皇后嬪妃哭聲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爭著逃跑路線,有人主張往南京跑,有人主張往四川跑,甚至很多官員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只等待早朝結束後立馬帶上家人逃離北京;大街上店鋪早都已經關門,城中商人、百姓也都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這一切和三百年前的大宋東京城覆滅之前的情景很相似,和時間更往前的大唐安史之亂後唐明皇的出逃四川也差不多情景。

“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時窮節乃現,于謙的一句話說服了監國的郕王朱祁鈺。

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的于謙,他整修兵械,整調糧秣,加固城防;請郕王檄取兩京、河南守備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各地勤王。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朱祁鈺即帝位,是為明代宗,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瓦剌那邊,也先十月初一率大軍經大同、陽和,直入紫荊關,進犯北京。堂堂大明首都,成為戰爭最前沿。

一介書生於謙,開始與瓦剌大軍正面交鋒。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人。故居在今天的浙江杭州清河街祠堂巷42號,“祠堂巷,北通太平巷,南出河坊巷,東由高銀巷出太平坊。宋時名南新街。明於忠肅公謙之宅在此。後其宅改為憐忠祠,故有此巷名。”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

到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掌權,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

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英宗正統十一年(1446年),于謙入朝為官,通政使李錫逢迎王振的指使,彈劾于謙因為長期未得晉升而心生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把他關在獄中三個月,將要被處死。

老百姓聽說于謙被判處死刑,一時間群民共憤,聯名上書。王振便編了個理由給自己下臺,稱從前也有個名叫于謙的人和他有恩怨,說是把那個“于謙”和被關起來的于謙搞錯了,才把于謙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這樣上言,於是再命于謙為巡撫。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正統十三年(1448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北京保衛戰,《歷代通鑑輯覽》言:“三戰三捷,斬獲無算”,《明史·于謙傳》中如此表述北京保衛戰的結局:“相持五日,也先邀請既不應,戰又不利,知終弗可得志”。

十月十八日,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解嚴,一年後英宗回朝。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有人說,如果不是于謙以文弱書生之肩扛起一國存亡之重任,有明一代的歷史恐要重新寫下,而北京或許早已成為又一個北宋開封。

歷史上,漢族王朝君主被外族俘去不是個例,但無條件被釋放僅有此次。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3

于謙曾寫過一首《過韓信冢》的七律:

躡足危機肇子房,將軍不解避鋒鋩。

成功自合歸真主,守土何須乞假王。

漢祖規模應豁達,蒯生籌策豈忠良。

荒墳埋骨山腰路,駐馬令人一嘆傷。

“將軍不解避鋒芒”,于謙這樣寫淮陰侯,而他自己又何嘗懂得“避鋒芒”?友人曾勸于謙“安逸”,于謙答曰“嘗疏請骸骨,奈不放何?只是一腔血報朝廷耳。”

《明史》有言,“謙性故剛,遇事不如意,輒拊膺嘆曰:‘此一腔熱血,竟灑何地!’視諸選耎大臣、勳舊貴戚意頗輕之,憤者益眾。”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于謙處事直來直去,不加掩飾,同僚的“不樂謙”“齒謙”遍佈史書,這種暴烈、熱血與婉轉不足的性格特質,可能是于謙引來殺身之禍的重要誘因,過於剛直、不知迴旋是一種“致命傷”,是某些史論者眼中的 “人格缺陷”。

《明實錄》說于謙“恃才自用,矜己傲物,視勳舊國戚若嬰稚,士類無當其意者,是以事機陰發,卒得奇禍。”

然而這一切,都成為不了于謙致死的根本因素,他之所致死,是因為他身為人臣,易主易儲,不暇兩全,身陷明代最麻煩也最危險的皇室權力鬥爭中。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因此于謙必須死。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五,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兵部尚書于謙會同群臣商議,一起上奏病重的明代宗朱祁鈺復立侄子沂王朱見深為太子。

眾人推舉商輅主草奏疏,疏成後已日暮西山,來不及上奏,遂決定次日清晨再遞。

正月十六日凌晨,夜四鼓,武清侯石亨、副都御使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潛入位於今南池子大街緞庫衚衕內、現已不存的南宮,擁立被軟禁七年之久的太上皇朱祁鎮復辟。

朱祁鎮完成了由皇帝到俘虜、從俘虜到囚徒又變成皇帝的傳奇轉變。

復位後,朱祁鎮改年號為天順,在復位當天以“更立東宮、迎立外藩”為名傳旨逮捕于謙謙和大學士王文;十九日令三法司會同九卿從速審清。二十日,大理寺會審,逼供未遂,于謙身遭酷刑,被扣上“意欲迎立外藩、圖危社稷”之罪名。此為明代歷史上著名的“奪門之變”。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4

奪門之變這樣的結局,讓後人不解之處是,于謙此時為兵部尚書,手握兵權,他更是深得代宗皇帝朱祁鈺的信任,在朝中的權力和聲威如日中天,他要蕩平此亂本是輕而易舉,但于謙卻選擇了按兵不動?

