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粵英烈」春天的記憶——東莞600人祭奠袁大將軍

明朝 袁崇煥 孫承宗 努爾哈赤 中新社廣東發佈 2017-04-03

明末愛國英雄、著名將領袁崇煥家鄉廣東東莞石碣鎮1日舉行“我們的節日——清明祭英雄”活動。

來自社會各界代表共600多人在清明節一起緬懷袁崇煥愛民憂民的感人事蹟,弘揚袁崇煥愛國愛民、敢擔當的精神。

「南粵英烈」春天的記憶——東莞600人祭奠袁大將軍

袁崇煥是明末著名的愛國英雄。433年前,袁崇煥出生在東莞石碣水南村。在國家危難之際,他投筆從戎,主動請纓,鎮守邊關,取得了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其生平幾經起伏,充滿了曲折,袁崇煥因為被誣陷叛國,被處死後明朝百姓爭相搶食其肉,而到了清乾隆時期,卻又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讚賞,被重新平反。其生平事蹟曾多次被改編為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等,廣為流傳,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在海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英雄。

「南粵英烈」春天的記憶——東莞600人祭奠袁大將軍

近年來,為弘揚傳承袁崇煥精神,袁崇煥家鄉石碣鎮先後建成了袁崇煥紀念園、崇煥中學、崇煥小學、崇煥大道,出版了多部袁崇煥文化研究書籍,開展了“赴京祭奠袁崇煥墓”、“紀念袁崇煥誕辰”、“袁崇煥精神走進社會”等活動。

此次正值清明節,袁崇煥家鄉的人民用舉辦“我們的節日——清明祭英雄”活動的形式,緬懷袁崇煥愛民憂民的感人事蹟,弘揚袁崇煥愛國愛民、敢擔當的精神。

「南粵英烈」春天的記憶——東莞600人祭奠袁大將軍

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曉棠表示:

袁崇煥“頂硬上”、敢擔當的精神,體現了強烈的責任心、崇高的使命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寶貴財富,也是東莞文化的重要傳承。作為出生於石碣鎮水南村的愛國名將,袁崇煥是東莞最為厚重的歷史文化名片之一。近年來,石碣鎮依託英雄故里的文化資源,努力打造袁崇煥歷史文化品牌。當前,東莞市鎮兩級聯合投資的大型史詩電視劇《袁崇煥》已經拍攝完成,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後期製作,預計今年秋季在國內主流衛視頻道推出。這些舉措,必將進一步擴大袁崇煥文化品牌的影響力,更好地弘揚袁崇煥的愛國精神,擦亮東莞名片,推介東莞形象。

「南粵英烈」春天的記憶——東莞600人祭奠袁大將軍

據石碣鎮官員透露,接下來,石碣鎮計劃組建袁崇煥文化研究會,並努力爭取由東莞市統籌實施南堤拆遷工程,配合袁崇煥博物館打造東江濱江景觀帶,營造歷史文化氛圍濃郁的城市人文環境,在袁崇煥家鄉進一步弘揚英雄的精神。

相關閱讀

袁崇煥——明朝最後的救命稻草

中國的王朝,缺什麼也不缺冤案。

輪到袁崇煥喊冤時,情況有點倒黴。他才死,明朝就亡了,沒了平反的主,跟誰喊去?

再者,通敵賣國的罪名固然冤枉,可有兩條罪,袁崇煥倒受之無愧。

第一條,在崇禎皇帝面前誇下“五年復遼”的海口,夠浪漫,夠氣魄,也夠他瀆職罪名成立了。

第二條,拿著尚方寶劍,砍了同樣有尚方寶劍的毛文龍的腦袋,大夥踴躍地歌頌道:督師好膽量;背過身就咬牙:好你個專權的袁崇煥呀!

