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宗'朱棣是怎麼變成明成祖的

明建元元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起兵叛亂,於建文四年成功佔領帝都南京,登基稱帝。

繼位後,朱棣五次遠征北元,永樂二十二年,朱棣死於北征回師途中,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死後上廟號太宗,諡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嘉靖十七年,明世宗改太宗為成祖。

一般一朝開國皇帝廟號太祖,二世稱太宗,即太祖太宗。所謂祖有功而宗有德。太祖創業有功,後世收成有德。在明代,公認太祖太宗有功與社稷,明史對朱棣評價也極高:“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所以朱棣改宗稱祖並不算牽強。

但明太宗朱棣能變成成祖更多的還是因為嘉靖皇帝的個人意願。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因膝下無子,根據“皇明祖訓”,眾臣迎藩王朱厚熜繼位,即明世宗嘉靖皇帝。但繼位的嘉靖並不甘於如此,他幻想將他的父親興獻王朱祐杬也封為皇帝,並搬進太廟供奉。

但周禮規定,天子七廟,即只敬七代祖先,開國皇帝是萬世不祧之君,其他六個位置則依據和現任皇帝的親緣關係。明朝太廟有所不同,主殿供奉了九個皇帝,但到了嘉靖這一代,九個位置也都滿了,若要讓他爹住進太廟,就得祧一個出去。

太祖朱元璋沒法祧,按親緣關係,就屬朱棣最遠。但太宗文皇帝威名太盛,嘉靖也不敢祧他。於是在嘉靖十七年,為表太宗皇帝功績,下詔改太宗為成祖,與太祖朱元璋並立為明朝二祖,同為萬世不祧之君。於是按親緣關係,仁宗朱高熾按就被搬進了後殿,興獻王朱祐杬上廟號睿宗,與嘉靖二十九年入太廟。

其實嘉靖改太宗為成祖在當時有一定的政治意義。朱棣和嘉靖同為藩王,以小宗繼承大位,嘉靖自比成祖,也是為了證明其繼承皇位的政治合法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