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因削藩而造反,那麼他登基之後,又是怎麼對待那些藩王的?'

"

削藩,歷來是一個讓封建帝國頭疼的事情。史上幾次大規模的削藩舉措,無一例外引發了戰亂,即使是盛世王朝,也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傷筋動骨後才最終平定。就比如康熙時期發生的三藩之亂,持續了長達八年時間,讓善戰的八旗兵嚐盡了苦頭。不過,要說到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削藩,非明朝建文帝削藩莫屬。

"

削藩,歷來是一個讓封建帝國頭疼的事情。史上幾次大規模的削藩舉措,無一例外引發了戰亂,即使是盛世王朝,也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傷筋動骨後才最終平定。就比如康熙時期發生的三藩之亂,持續了長達八年時間,讓善戰的八旗兵嚐盡了苦頭。不過,要說到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削藩,非明朝建文帝削藩莫屬。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那麼他登基之後,又是怎麼對待那些藩王的?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給孫子建文帝鋪路,可謂是費盡了心機。他在位後期幾乎殺盡了功臣,就是避免他們對建文帝形成威脅。然而建文帝登基後,年輕氣盛,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就貿然開始了削藩,引發了那場讓他覆滅的“靖難之役”。頗有乃父之風的燕王朱棣,打著“靖難”的旗號,在與侄子建文帝的交鋒中取得了最終勝利,上演了一出藩王篡位成功的逆襲劇本。

靖難之役中,朱棣是以削藩受害者的身份起兵造反的,那些藩王與他是同一戰線,有的還率軍響應,力助他登上了皇位。那麼在登基之後,朱棣是如何對待這些難兄難弟的呢?

"

削藩,歷來是一個讓封建帝國頭疼的事情。史上幾次大規模的削藩舉措,無一例外引發了戰亂,即使是盛世王朝,也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傷筋動骨後才最終平定。就比如康熙時期發生的三藩之亂,持續了長達八年時間,讓善戰的八旗兵嚐盡了苦頭。不過,要說到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削藩,非明朝建文帝削藩莫屬。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那麼他登基之後,又是怎麼對待那些藩王的?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給孫子建文帝鋪路,可謂是費盡了心機。他在位後期幾乎殺盡了功臣,就是避免他們對建文帝形成威脅。然而建文帝登基後,年輕氣盛,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就貿然開始了削藩,引發了那場讓他覆滅的“靖難之役”。頗有乃父之風的燕王朱棣,打著“靖難”的旗號,在與侄子建文帝的交鋒中取得了最終勝利,上演了一出藩王篡位成功的逆襲劇本。

靖難之役中,朱棣是以削藩受害者的身份起兵造反的,那些藩王與他是同一戰線,有的還率軍響應,力助他登上了皇位。那麼在登基之後,朱棣是如何對待這些難兄難弟的呢?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那麼他登基之後,又是怎麼對待那些藩王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登上皇位之後的朱棣,成為他造反前痛斥的那種人。在打臉和權力之間,朱棣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並且堅定地扛起了建文帝沒能實現的“削藩”大旗,磨刀霍霍向藩王,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削藩。

經歷了靖難之役的大亂,定鼎天下後的朱棣再次削藩,比起建文帝就要容易多了。之前建文帝三下五除二連廢帶殺,除掉了代王、齊王等五個藩王。而早年間與朱棣勢力相當的晉王朱綱和秦王朱樉,還沒等到建文帝削藩就先後死去。他們的繼承者支持建文帝一方,戰後實力大損,也已經沒有什麼威脅。

"

削藩,歷來是一個讓封建帝國頭疼的事情。史上幾次大規模的削藩舉措,無一例外引發了戰亂,即使是盛世王朝,也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傷筋動骨後才最終平定。就比如康熙時期發生的三藩之亂,持續了長達八年時間,讓善戰的八旗兵嚐盡了苦頭。不過,要說到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削藩,非明朝建文帝削藩莫屬。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那麼他登基之後,又是怎麼對待那些藩王的?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給孫子建文帝鋪路,可謂是費盡了心機。他在位後期幾乎殺盡了功臣,就是避免他們對建文帝形成威脅。然而建文帝登基後,年輕氣盛,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就貿然開始了削藩,引發了那場讓他覆滅的“靖難之役”。頗有乃父之風的燕王朱棣,打著“靖難”的旗號,在與侄子建文帝的交鋒中取得了最終勝利,上演了一出藩王篡位成功的逆襲劇本。