「南粵英烈」春天的記憶——東莞600人祭奠袁大將軍

有了這層底子,被袁崇煥打得七葷八素的皇太極,長辮子一摸,計上心頭。他親自操刀,連夜趕工,做了雙“小鞋”給袁崇煥穿。於是,公元1630年深秋,袁崇煥被押上刑場,千刀萬剮的“磔”刑,老百姓蜂擁而來,爭搶賣國賊的肉,一邊生吃,一邊痛罵。

北京城出現了歷史上最悲慘的一幕,“反間計”用到了歷史上最成功的地步。

一個書生去帶兵

要是廣東東莞的客家人看到袁崇煥被行刑的慘狀,一定捶胸頓足。在故鄉人的眼裡,袁崇煥又熱情、又大膽、又愛讀書,人稱“三好學生”。

1598年,“三好學生”小袁14歲了,是騾子是馬,出去溜溜就知道,父親便領著他去廣西看望做生意的祖父。

巧了,廣西正在考童子試。

小袁同學初生牛犢不怕虎,不管三七二十一,決意參加。祖父便找到熟悉的鄉紳,辦了一張暫住證,讓他冒籍應試,果然一考就過,補為弟子員。

小袁同學嚐到了高考移民的甜頭,乾脆拿著廣西藤縣的學籍,又中了舉人,在讀書入仕的康莊大道上虎虎前行,PK掉眾多學友,順利晉級殿試。萬曆皇帝的大殿上,論一篇,策一道,他寫得花團錦簇,當即高中皇榜,授職福建邵武縣。

新科進士,正欲做春風得意狀,領命而去,卻猛聽朝臣驚呼:皇師在遼東戰敗了!五萬精兵,盡喪後金努爾哈赤的鐵蹄下!

這就是震驚朝野的薩爾滸之敗。

這也是喚醒袁崇煥的一聲慘呼。儒裝欲裂,熱血欲出,書生袁崇煥已死,大將袁崇煥當立。此時,他正好35歲。

赴東南基層就職的袁崇煥縣長,常務工作是平反冤獄、公平稅捐、獎掖俠義。他主抓工作是退伍軍人和轉業軍官,專門打聽遼東戰事。休閒活動是舉頭看地圖,低頭思孫武。

3年以後,也就是1622年,一屆任滿,北京要召集縣級官員“朝覲”了,其實也就是聽聽述職報告,決定任免提拔。誰料袁崇煥功夫全在述職外,他一騎出關,勘察地形,回來後擲地有聲:給我兵馬糧草,我一人可守山海關。

正值努爾哈赤攻陷瀋陽、遼陽之時,滿朝文武畏縮懼戰。袁崇煥,一介知縣,口出豪言,頓時成為黑暗中的一道火光,風雨後的一道虹霓,令御史汪日彩、侯恂、前遼東總督熊廷弼、兵部尚書孫承宗刮目相看。天啟皇帝破格提拔他為兵部主事,不久,就升為山東按察司僉事、山海關監軍,並下撥20萬兩白銀用來擴充兵源。

從來都是書生入仕,袁崇煥卻邁出了他書生領兵的步伐。

出關前,他去拜訪了戰敗後“革職”在家的遼東經略使熊廷弼,熊廷弼試探地問:“袁公準備在山海關採取什麼策略?”袁崇煥胸有成竹地答道:“主守而後戰!”

