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陽谷縣陽谷鎮63個村的建村史和姓氏簡介,你瞭解多少?

明朝 棉花 西漢 清朝 聊城村村通 2017-06-02

本文摘自史書和2000年版縣地名志,文中數字均以當時統計數據為準。

聊城陽谷縣陽谷鎮63個村的建村史和姓氏簡介,你瞭解多少?

陽谷鎮

在陽谷縣境中部,為縣政府駐地。轄4個居委會,41個村委會,63個自然村。鎮政府駐陽谷縣城。該鎮境1950年為陽谷二區,1958年陽谷縣撤銷,改屬壽張縣,為石門宋公社轄地,1961年陽谷縣恢復,為城關人民公社。1982年建陽谷鎮,以駐地陽谷縣城為名。

陽谷

陽谷鎮駐地。北靠北三裡村。南鄰南三裡村,西臨國莊、西漢莊,東接司營村。古名孟店,距聊城市區45公里。轄東街、西銜、南銜、北銜四個居委會。

東街

東銜,位於縣城東部。北靠育才路,南鄰東南園。西與獅子樓相連。東與東關相接。聚落呈長方形,轄九條衝道,主產小麥、玉米、棉花。居民兼營工付業。有紡紗、修配、木材加工等廠。

東銜以方位命名。因位於大隅首以東故名。1984年設置陽谷鎮。東街大隊改稱東銜居民委員會。為居委會駐地

東關

東關。位於谷山路以東。北靠振興路。南鄰新生路,西與谷山路相連。東與司營相接,聚落呈長方形,主主產小寒、玉米,居民兼營工副業,副食業業興盛,冰糕廠眾多。

東關以方位命名。因位於原陽谷縣城東門以外,故名。現屬東街居民委員會。古蹟有博濟橋——即石牛拉石車橋。東西走向之博濟路從村中穿過

布莊

布莊,位於縣城東南部,北靠新生路,南鄰變電所,西與谷山南路相連。東與石門宋鄉張樓接壤,聚落呈正方形,主產小麥、玉米、棉花。居民兼營工副業。副食業、加工業興盛。盛產蘋果,

據(布氏族譜〉記載:布姓原系大布鄉雙廟布人。清光緒年間(1875 -1908年)遷此定居,以姓氏命村名布莊,現屬東銜居委會。東西走向之新布銜從村中間穿過。

西銜

西銜,位於縣城西部,北靠北環路。南鄰紫石街。西與西關相連,東與獅子樓相接,聚落呈長方形。主產小麥、玉米、棉花。居民兼營工副業。有工藝美術、油棉加工、汽車修配等廠。加工業興盛。

西銜以方位命名,因位於大隅首以西故名。1984年設置陽谷鎮,西街大隊改為居民委員會駐地。

吳園

吳園村位於西關西南方。現自然村已註銷,原屬西街居委會

西關

西關,位於西環路以西。北靠漢橋路,南鄰吳園。西與西漢莊相連,東與棋盤街相接。聚落呈長方形,隸屬西街居委會,西關以方位命名。因位子原陽谷縣城西門以外,故名。

西漢莊

位於縣城西北0.5 公里,北與翟莊鄉陳石相接,南與西湖鄉國莊毗鄰,西與西湖鄉段橋接壤。東與陽谷鎮西關相連,聚落呈長方形。隸屬西街居委會。主產有小寒、玉米、棉花。土地肥沃,排灌配套,齊(河)南(樂)、冠(縣) 陽(谷)公路在此通過。

據傳,西漢建村。村前有橋。西漢定鼎肇基幹此。故以西漢命莊名為西漢莊。

北街

北銜,位於縣城北部。北靠北環路,南鄰獅子樓,西靠陽谷棉廠,東連陽谷鎮谷山路。聚落呈長方形,轄八條銜道,北銜以方位命名,因位於大隅首以北故名。1984年設置陽谷鎮,北衝大隊改稱北街居民委員會。為居委會駐地。

北關

北關,位於北環路以北,北靠辛菜郭,南鄰北環路,西與前呂相連。東與城角孟接壤。聚落呈正方形。主產小麥、玉米、棉花,副食業、小百貨興盛。

北關以方位命名,因位於原陽谷縣城北門以外。故名。現屬北銜居民委員會。南北走向步井街從村中部穿過,有'三步對眼井”之說。

南街

南街,位於縣城南部。北靠獅子樓,南鄰南關。西與陽谷縣造紙廠接壤。東與谷山南路相連。聚落呈長方形,轄六條銜道。

南街是名醫孟翰、省文史館館長熊夢賓的故里。

孟翰字西園,曾任教諭, 後精通醫道,遠近求醫者盈庭瞞室。著作甚豐。流傳有( 醫品心餘驗錄) 、(孟西園婦女科)

