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都之爭”七十年:朱棣強行做一決定,結果四代皇帝都牽涉其中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明朝是典型的兩都制國家,順天府(今北京)與應天府(今南京)各有一套中央架構及相應官吏。雖然從政治地位上來說,皇家與內閣所在的順天府明顯遠勝於應天府,但這並不代表在明成祖朱棣宣佈遷都後,順天府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大明首都。事實上,南京應天府在明初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具有無可撼動的重要地位,就算已有遷都之實,臣民們依然認為南京是國都,南北兩京為國都的身份爭論不休。一直至明英宗朱祁鎮繼位,長達七十餘年的“還都之爭”這才宣告落幕,此後北京順天府才算是真正成為大明首都。

“還都之爭”七十年:朱棣強行做一決定,結果四代皇帝都牽涉其中

▲明成祖朱棣朝服像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取得“靖難之役”勝利的燕王朱棣正式入主南京,全城鐘磬齊鳴恭迎燕王大軍入城。這位長年鎮守大明北疆的鐵血王爺在建文帝“失蹤”後,於皇宮奉天殿舉辦盛大的即位大典,實現了自己長久以來的夙願。同年12月18日,朱棣下詔給予封地北平城以“北京”稱號,併力排眾議決定將大明中央朝廷遷往自己的“龍興之地”。次年春,朱棣又下詔改北平為順天府,“北京”這一稱呼則被換成“行在”。所謂“行在”,意思就是天子駐蹕之地,比如建炎南渡後,趙構先後流亡揚州、平江府(今蘇州)、杭州、建康府(今南京)、紹興府(今紹興),這些城市都被稱之為“行在”。即使後來趙構升杭州為臨安府並定為都城,其稱呼依然是“行在”,正式首都依舊是開封府(儘管已淪陷)。

“還都之爭”七十年:朱棣強行做一決定,結果四代皇帝都牽涉其中

▲明成祖營建北京城場景蠟像

群臣之所以反對,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由於之前的亂世大戰,北方不可避免地遭受戰爭破壞,北平一帶作為元大都故址更是民生凋敝,重建北平不僅需要大量錢財,還需要漫長時間,即使燕王朱棣此前已經經營北平十餘載,北京順天府仍不是國都的首選之地。再者,北京周圍多山且缺乏良田,糧食難以自給,一旦遷都必定導致該地人口激增,勢必要通過漕運方式從南方運來大量糧食,就會平白消耗大量人力與財力。朱棣也是出於這兩方面因素的考量,所以並沒有立即遷都。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議定遷都大計後,下詔直隸、江浙等地官員組織百姓遷移,以便充實順天府當地人口。之後他又下旨要求長江沿岸各省建造漕運船隻,以便運送糧食物資。

“還都之爭”七十年:朱棣強行做一決定,結果四代皇帝都牽涉其中

▲明朝北直隸順天府地圖

不得不說,朱棣對於遷都大事極為重視,甚至將其視為帝國第一要務。為統一管理遷都北京各項目事宜,朱棣提前在北京成立六部官衙,時稱“行在六部”。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在各類建築物資籌措完畢後,北京城擴建大幕由此正式拉開。朱棣本人則是先後於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和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三次駕臨北京,視察新都的建設進度。為表遷都決心,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朱棣在北京城尚未修築完畢、朝廷各部尚未北遷之時,就公開下詔要求本年次春闈大考由“行在禮部”主持。這一事件標誌了北京城部分中央機構開始行使全國管理職能,同時也意味著北京成為大明實際意義上的首都。

“還都之爭”七十年:朱棣強行做一決定,結果四代皇帝都牽涉其中

▲古代科舉場景繪畫

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九月,朱棣正式下詔,從次年正月起北京不再冠稱“行在”,而是正式改稱北京為“京師”,留守南京的各類機構統一加上“南京”二字前綴。兩個月後,浩浩蕩蕩的北遷隊伍正式啟程,不僅有天子及其親眷,還有大臣、世族、富商及平民。次年2月2日,朱棣在新落成的大殿裡接受百官朝賀,宣告南京應天府正式成為陪都兼留都。

“還都之爭”七十年:朱棣強行做一決定,結果四代皇帝都牽涉其中

▲北京故宮掠影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朝賀大典舉行四個月後,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就因雷擊引發火災,群臣紛紛進言,認為這是遷都北京激起天怨民怒而引發的天譴,趁機上奏勸說朱棣還都南京,以順應天意。朱棣看到這些奏摺後勃然大怒,當即下詔將帶頭者言官蕭儀等人處斬以儆效尤,其餘主張南遷的朝臣這下只好偃旗息鼓,不敢再針對此事進諫。然而這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遷都北京導致朝政中心遠離東南經濟重心所帶來的大量矛盾,就這樣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還都之爭”七十年:朱棣強行做一決定,結果四代皇帝都牽涉其中