久經沙場的熊廷弼一聽,刮目相看:姓袁的這小子,別看他又黑又瘦、芝麻點大的官,他可是老夫“主守而後戰”策略的知己。

不錯,守,守住了明王朝殘燭般的生命,守來了袁崇煥軍事生涯的輝煌。一場場浴血奮戰,就在堅守中來臨了。

「南粵英烈」春天的記憶——東莞600人祭奠袁大將軍

一戰打死努爾哈赤

第一個軍事任務,是到山海關外35裡的廣寧監軍。

袁崇煥身體素質好,“本錢”充足,所以接令後一刻不停,星夜兼程,凌晨入城,看得駐地官兵們一愣一愣地回不過神。

更回不過神的事還在後頭,袁崇煥和頂頭上司王在晉吵架了。他要守關,就得推進防守線,總不成就在自家薄門板前守著吧?35裡哪夠,起碼得向北200裡,到寧遠去。

這一架吵得皇帝頭大,派了自己老師孫承宗巡邊,接任經略使,按照袁崇煥的方略營築寧遠城。

這個書生果然韜略超群。為了穩固邊防,袁崇煥採取“以遼土養遼人、以遼人守遼土”的政策。他清退了原來從河南、山東和西北等地抽調來的輪戍軍兵,讓他們納銀代役以作軍費,並把省下來的糧餉供給精銳軍兵。同時,袁崇煥鼓勵當地百姓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政策一出,立竿見影,被後金政權蠶食的土地重新回到明朝的控制中。一個以寧遠城為中心,以周邊城堡為紐帶的新防禦體系初具規模。

可惜,和諧軍營沒保持多久。由於黨爭,孫承宗被太監頭子魏忠賢拉下了馬,接替他的高第只願躲在關內消極防守。袁崇煥的寧遠城成了孤島,努爾哈赤發出了奸笑:“一個小小的寧遠城,我用靴尖也能把它踢倒”。

他真的能嗎?

袁崇煥的答案是,拿一萬人狠踹努爾哈赤十萬人!

1626年正月,第一場硬仗開始了。袁崇煥先定軍心,把庫存白銀全放到城上,凡勇敢退敵者,賞銀,凡臨陣退縮者,立斬。後出良策,用火炮掩護,城上弓箭齊發,城下挑石固牆。火光之中,一枚不長眼的炮石,和努爾哈赤來了個第一次親密接觸,一代天驕的大汗就此負傷,憋屈了幾個月,亡了。

這可是明軍自與後金動兵以來第一次大勝仗,也是強悍的努爾哈赤起兵以來唯一的敗績。

寧遠大捷,明朝高興得要暈過去了,原來八旗不是不可戰勝的,原來神話也可以由我們創造。“來人!給袁大將軍升官——遼東巡撫,總攬關外防務。”

「南粵英烈」春天的記憶——東莞600人祭奠袁大將軍

然而,努爾哈赤走了,皇太極來了,他為父報仇,撇開寧遠,重兵圍錦州,要打第二場硬仗。

袁崇煥一看,笑了:這種招數,千八百年前咱就取好名字了,叫“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皇太極呀皇太極,你怎能幹低估我智商的事情呢?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意在寧遠?

於是,袁崇煥依然堅守不發,以逸待勞,只派了4000精騎,就擾亂了皇太極的後方。皇太極前面攻不下錦州,後面穩不住陣腳,只好殺了“回馬槍”強打寧遠。結果自然和他父親一樣,敗在袁崇煥的堅城利炮下。

寧錦大捷了。

這是明朝軍事上的又一次重大勝利,意味著找到了瓦解騎兵進攻的有效方法。儘管在魏忠賢“坐視錦州於不顧”的誣陷下,袁崇煥被迫回鄉賦閒了,但他的個人聲望,已達到頂峰。連八旗都承認,“議戰守,自崇煥始”。

一刀砍了大將

斗轉星移,天不變,皇上在變。沒幾個月,崇禎皇帝上臺了。少年天子第一件事,召回了袁崇煥,就問一個問題:你老老實實告訴我,遼東還守不守得住,我這皇帝板凳還坐不坐得穩。

袁崇煥張口就答:五年復遼。

崇禎大喜過望,好好好,只要你能收復遼東,你要錢要官,要啥有啥。從今以後,你就是兵部尚書、右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了,官名太長?沒關係,一句話:有困難,找崇煥。

兩君臣,一問一答,十分順溜。一旁的給事中許譽卿卻聽出了冷汗。怎麼算計,五年收復遼東,人才物力財力都安排不過來。袁宗煥無所謂地笑笑:“我看皇上對遼東戰事如此急躁,就姑且允諾五年復遼,安慰安慰他罷了”。