、(脈會) 、(舌鏡論)等。

熊夢賓1886 年生。清末秀才,後在濟南參加同盟會,民國初年先後任山東教育廳長、膠澳督辦祕書長、京漢鐵路局長等職。1930 年任西北軍祕書長。1949 年任民革中央委員。1950 年任山東省人民委員會委員,兼省文史館館長、民革山東省負責人。1953 年病逝於濟南。葬金牛山公墓。

南銜以方位命名,因位於縣城大隅首以南故名。1984 年設置陽谷鎮,南街大隊改稱南銜居民委員會。為居委會駐地

南關

南關。位於南環路以南。北靠南環路,南鄰西湖鄉南關董,西與侯莊相接。東與紡紗廠相連,聚落呈長方形,

南關以方位命名,因位於原陽谷縣城南門以外。故名。現屬南街居民委員會。古蹟有齊桓公會諸侯之會盟臺。南北走向之會盟路從村中穿過。

石海

位於縣城西北3.5公里,北靠俞樓,南鄰劉燦明,西與翟莊鄉八里橋相連,東與孟宅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本村是烈士李東海的故里。李東海1921 年生,1948 年參加革命。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 年參加抗美援朗志願軍。跨海東征在大樹島戰鬥中立一等功。1953 年棲牲,終年32 歲,葬於朝鮮平安南道安女郡龍時山。

俞樓

俞樓,位於縣城西北3.5 公里。北靠大布鄉前樓布村,南鄰石海。西與翟莊鄉楊園毗連,東南與孟宅接壤,聚落呈正方形,

據〈於氏家譜〉記載,原名於樓,於氏始祖系浙江嘉興縣於家溝人。明初隨燕王朱棣掃北,因病留此定居。後建一樓房,故名。後俞、李、樑等姓遷此。改名俞樓。

孟宅

位於縣城西北5公里處,北靠俞樓,南鄰劉燦明。西與石海相連。東與陽谷至大布公路相接。聚落呈長方形,有鄉村公路直通大布公路。

據(孟氏族譜)記載,盂姓原住陽谷南街。盂氏人官居陝西臨潼知縣,後任訓導,購買陽谷城西北五里姓石的鄉莊一處。姓石的回江南後。孟姓建成大宅院,故稱孟宅。因孟家人煙日盛,孟家後城村名。1984年農村體制改革時把石海東半部的劉、姜、郭、楊、石等姓劃歸孟宅。

北徐

位於縣城北2.5 公里。北靠前楊,南臨北三裡。東與郭圍子接壤。西與辛萊郭毗鄰。聚落呈長方形,

據考,明初洪武年間,徐姓由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因位於陽谷城北。故名北徐。

前楊

位於縣塘北2.5 公里。北靠大布鄉後楊,南鄰北徐,西與大布鄉主樓毗鄰,東隔聊(城)陽(谷)公路與楊莊鄉唐莊相望。聚落呈長方形。

據碑文記載,楊氏三世祖聰佩在外為官。年邁回家,原村楊家井已無適當的地方,便遷至一里之外的曹家莊另購地基建設家園,楊氏家族逐淅發展, 曹姓消失,村名遂改為楊家莊。後發展為前、後楊兩村。此村在前故稱前楊。又因該村從事木工的較多,做木銑頭出名,亦稱木銑頭楊。

辛莊

位於縣城北二公里。北靠大布鄉王樓,南鄰郭莊,東與北徐毗連。西與孟宅接壤,聚落呈正方形。

據(辛氏族譜)記載,此莊原名段廟,因段氏修廟得名。明永樂七年(1409年)辛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因段姓人少,遂更名為辛莊。

菜園

位於縣城西北二公里,東北靠辛莊,南鄰後後呂. 東與郭莊相連,西與城角主樓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據考。元朝建村,明朝洪武初年,楊、樑、王、郭等姓遷此定居,利用其水利條件。建園種菜,故命村名菜園。