靖難之役中,朱棣是以削藩受害者的身份起兵造反的,那些藩王與他是同一戰線,有的還率軍響應,力助他登上了皇位。那麼在登基之後,朱棣是如何對待這些難兄難弟的呢?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那麼他登基之後,又是怎麼對待那些藩王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登上皇位之後的朱棣,成為他造反前痛斥的那種人。在打臉和權力之間,朱棣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並且堅定地扛起了建文帝沒能實現的“削藩”大旗,磨刀霍霍向藩王,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削藩。

經歷了靖難之役的大亂,定鼎天下後的朱棣再次削藩,比起建文帝就要容易多了。之前建文帝三下五除二連廢帶殺,除掉了代王、齊王等五個藩王。而早年間與朱棣勢力相當的晉王朱綱和秦王朱樉,還沒等到建文帝削藩就先後死去。他們的繼承者支持建文帝一方,戰後實力大損,也已經沒有什麼威脅。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那麼他登基之後,又是怎麼對待那些藩王的?

而此時對朱棣威脅最大的藩王,其實是他的盟友寧王朱權。要說朱權也是夠倒黴的,手上握有戰力極強的“朵顏三衛”,卻沒有造反之心。結果朱棣用計將朱權扣押,逼迫他登上了造反的大船,朱權無奈之下,也只能跟著朱棣賣命,在靖難之役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只不過,朱棣登基之後,朱權就成了最大的眼中釘,曾經許下的“中分天下”諾言,早被他拋諸腦後。好在朱棣沒有趕盡殺絕,一番討價還價後,他把朱權遷離了原來的封地,就藩於當時條件極差的南昌。失去原來根基的朱權,如同一隻沒牙的老虎,已經掀不起什麼大浪了。

"

削藩,歷來是一個讓封建帝國頭疼的事情。史上幾次大規模的削藩舉措,無一例外引發了戰亂,即使是盛世王朝,也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傷筋動骨後才最終平定。就比如康熙時期發生的三藩之亂,持續了長達八年時間,讓善戰的八旗兵嚐盡了苦頭。不過,要說到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削藩,非明朝建文帝削藩莫屬。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那麼他登基之後,又是怎麼對待那些藩王的?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給孫子建文帝鋪路,可謂是費盡了心機。他在位後期幾乎殺盡了功臣,就是避免他們對建文帝形成威脅。然而建文帝登基後,年輕氣盛,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就貿然開始了削藩,引發了那場讓他覆滅的“靖難之役”。頗有乃父之風的燕王朱棣,打著“靖難”的旗號,在與侄子建文帝的交鋒中取得了最終勝利,上演了一出藩王篡位成功的逆襲劇本。

靖難之役中,朱棣是以削藩受害者的身份起兵造反的,那些藩王與他是同一戰線,有的還率軍響應,力助他登上了皇位。那麼在登基之後,朱棣是如何對待這些難兄難弟的呢?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那麼他登基之後,又是怎麼對待那些藩王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登上皇位之後的朱棣,成為他造反前痛斥的那種人。在打臉和權力之間,朱棣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並且堅定地扛起了建文帝沒能實現的“削藩”大旗,磨刀霍霍向藩王,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削藩。

經歷了靖難之役的大亂,定鼎天下後的朱棣再次削藩,比起建文帝就要容易多了。之前建文帝三下五除二連廢帶殺,除掉了代王、齊王等五個藩王。而早年間與朱棣勢力相當的晉王朱綱和秦王朱樉,還沒等到建文帝削藩就先後死去。他們的繼承者支持建文帝一方,戰後實力大損,也已經沒有什麼威脅。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那麼他登基之後,又是怎麼對待那些藩王的?

而此時對朱棣威脅最大的藩王,其實是他的盟友寧王朱權。要說朱權也是夠倒黴的,手上握有戰力極強的“朵顏三衛”,卻沒有造反之心。結果朱棣用計將朱權扣押,逼迫他登上了造反的大船,朱權無奈之下,也只能跟著朱棣賣命,在靖難之役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只不過,朱棣登基之後,朱權就成了最大的眼中釘,曾經許下的“中分天下”諾言,早被他拋諸腦後。好在朱棣沒有趕盡殺絕,一番討價還價後,他把朱權遷離了原來的封地,就藩於當時條件極差的南昌。失去原來根基的朱權,如同一隻沒牙的老虎,已經掀不起什麼大浪了。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那麼他登基之後,又是怎麼對待那些藩王的?