許譽卿面無人色。好傢伙,怪不得這麼順溜,臣輕率,君急迫,如此絕配,那就等著絕殺吧。

回到山海關之後,袁崇煥對待本職工作,還是竭盡全力的。但是,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官名越囉嗦,性格中的缺陷就越明顯。想他袁崇煥,從讀書開始,哪一步不是冒險、衝動而一往無前的?早在和皇帝老師、知遇恩公孫承宗合作時,他發現一軍官虛報士兵的人數,就砍了人家腦袋,活活氣壞了孫承宗。你一個監軍,誰給了你生殺大權?

袁崇煥自知理虧,身子是趴下去謝罪了,心裡可沒當一回事。這種處理軍務中的獨斷與自負,終於隨著袁崇煥權力的增大,走到了擅殺毛文龍的地步。

此時的袁崇煥覺得,遼東東江總兵毛文龍,在他蛋糕上劃了一道,割據地方。他要統一軍權,就容不得這粒沙子。於是,袁崇煥以閱兵為名,手持尚方寶劍,逮捕同時擁有尚方寶劍的毛文龍,當眾宣佈他的12條罪狀,將其“咔嚓”了。

以莫須有的罪名誅殺大將,是袁崇煥復出遼東的一個重要敗筆,從此他的聲望就成了股票熊市,蹭蹭下跌。百姓議論、大臣非議,都在其次,關鍵是,崇禎皇帝“駭然”了。

在已經惡化的君臣關係中,袁崇煥迎來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戰:北京保衛戰。

公元1629年,崇禎二年,十一月,皇太極吸取了寧錦之戰的教訓,繞開了袁崇煥的防線,從遵化長驅直入,陳兵北京廣渠門下。

「南粵英烈」春天的記憶——東莞600人祭奠袁大將軍

袁崇煥這個時候,也不知是不是真急昏了頭,他帶著自己的鐵騎,跟著皇太極後面跑進了關,一路都沒有佈置阻擊,丟掉了三河、香河、順義等北京近郊縣,直接跑到廣渠門前,才和皇太極對上陣。

這一來問題大了。沒有勤王聖旨,你帶兵進京幹嗎?要造反嗎?就是不造反,也是縱敵深入了!

嚴寒的北京冬季裡,袁崇煥領九千兵,在廣渠門對抗皇太極十萬大軍。戰爭,不可謂不慘烈,勝利,不可謂不悲壯。但,一步錯,步步錯,還來不及體味京師得保的狂喜,一輪殘陽,已映出了紫禁城如血的硃批:逮捕袁崇煥。

此時,戰場上早輸得沒脾氣的皇太極,把握住了最後機會。

他叫了北京保衛戰中俘虜的兩個太監,上演了最古老的招降和反間之計。

一切都是那麼老套。兩個太監逃回宮裡,向崇禎帝報告:“皇太極的軍隊之所以能成功入關直逼京師,是袁崇煥放縱所致,後來皇太極主動撤回關內,也是與袁崇煥密謀的欲擒故縱之計。此前,袁崇煥誅殺毛文龍也是為了削弱明朝在遼東的防禦能力。袁崇煥已經向後金投降了。”

拙劣的謊言,卻碰上了深深猜忌的皇帝,又能有什麼辦法呢?在被關押了八九個月之後,崇禎皇帝下令,對袁崇煥處以極刑。

最悲哀的一幕來臨了。英雄臨刑,自誤誤人。在百姓唾棄中死去,才是袁崇煥最大、最無法申訴的冤屈。

明史就這樣愴然落幕了。“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徵決矣。”

資料來源:《明朝那些事兒》

作者 | 李映民 李純

編輯 | 又心

我係發哥!專程為你發佈廣東地界內的大件事!記得戳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哦~

「南粵英烈」春天的記憶——東莞600人祭奠袁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