郭家莊

位於縣城北二公里。北靠辛莊,南鄰北三裡,東與五里廟相連,西與菜園接壤。

據(郭氏族譜〉記載,郭氐兄弟由陽谷城東北老唐遷此建村,命村名為郭家莊。

郭圍子

位子縣城北2.5 公里。北靠前楊。南鄰北徐。東接聊(城)陽(谷)公路,西與辛莊毗連。聚落呈正方形。

據(郭氏族譜)記載,原名郭坑,明中期郭氏從山東汶上縣逃荒至此。在坑邊定居。故名。 後認為坑字不雅。改村名郭莊。清朝後期,為了安全在村邊打

了一圈圍清防盜,又因與附近郭莊重名,遂更為郭圈子。

劉燦明

位於縣城西北2公里,北靠孟宅,南鄰城角呂。東與菜園相連。聚落呈長方形

據考。明初洪武年間(1368 -1398年) ,劉氏從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取名三裡村,村中建有白塔寺一座。因院主無惡不作,侵佔農民土地。被村民劉燦明殺死,為當地除去一霸,村民為示紀念,故更村名為劉燦明。

西焦海

位於縣城東北3公里,北與楊莊鄉大迷魂陣接壤。東靠東焦海。西隔聊(城)陽(谷)公路與北徐相望。聚落呈正方形,

據考,明前叫金鼎卒莊。因有一尊金鼎而得名。明代中期,李氏因子孫不旺遷走。後焦姓搬來。圍村挖了一道土溝,俗稱海壕,故村名為焦海。後因聚落擴大,分東西兩村,此村居西,稱西焦

王樓

位於西安城西北2裡。北靠石海,西鄰西漢莊,西隔斜店溝與翟莊鄉劉立文接壤,東與劉燦明毗鄰,聚落呈正方形

原名西三裡莊。明初王姓從山西洪洞遷至陽谷縣王家衚衕安家。後搬至陽谷南銜。明弘冶年間(1488 - 1505年).又遷入城西三裡莊。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 年)王承恩中舉後為提督之職,招為郡馬,家庭日漸繁盛。並建高樓。故改稱三裡王樓。因處陽谷縣城西北城角,亦稱城角王樓。

此村是全國供銷模範劉福江的故里。劉福江生於1906年.他白手起家辦起供銷點,先後65 次榮獲全國、省、地、縣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稱號。兩次出席全國詳英會,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思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文化大革命期間含冤去世。

北三裡

位於縣城北1.5 公里。北靠北徐。南鄰陽谷氣象站。西與辛菜郭接壤,東隔聊(城)陽(谷)公路與谷莊相望。聚落呈長方形,

據考。明永樂七年(1409 年). 郭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建村。因距陽谷城三裡,故名三裡莊,後因與鄰村重名且位於陽谷城北,更名為北三裡。

五里廟

位子縣城東北2.5 公里。北靠郭圍子,南鄰谷莊,西隔聊(城) 陽(谷)公路與北徐相望。東與郭莊毗鄰,聚落呈長方形。

據〈千氏族譜)載。原名於莊,明初于姓建村得名。民國初期,村西修聊陽公路。在村西廟前立了一個距陽谷五里的里程碑。故更村名為五里廟。

東焦海

位於縣城東北三公里。北靠西焦海,南鄰老唐,西與郭莊相連,東與楊莊鄉東唐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據考。明前稱金鼎李莊。因有金鼎一尊而得名。明中期,李姓搬走,焦姓搬來,在村周圍挖一海壕防盜。故命村名為焦海。後聚落不斷擴大,分為東、西兩村。此村居東。稱為東焦海。

老唐

位於縣城東北3 公里。分為老唐東、老唐西兩個村委會。北靠東焦海。南鄰周樓,西與谷莊相望,東與楊莊鄉東唐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據(唐氏族譜)記載,此村原名古集杜莊。明洪武初年,唐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後任學官,人□增多,杜家因罪被抄無人,唐姓遂改村名為唐莊。因村東有一東唐。又更村名為老唐。

郭莊

位於縣城東北2.5 公里。屬老唐村委會,北靠西焦海,南鄰谷莊,西與五里廟接壤,東與老唐毗鄰,聚落呈長方形。

據《郭氏族譜》記載,明洪武年間,郭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以姓命村名為郭莊。

周樓

位於縣城東北2.5公里,屬老唐村委會。北鄰東焦海,南隔齊(河)南(樂)公路與八里營相望。西與老唐毗鄰,東與楊莊鄉東唐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據(周氏族譜)記載。明初。周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後。生活慚富,蓋了一土樓,遂以姓和樓命村名周樓。

