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紅豔

《音樂家》是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合拍的“一帶一路”主旋律電影,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影片。這部冼星海的傳記電影,描述的不是他創作《黃河大合唱》的輝煌時期,而是選擇了他鮮為人知的在哈薩克斯坦最後五年的生命歷程。這一選題和視角非常獨特,影片場景宏大,人物刻畫細膩感人,讓觀眾瞭解了冼星海與命運的頑強抗爭以及他深深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下的命運交響曲

生存還是死亡,是戰爭中百姓的命運,每個人都是向死而生。《音樂家》譜寫了冼星海與死神抗爭的命運交響曲。影片既充滿激昂奮進的抗爭,也有孤獨絕望的淒涼,伴隨著病痛的呻吟。這讓影片充滿了一種悲劇性精神。冼星海化名為黃訓,去蘇聯為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製作配樂。蘇聯衛國戰爭爆發,莫斯科遭到轟炸,冼星海不得不離開莫斯科,輾轉漂泊到哈薩克斯坦的首府阿拉木圖。影片一開始就展示了戰爭的殘酷,炮彈無情地轟炸,讓母親失去孩子,讓孩子失去父親,讓媽媽失去兒子,讓親人不能團圓,人的生命在戰爭的硝煙中是那麼渺小和無助。冼星海陷入困頓的生活,顛沛流離,隨時都有可能失去生命。戰爭也摧毀了藝術家即將完成的作品,《延安與八路軍》的膠片在運輸中被毀壞,這使冼星海痛苦不堪。他的身體與心靈遭受了雙重傷害。但他沒有像小提琴手那樣酗酒自殺,而是懷著對音樂的摯愛,依然頑強創作。他改編了哈薩克斯坦的民歌,根據哈薩克斯坦的民族英雄阿曼蓋爾達的事蹟,創作了交響樂《阿曼蓋爾達》,使當地人民深受鼓舞。這讓人不禁聯想起電影《鋼琴家》的故事。與戰爭的冷酷相對應的是人性的良善,在阿拉木圖,冼星海遇到了音樂知己拜卡達莫夫,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拜卡達莫夫和妹妹達娜什在自己都很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幫助冼星海,讓他從事音樂創作。戰爭年代的愛與溫暖,給了音樂家以希望,讓他能夠活下去,期待回家的那一天。

電影《音樂家》描述了兩個國家的反法西斯戰爭,不僅講述了藝術家的經歷,還講述了個體與國家的關係。在現實與歷史的雙重演繹中,描述了家國變遷與個人命運的糾纏,以音樂家的悲歡離合,再現了兩個國家遭受戰爭的苦難,見證了不同民族的人民在反法西斯鬥爭中的勇敢與悲壯。音樂這條戰線,不見硝煙,卻能鼓勵人民保家衛國。影片中,冼星海在飄著風雪的閣樓中作曲,閣樓很小,他只能彎著腰坐在裡面,連拉小提琴都要碰著東西,但在艱苦的環境中,他依然堅持著音樂創作。影片穿插著他在延安演出《黃河大合唱》的場景,那激昂的音樂激勵著中國人民奮起抗擊日本侵略者。他創作的《阿曼蓋爾達》,同樣激勵著哈薩克斯坦人民勇敢地去消滅敵人。他的音樂讓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心凝聚在一起。在音樂的世界中,民眾可以暫時忘卻死亡的恐懼和威脅,充滿信心地投入戰鬥。音樂能遮蔽苦難、撫慰人心,在戰爭的殘酷中開出詩意的花朵。

音樂沒有國界,但音樂家是有祖國的。影片最感人處,在於將冼星海對祖國的愛、家的愛融合在一起。電影自始至終瀰漫著濃濃的思鄉情懷,遊子的鄉愁細膩而真摯。冼星海總是回憶在延安與妻子、女兒在一起的時光,誰能想到延安的分別,這一別卻是永遠。冼星海屢次要回到祖國,但屢次都遭到拒絕。當時軍閥盛世才控制了新疆,冼星海無法從與哈薩克斯坦接壤的新疆回國。當他第一次站在哈薩克斯坦和新疆邊境的時候,竟不顧邊境士兵開槍的警告,執意向邊境線奔去。祖國就在咫尺、就在眼前,卻無法走近、無法親近,那種絕望是一般人難以體會的。他常常來到邊境靜靜地坐著,連邊境士兵都知道了他的經歷,同情他的處境。在他要告別小鎮的時候,隔著邊境的鐵絲網,冼星海用手去抓鐵絲網那邊的雪——那是祖國的雪啊。在鐵絲網上,幾隻凍死的鳥兒停在了上面,這也暗喻著音樂家的命運。影片講述了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兩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兩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等待親人的歸來、等待與親人重逢。冼星海為妻子買了梳子和鏡子,卻沒能親手交給她。女兒的照片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成為他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不能在女兒身邊照顧她,冼星海把對女兒的愛,傾注在另一個女孩——卡莉婭身上,冼星海教她唱歌,陪伴她,在她媽媽摔傷的時候,照顧這一對母女。冼星海教卡莉婭唱自己創作的歌曲《只怕不抵抗》,那稚嫩的童聲和有些生硬的漢語聽來卻非常動人,這時,電影的鏡頭切換到延安的窯洞中,冼星海的女兒冼妮娜也正在唱著這首歌。卡莉婭苦苦等待著父親的歸來,其實她的父親已經被處決。慢慢長大的冼妮娜,也在苦苦等待著父親的歸來。母親一遍遍告訴女兒:爸爸一定會回來的!冼星海寫給家人的無數封信都被退了回來,親人沒有任何音信。離愁別緒,無處傾訴。重病的冼星海在長椅上坐著,眼中滿是孤獨,那是回不到祖國、見不到親人的孤獨,是沒有根的漂泊。這樣的畫面,令人潸然淚下。

冼星海在祖國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以音樂的力量來喚醒人民,讓人民行動起來,投入戰鬥,保家衛國。他的音樂作品不朽,他把最美好的情感和才情,都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他的家國情懷,久久縈繞在觀眾的心中。(韓紅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