▲明仁宗朱高熾像軸

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駕崩。皇考還沒來得及下葬,之前被其打入大牢的前戶部尚書夏原吉就被新君朱高熾釋放。夏原吉甫一出獄,就立即奏請新君朱高熾還都南京,通過減少漕運費用的方式以解決日益擴大的朝廷財政赤字。作為歷史上有名的仁德之君,朱高熾繼位之初他就下令叫停“下西洋”等大型耗資項目,並下詔停止採購建設材料、擴建北京城等事宜。此後在“還都派”大臣一次又一次進諫中,這位曾經在南京度過十幾年監國生涯的新君,對於還都南京的想法日趨鑑定。

“還都之爭”七十年:朱棣強行做一決定,結果四代皇帝都牽涉其中

▲南京明故宮復原模型

從永樂二年(公元1414年)被封為太子至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返回北京為止,朱高熾一直聽從父命留守南京監國。對於後者來說,南京可謂是其“龍興之地”,況且作為皇帝,朱高熾也確實看出遷都北京所帶來的種種弊端。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三月,堅定想法的朱高熾下詔將北京改為“行在”,南京重新成為大明首都。為表自己迴鑾南京的決心,明仁宗令太子朱瞻基南下留守,行使監國大權,心腹太監王景弘則主持修葺南京宮殿事宜,為迴鑾加以準備。正當朝臣為還都南京而努力時,明仁宗朱高熾卻突然病逝。仁宗彌留之際仍不忘還都南京之事,畢竟一旦還都,南北漕運勞役必然減輕,為此他特意留下遺詔,要求新君和眾臣務必遵守。

“還都之爭”七十年:朱棣強行做一決定,結果四代皇帝都牽涉其中

▲明仁宗獻陵

然而事情並沒有按照仁宗所預料的那樣發展。仁宗朱高熾在位時期,金陵城地震不斷,即便是重新確定南京的“京師”地位,上天也餘怒未消,地震頻繁發生。這一情況雖未阻止仁宗的迴鑾決心,卻使太子朱瞻基對地震產生了強烈的恐懼感,進而對南京產生了厭惡及抗拒之心。要知道,當初皇太子朱瞻基奉命行使監國大權之時,正是南京地震最為頻繁之時,天災頻發給他留下了極大的心理陰影。如果此時他按照先皇遺命迴鑾南京,地震又再次爆發,無疑會動搖明宣宗的統治,天下人甚至會懷疑他是無道之君。

“還都之爭”七十年:朱棣強行做一決定,結果四代皇帝都牽涉其中

▲明宣宗朱瞻基像軸

需要指出的是,在洪武及永樂兩朝,南北兩京的地震頻率相差無幾,人們很難判斷何處更適合建立國都,只能從人力消耗的角度來判斷,位於東南財政要地、水陸交通發達的南京城顯然是國都的最佳選擇。然而仁宗朱高熾繼位後,東南持續頻繁的地震卻讓人們開始接受北京城是大明國都的最佳選擇。與朝臣達成共識的明宣宗朱瞻基,雖然明面上不敢違抗仁宗遺詔放棄迴鑾,但他卻以南京地震頻發為由,常年駐留在北京辦公,並停止迴鑾準備工程。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明宣宗朱瞻基下詔恢復北京“行在六部”職權,大明王朝又回到了北京順天府有實無名、南京應天府有名無實的兩都時代。

“還都之爭”七十年:朱棣強行做一決定,結果四代皇帝都牽涉其中

▲明朝南直隸應天府地圖

事實上,隨著時間推移,明宣宗朱瞻基在定都北京一事上的態度日趨堅定。不過他為保持孝子形象,雖然一直沒有啟程迴鑾,但始終保留北京的“行在”地位和南京的京師地位。另一方面,朝臣及其親眷逐漸適應了北方生活,再加上此時回遷南京,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不說,蒙古大軍還可能會趁虛而入,對大明統治極為不利,所以朱瞻基直到駕崩也沒有迴鑾南京。

“還都之爭”七十年:朱棣強行做一決定,結果四代皇帝都牽涉其中

▲明英宗朱祁鎮劇照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年僅九歲的明英宗朱祁鎮繼位,由明宣宗生前指定的楊榮、楊溥、楊士奇三人輔佐朝政。“三楊”作為先帝託孤重臣,自然是採取守成政策,三人皆以保持國政穩定為第一要務,如果此時貿然宣佈遷都,無疑會引起各地宗室藩王的猜忌,天下大亂的罪名他們擔不起,自然就不會冒如此巨大的政治風險。至於年幼的小皇帝,更不會有先祖那樣的魄力,乾綱獨斷地下詔宣佈遷都。六年後,明英宗朱祁鎮採納朝臣請求,以保留南京國都名號空費錢財為由,恢復北京順天府的國都地位。至此,牽涉大明四代皇帝,歷時七十四年的“還都之爭”終於宣告落幕。

參考文獻:

《明史》《明實錄·仁宗實錄》

相關推薦

推薦中...