後呂

位於縣城西北1公里。北靠萊園。南鄰前呂,西與陽(谷)大(布)公路相連,東隔聊(城)陽(谷)公路與城角孟相望。聚落呈長方形。

前呂

位於縣城西北1公里。北靠後呂,南鄰陽谷鎮紙廠,西與翟莊鄉陳石接壤,東與陽谷北關相連。聚落呈長方形

據〈呂氏族譜〉記載。明初洪武年間,呂氏始祖呂熙從山西洪洞遷此立村,因緊靠陽谷城西北角。命村名為城

角呂。又名呂莊。清初。呂氏人口增多,,其中呂氏二兄弟到村北里許定居,稱後呂。此村更名為前呂。

谷莊

位於縣城東北2公里處,北靠五里廟。南鄰城角孟。西與北三裡接壤,東與郭莊毗鄰,聚落呈長方形。

據(谷氏族譜)記載,明初。谷姓從山西洪洞遷山東,失傳六世。明末天啟年間(1621 -1627 年),谷善慶又遷陽谷安家於此,以姓命村名谷莊。

城角徐

位於縣城東北1.5 公里。北靠谷莊,南鄰司營,西與城角孟相連,聚落呈正方形。

據(徐氏族譜)記載。原名徐莊。明永樂年間(1403-1424 年),徐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建村,因與鄰村重名。又處陽谷城東北角,1942 年改名為城角徐。

城角孟

位於陽谷縣城東北角。北鄰汽車七隊,南靠陽谷汽車站,西鄰聊(城) 陽(谷)公路。東與城角徐毗鄰,聚落呈長方形,由鄒縣鳧村遷到陽谷建村,

據清咸豐年間(1851-1861)修《孟氏家譜》載,孟子後裔四十三代名忠,命名為孟家莊。因位於陽谷城東北角,解放後,更名為塘角孟。

南三裡

位於縣城南1.5 公里。北靠陽谷南關。南鄰東馬廟,西與西湖鄉張辛莊相連,東與石門宋鄉許莊毗鄰。聚落呈長方形,

據1985 年修〈張氏族諧〉記載,明初洪武年間。張氏四兄弟,由山西平陽府南關遷至陽谷邵樓。後一人中了進士,由邵樓遷至董莊。明末張氏後裔被招郡馬,又遷此宜舍安家。因距陽谷縣城三裡。故名南三裡。

劉坑

位子縣城西南3 公里。北靠董希賢,南鄰馬莊,西與陳集相連。東與馬廟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據考,明初洪武年間劉姓由山西洪洞遷此建村,因村旁有一大坑。故命村

名劉坑。

董希賢

位於縣城西南3 公里。北鄰南三裡,南靠劉坑,西與西湖鄉大門莊相連,東與馬廟接壤,聚落呈正方形。村東有陽(谷)金(鬥苔)公路通過。

據1985 年修〈董氏族譜〉記載,明初洪武年間,董姓從山西洪洞遷居南關董。清初,董振字希賢,又遷此建村,村以人名為董希賢。

西馬廟

位於縣城南三公里。北靠南三裡。南鄰西魏海。西與劉坑毗鄰,東與東馬廟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有鄉村公路通陽(谷)金(鬥營)公路。

據1985 年修(馬氏族譜)記載,明初洪武年間,李、馬二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建材,李姓建村稱李莊,馬姓建村稱馬家廟。其後張姓遷往馬家廟安家。後人口增多,又於李莊購田建舍。亦稱馬廟,李莊名漸漸取消。因兩村都稱馬廟,為示區別。東村稱東馬廟,此村稱西馬廟。

東馬廟

位於縣城南3 公里。北靠南三裡,南鄰西魏海。西與西馬廟接壤,東與王保玉毗鄰,聚落呈長方形。有鄉村公路通陽(谷)金( 鬥營) 公路。

兩村相鄰都稱馬廟,為示區別。西邊稱西馬廟。此村稱東馬廟。

魏樓

位於縣城南2 公里。北靠石門宋鄉龍虎寨,南鄰王保天,西與李樓相連,東與西齊坊毗鄰。聚落呈長方形。

據(魏氏族譜)記載,明初洪武年間,魏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安家。因建樓房一座,故以姓和樓命名為魏樓。