談遷在《國榷》中記述屠隆所言:“奪門之役,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報以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謙顧念身一舉事,家門可保,而兩主勢不俱全;身死則禍止一身,而兩主亡恙。……以一死保全社稷者也”

在史論者看來,一旦作為兵部尚書的于謙有所行動,朱祁鈺大勝是肯定的,朱祁鎮必獲謀逆之罪,他的子孫將都是罪人之子,朱祁鎮一脈將永失皇權。

而朱祁鈺已然不久於人世,迎立其他藩王又必致國勢動盪,所以于謙才選擇在西裱褙衚衕舊居“屹不為動,聽英宗復辟”,一如土本堡之變後,于謙曾選擇的“立鈺為帝,朱見深為太子”,于謙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國家考慮,對社稷而言都是最佳選擇。

于謙對這事看得很透,和他一起被逮的王文忍受不了誣陷,急於爭辯,于謙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麼用處?”奏疏上呈後,英宗還有些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大明王朝能夠延續,于謙有著再造之功,而朱祁鎮能夠活下來,其實也要感謝于謙,沒有于謙與也先的周旋,朱祁鎮恐怕早就命喪他邦了,於公於私,朱祁鎮都應該感激於謙才對,但是,朱祁鎮依然要殺于謙,那就是“帝王至尊”的權威。

要知道,是于謙廢掉了朱祁鎮,儘管當時是為了大明王朝,也是為了朱祁鎮本人的生命安全,但是,于謙此舉無疑挑戰了朱祁鎮作為帝王的底線,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須知,自古以來,行廢立之事的臣子,幾乎都沒有好下場,因為沒有任何一個皇帝允許有人挑戰帝王的權威。

在朱祁鎮心裡,于謙永遠是他的心理陰影,只有殺掉于謙,才能為他樹立權威,挽回顏面,如果於謙不死,朱祁鎮所謂的“奪門”復位就是非法的,既為正統,何須“奪門”?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05

于謙當政時,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居所僅能遮蔽風雨。但因個性剛直,招致眾人忌恨。于謙其實多次請辭總督軍務,也想辭掉兵部尚書之職,甚到徹底辭官回鄉,他曾經寫過《自嘆》詩:

逢人只說還家好,垂老方知濟世難。

戀戀西湖舊風月,六橋三塔夢中看。

于謙還寫過一首懷念岳飛的詩《嶽忠武王祠》:

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

黃葉古祠寒雨積,青山荒冢白雲多。

這成為你于謙自己的讖語。于謙死後與岳飛同棲魂於西湖,得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一如袁枚所贊:“賴有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天順元年正月二十二(1457年2月16日),于謙的人生謝幕。

《明史》載:“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

《帝京景物略》說,于謙“被刑西市也,為天順二年。九年復官,為成化二年。又二十二年,賜諡肅愍,為弘治三年。又一百一年,改諡忠肅,為萬曆十八年。凡百有三十三年而論定。”

成化二年(1466年)充軍戍邊的兒子于冕與女婿朱驥被放還鄉,發還家產。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說:“卿以俊偉之器,經濟之才,歷事先朝,茂著勞績。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惟公道之獨恃,為權奸所並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這多少表達了朱家皇帝的愧疚吧。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最後說說誣陷於謙的幾個人的下場 :

于謙死後,石亨的黨羽陳汝言任兵部尚書。不到一年,陳汝言所幹的壞事敗露,貪贓累計鉅萬。朱祁鎮召大臣進去看,說:“于謙在景泰朝受重用,死時沒有多餘的錢財,陳汝言為什麼會有這樣多?”石亨低著頭不能回答。

不久邊境有警,明英宗心裡很煩。恭順侯吳瑾在旁邊侍候,進諫說:“如果於謙在,一定不會讓敵人這樣。”明英宗無言以對。

于謙:他讓大明朝續命,大明朝讓他喪命

這一年,徐有貞被石亨中傷,充軍到金齒口。又過了幾年,石亨亦被捕入獄,死於獄中;曹吉祥謀反,被滅族。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