朱棣對待寧王的手段可謂高明,他是痛快了,可是卻沒有考慮朱權的感受。面對朱棣過河拆橋的舉動,朱權心中是充滿怨恨的,而這種對朱棣的不滿,成為了一個引子,終於在一百多年後爆發,引發了寧王之亂。雖然最終失敗,卻也讓朱棣的子孫驚出了一身冷汗,算是為朱權出了一口惡氣。

解決了最有威脅的寧王朱權,其他藩王,朱棣對他們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此後,齊王被廢為庶人,岷王和遼王官屬和護衛被削除,朱棣的削藩之路走得極為順暢,而他最後開刀的居然是自己的親弟弟周王朱橚。

"

削藩,歷來是一個讓封建帝國頭疼的事情。史上幾次大規模的削藩舉措,無一例外引發了戰亂,即使是盛世王朝,也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傷筋動骨後才最終平定。就比如康熙時期發生的三藩之亂,持續了長達八年時間,讓善戰的八旗兵嚐盡了苦頭。不過,要說到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削藩,非明朝建文帝削藩莫屬。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那麼他登基之後,又是怎麼對待那些藩王的?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給孫子建文帝鋪路,可謂是費盡了心機。他在位後期幾乎殺盡了功臣,就是避免他們對建文帝形成威脅。然而建文帝登基後,年輕氣盛,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就貿然開始了削藩,引發了那場讓他覆滅的“靖難之役”。頗有乃父之風的燕王朱棣,打著“靖難”的旗號,在與侄子建文帝的交鋒中取得了最終勝利,上演了一出藩王篡位成功的逆襲劇本。

靖難之役中,朱棣是以削藩受害者的身份起兵造反的,那些藩王與他是同一戰線,有的還率軍響應,力助他登上了皇位。那麼在登基之後,朱棣是如何對待這些難兄難弟的呢?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那麼他登基之後,又是怎麼對待那些藩王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登上皇位之後的朱棣,成為他造反前痛斥的那種人。在打臉和權力之間,朱棣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並且堅定地扛起了建文帝沒能實現的“削藩”大旗,磨刀霍霍向藩王,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削藩。

經歷了靖難之役的大亂,定鼎天下後的朱棣再次削藩,比起建文帝就要容易多了。之前建文帝三下五除二連廢帶殺,除掉了代王、齊王等五個藩王。而早年間與朱棣勢力相當的晉王朱綱和秦王朱樉,還沒等到建文帝削藩就先後死去。他們的繼承者支持建文帝一方,戰後實力大損,也已經沒有什麼威脅。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那麼他登基之後,又是怎麼對待那些藩王的?

而此時對朱棣威脅最大的藩王,其實是他的盟友寧王朱權。要說朱權也是夠倒黴的,手上握有戰力極強的“朵顏三衛”,卻沒有造反之心。結果朱棣用計將朱權扣押,逼迫他登上了造反的大船,朱權無奈之下,也只能跟著朱棣賣命,在靖難之役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只不過,朱棣登基之後,朱權就成了最大的眼中釘,曾經許下的“中分天下”諾言,早被他拋諸腦後。好在朱棣沒有趕盡殺絕,一番討價還價後,他把朱權遷離了原來的封地,就藩於當時條件極差的南昌。失去原來根基的朱權,如同一隻沒牙的老虎,已經掀不起什麼大浪了。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那麼他登基之後,又是怎麼對待那些藩王的?

朱棣對待寧王的手段可謂高明,他是痛快了,可是卻沒有考慮朱權的感受。面對朱棣過河拆橋的舉動,朱權心中是充滿怨恨的,而這種對朱棣的不滿,成為了一個引子,終於在一百多年後爆發,引發了寧王之亂。雖然最終失敗,卻也讓朱棣的子孫驚出了一身冷汗,算是為朱權出了一口惡氣。

解決了最有威脅的寧王朱權,其他藩王,朱棣對他們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此後,齊王被廢為庶人,岷王和遼王官屬和護衛被削除,朱棣的削藩之路走得極為順暢,而他最後開刀的居然是自己的親弟弟周王朱橚。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那麼他登基之後,又是怎麼對待那些藩王的?

這個王爺也是夠可憐的,建文帝削藩時,考慮到他是朱棣胞弟,為了避免兩人聯合,他成了最早遭殃的藩王之一。朱棣登基後,朱橚終於感受到了親哥哥送來的溫暖,恢復了爵位。然而,他後來還是因為被誣告謀反,落得和遼王同樣的下場。經過一番努力,朱棣完成了削藩大業,將大明帝國牢牢攥在了手裡,從此,也走上了他的雄主之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