李樓

位於縣城南3 公里。北靠石門宋鄉許莊,南鄰王保玉,西與南三裡相連,東與魏樓接壤,聚落呈長方形。有鄉村公路自南往北通陽(谷)壽(張)公路。

據(李氏族譜)記載。明初洪武年間,李姓由山西洪洞遷此建村,取名李莊。後家道興旺,建一土樓,遂改名李樓。

西齊坊

位於縣城東南3. 5 公里。北靠石門宋鄉龍虎寨,南鄰東齊坊,西與王保玉相連。東靠陽(谷) 壽( 張)公路。聚落呈長方形。

據《齊氏族譜》記載,明初建村。原名雙廟齊,因齊氏在雙廟旁建村得名,清朝齊家有人出任知縣。修建功名牌坊,改名齊坊。後齊家的許姓親戚,搬至劉坊東邊建村,稱東齊坊。此村居西,改稱西齊坊。

王寶玉

縣城南2.5 公里。北靠魏樓,南鄰魏海,西與東馬廟相連。東與西齊坊接壤,聚落馬長方形,有鄉村公路由南往北通通陽(谷)壽(張)公路。

據考。原名五里坑,因處陽谷城南五里面又有一大坑得名。明初王姓從安微省靈壁縣王家窩鎮。先遷至李臺鄉王申樓落戶。後又遷至臺前縣王集。傳至七世,又遷此定居。當時有王、金、馬等姓,后王滾官居蘇州知府。認為此處是風水寶地,能出“寶玉”,後訛傳為保玉,遂為首名。

魏莊

位於縣城西南4 公里。北靠劉坑。南鄰高廟王鄉東孫,西與陳集相連,東與馬莊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據(魏氏族譜)記載,明永樂七年與陽金公路相連,聚落呈長方形。有鄉村公路自北向南通陽(谷)金(鬥營)公路。

據〈馬氏族譜〉記載,馬俊義字鳳亭,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 年自山西省平陽府洪洞縣馬龍溝遷居谷邑右畔義和村,為析居兄弟各室。再遷陽谷城南五里馬家廟,後建馬家莊。即今址。

前陳集

位於縣城西南3公里。北靠後陳集,南鄰高廟王鄉苗莊,西與西湖鄉小門莊毗鄰。東與魏莊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據考,明永樂七年(1409 年),陳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建村。後成為集市,故名陳集。清初部分居民又在陳集村北建莊,稱後陳集,此村稱前陳集。

後陳集

位於縣城西南3.5公里。北靠西湖鄉大門莊,南鄰前陳集,西與西湖鄉門莊相連。東與魏莊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清初。陳集部分居民又在村北置田安家。後人口增多,形成村落。稱後陳集。

後魏海

位於縣城南3 公里。北靠馬廟。南鄰西魏海,西與陽(谷)金(鬥營)公路相接。東與前魏海毗鄰,聚落呈長方形。主產小麥、玉米、棉花。土地肥沃,排溉配套,糧棉高產,有鄉村公路自東向西通陽(谷)金(鬥營)公路。

據〈魏氏族譜〉記載。魏智字允明,系元朝翰林,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 年)與其弟允忠攜全家由山西洪洞縣魏村遷居山東谷邑城南,環村挖海壕以防盜,故稱魏家海子。而後十子各居一方,自成一支。後來又在村後建村。故稱後魏海。

前魏海

位於縣城南3 公里。北靠王保玉,南鄰後李。西與西魏海接壤。東與陳添寺毗鄰,聚落呈長方形。主產小麥、玉米、棉花。土地肥沃,排灌配套。糧棉高產。有鄉村公路向西通陽(谷)金(鬥營)公路。

在魏海村後又建新村,遂有前後之分。此村稱前魏海。現西村巳連接一處。

西魏海

位於縣城南4公里。北靠後魏海,南林段莊,西與陽(谷)金(鬥營)公路接壤,東與後李毗鄰,聚落呈正方形。

魏姓第五世分居,在魏海西邊又建新村,故稱西魏海。

東齊坊

位於縣城東南4 公里。北靠石門宋鄉龍虎寨,南鄰趙廟。西與西齊坊相連,東接壽(張)陽(谷)公路。聚落呈長方形。

據(齊氏家譜)記載。明初叫雙廟齊,因齊姓在雙廟建村而得名,清朝中葉齊家人出任知縣,修建功名牌坊,改村名為齊坊。後齊家的許姓親戚遷居齊坊東部定居。稱東齊坊。

段莊

位於縣城南4.5 公里。北靠西魏海,南鄰後席,西與高廟王鄉王樓相連,東與後李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據(段氏族譜)記載,明永樂七年(1409 年),段姓由山西洪洞遷此建村,以姓命村名段莊。

後席

位於縣城南4.5公里,北靠段莊,南鄰前席,西與高廟王鄉王樓接壤,東與後李毗鄰,聚落呈長方形。

據《席氏族譜》記載,明洪武年間,席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建村。不久蓋了一幢樓,命村名席樓。解放後因重名加方位以示區別,稱原村為前席,此村為後席。

後李

位於縣城南4公里。北靠王保玉。南鄰前李,西與西魏海相連,東與前李接壤,聚落呈長方形。有一鄉村公路。自村中由南往北通陽(谷)壽(張)公路。

據考,明永樂七年(1409 年),李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建村。以姓命村名為李莊。因南面亦有一李莊,為示區別,更村名為後李。

陳添寺

位於縣城南4 公路。北靠齊坊,南鄰石樓。西與魏海相連,東與趙廟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據考,明初洪武年間。陳姓從山西洪洞遷居於此。後建一寺院,因無錢,半途停工。陳留頭村居民得知後。主動出錢將寺院蓋起。為示紀念,遂命該村為陳添寺。

趙廟

位於縣城南5公里。北靠東齊坊。南鄰東國,西與陳添寺相連,東與費樓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據考。明初趙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建村,稱趙莊,人煙不旺。明末韓、王等姓相繼遷居於此,認為人煙不旺。系鬼神作祟,便一連修了關帝廟、鎮武廟等七個廟字,並定於二月初八為廟會驅枉鬼神。故將村名改為趙廟。

前席

位於縣城南5 公里。北靠後席。南鄰高廟王鄉倉上。西與高廟王鄉王樓相連。東與毛桃董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據〈席氏族譜〉我,席姓子實、子明、子聰叔輩弟兄三人。自明洪武年間,遷來山東,子明居聊城,子聰居堂邑,子實居於陽谷城南十里,不久蓋了一樓房。故名席家樓。解放後,聚落擴大。遂有前席、中席、後席之稱。中庸村今已消失,此村為前席,

前李

位於縣城南4.5 公里。北靠後李。南鄰西國,西與段莊相連,東與石樓接壤。

據傳,清初李西成,從後李遷此定居。後宅房增多,姓程聚落,又處後李之南。故命名為前李。

石樓

位於縣城南5公里。北靠陳添寺,南鄰西國,西與前李相連。東與東國接壤,聚落呈正方形。

據(石氏家譜)記載,石樓無樓。明初,石姓從山西洪洞遷至陽谷石皋窯定居,感到石頭被燒成石皋不吉利。後移此建村。為讓後人興旺發達,以圖吉利。命村名石樓。

毛挑董

位於縣城南5.5 公里。北靠西國。南鄰高廟王鄉倉上,西與前席相連,東與四棚鄉丁集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據〈黃氏族譜〉記載,明永樂七年(1409 年). 董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建村,因有植桃技術。房前屋後繞村植的皆是桃樹。幾年後桃樹成行。桃子累累,不但好吃,還能入藥。由此命村名為毛桃董。

西國

位於縣城南5 公里。北靠石樓。南鄰毛桃董,西與後席相連,東與東國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據《國氏族譜》載,原名國莊,南宋恭帝德佑年間(1275 - 1276 年),國姓由鄭州遷此建村,以姓命村名。清同冶年間(1862-1874 年). 國姓一支搬至國莊東邊一里定居,仍叫國莊。後來因重名誤事,便以方位定村名,此村稱西國。

東國

位子縣城南5 公里,北靠石樓。南鄰毛董桃,西與西國相連,東與費樓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據考。清同治年間,西國一支移居此地,後人口日增,逐漸形成聚落。因在西國之東,故命村名東國。

費樓

位於縣城東南5.5 公里。東與北靠陽(谷)壽(張)公路。南鄰四棚鎮楊松林。西與石樓相連,聚落呈長方形。

據〈費氏族譜>記載,原名費窪。明初由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因地勢低窪,雨後積水而得名。清同冶年間,村莊興旺富裕。建樓成片,更名為費樓。

司營自

位於縣城東1 公里。現屬城區。北靠城角徐,南鄰石門宋鄉榮莊,西與陽谷縣城相連。東與石門宋鄉八里營接壤,聚落呈長方形。

據考,明初洪武年間。司姓由山西司家營遷此建村,為寄託對家鄉的懷念,故命村名司營。

文章來源2000年版地名志! 具體數據以當時統計為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